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头三句
师上堂云。大凡唱教。从无欲中流出三句。秖是理论。咬去咬住。欲去不去。欲住不住。或时一向不去。或时一向不住。并不知方所。明眼汉没窠臼突然地。若论战也。个个须是咬猪狗手段。若未透未明。亦须得七八分方可入作。若从来眼目弥梨麻啰。且莫乱呈懵袋。错槌折尔腰。莫言不道(按岩头三句。咬去咬住是一。欲去不去。欲住不住。是一。或时一向不去。或时一向不住是一。旧本以咬去为一。咬住为一。欲去不去。欲住不住为一。而更不顾有或时一向不去。或时一向不住之句误矣。今既正之。又略举上堂为据)。
岩头三句
师上堂云。大凡唱教。从无欲中流出三句。秖是理论。咬去咬住。欲去不去。欲住不住。或时一向不去。或时一向不住。并不知方所。明眼汉没窠臼突然地。若论战也。个个须是咬猪狗手段。若未透未明。亦须得七八分方可入作。若从来眼目弥梨麻啰。且莫乱呈懵袋。错槌折尔腰。莫言不道(按岩头三句。咬去咬住是一。欲去不去。欲住不住。是一。或时一向不去。或时一向不住是一。旧本以咬去为一。咬住为一。欲去不去。欲住不住为一。而更不顾有或时一向不去。或时一向不住之句误矣。今既正之。又略举上堂为据)。
石门聪云。六亲不相识。口中道远来。又云。瞎。
如何是门里句。汾云。四相排班立。凝情望圣容。门云。密室不通风。独自归家坐。又云收。又云。宾中主。
如何是当门句。汾云。坐断千差路。舒光照万机。门云。开门不扄户。按剑看四方。又云斩。又云。主中主。
如何是出门句。汾云。举目望江山。遍界无相识。门云。威仪不整望长安。又云贬。
如何是门外句。汾云。樵子爱荒郊。骑牛常扣角。门云。威仪济济向长安。又云。宾中宾。
肇论四不迁(古德着语)
岩头四藏锋
四藏锋者。师所立也。谓就事者全事也。就理者全理也。入就者理事俱也。出就者理事泯也。后之学者。不根前辈所立之意。易就为袖。使晚生衲子疑宗师袖中有物。出入而可示之也。故不得不详审。
僧问。王子未登朝时如何。汾云。六宫歌雪曲。八国听韶音。祖云。逢人当问路。岩云。深宫虽不出。化外已传芳。
王子正登朝时如何。汾云。玉蠒不彰文。万邦咸稽首。祖云。天下太平。岩云。两班依玉殿。十道尽来朝。
王子登朝后如何。汾云。素服问田翁。遍界无相识。祖云。谁论好丑。岩云。渔樵歌满路。野老唱丰年。
汾阳颂
僧问。师子未出窟时如何明云。清风匝地。恩云。锋铓难系。出窟后如何。明云。群狐脑裂。恩云。藏身无路。欲出未出时如何。明云嗄。恩云。命若悬丝。
南明颂
僧问。宝剑未出匣时如何。印云澁。柱云。如今朝代无人问(朝一作昭)岩云。切忌道著。宗云。寒光射斗牛。出匣后如何。印云利柱云。万里山河道太平。岩云。天魔胆裂。宗云。千兵易得。一将难求。
僧问。莲花未出水时如何。祚云莲花。柱云。根深莲蒂经残雨。明云。水深盖不得。鉴云。焦砖打著连底冻。出水后如何。祚云荷叶。柱云。水僊头上实希奇。明云。不碍往来看。鉴云。扬澜左䗍无风浪起。开后如何。明云。南北馨香。结子后如何。明云。喂鱼喂鳖。
雪窦颂
僧问。古镜未磨时如何。穴云。天魔胆丧。明云。新罗打鼓。岩云。照破天下髑髅。山云。此去汉阳不远。磨后如何。穴云。轩辕当道。明云。西天作舞。岩云。黑似漆。山云。黄鹤楼前鹦鹉洲。
五祖演僊陀婆话
如何是僊陀婆。祖云。眼𥆧耳热。僧礼拜。祖云点。
如何是就毛刮尘。穴云。叶落不烦人扫去。自有清风为扫来。峰云。寒毛卓竖。
如何是就皮刮毛。穴云。呼吸纵饶幽谷响。寻真那得遇当人。峰云。落处不停谁解看。
如何是就肉刮皮。穴云。卸下直教天帝肯。那咤太子不容君。峰云。频看红烂处。畅杀子平生。
如何是就骨刮肉。穴云。醍醐既消身病愈。性海玄途不假舟。峰云。破也堕也。
如何是就髓刮骨。穴云。释迦亲遇然灯佛。授记不闻说法音。峰云。手不及处争著力。
只如髓又如何刮。穴云。设使空花结空果。木马那教天马追。峰云。贼入空城。
五宗问答
僧问。如何是临济下事 五祖演云。五逆闻雷。禾山云。照用齐行。正堂辩云。我终不向尔道。护国元云。杀人不眨眼。雪堂行云。六合遭涂炭。
云门宗 祖云。红旗闪烁。山云。理事俱备。堂云。木马上金梯。国云。顶门三眼耀乾坤。雪云。千波影里卓红旗。
溈仰宗 祖云。断碑横古路。山云。暗机圆合。堂云。目前无异路。国云。推不向前。约不退后。雪云。无角铁牛眠少室。
曹洞宗 祖云。持书不到家。山云。偏正叶同。堂云。鹤宿梧枝。国云。手执夜明符。几个知天晓。雪云。当头不犯。
法眼宗 祖云。巡人犯夜。山云。何止惟心。堂云。切忌违时失候。国云。箭锋相值不相饶。雪云。自折合取。
圆悟五家宗要
全机大用。棒喝交驰。剑刀上求人。电光中垂手(临济)。
君臣合道。偏正相资。鸟道玄途。金针玉线(曹洞)。
师资唱和。父子一家。明暗交驰。语默不露(溈仰)。
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句里藏锋。言中有响(法眼)。
五家改声换调。展托妙门。易俗移风。千方百面。尽向无中唱出。曲为初机。若是俊流。不留朕迹。掀翻露布。截断葛藤。然则千兵易得。一将难求。入草寻人。聊通一线。机前有准。拟向则乖。句下无私。动成窠臼。灵锋宝剑。觌面堂堂。滞壳迷封。不堪种草。
佛未出世时如何。天下太平。出世后如何。特地一场愁。出与未出时如何。知恩者少。负恩者多。如何是法身体。山花开似锦。㵎水绿如蓝。如何是法身用。夜坐连云石。春栽带雨松。如何是法身。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五眼
如何是肉眼。憎爱何足贵贪嗔事转多。如何是天眼。恢恢常不漏。历历太分明。如何是慧眼。金地遥招手。江陵暗点头。如何是法眼。青山常不露。遍界不曾藏。如何是佛眼。慈悲利一切。方便有多门。
如何是佛。何处不称尊。如何是法。车不横推。理无曲断。如何是僧。闲持经卷倚松立。借问客从何处来。
如何是尔有拄杖子。碁逢敌手难藏行。如何是尔无拄杖子。琴遇知音始好弹。如何是拄杖子。扶过断桥水。伴归明月村。
句到意不到。古㵎寒泉涌。青松带露寒。意到句不到。石长无根草。山藏不动云。意句俱到。天共白云晓。水和明月流。意句俱不到。青天无片云。绿水风波起。
六祖问答
达磨一只履。九年冷坐无人识。五叶花开遍界香。又云。踏破銕围山。
二祖一只臂。看看三尺雪。令人毛骨寒。又云。提携天下。
五祖一株松。不图标境致。且要壮家风。
六祖一张碓。踏著关棙子。方知有与无。
十无问答
无星秤。斤两甚分明。
无根树。不假东皇力。常开优钵花。
无底钵。托来藏日月。放下贮乾坤。
无弦琴。不是知音莫与弹。
无底船。空载月明归。
无生曲。一曲两曲无人会。雨过夜塘秋水深。
无孔笛。等闲吹一曲。共赏太平时。
净因蹒庵成禅师。同法真圆悟慈受并十大法师。斋于太尉陈公良弼府第。时徽宗私幸。观其法会。善华严者。对众问诸禅师曰。吾佛设教。自小乘至圆顿。扫除空有。独证真常。然后万德庄严。方名为佛。禅家一喝。转凡成圣。与诸经论。似相违背。今一喝若能入五教。是为正说。若不能入。是为邪说。诸禅师顾成。成曰。如法师所问。不足诸大禅师之酬。净因小长老。可以使法师无惑也。成召善。善应诺。成曰。法师所谓佛法小乘教者。乃有义也。大乘始教者。乃空义也。大乘终教者。乃不有不空义也。大乘顿教者。乃即有即空义也。一乘圆教者。乃不空而不有。不有而不空义也。如我一喝。非惟能入五教。至于百工伎艺诸子百家。悉皆能入。成乃喝。一喝问善曰。还闻么。善曰闻。成曰。汝既闻。则此一喝是有。能入小乘教。成须臾又召善曰。还闻么。曰不闻。成曰。汝既不闻。则适来一喝是无。能入始教。成又顾善曰。我初一喝。汝既道有。喝久声消。汝复道无。道无则元初实有。道有则于今实无。不有不无。能入终教。成又曰。我有一喝之时。有非是有。因无而有。无一喝之时。无非是无。因有故无。即有即无。能入顿教。成又曰。我此一喝。不作一喝用。有无不及。情解俱忘。道有之时纤尘不立。道无之时横遍虚空。即此一喝。入百千万亿喝。百千万亿喝。入此一喝。是能入圆教。善不觉。身起于坐。再拜于成之前。成复为善曰。非唯一喝为然。乃至语默动静。一切时一切处。一切物一切事。契理契机。周遍无余。于是四众欢喜。闻所未闻。龙颜大悦。谓左右侍臣曰。禅师有如此玄谈妙论。太尉启曰。此乃禅师之余论耳。
达磨西来九年面壁。独神光立雪断臂自证。巧说不得。只许心传。上根既契。便欲西归。犹怜中下之机。强留二十字。称云真性偈。翻复读之。成四十韵。各有旨趣。盖为老婆心切。狼借不少。庶几后代儿孙。因指见月。傥有个汉。向性字未形之前领略。文彩自彰。匪从他得。翻咲老胡正好。痛与拄杖。
大元延祐重刊人天眼目后序
昔越山晦嵓昭禅师。于宋淳熙间。编集五家宗旨。名曰人天眼目。流布丛林。传写既久。未免有乌焉亥豕之误。其写本亦多不同。曰彼曰此。互有得失。暇日參考同异。讹者正之。阙者补之。妄者削之。犹虑未善。然其元本排列。五宗亦失师承次第。今改正之。初列临济溈仰。盖此二宗。同出南岳马祖下。次列曹洞云门法眼。盖此三宗。同出青原石头。又近世有人。假托丘玄素之名。偽撰江陵城西天王寺道悟禅师碑。载天王嗣马祖接龙潭德山雪峰。遂移云门法眼二宗。过马祖下者极可笑也。按荆州新旧图志。并无城西天王寺。其偽碑妄天王因缘语句。尽是城西白马寺昙照禅师事实。此昙照事实。具述荆州旧图志。及景德传灯录。可考。况是天皇嗣石头接龙潭。备载传灯及高僧传。德山碑及云门法眼下诸师语录。与夫前代五宗纲要偈。有数十处。粲如日星。可以祛天下后世之惑。可以证前后编集之讹。今吉安路福州大明兰若。遂锓诸梓。与禅学者共之。览此集者。掀翻露布。截断葛藤。灼然开口。不在舌头上。其或未然。剑去久矣。
延祐四年(丁巳)江西抚州天峰比丘致祐谨书其后
龙潭考
宋景德传灯。止载天皇悟嗣石头。而不知同时有二道悟。一嗣马祖。住荆州城西天王寺。一嗣石头。住荆州城东天皇寺。历考唐归登撰南岳碑圭峰答裴相国宗趣状权德舆撰马祖塔铭。皆可据。及后达观颕所引丘玄素符载二塔铭。载之益详。此无可疑者。但丘铭中。以龙潭信嗣天王悟。此则不能无疑焉。予尝考雪峰语录。峰对闽王。自称得先德山石头之道。又鼓山晏国师语录序中。亦称晏为石头五叶孙。此二书在五代之际。去龙潭不远。岂应遽忘其所自哉。据此则知。龙潭信所嗣者。天皇悟非天王悟。其证一也。又龙潭信。家居荆州城东天皇巷。以卖饼为业。日以十饼馈天皇和尚。皇每食毕。常留一饼曰。吾惠汝以荫子孙。信一日自念曰。饼是我持去。何以返遗我。其別有旨邪。遂造而问焉。皇曰。是汝持来复汝何咎。信闻之。颇晓玄旨。因投出家。皇曰。汝昔崇福善。今信吾言。可名崇信。繇是服勤左右。据此则知。龙潭信所嗣者。天皇悟非天王悟。其证二也。又信一日问天皇曰。某自到来不蒙指示心要。皇曰。自汝到来。吾未尝不指示汝心要。信曰。何处指示。皇曰。汝擎茶来。吾为汝接。汝行食来。吾为汝受。汝和南时。吾为汝低头。何处不指示汝心要。师低头良久。皇曰。见则直下便见。拟思即差。师当下开解。复问。如何保任。皇曰。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別无圣解。又一日问。从上相传底事如何。皇曰。不是明汝来处不得。信曰。这个眼目几人具得。皇曰。浅草易于长芦。据此则知。龙潭信所嗣者。天皇悟非天王悟。其证三也。今此三段所证昭彰如是。而丘玄素塔铭中。以龙潭嗣天王。何得独异。察知。明是后人。妄将崇信。改入天王塔铭中。以为争端耳。不然必将前三段所证之文。一笔抹去。而后可以成其说也。又张无尽尝谓。云门机锋似临济。宜为马祖之后。此则齐东野人之语也。古来同禀一师。而机锋各別者多矣。岂必尽同。如云门法眼。同出雪峰。若云门。当归马祖。则法眼又当归石头耶。如丹霞投子机锋。不亚临济。杏山与三圣。皆失机于石室。则丹霞投子石室。又当改入马祖下耶。又如南泉父子。皆马祖之嗣也。而不用棒喝。溈山父子。皆百丈之嗣也。而不事孤峻。又当改入石头下耶。且予甞考雪峰全录。其禅备众格。波澜濶大。故其语。有时似临济。有时似曹洞。其徒如玄沙长庆保福鼓山安国清镜等皆然。即云门虽机用独峻。而实语不十成。机不触犯。且历參曹山疎山九峰乾峰。其语具在。如三种病二种光等语。则全本乾峰。此尤其显然者也。岂可谓其同于临济当嗣马祖下也。无知之徒。固难与辩。高明之士。可考而知。故作是以告天下智者。幸详察焉(见永觉晚录)。
一法支为五宗。宗各有旨。透夫旨之所归。则一法五宗举不得遯。今乃不然。捕蹑五宗之影迹。掇拾前言之残賸。宗旨果在是乎。古人之句死句也。而足为活人之具。句非死活也。不则人死句死。淳熙间。越山有昭晦岩者。裒类五宗机语之要。曰人天眼目。衲子到今传抄。人有其书。徒珍藏如左券。鱼鲁之殊差之不理。而互有增损糅杂。独未知初出之本果何如也。余病其然。辍应酬之冗。搜酌而是正之。稍得其所要。俾后进知从上宗门爪牙之为人。盖如此。既而自冁曰言句窠窟。今时学者之大病也。窃以训徒不攻其所重。而反以益之。是壅其病蔕也。然既病矣。即此而药之。顾所用何如。且宗旨果不在是乎。若吾侪由此而益明夫宗猷。不让于古。岂不是以眼目夫人天哉。因书其后。时宝祐岁次戊午。休夏后五日。慈云住山。
物初大观序
是书之所由作者。备见于晦岩物初两翁序跋矣。虽然。赵宋全盛之时。南询衲子传写。而非无乌焉成马之误。爰有了郜禅人。锐意克正。始自传灯以下。至于五家宗派尊宿別录莫不傍罗曲探点对校仇。遂成真本。所谓孟氏之功。不在禹下者乎。净智道人。希颜慕蔺。命工镂板。以寿其传。其用心亦可谓勤矣。学者傥思所以扁曰人天眼目。则功不浪施耳。
乾元癸卯正月八日 挂堂叟琼林记
二祖
三祖
四祖
五祖
六祖
北宗
栽松道者
牛头
永嘉
云门
雪窦
天衣
大阳
投子
云峰
黄龙
白云
无影树
无孔鎚
无孔笛
无缝塔
无底篮
无须锁
无星秤
无底钵
无弦琴
无底船
五家要括
临济
溈仰
曹洞
云门
法眼
【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48 册 No. 2006 人天眼目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1-11-11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