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地玄文本论卷第二

一种金刚道路大决择分第三

如是已说归依德处因缘大决择分次当说一种金刚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一种金刚地  总有五种位
谓渐次究竟  及圆满等非
并及等是位  如是五种位
诸修多罗中  具足无余说

论曰一种金刚道路无碍本地地中总有几位广说虽无量略说有五种如是五位一切总则一切根本一切中藏一切出生如偈「一种金刚地总有五种位」故云何名为五种本位一者无超次第渐转位二者无余究竟总持位三者周遍圆满广大位四者一切诸法俱非位五者一切诸法俱是位是名为五种根本位如偈「谓渐次究竟及圆满等非并及等是位」故如是五位自家宣说龟则方说如是五位直是方说非宣说量如偈「如是五种位诸修多罗中具足无余说」故位所依止本数名字其相云何偈曰

所依止本数  总有五十一
谓虚假光明  四十种名字
不动真金刚  十种本名字
及大极地故  是名所依数

论曰五种本位所依止之名字差別其数几有广说虽无量略说有五十一种名字如是五十一种根本名字一切天地一切父母一切体性一切所依如偈「所依止本数总有五十一」故云何名为五十一数所谓虚假光明分中有四十种真金刚中有十种数此五十中加大极自然陀罗尼地故是故成立五十一数名字分中四十种数当何等相所谓十种爱乐心十种识知心十种修道心十种不退心各差別故云何名为十爱乐心一者必叉多二者阿摩呵尸三者谛度毘梨耶四者和罗只度五者奢摩陀提尸六者摩诃阿毘跋致多七者阿罗婆诃尼八者婆𠵸多阿梨罗诃谛九者尸罗俱尸阿尸罗十者摩诃毘呵阿僧那是名为十云何名为十识知心一者留伽度二者留谛迦度三者留罗伽四者留摩诃五者安婆娑六者毘跋致七者阿毘跋致八者必叉伽九者必阿罗十者留山迦是名为十云何名为十修道心一者度伽呵二者度安尔三者度只罗四者度和差五者度利他六者度生婆谛七者度沙必八者度阿诃九者度佛阿十者度叉一婆是名为十云何名为十不退心一者罗谛流沙二者罗昙沙三者必自伽四者法必他五者佛度陀六者罗叉必七者师罗文伽八者婆诃谛九者婆罗提弗陀十者达摩边伽是名为十如偈谓虚假光明四十种名字故云何为十真金刚心一者鸠摩罗伽二者须何伽一婆三者须那迦四者须陀洹五者斯陀含六者阿那含七者阿罗汉八者阿尼罗汉九者阿那诃诃十者阿诃罗弗是名为十如偈「不动真金刚十种本名字」故此五十中更复加婆伽婆佛陀应审观察是名五十一种名字如偈及大极地故是名所依数故如是五十一种心中彼无超次第渐转位安立属当其相云何偈曰

五十一位中  如次无超转
一中具一切  名为渐转位

论曰唯一行者五十一种別相位中回向趣入如其次第无超过法所以者何此门位量法如是故如偈「五十一位中如次无超转」故如是行者以何行相而渐渐转谓具具转故云何名为具具转相谓一信心位中具余五十心而转乃至一大极地位中具余五十心而转故若尔一物耶异物耶实是异物而一物故所以者何一信心中具一切位非余位故而一信中具一切位同余余位中具一切位故以何义故一信心中具诸余位更须渐转具一中具而不能具多中具故是故须转今此门中五十一中一切具具皆悉具足方名渐转位故如偈「一中具一切名为渐转位」故《摩诃衍金刚种子修多罗》中作如是说「金刚道路足行行者以二大事而决定转云何名为二决定转一者遍度通达转二者具具增长转是名为二言遍度通达转者通遍经过五十一种大道路故言具具增长转者一一位中摄诸位故」乃至广说故如是已说无超次第渐转门次当说无余究竟总持门其相云何偈曰

五十一位中  随其先得入
摄一切一切  名无余究竟

论曰有五十一別相位中或有行者以信趣入或有行者以真金地而趣入或有行者以大极地而趣入如是等诸行者随其先得入位之量尽摄一切一切位地究竟无余亦无移转亦无出入一一白白是故说言总持门位如偈「五十一位中随其先得入摄一切一切名无余究竟」故《难入未曾有会修多罗》中作如是说

「回向则信心  信心则佛地
佛地则十地  究竟有何次

乃至广说故如是已说无余究竟总持门次当说周遍圆满广大门其相云何偈曰

五十一种位  无前后一时
俱转俱行故  名周遍圆满

论曰五十一位无有前后一时俱转一时俱行无有所余亦五十一別相位中所有无量无边诸位无有前后一时俱转一时俱行无有所余是故说言圆满位焉如偈「五十一种位无前后一时俱转俱行故名周遍圆满」故《法界法轮无尽中藏修多罗》中作如是说「尔时文殊师利闻世尊所说即从坐起合掌顶礼前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横转无向修道人者如宜世尊为诸大众宣说开示如是大事』于是世尊即告文殊师利言『一种无二一道一区大地行者一切行道无前无后一时發起一时同转一时住持一时证入一时安立是名横转无向道人』」乃至广说故如是已说周遍圆满广大门次当说一切诸法俱非门其相云何偈曰

诸无量无边  一切种种位
皆悉非建立  名俱非位地

论曰今此偈中为明何义为欲现示此俱非门非因非果非位非地非有非无非名非义非事非理非坏非常非生非灭一切一切皆悉非故如偈「诸无量无边一切种种位皆悉非建立名俱非位地」故若尔以何义故建立位名以其非义立为位故《大明修多罗》中作如是说「无位位第一位」乃至广说故如是已说一切诸法俱非门次当说一切诸法俱是门其相云何偈曰

一切种种法  无非金刚身
以一身义故  名为俱是门

论曰无量无边一切位法一切皆悉是金刚身等无差別唯依一身是故说言俱是门焉所以者何今此门中无一一法而非金刚真实身故如偈「一切种种法无非金刚身以一身义故名为俱是门」故《种金大地修多罗》中作如是说「无病道人唯见积影不见散身故

金刚实轮山王大决择分第四

如是已说一种金刚道路大决择分次当说金刚宝轮山王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渐是尽满非  一时及前后
与俱并俱非  一异时处转

论曰今此偈中为明何义为欲现示一身金刚大力宝轮山王体中次第渐转诸法等是无余究竟周遍圆满俱非绝离此五种位一时转前后转俱有转俱非转亦一时转亦异时转亦一处转亦异处转具足具足自在自在无所障碍故《大严尽地虚空法界修多罗》中作如是说「复次龙明汝前所问云何名为金刚本身广大地地无障无碍恒沙功德品者殊胜极妙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五种金刚道路足行地地无尽中藏之根本自性出生增长所依止藏」乃至广说故

大宗地玄文本论卷第二


校注

为【大】〔-〕【明】 位【大】者【明】 伽【大】〔-〕【明】 (同余位)九字【大】〔-〕【明】 实【大】宝【明】 不分卷【明】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大宗地玄文本论(卷2)
关闭
大宗地玄文本论(卷2)
关闭
大宗地玄文本论(卷2)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