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星陀罗尼经卷第三
魔王归伏品第三
尔时,释迦牟尼如来说此宝星陀罗尼经时,放大光明,遍照此娑婆世界百俱胝四天下处,悉皆大明。应时,此间百俱胝处欲界诸魔,以佛力故皆起惊动,共睹此光所现因缘,咸作念言:「决定是彼恶魔所为,于四天下有大威德,彼于我等大自在力故现此光。」作是念时,观见恶魔坐忧恼室极生悒恨。
尔时,此界百俱胝魔,各舍魔宫到此四天下恶魔王所,作如是言:「汝欲界主有大自在,放此光明普照一切,复何因缘坐忧恼室?」
尔时,魔王即便遍答百俱胝处所有诸魔:「汝等应知,此是沙门出于释种,第一谄幻,放此光明照于世界,一切惊动,世间所有明慧之人、诸梵天王,及诸龙王、夜叉王、阿修罗王、摩睺罗伽王、迦楼罗王、紧那罗王,乃至其余人、非人等,其中所有聪叡之士,一切归向供养于彼,乃至六年独坐无二,成就无相大幻之力。我以自力示现神通,严驾军众三十六俱胝周匝围绕,一切魔力用大勤劳,毕竟不能令彼首陀惊畏一毛,何况复能作余障碍动彼法坐?今此首陀成就如是无相之幻,所作示现动此大地并退我军,如诛大树根枝俱倒。一切魔界悉皆暗蔽,于彼坐处成就大明,从坐起已,为诸众生开示演说,此四天下所有众生聪明智慧,悉亦为幻钩所牵,我亦不知彼等之心,何处何趣?何时死何处生?今此六趣归依彼者,我尚不能惊动一毛,况复能令动彼信心?我此五百微妙妓女,及二万子并诸眷属,皆悉归依沙门瞿昙在彼前坐,我于今日不能遮制。汝等今者,有力有福有智自在,当助于我断彼释子首陀罗命,所有众生归依彼者悉令破散,幻谄沙门黑暗部党悉令降伏,我等魔众白净部党悉令明显,从尔已后当受乐触。」
尔时,有魔名曰光明,观此阎浮于法坐上见如来身,又闻梵音美妙说法,见闻此已,毛竖惊起,向彼魔王说如是偈:
尔时众中,复有一魔名珊儞弭迦,向彼魔王说如是偈:
尔时众中,复有一魔名曰刀月,向彼魔王说如是偈:
尔时,魔王说偈报曰:
尔时众中,复有一魔名曰地水,向彼魔王说如是偈:
尔时,魔王说偈报曰:
尔时众中,复有一魔名曰舍爱,向彼魔王说如是偈:
尔时,魔王说偈报曰:
尔时众中,复有一魔名曰知眼,向彼魔王说如是偈:
尔时,魔王说偈报曰:
尔时众中,复有一魔名难降伏,向彼魔王说如是偈:
尔时,魔王说偈报曰:
尔时,诸魔各各说偈,乃至百俱胝处所有诸魔,说偈问答皆亦如是。
尔时,彼众一切诸魔,同时發声作如是言:「如是应去各各自宫庄严甲胄,并诸军众悉皆擐甲。各使我等神通之力,一切境界示彼令知,沙门瞿昙虽复勇猛,岂当我辈军众之锋?」
如是语时,于刹那顷,百俱胝处所有诸魔,各从自宫甲胄庄严,一一魔军千俱胝众,著种种甲持种种器仗,各別严驾,于夜分中下阎浮提,到中摩伽陀,各住虚空隣近于佛,乃至四洲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伽楼罗、吉那罗、摩睺罗伽、薜荔多、毘舍阇、究槃茶,各于佛边生不信心无恭敬意,于法僧边亦不信心。彼一切魔各遣军众,种种器仗擐甲庄严,大集彼处欲害如来。
有一仙人名曰光味,于十八明处及神通境界学过彼量,而常承事摩醯首罗,与五百徒众住雪山边。尔时,魔王即自变身作摩醯首罗像,住仙人前,说如是偈:
尔时,魔王说此偈已,即隐不现,还于魔宫自眷属所,说如是偈:
尔时众中,复有一魔说如是偈:
尔时众中,复有一魔说如是偈:
尔时,魔王以神通力一切严驾,广作如上一切境界;如来大慈威德力故,亦广如彼种种示现,即时变此三千大千佛之世界,令此地性犹如金刚,一切魔力不能改转,亦复不能更作恶声,及以火山四方猛焰,亦不能作非时黑云及恶风气。佛力持故,乃至无有一龙能运其身下一渧雨。
尔时,四大声闻日初分时,著衣持钵入王舍大城乞食。时尊者舍利弗,于城南门值魔童子其数五十,第一端正妙色庄严大人子相,同在街路歌舞而行,遥见尊者舍利弗来,即前共持尊者两手,谓尊者曰:「汝舞,沙门!汝歌,沙门!」
时舍利弗语童子言:「汝当谛听!先所未闻,当令汝闻。」即为童子,说如是偈:
尔时,舍利弗为魔童子说此偈已,即说呪曰:
「哆姪也他(一) 婆呵啰(二) 婆呵啰(三) 婆啰(四) 婆啰(五) 末利支婆呵(六) 萨遮婆呵(七) 阿磨婆呵(八) 萨婆呵(九)」
尔时,舍利弗于歌音中说如是偈及陀罗尼,时魔王童子五十人等,闻是法音得未曾有,甚大欢喜信心清净,向舍利弗说如是偈:
时魔童子说是偈已,头面著地礼尊者足,便于道中共坐听法。
尔时,尊者大目揵连欲入王舍大城乞食,于城东门见五十童子,乃至于歌音中,说如是偈:
时,大目连于歌声中说是偈已,复说呪曰:
「多姪也他(一) 阿磨婆(二) 阿磨婆(三) 阿磨婆(四) 阿磨婆(五) 阿啰阇(六) 啰挐阇呵(七) 奢藐他(八) 奢藐他(九) 奢藐他(十) 他伽那婆摩(十一) 娑婆诃(十二)」
尔时,长老大目揵连为魔童子说如是偈及陀罗尼,时五十童子第一欢喜生净信心,说如是偈:
尔时,五十魔之童子,于街道中即便接足礼大目连,于彼前坐正仪听法。
尔时,长老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于城北门入城乞食乃至街中,随彼童子所唱歌声,于歌音中,说如是偈:
尔时,富楼那于歌音中为魔童子说此偈已,告童子曰:「人命轻速难可保住,犹如山水迅浪奔流,命甚于彼,愚痴凡夫都不觉知。复次,童子!一切凡夫色酒所醉无觉知者,声酒所醉无觉知者,香酒所醉无觉知者,味酒所醉无觉知者,触酒所醉无觉知者。复次,童子!人命轻速甚彼山水,愚痴凡夫都不见知,法酒所醉无觉知者,阴酒所醉无觉知者,界酒所醉无觉知者,封食所醉无觉知者,乐酒所醉无觉知者,生酒所醉无觉知者,欲酒所醉无觉知者。复次,童子!人命轻速犹如山水迅浪奔流,命甚于彼,愚痴凡夫都不见知,乃至为彼一切情识取著之酒,为所迷醉都不觉知。」即为童子,而说呪曰:
「多姪也他(一) 揭伽婆(二) 揭伽婆(三) 揭伽婆(四) 门致尼(五) 阿伐多(六) 毘伐多(七) 呿伐多(八) 跋啰磨阿啰他(九) 殊底伐多(十) 娑婆呵(十一)」
尔时,长老富楼那于歌声中,为魔童子说如此偈及陀罗尼句,时彼五十童子第一欢喜生净信心,说如是偈:
尔时,五十魔之童子于街道中,即便接足礼富楼那,于彼前坐正仪听法。
尔时,长老须菩提于城西门入王舍城,次第乞食。于街道中逢值魔王五十童子,华年盛美颜色端正,容止庠雅大人子相,共戏街道歌舞而行。见须菩提即便趋往,各共捉彼尊者两手,作如是言:「汝歌,沙门!汝舞,沙门!」
须菩提言:「谛听!童子!汝先歌音所未闻者,当令汝闻,汝且默然听我歌声。」时,须菩提即为童子,说如是偈:
尔时,长老须菩提为魔童子说此偈已,即说呪曰:
「多姪也他(一) 苏文第(二) 毘文第(三) 文陀(四) 阇醯(五) 赐离(六) 赐离(七) 赐离(八) 阿婆赐离(九) 阿婆呵赐离(十) 多他多婆赐离(十一) 步多俱胝赐离(十二) 娑婆呵(十三)」
尔时,长老须菩提为此童子于歌声中,说此偈辞及陀罗尼句,时彼五十童子第一欢喜生净信心,说如是偈:
时五十童子,于街道中即便接足礼须菩提,于彼前坐正仪听法。
尔时,世尊以神通力,令此街道百由旬量,广博严净而为示现。时舍利弗北面而坐,大目揵连西面而坐,富楼那南面而坐,须菩提东面而坐,四人住处共半由旬。应时,于彼四大声闻坐处地中现大莲华,纵广正等五十肘量,阎浮檀金为茎,青毘琉璃为叶,胜藏宝为须,真珠为蘃,华气芬馥过彼天香,如此莲花是出世间善根所生。从此莲华出大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于彼街道其华上踊,高三人量而为示现;乃至四天王天此莲华现,以彼天量高五由旬而为示现;三十三天此莲华现,以彼天量高百由旬而为示现;乃至阿迦尼咤天此莲华现,以彼天量高半由旬以为示现,于莲华叶宣示种种美妙句义,此地众生及彼诸天,皆闻华中如此偈颂:
于莲华中说是偈已,乃至于彼六欲诸天,于莲华中复为诸天说如是偈:
如是莲华中说是偈已,乃至色界十六天,处于莲华中,复为诸天说如此偈:
尔时,如来于此净色莲华台中,出此大声句义法时,此世界中一切所有人、非人等,普来街中绕莲华座,乃至无量无数阿迦尼咤天,悉下天宫绕莲华座瞻仰听法。
是时,魔王闻此偈已,周匝普观见王舍大城,街中莲华出此法声,及见无量无数百千俱胝那由他人,围绕莲华共坐听法。又见六欲诸天无量无数百千俱胝那由他等,一切诸天悉舍宫殿,随绕莲华而坐听法。见闻是已,转过前量,加大忧苦悔恼缠心,毛竖战栗遍身流汗,走虚空中,以大音声唤余魔众,说如是偈:
尔时,余魔对彼魔王说如是偈:
尔时,复有余魔对彼魔王举体掉动,面目嚬蹙悲泣极嗔,说如是偈:
尔时,复有诸魔悉皆合掌向彼魔王,说如是偈:
尔时,此虚空中复有一魔,名曰智声,向彼魔王即便高声,说如是偈:
尔时,诸魔无量无边,于刹那顷悉从空下,到王舍大城七宝之门,各持种种庄严供具来至佛所,为欲供养婆伽婆故。或有变作转轮王像,或有变作梵天王像,或有变作摩醯首罗像,或有变作自在天像,或有变作那罗延像,或有变作兜率陀形,或有变作焰摩天像,或有变作释提桓因,或有变作三十三天,或有变作童子之形,或有变作毘沙门像,或有变作毘楼勒叉,或有变作毘楼博叉,或有变作提头赖咤,或有变作四天王天臣佐之形,或有变作日天子形,或有变作月天子形,或有变作星宿天子大小之形,或有变作阿修罗像,或有变作伽楼拏形,或有变作紧那啰像,或有变作摩呼啰伽形,或有变作宝山之形,或有变作金聚之形,或有变作种种宝形,或有变作宝树之形,或有变作刹帝利像,或有变作余外道形,或有变作轮宝之形,或有变作摩尼宝形,或有变作伊啰婆荼象宝之形,或有变作婆罗呵马宝之形,或有变作女宝之像,或有变作主藏臣宝,或有变作主兵臣宝,如是种种各自现化,为供养故住于佛前。
或有现于青色青身,以白色具庄严其身,各共执持赤盖幢幡真珠璎珞,以一多罗树量之高住虚空中;或有现于白色白身,以赤色具庄严其身,各共执持黄盖幢幡璎珞之具住虚空中;或有现于赤色赤身,以金色衣庄严其身,各共执持青盖幢幡行列而住。
或有现于红色红身,雨白真珠;或有现于白色白身,雨红真珠;或有现作天仙之色,住虚空中雨于华雨;或有变作声闻之像,为供佛故种种天香雨虚空中;或有变作揵闼婆色击天伎乐;或有变作天女之色,种种宝器香水洒地;或有变作净金黑色烧种种香;或有变作诸天子像歌唱喜舞;或有变作种种之色,合掌瞻仰赞叹如来。或有魔众随佛方面一心瞻仰,各持种种摩尼之宝供养世尊;或有街衢殿堂楼阁窓牖门阙台上,四阶之道墙堞楼橹,门间树上重阁鈎栏,各随所住合掌瞻仰供养如来。
宝星陀罗尼经卷第三
校注
尔时【大】,时此【宋】【元】【明】【宫】 伽【大】,〔-〕【宋】【元】【明】【宫】 为【大】,为彼【宋】【元】【明】【宫】 令【大】,今【明】 魔王【大】,此界魔王【宋】【元】【明】【宫】 彼大自在悉归从【大】,悉归从彼大自在【宋】【元】【明】【宫】 彼【大】*,此【宋】【元】【明】【宫】* 爱【大】,恶【宋】【元】【明】【宫】 所【大】,能【宋】【元】【明】【宫】 彼【大】,得【明】 束【大】,连【宋】【元】【明】【宫】 镩【大】,𥎝【宋】【元】【明】【宫】 摩伽陀【CB】【丽-CB】【宫】,魔伽陀【大】,魔伽陀国【宋】【元】【明】 吉【大】,紧【宋】【元】【明】【宫】 究【大】,鸠【宋】【元】【明】【宫】 彼【大】,被【宋】【明】【宫】 令【大】,今【宫】 自【大】,其【宋】【元】【明】【宫】 师【大】,狮【明】 作【大】,现【宋】【元】【明】【宫】 侠【大】,挟【元】【明】 渧【大】,滴【宫】 哆姪也他【大】,多咥他【宋】【元】【明】【宫】 四【大】,〔-〕【宋】【元】【明】【宫】 啰【大】,呵【宋】【元】【明】【宫】 五【大】,四【宋】【元】【明】【宫】,以下记数至八减一数【宋】【元】【明】【宫】 末【大】,么【宋】【元】【明】【宫】 支【大】,肢【宋】【元】【明】,脂【宫】 遮【大】,遮(猪迦反)【宋】【元】【宫】,底耶【宫】,遮(猪迦切)【明】 九【大】,八【明】,〔-〕【宋】【元】【宫】 令【大】,今【宋】【元】【明】【宫】 姪【大】,地【宋】【元】【明】【宫】 一【大】,〔-〕【宋】【元】【明】【宫】 二【大】,一【宋】【元】【明】【宫】,以下记数至十一减各一数【宋】【元】【明】【宫】 阿【大】,〔-〕【宋】【元】【明】 啰挐【大】,拏【宋】【元】【明】【宫】 他【大】,伽【宋】【元】【明】【宫】 十二【大】,十一【明】,〔-〕【宋】【元】【宫】 既【大】,即【宋】【元】【明】【宫】 住【大】,任【宋】【元】【明】【宫】 (声酒…者)八字【大】,〔-〕【宫】 (封…者)八字【大】,〔-〕【宫】 食【大】,酒【元】【明】 为所【大】,所共【宋】【元】【明】【宫】 姪【大】,地【宋】【元】【明】【宫】 一【大】,〔-〕【宋】【元】【明】【宫】 二【大】,一【宋】【元】【明】【宫】,以下记数减一数【宋】【元】【明】【宫】 门致【大】*,豉【宋】*【元】*【明】* 磨阿啰【大】,末【宋】【元】【明】【宫】 十一【大】,十【明】,〔-〕【宋】【元】【宫】 唯【大】,惟【宫】 次第【大】,次将【明】 唯智者乃知【大】,一切无觉者【宋】【元】【明】【宫】 (更无一知识…无实无性相)四十字=善友不相应,故无脱苦者,亲近菩提道,净信于一相,一切法离相,不净无我相,一切行无实,亦无于性相【宋】【元】【明】,=善友不相应,故无脱苦者,亲近菩提道,净信于一相,一切法离相,不净无我相,一切行无实,亦无于相相【宫】 本【大】,根【宋】【元】【明】【宫】 姪【大】,地【宋】【元】【明】【宫】 一【大】,〔-〕【宋】【元】【明】【宫】 二【大】,一【宋】【元】【明】【宫】 三【大】,二【宋】【元】【明】【宫】 四【大】,〔-〕【宋】【元】【明】【宫】 五【大】,三【宋】【元】【明】【宫】 赐离【大】下同,死离【宋】【元】【明】【宫】下同 六【大】,〔-〕【宋】【元】【明】【宫】 七【大】,〔-〕【宋】【元】【明】【宫】 八【大】,四【宋】【元】【明】【宫】,以下记数减四数【宋】【元】【明】【宫】 步多俱【大】,部哆句【宋】【元】【宫】,部多句【明】 十三【大】,〔-〕【宋】【元】【明】【宫】 欢【大】,观【明】 悔【大】,忏【宋】【元】【明】【宫】 世间【大】,众生【宋】【元】【明】【宫】 坐【大】,坐时【宋】【元】【明】【宫】 踊【大】,涌【宋】【元】【明】【宫】 乃至【大】,〔-〕【宋】【元】【明】【宫】 乃至阿【CB】【丽-CB】【碛-CB】【宋】【元】【明】【宫】,阿【大】 唯【大】,惟【宋】【元】【明】【宫】 于【大】,在【宋】【元】【明】【宫】 此【大】,汝【宋】【元】【明】【宫】 与【大】,汝【宫】 解【大】,触【宋】【元】【明】【宫】 此【大】,彼【宋】【元】【明】【宫】 随绕【大】,随结【宋】,围绕【元】【明】 逝【大】,游【宋】【元】【明】 止息【大】,息恶【宋】【元】【明】【宫】 尔【大】,〔-〕【宋】【元】【明】【宫】 此【大】,〔-〕【宋】【元】【明】【宫】 彼【大】,此【宋】【元】【明】【宫】 啰【大】*,罗【宋】【元】【明】【宫】* 荼【大】,茶【宋】【元】【明】 (宝星…译)三十字【大】,〔-〕【宋】【元】【明】【宫】,不分卷【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13 册 No. 402 宝星陀罗尼经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1-12-07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维习安大德提供之高丽藏 CD 经文,北美某大德提供,Jasmine 提供新式标点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