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游方时。所至尽诚。咨扣尊宿五宗纲要。其间件目。往往亦有所未知者。因慨念。既据师位。而纲宗语句。尚不知其名。况旨诀乎。将何以启迪后昆。剔抉疑膜邪。于是有意于纲要。几二十年矣。或见于遗编。或得于断碣。或闻尊宿称提。或获老衲垂颂。凡是五宗纲要者。即笔而藏诸。虽成巨轴。第未暇详定。晚抵天台万年山寺。始偿其志。编次类列。分为五宗。名之曰人天眼目。其辞皆一。依前辈所作。弗敢增损。然是集也。乃从上诸大老利物施为。既非予胸臆之论。俾行于世。有何诮焉。若其执拂柄据师位者。外是则无以辩验邪正也。有识博闻者。必垂印可。
临济宗
师讳义玄。曹州南华人也。俗姓邢。幼而颕异。长以孝闻。及落发受具。居于讲肆。精究毘尼。博赜经论。俄叹曰。此济世医方也。非教外別传之旨。即更衣游方。首參黄蘗。次谒大愚。其机缘语句。载于行录。既受黄蘗印可。寻抵河北镇州城东南隅。临滹沱河侧。小院住持。其临济因地得名。唐咸通八年丁亥四月十日。摄衣据坐与三圣问答毕。寂然而逝。门人以师全身。建塔于大名府西北隅。勅谥慧照禅师。塔号澄灵。
四料拣
师初至河北住院。见普化克符二上座。乃谓曰。我欲于此建立黄蘗宗旨。汝可成褫我。二人珍重下去。三日后。普化却上来问云。和尚三日前说甚么。师便打。三日后。克符上来问。和尚昨日打普化作甚么。师亦打。至晚小參云。我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境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
僧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师云。煦日發生铺地锦。婴儿垂发白如丝(大慧云。此二句。一句存境。一句夺人)。
僧问。如何是夺境不夺人。师云。王令已行天下遍。将军塞外绝烟尘(大慧云。上句夺境。下句存人)。
僧问。如何是人境俱夺。师云。并汾绝信独处一方(大慧云。便有人境俱夺面目。又云。吾初读诸家禅录。见并汾纪信之语。深以为疑。虽诘诸老。皆含糊不辨。既阅临济语。则知绝信二字。葢并汾二州名。僧问人境两俱夺。答云。独处一方。其旨晓然。方悟诸师之集皆有鸟焉之误)。
克符颂
人境俱不夺。思量意不偏。主宾言不异。问答理俱全。踏破澄潭月。穿开碧落天。不能明妙用。沦溺在无缘(大慧云。若要分明理会得临济意。但向当时垂示处看)。
师示众云。如诸方学人来。山僧此问。作三种根器断。如中下根器来。我便夺其境。而不除其法。或中上根器来。我便境法俱夺。如上上根器来。我便境法人俱不夺。如有出格见解人来。山僧此间。便全体作用。不历根器。大德到这里。学人著力处不通风。石火电光即蹉过了也。学人若眼目定动。即没交涉(凡五家宗主垂示处称师。后皆倣此)。
南院。颙问风穴昭(亦作沼)云。汝道。四料拣。料拣何法。穴云。凡语不滞凡情。既堕圣解。学者大病。先圣哀之。为施方便。如楔出楔。院问。
如何是夺人不夺境(首山等答皆附)穴云。新出红炉金弹子。簉破阇黎铁面门。首山云。人前把出远送千峰。法华举云。白菊乍开重日暖。百年公子不逢春。慈明圆云。神会曾磨普寂碑。道吾真云。庵中闲打坐。白云起峰顶。圆悟勤云。老僧有眼不曾见。达观颕云。家里已无回日信。路遥空有望乡牌。石门聪云。山河大地。
如何是夺境不夺人。穴云。刍草乍分头脑裂。乱云初绽影犹存。山云。打了不曾嗔。冤家难解免。华云。大地绝消息。翛然独任真。明云。须信壶中別有天。吾云。闪烁红旗散。仙童指路亲。圆悟云。阇黎问得自然亲。观云。沧海尽教枯到底。青山直得碾为尘。门云。番人失㲲帐。
如何是人境俱夺。穴云。蹑足进前须急急。促鞭当鞅莫迟迟。山云。万人作一塚。时人尽带悲。华云。草荒人变色。凡圣两俱忘。明云。寰中天子勅。塞外将军令。吾云。刚骨尽随红影没。苕苗总逐白云消。悟云收。观云。天地尚空。秦日月。山河不见汉君臣。门云。有何佛祖。
如何是人境俱不夺。穴云。帝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花香。山云。问处分明答处亲。华云。清风伴明月。野老笑相亲。明云。明月清风任往来。吾云。久旱逢初雨。他乡遇故知。悟云放。观云。莺啭上林花满地。客游三月草侵天。门云。问答甚分明。
三句
师因僧问。如何是真佛真法真道。乞垂开示。师云。佛者心清净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处处无碍净光是。三即一皆空而无实有。如真正道人。念念不间断。达磨大师。从西土来。只是觅个不受惑底人。后遇二祖。一言便了。始知从前虚用工夫。山僧今日见处。与佛祖不別。若第一句中荐得。堪与佛祖为师。若第二句中荐得。堪与人天为师。若第三句中荐得。自救不了。僧问。
如何是第一句(风穴以。下答附)师云。三要印开朱点窄。未容拟议主宾分。风穴云。随声便喝。道吾真云。直下冲云际。东山绝往来。海印信云。那咤忿怒。云峰悦云。
垂手过膝
如何是第二句。师云。妙解岂容无著问。沤和争负截流机。穴云。未开口前错。吾云。面前渠不见。背后称冤苦。印云。衲僧罔措。峰云。万里崖州。
如何是第三句。师云。看取棚头弄傀儡。抽牵元是里头人。穴云。明破则不堪。吾云。头上一堆尘。脚下三尺土。印云。西天此土。峰云。粪箕扫帚。
慈明示众云。先宝应曰。第一句荐得。堪与佛祖为师。第二句荐得。堪与人天为师。第三句荐得。自救不了。山僧即不然。第一句荐得。和泥合水。第二句荐得。无绳自缚。第三句荐得。四稜著地。所以道。起也海晏河清。行人避路。住也乾坤黯黑日月无光。汝等诸人。何处出气。如今还有出气者么。有即出来对众出气看。若无山僧今日与尔出气去也。乃嘘一声卓拄杖下座。石门聪云。第一句荐得石里迸出。第二句荐得挨拶将来。第三句荐得。自救不了。
三玄三要
师云。大凡演唱宗乘。一语须具三玄门。一玄门须具三要。有权有实。有照有用。汝等诸人作么生会。后来汾阳昭和尚。因举前话乃云。那个是三玄三要底句。
第一玄。照用一时全。七星光灿烂。万里绝尘烟。
第二要。钩锥察辨呈巧妙。纵去夺来掣电机。透匣七星光晃耀。
第三要。不用垂鈎并下钓。临机一曲楚歌声。闻者尽教来反照(一作闻了悉皆忘反照)。
三玄三要事难分。得意忘言道易亲。一句明明该万象。重阳九日菊花新。
第一玄。三世诸佛拟何宣。垂慈梦里生轻薄。端坐还成落断边。
第二玄。灵利衲僧眼未明。石火电光犹是钝。扬眉瞬目涉关山。
第三玄。万象森罗宇宙宽。云散洞空山岳静。落花流水满长川。
第三要。起倒令人笑。掌内握乾坤。千差都一照。
报汝通玄士。棒喝要临时。若明端的旨。半夜太阳𪸩。竹庵(名士珪成都史氏子嗣佛眼)示众云。临济道。一句中须具三玄门。一玄门须具三要。大众事因叮嘱起。展转见誵讹。听取一颂。句中难透是三玄。一句该通空劫前。临济命根元不断。一条红线手中牵。
有时一喝不作喝用。佛法大有只是牙痛。
首山示众云。老僧寻常问汝道。这里一喝不作一喝用。有时一喝作问行。有时一喝作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作踞地师子。有时一喝作金刚王宝剑。若作问行来时。急著眼看始得。若作探竿影草。尔诸人合作么生。若作踞地师子。野干须屎尿出始得。若作金刚王宝剑用时。天王也须脑裂。只与么横喝竖喝。总唤作道理商量。
宾主句
师上堂。有僧出礼拜。师便喝。僧云。老和尚莫探头好。师云。落在什么处。僧便喝。师便打。
又有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便喝。僧礼拜。师云。汝道好喝也无。僧云。草贼大败。师云。过在什么处。僧云。再犯不容。师便喝。是日两堂首座相见同时下喝。僧问师。还有宾主也无。师云。宾主历然。师云。大众要会临济宾主句。问取堂中二首座。
四宾主
师一日示众云。參学人大须仔细。如宾主相见。便有言说往来。或应物现形。或全体作用。或把机权喜怒。或现半身。或乘师子。或乘象王。如有真正学人。便喝先拈出一个胶盆子。善知识不辨是境。便上他境上。做模做样。学人又喝。前人不肯放。此是膏肓之病。不堪医治。唤作宾看主。或是善知识。不拈出物。随学人问处即夺。学人被夺抵死不放。此是主看宾。或有学人。应一个清净境界。出善知识前。善知识辨得是境。把得住抛向坑里。学人言。大好善知识即云。咄哉不识好恶。学人便礼拜。此唤作主看主。或有学人披枷带锁。出善知识前。善知识更与安一重枷锁。学人欢喜。彼此不辨。唤作宾看宾。大德山僧所举。皆是辨魔拣异。知其邪正。
宾主问答
僧问风穴。如何是宾中宾。穴云。攒眉坐白云。克符云。倚门傍户。犹如醉。出言吐气不惭惶。汾阳云。终日走红尘。不识自家珍。又云。合掌庵前问世尊。慈明云。礼拜更慇懃。石门云。礼拜甚分明。雪窦云。满目是埃尘。又云噫。
如何是宾中主。穴云。入市双瞳瞽。符云。口念弥陀双拄杖。目瞽瞳人不出头。汾云。识得衣中宝。端坐解区分。又云。对面无俦侣。明云。拄杖长在手。门云。覻地无回顾。窦云。兆分其五。又云引。
如何是主中宾。穴云。回鸾两曜新。符云。高提祖印当机用。利物应知语带悲。汾云。金钩抛四海。玉烛续明灯。又云。阵云横海上。拔剑搅龙门。明云。横担楖𣗖拨乾坤。门云。往复问前程。窦云。月带重轮又云收。
如何是主中主。穴云。磨礲三尺剑。待斩不平人。符云。横按镆鎁全正令。太平寰宇斩痴顽。僧云。既是太平寰宇。为甚却斩痴顽。符云。不许夜行刚把火。直须当道与人看。汾云。高提日月光寰宇。大阐洪音唱楚歌。又云。三头六臂擎天地。忿怒那咤扑帝钟。明云。剑握甑人手。门云。万里绝同侣。窦云。大千揑聚。又云揭。
如何是宾中主。云侯门似海深。
如何是主中主。云寰中天子勅。
如何是主中宾。云塞外将军令。
孜云。宾中问主互换之机。主中问宾同生同死。主中辨主。饮气吞声。宾中觅宾。白云万里。故句中无意。意在句中。于斯明得。一双孤雁。扑地高飞。于斯不明。一对鸳鸯。池中独立。知音禅客。相与证明。影响之流。切须子细。良久云。若是陶渊明。攒眉便归去。
四照用
师一日示众云。我有时先照后用。有时先用后照。有时照用同时。有时照用不同时。先照后用有人在。先用后照有法在。照用同时。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敲骨取髓。痛下针锥。照用不同时。有问有答。立主立宾。合水和泥应机接物。若是过量人。向未举时。撩起便行。犹较些子。时有僧出问佛法大意。师云。汝试道看。僧便喝。师亦喝。僧又喝。师便打(先照后用)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便喝。复云。汝道好喝么。僧便喝。师亦喝。僧又喝。师便打(先用后照)僧入门。师便喝。僧亦喝。师便打云。好打只有先锋。且无殿后(照用同时)僧来參。师便喝。僧亦喝。师又喝。僧亦喝。师便打云。好打为伊作主不到头无用处。主家须夺而用之。千人万人。到此出手不得。直须急著眼看始得(照用不同时)。
古德云。主一喝验宾。宾一喝验主。主再喝验宾。宾再喝验主。四喝后无宾主也。到这里主家便夺却。更不容他。慈明示众云。有时先照后用。有时先用后照。有时照用同时。有时照用不同时。所以道。有明有暗。有起有倒。乃喝。一喝云。且道。是照是用。还有缁素得出底么。若有试出来呈丑拙看。若无山僧失利。
照用问答
问如何是先照后用。首山云。南岳岭头云。太行山下贼。佛陀逊云。红旗曜日催征骑。骏马嘶风卷阵云。道吾真云。语路分明说。投针不回避。黄龙新云。清风拂明月。五祖演云。王言如丝。
如何是先用后照。首山云。太行山下贼。南岳岭头云。陀云。斩得匈奴首。还归细柳营。吾云。金刚觌面亲分付。语道分明好好陈。龙云。明月拂清风。祖云。其出如纶。
如何是照用同时。山云。收下南岳岭头云。捉得太行山下贼。陀云。太行招手。子夏扬眉。吾云。佛祖道中行异路。森罗影里不留身。龙云。清风明月。祖云。举起轩辕镜。蚩尤失却威。
如何是照用不同时。山云。昨日晴今日雨。陀云。午后打斋钟。吾云。清凉金色光先照。峨眉银界一时铺。龙云。非清风非明月。祖云。金将火试。
汾阳云。凡一句语。须具三玄门。每一玄门。须具三要路。有照有用。或先照后用。或先用后照。或照用同时。或照用不同时。先照后用。且共汝商量。先用后照。汝也是个人始得。照用同时。汝作么生当抵。照用不同时。汝作么生凑泊。琅瑘觉云。先照后用。露师子之爪牙。先用后照。纵象王之威猛。照用同时。如龙得水致雨腾云。照用不同时。提奖婴儿。抚怜赤子。此古人建立法门。为合如是。不合如是。若合如是。纪信乘九龙之辇。不合如是。项羽失千里之骓。还有为琅瑘出气底么。如无山僧自道去也。卓拄杖下座。
莫热盌鸣声(中下二机用)盌脱丘(无底语)盌脱曲(无绻缋语)盌(向上明他)当面唾(鬼语)望空唾(精魂语)背面唾(罔两语)直下唾(速灭语)不似瞎(记得语不作主)恰似瞎(不见前后语)瞎汉(定在前人分上)瞎(不见语之来处)。
汾阳示众云。夫说法者(满口嚼氷霜)须具十智同真(今古罕闻)若不具十智同真。邪正不辨。缁素不分(焦砖打著连底冻)不能为人天眼目(铁作面皮)决断是非(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如鸟飞空而折翼(未举以前底)如箭射的而断弦(著力处不消一𭃵)断弦故射不中的(我要那射不中底)翼折故空不能飞(尽却尔神通妙用。又云。向什么处去)弦壮翼牢(远水不救近火)空的俱澈(瓦解氷消)作么生是十智同真(又是从头起)与诸人二点出。一同一质。二同大事。三总同參。四同真智。五同遍普。六同具足。七同得失。八同生杀。九同音吼。十同得入。
还有点得出底么。不吝慈悲。试出来道看。若点不出。未具參学眼在。却须辨取。要识是非。面目见在。喝一喝下座。
大慧云。汾阳老子末后。若无个面目现在。一场败阙。虽然未免丧我儿孙。喝一喝。
寂音曰。今此法门。丛林怕怖。不欲闻其声。何以言之。诸方但要平实见解。执之不移。只欲传受。不信有悟。假使汾阳复生。亲为剖析。亦以为非。昔阿难夜经行次。闻童子诵佛偈。若人生百岁。不善水潦鹤。未若生一日而得决了之。阿难教之曰。不善诸佛机。非水潦鹤也。童子归白其师。师笑曰。阿难老昏矣。当以我语为是。今学者之前。语三玄三要十智同真旨趣。何以异此。
一同一质。汾阳云。绵州附子汉州姜。又云。鬼争漆桶。总不出渠。贼不打贫家。鬼窟里头出头没。百草头边任游戏。一毛头上定乾坤。八字打开人不识。盌脱丘。
二同大事。汾云。火官头上风车子。嘉州大像陕府铁牛。当甚破草鞋。少卖弄。两肩担不起。不直半分文。识得木上座也未。灯笼入露柱。杖挑日月手握乾坤。
三总同參。汾云。万象森罗齐稽首。莫怪不相识撞著露柱。呼神唤鬼。倚栏惆怅望江南。胡人持呪口喃喃。
四同真智。汾云。鬼家活计。八十翁翁入场屋。彼此不著便。天地悬殊。佛眼覻不见。认著依然还不是。黑山鬼窟。毛吞巨海。芥纳须弥。波斯鼻孔长。
五同遍普。汾云。石头土块。南岳天台西天此土。是什么境界。鱼行水浊。打著南边动北边。可惜许。坐却千千万万。如何折合。狸奴白牯放毫光。笑他禾山解打鼓。踏开生死海。跳出是非门。
六同具是。汾云。乞儿箩易满。等闲吹入胡笳曲。寒时终不热。信手拈来著著亲。师子嚬呻象王蹴踏。
七同得失。汾云。披毛戴角。衔铁负鞍。一言勘破维摩诘。瓮里不走鳖。也不放尔在。不落明暗。作么生道。卖扇老婆手遮日。
八同生杀。汾云。放汝命通汝气。死蛇解弄也活。愿观盛作。迅雷不及掩耳。祸不单行。眉间宝剑袖里金槌。灌稻水车鸣戞戞。
九同音吼。汾云。驴鸣犬吠启圆通。师子嚬呻群狐退后。徒劳侧耳。好语不出门。小出大遇。风吹石臼念摩诃。夜叉空里走。
十同得入。汾云。且居门外。耐重打金刚。山门骑佛殿。弓折箭尽也未。布袋里老鸦。金刚圈栗棘蓬。作么生吞透。含元殿里问长安。胡饼呷汁。鲸饮海水尽。露出珊瑚枝。
如何是十智同真(提水放火)。一同一质(裂破)。二同大事(一毛头上定乾坤)。三总同參(虾蟇蚯蚓跛鳖盲龟)。四同真智(一不成二不是)。五同遍普(大地撮来无寸土)。六同具足(犹缺一著)。七同得失(入泥入水)。八同生杀(自救不了)。九同音吼(八角磨盘空里走)。十同得入(寒山逢拾得)。与甚么人同得入(胡张三黑李四)。与谁同音吼(狸奴白牯)。作么生同生杀(德山棒临济喝)。何物同得失(草里辊)。那个同具是(信手拈来著著亲)。何物同遍普(针锋影里骑大鹏等闲挨落天边月)。何人同真智(黑山鬼窟)。孰能总同參(灯笼入露柱)。那个同大事(嘉州大像陕府铁牛)。何物同一质(盌脱丘)。
校注
【原】承应三年刊大谷大学藏本【甲】大谷大学藏五山版 予【大】,余初【甲】 时【大】,〔-〕【甲】 咨【大】,启【甲】 往【大】,往不同【甲】 因【大】,因而【甲】 是【大】,是乎【甲】 见【大】,见之【甲】 得【大】,得之【甲】 宗【大】,家【甲】 定【大】,定之【甲】 损【大】,损之【甲】 集【大】,集者【甲】 俾【大】,得【甲】 于【大】,于【甲】 其【大】,能【甲】 外【大】,舍【甲】 辩【大】,辨【甲】 宋【大】,〔-〕【甲】 首题尾题甲本各卷俱无 俄【大】,俄而【甲】 于【大】*,于【甲】* 可【大】,且【甲】 云【大】,〔-〕【甲】 昨【大】,前【甲】 甚【大】,什【甲】 我【大】,〔-〕【甲】 俱【大】*,两俱【甲】* 僧【大】,时有僧【甲】 慧【大】,慧果【甲】 二【大】*,两【甲】* 僧问【大】*,〔-〕【甲】* 又云【大】,〔-〕【甲】 (吾初…误)七十三字【大】∞(如何…也)二十九字【甲】,(大慧云)+吾【甲】 两【大】,〔-〕【甲】 (如何…也)二十九字【大】∞(吾初…误)七十三字【甲】 回【大】,差【甲】 也【大】,〔-〕【甲】 人【大】,者【甲】 夺人【大】,〔-〕【甲】 学【大】,者【甲】 人【大】,人也【甲】 则【大】,子即【甲】 罗网【大】,网罗【甲】 目【大】,木【甲】 这【大】*,者【甲】* 总【大】,都【甲】 当【大】,他当【甲】 蹉【大】,〔-〕【甲】 (凡五…此)十四字【大】,〔-〕【甲】 颙【大】,颙和尚【甲】 昭亦作沼【大】,沼和尚【甲】 四料拣【大】,四种料简语【甲】 拣【大】,简【乙】 既【大】,即【甲】 首山等答皆附【大】,〔-〕【甲】 炉【大】,𬬻【甲】 黎【大】*,梨【甲】* 首山等答甲本首山石门慈明法华达观道吾圆悟之顺序也已下倣之 云【大】,念云【甲】 老【大】,山【甲】 路遥【大】,路边【甲】 山【大】*,首山【甲】* 华【大】*,法华【甲】* 明【大】*,慈明【甲】* 吾【大】*,道吾【甲】* 旗【大】,霞【甲】 仙【大】,天【甲】 观【大】*,达观【甲】* 门【大】*,石门【甲】* 俱忘【大】,齐空【甲】 勅【大】,〔-〕【甲】 令【大】,〔-〕【甲】 悟【大】*,圆悟【甲】* 伴【大】,与【甲】 故【大】,旧【甲】 上【大】,千【甲】 问答【大】,答问【甲】 岩【大】,岩和尚【甲】 (名可…明)十一字【大】,〔-〕【甲】 名惠懃【大】,懃颂并总颂【甲】 鸎【大】,莺【甲】 樽【大】,罇【甲】 桃【大】,落【甲】 总颂【大】,〔-〕【甲】 塞【大】,海【甲】 空【大】,空名【甲】 道【大】,作道【甲】 念【大】,念心【甲】 达【大】,自达【甲】 惑【大】,人惑【甲】 佛祖【大】*,祖佛【甲】* 问【大】,便问【甲】 风穴以下答附【大】,〔-〕【甲】 云【大】*,〔-〕【甲】* 真【大】,〔-〕【甲】 信【大】,〔-〕【甲】 悦【大】,〔-〕【甲】 穴【大】*,风穴【甲】* 开口【大】,问已【甲】 吾【大】*,道吾【甲】* 印【大】*,海印【甲】* 峰【大】*,云峰【甲】* 看取【大】,但看【甲】 元是【大】,全借【甲】 则【大】,即【甲】 曰【大】,和尚道【甲】 山僧【大】,若是道吾【甲】 住【大】,坐【甲】 山僧【大】,道吾【甲】 拄杖下座【大】,主丈下【甲】 荐【大】*,道【甲】* 语【大】,句中【甲】 后来【大】,〔-〕【甲】 那【大】,〔-〕【甲】 僧【大】,时有僧【甲】 吾【大】,道吾真【甲】 汾【大】*,汾阳【甲】* 吾【大】*,道吾【甲】* 涟涟【大】,连连【甲】 作造【大】,巧妙【甲】 烁【大】,电【甲】 道【大】,道(寒山一作无生)【甲】 夹路【大】,路夹【甲】 总【大】,总颂【甲】 便【大】,更【甲】 具【大】,其【甲】 忘【大】,亡【甲】 得【大】,为【甲】 明【大】,明颂并总颂【甲】 头已【大】,眸七【甲】 楗【大】,揵【甲】 端【大】,亲【甲】 (竹庵…颂)五十字【大】,竹庵珪颂【甲】 元【大】,无【甲】 问僧【大】,谓僧曰【甲】 (寂音…痛)六十九字【大】∞(首山…作梦)三百五十四字【甲】 才【大】,才【甲】 停机【大】,之间【甲】 不【大】,莫【甲】 (首山…作梦)三百五十四字【大】∞(寂音…痛)六十九字【甲】 问【大】,向【甲】 这【大】,者【甲】 一【大】,以【甲】 一喝【大】*,〔-〕【甲】* 急【大】,须急【甲】 草【大】,草时【甲】 子【大】,子时【甲】 作【大】,作好【甲】 阳【大】,阳颂【甲】 全【大】,存【校异-原】,存【甲】 见【大】,到【校异-原】 渊【大】,澄【甲】 涵【大】,含【甲】 功【大】,清【甲】 真【大】,尽【甲】 融【大】,融平颂【甲】 上【大】,一日上【甲】 落【大】,尔道落【甲】 什【大】,甚【甲】 师【大】,乃【甲】 颂【大】,颂两堂首座齐下喝【甲】 垂【大】,明【校异-原】,明【甲】 澈【大】,彻【甲】 庵【大】,庵颂【甲】 齐【大】,看【甲】 学【大】,学之【甲】 做模做样【大】,作摸作样【甲】 又【大】,又便【甲】 放【大】*,放下【甲】* 界【大】,〔-〕【甲】 住【大】,〔-〕【甲】 坑【大】,境【甲】 即【大】,知识即【甲】 穴【大】*,风穴【甲】*,此风穴等答甲本克符风穴汾阳石门慈明雪窦之顺序也下倣之 傍【大】,倚【甲】 懃【大】,懃琅瑘觉云手携书剑谒明君【甲】 窦【大】,窦显【甲】 目【大】,面【甲】 符【大】*,克符【甲】* 汾【大】*,汾阳【甲】* 明【大】*,慈明【甲】* 长【大】,常【甲】 手【大】,手琅瑘云卷起珠帘无可睹【甲】 门【大】*,石门【甲】* 窦【大】*,雪窦【甲】* 应【大】,须【甲】 明灯【大】,灯明【甲】 横担楖𣗖【大】,拄杖【甲】 坤【大】,坤琅瑘云三更过孟津【甲】 甚【大】,什么【甲】 直【大】,却【甲】 提【大】,齐【甲】 钟【大】,钟【甲】 手【大】,手瑯瑘云触坐镇寰宇【甲】 颂【大】,远颂【甲】 今日谁知目双【大】,谁知今日双瞳【甲】 岩【大】,岩真颂【甲】 窦【大】,窦颂并总颂【甲】 惟【大】,唯【甲】 东京名孜【大】,孜宾主问答【甲】 孜【大】,〔-〕【甲】 客【大】,家【甲】 孜【大】,乃【甲】 机【大】*,机锋【甲】* 中【大】,边【甲】 与【大】,共【甲】 之【大】,异【甲】 时【大】,已前【甲】 先【大】*,此是先【甲】* 用【大】,用也僧又【甲】 照【大】,照也【甲】 照【大】,此是照【甲】 时【大】,时也客【甲】 无【大】,转见无【甲】 须【大】,复【甲】 而用之【大】,此是照用不同时也【甲】 出【大】,皆出【甲】 看【大】,〔-〕【甲】 照用不同时【大】,非同小事【甲】 这【大】,者【甲】 他【大】,他也【甲】 乃【大】,〔-〕【甲】 缁【大】,人缁【甲】 试【大】,试请【甲】 山僧【大】,道吾今日【甲】 佛陀逊之答甲本与道吾真之答倒置,下倣之 曜【大】,耀【甲】 催【大】,摧【甲】 陀【大】*,佛陀【甲】* 吾【大】*,道吾【甲】* 语【大】,话【甲】 龙【大】*,黄龙【甲】* 祖【大】*,五祖【甲】* 山【大】*,首山【甲】* 行【大】,公【甲】 佛祖【大】,祖佛【甲】 镜【大】,鉴【甲】 失却威【大】,顿失威【甲】 晴【大】,有雨【甲】 雨【大】,晴【甲】 非【大】,而无【甲】 路【大】,有玄有要【甲】 且【大】,且要【甲】 是【大】,须是【甲】 婴【大】,娇【甲】 赤【大】,爱【甲】 人【大】,德【甲】 纪【大】,似纪【甲】 项【大】,若项【甲】 为【大】,人为【甲】 底么【大】,也无【甲】 拄杖【大】,主丈【甲】 慈明【大】,石门【甲】 彼【大】,破【甲】 皇【大】,天【甲】 殂【大】,终终一作殂【甲】 醒【大】,息【甲】 验【大】,聘【甲】 盌【大】*,椀【甲】* 面【大】,后【甲】 罔两【大】,魍魉【甲】 佛海远著语【大】,〔-〕【甲】 满口嚼氷霜【大】,〔-〕【甲】 今古罕闻【大】,〔-〕【甲】 (焦砖…冻)七字【大】,〔-〕【甲】 为【大】,与【甲】 眼【大】,为眼【甲】 铁作面皮【大】,〔-〕【甲】 (一人…实)八字【大】,〔-〕【甲】 未举以前底【大】,〔-〕【甲】 (著力…𭃵)七字【大】,〔-〕【甲】 断弦【大】,弦断【甲】 射不中的【大】,射的不中【甲】 (我要…底)七字【大】,〔-〕【甲】 能【大】,可【甲】 (尽却…去)十四字【大】,〔-〕【甲】 远水不救近火【大】,〔-〕【甲】 澈瓦解氷消【大】,彻【甲】 又是从头起【大】,〔-〕【甲】 人二【大】,上座【甲】 入【大】,入又曰与甚么人同得入与阿谁同音吼作么生是同生杀甚么物同得失阿那个同具足是甚么同遍普何人同真智孰能总同參那个同大事何物同一质【甲】 还【大】,莫【甲】 么【大】,么点得出底【甲】 试出来道看若【大】,〔-〕【甲】 出【大】,出底【甲】 具【大】,有【甲】 却【大】,切【甲】 见【大】,现【甲】 喝一喝下座【大】,〔-〕【甲】 (大慧…喝)三十一字【大】,〔-〕【甲】 声【大】,名【甲】 要【大】,爱【甲】 受【大】,授【甲】 假【大】,借【甲】 析【大】,折【甲】 次【大】,〔-〕【甲】 偈【大】,偈曰【甲】 教【大】,就教【甲】 今【大】,于今【甲】 三要【大】,〔-〕【甲】 同真【大】,〔-〕【甲】 (古宿…名)十六字【大】,如何是十智同真松源岳云提水放火【甲】 一【大】,如何是一【甲】 汾阳【大】,古德【甲】 又云鬼争漆桶【大】,〔-〕【甲】 总不出渠贼不打贫家【大】∞鬼窟里头出头没【甲】 渠【大】,窠【校异-原】,窠【甲】 贫【大】,贫儿【甲】 鬼窟里头出头没【大】∞总不出渠贼不打贫家【甲】 (百草…丘)二十四字【大】,山向岳边止水流海上消松源云裂破【甲】 二【大】,如何是二【甲】 汾【大】*,古德【甲】* (嘉州…鞋)十三字【大】,〔-〕【甲】 少卖弄【大】∞两肩担不起不直半分文识得木上座也未灯笼入露柱【甲】 两肩担不起不直半分文识得木上座也未灯笼入露柱【大】∞少卖弄【甲】 分文【大】,文钱【甲】 (识得…未)七字【大】,〔-〕【甲】 杖挑日月手握【大】,松源云一毛头上定【甲】 三【大】,如何是三【甲】 撞著露柱【大】,〔-〕【甲】 喃【大】,喃松源云虾䗫蚯蚓【甲】 四【大】,如何是四【甲】 (八十…屋)七字【大】,〔-〕【甲】 (天地…见)九字【大】,〔-〕【甲】 黑山鬼窟【大】,〔-〕【甲】 长【大】,长松源云一不成二不是【甲】 五【大】,如何是五【甲】 (南岳…土)八字【大】,〔-〕【甲】 (打著…合)二十字【大】,〔-〕【甲】 (踏开…门)十字【大】,松源云大地撮来无寸土【甲】 六【大】,如何是六【甲】 易【大】,未【甲】 (信手…亲)七字【大】,上座更欠个什么【甲】 踏【大】,踏松源云犹欠一著【甲】 七【大】,如何是七【甲】 (一言…诘)七字【大】,〔-〕【甲】 也不放尔在【大】,牛头没马头回【甲】 日【大】,日松源云入泥入水【甲】 八【大】,如何是八【甲】 (死蛇…作)十字【大】,〔-〕【甲】 戞【大】,戞松源云自救不了【甲】 九【大】,如何是九【甲】 (师子…后)八字【大】,〔-〕【甲】 小出大遇【大】,〔-〕【甲】 走【大】,走松源云八角磨盘空里走【甲】 十【大】,如何是十【甲】 且居门外【大】,〔-〕【甲】 (耐重打金刚)【大】∞(山门骑佛殿)【甲】 (山门骑佛殿)【大】∞(耐重打金刚)【甲】 (布袋…透)十六字【大】,〔-〕【甲】 (鲸饮…枝)十字【大】,松源云且居门外【甲】 甚【大】*,什【甲】* 胡【大】,松源云胡【甲】 谁【大】,阿谁【甲】 (风吹…诃)七字【大】,〔-〕【甲】 头【大】,头松源云狸奴白牯【甲】 猛虎入羊群【大】,〔-〕【甲】 僧【大】,僧松源云德山棒临济喝【甲】 牛头没马头回【大】,〔-〕【甲】 黎【大】,梨松源云草里辊【甲】 (上座…么)七字【大】,〔-〕【甲】 戏【大】,戏松源云信手拈来著著亲【甲】 (狸奴…光)七字【大】,〔-〕【甲】 度【大】,度松源云针锋影里骑大鹏【甲】 (认著…是)七字【大】,〔-〕【甲】 人【大】,人松源云黑山鬼窟里【甲】 与【大】,能【甲】 (据虎…旨)十三字【大】,松源云灯笼露柱【甲】 知音者少【大】,松源云嘉州大像陕府铁牛【甲】 (含元…安)七字【大】,〔-〕【甲】 甲本此问答不別出辑载古宿十智同真问答中 cf. P. 305a (或庵…干)三十一字【大】∞(古德…生鳞)三百十四字【甲】 颂【大】,〔-〕【甲】 非【大】,人【甲】 足【大】,易【甲】 烟【大】,风【甲】 阑【大】,栏【甲】 音【大】,音总颂【甲】 竹庵十智同真选佛科汾阳佛法苦无多爱心竭尽寻真智面目分明见也么【大】∞大慧兔角龟毛眼里栽铁山当面势崔嵬东西南北无门入旷劫无明当下灰【甲】 甲本此颂无以卷末所载十年海上等之颂代之 cf. P. 306c 大慧兔角龟毛眼里栽铁山当面势崔嵬东西南北无门入旷劫无明当下灰【大】∞竹庵十智同真选佛科汾阳佛法苦无多爱心竭尽寻真智面目分明见也么【甲】 栽【大】,裁【甲】 (或庵…干)三十一字【大】∞(古德…生鳞)三百十四字【甲】 首并总【大】,颂并总头【甲】 同【大】,无【校异-原】,无【甲】 君【大】,吾【甲】 这【大】,者【甲】 异【大】,似【甲】 草【大】,柳【甲】 昼红【大】,镜皎【甲】 播【大】,般【甲】 父【大】,夫【甲】 古德【大】,〔-〕【甲】 此颂甲本载竹庵之下 cf. P. 306b 棕【大】,椶【校异-原】,椶【甲】 长【大】,散【校异-原】,散【甲】【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48 册 No. 2006 人天眼目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1-11-11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