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州鹫岭善本禅师(一人见录)
濠州思明和尚法嗣一人
- 新罗瑞岩和尚
- 新罗泊严和尚
- 新罗大岭和尚(已上三人见录)
潭州谷山藏禅师法嗣三人
- 云盖山景和尚(一人见录)
潭州中云盖山和尚法嗣一人
吉州青原行思禅师第五世
袁州洞山良价禅师法嗣
洪州云居道膺禅师幽州玉田人也。姓王氏。童丱依师禀教。二十五受具于范阳延寿寺。本师令习声闻篇聚。乃叹曰。大丈夫岂可桎梏于律仪耶。乃去诣翠微山问道。经三载有云游僧自豫章来。盛称洞山价禅师法席。师遂造焉。洞山问曰阇梨名什么。曰道膺。洞山云。向上更道。师云。向上道即不名道膺。洞山曰。与吾在云岩时秖对无异也。后师问。如何是祖师意。洞山曰。阇梨他后有一把茅盖头。忽有人问阇梨如何秖对。曰道膺罪过。洞山有时谓师曰。吾闻思大和尚生倭国作王虚实。曰若是思大佛亦不作。况乎国王。洞山然之。一日洞山问。什么处去来。师曰。蹋山来。洞山曰。阿那个山堪住。曰阿那个山不堪住。洞山曰。恁么即国内总被阇梨占却也。曰不然。洞山曰。恁么即子得个入路。曰无路。洞山曰。若无路争得与老僧相见。曰若有路即与和尚隔生去也。洞山曰。此子已后千人万人把不住。师随洞山渡水。洞山问水深浅。曰不湿。洞山曰。麁人。曰请师道。洞山曰。不乾。洞山谓师曰。昔南泉问讲弥勒下生经僧曰。弥勒什么时下生。曰见在天宫当来下生。南泉曰。天上无弥勒地下无弥勒。师随举而问曰。只如天上无弥勒地下无弥勒。未审谁与安字。洞山直得禅床震动乃曰。膺阇梨。师合酱次洞山问。作什么。师曰。合酱。洞山曰。用多少盐。曰旋入。洞山曰。作何滋味。师曰得。洞山问。大阐提人杀父害母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如是种种孝养何在。师曰。始得孝养。自尔洞山许之为室中领袖。初止三峰其化未广。后开云居山四众臻萃。一日上堂。因举古人云。地狱未是苦。向此衣服下不明大事失却。最苦。师乃谓众曰。汝等既在遮个行。流十分去。九不较多也。更著些力便是上坐不屈平生。行脚不孤负丛林。古人道。欲得保任此事。须向高高山顶立深深水底行。方有些子气力。汝若大事未办。且须履践玄途。问如何是沙门所重。师曰。心识不到处。问佛与祖有何阶级。师曰。俱是阶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古路不逢人。可观上座问。的罢标指请师速接。师曰。即今作么生。观曰。道即不无莫领话好。师曰。何必阇梨问如何是口诀。师曰。近前来向汝道。僧近前曰。请师道。师曰也知也知。师掷痒和问。众还会么。众曰。不会。师曰。趁雀儿也不会。问如何得不恼乱和尚。师曰与我唤处德来。僧遂去唤来。师曰。与我闭却门。问马祖出八十八人善知识。未审和尚出多少人。师展手示之。问如何是向上人行履处。师曰。天下太平。问游子归家时如何。师曰。且喜归来。曰将何奉献。师曰。朝打三千暮打八百。师谓众曰。如好猎狗。只解寻得有纵迹底。忽遇羚羊挂角。莫道迹气亦不识。僧问。羚羊挂角时如何。师曰。六六三十六。又曰。会么。僧曰。不会。师曰。不见道无踪迹(有僧举似赵州。赵州云。云居师兄犹在。僧乃问。羚羊挂角时如何。赵州云。六六三十六)众僧夜參侍者持灯来。见影在壁上有僧便问。两个相似时如何。师曰。一个是影。问学人拟欲归乡时如何。师曰。只遮是。新罗僧问。佛陀波利见文殊。为什么却回去。师曰。只为不将来所以却回去。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时一僧出曰。便请和尚钉铁。师曰。口里底是什么。僧问。承教有言。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此意如何。师曰动即应堕恶道。静即为人轻贱(崇寿稠答云。心外有法应堕恶道。守住自己为人轻贱)僧问。香积之饭什么人得吃。师曰。须知得吃底人。入口也须抉出。有一僧在房内念经。师隔窓问。阇梨念者是什么经。对曰。维摩经。师曰。不问维摩经。念者是什么经。其僧从此得入。问孤逈峭巍巍时如何。师曰。孤逈峭巍巍。僧曰。不会。师曰。面前案山子也不会。新罗僧问。是什么得恁么难道。师曰。有什么难道。曰便请和尚道。师曰。新罗新罗。问明眼人为什么黑如漆。师曰。何怪。荆南节度使成汭遣大将入山送供。问曰。世尊有密语迦叶不覆藏。如何是世尊密语。师召曰。尚书。其人应诺。师曰。会么。曰不会。师曰。汝若不会世尊密语。汝若会迦叶不覆藏。僧问。才生为什么不知有。师曰。不同生。曰未生时如何。师曰。不曾灭。曰未生时在什么处。师曰。有处不收。曰什么人受灭。师曰。是灭不得者。师谓众曰。汝等师僧家。發言吐气须有来由。凡问事须识好恶。尊卑良贱信口无益。傍家到处觅相似语。所以寻常向兄弟道。莫怪不相似。恐同学太多去。第一莫将来。将来不相似。八十老人出场屋。不是小儿戏。一言參差千里万里难为收摄。直至敲骨打髓须有来由。言语如钳夹钩锁相续不断。始得头头上具物物上新。可不是精得妙底事。道汝。知有底人终不取次。十度拟發言九度却休去。为什么如此。恐怕无利益。体得底人心如腊月扇。口边直得醭出。不是汝彊为任运如此。欲得恁么事须是恁么人。既是恁么人何愁恁么事。学佛边事是错用心。假饶解千经万论。讲得天华落石点头。亦不干自己事。况乎其余有何用处。若将有限心识。作无限中用。如将方木逗圆孔多少差讹。设使攒花簇锦。事事及得及尽一切事。亦只唤作了事人无过人。终不唤作尊贵。将知尊贵边。著得什么物。不见从门入者非宝。棒上不成龙知么。师如是三十年开發玄楗。徒众常及千五百之数。南昌周氏尤所钦风。唐天复元年秋示微疾。十二月二十八日为大众开最后方便。叙出世始卒之意。众皆怆然。越明年正月三日跏趺长往。今本山影堂存焉。勅谥弘觉大师。塔曰圆寂。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泉州莆田人也。姓黄氏。少慕儒学。年十九出家。入福州福唐县灵石山。二十五登戒。唐咸通初禅宗兴盛。会洞山价禅师坐道场。往来请益。洞山问。阇梨名什么。对曰。本寂。曰向上更道。师曰。不道。曰为什么不道。师曰。不名本寂。洞山深器之。师自此入室密印所解盘桓数载。乃辞洞山。洞山问。什么处去。曰不变异处去。洞山云。不变异岂有去耶。师曰。去亦不变异。遂辞去。随缘放旷。初受请止于抚州曹山。后居荷玉山。二处法席学者云集。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师曰。汝道洪州里许多人什么处去也。问眉与目还相识也无。师曰。不相识。曰为什么不相识。师曰。为同在一处。曰恁么即不分也。师曰。眉且不是目。曰如何是目。师曰。端的去。曰如何是眉。师曰。曹山却疑。曰和尚为什么却疑。师曰。若不疑即端的去也。问于相何真。师曰。即相即真。曰当何显示。师提起托子。问幻本何真。师曰。幻本元真(法眼別云。幻本不真)曰当幻何显。师曰。即幻即显(法眼別云。幻即无当)曰恁么即始终不离于幻也。师曰。觅幻相不可得。问如何是常在底人。师曰。恰遇曹山暂出。曰如何是常不在底人。师曰。难得。僧清锐问。某甲孤贫乞师拯济。师曰。锐阇梨近前来。锐近前。师曰。泉州白家酒三盏犹道未沾唇(玄觉云。什么处是与他酒吃)问拟岂不是类。师曰。直是不拟亦是类。曰如何是异。师曰。莫不识痛痒。镜清问。清虚之理毕竟无身时如何。师曰。理即如此事作么生。曰如理如事。师曰。谩曹山一人即得。争奈诸圣眼何。曰若无诸圣眼。争鉴得个不恁么。师曰。官不容针私通车马。云门问。不改易底人来师还接否。师曰。曹山无恁么闲工夫人。问古人云。人人尽有弟子在。尘蒙还有也无。师曰。过手来。乃点指曰。一二三四五足。问鲁祖面壁用表何事。师以手掩耳。问承古有言。未有一人倒地不因地而起。如何是倒。师曰。肯即是。曰如何是起。师曰。起也。问承教有言。大海不宿死尸。如何是海。师曰。包含万有。曰为什么不宿死尸。师曰。绝气者不著。曰既是包含万有。为什么绝气者不著。师曰。万有非其功绝气有其德。曰向上还有事也无。师曰。道有道无即得。争奈龙王按剑何。问具何知解善能对众问难。师曰。不呈句。曰问难个什么。师曰。刀斧斫不入。曰能恁么问难。还更有不肯者也无。师曰有。曰是什么人。师曰。曹山。问无言如何显。师曰。莫向遮里显。曰向什么处显。师曰。昨夜三更床头失却三文钱。问日未出时如何。师曰。曹山也曾恁么来。曰日出后如何。师曰。犹较曹山半月程。师问僧。作什么。曰扫地。师曰。佛前扫佛后扫。曰前后一时扫。师曰。与曹山过靸鞋来。师问彊德上坐曰。菩萨在定闻香象渡河。出什么经。曰出涅槃经。师曰。定前闻定后闻。曰和尚流也。师曰。道也大杀道。始道得一半。曰和尚如何。师曰。滩下接取。问学人十二时中如何保任。师曰。如经蛊毒之乡。水不得沾著一滴。问如何是法身主。师曰。谓秦无人。曰遮个莫便是否。师曰斩。问亲近什么道伴即得常闻于未闻。师曰。同共一被盖。曰此犹是和尚得闻。如何是常闻于未闻。师曰。不同于木石。曰何者在先何者在后。师曰。不见道常闻于未闻。问国内按剑者是谁。师曰。曹山(法灯別云。汝不是恁么人)曰拟杀何人。师曰。但有一切总杀。曰忽逢本父母作么生。师曰。拣什么。曰争奈自己何。师曰。谁奈我何。曰为什么不杀。师曰。勿下手处。问一牛饮水五马不嘶时如何。师曰。曹山解忌口。又別云。曹山孝满。问常在生死海中沈没者是什么人。师曰。第二月。曰还求出离也无。师曰。也求出离只是无路。曰出离什么人接得伊。师曰。担铁枷者。僧举药山问僧。年多少。僧曰。七十二。药山曰。是年七十二么。曰是。药山便打。此意如何。师曰。前箭犹似可后箭射人深。僧曰。如何免得棒。师曰。正勅既行诸侯避道(东禅齐云。曹山是明药山意。自出手。为复別有道理。还断得么。只如遮僧举问曹山。伊还有会处么。忽尔问。上坐年多少。別作么生秖对)问如何是佛法大意。曰填沟塞壑。问如何是师子。师曰。众兽近不得。曰如何是师子儿。师曰。能吞父母。曰既是众兽近不得。为什么被儿吞。师曰。子若哮吼祖父母俱尽。曰只如祖父母还尽也无。师曰。亦尽。曰尽后如何。师曰。全身归父。曰前来为什么道祖父亦尽。师曰。不见道。王子能成一国事。枯木上更釆些子华。问才有是非纷然失心如何。师曰。斩斩。僧举有人问香严。如何是道。答曰。枯木里龙吟。学云。不会。曰髑髅里眼睛。后问石霜。如何是枯木里龙吟。石霜云。犹带喜在。又问。如何是髑髅里眼睛。石霜云。犹带识在。师因而颂曰。
其僧却问师。如何是枯木里龙吟。师曰。血脉不断。曰如何是髑髅里眼睛。师曰。乾不尽。曰未审还有得闻者无。师曰。尽大地未有一个不闻。曰未审龙吟是何章句。师曰。也不知是何章句闻者皆丧。师如是启發上机。曾无轨辙可寻及受洞山五位铨量。特为丛林标准。时洪州钟氏屡请不起。但写大梅和尚山居颂一首答之。天复辛酉季夏夜。师问知事僧。今是何日月。对曰。六月十五日。师曰。曹山一生行脚到处。只管九十日为一夏。至明日辰时告寂。寿六十有二。腊三十有七。门人奉真骨树塔。勅谥元证大师。塔曰福圆。
洞山道全禅师(第二世住亦云中洞山)初问洞山价和尚。如何是出离之要。洞山曰。阇梨足下烟生。师当下契悟。更不他游(云居膺进语云。终不敢孤负和尚。足下烟生。洞山云。步步玄者即是功到)暨价和尚圆寂。众请踵迹住持。海众悦服玄风不坠。僧问。佛入王宫岂不是大圣再来。师曰。护明不下生。僧曰。既是大圣再来。何更六年苦行。师曰。幻人呈幻事。曰非幻者如何。师曰。王宫觅不得。问清净行者不入涅槃。破戒比丘不入地狱如何。师曰。度尽无遗影还他越涅槃。问极目千里是什么风范。师曰。是阇梨风范。曰未审和尚风范如何。师曰。不布婆娑眼。
湖南龙牙山居遁禅师抚州南城人也。姓郭氏。年十四于吉州满田寺出家。后往嵩岳受戒。乃杖锡游诸禅会。因參翠微和尚。问曰。学人自到和尚法席一个余月。每日和尚上堂不蒙一法示诲。意在于何。翠微曰。嫌什么(有僧举前语问洞山。洞山云。阇梨争怪得老僧。法眼別云。祖师来也。东禅齐云。此三人尊宿语还有亲疎也无。若有阿那个亲。若无亲疎眼在什么处)又谒德山问曰。远闻德山一句佛法。及乎到来未曾见和尚说一句佛法。德山曰。嫌什么。师不肯乃造洞山如前问之。洞山曰。争怪得老僧。师复举德山头落语。因自省过。遂止于洞山随众參请。一日问。如何是祖师意。洞山曰。待洞水逆流。即向汝道。师从此始悟厥旨。复抠衣八稔。受湖南马氏请。住龙牙山妙济禅苑。号证空大师。有徒五百余众法无虚席。上堂示众曰。夫參学人须透过祖佛始得。新丰和尚云。祖教佛教似生怨家。始有学分。若透祖佛不得即被祖佛谩去。时有僧问。祖佛还有谩人之心也无。师曰。汝道江湖还有碍人之心也无。又曰。江湖虽无碍人之心。为时人过不得。江湖成碍人去。不得道江湖不碍人。祖佛虽无谩人之心。为时人透不得。祖佛成谩人去。不得道祖佛不谩人。若透得祖佛过。此人过却祖佛也。始是体得祖佛意。方与向上古人同。如未透得。但学佛学祖。则万劫无有得期。又问。如何得不被祖佛谩去。师曰。则须自悟去。师在翠微时。问如何是祖师意。翠微曰。与我将禅板来。师遂过禅板。翠微接得便打。师曰。打即任打要。且无祖师意。又问临济。如何是祖师意。临济曰。与我将蒲团来。师乃过蒲团。临济接得便打。师曰。打即任打要。且无祖师意。后有僧问。和尚行脚时问二尊宿祖师意。未审二尊宿道眼明也未。师曰。明即明也。要且无祖师意(东禅齐云。众中道佛法即有。只是无祖师意。若恁么会有何交涉。別作么生会无祖师意底道理)问如何是道。师曰。无异人心是。又曰。若人体得道无异人心始是道人。若是言说则勿交涉。道者汝知打底道人否。十二时中除却著衣吃饭。无丝发异于人心。无诳人心。此个始是道人。若道我得我会则勿交涉。大不容易。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待石乌龟解语即向汝道。曰石乌龟语也。师曰。向汝道什么。问古人得个什么便休去。师曰。如贼入空室。问无边身菩萨。为什么不见如来顶相。师曰。汝道如来还有顶相么。问大庾岭头提不起时如何。师曰。六祖为什么将得去。问二鼠侵藤时如何。师曰。须有隐身处始得。曰如何是隐身处。师曰。还见侬家么。问维摩掌擎世界。未审维摩向什么处立。师曰。道者汝道。维摩掌擎世界。问知有底人还有生死也无。师曰。恰似道者未悟时。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此一问最苦(报慈云。此问最好)问祖意与教意同別。师曰。祖师在后来。问祖师是无事沙门。师曰。若是沙门不得无事。曰为什么不得无事。师曰。觅一个难得。问蟾蜍无返照之光。玉兔无伴月之意时如何。师曰。尧舜之君犹有化在(东禅齐云。是什么问讯与上坐十二时中是什么时节)问如何得此身安去。师曰。不被別身谩始得(法眼別云。谁恼乱汝)师梁龙德三年癸未八月示有微疾。九月十三日夜半大星陨于方丈前。诘旦端坐而逝。寿八十有九。
京兆华严寺休静禅师。师曾在乐普作维那。白槌普请曰。上间般柴下间锄地。时第一座问。圣僧作么生。师曰。当堂不正坐不赴两头机。师在洞山时问曰。学人未见理路未免情识。洞山曰。汝还见理路也无。曰见无理路。洞山曰。什么处得情识来。曰学人实问。洞山曰。恁么须向万里无寸草处立。曰无寸草处还许立也无。洞山曰。直须恁么去。般柴次洞山把住柴问。狭路相逢时作么生。曰反仄何幸。洞山曰。汝记吾言。汝向南住有一千人。若向北住即三二百而已。师初住福州东山之华严。未几属后唐庄宗皇帝征入辇下。大阐玄风其徒果三百矣。问祖意与教意同別。师曰。探尽龙宫藏众义不能诠。问大悟底人为什么却迷。师曰。破镜不重照落华难上枝。问大军设天王斋求胜。贼军亦设天王斋求胜。未审天王赴阿谁愿。师曰。天垂雨露不拣荣枯。一日车驾入寺烧香。帝问曰。遮个是什么神。师对曰。护法善神。帝曰。沙汰时什么处去来。师曰。天垂雨露不为荣枯。师后游河朔于平阳示灭。茶毘获舍利。建四浮图。一晋州。二房州。三终南山逍遥园。四终南山华严寺。勅谥宝智大师无为之塔。
京兆蚬子和尚不知何许人也。事迹颇异。居无定所。自印心于洞山混俗于闽川。不畜道具不循律仪。常日沿江岸采掇虾蚬以充腹。暮即卧东山白马庙纸钱中。居民目为蚬子和尚。华严静师闻之欲决真假。先潜入纸钱中。深夜师归。静把住问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遽答曰。神前酒台盘。静奇之忏谢而退。后静师化行京都。师亦至焉。竟不聚徒演法。惟佯狂而已。
筠州九峰普满大师问僧。离什么处。曰闽中。师曰。远涉不易。曰不难动步便到。师曰。有不动步者么。僧曰有。师曰。争得到此间。僧无对。师曰。赚杀人。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即今是什么。曰学人不会。师曰。十字路上马蔺华。
台州幽栖道幽禅师。镜清问。如何是少父。师曰。无标的。曰无标的以为少父耶。师曰。有什么过。曰只如少父作么生。师曰。道者是什么心行。问如何是佛。师曰。汝不信是众生。曰学人大信。师曰。若作胜解即受群邪。师将示灭。有僧问曰。和尚百年后向什么处去。师曰。调然调然。言讫坐亡。
后洞山师虔禅师(第三世住也。亦号青林和尚)初自夹山来參。先洞山价和尚问曰。近离什么处。师曰。武陵。曰武陵法道何似此间。师曰。胡地冬抽笋。价曰。別甑炊香饭供养于此人。师乃出去。洞山曰。此子向后走杀天下人在。师在洞山栽松。有刘翁者从师求偈。师作偈曰。
刘翁得偈呈于洞山。洞山曰。贺翁翁喜。只此人是第三世也。师先住隋州土门小青林兰若后果回洞山接踵。凡有新到僧。先令般柴三转然后參堂。有一僧不肯。问曰。三转内即不问。三转外如何。师曰。铁轮天子寰中旨。僧无对。师便打令去。僧问。昔年疾苦又中毒请师医。师曰。金[𫔇-囟+(奂-大)]拨破脑顶上灌醍醐。曰恁么即谢师医。师便打。问久负不逢时如何。师曰。古皇尺一寸。问请师答话。师曰。修罗掌于日月。师上堂谓众曰。祖师宗旨今日施行。法令己彰复有何事。时有僧问。正法眼藏祖祖同印。未审和尚传付何人。师曰。灵苗生有地大悟不存师。问如何是道。师曰。回牛寻远㵎。曰如何是道中人。师曰。拥雪首扬眉。问千差路別如何顿晓。师曰。足下背骊珠空怨长天月。
洛京白马遁儒禅师。问如何是衲僧本分事。师曰。十道不通风哑子传远信。曰传什么信。师乃合掌顶戴。问如何是密室中人。师曰。才生不可得不贵未生时。曰是个什么不贵未生时。师曰。是汝阿爷。问三千里外向白马。及乎到来为什么不见。师曰。是汝不见干老僧什么事。曰请和尚指示。师曰。指即勿交涉。问如何是学人本分事。师曰。昨夜三更日正午。问如何是法身向上事。师曰。井底虾蟇吞却月(僧问黄龙。如何是井底虾蟇吞却月。黄龙云。不奈何。僧云。恁即吞却去也。黄龙云。一任吞。僧云。吞后如何。黄龙云。好虾蟇)问如何是学人急切处。师曰。俊鸟犹嫌钝瞥然早已迟。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点额猢狲探月波。
越州乾峰和尚(或云瑞峰)问僧。什么处来。曰天台。师曰见说石桥作两段是否。曰和尚什么处得遮消息来。师曰。将谓华顶峰前客。元是平田庄里人。问如何得出三界。师曰。唤院主来趁出遮僧著。师问众僧。轮回六趣具什么眼。众无对。问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师曰。老僧问汝。曰和尚且置。师曰。老僧一问尚自不会问什么超佛越祖之谈。
明州天童山咸启禅师(先住苏州宝华山)僧问。如何是本无物。师曰。石润无含玉鑛异自生金。伏龙山和尚来。师问。什么处来。曰伏龙来。师曰。还伏得龙么。曰不曾伏遮畜生。师曰。吃茶去。简大德问。学人卓卓上来请师的的。师曰。我遮里一屙便了。有什么卓卓的的。曰和尚恁么对话更买草鞋行脚好。师曰。近前来。简近前。师曰。只如老僧恁么对。过在什么处。简无对。师便打(十一卷又收在径山鉴宗下何也)。
潭州宝盖山和尚。僧问。一间无漏舍合是何人居。师曰。无名不挂体。曰还有位也无。师曰。不处。问如何是宝盖。师曰。不从人天得。曰如何是宝盖中人。师曰。不与时人知。僧曰。佛来时如何。师曰。觅他路不得。问切切时为什么不立人。师曰。归亦蹋不著。曰恁么时如何成立。师曰。不与时人知。问世界坏时此个何处去。师曰。千圣寻不得。曰时人如何归向。师曰。直须似去。曰还有的也无。师曰。不立标则。
益州北院通禅师在夹山时。一日夹山上堂曰。坐断主人公不落第二见。师出曰。须知有一人不合伴。夹山曰。犹是第二见。师乃掀倒禅床。夹山曰。老兄作么生。师曰。待某甲舌头烂即向和尚道。异日师又问夹山曰。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岂不是和尚语。夹山曰是。师乃掀倒禅床叉手立地。夹山起来打一拄杖。师便下去(法眼云。是他掀倒禅床何不便去。须待夹山打一棒了去意在什么处)师在洞山随众參请未契旨。遂辞洞山拟入岭去。洞山曰。善为。飞猿岭峻好看。师沈吟良久。洞山曰。通阇梨。师应诺。洞山曰。何不入岭去。师因此惺悟更不入岭。师事于洞山(时号䦆头通)住后上堂示众曰。诸上座有什么事出来论量取。若上上根机不假如斯。若是中下之流。直须团削门尸索索地莫教入泥水。第一速疾省事应须无心。若不无心举得千般万般只成知解。与此衲僧门下有什么交涉。僧问。如何是无心。师曰。不管系。问二龙争珠谁是得者。师曰。得即失。曰不失如何。师曰。还我珠来。问如何是清净法身。师曰。无[黑*古]污。问转不得时如何。师曰。功不到。问如何是大富贵底人。师曰。如轮王宝藏。曰如何是赤穷底人。师曰。如酒店腰带。问水洒不著时如何。师曰。乾剥剥地。问一槌便成时如何。师曰。不是偶然。示灭后勅谥证真大师。
高安白水本仁禅师自洞山受记。唐天复中迁止洪井高安白水院。众盈三百玄言流播。因设洞山忌斋。有僧问。供养先师先师还来也无。师曰。更下一分供养著。洪州西山众行者来礼拜。问曰。今日不为別事乞师指示。师曰。汝诸人求指示耶。对曰是。师曰。教我委付阿谁。镜清行脚到。师谓之曰。时寒道者。清曰。不敢。师曰。还有卧单得盖否。曰设有亦无展底工夫。师曰。直饶道者滴水滴冻亦不干他事。曰滴水氷生事不相涉。师曰是。曰此人意作么生。师曰。此人不落意。曰不落意此人那。师曰。高山顶上无可与道者啗啄。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还见庭前杉榝否。曰恁么即和尚今日因学人致得是非。师曰多口座主。皎然去后。师知是雪峰禅客乃曰。盗法之人终不成器(皎然后住长生山。有僧问。从上宗乘如何举唱。然曰。不可为阇梨一人荒却长生山也。玄沙闻之曰。然师兄佛法即大行。受记之缘亦就矣。厥后众缘不备。果如仁和尚所记)。僧问。如何是不迁义。师曰。落华随流水明月上孤岑。师将顺世四众俱集。营斋声钟焚香白众曰。香烟绝处是吾涅槃时也。言讫跏趺而坐。息随烟灭。
抚州疎山光仁禅师。身相短陋精辩冠众。洞山门下时有啮镞之机。激扬玄奥。咸以仁为能铨量者。诸方三昧可以询乎矬师叔僧问。如何是诸佛师。师曰。何不问疎山老汉(僧无对)师手握木蛇。有僧问。手中是什么。师提起曰。曹家女。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尺五头巾。曰如何是尺五头巾。师曰。圆中取不得。师举香严语问镜清。肯重不得全怤道者作么生会。怤曰。全归肯重。师曰。不得全肯者作么生。怤曰。个中无肯路。师曰。始惬病僧意。因鼓山举威音王佛师。师乃问。作么生是威音王佛师。鼓山曰。莫无惭愧好。师曰。阇梨恁么道即得。若约病僧即不然。曰作么生是威音王佛师。师曰。不坐无贵位。洞山(第四世)问。如何是一句。师曰。不道。曰为什么不道。师曰。少时辈。问恁么时如何。师曰。将军不上便桥。金牙徒劳拈筈。问如何是直指。师曰。珠中有水若不信。拟向天边问太阳。冬至夜有僧上堂问。如何是冬来意。师曰。京中出大黄。问和尚百年后向什么处去。师曰。背底芒丛四脚指天。师迁化时有偈曰。
偈终而逝。又著四大等颂略华严长者论流传于世。
澧州钦山文邃禅师福州人也。少依杭州大慈山寰中禅师受业。时岩头雪峰在众睹师吐论。知是法器相率游方。二士缘契德山各承印记。师虽屡激扬而终然凝滞。一日问德山曰。天皇也恁么道。龙潭也恁么道。未审德山作么生道。德山曰。汝试举天皇龙潭道底来。师方欲进语。德山以拄杖打舁入涅槃堂。师曰。是即是打我太杀(法眼別云。是即是错打我。更有语句如德山岩头章出焉)师后于洞山言下發解。乃为洞山之嗣年二十七止于钦山对大众前自省过举。初參洞山时。洞山问什么处来。师曰。大慈来。曰还见大慈么。师曰见。曰色前见色后见。师曰。非前后见。洞山默置。师乃曰。离师太早不尽师意。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梁公曲尺志公剪刀。问一切诸佛法皆从此经出。如何是此经。师曰。常转。曰未审经中说什么。师曰。有疑请问。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锦帐银香囊。风吹满路香。有僧写师真呈。师问。还似我也无。僧无对。师自代曰。众僧看取。一日师入浴院见僧蹋水轮。僧见师乃下不审。师曰。幸自碌碌地转何须却恁么。僧云。不恁么又争得。师曰。若恁么钦山眼堪作什么也僧云。作么生是师眼。师乃以手作拨眉势。僧云和尚又得恁么。师曰。是是为我恁么便不得恁么。僧无对。师曰。索战无功一场气闷。良久乃问僧云。会么。僧云。不会。师云。钦山为汝担一半。师与雪峰岩头因过江西。到一茶店内吃茶次。师曰。不会转身通气者今日不得茶吃。岩头云。若恁么我定不得茶吃也。雪峰云。某甲亦然。师曰。两人老汉俱不识语在。岩头云。什么处去也。师曰。布袋里老鵶虽活如死。岩头云。退后著退后著。师曰。豁兄且置。存公作么生。雪峰以手画个圆相。师曰。不得不问。岩头呵呵云太远生。师曰。有口不吃茶人多。岩头雪峰俱无语。有良禅客參次才礼拜后便问云。一箭射三关时如何。师曰。放出关中主看。良云恁么即知过必改去也。师云。更待何时。良云。好只箭放不著所在便出去。师曰。拟射三关且从试为钦山發箭。良近前良久而退。师乃打良七拄杖。良乃出去。师曰。且听个乱统汉心内疑三十年。有人举似同安和尚。安云。良公虽發箭要且未中的。其僧便问同安云。未审如何得中的去。安云。关中主是什么人。其僧却回举向师。师曰。良公若解恁么也免得钦山口也。然虽如此同安不是好心。亦须看始得。僧參。师竖起拳头云。若开成掌即五指參差。如今为拳必无高下。汝道钦山通商量不通商量。其僧近前却竖拳而已。师曰。便恁么合是个无开合汉。僧云。未审和尚如何接人。师曰。我若接人共汝一般去也。僧云。特參于师也。须吐露宗风。师曰。汝若特来我须吐露。僧云。便请。师乃打之。其僧无语。师曰。守株待兔枉用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