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第三

陀罗尼品第二之三

复次善男子何等名为海印陀罗尼门善男子如大海水印现一切谓四天下所有色相或众生色相或非众生色相山泽原阜树木丛林药草百谷日月星辰摩尼云电村营聚落城邑王都及与诸天男女宫殿一切资具香林池沼渠河泉流绮丽严饰如是等类上中下品一切色相于大海中平等印现故说大海为第一印最胜妙印希奇殊特无等无过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此海印甚深三昧得与一切众生身平等印得与众生语平等印得与众生心平等印十方世界诸佛语业转妙法轮菩萨皆从海印所流于口门中平等演说随有所说皆与诸佛法印无违亦无疑惑能令法界一切众生皆悉悟解故说此印诸印中上所谓婀(上短)字印者以一切法性无生故啰字印者以一切法无染著故跛字印者胜义谛门不可得故者字印者眼及诸行皆清净故娜字印者名色性相不可得故攞字印者爱支因缘连续不断皆不现故(上声)字印者悟入清净十力门故摩字印者及菩提分皆清净故(上重)字印者离诸怨敌及忧恼故洒字印者六通圆满无罣碍故嚩字印者不二之道言语断故(上声)字印者悟一切法真实义故也字印者称如实理而演说故瑟咤(二合)字印者制伏任持不可得故(上)字印者远离世论无作者故(上)字印者悟四真谛皆平等故(轻呼)字印者悟一切法清净道故誐字印者入甚深法无行取故娑他(上二合)字印者示势力不可得故惹字印者超过老死能所生故湿嚩(二合)字印者烦恼所行皆远离故驮字印者法界体性不杂乱故舍字印者入深止观皆满足故佉字印者悟如虚空无尽法故乞叉(二合)字印者入于尽智无生智故(上)多也阿(四合)字印者远离昏沈懈怠障故枳穰(二合)字印者一切众生智慧体故贺字印者摧恶进善体皆离故(上)字印者惯习观察觉悟体故(上二合)字印者远离贪嗔痴覆性故娑莽(二合)字印者念不散动无忘失故诃婆(上二合)字印者可以呼召请命体故哆娑(二合)字印者勇猛驱逐诸惑体故(上)字印者散灭重云无明翳故姹字印者积集诸行穷尽体故(二合)字印者随顺最胜寂照体故颇字印者周遍圆满果报体故娑迦(上二合)字印者悟解一切蕴聚体故也娑(上二合)字印者能除老死一切病故室者(二合)字印者现前觉悟未有故(上)字印者断生死道得涅槃故瑟姹(二合)字印者悟解无边无尽体故善男子菩萨以如是等种种法相分別演说诸字印门善男子是名深入海印三昧陀罗尼门

复次善男子云何名为莲华庄严陀罗尼门善男子菩萨住此陀罗尼门随彼无量大会之中说妙法时即有广大妙莲花座涌现其前种种色相殊妙庄严其有见者情无厌足此座才现身便安处即于空中雨众宝花种种花中出种种声种种声中说种种法所谓或甚深无量法或说善巧名句法或说种种诸譬喻门如是或说修多罗祇夜和伽罗那伽他揾陀那尼陀那本事本生方广希法优波提舍说如是等十二分教及种种门皆为断除一切众生诸烦恼故而菩萨心安住大舍寂然正受即能等引如是音声说法不断灭众生苦作诸佛事又于菩萨遍身毛孔出种种光一一光中出生种种妙宝莲华一一花上有一菩萨遍往十方无量无边诸世界中而作佛事是为初入莲华庄严陀罗尼门若广说者不可穷尽复次善男子云何名为能入无著陀罗尼门善男子菩萨住此陀罗尼门于一法门心无所著如是若二若三若十若百若千若百千若俱胝若那由他乃至阿僧祇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法门皆心平等而无所著或恒河沙法门亦皆平等心无所著如是阎浮提微尘数法门四天下微尘数法门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法门亦无所著若一佛刹若十佛刹若百若千若恒河沙佛刹微尘数法门乃至一切佛刹微尘数法门亦皆平等心无所著若说一门摄如上说一切佛刹尘数法门皆入一门一时演说如于一门若二若三乃至无量无边法门亦皆如是一一门中摄一切门一时演说如是说时心无所著亦无所住利益安乐一切众生其义深远称如实理次第无乱文义具足善男子是名能入无著陀罗尼门

复次善男子云何名为渐渐深入四无碍智陀罗尼门善男子若诸菩萨安住于此陀罗尼门得微细差別法门无尽智得微细甚深义门无尽智得微细词门无尽智得微细无边辩门无尽智得是智故东方所有一切众生同一道场各随类音善巧方便而问其法南方所有一切众生同一道场各随类音善巧方便而问其义西方所有一切众生同一道场各随类音善巧方便而问其词北方所有一切众生同一道场各随类音善巧方便而问其辩如是四方一切众生一时發问种种法门菩萨一念悉能领受心无错乱明记无失于一语业出种种音一一音声说一切法随诸众生种类不同所乐各异皆得领解踊跃欢喜心愿满足善男子是为菩萨渐渐深入四无碍智陀罗尼门

复次善男子云何名为诸佛护持庄严陀罗尼门善男子菩萨得此陀罗尼故于大会中处大法座于其肉髻最处中心顶骨交际忽现如来身镕金色相好庄严而以右手摩菩萨顶即时菩萨便得色身相好庄严具足圆满与佛平等又得如来语业庄严具足圆满又得如来意业庄严具足圆满得如是等种种佛法具足圆满既得是已随此大会一切众生心界不同欲乐差別所疑有异说种种法或一日夜或二或三半月一月一年百年或百千年随其心乐久近多少常说妙法无有穷尽如是说时不饮不食不羸不瘦身心无倦以是如来威德护持难思力故菩萨又得四种大智云何为四所谓微细了知众生心行各差別智微细分別一切诸法无穷尽智善能分別三乘修行诸次第智具足圆满随顺堪任演说法智善男子是名略说诸佛护持庄严陀罗尼门若广说者无量无边等虚空界无有穷尽与如来等皆为利益诸众生故善男子是为八种陀罗尼门若有菩萨安住此八陀罗尼门则能总持一切如来及诸菩萨所说妙法令诸菩萨辩才无尽一切众生若有闻者爱乐欢喜情无厌足尔时一切法自在王菩萨闻此法已心怀踊跃以偈赞曰

善逝说八总持法  决定令得微妙乘
演百千亿修多罗  于义及文无所著
大声清净无边际  百千无量刹皆闻
能成众生寂静心  是名大声清净义
一字演说一切法  多劫无有穷尽时
一一字门亦复然  此住宝箧真言地
远离诸边得清净  平等无著同如来
刹那正念烦恼除  是名法义漩澓处
四天下中诸色相  大海印现并无遗
说此无思无尽门  是名海印真言德
具大人相处大众  坐莲华座雨天花
花演俱胝妙法门  莲华庄严总持用
入一句法无所著  亿刹微尘句亦然
句句演畅难思门  无著总持皆自在
具足法义及词辩  四方众生齐启疑
自他疑网皆断除  此是四辩总持力
菩萨升于大法座  顶上现佛如金山
即舒右手相端严  殷重摩于菩萨顶
获微妙辩同于佛  此名护念佛庄严
得入最胜总持门  便获难思无尽德
如莲不染于三界  五尘不动等须弥
得此最胜陀罗尼  无等智超三界转
能师子吼无所畏  摧诸外道碎邪山
得此最胜陀罗尼  远离受生诸业果
如地生长诸善法  如水涤垢净无余
如火焚烧不择薪  如风飘鼓无所住
如医善知于法药  除众生病得安宁
得此最胜陀罗尼  智演诸法无倾动
如月圆明净无点  流光普照等无私
得此最胜陀罗尼  众会见者无厌足
如日光轮平等照  破生死暗觉群迷
得此最胜陀罗尼  能除有情诸渴爱
如转轮王教十善  如毘沙门富法财
得此最胜陀罗尼  慈念众生降法雨
如龙兴云现威德  震雷曜电并无思
得此最胜陀罗尼  寂静无心无执著
庄严微妙如帝释  大智随机演法门
得此最胜陀罗尼  犹如牛王处大众
如大梵王住慈定  遍观世界尽超过
得此最胜陀罗尼  常得五通无退转
遍游法界难思刹  如梵天王遍梵宫
得此最胜陀罗尼  供养十方诸佛海
诸佛共观如长子  同时称赞德难思
得此最胜陀罗尼  不久获佛诸功德
辩才广博无穷尽  演说深广修多罗
得此最胜陀罗尼  妙辩如鬘无断绝
智慧聪明无妄念  无边方便同虚空
得此最胜陀罗尼  憍慢谄诈皆除断
定慧双流无断绝  慈悲俱起不相离
得此最胜陀罗尼  永断世间诸过失
善知众生语言法  心行根欲悉无余
得此最胜陀罗尼  说法纤毫无误失
念处正断及神足  根力觉道定皆圆
得此最胜陀罗尼  便获殊妙净法智
随顺诸度到彼岸  通达四摄无有余
得此最胜陀罗尼  能知善逝诸境界
自然近佛深寂静  建立万行调众生
得此最胜陀罗尼  于一切时无错乱
获得无垢蕴界入  处胎不染不无知
得此最胜陀罗尼  见佛如莲心不著
三业恒随智慧转  动寂无碍利众生
得此最胜陀罗尼  说法常蒙诸佛护
大智能作众生主  多劫赞叹不能穷

尔时世尊称赞一切法自在王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赞说此陀罗尼如诸佛说等无有异我今随喜善男子今此会中有六十亿那由他出家菩萨及与无数百千万亿在家菩萨闻此陀罗尼门皆得无生法忍无量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大悲胎藏出生品第三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为佛作礼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心及虚空陀罗尼菩提无二无別皆以大悲为其根者而此大悲复以何法而为根本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快發斯问为欲利乐多众生故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別解说善男子此大悲根复以众生受苦为本

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世尊众生受苦复以何法而为其本佛言从烦恼生又问烦恼以何为本佛言从于种种颠倒邪见而生又问种种颠倒邪见以何为本佛言从虚妄分別生又问虚妄分別以何为本佛言此妄分別无有根本无有色相难知难断善男子以是义故菩萨摩诃萨为诸众生起大悲心劳谦忘倦譬如甘蔗及以胡麻以物压之浆油便现菩萨亦尔大悲深重复起十六大悲之心作是念言伤哉众生常为身见之所系缚种种邪见以为窟宅我当为彼演说妙法悉令除断伤哉众生于断于常执著建立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断见常见佛言善男子言断见者布施供养皆无果报善行恶行此世后世皆无有果父母变化皆悉断无何以故譬知烧木已成其灰终无生理是名断见言常见者王常为王贵常为贵贫富男女端正丑陋象马等类常无改易何以故譬如种子随其本类各別生芽终无杂乱善男子此等众生作如是见皆无果报菩萨为彼起大悲心开示演说缘起之门令其信入因缘果报菩萨复念伤哉众生起四颠倒无常计常无乐计乐无我计我无净计净我当为彼说甚深法令除颠倒伤哉众生于其无我无我所中计我我所我当为说微妙之法令其除断我我所见伤哉众生为诸盖障之所覆蔽贪箭中心嗔火炽盛身心俱焚昏沈睡眠之所迷醉掉举恶作缠绕不舍于甚深法常怀疑惑我当为说微妙之法令其隳裂诸盖之网伤哉众生恋著六处眼才见色随色名相而生执著耳闻音声鼻嗅香臭舌尝滋味身触细滑意分別法皆随名相而生执著我当为说深妙之法令不乐著六处空聚伤哉众生多起诸慢为慢过慢及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云何为慢谓于下劣众生计我胜彼言过慢者于己等者言我过彼慢过慢者于他胜己计我胜彼言我慢者于色计我乃至于识亦计于我令心高举言增上慢者增上圣法曾未获得向他人说我得圣法言卑慢者于彼多分胜己之人言我少劣言邪慢者于己邪见无德之中谓己为正诏他人以之为邪如是等慢我当为彼说甚深法令其除断住于平等伤哉众生趣向邪道远离圣道我当为说正道之法令远邪径伤哉众生为恩爱奴受其驱策妻妾男女以为枷锁杻械系缚染著耽味不能舍离令身口意不得自在我当为彼说离贪法令其三业动止无伤哉众生更相鬪诤嗔恚结恨互为怨仇当为说法令其除断伤哉众生远善知识随逐恶友不相舍离如指与甲和合相依造诸恶业无暂休息当为说法令舍恶友近善知识伤哉众生贪求名利无有厌足如海吞流得之弥盛如火益薪远离无垢实相智慧我当为说真实之法令断名利获清净智伤哉众生无明黑暗无我法中横起我见众生寿命补特伽罗当为说法断除如是种种邪见令去瞖膜开净智眼伤哉众生生死牢狱轮回禁系五蕴怨贼之所杀害当为说法令出三界伤哉众生为魔羂索之所系缚五欲缠绕不得出离我当为说超魔之法令绝魔羂断五欲缠伤哉众生闭涅槃门开生死路当为说法令闭三恶入涅槃门善男子是为菩萨摩诃萨起十六种大悲之心

尔时世尊复告文殊师利童子菩萨言善男子此大悲门即是一切菩萨之母菩萨住是大悲之中即能建立三十二种不共事业日夜勤修速得圆满云何名为三十二种不共事业所谓菩萨若见一切愚痴重暗长眠大夜无智众生便以智慧先自觉察复以智慧觉悟一切愚痴众生是名菩萨第一不共事业若见众生爱乐二乘其心狭劣菩萨便起广大之心令其安住大乘法中是名菩萨第二不共事业若见众生爱乐非法纵恣三业无善法欲菩萨自住正法园苑复令众生住正法中是名菩萨第三不共事业若见众生邪命自活矫诈贪求先以自身住于正命复令众生安住正命清净法中是名菩萨第四不共事业若见众生拨无因果及一切法起大邪见自住正见复令众生安住无垢正见法中是名菩萨第五不共事业若见众生无知恶念积集烦恼自以智眼安心正念复令众生住于正念破无知暗开智慧明是名菩萨第六不共事业若见众生弃舍正法住不正法自安住正法之中复令众生解了正法是名菩萨第七不共事业若见众生悭悋所覆菩萨自身起无悭心一切皆舍复令众生勤修舍行为菩萨第八不共事业若见众生毁犯净戒于表无表不能遵行便以净戒庄严其身复令众生坚持净戒是名菩萨第九不共事业若见众生嗔恨炽然蕴积诸恶以慈忍力而自庄严复令众生安住此法是名菩萨第十不共事业若见众生身心懈怠远离精进自以精进甲胄严身复令众生舍懈怠心懃勇不惰是名菩萨第十一不共事业若见众生散乱妄念菩萨自住三摩呬多寂静观察亦令众生舍乱住定是名菩萨第十二不共事业若见众生恶慧无智便以智慧而自庄严复令众生舍离恶慧具足般若波罗蜜多是名菩萨第十三不共事业若见众生非理作意行于邪道菩萨即以善巧方便如理思惟亦令众生舍于非理安住正道是名菩萨第十四不共事业若见众生昏乱无知烦恼所害菩萨自住随念分別种种分別微细分別一切境界远离烦恼复令众生断除烦恼住正法中是名菩萨第十五不共事业若见众生身见有见牢狱所系而以智慧了达自身不为见缚复令众生远离身见不计于有住正智慧是名菩萨第十六不共事业若见众生诸根纵荡驰流境界不能制伏而自柔和心无放逸复令众生安住律仪善守根门三业调顺是名菩萨第十七不共事业若见众生无惭无愧不知恩报断灭善根便以惭愧而自庄严知恩知报修诸善根复为众生说法开示令具惭愧能知恩德圆满善根是名菩萨第十八不共事业若见众生为大瀑水波浪所没随业漂溺不能勉出菩萨自现越渡瀑流到于彼岸复令众生断除恶业越生死流到涅槃岸是名菩萨第十九不共事业若见众生刚强难化而以自身谦卑仁让承顺师长复令众生安住谦敬是名菩萨第二十不共事业若见众生心怀嫉妬于修善者多生障碍便以善根自严其身复令众生舍离猜忌障碍之心安住正法是名菩萨第二十一不共事业若见众生贫穷困苦复无法财菩萨示有资生无量具七圣财复令众生无所乏少住圣财中是名菩萨第二十二不共事业若见众生长婴病苦四大毒蛇互相违反伤害身心菩萨即以无病功德而自庄严复置众生无诸病恼安乐法中是名菩萨第二十三不共事业若见众生愚痴无智远智光明菩萨便以智慧光明自严其身复令众生安住无痴智慧法中是名菩萨第二十四不共事业若见众生乐著三界秽恶深坑轮回五道菩萨巧能自出三界复以善巧出三界道运诸众生是名菩萨第二十五不共事业若见众生违背正道行于邪径自安正法复令众生住正法中是名菩萨第二十六不共事业若见众生爱著身命严饰资养冀其长存不知此身无常不净无有惭愧不知恩德菩萨便现厌恶自身弃舍荣好复令众生观察无常生厌离想是名菩萨第二十七不共事业若见众生远佛法僧菩萨自身绍三宝种复令众生绍佛法僧使不断绝为菩萨第二十八不共事业若见众生退失善法菩萨便以善法严身复令众生住善法中是名菩萨第二十九不共事业若见众生远离师长不行六念菩萨则以六念自严复令众生常修六念如实观智是名菩萨第三十不共事业若见众生业烦恼网之所萦覆菩萨便现裂业惑网亦令众生绝生死因安住正法是名菩萨第三十一不共事业若见众生具诸不善远离善根菩萨便自蠲除诸恶具善庄严复令众生具足善根远离不善是名菩萨第三十二不共事业善男子是为菩萨三十二种不共事业若诸菩萨安住此业一切善法恒自增长具足圆满

复次善男子菩萨复有无量事业何以故谓众生无边众生烦恼亦复如是无量无边菩萨随彼一切众生烦恼差別亦说无边解脱门故善男子假使恒河沙数世界满中众生所有之行或声闻行或缘觉行所有事业比此菩萨最初所發菩提之心所有事业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如是百千分俱胝分百俱胝分千俱胝分算分歌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皆不及一何以故二乘自为断除烦恼菩萨事业不为自身普为除断一切众生诸烦恼故是故菩萨所有事业比于二乘最为殊胜所得功德无量无边何以故凡夫众生所修事业皆与一切颠倒相应二乘所作其心狭劣菩萨事业远离颠倒无量无边是故菩萨所得功德亦复如是无量无边以是义故超过一切凡夫二乘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闻是法已踊跃欢喜遍身怡畅心得清凉而作是言希有世尊希有世尊善能分別甚深微妙菩萨种种陀罗尼门大悲之门及与不共事业之门我闻佛说欢喜顶受如法奉行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第三


校注

上短【大】上声短呼【明】 摩【大】么【明】【甲】 及【大】〔-〕【明】【甲】 上重【大】上声重呼【明】 怨【大】冤【明】【甲】 上【大】*上声【明】* 示【CB】【丽-CB】【甲】云【大】 车【大】𣒞【明】【甲】 二【大】上声二【明】 哆娑【大】娑哆【明】【甲】 罗【大】啰【明】 二合【大】〔-〕【明】【甲】 曾【大】来【明】【甲】 有【大】有情【明】 咤【大】嚩【甲】 诸【大】〔-〕【明】【甲】 祇【大】祗【明】 揾【大】榅【甲】 无边辩门【大】辩【明】【甲】 一切【大】〔-〕【明】【甲】 是名【大】若是【明】 法药【大】药法【明】【甲】 除【大】破【明】 明【大】利【明】【甲】 亿【大】一【明】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大】〔-〕【明】 无【大】非【明】 伤哉【大】*呜呼苦哉一切【明】*【甲】* 其【大】寒【明】【甲】 为【大】谓【明】【甲】 谓【大】*为【明】【甲】* 诏【大】詺【明】【甲】 贪【大】会【甲】 瞖【大】翳【明】【甲】 自【大】以【明】 为【大】名【明】 多【大】哆【明】 第【大】〔-〕【明】 为【大】名【明】 第【大】〔-〕【明】 善【CB】【房山-CB】【金藏乙-CB】【碛乙-CB】【明】【甲】诸【大】 门故【大】法门【明】【甲】
[A1] 方【CB】【丽-CB】〔-〕【大】(cf. K37n1384_p0420c18)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3)
关闭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3)
关闭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3)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