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经卷第八

弟子五人传授法藏因缘

优波笈多因缘

尔时舍那婆私于大醍醐山起寺已即便思惟卖香商主名笈多生已未生见其已生其儿名优波笈多世尊所记无相佛我入涅槃百年后能作佛事生已未生见其未生舍那婆私以方便力教化卖香商主令其精进时舍那婆私一日多将弟子入其家別日与一弟子入其家复于一日独入其家笈多当作佛事见舍那婆私独来其家问言圣人何故独无弟子随从长老语言我是老人何得有人随从于我若有人乐精进出家则有随从笈多语言我乐在家受五欲乐不能出家若我生儿当随长老长老言如是如是恒作此愿勿令退失乃至笈多生儿名阿波笈多(翻不正护)至其长大舍那婆私往至笈多所语言汝先有愿若我生儿当与长老今儿已生此儿有德汝当听其随我出家笈多言我今唯有一儿若第二儿生当与长老时舍那婆私思惟此儿是优波笈多不见其非是语笈多言如是乃至第二儿生名陀那笈多(翻宝护)至其长大舍那婆私往笈多处语言汝先愿第二儿生当与我今儿已生汝当听其随我出家笈多答言长老勿嗔我有二儿共治家业一令觅物一令守护若第三儿生当与长老舍那婆私复更思惟此是优波笈多不见其非是语笈多言如是乃至第三儿生端正好色甚可爱乐过人之色不及天色是故名为优波笈多是儿长大其父留之以法治生多获其利时舍那婆私往笈多处语言善男子汝先愿第三儿生当以与我今儿已生汝当听其随我出家笈多答言我当作誓令其治生若长若退不得出家不长不退乃听出家是时魔王令摩偷罗国一切人众悉买其物令其得利乃至舍那婆私往笈多所时优波笈多正在卖香长老语言汝心心法生云何为善云何为恶优波笈多答言我今不知心心法云何为善云何为恶长老语言若心心法与贪嗔痴相应是名为恶与不贪不嗔不痴相应是名为善乃至长老复于异时更往优波笈多所语言善男子汝云何心心法生为善为恶答言我今不知心心法云何为善云何为恶长老言汝今欲知心心法为善恶者若能受道除心心法恶我当作事时长老以黑白土为丸而语之言若汝黑心起取黑丸若白心起取白丸当作不净观如所说念佛应当思惟是时优波笈多欲善作心心法而取多黑丸乃至不得一白丸复更思惟取二分黑丸一分白丸复更思惟取半黑丸半白丸复更思惟取二分白丸一分黑丸复更思惟乃至一切白心起悉取白丸是时摩偷罗国有婬女名婆娑婆达多(翻天主与)其有一婢往优波笈多处买香多得香还其主问言汝于何处得此多香将不于估客偷此香来婢答言估客名优波笈多形色具足言语微妙以法卖物其主闻已于优波笈多起婬欲心复令其婢至优波笈多处汝当语彼云我欲与汝共相娱乐乃至其婢白优波笈多优波笈多言汝可答彼我今相见未是其时婢还白其主其主云彼不能以五百银钱与我是故不来复令婢往而语之言我不须钱但须汝来共相娱乐其婢复往优波笈多所说其此言优波笈多犹答言我今相见未是其时乃至別有长者子往婆娑婆达多所复有一商主从北天竺来将五百匹马及种种物至摩偷罗国至已问摩偷罗国人此国何处有第一端正女人国人答言女人第一端正名婆娑婆达多商主又言我今欲以五百银钱及种种宝物往至其处是时婬女贪其物故杀长者子取其身骸置不净处与后商主共相娱乐是长者子亲善知识于不净处觅得身骸往白国王国王语言汝可取彼婆娑婆达多截其手脚及以耳鼻散置野外乃至如王教令截其手脚散置野外是时优波笈多闻婆娑婆达多手脚被截散在野外即便思惟我于本时不乐见之共受五欲今时欲见观其手脚及其耳鼻复说偈曰

昔以最胜衣  及种种宝饰
如是等众具  庄严于其身
若人乐解脱  欲厌离于世
是时不当见  宝饰庄严身
今时应往观  无慢无欢喜
其色还本相  视之生厌离

尔时优波笈多将一小儿捉繖随从行至野外是时其婢忆念其恩住其身边驱逐乌鸟不令侵啄乃至其婢语之先数遣唤优波笈多其人今来起欲心耶其主闻之即便说言我好形容今已毁坏实为大苦于此地上为血所污举身皆赤我身如是云何见之而起欲心语其婢言我手脚耳鼻集之一处无令得见乃至其婢集在一处以衣覆之是时优波笈多至已对婆娑婆达多立而观之婆娑婆达多见优波笈多语言圣善至昔时我身堪受五欲于时遣使而言非时今手脚被截在血何故而来复说偈言

前时之身  犹如莲花  大价宝衣
以为庄严  而无功德  故不见汝

我今如此汝何故来即身离庄严离欢喜血为涂香见之惊惋优波笈多答言我今非是起欲心来为见贪欲想及不净想是故我来复说偈曰

以诸宝衣  及种种花  庄严汝身
见者心乱  一切众人  有欲见者
以无物故  而不得见  今汝此身
散在诸处  一切众人  无不见者
色还本相  离于庄严  臭处如是
尸骸共住  身薄皮覆  以血灌之
薄皮覆之  以肉泥之  千脉缠缚
处处周遍  此身如是  云何起爱
复说姊妹  外可爱色  世间人见
起于欲心  若知其内  即得解脱
贵贱尊卑  皆有臭尸  愚者见之
起于净见  智者见之  起不净见
此身臭秽  是不净处  以种种香
用以熏身  此身可恶  垢腻脓血
种种衣服  以自庄严  身不净箧
以水净之  愚夫罪人  爱著此身
若有人闻  佛说善法  随从受持
厌离五欲  乐解脱心  入寂静林
依道为筏  渡有彼岸

婆娑婆达多闻其言深畏生死闻佛功德变其意乐于涅槃即便说偈答优波笈多

如是如是  如汝所说  汝实智慧
有大慈悲  今当更说  如来妙法

乃至优波笈多次第说法所谓四谛优波笈多更观其身观其身竟得厌欲界以自说法故通达四谛得那含果婆娑婆达多得须陀洹果是时婆娑婆达多语优波笈多言善哉善哉摩诃萨埵以汝力故覆三恶道大苦恼处开發天堂涅槃之道复次如来应等正觉及以法僧我今归依复说偈

我往归依佛  两足第一尊
佛眼若青莲  天人中可贵
清净离欲法  无上应真僧

乃至优波笈多以说法故令其欢喜还归本处去已未久婆娑婆达多即便命终生于天上是时诸天为摩偷罗国人说其生天诸人闻已供养其身是时长老舍那婆私往笈多所语言汝当听优波笈多随我出家笈多答言我先有约令其治生不利不锐乃听出家乃至长老舍那婆私以神通力令其治生不利不锐是时优波笈多即自思惟称量算计不利不锐舍那婆私更至笈多所而语言汝此儿是佛所记我入涅槃百年后当作佛事汝当听其随我出家乃至笈多听其出家是时长老舍那婆私将优波笈多往那哆婆哆寺与其出家受具足戒至第四羯磨除一切结得阿罗汉果是时舍那婆私语优波笈多言善男子如佛所记我入涅槃百年后有比丘名优波笈多无相佛当作佛事如是再说佛弟子中教化第一善男子汝当作佛法饶益优波笈多答言如是舍那婆私教其说法摩偷罗国一切人民闻有比丘名优波笈多无相佛当说法无量千人皆欲往听乃至长老优波笈多入三昧思惟见佛说法处四众围绕如半月形复更思惟世尊说法次第云何即见次第谓欲味欲过欲出及四信等如是次第乃至涅槃优波笈多亦如是说法是时魔王于大众中雨于真珠以乱人心众人乱故无有一人能见四谛优波笈多见众心乱即自念言谁作此事以乱众心即见知是魔王所作至第二日倍多人来优波笈多更次第说四谛真法是时魔王复更雨金以乱众心无有一人能见四谛优波笈多见众心乱即自念言谁作此事以乱众心即见知是魔王所作至第三日复倍多人来优波笈多复更说法是时魔王更杂雨珠金及作天伎乐时众人未得离欲见色闻声其心变动不复听法是时魔王即以花鬘系优波笈多乃至优波笈多思惟谁作此即知是魔王所作优波笈多生意此魔王于世尊法藏常作乱事何故世尊不教化之即自思惟是我可化佛记于我为无相佛教化人摄受故乃至思惟今欲化之是其时不即见魔王受化时至是时长老优波笈多取三死尸一者死蛇二者死狗三者死人以神通力变三死尸以作花鬘往魔王处魔王见优波笈多生大欢喜优波笈多已受我化即便以身欲受花鬘优波笈多自手缚之即以死蛇系其顶上死狗死人系其颈下优波笈多语魔王言如汝先以非法之花以辱于我如是我今还以死尸系缚于汝汝今已与佛子和合若有神力可以现我譬如大风能动海水以为波浪而不能动摩罗耶山(翻离垢山)是时魔王欲脱死尸用力极多而不能脱譬如蚋子不能移山魔王嗔忿上升虚空而说偈言

若我自不能  从颈脱死尸
有余天能脱  其力则大我

长老优波笈多复以偈言

汝往归依梵  及日月帝释
入火及大海  不燥烂不脱
我以此死尸  系著于汝颈
神力之所作  无有能脱者

尔时魔王往摩醯首罗及帝释等三十三天四天王为脱死尸而不得脱复往大梵天处大梵语言善男子十力弟子神力所作谁能脱之如大海岸水不能破复说偈曰

如莲花丝  缚于雪山  有能称举
此不为难  神通之力  死尸系身
我今不能  为汝脱之  若我诸天
所有之力  不及如来  弟子之力
譬如余光  不及火光  如此火光
不及日光

魔王语言云何教我所作我于今者当归依谁大梵语言汝今速往归依优波笈多如人于此地堕即于是地得起汝今从其神力堕还从其神力起是时魔王方知佛子神力为大即便思惟复说偈言

若梵王归依  佛弟子法藏
谁复能思量  如来之神力
如来之神力  实能降伏我
但以慈悲故  是故不降伏

我今已知佛力不复广说复说偈言

今我已知  世尊慈悲  心离烦恼
譬如金山  我无明故  处处乱佛
处处作恶  而不降伏

尔时欲界主魔王无逃避处离优波笈多而思惟即舍慢心往优波笈多处礼其足说言长老我从菩提树间乃至今日于世尊所起种种恶无量无数复于娑罗国婆罗门舍佛往彼处令不得食是我所作我所作恶佛亦不嗔我或时化作龙蛇恶鬼种种可畏以怖世尊亦不嗔我长老今日无有慈悲令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见怪笑令我羞愧优波笈多言汝无智慧不能思惟欲以如来慈悲功德比于比丘譬如芥子比须弥山无异萤火等彼日光取一掬水同于大海如是沙门慈悲不得比十力慈悲佛以是因缘汝所作罪佛忍受之魔王言佛断一切惑除一切疑有大忍辱我以烦恼恶故常欲恼佛世尊以慈悲覆护于我以是故佛不伏我长老当说优波笈多答言善男子汝今当听汝于佛多作众恶种不善法除于如来生信敬心无以除灭是故佛见当来久远不伏于汝复说偈言

汝心少敬重  如来则發起
从小增长大  当得涅槃果
汝所作众罪  今但略说之
当以念慧水  洗除烦恼垢

尔时魔王念佛举身毛竖如歌昙婆花(不解翻)复说偈言

我多种种  苦恼世尊  世尊不嗔
我愿相应  如儿罪过  父不责之

尔时魔王多时思惟佛恩以念佛故令其心冷礼长老之足而说偈言

长老今日  已摄受我  能令于我
恭敬世尊  今以死尸  系缚我颈
以为庄严  唯愿大仙  以慈悲力
为我脱之

长老优波笈多言若能有约当为脱之魔王问言云何为约优波笈多言汝从今去莫恼比丘魔王答言如是如是复当云何教我所作长老答言世尊法藏当广流布是我所作是时魔王惊而复说教我所作长老答言汝今当知如来入涅槃百年后我时出家世尊法身我已得见世尊色身我所未见汝今为我所摄受故如来色身汝当现我我于今者更无所乐唯乐见佛身魔王偈答

当共作约  若见我作  如来身色
不得见礼  此是一切  智恭敬故
长老礼我  我当自灭  令无有力
担圣人礼  如伊兰芽  不能胜持
象牙所担  故先共约

长老优波笈多答言如是我不礼汝魔王复言小待须臾乃至我入林中犹如往昔有一长者名曰首罗我于尔时欲乱彼故化作佛身金色晃曜圆光一寻犹如日光如是色身不可思议我今故作令人见者悉生信乐是时长老优波笈多答言如是便为除三种死尸为欲见于如来色身故是时魔王即入林中化作佛身作佛身竟从林而出譬如女人入屏帐里种种庄严庄严既竟然后乃出如来色相无有譬喻令人见者无不欢喜譬如采画有种种色尔时魔王以变化色庄严林竟复作舍利弗以置右边作目揵连以置左边复作阿难持钵在后摩诃迦叶阿㝹楼驮须菩提等一千二百五十诸大声闻围绕化佛如半月形作是化已往至优波笈多所优波笈多见佛身色生欢喜心即从坐起观佛色身目不暂舍即说偈言

无常无慈悲  破坏如来色
如来无常故  灭色入涅槃

优波笈多缘念佛故心不能舍我今见此化身见真佛无异一心合掌略以偈赞

面胜于莲花  眼胜优波
色胜众花林  亦胜于真金
可爱过于月  光明过于日
智深过于海  不动过须弥
行胜师子王  眼瞬胜牛王

复次欢喜满心大声而说偈言

以心清净业  今得此妙果
以自业所造  不由他所作
无量无数劫  修净身口业
具足行六度  庄严不障身
见者皆欢喜  怨家亦生爱
我今见如来  云何不欢喜

是时优波笈多思惟念佛故不觉是魔以一切身礼魔王足譬如大树根折躄地尔时魔王惊而说言长老今者不应乖约长老答言云何为约魔王言先共作约若我作佛不应作礼云何于今而见礼耶长老从地起小声答言我非不知如来涅槃如水灭火但见如来其色微妙是故作礼不礼汝也魔王问言汝一切身分顶礼我足云何而言不礼我耶优波笈多言我不礼汝亦不乖约汝今当听譬如以土为佛礼敬者但作佛想不作土想我今见汝但作佛想不作魔想尔时魔王即舍佛形供养优波笈多还归本处克后四日魔王即自打钟令一切人悉皆闻知若欲生天及得涅槃皆应往优波笈多所咨受正法若有人未见佛者当往观优波笈多于是魔王说偈言

若人欲富贵  不乐于贫穷
若乐天上乐  及大涅槃乐
悉当听受法  思惟其义趣
若人未曾见  最胜两足尊
大师有慈悲  自然得圣法
悉皆应当往  优波笈多所
此人为世间  而作于明灯

尔时此声遍满摩偷罗国优波笈多降伏魔王已摩偷罗国诸婆罗门等一切人民皆往优波笈多所时优波笈多坐师子座为众说法心无所畏犹如师子即说偈言

若人无有智  不登师子座
如苟登高座  深生大怖畏
如师子无畏  摧伏外道论
若能如是者  堪登师子座

是时优波笈多初所说法已次第说所谓四谛是时无数人有得阿那含果斯陀含果须陀洹果乃至一万八千人出家思惟坐禅精进修道得阿罗汉果于大醍醐山有石窟长十八肘广十二肘是时诸弟子已作所作竟长老优波笈多语诸弟子诸弟子中我已教化证阿罗汉果得阿罗汉者取四寸筹置石窟中乃至一日中有万八千阿罗汉取筹置石窟中是时乃至海边大地广闻名声知摩偷罗国有优波笈多教化第一佛之所记

舍那婆私得道因缘

尔时舍那婆私与优波笈多出家竟优波笈多教化降伏魔王已为摄受众生故舍那婆私思惟摄受正法已竟我今欲向罽宾国受三昧乐世尊所记罽宾国是第一坐禅处是时舍那婆私即往彼处入于石窟受三昧乐有清净凉风以吹其身即得阿罗汉果受解脱乐而说偈言

著舍那婆衣  触五种三昧
于最胜山中  端坐入禅
令风中出声  遍告罽宾国
是舍那婆私  今已得道乐
以清净自誓  得无漏解脱
今舍那婆私  自说如是偈

阿育王经卷第八


校注

弟【大】第【元】 下【大】卷八【宋】【元】【宫】品第七之二【明】 翻不正护【大】〔-〕【明】 翻宝护【大】〔-〕【明】 多【大】〔-〕【宋】【元】【明】【宫】 善作【大】作善【宋】【元】【明】【宫】 翻天主与【大】〔-〕【明】 估【大】贾【宋】【元】【明】【宫】 女人【大】婬女【宋】【元】【明】【宫】 忆【大】〔-〕【宫】 泥【大】泥中【宋】【元】【明】【宫】 之【大】身【宋】【元】【明】【宫】 云【大】如【宋】【宫】 筏【大】茂【宋】【宫】 变【大】转变【宋】【元】【明】【宫】 那含【大】阿那含【宋】【元】【明】【宫】 言【大】*曰【宋】【元】【明】【宫】* 阿【大】〔-〕【宋】【元】【明】【宫】 如【大】汝【宋】【元】【明】【宫】 化【大】化中【宫】 舍【大】言【宋】 时【大】人【明】 项【大】颈【宫】 事【大】是【宋】 王【大】又【宋】【元】【明】 长老【大】〔-〕【宋】【元】【明】【宫】 翻离垢山【大】〔-〕【明】 不【大】不能【宋】【元】【明】【宫】 脱【大】〔-〕【宋】【元】【明】【宫】 大【大】入【宋】【元】【明】【宫】 语【大】说【宋】【元】【明】【宫】* 云【大】如【宋】【宫】 佛【大】佛所【宋】【元】【明】【宫】 信敬【大】敬信【宋】【元】【明】【宫】 不解翻【大】翻不解【宋】【元】【宫】〔-〕【明】 之【大】〔-〕【宋】【元】【明】【宫】 为【大】为汝【宋】【元】【明】【宫】 令【大】今【宋】【元】【明】【宫】 便【大】〔-〕【宋】【元】【明】【宫】 身【大】〔-〕【宋】【元】【明】【宫】 复【大】复化【宋】【元】【明】【宫】 目【大】自【明】 罗【大】离【明】 偈言【大】〔-〕【宋】【元】【明】【宫】 身【大】心【宋】【宫】 怨【大】冤【宋】【元】【明】【宫】 礼敬【大】敬礼【宋】【元】【明】【宫】 欲【大】于【明】 明灯【大】灯明【宋】【元】【明】【宫】 如苟【大】山狗【宋】【元】【明】【宫】 阿那含【大】须陀洹【宋】【元】【明】【宫】 须陀洹【大】阿那含【宋】【元】【明】 所【大】〔-〕【宫】 定【大】处【宫】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阿育王经(卷8)
关闭
阿育王经(卷8)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