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修云林寺志卷六
诗咏
竹垞先生松霭山房六咏(祗园房藏墨迹卷原倡前志已收不重录)
(右竹垞先生六诗清老简远句外有味山房之胜趣备矣此庵本名祗园又名紫竹林竹垞读梅昌言灵隐诗有松篁發春霭旬遂易今名昔柳柳州尝云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之佳非遇右军则清湍修竹焉知不芜没于空山信乎松霭之待朱老而标也乾隆二年重九前二日倪君敬堂招同人再宿于此汉昭禅兄出此卷求续题余以为诗不贵多若力搆而强缀之是何异污银屏而施点规竹枝而加斤耶至诗之不逮竹垞姑且无论乃相与阁笔而识数语于轴尾并属汉昭异时勿遽索和)
(杭州后学汪惟宪书)
竹笕
(先外舅水莲先生记而不题以为诗不在多且嘱主僧无遽索和余小子乃于五十年后忽犯汙屏规竹之戒耶姑以山僧再三之请集少陵句如数应之他日以为口实当自余始慙愧慙愧罪过罪过)
(乾隆戊申中秋后三日频罗庵主不翁同书并识)
竹笕
(余二首同前自戊申至今越七年偶于小年孝廉斋头复见此卷因別录二纸附致山房主人不敢重污卷尾也)
(时甲寅三月十五日同书又记)
松霭山房
厉鹗(樊榭)
垂萝绝壁明画灯 我来亭午无炎蒸 上方佛面如满月 平地松影疑层冰
八分门牓百金直(松霭二字匾朱竹垞太史八分书) 六时茶板诸天称
姚比部远翿招游灵隐华严阁晚眺
杭世骏(堇甫)
踊踣喜前猛 窘步嗟来艰 俄延林月黑 岫幌乃不关(见道古堂集)
借秋阁藏贝叶经并序
丁敬(龙泓)
(庚辰重阳奉香天竺入云林寺与佛基上人登寺右借秋阁林容艳爽茶话颇久阁主出贝叶经见示奇古尊重开䇲肃然绨几徐繙恍游忍士但媿懵昧梵字未辨摄自何藏耳因赋长歌以俟彦琮元奘其人且幸吾生斯缘之非偶)
蔡侯造纸精思独 海内方知𢭏麻榖 敝缣败网尽入用 未成十寸逾千幅
箧穿谁谓鼠无牙 厨扃多付蟫充腹 遣一难逢从事贤 在片翻资奸相毒
何如天竺古先生 惟用本来真面目 多罗力义质蠲异 产自建耶补罗国
云林禅房颇幽旷 上九风光媚梧竹 借秋阁上一来看 惭愧阇黎为开椟
展舒郑重妙香中 泼眼山光浮几绿 横才半肘纵三指 颜色浑同截蒲箨
緜联髣髴队行蚁 匀整依希布元粟 起左迄右书反覆 载字虽多用材缩
缅想西天尊者闲 林下徐调墨瓶墨 毛锥未合拣鵞翎 松液县知炼鸡足
恍共涪翁观宝轩 失却人间垢坌黩 中央环束贯弱绺 上下平齐夹轻木
横书进岁记咸平 赵宋官家旧曾瞩 瑶岛香飘供养严 鼎湖云合升遐速
疑是分来榆𣗋中 供出摩腾法兰袱 求经昔者闻显永 元奘遐踪实私淑
鳄齿骄河波浪劲 羊肠澁径峰峦矗 䭈𩜴济馁口频 噤楖栗支疲手常瘃
开士从来悲愿洪 誓将大地迷云霩 䇲启齐裁讵偶然 书亲半满休匆促
伊予所觏况圆成 湛湛摩尼动盈掬 一卷还闻贮国清 慈光我浙瞻双烛
老夫贪佛能自信 饱却平生清净欲 再观粘纸字分明 弹铗后人知不俗
舍到香龛定几时 得无避起龙蛇陆 怀古摩挲意转长 不觉頺阳闪林麓
(贝叶计四十四番两面皆有梵字弟八十七面无梵字小楷横书咸平三年九月十七日进十字粘纸注护经木面之腹粘笺纸一条上左书贝叶经三字下右书古佛弟子冯武敬藏下扣冯武私印字立陵两雌字印气韵妍雅是明季人也)
(贝多出摩伽陁国长六七丈经冬不凋此树有三种一者多罗娑(一曰婆)力叉贝多二者多梨婆(一曰娑)力叉贝多三者部婆(一曰娑)力叉多罗梨(一曰多梨贝多)并书其叶部阇一色取其皮书之贝多是梵语汉翻为叶贝多婆(一曰娑)力叉者汉言树叶也西域经书用此三种皮叶若能保护亦得五六百年唐段成式酉阳杂俎)
(嵩山记称嵩高寺中有思惟树即贝多也(仝前书)释氏有贝多树下思惟经顾徽广州记称贝多叶似枇杷并谬(仝前书)交趾近出贝多枝弹材中第一(仝前书)右嵩高记以下三条并著于段氏酉阳杂俎思惟树即菩提树也云即贝多乃嵩高记之谬误葢释氏有贝多树下思维经顾徽广州记称贝多叶似枇杷并谬乃段公注嵩高记一则下以辟其谬者后之抄书者不审误抄为二则至明代詹景凤小辨遂言贝多叶中华多有西域特以佛教异之皆不审之误耳至段公自言交趾近出贝多枝弹材中第一亦是未经目击贝多树全体惟凭口传之误贝多树当以大唐西域记为可据依葢当日元奘法师亲至西域出贝多之林目击所记最为真确也亦并不言有一种皮可书者此乃段公据他书所辑西域记段公当应未之见矣惟段公所引汉译两语惜宋僧大云作翻译名义未得收入岂大云未得见段公书耶当再考之敬身叟记往客维扬见亡友汪雪礓所藏吾乡汤少宰西涯先生诗稿一册涂乙过半宝之几与鲁公争坐位等今观丁隐君贝叶经歌凡七易其稿诚薝葡林中之名迹也寺僧其宝藏之何琪)
(右贝叶经四十四叶第一页只有一面字余俱两面梵书至末页背书咸平三年七月十九日进字横列左旋字径二分梵书字径一分丁龙泓歌共有七易藳本张芑堂审定计九十八旬六百八十六字后又有清藳另书册页一本并后附贝叶经考)
贝叶经诗
梁同书
龙泓先生贝叶歌 稿凡七易稿不磨 点窜涂改无罅缝 结字如蚁如蜗蠃
春松魏矦偶乞(去)得 横卷𧚌池丈余咫 榆𣗋为函𫎫锦新 隶古镌题丁隐君
纸尾敬叟定本记至再 想见先生落笔惨澹经营时(八月朔日山舟同书时年八十有四)
(钱塘丁隐君名敬字敬身自号钝丁自泓山人其品概详杭太史世骏所撰丁忆君传矣著砚林诗集集中贝叶经歌有手书册藏借秋阁此歌凡七易稿岁久參错不能辨次第余弟春岑茂才景万谛审竟日排定前后作者句斟字酌之苦心于是乎见)
(后学魏嘉谷谨记)
贝叶经歌
吴锡麒
我闻贝多叶经四十夹 道圆献自乾德年 此经乃题咸平之中进 惜哉姓氏已不传
金刚作身瑠璃干 埽除八十万众天魔缠 手披不彫叶 写以阿耨泉
厯万由旬达中国 牟尼照耀空王筵 或云驮来自白马 或疑佛力渡以大愿船
开奁客请开净眼 谛视但觉光莹然 青苍一色无向背 竹膜失滑苔输鲜
其书非草非篆隷 旁行欲与天左旋 一圈一点各殊势 不逢鸠摩罗什谁能诠
吹螺贝 鸣狮弦 惟有此经足称琳瑯篇 惜哉 僧如哑羊不能读 窃恐一旦药义失守成弃捐
挥毫尽书六百一十七部大乘旨 庶几三千大千世界永远垂无边
(此余壬辰旧作也诗久不存今年偶检旧稿复得之敝箧中适春松观察以此卷索题即为书之于上以见前辈一诗之成至七易稿而不倦如是余辈信手涂抹自以为诗无恠于其不足存也因并以志愧云)
(丙寅七月谷人吴锡麒)
借秋阁观贝多叶经
黄模(书厓)
四十四叶金仙经 非缣非楮非汗青 芭蕉纹莹箨肤腻 一串重无鹅百翎
左行缭绕往复还 末题进自咸平闲 当时四海献祥瑞 此经亦自西天至
借秋阁下新来看 翠涌莲花晴对案 君不见 莲花峰畔古层台 谢公曾此繙经来
贝叶经诗
魏成宪
借秋阁贮贝叶经 谁其歌者丁钝丁 长歌与经意无极 禅枝时吐天葩馨
苦辛几度蛾时术 涂乙七稿鸦翻形 乃知经营先惨澹 吟成击钵锵流铃
张生手持蠧残本 谓如初写传黄庭 一回北出一新义 幅幅点窜思通灵
他时洛诵资副墨 山门同镇频伽缾 护持四十四番梵文古 永与阁外鹫峰相对青
(丁隐君龙泓先生贝叶经歌旧与经同弆灵隐之借秋阁此歌凡七易稿张芑堂同年全得之举以见赠因裹池成卷属寺僧并藏之以为山中故事云)
(嘉庆丙寅臈月朔春松魏成宪并识)
甲午春季同得真姪巨晓上人重游云林遇雨
(钱唐)徐钥(心潜开亭)
灵隐书藏歌(嘉庆己巳冬十二月二十二日)
翁方纲
灵隐书藏事孰始 始自杭刻朱翁诗 朱公未及藏记读 阮公索我书之碑
同人去夏集湖上 石子镌我禅壁词 佥曰一集末盈箧 盍仿曹氏书仓为
主以二僧编以例 匡庐白集宁闻兹 石子书来趣函寄 正我盥写金经时
苟非悬之免指摘 或且倍甚来瑕疵 往者新城王叟集 青藜刘君隶写之
呜呼寸心千古事 甚于镜影公妍𡟎 念此仿偟汗浃背 头缄油素又屡迟
继有裹函来寺者 何以助我加箴规 写经微愿那足补 日日斋祓勤三思
寄题云林寺壁(戊辰秋九月)
未忘迦叶散花天 敢拟繙经宿墨缘 盥手初烦侨舍客 斋心聊当泛湖船
和作
石韫玉
手写昙章付梵天 灵山结集旧因缘 复持法藏真如印 接引迷津大愿船
和作(己巳立夏日)
陈廷庆
遡昔苏斋立雪天 于今白社遂奇缘 身能不坏尘中劫 情自频移海上船
戊午五月二十六日灵鹫峰销夏联句
出郭缅澂波(奉贤陈廷庆古华)沿隄快新霁 䌽罨千树秾(安邑宋葆湻芝山) 红擎万荷丽
曡足山巃嵸(钱唐何元锡梦华) 扑眼石凌厉 泉喧桥影圆(仪征阮元芸台) 亭敞茶烟细
张翼障日高(芝山) 垂咮啄云锐 迦陵远流音(篑山) 圆泽近同谛
结夏慧理岩(梦华) 论古咸和岁(开山自晋咸和岁始) 蜡屐穿玲珑(芸台) 藤杖阅迢遰
一派泻龙泓(古华) 千盘拥螺髻 狊相嵌庄严(芝山) 题名杂分隶
登顿竟忘疲(梦华) 脱略了无系 高轩寻补梅(芸台灵隐东轩有老梅已枯余属僧补栽之为题补梅轩额) 层椒迟访桂
佳荈浸清寒(芝山) 伊蒲出新脆 解衣任剧谭(篑山) 临池更游艺
画法尚夏圭(梦华) 砚怀抱刘蜕(余藏晋咸和甎研及唐刘蜕研)
竹阴午梦清(芸台) 槐院晚蝉嘒 归思趁吟鞭(古华) 凉风袭行袂
出山尚闻钟(芝山) 濒湖重鼓枻 回指翠微闲(篑山) 却䛡烟波际
此游殊洒然(梦华) 后会良可继 溽暑翻避人(芸台) 我东日西逝(古华)
(梦华装此卷留藏灵隐后此游踪续到皆可识于卷尾)
(戊午六月既望予与泰州宫芸栏诏元和张勿诩诩同为月夜之游自金沙港策骑过九里松涛月色皓洁林径无人夜鸟呼应至冷泉亭将二更泉声泠然塔影自直三更入补梅轩听扬州偶然上人弹琴接榻小梦东方曙矣)
(阮元识)
(芸台中丞视学浙江时偕宾客鹫峰消夏联句作图载之定香亭笔谈中洵盛事已嘉庆丁卯六月望日侍家大人游灵隐上𡸅光还憩补梅轩听品莲上人弹古琴数弄林阴自移川濑相答翛然有松风水石之思不知炎曦之退舍也上人出眂此图图中之人各已星散而妙墨依然巾瓶无恙益叹岭上白云不如老僧为更闲也)
(吴郡潘世恩识)
云林看雨图题句(小引 己巳九秋)
(元和)顾宗泰
(时同古华太守琢堂殿撰蒋邨学博简塘茂才应品公长老招适山中下雨相与茗话竟夕蒋村倩西涧徐君为绘斯图题得七古一首)
西竺飞来一灵鹫 林泉胜槩无出右 五山云影案前奔 九里松声帘外吼
幽淙合涧穿亭人 寒翠环门取迳探 蘸笔池头一夕雨 雨中留客挥松麈
况结名僧翰墨缘 偕拥书城半壁天 惠远香溪招净社 己公茅屋赋新篇
今逢昼晦花冥冥 窗中窈窕迷山屏 一扫尘机多逸趣 差堪酌茗兼谈经
题云林看雨图(庚午大暑七日)
陈廷庆
余杭山水甲天下 灵鹫飞来更奇绝 五峰蜿蜒三竺蟠 中有猿洞龙泓穴
晴朝月夜游固佳 冐雨看山心眼澈 雨珠喷薄泉绅垂 坐对定僧忘言说
苏斋夫子渡迷津 衣盋西湖悟钗折 醉僧不作休种蕉 智师若在当裹铁
同游顾石两诗仙 客来先留鸿爪雪 能事迫促痴虎头 坐使骅骝笑疲鼈
百年富贵艸头露 一老风灯怅飘瞥 欲行不行香积悭 未共春游良会𡙇
如来无来亦无去 众生不生亦不灭 为缔名山慧业缘 且襍琳瑯羼木屑
濡豪溉沈兰亭池 渴猊一饮横流决 间于齐楚吾谁从 蕞尔小邦陋滕薛
题云林看雨图(庚午七月)
顾翰
遥看灵鹫绕云根 万绿溟蒙到寺门 凉雨洒巾轻垫角 晓烟拍袂欲留痕
六时清课闭松关 钟磬琅琅木石闲 梦入水晶依净界 发晞苍翠近烟鬟
惆怅尘缘一弹指 徐熙愁墨画春山(家星桥先生已物故矣)
由灵隐至韬光
陈均(受笙)
乍盘飞磴上青天 回首诸峰化碧烟 泉响细穿千笕落 竹光高捧一楼圆
飞来峰
我闻雪山葱岭西万里 鹫岭青横祗洹水 五印度出群灵朝 叱咤能教顽石起
至今矫首摩苍穹 欲落不落天门空 全身乱垂紫璎珞 万柄倒插青芙蓉
客游不辨诸洞户 骇触蛟蟉踏钟鼓 日光一綫穿空青 照见天形若悬杵
乳间的的莲花开 承趺上有千如来 手招玉狗洒秋雨 笑弄飞瀑成春雷
理公此语亦太奇 石傥能言定生悟 华严妙理本虚空 却与诗家证幻趣
龙山次韵
释慧明(性原)
龙山吾兄瘦无肉 度量汪汪几千斛 看他小小现神通 弹指遍游诸佛国
顶𩕳一著超言义 二三四七空抟量 从古风颠称普化 格外元机未为蹉
而今痛自發其光 卧云深处开岩房 是非荣辱我何有 二时粥饭还如常
又
乳虎已有食牛气 况是亲从道塲至 入门未辨主与宾 辄问西来祖师意
豁开自己神通藏 剖破微尘出大经 永嘉作显唯证道 凡圣两途俱净扫
净慈次韵
十里平湖一镜开 六桥险峻滑如苔 直饶不滞程途者 到此依然吃跌回
以上三首见各僧辑略
还俗僧复祝发入灵隐
释袾宏(莲池)
数年佛殿蔓延 一瞬魔宫震肃 即非新起规模 原是本来面目(见云栖大师山房杂录)
飞来峰
释元尹(宇亭)
飞来峰既是飞来 何事飞来更不回 今日果能飞得去 飞来方不使人猜
寿谛晖和尚九十
十百春才九十春 童颜皓首正精神 寿同宝掌山同佛 海内今推第一人
题云林仲龄禅宿照
净法界身 本离名貌 七十余寿 如海一泡 纸上描来 何肖不肖
以上三偈见泊斋集
鹫峰度夏
释义果(巨涛)
人间三伏苦炎蒸 一入云林爽气增 翠筿阴森开石壁 冷泉声泻濯溪藤
辛未三月初四日圣驾临幸云林恭进迎銮三首录一
天垂紫气下穹霄 万类欢腾乐奏韶 花萼齐开春正丽 云霞五色庆非遥
冷泉亭晚步
日落支藜一散人 竹深泉冷最怡神 忘归踏徧空亭翠 海月飞来不是尘
咏飞来峰
飞来八面石玲珑 片片如云嵌碧空 六月清凉森翠筿 三秋灿烂醉丹枫
冷泉雪夜次韵寄桐孙先生三首
雪满山中一短亭 钟鱼声杳罢谈经 不眠自爱焚香坐 但觉心空境已灵
鹫峰周匝护寒云 玉屑霏霏照夜分 遥忆故人当此候 新歌白雪许谁闻
名高江左负雄才 別后相思梦几回 老兴应须重访旧 孤山梅待破春苔
丁酉秋杪云林纪兴二首
两峰高矗碧天低 白石苍苔路不迷 断壁云飞泉独冷 深松人静鹤双啼
凭高一啸众山低 霜叶飘空望眼迷 扣石灵峰应解悟 呼猿深洞似闻啼
云林赏雪
鹤唳空中不见飞 六花堆满薜萝衣 练拖双涧凝寒碧 玉削千峰失翠微
冷泉亭
亭开烟水爱凭临 千古空尘一镜明 云定竟忘栖竺国 客来应说到蓬瀛
余得交汪玉依先生几三十年矣己未春先生由淮扬之天台道经武林重过冷泉枉顾以佳什茗果见贻适值他出未获相迎因和原韵二首却寄
遁迹频惊岁序新 芒鞋筇竹老闲身 三年未晤天都客 二月犹寒鹫岭春
广陵一水趁晴春 路入天台景倍新 嫩柳那知遥別梦 仙桃应待旧时人
松霭山房新阁看飞来峰红叶兼赠主人
鹫岭千层缀晚风 枝枝霜叶总㻏珑 霞明五色呈奇瑞 锦衬三秋妙化工
奉和博庵同门飞来峰看红叶原韵
霜醉秋林片片红 飞来峰更不相同 云章灼烁南山北 霞彩光华西竺东
冷泉亭(满江红)
(宋)辛弃疾(稼轩)
直节堂堂 看夹道 冠缨拱立 渐翠谷 群仙东下 佩环声急
谁信天峰飞堕地 傍湖千丈开青壁 是当年 玉斧削方壶 无人识
向危亭横跨 玉渊澄碧 醉舞且摇鸾凤影 浩歌莫遣鱼龙泣
明李太后写九莲观音在借秋阁(西湖月)
厉鹗
悤悤梦了华胥 早鹫岭窗前 现将图画 翠璎长带 秾纤笔势 冷绡光砑
兴亡多少事 便指与 枯禅应泪洒 已零落 监当时 奉香黄帊
(九莲观音又称瑞莲圣像明万厤己丑年制上打一印其文曰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之宝徐楙识)
冷泉亭(高阳台)
(桐乡)朱方霭(春桥)
密树凝烟 幽泉咽石 人从寒绿中来 小样山亭 扶阑恰面阴崖
须臾月映前溪路 似平磨菱镜初开 看浮光 渐到空林 又到空阶
好梦今宵 定应不落尘埃 归途况与花宫近 听钟鱼更惬孤怀
冷泉亭(清波引)
(上海)张熙纯(策时少华)
竹梧荫寒翠 却与香林遥映 石泉当槛泠泠 似琴筑 澹相应
飞来峰(壶中天)
摩天玉笋 怪岧嵉耸峙 玲珑谁凿 见说灵根分雪岭 还似舟移夜壑
碧磴斜通 红泉侧泻 霞表孤茎擢 人行木杪 烈风 时撼青蒻
樵迹尘踪浑不到 寂寞招提铃铎 古洞烟封 危亭径绝 地迥渺难托
冷泉亭(步月)
(吴趋)张诩
碧𪩘雕云 玉壶卷暑 老蟾梦醒瑶阙 露华泼翠 溅广寒冰屑
俯流泉 一掬秋心 移晚境 满林晴雪 松阴静 蟹眼乍翻 素瓷凝滑
琼田万顷 更新凉万曡 问装就 七宝楼台 记留我 桂丛香窟
云林寺续志卷六终
校注
【经文资讯】《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 A025 册 No. GA025n0023 云林寺续志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2-02-21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中国佛寺史志汇刊》所编辑
【原始资料】法鼓文理学院、中华佛学研究所之「中国佛教寺庙志数位典藏」专案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