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圣教法宝标目卷第六 庭六
瑜伽师地论一百卷 自【堂】字至【善】字
右无著菩萨。咨问弥勒大乗经义。还阎浮提。以己所闻为余人说。多不生信。无著即自發愿。请弥勒夜降阎浮。放大光明广集有缘。诵出十七地经。随所诵出随解其义。经四月夜方竟。虽同在一堂听法。唯无著得近弥勒。余但遥闻。此论奘法师译。梵语瑜伽此云相应。谓一切乗境行果等所有诸法。皆名相应境。谓一切所缘境。此境与心相应。故名相应行。谓一切行此行与理相应。故名行相应果。谓三圣果。此果位中诸功德法。更相符顺。故名果相应。师谓三乗行者。由闻思等。次第习行。如是瑜伽随分满足。展转教人。故名瑜伽师。地谓十七地境界。谓五识相应地。意识相应地。有寻有伺地。无寻有伺地。无寻无伺地(寻谓寻求伺谓伺察或思或慧于境推求麤外名寻即以二种于境审细位名伺旧名觉观出诸经音义)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地。无心地。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有余依地。无余依地。
显扬圣教论二十卷 【庆】【尺】
右无著菩萨造。宣说瑜伽师地论中要义。显扬圣教。文约义周使人易晓。区別义类为十一品。错综该罗法义深广。
大乗阿毗达磨集论七卷 【璧】
右无著菩萨造。解释五蕴十八界六度四摄四无量行四谛三十七菩提分等法义。令后学披览略文知深广妙义。
王法正理论
右弥勒菩萨造。说出受王问佛言。有诃谏我不真实过失。心不悔恼。有赞我不真实功德。心亦不喜。唯佛能知诸王过失功德真实。愿为我说。佛言。王有九种过失。一不自在。二性暴恶。三猛愤發。四恩惠薄。五受邪佞。六所作不思。七不顾善法。八不知差別。九纵任放逸。无此过失为九功德。又有五种衰损门。五方便门。又有五可爱乐法。王能远离过失修习功德。当获一切利益安乐。
瑜伽师地论释
右最胜子等诸菩萨造。略释瑜伽师地法义。
显扬圣教论颂
右无著等造颂十一品释诸法要。
大乗杂集阿毗达磨论十六卷 【非】【宝】
右安慧菩萨翻释上集论。
中论四卷
右龙树菩萨造。佛入灭已。论宗纷诤。大士依大般若义。造论以折中。此论无言不。穷无法不。尽会通真俗有无断常之边见。故名曰中论。亦名中观。以观辩于心。论定于口耳。叡法师序云。百论治外以闲邪。中论袪内以流滞。大智释论之渊博。十二门观之精诣。寻斯四者。真若日月。无不朗然鉴彻矣。予玩之味之。不能释手云。
般若灯论十五卷 【寸】
右龙树菩萨本分別。明菩萨释显深妙法。明佛道因。破迷灭暗。息诸恶见。分別照明。列为二十七品。与中论本同译异。
百论二卷
右提婆菩萨造。天亲释。肇法师序云。此论以百为名。理致渊玄。统群籍之要。文义婉约。穷制作之美。什法师常所咏味。以为心要。
十二门论
右龙树造。叡法师序云。十二门者。总众枝之大数。门者。开通无滞之称。穷理尽性实相之折中。道场之要轨也。
十八空论
右十八空者。一内空。二外空。三内外空。四大空。五空空。六真实空。七有为空。八无为空。九毕竟空。十无前后空。十一不舍离空。十二佛性空。十三自相空。十四一切法空。十五无法空。十六有法空。十七无法有法空。十八不可得空。
广百论
右圣天菩萨造。释百论法义。
广百论十卷 【阴】【是】
右圣天菩萨造论。护法菩萨释论。破一切执有滞空之见。妙开中道。使学者了悟真空。故唐奘三藏。于西域法师。随听随译。成此十卷。
十住婆沙论十六卷 【竞】【资】
右龙树造。大不思议论十万颂释华严经。备传西域。此论十六卷。即是彼论释十地中初之二也。
菩提资粮论六卷
右龙树菩萨造。说诸菩萨求无上菩提。皆以般若波罗蜜多为母诸佛皆由此出生。故六度万行三十二相出生之业。及种种菩萨之行。微妙法门。词约义广。理圆事备。求一切智者之妙门大路。
大乗庄严经论十三卷 【父】
右无著菩萨造。解释大乗菩萨从初發心至成一切智。修习证入种种功德法门。天竺三藏云。西域大小乗学。皆以此论为本。于此不通未可弘法。论初说造此论者以五义譬。一如金成器。令信向转彼心故。一如华敷。开示彼故。三如食美饍。得法味故。四如解文字。为令修习更不思故。五如开宝箧。实证得故。
大乗庄严经论一十五卷 【君】
右马鸣菩萨造。说菩萨修习大乗功德种种法门。
顺中论二卷
右龙树造。无著菩萨释。破空有二边之执。是般若波罗蜜多初品空义。
摄大乗论三卷
右无著菩萨造。真谛三藏第一译。收摄一切大乗圣教。法门要义。总集于此。而辩明之。
摄大乗论释一十五卷 【曰】【严】
右论本三卷。无著造。释论十二卷。世亲菩萨造。解兄论本义。
摄大乗论三卷
摄大乗论二卷
右与前论本同译別。
摄大乗论释一十卷 【与】
右晋西竺三藏达摩笈多译。
摄大乗论释十卷 【敬】
摄大乗论释十卷 【孝】
右无性菩萨释。唐玄奘译。与前三论本同译別。
佛性论四卷 【当】
右天亲菩萨造。解释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论十品。说自性十相。为显二义。一显本有不可思议境界。二显依道理修修行可得。三显已能令无量功德圆满究竟。故造斯论。
决定藏论三卷
右显了大乗全量八识心境分量善恶因果论。述此理决定无移。
辩中边颂论
右弥勒说执空执有为二边虚妄分別。有于此一都无。此中惟有空等。颂辩中边二义故。
中边分別论二卷
辩中边论三卷 【竭】
唐译第二右世亲菩萨造。释弥勒中边论颂。此论说七义。一相。二障。三真实。四修诸对治五即此修分位。六得果。七无上乗。
究竟一乗宝性论四卷
右不显造者显示第一义谛佛性体相德用等。
大乗成业论
业成就论
右本同译別。天亲菩萨造。业谓身口意三业。以一切造善造恶。生圣处堕恶道。皆不离三业而得成就。
因明正理论本
因明正理门论 【力】
右陈那菩萨造。本同译別。详略有异。唐译后序云。此论抗辩标宗。摧邪显正。因谈照实明彰显理。入言趣本正以离邪。西方时彦钻仰罙深。
因明正理门论
右大龙菩萨造。释因明论。
唯识论
右天亲菩萨造本。论序云。此是诸佛甚深境界。非是凡夫二乗所知。此论本末明三种空。一者人无我空。二者因缘法体空。三者真归佛性空。我空者。凡夫妄想。于五阴因缘法中见我为有。实不可得犹如兔角。五阴无常。我亦无常。如是知者名人无我空。因缘法空者。如薪火相待无实。离薪无火离火无薪。见火说假名薪。见薪说假名火。能成所成相待不离。能所亦实无。是名因缘法体空。真如法空者。佛性名第一义空。无世间色相有为法故。非是同于无性法故。以具真如法体。故名不空空。是名真如法空。实无前境界。但众生妄见有外境界。故名唯识。又名破色心论。但破虚妄烦恼结使心。不破佛性清净心也。
唯识二十论
唯识三十论
大乗唯识论
右天亲菩萨造。
转识论
显识论
成唯识宝生论五卷
右天亲造三十本颂说唯识义。护法菩萨造论五卷。解释成前三十颂义。亦名二十唯识论释。
成唯识论十卷 【忠】
右护法安慧菩萨等十师造此论。能成就天亲三十颂论。令义理圆成。故名成唯识论。尽邃理之微。阐法王之奥。为令学者破空有迷谬执。生正解断重障。证真解脱故。
大丈夫论二卷 【则】
右提婆菩萨造。论云。能成种智果。施因为最大。一切众事具。无不由施成。施是生大道出世之胞胎。救一危难人。胜余一切施。一切善法行悲心施为首。二十九品广说施法。
入大乗论二卷
右坚意菩萨造。欲为众生遮苦因故。为救偏执邪见颠倒思惟不解实义。不顺佛智。谤正法得大罪报者。如是得生闻思修。乃至具足一切智故。
大乗掌珍论二卷
右清辩菩萨造。序云。为悲悯世间种种邪见生死笼樊无量忧苦故。欲令学人易证真空。速入法性。故略制此。如掌珍论。
大乗起信论
右梁真谛第一译。马鸣菩萨撮略百本大乗经宗旨。造此论。为欲令众生除疑舍邪执。起大乗正信。佛种不断故。
宝行王正论
右说一切国王御国治民善恶功罪。违理顺理苦乐因果。修集相好敬爱正法等。种种法门。
大乗五蕴论
世亲菩萨造。
大乗广五蕴论
安慧菩萨造。
右说色蕴十五种。受蕴八种。想蕴亦八种。行蕴有七十三法。识蕴亦八种。造善造恶生乐趣苦趣。有无量功能积聚。故名蕴。
發菩提心经论二卷 【尽】
右说發菩提心因缘功德。天亲造论。广明经义。
大乗起信论二卷
右唐实叉难陀译。与前真谛所译本同译別。文或有异。序述其详云。大乗明镜莫过于此。
三无性论二卷
右三无性者。一分別相无自性。二依他生无自性。三真实胜义无自性性。
如实论
右如无乖异。实非妄倒。义理真实。
方便心论
右如炼金。须借炉火人工为其方便。乃可成金。菩萨修行须明达佛理以为方便乃得成道。
观所缘缘论
右陈那菩萨造。心为能观。缘境为所观。心境非一故言所缘缘。如眼观色境。色是所缘。眼识为能缘等。
观所缘论释
右护法菩萨造。解释前论。
无相思尘论
右陈那菩萨造。意识细境。非缘外境。故名无相。识心分別至邻虚位极微细。故名思尘。
回诤论 【命】
右佛入灭后异见偏执。遂多诤论。龙树造论。回邪归正。一切论义皆能解释。
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外道小乗涅槃论
右解释佛说涅槃因果正义。破二十种诸外道邪见异论。
提婆菩萨破外道小乗四宗论
右破外道论师一切法一异俱不俱四宗义。
缘生论
右解在此字函缘生经。
掌中论
右陈那菩萨造。说三界但有假名。实无外境。由妄执故。谓绳为蛇。善观察时绳亦无实体。妄识分別。知相假借。无实可得。知一切法但是假法。
壹输卢迦论
右龙树造。说一切法自体性空。故无有常。一切佛缘觉声闻。于空法中而得出离。非于诸行断常法中而得解脱。
大乗百法明门论
右天亲造。一切法略有五种。一心法。略有八种。二心所有法。略有六种徧行有五。別境有五。善有十一烦恼有六。随烦恼有二十。不定有四。三色法。略有十一种。四心不相应法。略有二十四种。无为法略有二种。
百字论
右提婆造。破我见等一切诸法。各有自相义。
手杖论
右论。言世间一类有情。为无慧解便生邪执。由此沉沦。为怜悯此等愚蒙。作手杖论。
取因假设论
右陈那菩萨造。取者执也。因者对果。假者虚妄。设者施设。佛化众生不坏世间。依假施设事而宣法要。使之开悟永断烦恼。
六门教授习定论
右无著本。天亲释。为欲利益一切有情。令习世出世定速离烦恼得解脱故。说此修习静定法门。佛言。先当依定能尽有漏。求出生死海者。离于正定无別方便。
大乗法界无差別论
右说众生界不异法身。法身不异众生界。平等解脱一味无別。如日轮为云所覆。而性常清净。
十二因缘论
右解十二支法义。
止观门论颂
右世亲菩萨造。七十颂论。修习定慧是入圣妙门。
观总相论颂
右陈那菩萨造。诸法有总相別相差別。此略颂总相义。
解卷论
右论云。三界唯以言名为体。由强分別非实有法。为生不颠倒智故造此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