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三万二千人皆是阿罗汉——心善解脱慧善解脱所作已办离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得大自在住清净戒善巧方便智慧庄严证八解脱到于彼岸——其名曰具寿阿若憍陈如阿史波室多摩诃那摩波帝利迦摩诃迦叶憍梵波提离波多优楼频螺迦叶那提迦叶伽耶迦叶舍利弗大目揵连摩诃迦旃延摩诃迦毗那真提那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阿尼楼駄微妙臂须菩提薄拘罗难陀陀罗难陀罗睺罗如是具寿阿罗汉有学阿难陀等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复有菩萨摩诃萨八万四千人俱皆是一生补处大法王子有大威德如大龙王百福圆满身光照曜犹如千日破诸昏暗智慧澄澈逾于大海了达诸佛秘密境界然大法炬引导众生于生死海作大船师怜愍众生犹如赤子于一切时恒施安乐名称普闻十方世界自在游戏微妙神通已能善达诸总持门具四无碍辩才自在已得圆满大愿自在妙善成就事业自在已能善入三昧自在具足圆满福德自在常为众生不请之友经无量劫勤修六度历事诸佛不住涅槃断诸烦恼种习皆除虽生六道而无过失现身十方讲说妙法无量世界化利群生制诸外道摧伏邪心离断常因令生正见而无往来动摇之相非严而严十方佛土不说而说妙理寂然住无所住度人天众受无所受广大法乐披精进甲执智慧剑破魔军众而击法鼓身恒徧坐一切道场大法螺觉悟群品一切有情悉蒙利益闻名见身无空过者具三达智悟三世法善知众生诸根利钝应病与药无复疑惑布大法云澍甘露雨转不退转智印法轮闭生死狱开涅槃门發弘誓愿尽未来际度脱群生此诸菩萨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名曰垢菩萨弥勒菩萨师子吼菩萨妙吉祥菩萨维摩诘菩萨观自在菩萨得大势菩萨金刚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虚空藏王菩萨陀罗尼自在王菩萨三昧自在王菩萨妙高山王菩萨大海深王菩萨妙辩严王菩萨欢喜高王菩萨大神变王菩萨法自在王菩萨清净雨王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疗烦恼病菩萨宝山菩萨宝财菩萨宝上菩萨宝德菩萨宝藏菩萨宝积菩萨宝手菩萨宝印手菩萨宝光菩萨宝施菩萨宝幢菩萨大宝幢菩萨宝雨菩萨宝达菩萨宝杖菩萨宝髻菩萨宝吉祥菩萨宝自在菩萨栴檀香菩萨大宝炬菩萨大宝严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星光菩萨火光菩萨电光菩萨施念慧菩萨破魔菩萨胜魔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不断大愿菩萨大名称菩萨无碍辩才菩萨无碍转法轮菩萨如是无垢菩萨摩诃萨等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复有亿万六欲天子其名曰善住天子威德天子普光天子清净慧天子吉祥天子大吉祥天子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日光天子月光天子如是等天子释提桓因而为上首悉皆爱乐大乘妙法愿随奉事三世如来入不思议秘密境界庄严诸佛众会道场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复有恒河沙色界天子其名曰大光普照天子无垢庄严天子神通游戏天子三昧自在天子陀罗尼自在天子大那罗延天子圆满上愿天子无碍辩才天子吉祥福慧天子常發大愿天子如是等天子光明大梵天王而为上首悉皆具足三昧神通乐说辩才历事诸佛三世如来菩提树下坐金刚座破魔军已证菩提时徧至众会皆于最初劝请如来转妙法轮开甘露门度人天众善悟诸佛秘密意趣于大菩提不复退转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复有四万八千诸大龙王摩那斯龙王德叉迦龙王难陀龙王难陀龙王阿耨达池龙王大金面龙王如意宝珠龙王雨妙珍宝龙王常澍甘雨龙王有大威德龙王彊力自在龙王如是等龙王娑竭罗龙王而为上首悉皆爱乐大乘妙法發弘誓愿恭敬护持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复有五万八千诸药叉神大师子王药叉神日轮光照药叉神妙那罗延药叉神甚可怖畏药叉神莲华光色药叉神诸根美妙药叉神外护正法药叉神供养三宝药叉神雨众珍宝药叉神摩尼钵罗药叉神如是等诸药叉神僧慎尔邪药叉神而为上首悉皆具足难思智光难思智炬难思智行难思智聚而为众生制伏恶鬼使得安乐能延福智守护大乘令不断绝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复有八万九千乾闼婆王顶上宝冠乾闼婆王普放光明乾闼婆王金刚宝幢乾闼婆王妙音清净乾闼婆王徧至众会乾闼婆王普现诸方乾闼婆王爱乐大乘乾闼婆王转不退轮乾闼婆王如是等乾闼婆王诸根清净乾闼婆王而为上首皆于大乘深生爱敬利乐众生恒无懈倦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复有千亿阿修罗王罗睺罗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出现威德阿修罗王大坚固力阿修罗王美妙音声阿修罗王光明徧照阿修罗王鬪战恒胜阿修罗王善巧幻化阿修罗王如是等阿修罗王广大妙辩阿修罗王而为上首善能修习离诸我慢受持大乘尊重三宝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复有五亿迦楼罗王宝髻迦楼罗王金刚净光迦楼罗王速疾如风迦楼罗王虚空净慧迦楼罗王妙身广大迦楼罗王心不退转迦楼罗王广目清净迦楼罗王大腹饱满迦楼罗王有大威德迦楼罗王智慧光明迦楼罗王如是等迦楼罗王如意宝光迦楼罗王而为上首悉皆成就不起法忍权饶益一切众生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复有九亿紧那罗王动地紧那罗王妙宝华幢紧那罗王宝树光明紧那罗王善法光明紧那罗王最胜庄严紧那罗王大法光明紧那罗王受持妙法紧那罗王妙宝严饰紧那罗王成就妙观紧那罗王如是等紧那罗王悦意乐声紧那罗王而为上首皆悉具于清净妙慧身心快乐自在游戏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复有九万八千摩睺罗伽王妙髻摩睺罗伽王具大威德摩睺罗伽王庄严宝髻摩睺罗伽王净眼微妙摩睺罗伽王光明宝幢摩睺罗伽王师子胸臆摩睺罗伽王如山不动摩睺罗伽王可爱光明摩睺罗伽王如是等摩睺罗伽王游戏神通摩睺罗伽王而为上首已能修习善巧方便令诸众生永离爱缠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复有他方万亿国土转轮圣王金轮转轮圣王银轮转轮圣王铜轮转轮圣王铁轮转轮圣王及与七宝千子眷属庄严无量象马车乘无数宝幢悬大宝幡华鬘宝盖缯䌽白拂种种珍奇妙宝璎珞涂香末香和合万种微妙殊香各执无价众宝香𬬻烧大宝香供养世尊以妙言词称赞如来甚深智海而白佛言「世尊我今不求三界有漏人天果报唯求出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三界之中人天福乐虽处尊位先世福尽还生恶趣受无量苦谁有智者乐世间乐」作是语已一心合掌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复有十六诸大国王迦毗罗国净饭大王摩伽陀国频婆娑罗王波罗㮈国迦斯大王有于陀国于阐大王娑罗国主迦毘那王如是等十六大王及诸小王舍卫国主波斯匿王名曰月光而为上首悉皆具足福智神通有大威德如转轮王一切怨敌自然降伏人民炽盛国土丰乐无量佛所种诸善根常为诸佛之所护念庄严劫中千佛出现如是诸王常为施主贤劫之中千佛出现如是诸王亦为施主于当来世星宿劫中千佛出现当为施主乃至未来一切诸佛出现世间如是诸王以本愿力常行檀施饶益有情随宜善入诸方便门虽作国王不贪世乐厌离生死修解脱因勤求佛道爱乐大乘化利群生不著诸相绍三宝种使不断绝为听法故供养如来广修珍膳严持香华来至佛所各与一万二万乃至千万诸眷属俱

复有十六大国王夫人韦提希夫人妙胜鬘夫人甚可爱乐夫人三界无比夫人福报光明夫人如意宝光夫人末利夫人妙德夫人如是等夫人殊胜妙颜夫人而为上首已能善入无量正定为度众生示现女身以三解脱修习其心有大智慧福德圆满无缘大慈无碍大悲怜愍众生犹如赤子以本愿力得值世尊为欲听法来诣佛所瞻仰尊颜目不暂舍以无量种人中上供奉献世尊及以无数妙宝璎珞供养如来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复有百千无央数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婆罗门刹帝利薜舍𭚠达罗及诸国界长者居士一切人民是诸大众發清净信起殷重心宿种善根生值佛法为求出世起难遭想来诣佛所一心合掌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复有无数诸外道众苦行外道多闻外道世智外道乐远离外道路伽邪陀外道路伽邪治迦儞外道而为上首成就五通飞行自在發希有心为听法故来诣佛所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复有无量无数非人饿鬼所谓无财鬼食人吐鬼恼众生鬼食洟唾鬼食不饱鬼毘舍阇鬼臭极臭鬼食粪秽鬼食人胎鬼食生子鬼食不净鬼生吉祥鬼如是诸鬼毘卢陀伽大鬼神王而为上首舍离毒心归佛法僧悉皆卫护如来正法为听法故来诣佛所五体投地渴仰世尊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复有无量无数禽兽诸王命命鸟王鹦鹉鸟王及师子王象王鹿王如是一切诸禽兽王金色师子王而为上首悉皆归命如来大师为欲听法来诣佛所各随愿力供养世尊而白佛言「惟愿如来哀受我等微少供养永离三涂恶业种子得受人天福乐果报开阐大乘甘露法门速断愚痴当得解脱」时诸鸟王作是语已一心合掌瞻仰如来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复有百千琰魔罗王与无央数诸大罗刹种种形类及诸恶王幽冥官属校计罪福狱吏刑司承佛威力舍离恶心与琰魔罗王同来听法而白佛言「一切众生以愚痴故贪五欲乐造五逆罪入诸地狱轮转无穷自业所因受大苦恼如世蚕茧自为萦缠唯愿如来雨大法雨灭地狱火施清凉风开解脱门闭三恶趣」时琰魔罗王作是语已种种珍宝供养如来一心恭敬绕百千匝与若干百千眷属俱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坐宝莲华师子座上其师子座色绀瑠璃种种珍奇间错严饰颇梨宝珠以为其茎紫磨黄金作莲华叶其莲华台以摩尼宝而为华须八万四千阎浮檀金大宝莲华而为眷属为诸大众前后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薄伽梵于师子座结跏趺坐威仪殊特犹如四宝苏迷卢山处于大海自然逈出如百千日照曜虚空放无量光破诸昏暗亦如俱胝圆满月轮独处众星放清凉光明朗世界是时如来入有顶天极善三昧名心璎珞宝庄严王住此定已身心不动无色界一切天子雨无量种微妙华香于虚空中如云而下色界诸天十八梵王雨众杂色无数天华百千万种梵天妙香徧满虚空如云而下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拘物头华芬陀利华瞻卜迦华阿提目多华波利尸迦华苏摩那华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而供养佛及众法宝又雨天上无价宝香其香如云作百宝色以天神力香气徧满此诸世界供养大会

尔时世尊从三昧起即于本座复入师子奋迅三昧现大神通令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谓动极动徧极动极涌徧极涌极振徧极振极击徧极击极吼徧极吼极爆徧极爆又此世界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中涌边没边涌中没其地严净悉皆柔软滋长卉木利益群生令三千界无有地狱饿鬼畜生及余无暇恶趣众生皆得离苦舍此身已生于人道及六欲天皆识宿命欢喜踊跃同诣佛所以殷重心顶礼佛足持诸珍宝无数璎珞悟三轮空以报佛恩

尔时如来于胸臆间及诸毛孔放大光明名诸菩萨游戏神通使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光明色如阎浮檀金此金色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及余他界乃至百亿妙高山王一切雪山香山黑山金山宝山及弥楼山大弥楼山目真隣陀山摩诃目真隣陀山小铁围山大铁围山江河大海流泉浴池及以百亿四大洲界日月星辰天宫龙宫诸尊神宫并诸国邑王宫聚落琰魔罗界所有一切八寒八热诸地狱中罪业众生受苦之相乃至十方畜生饿鬼受苦之相一切世间五趣众生受苦乐相如是皆现于此金色大光明中又此光中影现菩萨修行佛道种种相貌释迦菩萨于往昔时作光明王最初發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菩提树下得成佛道娑罗林中入于涅槃于其中间三僧企邪百万劫中所有一切慈悲喜舍八万四千波罗蜜乃于过去作金轮王王四天下尽大海际人民炽盛国土丰乐正法化世经无量劫一切珍宝充满国界彼轮王观诸世间皆悉无常厌五欲乐舍轮王位出家学道或于大国为王爱子弃舍身命投于饿虎或作尸毘王割身救鸽或救孕鹿舍鹿王身或于雪山为求半偈而舍全身或现受生于净饭王家弃舍后宫六万婇女及舍种种上妙伎乐踰城出家六年苦行日食麻麦降诸外道坐菩提树下破魔军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如是等百千恒沙难思行愿一切相貌悉皆顿现于此金色大光明中

又此光中影现如来不可思议八大宝塔拘娑罗国净饭王宫生处宝塔摩伽陀国伽邪城边菩提树下成佛宝塔波罗奈国鹿野园中初转法轮度人宝塔舍卫国中给孤独园与诸外道六月论议得一切智声名宝塔安达罗国曲女城边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共梵天王及天帝释十二万众从三十三天现三道宝阶下阎浮时神异宝塔摩竭陀国王舍城边耆阇崛山说《大般若》《法华》《一乘心地经》等大乘宝塔毘舍离国庵罗卫林维摩长者不可思议现疾宝塔拘尸那国提河边娑罗林中圆寂宝塔如是八塔大圣化仪人天有情所归依处供养恭敬为成佛因如是音声及诸塔影而于三世难思议事悉皆影现大光明中

又十方界三世诸佛及大菩萨道场众会神通变化希有之事及诸如来所说妙法皆如响应于此金色大光明中无不见闻一切众生遇此光明见彼瑞相皆發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诸大众睹佛神力不可思议叹未曾有各相谓言「如来今日入于三昧放大光明照十方界得见如来往昔所有难思议事调伏恶世邪见众生令生正解趣向菩提希有如来能为一切世间之父无量劫中难可得见我等累劫修诸行愿得遇三界人天大师唯愿慈尊哀愍世间从定而起说甚深法示教利喜一切众生」作是语已瞻仰尊颜默然而住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师子吼——三僧企邪修行福智于贤劫中次补佛处受灌顶位作大法王——四向观视海会大众發大音声而作是言「我于往昔无量劫中已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历事恒沙一切诸佛曾于第一众会道场见不思议神通变化未尝睹此金色光明影现一切菩萨行愿及现如来种种相貌令见三世难思议事唯愿仁者一心合掌瞻仰尊颜从定而起授甘露药除热恼病令证法身常乐我净是诸如来有二种法于三昧中不复久住一者大慈二者大悲依大慈故与众生乐依大悲故拔众生苦以是二法于无数劫熏修其心而成正觉世间众生多诸苦恼以是因缘如来不久从三昧起当为演说心地观门大乘妙法」告诸大众「无求一切人天福乐速求出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今日世尊从胸臆中放金色光所照之处皆如金色佛所显示意趣甚深一切世间声闻缘觉尽思度量所不能知汝等凡夫不观自心是故漂流生死海中诸佛菩萨能观心故度生死海到于彼岸三世如来法皆如是放此光明非无因缘」是诸众会闻大士言心怀踊跃得未曾有

尔时师子吼菩萨摩诃萨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敬礼天人大觉尊  恒沙福智皆圆满
金光百福庄严相  發起众生爱乐心
超过三界独居尊  功德最胜无伦匹
普用神通自在力  随所造业现其前
我以天眼观世间  一切无有如佛者
希有金容如满月  希有过于优昙华
无边福智利群生  大光普照如千日
愚痴众生长夜苦  蒙光所照悉皆除
我观如来昔所行  亲近供养无数佛
经历僧祇无量劫  为众生故趣菩提
常于生死苦海中  作大船师济群品
演说甘露真净法  令入无为解脱门
三僧祇劫度众生  勤修八万波罗蜜
因圆果满成正觉  住寿凝然无去来
一一相好周法界  十方诸佛相皆然
甚深境界难思议  一切人天莫能测
诸佛体用无差別  如千灯照互增明
智慧如空无有边  应物现形如水月
无边法界常寂然  如如不动等虚空
如来清净妙法身  自然具足恒沙德
周徧法界无穷尽  不生不灭无去来
法王常住妙法宫  法身光明靡不照
如来法性无罣碍  随缘普应利群生
众生各见在其前  为我宣说甘露法
随心能灭诸烦恼  人天众苦悉皆除
破有法王甚奇特  光明照曜如金山
为度众生出世间  能然法炬破昏暗
众生没在生死海  轮回五趣无出期
善逝恒为妙法船  能截爱流超彼岸
大智方便不可量  恒与众生无尽乐
能为世间大慈父  怜愍一切诸有情
如来出世甚难值  无数亿劫时一现
譬如优昙妙瑞华  一切人天所希有
于无量劫时一现  睹佛出世亦同然
是诸众生无福慧  恒处沈沦生死海
亿劫不见诸如来  随诸恶业恒受苦
我等无数百千劫  修四无量三解脱
今见大圣牟尼尊  犹如盲龟值浮木
愿于来世恒沙劫  念念不舍天人师
如影随形不暂离  昼夜勤修于种智
唯愿世尊哀愍我  常令得见大慈尊
三业无倦常奉持  愿共众生成正觉
今者三界大导师  座上跏趺入三昧
独处凝然空寂舍  身心不动如须弥
世间一切梵天魔  莫能警觉如来定
此界佗方凡圣众  悉知调御住于禅
广设无边微妙供  奉献能仁最胜德
六欲诸天来供养  天华乱坠徧虚空
十善报应无价香  变化香云百宝色
徧覆人天无量众  雨杂妙宝献如来
香气𣱦氲三宝前  百千伎乐临空界
不鼓自鸣成妙曲  供养人中两足尊
十八梵众雨天华  及雨杂宝千万种
梵摩尼珠妙璎珞  众宝严饰天妙衣
大宝华幢悬胜  持以供养牟尼尊
无色界天雨宝华  其华广大如车轮
雨微细香满世界  供养三昧难思议
龙王修罗人非人  奉献所感珍妙宝
各以供养天中  乐闻最胜菩提道
时薄伽梵大医王  善治世间烦恼苦
师子频伸三昧力  六种震动徧三千
以此觉悟诸有缘  于此无缘了不觉
随彼人天应可度  见佛种种诸神通
瞻仰月面牟尼尊  以净三业皆云集
如来能以无缘慈  饶益众生成胜德
胸臆放此大光明  名诸菩萨不退转
如劫尽时七日现  炽然照曜放千光
世间所有诸光明  不及一佛毛孔光
无量无碍大神光  徧照十方诸佛刹
如来福智皆圆满  所放神光亦无比
其光赫弈如金色  徧照十方诸国土
大圣金光影现中  悉见世间诸色像
三千大千诸世界  所有一切诸山王
四宝所成妙高山  雪山香山七金山
目真隣陀弥楼山  大铁围山小山等
大海江河及浴池  无数百亿四大洲
日月星辰众宝宫  天宫龙宫诸神宫
国邑王宫诸聚落  如是光中悉显现
又现如来往昔因  积功累德求佛道
如来昔在尸毘国  曾居尊位作人王
国界珍宝皆充盈  常以正法化于世
慈悲喜舍恒无倦  能舍难舍趣菩
割身救鸽甞无悔  深心悲愍救众生
时佛往昔在凡夫  入于雪山求佛道
摄心勇猛勤精进  为求半偈舍全身
以求正法因缘故  十二劫超生死苦
昔为摩纳仙人时  布发供养然灯佛
以是精进因缘故  八劫超于生死海
昔为萨埵王子时  舍所爱身投饿虎
自利利佗因缘故  十一劫超生死因
流水长者大医王  平等救护众生故
济鱼各得生天上  天雨璎珞来报恩
七日翘足赞如来  以精进故超九劫
昔为六牙白象王  其牙殊妙无能比
舍身命故投猎者  求佛无上大菩提
或作圆满福智王  施眼精进求佛道
又作金色大鹿王  舍身精进求佛道
为迦尸国慈力王  全身施与五夜叉
又作大国庄严王  以妻子施无悋惜
或为最上身菩萨  头目髓脑施众生
如是菩萨行慈悲  皆愿求证菩提道
佛昔曾作转轮王  四洲珍宝皆充满
具足千子诸眷属  十善化人百千劫
国土安隐如天宫  受五欲乐无穷尽
时彼轮王觉自身  及以世间不牢固
无想诸天八万岁  福尽还归诸恶道
犹如梦幻与泡影  亦如朝露及电光
了达三界如火宅  八苦充满难可出
未得解脱超彼岸  谁有智者乐轮回
唯有出世如来身  不生不灭常安乐
如是难行菩萨行  一切悉现金光内
又此光中现八塔  皆是众生良福
净饭王宫生处塔  菩提树下成佛塔
鹿野园中法轮塔  给孤独园名称塔
曲女城边宝堦塔  耆阇崛山般若塔
庵罗卫林维摩塔  娑罗林中圆寂塔
如是世尊八宝塔  诸天龙神常供养
金刚密迹四天王  昼夜护持恒不离
若造八塔而供养  现身福寿自延长
增长智慧众所尊  世出世愿皆圆满
若人礼拜及心念  如是八塔不思议
二人获福等无差  速证无上菩提道
如是三世利益事  于此光中无不见
十方佛土诸菩萨  神通游戏众灵仙
万亿国土转轮王  寻此光明普云集
各以神力来供养  雨如意宝奉慈尊
诸天伎乐百千种  不鼓自然出妙音
天华乱坠满虚空  众香普熏于大会
宝幢无数诸璎珞  持以供养人中尊
微妙伽陀赞如来  善哉能入于三昧
现不思议大神力  调伏难化诸有情
令住坚固不退心  我于佛所深随喜
唯愿世尊从定起  为诸众生转法轮
永断一切诸烦恼  令住无住大涅槃
如我等类心清净  从万亿国来听法
以三昧力常谛观  于我微供哀纳受
能施所施及施物  于三世中无所得
我等安住最胜心  供养一切十方佛
世世亲近大悲主  恒常奉事大慈尊
以无所得妙善根  圆融法界趣真觉
过去如来入寂定  现大神通转法轮
今佛世尊亦复然  入定放光同彼佛
是故惟忖释师子  决定欲说心地门
若欲远离生死因  必获三世真常果
诸人合掌一心待  当入如来安乐宫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一


校注

大【大】*〔-〕【元】【明】* 唐【大】*唐元和年【元】* 若【大】*若等【宋】*【元】*【明】* 奉诏【大】*〔-〕【宋】【明】* 波【大】彼【宋】【元】【明】 难陀【大】〔-〕【明】陀【宋】【元】 陀罗【大】〔-〕【宋】【元】 澈【大】彻【明】 船【大】𮎐【宋】 (种习十方)十六字【大】〔-〕【宋】【元】【明】 受无所【大】无所不【宋】【元】【明】 大【大】人【宋】 垢菩萨【CB】【宋】【元】【明】垢【大】 栴【大】旃【明】 施【大】〔-〕【宋】【元】【明】 日【大】转【宋】【元】【明】 如意【大】〔-〕【宋】【元】【明】 权【大】获【宋】【元】【明】 大【大】火【宋】【元】【明】 𭚠【大】戍【元】【明】 邪【大】*耶【宋】*【元】*【明】* 所【大】〔-〕【宋】【元】【明】 唯【大】*惟【宋】*【元】*【明】* 珍【大】殄【元】 颇梨【大】玻瓈【明】 是时如来【大】〔-〕【宋】【元】【明】 门【大】〔-〕【宋】【元】【明】 弃【大】〔-〕【宋】【元】【明】 婇【大】䌽【宋】【元】 伎【大】妓【元】【明】 坐【大】〔-〕【宋】【元】【明】 塔影【大】影像【宋】【元】【明】 正【大】信【宋】【元】【明】 唯【大】*惟【宋】*【元】*【明】* 邪【大】耶【宋】【元】【明】 伎【大】*妓【元】【明】* 幡【大】幡【元】【明】 天【大】人【宋】【元】【明】 田【大】因【宋】【元】【明】 (令住随喜)十四字【大】〔-〕【宋】【元】【明】 (世世安乐宫)九十八字【大】〔-〕【宋】【元】【明】
[A1] 勤【CB】【丽-CB】劫【大】(cf. K37n1385_p0480b21)
[A2] 执【CB】【丽-CB】报【大】(cf. K37n1385_p0480c05)
[A3] 婆【CB】【丽-CB】娑【大】(cf. K37n1385_p0481c08)
[A4] 会【CB】曾【大】
[A5] 曾【CB】【丽-CB】会【大】(cf. K37n1385_p0485b03)
[A6] 提【CB】萨【大】(cf. X20n0367_p0925a02)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1)
关闭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1)
关闭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1)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