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圣教法宝标目卷第八    

  • 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 【随】

  • 十诵比丘戒本

  • 五分比丘戒本

  • 僧祇律比丘戒本

  • 僧祇律比丘尼戒本

  • 十诵律比丘尼戒本

  •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本

    右七经同帙僧律四波罗夷十三僧残二不定三十舍堕尼萨耆波夜提九十波夜提四悔过波罗提提舍尼众学法七灭诤法尼律八波罗夷十九婆尸沙一百四十一波夜提余尼萨耆波夜提众学灭诤法数同佛制半月布萨说戒即此本也

  • 四分解脱戒本

  • 四分戒本

  • 四分僧戒本

    右本同译別

  • 四分比丘尼戒本

  • 五分比丘尼戒本

    右尼律八波罗夷十七僧残三十舍堕一百七十八堕法五分二百一十八悔过众学法七灭诤法

  • 沙弥十戒经并七十二威仪法

  • 沙弥威仪

  • 沙弥尼戒文

  • 沙弥尼戒经

    右经题名义自具

  • 舍利弗问经 【外】

    右佛说涅槃后律分为五部因缘舍利弗问佛制律或开或遮疑义及八部鬼神何故生于恶道而见佛闻法等事

  •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十卷 【受】

    右梵语羯磨此云时到亦云办事谓集僧出家授戒出白众罪悔过折伏谏𢷤等法百一者举其大数与大律数虽不同无违妨也

  • 大沙门百一羯磨 【傅】

  • 羯磨上下二卷

  • 昙无德律部杂羯磨

  •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

  • 弥沙塞羯磨本

  • 四分比丘尼羯磨

  • 优波离问佛经

    右优波离问戒律种种事

  •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二卷 【训】

    右唐宣律师集

  • 四分僧羯磨三卷

    右唐怀素集

  • 四分尼羯磨三卷

    右亦怀素集

  • 大爱道比丘尼经二卷 【入】

    右佛说比丘尼当受八敬法复受十戒行十事等乃受五百具足大戒佛正法当住千岁以阿难大爱道累请度尼故减五百岁然佛言若女人作沙门精进持戒不犯毛发现身化成男子复说受请受食行路入室出户种种戒法当除灭八十四态法佛般泥洹后当有二千比丘尼末世时有八万比丘尼奉持是法律皆得阿罗汉其余者却后百三十劫当复奉是法律得阿罗汉

  • 根本说毗柰杂事摄颂 【入】

  • 一切有部毗柰耶尼陀那颂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柰耶颂五卷

    右以少偈颂收戒律广文总括宏纲使易记忆西域尊者毗舍佉等造

  • 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经

    右佛说戒律中罪犯轻重事理精详

  • 迦叶禁戒经

    右说真沙门持戒行道不惜寿命不求供养有不行沙门法者不名沙门如贫人称名大富如医师不自愈病如摩尼珠堕不净中如死人著金银珍宝

  • 佛说戒消灾经

    右说持归戒人鬼神畏避不敢害犯

  • 佛说犯戒罪轻重经

    右佛说犯众学戒九百千岁堕地狱犯波罗提提舍尼三亿六十千岁犯波逸提二十四亿四十千岁犯偷兰遮五十亿六十千岁犯丘尼诽谤如是毗尼者非吾弟子是魔朋侣世世学道不成不出三界

  • 优婆塞五戒相经

    右戒杀盗婬妄语饮酒可悔不可悔有罪无罪僧伽婆尸沙二百三十亿四十千岁犯波罗夷九百二十一亿六十千岁佛言若比丘比罪等事理精详

  •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十四卷 【奉】【母】

    右尊者胜友造于佛戒律中以略显广明举持犯轻重种种学处并佛略教非遮非许清净不清净等诸所有事皆明其义与诸部毗柰耶等多相叅照

  • 摩得勒伽经十卷 【仪】

    右说戒律中持犯轻重种种法叅照诸部理事甚详

  • 毗柰耶八卷 【诸】

    右毗秦言去柰耶言真也去若干非而就真也降伏此心息此心忍不起降伏戒也息定也忍智也三世佛法藏秘要训三乗声闻使得道成佛皆从戒律始此律一部姚秦世初所译律也制戒之因持犯轻重与诸部律多同但词有详略尔

  • 善见律毗婆沙十八卷 【姑】【伯】

    右律毗婆沙名善具足分別戒相不杂他语于律中因缘根本所说义味具足善能分別一切律藏无有障碍故名具足第十八卷舍利弗与优波离问答律义甚详

  • 佛阿毗昙经二卷

    右出家相品说一千阿僧祇世界众生所有功德成佛一毛孔如是徧身毛孔功德成一好如是八十种好功德增百倍成如来一相三十相功德增千倍成一毫相千毫相功德增百倍成无见顶相次说十二因缘四谛等法义甚详次说佛为众演法受具乃至广说灭恶法度人出家等事

  • 毗尼母论八卷 【叔】

    右毗尼此名灭灭诸恶法故母论者广摄律义故律藏外诸义一切经要皆在此中如众流入海制戒因本皆在此中

  • 大比丘三千威仪经二卷

    右说行住坐卧衣服饮食等种种规绳词简事详委曲精尽

  •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九卷 【犹】

    右此解十诵律论大解律中九十事及悔罪众学灭诤等法

  • 律二十二明了论 【子】

    右分別解释律中所立名义

  • 阿毗昙八揵度论三十卷 【儿】

    右迦旃延子造竺佛念等译阿毗昙者此云无比法揵度者此云聚即法聚也解释种种法义谓初说世间第一法顶法煖法次十二缘九十八使结系四果见谛三界所断烦恼四谛七觉意八智等法此论三十卷分为八揵度八部法类不同故一杂二结使三智四行五四大六二十二根七定八见八揵度中复列四十四品一杂杂明诸事故二结使明诸根随烦恼三释智慧差別四辩善恶邪正诸行五明净根智证见圣谛理六辨利钝根乗行业差別七明四禅八定差別八明意止欲想时节见解各不同故此论中性相理事法数无边故名法聚亦是藏之別名故新论作八蕴

  • 阿毗达磨發智论二十卷 【孔】【怀】

    右奘法师译与阿毗昙论本同译別译文顺畅即是说一切有部对法藏之根本佛圆寂后三百年中论师迦多衍尼子之所造也后代传人本有广略此發智论文义具足传习之者号为身论以余论各辩一支有异于身故

  •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十二卷 【兄】

    右大目揵连造集众法宝聚普施群生论首偈曰阿毗达磨如大海大山大地大虚空具摄无边圣法财今我正勤略显示其总颂曰觉支净果行圣种正胜足念谛静虑无量无色定觉支离根处蕴界缘起

    法蕴足论者盖阿毗达磨之权舆一切有部之洪源也大目揵连所制镜六通之妙慧晣三达之智明桴金鼓于大千声玉螺于百亿摘藏海之奇鸠教山之胜珍使天镜常悬法幢永树众邪息藩篱之望诸子骋游戏之欢也佛涅槃后百有余年叠启五分之殊解开二九之异虽各擅连城之贵俱称照乗之珍唯一切有部卓乎迥秀若妙高之处宏海犹朗月之冠众星者岂不以本弘基永者欤至如八种揵度骛微于發智之场五百应真驰誉于广说之斯皆揖此㳙波分兹片玉遂得驾群部而高蹈接天衢而布武是知登崐阆者必培𪣻于众山游溟渤者亦坳塘于群澍矣(出奘法师同译靖迈序)

  •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二十卷 【弟】【同】

    右佛令舍利弗代吾为众宣说法要自一法二法以至十法一法者一切有情皆依食住一切有情皆依行住二法品谓名色等总二十七门三法有十谓善不善根各三善不善寻各三恶行妙行各三三界欲恚害三界出离四法有十谓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四静处四圣谛四想四无量四无色四圣众四沙门果次五法次六法以至十法佛叹善哉善哉汝能结集如来所说增一法门复告苾刍众汝等皆应受持读诵能引大善大义大法清白梵行菩提涅槃

    集谓聚积异谓差別法门名相各別异故足谓周足舍利子智慧第一于佛所说法十二分教中增一名数勒为一聚广大周足故

  •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十六卷 【气】【连】

    右提婆设磨阿罗汉造论初颂曰阿毗达磨正法灯心中净眼智根本三界照明慧眼道一切法灯佛语海能發胜慧破诸疑是诸圣贤法衢路了此胜法至聪明悟斯圣教真佛子

  •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三卷

    右尊者世友造说十大地法十大烦恼地法十小烦恼地法五恼五法数性相事理各各体性差別如地水火风四大欲色无色十八界等各不同故名界多界共聚集故名身摄义周圆满足故名足总通大小乗三界九地五位修断行门故

    基法师序云界身足论者说一切有部發智六足之一足也先是婆沙八蕴阙五蕴之幽趣發智六足无五足之玄文元本颂有六千后译删略为九百颂或五百颂奘法师翻八百三十颂文遗广略义离增减神功妙思繄可殚言

  •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十八卷 【枝】【交】

    右尊者世友造唐奘法师译一切法众多流类不同此论各随品类条贯义理收摄一切法周圆满足不乱故总有五法一色法二心法三心所法四不相应行法五无为法第一辩五事品第二辩诸智品三辩诸处四辩七事五辩九十八随眠六辩摄等法七答千问八次择品如是诸品中收一切法义无不圆足

  • 众事分门毗昙论十二卷 【友】

    右宋天竺三藏译二论本同译別

  •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二百卷 【投】【逸】

    右梵语阿毗昙此言大法也阿毗达磨此云胜法或言无比法毗婆此云广解说或云种种说(出道安法师序及诸经音义)佛涅槃后四百年健䭾逻国王以诸部执师资异论召集贤圣大阿罗汉脇尊者世友尊者等五百人皆具三明六通复内穷三藏外达五明集义制论凡三十万颂九百六十万言备释三藏悬诸千古穷其枝叶究其浅深佛法重明微言再显唐三藏法师于西域具获本文传译流布焉(出西域记第三卷及本论后三藏偈)

  • 俱舍释论二十三卷 【心】【神】

  • 俱舍论本颂

    右天亲造解释俱舍论三十卷中义理梵本来有先后故释论在前本论在后

  • 俱舍论三十卷 【疲】【真】

    右天亲菩萨造俱皆也舍此云藏则库藏之总名也(出诸经音义)此论博综群籍备摧异说天竺大小乗学依此为本(本序)论有九品一分別界品说四大六入十八界等二分別根品说眼耳鼻舌男女命意等二十二根三分別世品广说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各多差別三界种种事相次四分別业品前言世別皆由业生此明种种善恶诸业业由随眠方得生长次五分別随眠品次六分別贤圣品说诸贤圣道相次七分別智品次八分別定品次九破执我品谓有我执无容解脱

  •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八十卷 【志】【持】

    右众贤论师造众贤博学高才明一切部毗婆沙论时天亲先作俱舍论破毗婆沙门所执理奥文华西域学徒莫不赞仰鬼神亦皆称习众贤心愤二十年覃思作俱舍雹论欲与天亲面定是非未果而终天亲后见其论叹有知解言其思力甚顺我义宜名顺正理论遂依行焉

  •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四十卷 【雅】【爵】

    右众贤论师造序偈云已说论名顺正理乐思择者所应学文句𣲖演隔难寻非少劬劳所能解为撮广文令易了故造略论名显宗饰存彼颂以为归删顺理中广决择对彼谬言申正释显此所宗真妙义

  • 阿毗昙心论四卷 【自】

    右尊者法胜造论列十品辩一切法门义理行相令学者生解达法故

  • 法胜阿毗昙心论六卷

    右大德优波扇多造序云昔论师解释太广太略使学者迷惑烦劳今离于广略释不颠倒法相令人觉悟真实离诸过恶生诸功德得勇猛第一义利故

  • 杂阿毗昙心论十一卷 【縻】【都】

    右尊者法救造序云诸师释阿毗昙心义极略难解知法胜所释最为略极广令智退优婆扇多八千偈又一师万二千偈此名广也我达磨多罗专精思惟义贤众所应学正要易解了于诸论中为殊胜具足显示真实义一切境界故

  • 阿毗昙甘露味论二卷

    右一施戒品二三界五道品三住食生品四业品五阴持入六行七十二缘八根九禅智十无漏十一智十二禅定十三杂定十四三十七品十五四谛十六杂品逐品分辩法义得道圣人名瞿沙造欲令学者尽一切漏得一切智甘露味故

  • 随相论二卷

    右说诸法不能自生借缘方起如小儿借扶方起人不能自生借贪爱及业父母因缘方生如地水生榖芽若无人功置榖子地中芽终不生众生作善恶业方牵生果各随其相故

  • 尊婆须蜜论十卷 【邑】【华】

    右婆须蜜菩萨大士次继弥勒作佛师子如来也从释迦文降生为大婆罗门父命观佛侍佛四月已出家佛涅槃后撰此论一十品十四揵度该罗深度博尽诸法撰论已入三昧如弹指顷升神兜率与次补光燄如来柔仁如来皆集弥勒天宫

  • 三法度论三卷

    右说依三宝修行可度生死修财法无畏施可入圣道修身口意三业除三漏越三涂超三界近三宝除三毒灭三苦生三慧入三圣位等法故总名三法度论

  • 入阿毗达磨论二卷

    右塞建陀罗阿罗汉造说有学人闻对法中名义稠林便生怖畏欲令彼于法相海中深洄澓处欣乐易入故作斯论辩演阿毗达磨中八种法谓色受想行识空择灭非择灭总摄一切义

  • 成实论十六卷 【夏】【东】

    右成谓成就圆满实谓真实不虚此论辩一切法义皆真实圆成故初佛宝具足品四无畏十号三不护三善品众法品十二部经品清净品贤圣品福田品如是等二百二品类集演说详如本论

  • 立世阿毗昙论十卷 【西】

    右立谓成立世谓大千世界佛于起世经中说器世间有情世间四洲诸天三界诸趣因果善恶受生寿命依正胜劣地动昼夜种种地狱大小日月三灾劫住成坏空等种种事相与起世经楼炭经俱舍论等相參照

  • 解脱道论十二卷 【二】

    右阿罗汉优波底沙造以十二品演说分別因缘戒头陀定求善友分別行行处行门五神通分別慧五方便分別谛后偈云无边无称不可思无量善才善语言于此法中谁能知唯坐禅人能受持微妙胜道为善行于教不惑离无明

  • 舍利弗阿毗昙论三十卷 【京】【邙】

    右与舍利弗集异足门论法义相涉而体制不同初十二入品次十八界品次五阴四圣谛二十二根七觉不善善根四大优婆塞诸界诸业四果三乗二觉等人品智品十二缘念处正勤禅定道品烦恼摄品绪品总演一切法名事理

  • 五事毗婆沙论二卷 【面】

    右尊者法救造释世友尊者所制五事论为欲开發深隐义如發伏藏令世间欢喜受用如除云翳日月显照世友制论为有弟子怖广闻持欲令依止略文起明了觉于一切法自相共相明了故虽略说五事而摄一切法故

  • 毗婆沙论十四卷 【洛】【浮】

    右说迦旃延子本誓愿于五千佛修阿毗昙章句分揵度品数立章门此论解释彼诸品法义

  • 三弥底部论三卷

    右说诸有情死此生彼中有阴五道三界舍受身等法

  • 四谛论四卷 【渭】

    右婆薮菩萨造说苦集灭道法

  • 分別功德论三卷

    右说三宝及诸大弟子各有第一胜妙功德

  • 辟支佛因缘论二卷

    右说辟支佛观老病死四时改变知一切法皆无常苦空无我因缘而觉故亦名独觉神通变现飞空自在不乐说法以神足化人作胜福田

  • 十八部论

  • 部执异论

  • 异部宗轮论

    右皆说佛涅槃后诸部各异所从出生

大藏圣教法宝标目卷第八

音释

(之列切明也)

(䌸谋切击皷椎也)

[琬-(夗-夕)+匕]

(于阮切玉名)

(亡遇切乱驰也)

培𪣻

(培薄口切𪣻郎斗切培𪣻小阜也)

[坳-力+刀]

(乌交切地[坳-力+刀]下不平也)

𫄠

(居登切大索也)

(苏旰切)

(渠竹切)


校注

[A1] 堕【CB】随【龙】
[A2] 已【CB】巳【龙】
[A3] 已【CB】巳【龙】
[A4] 母【CB】毋【龙】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大藏圣教法宝标目(卷8)
关闭
大藏圣教法宝标目(卷8)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