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八

观心品第十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曲躬合掌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告妙德等五百长者我为汝等敷演心地微妙法门而此道场无量无边人天大众皆生渴仰我今为是启问如来云何为心云何为地唯愿世尊无缘大慈无碍大悲为诸众生分別演说未离苦者令得离苦未安乐者令得安乐未發心者令得發心未证果者令得证果同于一道而得涅槃

尔时薄伽梵以无量劫中修诸福智所获清净决定胜法大妙智印印文殊师利言「善哉善哉汝今真是三世佛母一切如来在修行地皆曾引导初發信心以是因缘十方国土成正觉者皆以文殊而为其母然今汝身以本愿力现菩萨相请问如来不思议法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普为分別解说

「唯然世尊我等乐闻

尔时薄伽梵妙善成就一切如来最胜住持平等性智种种希有微妙功德已能善获一切诸佛决定胜法大乘智印已善圆证一切如来金刚秘密殊胜妙智已能安住无碍大悲自然救摄十方有情已善圆满妙观察智不观而观不说而说是薄伽梵告诸佛母无垢大圣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言「大善男子此法名为十方如来最胜秘密心地法门此法名为一切凡夫入如来地顿悟法门此法名为一切菩萨趣大菩提真实正路此法名为三世诸佛自受法乐微妙宝宫此法名为一切饶益有情无尽宝藏此法能引诸菩萨众到色究竟自在智处此法能引诣菩提树后身菩萨真实导师此法能雨世出世财如摩尼宝满众生愿此法能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功德本源此法能销一切众生诸恶业果此法能与一切众生所求愿印此法能度一切众生生死险难此法能息一切众生苦海波浪此法能救苦恼众生而作急难此法能竭一切众生老病死海此法善能出生诸佛因缘种子此法能与生死长夜为大智炬此法能破四魔兵众而作甲胄此法即是正勇猛军战胜旌旗此法即是一切诸佛无上法轮此法即是最胜法幢此法即是击大法鼓此法即是吹大法螺此法即是大师子王此法即是大师子吼此法犹如国大圣王善能正治若顺王化获大安乐若违王化寻被诛灭

「善男子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沈沦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是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一切凡夫亲近善友闻心地法如理观察如说修行自作教佗赞励庆慰如是之人能断三障速圆众行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大圣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唯将心法为三界主心法本不染尘秽云何心法染贪嗔痴于三世法谁说为心过去心已灭未来心未至现在心不住诸法之内性不可得诸法之外相不可得诸法中间都不可得心法本来无有形相心法本来无有住处一切如来尚不见心何况余人得见心法一切诸法从妄想生以是因缘今者世尊为大众说三界唯心愿佛哀愍如实解说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汝所问心心所法本性空寂我说众喻以明其义善男子心如幻法由遍计生种种心想受苦乐故心如流水念念生灭于前后世不暂住故心如大风一刹那间历方所故心如灯焰众缘和合而得生故心如电光须臾之顷不久住故心如虚空客尘烦恼所覆障故心如猿猴游五欲树不暂住故心如画师能画世间种种色故心如僮仆为诸烦恼所策役故心如独行无第二故心如国王起种种事得自在故心如怨家能令自身受大苦故心如埃尘坌污自身生杂秽故心如影像于无常法执为常故心如幻梦无我法执为我故心如夜叉能啖种种功德法故心如青蝇好秽恶故心如杀者能害身故心如敌对常伺过故心如盗贼窃功德故心如大鼓起鬪战故心如飞蛾爱灯色故心如野鹿逐假声故心如群猪乐杂秽故心如众蜂集蜜味故心如醉象耽牝触故善男子如是所说心心所法无内无外亦无中间于诸法中求不可得去来现在亦不可得超越三世非有非无常怀染著从妄缘现缘无自性心性空故如是空性不生不灭无来无去不一不异非断非常本无生处亦无灭处亦非远离非不远离如是心等不异无为无为之体不异心等心法之体本不可说非心法者亦不可说何以故若无为是心即名断见若离心法即名常见永离二相不著二边如是悟者名见真谛悟真谛者名为贤圣一切贤圣性本空寂无为法中戒无持犯亦无大小无有心王及心所法无苦无乐如是法界自性无垢无上中下差別之相何以故是无为法性平等故如众河水流入海中尽同一味无別相故此无垢性是无等等远离于我及离我所此无垢性非实非虚此无垢性是第一义无尽灭相体本不生此无垢性常住不变最胜涅槃乐净故此无垢性远离一切平不平等体无异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一心修习如是心地观法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三世觉母妙吉祥  请问如来心地法
我今于此大会众  开演成佛观行门
此法难遇过优昙  一切世间应渴仰
十方诸佛证大觉  无不从此法修成
我是无上调御师  转正法轮周世界
化度无量诸众生  当知由悟心地观
一切有情闻此法  欣趣菩提得授记
一切有缘得记人  修此观门当作佛
诸佛自受大法乐  住心地观妙宝宫
受职菩萨悟无生  观心地门遍法界
后身菩萨坐觉树  入此观行证菩提
此法能雨七圣财  满众生愿摩尼宝
此法名为佛本母  出生三世三佛身
此法名为金刚甲  能敌四众诸魔军
此法能作大舟  令渡中流至宝所
此法最胜大法鼓  此法高显大法幢
此法金刚大法螺  此法照世大法炬
此法犹如大圣主  赏功罚过顺人心
此法犹如沃润田  生成长养依时候
我以众喻明空义  是知三界唯一心
心有大力世界生  自在能为变化主
恶想善心更造集  过现未来生死因
依止妄业有世间  爱非爱果恒相续
心如流水不暂住  心如飘风过国土
亦如猿猴依树戏  亦如幻事依幻成
如空飞鸟无所碍  如空聚落人奔走
如是心法本非有  凡夫执迷谓非无
若能观心体性空  惑障不生便解脱

尔时如来于诸众生起大悲心犹如父母爱念一子为灭世间大力邪见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宣说观心陀罗尼曰

「唵(一) 室佗(二) 波罗(二合)(丁以反)(三) 吠惮(四) 迦卢弭(五)

尔时如来说真言已告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如是神呪具大威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持此呪时举清净手左右十指更互相叉右押左更相坚握如缚著形名金刚缚印成此印已习前真言盈满一遍胜于读习十二部经所获功德无有限量乃至菩提不复退转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發菩提心品第十一

尔时薄伽梵已能善获一切如来灌顶宝冠超过三界已得圆满陀罗尼自在已善圆证三摩地自在妙善成就一切智智一切种智能作有情种种差別薄伽梵为诸众生宣说观心妙法门已告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言「大善男子我为众生已说心地亦复当说發菩提心大陀罗尼令诸有情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速圆妙果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不住三世所有一切心法本性皆空彼菩提心说何名發善哉世尊愿为解说断诸疑网令趣菩提

佛告文殊师利「善男子诸心法中起众邪见为欲除断六十二见种种见故心心所法我说为空如是诸见无依止故譬如丛林蒙密茂盛师子白象虎狼恶兽潜住其中毒發害人逈绝行迹时有智者以火烧林因林空故诸大恶兽无复遗余心空见灭亦复如是善男子以何因缘立空义为灭烦恼从妄心生而说是空善男子若执空理为究竟空性亦空执空作病亦应除遣何以故若执空义为究竟者诸法皆空无因无果路伽邪陀有何差別善男子如阿伽陀药能疗诸病若有病者服之必差其病既愈药随病除无病服药药还成病善男子本设空药为除有病执有成病执空亦然谁有智者服药取病善男子若起有见胜起空见空治有病无药治空善男子以是因缘服于空药除邪见已自觉悟心能發菩提此觉悟心即菩提心无有二相善男子自觉悟心有四种义云何为四谓诸凡夫有二种心诸佛菩萨有二种心善男子凡夫二心其相云何一者眼识乃至意识同缘自境名自悟心二者离于五根心心所法和合缘境名自悟心善男子如是二心能發菩提善男子贤圣二心其相云何一者观真实理智二者观一切境智善男子如是四种名自悟心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心无形相亦无住处凡夫行者最初發心依何等处观何等相

佛言「善男子凡夫所观菩提心相犹如清净圆满月轮于胸臆上明朗而住若欲速得不退转者在阿兰若及空寂室端身正念结前如来金刚缚印冥目观察臆中明月作是思惟是满月轮五十由旬无垢明净内外澄澈最极清凉月即是心心即是月尘翳无染妄想不生能令众生身心清净大菩提心坚固不退结此手印持念观察大菩提心微妙章句一切菩萨最初發心清净真言

「唵(一) 菩地(二) 室多(三) 牟致波(二合)(四) 陀邪(五) 弭(六)

「此陀罗尼具大威德能令行者不复退转去来现在一切菩萨在于因地初發心时悉皆专念持此真言入不退地速圆正觉善男子时彼行者端身正念都不动摇系心月轮成熟观察是名菩萨观菩提心成佛三昧若有凡夫修此观者所起五逆四重十恶及一阐提如是等罪尽皆消灭即获五种三摩地门云何为五一者刹那三昧二者微尘三昧三者白缕三昧四者起伏三昧五者安住三昧云何名为刹那三昧谓暂想念满月而住譬如猕猴身有所系远不得去近不得停唯困饥渴须臾住止凡夫观心亦复如是暂得三昧名为刹那云何名为微尘三昧谓于三昧少分相应譬如有人常自食苦未曾食甜于一时中得一尘蜜到于舌根增胜欢喜倍生踊跃更求多蜜如是行者经于长劫食众苦味而今得与甘甜三昧少分相应名为微尘云何名为白缕三昧谓凡夫人自无始时尽未来际今得此定譬如染皂多黑色中见一白缕如是行者于多生死黑暗夜中而今方得白净三昧名之为缕云何名为起伏三昧所谓行者观心未熟或善成立未善成立如是三昧犹称低昂名为起伏云何名为安住三昧修前四定心得安住善能守护不染诸尘如人夏中远涉沙碛备受炎毒其心渴乏殆无所堪忽得雪山甘美之水天酥陀等顿除热恼身意泰然是故三昧名为安住入此定已远离惑障發生无上菩提之芽速登菩萨功德十地

尔时会中无量人天闻此甚深诸菩萨母不可思议大陀罗尼已九万八千诸菩萨等证欢喜地无量众生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成佛品第十二

尔时薄伽梵能善安住清净法界三世平等无始无终不动凝然常无断尽大智光明普照世界善巧方便变现神通化十方土靡不周遍是薄伽梵告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言「瑜伽行者观月轮已应观三种大秘密法云何为三一者心秘密二者语秘密三者身秘密云何名为心秘密法瑜伽行者观满月中出生金色五钴金刚光明焕然犹如镕金放于无数大白光明以是观察名心秘密云何名为语言秘密

「唵(一) 地室多(二合)(二) 婆尔罗(二合)(三)

「此陀罗尼具大威力一切菩萨成佛真是故名为语言秘密云何名为身秘密法于道场中端身正念手结引导无上菩提最第一印安置胸臆心月轮中善男子我当为汝说其印相先以左右二大拇指各入左右手掌之内各以左右头指中指及第四指坚握拇指作于手拳即是坚牢金刚拳印次不改拳舒左头指竖虚空以其左拳著于心上右拳小指坚握左拳头指一节次以右拳头指之头即指右拳拇指一节亦著心前是名引导无上菩提第一智印亦名能灭无明黑暗大光明印以结此印加持力故十方诸佛摩行者顶受大菩提胜决定记是大毘卢遮那如来无量福聚大妙智印

「尔时行者结此印已即作此观『一切有情共结此印持念真言十方世界无三恶道八难苦果同受第一清净法乐我今首上有大宝冠其天冠中五佛如来结跏趺坐我是毘卢遮那如来圆满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大光明照十方界利益安乐一切众生』如是观察名入毘卢遮那如来最胜三昧譬如有人悟迦卢罗微妙观门自作是观我身即是金翅鸟王心意语言亦复如是以此观力能消毒药一切恶毒不能为害凡夫行者亦复如是作降伏坐身不动摇手结智印密念真言入此观时能灭三毒消除业障增长福智世出世愿速得圆满八万四千诸烦恼障不能现起恒河沙等所知重障渐渐消灭无漏大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现前圆满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希有世尊希有善逝如来出世过优昙华假使出世说是法难如是心地三种秘密无上法轮实能利乐一切众生入如来地及菩萨地真实正路若有众生不惜身命修行此法速证菩提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修习三种秘密成佛妙门早获如来功德身者当著菩萨三十二种大金刚甲修此妙观必证如来清净法身云何名为三十二甲一者于无量劫为众生故不厌生死受苦大甲二者誓度无量有情乃至蝼蚁不舍大甲三者觉悟众生生死长梦安置三种秘密大甲四者拥护佛法于一切时犹如响应护法大甲五者永灭能起有无二见一切烦恼金刚大甲六者头目髓脑妻子珍宝有来求者能舍大甲七者家中所受一切乐具永不贪著能施大甲八者能持菩萨三聚净戒终不舍离头陀大甲九者著忍辱衣遇诸违缘毁骂鞭打不报大甲十者教化所有一切缘觉声闻令趣一乘回心大甲十一者譬如大风昼夜不歇度诸有情精进大甲十二者身心寂静口无过犯修行解脱三昧大甲十三者生死涅槃无有二见饶益众生平等大甲十四者无缘大慈利益群品恒无厌舍与乐大甲十五者无碍大悲救摄一切无有限量拔苦大甲十六者于诸众生无有怨结恒作饶益大喜大甲十七者虽行苦行不惮劬劳恒无退转大舍大甲十八者有苦众生来菩萨所代彼受苦不厌大甲十九者如观掌中阿摩勒果如是能见解脱大甲二十者见五蕴身如旃陀罗损害善事无著大甲二十一者见十二入如空聚落常怀恐怖厌舍大甲二十二者见十八界犹如幻化无有真实大智大甲二十三者见一切法同于法界不见众相证真大甲二十四者掩佗人恶不藏己过厌离三界出世大甲二十五者如大医王应病与药菩萨随宜演化大甲二十六者见彼三乘体本不异究竟回心归一大甲二十七者绍三宝种使不断绝转妙法轮度人大甲二十八者佛于众生有大恩德为报佛恩修道大甲二十九者观一切法本性空寂不生不灭无垢大甲三十者悟无生忍得陀罗尼乐说辩才无碍大甲三十一者广化有情坐菩提树令证佛果一味大甲三十二者一刹那心般若相应悟三世法无余大甲是名菩萨摩诃萨三十二种金刚大甲

「文殊师利菩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身被如是金刚甲胄当勤修习三种秘密于现世中具大福智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尔时大圣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及诸大众闻佛所说三种秘密心地妙法及三十二金刚甲胄一切菩萨所应学处各脱无价璎珞宝衣供养毘卢遮那如来及十方尊而赞佛言「善哉善哉薄伽梵演说无边菩萨行愿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舍凡夫身使入佛地今者我等海会大众为报佛恩不惜身命为诸众生遍诸佛土分別演说此微妙法受持读诵书写流布令不断绝唯愿如来遥垂护念

尔时大会闻此妙法得大饶益不可称计无数菩萨各得证悟不退转位一切人天皆获胜利乃至五趣一切有情断诸重障得无量乐悉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嘱累品第十三

尔时释迦牟尼如来告文殊师利菩萨等阿僧祇海会大众言「我于无量那庾多百千大劫不惜身命头目手足血肉骨髓妻子国城一切珍宝有来求者悉用布施修习百千难行苦行获证大乘心地观门今以此法付嘱汝等汝等当知此甚深经十方三世无上十力之所宣说

「如是经宝最极微妙能为有情一切利乐于此三千大千世界十方诸佛国土之中所有无边诸有情类傍生饿鬼地狱众生由此《大乘心地观经》殊胜功德威神之力令离诸苦得受安乐如是经力福德难思能令所在国土丰乐无诸怨敌

「譬如有人得如意珠置于家中能生一切殊妙乐具此妙经宝亦复如是能与国界无尽安乐亦如三十三天末尼天鼓能出种种百千音声令彼天众受诸快乐此经法鼓亦复如是能令国界最胜安乐

「以是因缘汝等大众住大忍力流通此经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希有如来希有善逝乃说甚深大乘微妙心地观经能广利益大乘行者唯然世尊实为深妙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持此经乃至一四句偈如是之人得几所福

尔时薄伽梵告文殊师利菩萨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以用供养十方诸佛为一一佛造立精舍七宝庄严安置供养佛及菩萨满恒沙劫彼诸如来所有无量声闻弟子亦以供养一切所须如供养佛等无差別如是诸佛及声闻等般涅槃后起大宝塔供养舍利若善男子善女人暂闻信解此心地经一四句偈發菩提心受持读念解说书写乃至极少为一人说以彼种种供养功德比此说经所获功德十六分中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况能具足受持读习广为人说所得福利不可限量若有女人發菩提心受持读习书写解说此心地经如是女人为最后身更不复受不堕恶道八难之处于现身中感得十种胜利之福一者增益寿命二者除众病恼三者能灭业障四者福智皆增五者不乏资财六者皮肤润泽七者为人爱敬八者得孝养子九者眷属和睦十者善心坚牢

「文殊师利在在处处若读若讽若解说若书写若经卷所住之处即是佛塔一切天龙人非人等应以人中天上上妙珍宝而供养之所以者何若此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及诸菩萨缘觉声闻何以故一切如来修行此经舍凡夫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贤圣皆从此经得解脱故文殊师利我涅槃后后五百岁法欲灭时若有法师受持读习解说书写此心地经众经中王如是法师与我无异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供养尊重此法师者即为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得福德平等无二是名真法供养如来如是名为正行供养所以者何是大法师在无佛时为浊恶世邪见有情演说甚深心地经王使离恶见趣菩提道广宣流布令法久住如是名为无相好佛一切人天所应供养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合掌恭敬此法师者授无上大菩提记是人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人得闻此心地经为报四恩發菩提心若自书若使人书若读念通利如是人等所获福德以佛智力筹量多少不得其边是人名为诸佛真子一切诸天梵王帝释四大天王诃利底母五百眷属儞罗跋多大鬼神王龙神八部一切听法诸鬼神等昼夜不离常当拥护如是佛子增长念慧与无碍辩教化众生令种佛因

「文殊师利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临命终时现前得见十方诸佛三业不乱初获十种身业清净云何为十一者身不受苦二者目睛不露三者手不掉动四者足无伸缩五者便溺不遗六者体不汗流七者不外扪摸八者手拳舒展九者颜容不十者转侧自如由经力故有如是相次获十种语业清净云何为十一者出微妙语二者出柔软语三者出吉祥语四者出乐闻语五者出随顺语六者出利益语七者出威德语八者不背眷属九者人天敬爱十者赞佛所说如是善语皆由此经次获十种意业清净云何为十一者不生嗔恚二者不怀结恨三者不生悭心四者不生妬心五者不说过恶六者不生怨心七者无颠倒心八者不贪众物九者远离七慢十者乐欲证得一切佛法圆满三昧文殊师利如是功德皆由受持读习通利解说书写深妙经典难思议力此心地经于无量处于无量时不可得闻何况得见具足修习汝等大会一心奉持速舍凡夫当成佛道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等无量大菩萨智光菩萨等新發意菩萨阿若憍陈如等诸大声闻天龙八部人非人众各各一心受持佛语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八


校注

大唐【大】唐元和年【唐【明】 唯【大】惟【宋】【元】【明】 (究竟从大)十八字【大】〔-〕【宋】【元】【明】 三【大】二【宋】【元】【明】 无【大】元【宋】【元】【明】 流水【大】水流【宋】【元】【明】 无我法【大】我法相【宋】【元】【明】 (是无无垢性)十六字【大】〔-〕【宋】【元】【明】 乐【大】所【宋】【元】【明】 平【大】平等【宋】【元】【明】 航【大】船【宋】【元】【明】 (丁以反)【大】〔-〕【明】 右押左【大】左押右【宋】左压右【元】【明】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大】〔-〕【明】 就【大】熟【宋】【元】【明】 时【大】是【宋】【元】【明】 法【大】〔-〕【宋】【元】【明】 邪【大】*耶【宋】*【元】*【明】* 者【大】有【宋】【元】【明】 空【大】〔-〕【宋】【元】【明】 同【大】因【宋】【元】【明】 二合【大】〔-〕【宋】【元】【明】 尘【大】虗【宋】【元】【明】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大】〔-〕【明】 二合二【大】二合【宋】【元】【明】 二合三【大】二合二【宋】【元】【明】 迹【大】言【宋】【元】【明】 坚【大】*紧【宋】*【元】*【明】* 竖【大】竖【宋】【元】【明】 右【CB】【宋】【元】【明】左【大】 受【大】授【明】 罗【大】〔-〕【宋】【元】【明】 入此观时【大】心入此观【宋】【元】【明】 终【大】及【宋】【元】【明】 佛【大】〔-〕【宋】【元】【明】 唯【大】惟【宋】【元】【明】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大】〔-〕【明】 汝等【大】〔-〕【宋】【元】【明】 皆【大】倍【宋】【元】【明】 若【大】〔-〕【宋】【元】【明】 龙【大】〔-〕【宋】【元】【明】 授【大】受【宋】【元】 底【大】帝【明】 故【大】改【宋】【元】【明】 乐【大】疾【宋】【元】【明】 〔-〕【大】(元和五年七月三日内出梵夹其月十七日奉诏于长安醴泉寺至六年三月八日翻译进上罽宾国三藏赐紫沙门般若宣梵文醴泉寺日本国沙门灵仙笔授并译语经行寺沙门令暮润文醴泉寺沙门少𬤇回文济法寺沙门藏英润文福寿寺沙门恒济回文惣持寺沙门大辨证义右街都勾当大德庄严寺沙门一微详定都勾当译经押衙散兵马使兼正将朝议郎前行陇州司功參军上柱国赐绯鱼袋臣李霸给事郎守右补阙云骑尉袭徐国公臣箫俛银青光禄大夫行尚书工部侍郎充皇太子及诸王侍读长州县开国男臣归登朝请太夫守给事中充集贤殿御书院学士判院事臣刘伯刍朝议郎守谏议大夫知匦使上柱国赐绯鱼袋臣孟简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兼右街功德使扈从特进行右武卫大将军知内治省上柱国剡国公食邑三千雇第五从直)【
[A1] 男子【CB】【丽-CB】[-]【大】(cf. K37n1385_p0530a09)
[A2] 左【CB】【丽-CB】右【大】(cf. K37n1385_p0533c11)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8)
关闭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8)
关闭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8)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