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诸法行经卷第一

无边善方便行品第一

尔时婆伽婆更游王舍鹫鸟丘中共大比丘众满千比丘共菩萨摩诃萨有八十俱致菩萨摩诃萨种种佛刹来集皆得陀罗尼忍三摩地一生补处证得过去未来智道言说清净不作诈善不自称赞无有贪婪外道不胜过魔罗业得诸佛法具成无畏法障已过业障已灭于法本性已得无疑说歌颂句心无穷尽不可思劫愿铠庄严笑颜先语面无嚬蹙辩才不断已得等忍三摩地陀罗尼具成无边辩才及胜无畏百千俱致那由多劫善说一句信解诸法犹如幻焰水月梦影响等无来无去无生无灭无相无愿显不可取无有障碍善知无边智慧善觉诸众生心行智如彼众生信解随其信解善为说法禁摄自心离法渴爱具无慢忍善巧胜妙如本性法摄取佛刹功德庄严无边作愿善能案行无数世界念佛三摩地常现在前善劝请无量佛善知灭缠顺眠烦恼善知游戏非一百千三摩地海

彼谓慈氏菩萨摩诃萨曼殊尸利童真观世自在菩萨摩诃萨大势至菩萨摩诃萨云音菩萨摩诃萨善百千开华智菩萨摩诃萨无边攀缘出意菩萨摩诃萨电庄严鸣音王菩萨摩诃萨无数俱致劫普生智菩萨摩诃萨师子吼王菩萨摩诃萨等不等观菩萨摩诃萨净密金无疑王菩萨摩诃萨寂观菩萨摩诃萨智王菩萨摩诃萨不空见菩萨摩诃萨贤护为首十六大善丈夫象香手者菩萨无边宝藏菩萨智积菩萨辩积菩萨师子吼鸣音王菩萨珠庄严璎珞行菩萨师子行步菩萨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得无边辩才无畏菩萨名称菩萨摩诃萨喜王菩萨摩诃萨如是为首共八十俱致菩萨摩诃萨

若此三千大千世界大王——或释或梵或大梵或天王或龙王或夜叉主阿修罗伽留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主——彼共眷属围绕执持华鬘涂香衣盖幢幡鼓乐诣于佛所到已顶礼佛足作三匝绕随所执持华鬘涂香末香衣盖幡幢鼓乐于世尊所作供养已尊重受教合掌而住

尔时喜王菩萨摩诃萨七日断食已若经行若立若坐不卧不睡精勤求法——何等三摩地令菩萨摩诃萨于无上大乘转取遍智财宝智等

彼作此因缘已即起于座一肩整衣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大德世尊我于如来正遍知随分欲问若婆伽婆赐我空闲如我问已即为解说

如是语已佛告喜王菩萨摩诃萨言「喜王如来正遍知常作空闲解说问难喜王汝若如是欲问如来正遍知我即于汝彼彼所问如问解说当令欢喜

如是语已喜王菩萨摩诃萨而白佛言「世尊何等三摩地菩萨摩诃萨具成三摩地故菩萨摩诃萨如实知诸众生心行能入诸佛世尊说意所说无倒顺入随音实能见现在诸佛世尊无有障碍顺得无嗔诤法于如闻如念法奉行而住虽于世法中行而不为世法所染虽行遍智定中而于彼自在不生虽行涅槃法中而不于中间涅槃——以未满诸佛法故——虽行声闻独觉法中实行而不于彼乘涅槃

「出无边念心不忘失入诸众生种种界门无穷尽辩说相续摄取无边功德庄严佛刹于別智中得无余智虽成熟众生不依众生想而说法彼无有见住而将置涅槃亦无一法可欲寂静虽行菩提而不依大智具成舍离有无二边故虽知诸法缘生而于缘生法中不著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降伏摩罗及与徒众诸他论师以法屈伏当转无上法轮为天等世作法吼鸣

「世尊然佛法不可思菩萨法不可思菩萨行不可思甚善世尊我向问如来者世尊以无数不可思诸种胜具佛智为我演说若我于世尊边闻已如实当行如实行已当满诸种胜具佛智

喜王菩萨摩诃萨如是语已复以歌颂问佛此歌颂者所谓

「我问论师月  世亲人上者
若诸菩萨行  次第为解说
多众等来无有边  人夜叉众如信
胜功德佛法已  多百欲与觉相应
佛胜德中生信已  我问渡诸功德岸
名称无边知我心  他非我证除胜者
解散分別十力行  人天渴乐胜者德
菩提德行最无比  百大方便说智行
如破黑亲共力者  如速放出智光明
如动三千所有地  如菩萨行当为说
婆咤胜觉树  住此而抖擞
如放光照刹  俱致那由他
如大地震动  触证最胜智
善行于行者  如行当为说
如有当得开华相  如生无边音住持
如得正定等迷留  如菩萨行当为辩
如有开华相无垢  如有善巧闻持意
如有不动似迷留  满百功德如行说
无等无称无谄诈  无我应供无三垢
智众所赞胜沙门  我今问彼胜人行
善意行持开华言  胜言无错无浊语
善夫牛王利除垢  如速作佛为我说
若有多人来集此  昼夜精勤无异心
彼等闻此胜行已  当住如实菩提行
此多人天乐佛德  昼夜决力勤不余
彼闻此行当奉行  当得十力破他力
如当得于三摩地  如得通智及辩才
如佛光照无边方  当问智慧无边称
笑颜如如说如是  善知如如诸法中
如得智通广住持  见十方佛百无垢
云何当得无比智  善那由多俱致经
当于说时无有错  如菩萨行当为辩
我不问有乐  去离有趣者
我不问小行  去离诸行者
如得最胜德  百种功德圆
为我如是说  颜容喜笑者
我今不问有乐道  我今不问境界依
胜者我欲生甘露  十力所行如实说
善逝云何当净施  云何持戒振去尘
云何忍慈皆欲乐  如有精进彼当说
云何爱智乐断惑  云何智度断名言
当如智海不可动  如菩萨行当为说
若我不得问善逝  于中我智尽不超
得度遍智功德岸  为我皆说无边德

如是语已佛告喜王菩萨摩诃萨言「甚善喜王甚善喜王汝今發行为多人利益故为多人安乐故为怜愍世间故以义利益安乐天人故亦为此时及未来菩萨摩诃萨不断佛种性故不断法种性僧种性故汝于如来正遍知今问此义如汝于恒伽河沙等佛世尊边已曾问难出生解说喜王彼宜善听善作正念我当为说菩萨因何三摩地得此及异功德知诸众生心行

喜王菩萨摩诃萨言「世尊如是乐闻

佛言「喜王有三摩地说名决定观察诸法行菩萨摩诃萨若因此三摩地得八十四千三摩地得八十四千陀罗尼得八十四千波罗蜜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转无上法轮为天人等世当作鸣吼

「喜王彼何者是说名决定观察诸法行三摩地彼所谓如说如作如作如说身净语净心净求于利益作朋友心不为求欲不舍于悲不为取法(十)不失于信自誓不动善入众生言辞作调顺业顺敛于身舍离恶语心无欺诳苦者令润乐者教修(二十)放逸者觉察發勤者令决合法悔者令出散不住法想离众生想不分別事想舍诸取著观知于相取戒不动(三十)常求于智离世所言求出世语自进不忘顺念于法入如所作顺作仪式于业必信舍离不信(四十)多有信解于佛作念有罪显说于福随喜劝请于佛应礼者礼无有高慢不厌善根常勤相应不舍勤合(五十)

「通出生句信因作业而受其报于缘觉察不著虚实有所言说(六十)不住欲界不同色界不著无色界于业报果随之而信均与物分有平等心不害法教合不合中无有嗔恚他得利中亦不有嫉满其所望(七十)度于法誓不舍戒聚除慢离嗔普割愚痴不生贪行随得知足不求眷属得利不高无利不下(八十)法利喜分不作贮积恶言不报自护口言显明菩提察發勤合显明解脱问于智者不放敛摄不舍住阿兰拏(九十)于头多功德及以减省普有喜乐信解于空不著诸事聚中不依界中不念入中不见境中不爱除灭颠倒心令念持智慧發生(一百)

「行于圣行敛于心随顺到福田地除舍诸行施不求报戒中不念不分別忍不覆精进不依定意智知诸法(一百一十)入六度地不念自德不恶他德不依诸行不称量行于涅槃中无有攀缘走避流转于解脱中无有怖想于受聚中有害者想爱于灭度(一百二十)安住于忍颜容喜笑先言问讯面无嚬蹙敬老少中其心净信不逼恼他作主灭诤赞说寂静勤教和合(一百三十)爱憎等心求陀罗尼诸众生中如父母兄弟姊妹儿子亲属尊长朋友平等爱念爱圣如父于近诵中如爱尊重于菩萨中爱念如佛法中爱念亦如自我于多闻中无有厌足行中奉行供养如来(一百四十)上妙信解无有缩小作三宝种忍不定言身中不惜命中不惜清净活命于乞食行而不舍平等乞食以为爱美善住阿𪢠拏处(一百五十)

「舍离在众心常憙乐不杂俗家于出家者亦憙不杂不作诈善不自称赞说于爱语菩萨乘中教化众生入于方便常顺念佛(一百六十)思惟于法常尊重僧供养智者亲近解者守护定意者扶持勤合者说菩提道念修于法信于福德于众生所教以善根(一百七十)爱念信者出散苦者净于威仪惭而有畏惧见惭悔离于恶人住如法行向于除灭求于圣行熏修念处(一百八十)恒住正断普得神足取于诸根成就于力观菩提分道不颠倒入舍摩他察發毘拨舍那于心不喜法中普喜(一百九十)超过攀缘地中而能不住不惊无见生不堕想护菩萨行于佛行中作无量想厌弃恶行舍先所作净于自业(二百)

「秘毘那耶禁別解脱不毁法教以时而行离于非时善巧入出知于愿量活命事中足而等喜入诸智通修三摩地入于所行(二百一十)入于妙宝如来所说取不可得勤合者喜显明佛子令声闻者闻行令独觉者顺知一道菩萨财物声闻游处智者所行是调顺者所趣(二百二十)重说法者察多信者示现佛道求财者藏求果者三火热恼者园得三摩地者华池生白法者母不信身者令止系缘于相(二百三十)布置诸好等住佛刹得陀罗尼出种种智熏修勤合超摩罗境勇健鬪战割断烦恼摧灭不善炽然于善(二百四十)勤作愿者璎珞摩罗所不能破所说无尽世间不等外道不知已过声闻法中已出独觉安住遍智中众生入道之所趣到善朋友言(二百五十)

「如实觉察是受报者等喜欲饮者味欲憙乐者鬘向涅槃者乘趣岸者船度者筏生盲者灯欲见者眼说法者炬(二百六十)不虚者誓欲施者财欲解脱者方便求戏者喜乐等喜者净信欢喜者爱求闻者性处得三摩地者迷留望得眼者帝释入鬪战者勇健欲住者窟自心行者梵心勤合者喜乐(二百七十)不退转者游处得无生法忍者净心智行者念初业者方便丈夫智者橦弩三摩地者弓说无我者那罗延遍智者道令解脱者生平等智诸天所礼(二百八十)诸龙奉华众人供养学者所难作无学者向礼菩萨所赞法主所念覆藏根者城善方便者道勤合者利疑者令散(二百九十)欲者令断烦恼者吐欲渡者浮病者良药不颠倒见者治箭者拔出欲作净者自在欲作吼者无畏相欲闻者所趣(三百)

「涅槃者道恶趣者远离欲色无色者超过严佛土者璎珞金刚喻三摩地者生因最后生者坐师子座令福德者不失求者令取之者策进堕者令起懈怠者令發力(三百一十)發事者建立过發事者令止于定令入诸事令舍取鬪诤者令其弃除于遍知者令其满足得出生无边门说胜义者令其不失令说空者毕竟寂静信无相者令灭分別信无愿者止断急务(三百二十)令信舍者超过三世顺至诸处善方便中于觉为灯于未学者心不轻贱于说法者无有所求其错法中不生嗔恚于等乘者无有谤毁不望其物而为说法于说法者诸事供养于听法中心不散乱(三百三十)于徒众所无有欺念于法施中无有断绝于纯直者难可为问于嗔恨者住于忍心悔者令散于道不息求于智聚令依取者而得解脱恶者令调无住处者令舍(三百四十)欲顺念者令其正念發起菩萨显示诸佛令四众喜味胜者美味欲戏者雷于甘露为门涅槃行者所趣令欲得不怖者有凉无热是得道者解脱系缚(三百五十)

「于乐心所请与利益其心放息意乐身乐智者所取坚受不舍不转如来方便道行熏诸善根害诸不善根是无智者所学入方便中者所成不诳者相顺佛教者所行智聚者明示现佛刹礼拜俱致诸佛能作俱致问难断其所疑生长诸白净法弃舍助黑不失诸福憙福者爱生憙乐者勇健欲说者辩说法者护令诸因者生爱于诸法中而有善巧知于生灭示现如如于徒众中自心调伏合方便者令喜慢者令散方便成就者坐令思察者饱足(四百)

「观视无恶法主者雷名称丈夫者勇步烦恼垢者令止诸见行者令害闻者令持总持于法令说法者无错不转菩提善诸入门善根者聚不断佛眼炽然法眼摄于圣众伏他论师善作法语菩萨所行等心者月求业者日欲学者师诸修多罗者护智者将导白法种子甘露熟果顺念于生不染流转痴凡业者厌弃如来功德者真实赞叹者得无边报持者遍智因来读者利得所趣(四百三十)书写者入无边功德智说者无量福德是不来者度津是不动者住处诸世欲受者为说诸佛已说称扬过去佛众满未来佛所望是现在佛智藏诸众生行入门声闻乘者普灯独觉乘者烛明佛乘者持诸出生者不失示现佛手者印是不覆藏者实得疾智者转生能令问佛功德令欲作者无厌令烦恼火寂灭(四百五十)

「得方便智令解地界令入水界火界不住风界出生解脱虚空界净于智界顺入法界厌弃诸行遮断顺眠散于嗔除舍爱憎善巧自行善巧他行令欲说者辩才无尽诸出生中令不入著令相应者不可言说舍于我相除我所相远离入著(四百七十)下心如最妙入门善系于定是乏者荫令渡于流外论所不能破于纯直者不可说恶远离睡眠亲近说法者超过掉悔除灭于疑散于贪欲远离嬾惰不见于我显明无我不建立命法中不触说中不诤所辩合理善于思惟不作于行有调顺体有不怯弱毕竟信解入众不缩自德不誉他德不嫉其心常行遍智不取住处(五百)

「离不合言常净等行不爱其身敛摄其心于行善巧思惟顺念不毁不慢求于解脱欲得无疑念修梵行于慈等心于悲顺摄于喜当念舍灭憎爱于戒顺摄定皆出生慧悉觉知所出生字言辞善巧(五百二十)入诸说音不为财利广演说法不喜共众一宿移行既不举取亦不下置其中觉知不著诸法显明于如不诳诸众生不断三宝种于法摄取(五百三十)满牢固愿羡小乘与定相应昼夜不舍满诸净心智慧功德(依梵本合有五百三十五句其中分句——长短离合——无一定准极少乃至二字为句极多乃至五字始成一句此乃随义分句故也不可一一句后记数宜好详之也)

「喜王此谓说名决定观察诸法行三摩地是菩萨摩诃萨境界入众生行取遍知智

此中法本说时九十二那由多菩萨无生法中忍生五千众生先未發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今悉生三十那由多毕竟净心天及人等远尘离垢烦恼中出诸法中法眼生十百千比丘不受故无漏心解脱

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振动大光遍世

尔时世尊复令此义无量显明即说歌颂

「所行清净圣者道  其心解脱随顺法
菩提分眼辩法中  此三摩地善逝行
降伏摩罗远离垢  除灭嗔障断有爱
名称及智善具德  此三摩地德智幢
于智为地及善道  诸圣者姓破摩罗
解脱于有善逝赞  此三摩地德智财
细入法行诸际门  顺觉过恶已作断
除灭于苦入胜乐  此三摩地善逝行
此是觉念觉分华  惭愧具足摄于善
菩提分鬘善逝趣  胜三摩地此已说
菩提分场解脱光  过彼星宿作明照
作于光明超三有  赞彼如是法胜月
三种方便望得净  亲近解脱最胜王
舍知识利及诈善  此三摩地应成就
于他毁辱当远离  莫因知识自赞誉
常行乞食但三衣  勿作贮积与此合
望得诸圣等分戒  常应尊敬问智者
问已如实修行住  彼故当得寂静定
若有戒美诸世中  远众欲憙舍摩他
勿作诈善莫慢生  彼故速当得胜定
于尊师所常恭敬  若老若中如初者
诸处如是常受教  欲求善逝所有财
勿作嗔面莫羞怯  见诸世人常共语
勿作贡高自在  彼故当得寂静定
应当舍身莫爱惜  勿有懒惰多睡眠
昼夜修念意相应  彼于胜定则当得
等心诸世憙于慈  以悲意行菩提行
舍平等称量意  彼于胜定则当得
应常守护十力财  于法破尽苦世时
若常守护法财物  彼当得此寂静定
意常不著三界中  随顺忆念流转苦
欲求涅槃安隐处  速得最胜无比身
随顺忆念无我  于诸相中普远离
亦离三有所作愿  彼即速得大悲者
行施自守若调伏  持戒及忍如精进
常憙于定解脱智  此三摩地彼速得
如我昔行数百劫  如我说此菩提行
如我得觉寂静安  如是等行速已触
我是遍智善牛王  学我诸胜所有行
若行如我往昔行  彼当得佛人胜者
衣惭及食解脱味  心信于定憙空闲
无我歌咏常爱作  云何他智当触乐
担负骂詈堪忍他  勿怀怨恨不供养
应于业报当普信  彼于胜定则当得
远离有见及恶道  当亲近空圣所趣
昼夜精进力發起  彼于此定则当得
远离二边不爱道  近平等道若实路
如此修行佛所爱  若观不生不作法
最胜不求妙华香  妙衣及以幢盖等
若于法空随顺行  此是最胜第一供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一


校注

天【大】*北天【元】【明】* 藏【大】*藏法师【明】* 嚬【大】*颦【元】【明】* 茶【大】荼【宋】【元】【明】【宫】 幡幢【大】幢幡【宋】【元】【明】【宫】 财【大】大【宋】【元】【明】【宫】 智【大】知【宫】 住【大】作【宋】【元】【明】【宫】 摩【大】魔【宋】【元】【明】【宫】以下混用 胜【大】说【宫】 渡【大】度【宋】【元】【明】【宫】 抖擞【大】斗薮【宋】【宫】 此【大】比【元】 相【大】〔-〕【宋】【元】【明】【宫】 贪【大】贫【元】 敛【大】歛【宫】 寂【大】取【元】【明】 诵【大】亲【宋】【元】【明】【宫】 活【大】净【元】【明】 轭【大】扼【宋】【元】【明】【宫】 田【大】甲【元】【明】 度【大】*渡【元】【明】* 之【大】退【元】【明】 知【大】智【宋】【元】【明】【宫】 合【大】令【宋】【元】【明】【宫】 烛【大】灯【宋】【元】【明】【宫】 入大=入火【三】大火【宫】 入【大】大【宫】 火【CB】【丽-CB】【宋】【元】【明】【宫】大【大】 顺【大】随【元】【明】 碍【大】痴【宋】【元】【明】 犬【大】大【宋】【元】【明】【宫】 姓【大】性【宋】【元】【明】【宫】 也【大】〔-〕【宋】【元】【明】【宫】 六【大】不【明】 振【大】*震【宋】【元】【明】【宫】* 行【大】有【明】 罗【大】*啰【宋】【元】【明】【宫】* 灭【大】我【元】【明】 智【大】知【元】【明】
[A1] 隋【CB】【丽-CB】随【大】(cf. K13n0405_p0312a02)
[A2] 问【CB】【丽-CB】门【大】(cf. K13n0405_p0313a07)
[A3] 论【CB】【丽-CB】轮【大】(cf. K13n0405_p0313b01)
[A4] 入【CB】【丽-CB】人【大】(cf. K13n0405_p0314c20)
[A5] 者【CB】【丽-CB】[-]【大】(cf. K13n0405_p0316a04)
[A6] 羡【CB】羡【大】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观察诸法行经(卷1)
关闭
观察诸法行经(卷1)
关闭
观察诸法行经(卷1)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