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第六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甚为希有是诸菩萨摩诃萨决定善说菩提之法世尊为是自三昧力为是佛威神力为是此经三昧力能作是说耶

佛告阿难「是诸善男子曾于六十亿那由他诸佛所闻说是经无有增减如我今者说微密语等无有异彼不以三昧力故能作是说所以者何彼于此经现见通达故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有闻此经能信能解不生疑惑者世尊是善男子善女人得几所福

佛告阿难「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满阎浮提七宝施诸如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闻是经信解不疑阿难当知其所得福甚多甚多阿难置阎浮提假使以恒河沙世界满中七宝施诸如来若有得闻此经信解不疑其福胜彼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以阎浮提  满中七宝施
奉诸佛如来  慈悲导世者
如恒河沙  数等诸世界
满中诸珍宝  以奉上诸佛
若有闻此经  能信能解者
亦不生疑惑  其福胜于彼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闻是经能信能解能信解已复能受持读诵通利是善男子善女人得几所福

佛告阿难「若善男子善女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远离是经于百劫中行檀波罗蜜奉施诸佛如是于百劫中护戒忍辱精进禅定起五神通修行智慧以远离此经故不如善男善女得闻是经信解不疑受持读诵悉令通利其福胜彼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满百劫中  以种种肴饍
以供导世师  未名供养佛
若能持此经  是名供养佛
诸佛敬法故  是无上恭敬
若满百劫中  以种种衣散
救世大精进  未名供养佛
若能持此经  是最胜供养
是名供养佛  胜前以衣施
若满百劫中  以种种华散
救世大精进  未名供养佛
欲以最胜供  供养诸佛者
应当持此经  不染著诸果
此供是大供  诸供中最上
若能持此经  而不计于我
若满百劫中  坚固守净戒
若不持此经  彼皆无名称
若能持此经  此戒有名称
于诸戒中上  胜先行戒施
虽有纯净戒  无量难思议
应当常勤求  受持如是经
如此经中说  善修戒行者
不名为恶戒  亦不名破戒
若持此经戒  名持菩提戒
持菩提定戒  具足无作戒
如是等诸戒  皆于此经说
若能持此经  具足一切戒
若人满百劫  能行大忍辱
众生恶口骂  其心皆能忍
若截其手足  其身不扰动
未曾起恶心  嗔恨于他人
行如是忍辱  如忍辱仙人
经百劫中  其忍不为上
若有闻此经  信解能堪忍
是忍名为上  是忍名贤善
是忍名最胜  是忍无有上
若能持此经  而无所染著
欲求无染著  诸佛无上智
不应生染著  速受持此经
若满百劫中  常立不坐卧
除却诸睡眠  勤行大精进
智者勤精进  流布如是经
是人到无畏  胜彼大精进
若满百劫中  能起五神通
不得闻此经  其智不为上
若能持是经  通达无依义
于诸神通中  是神通最上
若满百劫中  修行诸智慧
此慧是世间  分別世间法
若不学此经  不名为明慧
若能学是经  是名坚固
若有闻此经  信乐无有上
是人名为慧  亦名通达者
欲以如是慧  能知诸法如
应宣说此经  当得如是慧
慧者所行法  皆此经中说
应当勤精进  受持于此经

尔时阿难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应往一由旬  乃至百由旬
听受如是经  能舍离诸果
设有大火坑  纵广一由旬
智者从中往  听受如是经
欲得诸圣戒  于诸戒中上
应流布是经  能净于戒身
欲得诸圣禅  于诸禅中上
应流布是经  烧一切烦恼
欲得诸圣慧  于诸慧中上
应流布是经  能净诸法界
欲往诣诸方  严净诸世界
其界名喜乐  应流布是经
欲见阿閦佛  诸牟尼中尊
应当持是经  广为众生说
若欲净菩萨  种种之所行
应流布是经  得往安乐界
得见弥陀佛  光明不可议
应流布是经  诸佛之所说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言所以者何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不散心读诵此经为他解说欲见诸佛即皆得见若以散乱心读诵此经为他解说其人命欲终时眼见百千诸佛所以者何一切诸佛皆守护是善男子善女人故

尔时会中有一童女名曰师子与五百童女俱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一心合掌白佛言「若有女人受持此经读诵通利有何功德

尔时世尊告师子言「若有女人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受持是经读诵通利当知是身最是后边所以者何若有女人以不散乱心受持是经读诵通利所有烦恼受女人身者不现在前

师子白佛言「世尊何等烦恼能受女身

佛告师子「凡诸女人见他女人形容端正以金珍宝种种珠玑严饰其身受众快乐见已生爱著心不能如实观察此身但是粪聚臭秽不净假以䌽色众香涂熏惑愚者眼便生染著起诸烦恼故受女身复次师子女人之性多诸悭嫉言说时异心思时异现前语异屏处语异为气味故有诸女人不为正法嗔恚所弊睡眠所盖乐喜谈说以是缘故不能受持此经又于昼夜多染污心少出要心成就如是诸恼心故恒受女身不能令止是故师子若女人欲不起烦恼不受女身者应当受持读诵此经为他解说所以者何此经能除女人诸烦恼故

师子复白佛言「世尊若有女人不为离女身受持此经读诵通利者当受女身不

佛告师子「若有女人虽不为离女身受持此经读诵通利当知此身最是后边除其神足现女身者师子譬如有人投大火聚而作是言『莫烧我身烧我肤色』于意云何是人所语得称意不

师子白佛言「不也世尊所以者何火性坏人形色

佛告师子「此经亦尔烧诸烦恼令无有是故师子若有女人欲不受女身欲速得一切佛法欲得见无量无边诸佛欲得无碍辩才欲以慈心遍缘一切众生者应受持此经读诵通利为他解说

尔时师子及五百童女白佛言「世尊我等于燃灯佛所受持是经如是展转至于今日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是师子童女未尽女身分耶

佛告阿难「于意云何汝谓师子是女人耶

阿难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告阿难「莫作是言所以者何是师子及五百童女以神通力现为女身怜愍饶益未来世中诸女人故所以者何一切男子不得随意入诸家中是故阿难师子童女以神通力现受女身而此女人无女人法无男子法无非男非女法所以者何女人法男子法非男非女法不可得故阿难是师子于此法中不得一切法成就法忍逮大照明是故阿难一切女人应当随学如师子童女受持是经读诵通利为他解说

尔时会中有五千比丘尼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一心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从今日受持是经读诵通利为他解说所以者何我不愿乐更受女身受持是经若不究竟读诵通利终不坐卧亦不睡眠

佛告诸比丘尼「善哉善哉作如是言發大庄严而自庄严以大精进而自精进所以者何汝等不乐女身乐求佛法是故汝等倍加精进坚心受持读诵是经悉令通利为他解说当知汝等所受女身最是后边

尔时诸比丘尼闻佛所说欢喜踊跃各各脱身所著欝多罗僧以散佛上而说偈言

「佛无有二语  必成男子身
说我等作佛  我志愿满足

尔时会中有五千居士妇从诸比丘尼闻是偈已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一心合掌白佛言「世尊等今者受持是经读诵通利为他解说所以者何我等今者欲得远离不自在身视人颜色犹如婢妾女人之身虽生王家长养令大娉与他王不得自在尽其形寿奉事其夫怀妊十月受种种苦以是事故我等从今勤加精进受持是经为他解说受一食法奉持斋戒脇不触地乃至夺命誓不与夫携手亲近要当受持读诵是经

尔时世尊告诸居士妇言「善哉善哉诸善女快说此言汝等从今更不属他常得自在不视他颜色无怀妊苦不更处胎生无婬欲无女人处诸佛世界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此诸姊等所生之处世界何名佛号何等

佛告阿难「世界名众宝华光佛号放众宝摩尼王光如来等正觉今现在说法此诸女人当生彼国诸居士妇受持是经故得见彼佛

尔时诸居士妇闻说是已皆生欢喜踊跃无量即解颈十千真珠璎珞持用散佛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我等获善利  得远离女身
佛无有二语  所说皆真
永弃如是身  卑陋女人相
但诳无智人  不能如实知
更不如婢妾  属他不自在
亦不复十月  怀妊受众苦
终不复更受  处胎诸恶法
已得离胎  此智无有上

尔时诸居士妇说此偈已头面礼佛右绕三匝去佛不远皆共就坐一心观佛目不暂

尔时释提桓因以天拘薮摩花而散佛上作如是言「世尊我当受持是经读诵通利为他解说

佛告释提桓因「憍尸迦汝若如是不更与阿修罗战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欲令百千众生所有善根转明净故白佛言「世尊如来昔者从我闻说是经發菩提心

佛告文殊师利「以是事故汝于百千万亿那由他菩萨众中最为明照于十方世界开悟众生如日光明」即时大地震动天雨众华绕佛世尊积至于膝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大地震动众天华积至于膝

佛告阿难「今百千万亿那由他诸天从文殊师利闻说此言欢喜踊跃散众天华皆發是言『我等当受持读诵是经为他解说如文殊师利法王子快说是言我等亦当随学如文殊师利照明世间我等亦当如是照明』说此语时皆得忆念是经如现在前是故心生欢喜踊跃无量复闻我从文殊师利得闻此经阿难是故大地震动天雨众华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此经成就诸大功德此经成就未曾有功德非是成就少善根众生得闻此经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如汝所言若善男子善女人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乃闻是经闻已信解受持读诵为他解说阿难此善男子在天人中当知如塔若有受持读诵是经者其人所住方面便有明正法人复次阿难若有受持是经读诵通利为他解说乃至书写经卷而供养者当知是人离诸恶趣已能降伏恶魔波旬建立法幢能行法施燃大法炬破无明暗吹大法䗍趣向道场击大法鼓开甘露门降大法雨充足一切乐求法者开诸法藏诸佛所聚出大法财知一切法远离诸所谓色意想法想远离一切诸法想乃至佛僧想阿难若有从我闻此经者受持读诵当知是人便是我子从佛口生从法身生是故阿难若有众生食如来食欲坐道场欲说正法如我今者应受持是经读诵通利为他解说乃至书写经卷受持供养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未来世中受持是经读诵通利为他解说乃至书写经卷而供养者皆是今日受持读诵是经者耶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所以者何我未曾见诸余世间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人及非人于未来世能说是经令他闻者无有是处阿难能于今日积聚法财于未来世随意受用譬如居士若居士子其家大富多饶财宝琉璃真珠摩尼珂贝璧玉仓库盈溢奴婢僮仆羊如是众多往至余方游戏观看其人后时还至财所得受用不

阿难白佛言「世尊自在受用是其财故

「如是阿难若于我前得闻此经于未来世亦复得闻受持读诵如是经典而设供养犹如今日阿难我以佛眼见有信解受持是经读诵通利为他解说乃至书写经卷如今阿难而供养者亦见诽谤不信受者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不信解是经而诽谤者其人罪报当生何处

佛告阿难「且止不须问也

阿难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为不信此法众生生信乐故

佛告阿难「其人罪报生处与五无间业等阿难于意云何假使有人于一日中悉断三千大千世界众生命根其人生处罪报云何

阿难白佛言「甚恶世尊

佛告阿难「其人罪报亦与彼等阿难于意云何假使有人若坏若烧恒河沙诸佛般泥洹后所起塔庙得罪多不

阿难白佛言「甚多世尊眼不应视耳不应闻

佛告阿难「其人生处罪报云何

阿难白佛言「世尊甚恶甚重

佛告阿难「其人罪报亦与彼等阿难于意云何假使有人坏乱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正法其罪云何

阿难白佛言「甚世尊

佛告阿难「其人罪报亦与彼等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有毁呰诽谤令众生远离是经其罪云何

佛告阿难「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皆行十善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假使有人毁坏其眼其罪多不

阿难白佛言「甚多世尊当于百千万亿那由他劫在地狱中受诸苦恼

佛告阿难「我今语汝若有众生毁谤此经乃至一人令远离者当知此罪亦与彼等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有菩萨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此经中虽有疑心而不诽谤其罪云何

佛告阿难「若生疑心则逆诸佛而有罪过经一亿劫远离菩提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诽谤是经令多众生而远离者所受罪身大小云何

佛告阿难「且止不须问此罪身大小

阿难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令此四众来世众生惭愧怖畏

佛告阿难「其人罪身长一万由旬受无量苦

阿难白佛言「其人不能护口所受舌报大小云何

佛告阿难「其罪人舌纵广一千由旬五百铁犁光焰炽燃以耕其舌有五百铁丸光焰炽燃雨其舌上以其前世不护口故

尔时四众皆生怖惧身毛皆竖涕泣流泪举身投地皆共同声作如是言「世尊我等今者为彼族姓子族姓女發露忏悔愿令远离如是罪身不受众苦」会中复有涕泣流泪作如是言「世尊我等若于此生若前百千万亿那由他生曾起疑心作是众苦因缘者我等今于如来等正觉前及余百千万亿不可限量诸佛世尊前發露忏悔诸佛如来愿以佛眼见知我等我等今者所有罪业皆悉發露不敢覆藏我等愚小无知无觉无有方便惟愿诸佛以怜愍故受我等悔

佛告诸善男子「善哉善哉汝等今于我前不覆藏罪發露忏悔于我法中便为增益

阿难白佛言「世尊今此会中生疑心者皆受如是地狱苦耶

佛告阿难「今此会中生疑心者以悔过故其罪甚少

阿难白佛言「彼人受罪为多少耶

佛告阿难「其人欲命终时身上一一诸毛孔中受无量苦亦不经久所以者何以于我前及余无量无边诸佛世尊悔过罪阿难是故诸族姓子族姓女不欲受如是罪身如是罪舌如是众苦者应当信解是经莫生疑惑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不欲舍佛舍法舍比丘僧不欲舍过去当来现在诸佛正法者应受持是经读诵通利为他解说书写经卷而供养之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今者说《不退转轮经》以何缘故作如是说『若不舍僧』不舍何僧

佛告阿难「僧者所谓不退转者说名为僧为不退转法来集会者亦名为僧

阿难白佛言「退转菩萨不在僧数中耶

佛告阿难「若有深發菩提心不见此心者皆入不退转僧中

阿难白佛言「希有世尊诸佛成就大方便力以方便故说如是法

尔时释提桓因以天曼陀罗华而散佛上白佛言「世尊愿令一切众生皆成就如是方便

佛告释提桓因「憍尸迦若有信解是经者皆当成就如是方便演说诸法如我今者等无有异

尔时有百千诸天以天曼陀罗花而散佛上作是言「愿令一切众生逮得是经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惟愿如来怜愍未来众生守护是经

尔时佛告阿难「若善男子善女人在大海中应闻是经是善男子善女人皆悉得闻所以者何先佛如来已守护故

阿难白佛言「世尊先佛如来虽守护是经如来今者怜愍众生当守护是经

尔时大地六变震动即于佛前有阎浮那提金色天华自然而现其华有百千万亿叶出大光明遍照十方恒河沙诸佛世界是时四众皆见十方恒河沙世界诸佛世尊是诸佛前亦有阎浮那提金色天华有百千万亿叶自然而现出大光明遍照十方尔时释提桓因即自化身作居士形持种种花与诸四众作如是言「诸仁今者可以此花散如来上亦用供养是经法故」是时四众即取其花散如来上佛神力故所散之花于诸佛上变成花盖

是时四众白佛言「世尊以何缘故大地震动是大莲花于诸佛前自然而现乃至东方恒河沙诸佛世界西北方四维下恒河沙诸佛世界亦复如是

佛告四众「若先有此相当知诸佛已守护是经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今者已守护是经耶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我已守护

阿难白佛言「唯佛世尊守护是经余世界佛亦守护是经耶

佛告阿难「十方恒河沙诸佛世尊亦守护是经

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是经云何受持

佛告阿难「此经名『不著诸果』亦名『远离诸果』亦名『说坚信坚法八人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声闻辟支佛密义』亦名『降伏遣魔』亦名『与六波罗蜜相应』所以者何若善男子善女人信解是经受持读诵乃至书写经卷而供养者便具足修行六波罗蜜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信解是经受持读诵具足修行六波罗蜜耶

佛告阿难「若善男子善女人信解是经名檀波罗蜜不生疑惑名尸波罗蜜任此法名羼提波罗蜜心无怯弱名精进波罗蜜心不扰动名禅波罗蜜不分別一切法名般若波罗蜜是故阿难此经名『六波罗蜜相应』亦名『一切诸佛正说』亦名『广大不退转轮』亦名『广博严净不退转轮』阿难如是等名汝当受持

阿难白佛言「世尊闻此经名尚应听受何况具闻初后说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如汝所言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有得闻此经名者能却几劫生死罪耶

佛告阿难「若有得闻《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名者闻已信解阿难当知是诸众生得却百千劫生死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得闻是经能信解已發菩提心者逮得何法

佛告阿难「如是众生已逮受记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四众各各自见其所坐前有大莲华自然而现其华开敷有百千叶亦有百千万亿光色是时四众心生欢喜踊跃无量即取是华以散佛上作如是言「愿使我等于未来世宣说是经犹如世尊等无有异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当尔之时一切音乐不鼓自鸣一切众香自然芬百千万亿虚空诸天于虚空中作大音乐复有百千万亿诸天于虚空中雨天细末栴檀种种天香天阿迦楼香细末多摩罗香复雨天阎浮那提金粟银粟天摩尼宝复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波楼沙华摩诃波楼沙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迦迦罗华摩诃迦迦罗华楼遮摩那华摩诃楼遮摩那华输婆摩那华摩诃输婆摩那华天优钵罗华拘物头华芬陀利华如是众华而散佛上种种天香种种天鬘乃至诸天所有珍宝皆悉雨之虚空诸天现身在地而作音乐以供养佛世间诸人各各脱身所著上服而散佛上复有诸人脱手足璎珞咽胸璎珞所著天冠华鬘而散佛上复有诸人以金银天冠众宝天冠众华天冠栴檀天冠散佛上者复有诸人欢喜踊跃称庆无量当尔之时牛马欢悦出和柔声虚空众鸟出和雅音地狱畜生离苦获安饿鬼充足离饥渴苦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皆悉欢喜踊跃无量是时众生皆得慈心慈心相向无有忿恨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世尊微笑诸佛如来不以无缘而笑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今此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今于我前得闻此经及未来世得闻经者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退转后成佛时宣说是经无有增减如我今日等无有异

佛说是经时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不可限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天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退转佛说是经已文殊师利法王子无边无量诸菩萨摩诃萨尊者阿难诸大声闻及诸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诸世间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广博严净经卷第


校注

不分卷【宋】【元】【明】【宫】 如【大】以【宋】【元】【明】【宫】 等【大】得【圣】 得【大】〔-〕【宋】【元】【明】【宫】 能信解已【大】已能信解【宋】【元】【明】【宫】【圣】 善男+(子)【三】【宫】善男善女=善男子【圣】 善男善女【大】善男子【圣】 善男【大】善男子【宋】【元】【明】【宫】 善女【大】善女人【宋】【元】【明】【宫】 导【大】养【宋】【宫】 恭敬【大】供养【宋】【元】【明】【宫】 此【大】*是【宋】【元】【明】【宫】* 戒【大】皆【宫】 戒施【大】施戒【宋】【元】【明】【宫】 身【大】心【宋】【元】【明】【宫】 经【大】迳【圣】 常【大】掌【宫】 五【大】立【圣】 诸【大】是【宫】 慧【大】法【圣】 其【大】世【宋】【元】【明】【宫】 得【大】欲【元】【明】 得【大】应【宋】【宫】欲【明】 弥陀佛【大】阿弥陀【宋】【元】【明】【宫】 散【大】散乱【宋】【元】【明】【宫】 欲终【大】终之【宋】【元】【明】【宫】 是【大】*此【宋】【元】【明】【宫】* 性【大】姓【圣】 有诸女人【大】诣诸比丘【宫】诸比丘【圣】 嗔恚【大】嗔恨【宋】【元】【明】【宫】 弊【大】蔽【宋】【元】【明】【宫】 恼心【大】烦恼【宋】【元】【明】【宫】【圣】 若【大】若有【宋】【元】【明】【宫】 烧【大】坏【宋】【元】【明】【宫】 坏【大】能烧坏【宋】【元】【明】【宫】 余【大】遗【宋】【元】【明】【宫】 女【大】女人【宋】【元】【明】【宫】 应【大】应当【宋】【元】【明】【宫】 以【大】建【宋】【元】【明】【宫】〔-〕【圣】 而自精进【大】〔-〕【宋】【元】【明】【宫】【圣】 身【大】〔-〕【圣】 说【大】记【宋】【元】【明】【宫】 等【大】从【宋】【元】【明】【宫】 通利【大】〔-〕【圣】 者【大】日【宋】【元】【明】【宫】 夫【大】夫共【宋】【元】【明】【宫】 人【大】〔-〕【宋】【元】【明】【宫】 散【大】上【宋】【元】【明】【宫】 获【大】得【宋】【元】【明】【宫】 实【大】正【宋】【宫】 永【大】求【宋】【宫】 智【大】相【宋】【元】【宫】 瞬【大】眴【圣】 不更【大】更不【宋】【元】【明】【宫】 明照【大】照明【宋】【元】【明】【宫】【圣】 众【CB】【丽-CB】【宫】【圣】诸【大】 大地【大】地大【宋】【元】【明】【宫】 开【大】闻【圣】 想【大】相【圣】 想【大】〔-〕【圣】 食【大】贪【宋】【宫】 受持供养【大】而供养之【宋】【元】【明】【宫】【圣】 今【CB】【丽-CB】【宫】【圣】令【大】 惟【大】唯【宋】【元】【宫】 罪【大】果【宋】【元】【明】【宫】 泥洹【大】涅槃【宋】【元】【明】【宫】 重【大】恶【宋】【元】【明】【宫】 惟【大】*唯【宋】【元】【明】【宫】【圣】* 五【大】有五【宋】【元】【明】【宫】 有【大】以【明】 雨【大】满【宋】【元】【明】【圣】 世【大】身【宋】【元】【明】【宫】 姓【大】*性【圣】* 愿【大】求【宫】 远【大】速【宋】【元】【明】【宫】 便【大】更【宋】【元】【明】【宫】 欲命【大】命欲【宋】【元】【明】【宫】 故【大】咎【宋】【元】【明】【宫】 当【大】未【宋】【元】【明】【宫】 缘【大】因缘【圣】 转【大】论【圣】 尔时【大】〔-〕【宋】【元】【明】【宫】【圣】 变【大】种【宋】【元】【明】【宫】 那【大】〔-〕【宋】【元】【明】【宫】 如【大】〔-〕【宋】【元】【明】【宫】【圣】 今者【大】者今【宋】【元】【明】【宫】 莲花【大】花盖【宋】【元】【明】【宫】 是经【大】〔-〕【宫】【圣】 尊【大】界【宋】【元】【明】【宫】 任【大】忍【宋】【元】【明】【宫】 扰【大】摇【宋】【元】【明】【宫】 罪【大】〔-〕【宋】【元】【明】【宫】 熏【大】勋【宋】薰【元】【明】【圣】 大【大】天【宋】【元】【明】【宫】【圣】 提【大】他【圣】陀【宫】 芬【大】分【宋】【元】【宫】【圣】 现【大】降【宋】【元】【明】【宫】【圣】 天【大】大【圣】 悦【大】喜【宋】【元】【明】【宫】 前【大】所【宋】【元】【明】【宫】【圣】 经【大】遇【宋】【元】【明】【宫】【圣】 无边无量【大】无量无边【宋】【元】【明】【宫】【圣】 众【大】部【宫】 诸世间【大】阿修罗世间【宫】【圣】 此下圣本有光明皇后愿文并天平胜宝七岁九月三日从七位上守大学直讲上毛野君立麻吕正大德元兴寺沙门胜叡大德沙门了行大德沙门尊应业了沙门法隆之五十四字奥书 净【大】净不退转轮【宋】【宫】净不退转法轮【元】【明】【圣】 六【大】四【宋】【元】【明】【宫】
[A1] 是【CB】【丽-CB】此【大】(cf. K10n0136_p0265b11; T09n0268_p0282c16-c22)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6)
关闭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6)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