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备一切智德经卷第三

难胜住品第五

金刚藏曰「又有佛子菩萨大士已能备治第四之住四住已成转得前进第五住地当行十意乃得通达何等为十念于过去诸佛之法亦思将来诸佛之法复惟现在诸佛之法修戒清净其心鲜明消灭诸见六十二晓了求道亦行清净所行圣慧悉见清净剖判一切三十七品上妙之法亦复清净开化众生所行清净是为十事

金刚藏曰「又有佛子菩萨大士得第五住然后乃成修善妙业有行三十七品心甚清净道业益胜所誓宽弘因所愿力亲近如来慈愍群生未曾忘舍积功累德合集圣慧精进慇懃而不懈废善权方便导不逮而常好乐住妙晖曜密喜如来所建立义己意已入佛之势力所念专惟不退转如审解了是四圣谛是为苦谛习谛尽谛道谛彼能究竟至诚名德分別圣谛达其原际晓了诸相真正圣谛其无方便随顺宣布解了真正分別是谛因行圣谛也剖判其事度圣谛有复能行悉解知事正业圣谛次复宣布行道圣谛敷演其意尽无生谛体解得入谛智道业皆已普入诸菩萨住成就逮近乃至辩才如来大慧散去结恼班宣圣谛又复能化他心念咸令可悦晓了随究畅圣谛已能得入一因道义转便晓了达斯源际真正圣谛也觉解己相则能晓解诸相圣谛解知志性之所归趣则达五阴诸种众衰情別处所生因圣谛度了兴身众恼之患晓苦圣谛更历周旋缚结拘然后乃解习诸谛源一切永灭诸热焚烧然后乃解诸尽圣谛也初无二言所宣如义后乃解道之圣慧皆已觉了至如来慧然后乃解真习圣谛信明慧力晓诸不尽令苦无余彼若分別谛计如是方便降伏生死之源解达一切所从生处因由斯法虚偽愚痴所为不真谛解本益愍众生亲近大哀在世兴發无极之慈已能致此慧力道财普护群生好乐佛慧观本昔来生死所趣察其始原众生所从致是无明三处恩爱漂生死流阴盖所著为之动转增益苦阴若能解达无有众生无我无人无寿无命已离吾我皆悉了是如过去事当来现在亦复如是慕乐虚无愚痴之业生死周而无断息永无边际无将护者复无所知彼无师友虽有师友不受道教乃为无智痴冥凡夫眠盖所缚不可称计自灭诸我方尽当尽不复起身亦无所生不信佛道转复长益勤苦恼患有为生死所见漂流不舍阴盖不厌四大不拔贡高诸见疮病不別婬怒不消无明窈冥之不竭爱欲渊池之难不求十力导师之业入在魔行堕于生死反覆之海无善之去于自在如是苦患不可称计永而无护无所归无救济无利义一己身无辈伴当以修行如是像业积功累德每生自因能修慧已能逮解一切众生究竟本净乃成十力畅无为慧巍巍明曜如是要慧意已觉了得道成就所可造行积功累德皆为众生而兴立护愍伤群黎普安众生垂哀一切欲度脱之无娆害心不诽谤之劝化众生靡不欢悦为之导师而令灭度彼勤修已住于第五难胜之地

「由得自在心无所忘晓达善行处处之业志意坚强善分別慧其意普至解经次叙章句之谊意怀羞惭彼我皆护其意勇猛将养禁戒随无所犯意中明了宣布处处所当正行周入众圣无所戴仰往返智慧以宣畅义随时散布得神通行𫍮方便而显道化修行善权随俗而导积功累德常不厌足慕求道慧未曾懈废奉无极慈合集愍哀意不怠惓求于道业不以闲退精进殷勤务佛十力无所畏慧诸佛之法十八不共常以善行思惟深入庄严佛土立若干行合集积累诸相种好常行精进志求如来庄严清净身口意行修无极业敬尊奉戒顺诸菩萨重众法师无所危害以诸菩萨善权方便普游世间夙夜一心舍他之念常以道法勤化众生能修如斯以布施业劝导众生爱敬利言大利济彼等救群黎乃复示现色身之形为班宣法因而遵行菩萨如来大业以开化众乃复睹见生死瑕秽称扬诸佛圣慧功勋能行如是以大神足变化感动以若干种善权之谊唱导众生而教化之已能精进如是化者入于佛慧心性行道以不退转修众德本勤求殊特正真法矣愍伤众生其有游行处于世间书疏经典印绶众会计校守府诸身种大所应疗治医药众病寒热羸瘦鬼神所娆中毒狂病若有追逐所在疗形合偶伎术跳越謿说多所欢悦郡国县邑江河泉池树木华实所生药草金银明月珠玉水精琉璃所现众宝日月𨽁邑村落居家田地地动眠所梦怪应所入一切众身形像所在诸相所应所当修治谨慎遵行财业货物神通无色以无放逸四等心行所造专精而无危害愍哀众生因修永安彼以此行愍伤世间稍渐立之诸佛正法能化立之难胜菩萨道地供养奉事无央数亿百千兆载诸佛衣被饼食褥卧具病瘦医药在如来所弃舍家业出为沙门于诸如来听受经典成为法师又复重闻逮得总持无数亿姟百千劫中兴显德本究竟清净又如佛子妙宝车𤦲共合相近转相照曜菩萨如是住于难胜开士之地

「以此德本修善权慧道义遂高加大乘应造功勋所行无侣犹如佛子村落之中有夜光珠普照田地如云风遍吹浮游转诸天宫殿菩萨如是得难胜住以是德本善权智慧心行普入常处在世无能乱者是诸菩萨大士之业五住菩萨住此多所悦可若为天王降伏一切众邪异学有兴立者布施爱敬饶益等利见众生念未曾心离诸佛行法乃复普忆思念诸圣一切智业以何方便蒙济众生乃至巍巍无极道堂發意之顷须臾精进一时之间逮不可计亿千三昧见众菩萨无数百千眷属围旋论经说谊于彼得度建立誓力咸成菩萨殊特变化无能称计限量其德乃至如是亿百千劫莫能咨嗟畅其功勋

时金刚藏菩萨大士欲重散此经典之业便说颂曰

「第四晖曜住  甚清净如是
其意已平等  思惟三世事
斯心行业戒  道德修清净
發意顷离结  转入第五住
而意念诸根  若闻不回转
以有四意止  道御乐章句
已超游五力  一切无所坏
则勇猛周旋  因得第五住
惭愧为衣服  清净禁戒香
觉意成华鬘  禅思为涂薰
遵奉智慧业  道尊自严容
总持为苑囿  定意平等行
四神足游步  意净为
慈心愍哀眼  殊妙见圣慧
摄持无吾我  其意伏尘劳
便得入第五  人中师子住
适得入第五  特异之道地
道业以清净  修行转复上
若能净志性  辄求最胜
怜伤厌众患  思惟离意念
积累功德本  尊慧亦如是
兴發无数众  照显行道地
为佛所建立  念无慢圣意
晓了自然解  不废正四谛
究畅真谛  将养护众根
若分別真正  转复度诸
如是消著意  并及行道谛
等志而道明  乃至无罣碍
以微真雅心  修治若斯谛
智慧脱门尊  不恼无阴盖
已修功勋本  行慧甚广远
超度众因缘  济一切群黎
其怀真实意  成就如是谛
亲自畅解之  达本净无
慈愍无所得  尔乃为安住
因众生劳患  求众祐道慧
勤观其造始  本源之所从
愚痴由暗冥  闭在恩爱种
众生贪取阴  便成苦恼身
已逮无吾我  察之如草木
从劳尘致有  数数往诸趣
犹轮转无际  众苦患戚恼
呜呼亡失已  众人可愍伤
戆之所  生死流不返
五阴情犹牛  诸种邪见疮
火然烧其心  志贵于暗冥
于爱欲河  方慕求明显
处在勤苦  明求最导师
以见如是难  当修无放逸
诸所遵行业  皆用度众生
志强性行安  游步有气势
既勇怀惭愧  晓了成智慧
积功德无厌  圣尊行如是
清白法无惓  力势是其意
是最胜福田  宣音觉意相
所作无饱满  精进哀众生
欲化众生故  因往入工匠
或画师刻印  计数人疗疾
像如鬼邪娆  由以转除病
立之于经要  解觉乐慈愍
合偶作赋颂  若干种戏笑
流河及园囿  浴池树华实
建立无数业  以用安众生
现无量像色  众珍宝若干
取地令动摇  则睹日月光
众生之有相  游诸国处所
无色财为胜  神通不可量
欲以修愍哀  普安于众生
于斯谓难胜  殊妙智慧业
供养亿载佛  同听受经典
彼等修性仁  清白行遂显
犹紫金车𤦲  磨治平明好
其宅众宝成  宫殿转游行
此风转之前  无有违护者
如行世俗法  然悉为众生
游是觉朋侣  譬莲华在水
于是处兴术  所建造豪尊
违舍异学术  睹修欢悦事
所行众善德  皆由最胜慧
救护于群黎  因致十种力
等尊逮威势  精进为无上
见若干亿千  安住天中天
得殊妙三昧  观察亿国土
所愿差特故  复过是功勋
是第五住地  若干亿品术
御化众邪  显已曜众生

时诸佛子闻班宣此诸菩萨行从地踊上住虚空中欢喜雨华明月珠宝璎珞衣服光明清净供散佛上口叹善哉一切神明处虚空中百千之众莫不踊跃时诸天下殊妙杂宝贡奉众祐香华涂香缯幡幢盖诸魔眷属自在天子诸天俱来在于其上游步虚无雨诸宝华其心悦豫供养最胜意抱无量口宣善哉诸佛之子众神皆集无数亿千亦住于上鼓众妓乐其音清和又一切妓畅如斯音佛响仁和弃散恶尘本净空寂消众法犹如虚无等无思念行步清净住立成就不著于俗永无放逸无本平等而悉真正法无想念若有晓了诸法悉无则成无本无所有业辄无所思愍伤众生精修救度是为佛子法王诸子修布施行皆舍相著其戒坚固心性恬怕为众生忍无尽法慧授精进力令诸法寂入禅定门净除众尘察诸万物信解空无圣慧力成为一切护是诸佛子高德除秽如是声有百千自然宣柔和音最胜大圣寻默然时诸天玉女众如食息还复天上金刚藏叹志勇猛化得行成第五住地遂致究竟莫能废哉

备经目前住品第六

金刚藏曰「诸佛子听菩萨大士以能修成第五住者辄超进入第六住地则行十法何谓为十了一切法皆无有想而普平等诸相平坦永无形类悉无所生超绝无侣皆无所起故曰平等甚清净调定真正皆无放逸不为驰骋无应不应䨥无只坦然而无伦匹犹幻梦影山中呼响水月现像等亦如化所行道业而无二意是为十法从第五地逮第六住作是行已自然观是一切诸法计校思惟反覆察之不令错乱近第六住自然目见以逮成此则得通利柔顺法忍不从迷惑尚未逮近无所从生法忍稍以近之能致自然入于一切诸法处所转能进前致于大哀尊元首显燿大哀具无极悲解世五趣有无合散以观如是名第六住乃畅世习所可由生皆从倚已吾我所致以觉欲事世无所有怀愚意者倚著吾我因其无智而成痴冥慕乐生处习不顺业志务犇逸反邪之行积累若干罪福兴衰万物无常由无益生解是所行心善自修消除诸漏至真本无其發善德故当还返游生死报应之地所作是神识是种无明之本则是暗冥爱是润泽贡高自大是其志性长养诸见罗网众结使因得是自生名色转增名色则成诸根诸根已成起若干种所更习事习事以起便有痛痒从痛痒故便有喜乐则益所受以益所受辄成所有意合成以成發念因成五阴五体之形寻至五趣渐稍生著至诸著猗悉备由是發起恼热烧炙一切忧戚啼哭之苦善业本空无形不了得习无乱別者皆复自然稍习无故致得此有解斯义便无所慕菩萨如是乐于柔顺观十二缘则自思惟以是至诚是所生识究竟无慧无明之业本为清净成行报应所行以成神识在先神识之侣有受四阴则致名色迷惑之事诸衰六入诸根境界辄成神识因为同伴与诸漏更更成痛痒因爱适长益于所受以御所受则成漏业从所作生兴生身阴斯生之因致老羸身阴散坏致于死亡与愚冥俱甚可恐畏此从危害至住结网致口言是生五根苦起意根从其忧愁多所戚患因成受有以是缘故退生苦树造立所作被自思察倚所作用知所作方当作者计彼有作则无所作本末无相也亦不可得又复思惟其三界者心之所为其计于斯十二缘起五趣所归如来至真之所解畅又此一切一种一心同时俱成所以者何若诸根等心生贪欲悉由神识生死之痴因从无明其名色者心为伴侣而立迷惑从其名色名色以成为六衰入从致所更为痛痒侣痛痒意爱所以有爱从不舍發起众难由此缘合而致所有因倚致生其兴罗网誓愿老死从神识中因致此有別知名色缘对而其名色各各有趣六情衰入已睹已界入寂更习缘故从其更习意念致之生痛痒缘从痛痒故便复作行善恶好丑从恩爱缘致乐尘劳贪婬之事爱缘故致结缚狱从有缘致于他生生现在处不可解从生缘因發生五阴本致老之缘以致老耄诸根便熟则致死亡以至死者有十二事發缘起处其身阴坏而不能断未曾永绝从无明缘则致众行名色六入习更老病死愁忧啼哭无明缘故无有断绝不可究畅如是有余无明适消众行便灭由是有耳如是有余彼以无明恩爱所长益尘劳无断绝时及行所作往返报应报应展转根无拔时尽其余殃者苦痛辄转亦无休息以无明矣为去来今见缚流布宜当断绝如是三转三转无我以离吾我无明灭去自然之业无有处所犹如苇屋池清净若苦众恼无明之故则有行矣是为本宿未曾诸痛因其识故乃致痛痒是为现在之痛痒行也从爱致有是为将来痛痒之原从此以上则无所生无明适消众行便灭亦为断绝有苦三患十二报应从因缘起彼从无明致于六入是能灭行众行已灭因是別致众行如是有余二事自缚苦更痛痒尚有余尽別离之苦无明适消诸行便灭三苦永断从无明故致诸行矣从作缘故致众行耳如是有余无明适消众行便灭是为所有一切诸行有是余故有无明行以权方便开解大缚有是余故而有轮转彼当以故观十二缘起灭所趣反覆察之由从因有勤勤倚著御身口意因自作缘供养所致无有生业其三回转使不复转宿本无痛习更三苦修行报应诸缘起耳假如有人举其负而在解缚观察无尽无所有尽彼观此缘缘适起时识当来事悉当了之无我无人无寿无命自然为空寂然恬怕有所造作因遭得报遵空脱门心性怀此如是灭尽以无有余现在之处所也思惟专志无相脱门以故知之无所慕乐唯志大哀教授开化宿本众生是为心抱无愿脱门以能奉行是三脱门则以消除彼我之行及见作去于有无诸相之著复加进抱大哀为无便精进化诸凡夫未成道者使得究畅以能成就辄达法会转通法会不复退还具备和同以进仁和成就不退若睹如是所生嗔结瑕秽之病由此合会适以合会致此众患犹如江水流无休息心自念言『不用余行永修寂然开化众生』如是佛子若能行此处在无殃毒恶世导御自然观本净者不起不灭遵奉大哀化顺众生行智度无极号无碍慧门修熟志学至照曜合会道明成慧如是正道大业道利应时服食道义与邪业而俱合会因佥观察自然寂灭亦不往彼道品具足亲自睹解前道地便入于空惟解定意其定意名入空自然空定究竟空定第一空定为无极空定意为合会空定意所奉行空定意真无念空定意为等察空定意离业无物空定意如是比像逮得一万三昧门自然目前无相无愿亦复如是

「转复进亲近逮至诸菩萨住其心充满性不可坏心性了了性行真正其性深远意不可转意无休息其意弘广心思无限意慕乐慧其意集会善权智慧尔乃备悉此菩萨性遂致淳和在如来道永不回转能化异学一切邪术等顺慧地不堕弟子缘觉之地专一增进目见佛慧而无等伦尘劳行得坚固志住菩萨慧而熟修奉空无相愿遵承法教随时应宜善权智慧不复毁散道品法行彼住菩萨目见道地智度无极益复超异今日成就通利应道疾逮第三忍名曰柔顺是谓道法转而顺从彼以住此目见菩萨第六道地见不可计亿百千姟兆载诸佛寻时供养下意奉事进其衣食床卧坐具病瘦医药在诸佛所出家捐业行作沙门受听经典如所闻之奉行智慧勤修圣达所行求义即能逮致转修觉进如来法藏逮大法明在不可数亿百千劫兆载无限成功德本遂显巍巍犹如佛子上宝琉璃洗治發明其光灼灼菩萨如斯住是目前菩萨道地其德日增行善权智益加显發以此德本转增寂然游步无侣犹如佛子其月大光照众生心使各坦然其四大风所御宫殿独而无侣

「菩萨如是以住目前菩萨道地德本日增照除无数众生尘劳拔爱欲瑕总四魔径独步无侣是为佛子菩萨大士以近目前第六菩萨所逮道地遵修住此善能变化设为天王其四大者睹之降息独步三界而无畴匹声闻缘觉不敢咨问所行德本布施爱敬利益等利化众生心不舍佛道至皆具足念一切智何所陈生最第一愿势力坚强导御开化成其普智發意之顷如是比像无极精进须臾之顷逮致亿百千诸三昧定开化无数亿百千姟诸菩萨众睹诸眷属菩萨愿力而有殊特有所感动莫能称计行若干亿百千姟劫不可为喻

时金刚藏菩萨大士欲广解散此义所归即说颂曰

以能具备悉  第五之道地
因法为瑞应  无相无所生
不起甚清净  以为无放逸
奉行圣慧意  便入第六住
诸法为寂寞  静然无想念
自然犹幻化  解脱于生死
以致柔顺忍  法自无所乱
其慧转殊胜  则勤修六住
聪达住柔顺  频入明慧力
观察一切世  从习而有报
由愚痴盲冥  而有己人物
欲度脱斯等  故兴修勤行
从选择因缘  本末悉为空
所作缘报应  和会致诤乱
犹若有所作  便睹造所见
选择亲近众  犹如蜂采华
假使慧察之  本末为明冥
思想缘罪福  得报以痴果
从思想已故  名色为伴侣
如是致有难  乃成五阴苦
因其我心所  堕入在三界
又是诸所趣  十二悉一心
从贪婬而生  心行亦如
有尽亦如斯  复为心所误
由无明痴故  造立十二苦
愚冥之因缘  数施诸想念
如是之所致  老病俱散身
又一切诸患  由当尽冥坏
从痴无明缘  因是无断绝
思想若消灭  因缘则断除
以起愚恩爱  而缘致尘劳
勤苦之恼患  想念有余害
从诸入致痴  故有生死苦
更乐及痛痒  从苦复至苦
有复余受身  展转复长苦
断除诸苦恼  则乃无吾我
本无有痛痒  亦无诸想念
其神识所更  现在而往返
用当来受行  故成诸苦恼
又所消灭者  观之所永尽
由愚痴因缘  自然成觉了
因其患厌故  灭除诸因缘
因其因缘故  于是断诸缘
观诸卑贱士  自然为永空
柔顺及愚冥  承其行业意
逮之乃尽痴  蒙此皆断缘
深妙之因缘  解之虚无
察省十事分  了其不可別
有计诸所趣  罪福处未来
其财业三品  从本来展转
剖判三苦行  起灭之处所
无所有阴尽  柔顺解因缘
因缘起如是  所入畅平等
譬如现幻化  爱欲业若斯
如梦之所睹  形影亦如是
冥𫘤愚痴类  自然犹野马
其解如是行  彼智乃了空
诸缘为恍惚  奉此无坚相
以能了如此  亦无有志愿
唯欲愿愍伤  一切众生类
其大志宽弘  如是行脱门
心转加慈愍  思乐佛功
勤修忧众生  实思察其
无诸情戚患  逮无量功勋
承空三昧具  识本百千劫
勇猛士如是  无相亦无愿
建立斯道业  柔顺尊法忍
其慧应无为  脱门为善宝
如是性宽弘  供养于大圣
应寂然除愦  志顺最胜命
成觉意定  益增加清净
犹琉璃紫金  彫治益光荣
以照众生意  犹月之弘光
四品风游行  独步无等伦
因越魔径路  最胜光美妙
消灭众尘劳  燋炙诸苦痛
天师大锭  宣布此慧住
善化立道意  变消心怀风
所可奉圣慧  演章句所讲
勇士已超越  声闻所不逮
發意须精进  已逮安住业
宿世已获致  亿百千三昧
须臾见无数  十方诸现佛
其德照曜世  犹日秋时月
微妙深难了  胜声闻不及
众雄自由讲  第六之道地

于时诸天闻所说法心中坦然住虚空中雨若干种华香珍宝称扬咨嗟软妙音口宣清净具足可敬功勋之声「善哉上最思惟利义累功积德慧得自在殊胜之行为最巍巍犹如莲华愍伤群生其行超绝不可称量」大神妙天在虚空中散雨殊妙众杂华香消除麁细尘劳忧颁宣琦异上好音响「逮最清净第一之利我等以闻所畅道地」时诸伎乐出悲音声诸天玉女心怀踊跃于彼诸天承佛圣旨令诸门户皆自为开除众暗冥心解如日奉最尊法于是彼世无数之众俗间贤人皆超越世显示方俗第一微妙遥见其身寂然恬怕而现其形无身之身自归于法消灭调定使无想念有其音响眼目大明越无央数诸佛国土供养诸佛奉众导师自察其身忆如最胜弃诸瑕秽慧得自在开化众生无彼我想奉精进行应所行业诸天玉女一切皆乐寂默之义观人中尊众会悦豫启白众祐「为供养佛身自在已愿说殊特正法言教功勋如海唯时宣之显第七住

渐备经卷第三


校注

西晋译【大】〔-〕【圣】 月支【大】*〔-〕【宋】【元】【明】【宫】* 三藏【大】*三藏法师【宋】【元】【明】【宫】* 护【大】护第一【元】 品【大】〔-〕【宋】【元】【明】【宫】 备【大】修【宋】【元】【明】【宫】【圣】 疑【大】凝【元】起【圣】 导【大】*道【圣】* 密【大】蜜【宋】【宫】 建【大】逮【宋】【元】【明】【宫】 惟【大】惟意【宋】【元】【明】【宫】 习【大】*集【元】【明】* 度【大】受【宋】【元】【明】【宫】【圣】 有【大】又【宋】【元】【明】【宫】 他【大】他人【宋】【元】【明】【宫】 时【大】晓【宋】【元】【明】【宫】 转【大】*辄【宋】【元】【明】【宫】【圣】* 盖【大】益【宫】 因【大】皆因【宋】【元】【明】【宫】 闭然【CB】【丽-CB】【宋】【元】【明】【宫】【圣】然闭【大】 习【大】习尽【宋】【元】【明】【宫】【圣】 后乃【CB】【宋】【元】【明】【宫】后【大】 斯【大】欺【圣】 末【大】未【宋】【元】【宫】 游【大】旋【宋】【元】【明】【宫】 眠【大】眼【宫】【圣】 有【大】反【宋】【元】【明】【宫】【圣】 室【大】至【圣】 不求【大】求于【宫】 反【大】*返【宋】【元】【明】【宫】* 想【大】相【宋】【元】【明】【宫】【圣】 像【大】众【宋】【元】【明】 克【大】克【宋】【元】【明】【宫】【圣】 无【大】〔-〕【圣】 劝【大】观【圣】 𫍮【大】屈【宋】【元】【明】【宫】 殷【大】勤【宋】【元】【明】【宫】【圣】 勤【大】劝【元】【明】 遵【大】导【宋】【宫】 伎【大】技【宋】【明】【宫】拔【元】 𨽁【大】聚【宋】【元】【明】【宫】【圣】 寐【大】悟【宋】【元】【明】【宫】【圣】 立【大】五【圣】 饼【大】饭【宋】【宫】饮【元】【明】【圣】 褥卧【大】卧坐【宋】【元】【明】【宫】卧【圣】 车𤦲【大】*𮁊【宋】【元】【明】【宫】* 加【大】加以【宋】【元】【明】【宫】 五【大】五地【宋】【元】【明】【宫】【圣】 业【大】禁【宋】【元】【明】【宫】【圣】 道【大】导【宋】【元】【明】【宫】 涂【CB】【丽-CB】【宋】【元】【明】【宫】【圣】途【大】 尊【大】遵【圣】 脑【大】牕【元】【明】 户【大】石【圣】 正四【大】四正【宋】【元】【明】【宫】 佛【大】谛【宋】【元】【明】【宫】 消【大】清【宋】 道【大】导【宋】【元】【明】【宫】【圣】 安【大】要【宋】【元】【明】【圣】 因【大】思【元】【明】 亡【大】忘【宋】【元】【明】【宫】 戆【大】颠【圣】 憔【大】焦【宋】【元】【明】【宫】 堕【大】随【圣】 于【大】于【明】 江【大】功【宋】【元】【明】【宫】 明【大】时【宋】【元】【明】【宫】 同【大】因【宋】【元】【明】【宫】 车𤦲【大】砗磲【明】 朋【大】明【宋】【元】【明】【宫】【圣】 兴【大】兜【宋】【元】【明】【宫】【圣】 术【大】说【宋】【元】【明】【宫】【圣】 想【大】相【圣】 相【大】想【宋】【元】【明】【宫】【圣】 恬怕【大】*澹泊【圣】* 定【大】〔-〕【圣】 净【大】是净【圣】 备【大】备一切智德【宋】【元】【宫】 前【大】见【宋】【元】【明】【宫】 品【大】〔-〕【宋】【元】【明】【宫】【圣】 以【大】*已【宋】【元】【明】【宫】* 甚【大】其【宋】【元】【明】【宫】 䨥【大】双【宋】【元】【明】【宫】 寞【大】莫【圣】 坦【大】亘【宋】【元】【明】【宫】 柔【大】通【圣】 尊【大】学【宋】【元】【明】【宫】【圣】 倚【大】猗【圣】 游【大】旋【宋】【元】【明】【宫】【圣】 田【大】佃【宋】【宫】 使【大】便【宋】【元】【明】【宫】【圣】 已【大】以【圣】 痒【大】下同痒【宫】下同 意【大】念【宋】【元】【明】【宫】【圣】 体【大】阴【宋】【元】【明】【宫】 至【大】生【宋】【元】【明】【宫】 猗【大】倚【宋】【元】【明】【宫】 起【大】趣【宋】【元】【明】【宫】 不【大】不可意致习恼患谛计彼事亦无往习自然无【宋】【元】【明】【宫】【圣】 善【大】〔-〕【宋】【元】【明】【宫】 盖【大】益【宋】【元】【明】【宫】 诸【大】识【宫】 因【大】恩【宋】【元】【明】【宫】【圣】 内【大】纲【宋】【宫】 辞【大】乱【圣】 是【大】其【宋】【元】【明】【宫】【圣】 戚患【大】戚患【宋】【宫】戚思【元】【明】 被【大】彼【宋】【元】【明】 倚【大】*奇【圣】* 用【大】是【宋】【元】【明】【圣】 相【大】根【宋】【元】【明】【圣】 受【大】爱【宋】【元】【明】【宫】【圣】 入【大】令【宋】【元】【明】【宫】 寞【大】漠【圣】 爱【大】受【宫】 故【大】〔-〕【圣】 受【大】爱【宋】【元】【明】【宫】 拔【大】枝【宋】【元】【明】【宫】 辄【大】宛【宋】【元】【明】【宫】【圣】 见【大】现【宋】【元】【明】【宫】 池【大】他【宋】【元】【明】【宫】 债【大】责【宋】【元】【明】【宫】 遵【大】达【宋】【元】【明】 唯【大】惟【宋】【元】【明】【宫】【圣】 相【大】*想【宋】【元】【明】【宫】*【圣】 便【大】使【宋】【元】【明】【圣】 恨【大】限【宋】【元】【明】【宫】 导【大】尊【宫】 修熟志【大】备熟悉【宋】【元】【明】【宫】修熟悉【圣】 道【大】导【宋】【元】【明】【宫】 与【大】兴【圣】 往【大】住【元】【明】 前【大】*见【宋】【元】【明】【宫】* 修【大】备【宋】【元】【明】【宫】【圣】 尘【大】魔【宋】【元】【明】【宫】【圣】 觉【大】学【宋】【元】【明】【宫】 日增【大】犹日如【圣】 坦【大】*亘【宋】【元】【明】【宫】【圣】* 畴【大】俦【宋】【元】【明】【宫】 陈【大】众【宋】【元】【明】【宫】【圣】 以【大】已【宋】【元】【明】【宫】 甚【大】其【圣】 自【大】目【宋】【元】【宫】 我心【大】心我【宋】【元】【明】【宫】【圣】 堕【大】随【圣】 之【大】是【宋】【元】【明】【宫】 诸【大】*众【宋】【元】【明】【宫】* 受【大】爱【宋】【元】【明】【宫】【圣】 又【大】有【宋】【元】【明】【宫】 因【大】缘【宋】【元】【明】【宫】【圣】 相【大】想【宋】【元】【明】【宫】【圣】 阴【大】除【宋】【元】【明】【宫】【圣】 恍惚【大】恍忽【宋】【元】【明】【宫】恾惚【圣】 坚相【大】妄想【宋】【元】【明】【宫】望想【圣】 唯【大】*惟【宋】【元】【明】【宫】* 德【大】勋【宋】【元】【明】【宫】 元【大】无【宋】【元】【明】【宫】 成【大】藏【圣】 镣【大】燎【宋】【元】【明】【宫】【圣】 立【大】五【圣】 怀【大】壤【宋】【元】【明】【宫】【圣】 已【大】*以【圣】* 须【大】顷【宋】【元】【明】【宫】 软【大】濡【圣】 冥【大】疑【宋】【元】【明】【宫】 颁【大】班【圣】 琦【大】奇【宋】【元】【明】【宫】 以【大】*已【宋】【元】【明】【宫】* 踊【CB】【丽-CB】【圣】踴【大】 众生【大】众生化【圣】 不分卷【宋】【元】【明】【宫】【圣】
[A1] 琉【CB】【丽-CB】瑠【大】(cf. K08n0089_p1068a18; T10n0285_p0463b18)
[A2] 谊【CB】【丽-CB】諠【大】(cf. K08n0089_p1068c18)
[A3] 谊【CB】【丽-CB】諠【大】(cf. K08n0089_p1068c22; T13n0398_p0423b11)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渐备一切智德经(卷3)
关闭
渐备一切智德经(卷3)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