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圣广灯录卷第四 〔宋实〕
第十六祖罗睺罗多尊者
迦毗罗国人也。行化至室罗筏城。有河名曰金水。见五佛影。乃曰。此河之源。凡五百里。僧伽难提居于彼处。如来志一千秊后。当绍圣位。语已。泝流而上。至一大山石窟中。僧伽难提安然在定。尊者伺之。曰。汝身定邪。心定邪。
难提曰。身心俱定。
尊者曰。身心俱定。何有出入。
曰。虽有出入。不失定相。如金在井。如金出井。世相去来。金体常寂。
尊者曰。水金在井。若金出井。金无动静。何物出入。
曰。言金动静。何物出入。言金出入。金非动静。
尊者曰。若金在井。出者何金。若金出井。在者何物。
曰。金若出井。在者非金。金若在井。出者非物。
尊者曰。此义不然。
曰。彼理非著。
尊者曰。此义当堕。
曰。彼义不成。
尊者曰。彼义不成。我义成矣。
曰。我义虽成。法非我故。
曰。我无我故。复成何义。
尊者曰。我无我故。成于汝义。
曰。仁者师于何圣。得是无我。
尊者曰。我师迦那提婆。证是无我。
难提偈曰。
罗睺罗多以偈答曰。
难提心意豁然。愿师度脱。胡跪而说偈曰。
尊者曰。汝心解脱。自性清净。语已。即以右手持金钵。举至梵宫。取彼香饭。将斋大众。而大众虑金饭少。心各生厌。不得就食。
尊者曰。非我之咎。即命僧伽难提分坐同食。众复讶之。
尊者曰。汝不得食。由心不了故。当知与吾分座同餐者。即过去婆罗树王如来也。愍物降迹。汝辈亦庄严劫中已至三果。未证无漏者也。
僧伽难提知众生慢。乃曰。自双林示灭八百余年。人无至信。正念轻微。不敬真如。唯爱神力。言讫。以右手渐展入地。至金刚轮际。取甘露水。以瑠璃器持至会所。大众即时钦慕。作礼悔过。
于是尊者告僧伽难提曰。如来以正法眼藏付嘱迦叶。次第传授而至于吾。吾今付汝。汝可护持。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偈曰。
第十七祖僧伽难提尊者
室罗筏城宝庄严王子也。生而能言。常赞佛事。七岁即厌世乐。以偈告于父母曰。
父母闻偈。固止之。遂誓曰。我今不食。自取命终。乃听宫内出家。命沙门禅利多就宫传导。经十九年。尊者每自念曰。身居王宫。胡为出家。一夕。天光下烛。见一大路坦平。徐行数里。至一大山。下有石窟焉。乃宴寂于中。父既失子。即摈禅利多访寻之。不知所在。
尊者后游摩提国。忽有微风袭众。清凉休适。众不知其然。尊者曰。此道德之风也。当有圣者出世。嗣续祖灯乎。
言讫。以神力摄诸大众。登一高峰。名宝落迦。尊者曰。此山顶有紫云如盖。圣人居此矣。
尊者见一童子持圆鉴直造尊者前。尊者问。汝几岁耶。
曰。我当百岁。
尊者曰。汝年尚幼。何言百岁。
曰。我不会理。正当百岁。
尊者曰。汝善机耶。
曰。佛言。
师曰。汝持镜者。意何所明。
答曰。
父母奇之。舍令出家。尊者即与披剃受具。名伽耶舍多。
时风吹铜鸣声。尊者问曰。铃鸣耶。风鸣耶。
伽耶曰。非风铃鸣。我心铃耳。
尊者曰。非风铃鸣。我心谁尔。
伽耶曰。俱寂静故。非三昧也。
尊者曰。善哉。继吾嗣者。非子而谁。即告曰。如来以大法眼藏付嘱迦叶。如是展转以至于吾。吾今付汝。汝善护持。流布将来。勿令断绝。汝受吾教。听吾偈曰。
第十八祖伽耶舍多尊者
摩提国人也。姓郁头蓝。父天盖。母方圣。梦大神持鉴。因而有娠。凡七日而诞。体莹如瑠璃。未甞洗沐。自然香洁。幼好闲静。语非常童。持鉴出游。遇难提尊者。
至大月氏国。见一婆罗门舍有异气。尊者将入彼舍。舍主鸠摩罗多问曰。是何从众。
曰。佛弟子。彼闻佛号。心神竦然。即时闭户。
尊者有顷自扣其扉。罗多曰。此舍无人。
尊者曰。答无者谁。罗多闻语。知是异人。遽开关延接。
尊者曰。者如来记。吾灭后千年。有大士出现于月氏国。绍隆玄化。今汝值吾。应斯嘉运。于是鸠摩罗多發宿命智。投灭出家。披剃受具讫。乃告之曰。如来以正法眼藏付嘱迦叶。次第传授而至于吾。吾今付汝。汝善护持。流布将来。无令断绝。汝受吾教。听吾偈曰。
第十九祖鸠摩罗多尊者
大月氏国婆罗门之子也。昔为自在天人。见菩萨璎珞。忽起爱心。堕生忉利。闻帝释说法。复生梵天。以根利故。善谈法要。诸天尊为导师。遂降月氏。
后至中天竺国。有大士名阇夜多。问曰。我家父母素重三宝。而甞婴疾瘵。凡所营作。皆不如意。而我隣家久为旃陀罗行。而身常勇健。所作和合。彼何幸。而我何辜。
尊者曰。何足疑乎。且善恶之报。有三世焉。凡人但见仁夭暴寿。逆吉义凶。便为亡因果。虗罪福。殊不知影响相随。毫厘靡忒。纵经百千万劫。亦不磨灭。时阇耶多闻是语已。顿释所疑。
尊者曰。汝虽已信三业。而未明业从惑生。惑从识有。识依不觉。不觉依心。心本清净。无生灭.无造作.无报应.无胜负.寂寂然.灵灵然。汝若入此法门。可与诸佛同矣。一切善恶.有为无为。皆如梦幻。阇夜多承言领旨。即發宿慧。恳求出家。
既受具。尊者告曰。吾今寂灭时至。如来以正法眼藏嘱授迦叶。展转相付而至于吾。吾今付汝。汝善护持。流布将来。无令断绝。汝受吾教。听吾偈曰。
第二十祖阇夜多尊者
北天竺国人也。智慧渊冲。化导无量。后至罗阅城。数扬顿教。彼有学众。唯尚辩论。为之首者。名婆修槃头。常一食不卧。六时礼佛。清净无欲。为众所归。
尊者将欲度之。先问彼众曰。此徧行头陀能修梵行。可得佛道乎。
众曰。道由行证。必获圣果。
尊者曰。今此头陀与道远矣。不久当堕。
众曰。尊者有何德行而讥我师。
尊者曰。我不求道。亦不颠倒。我不礼拜。亦不轻慢。我不长坐。亦不懈怠。我不一食。亦不杂食。我不知足。亦不贪欲。心无所希。名之曰道。
尊者谓众曰。会吾语否。吾所以然者。为其求道心切。夫弦急即断。故吾不赞。令其住安乐地。入于佛慧。复告徧行头陀曰。吾适对众抑挫仁者。得无恼于衷乎。
曰。我忆念过去劫前。生安乐国。师于智者月净。记我当证斯陀含。时有大光明菩萨出世。我以老故。䇿杖礼谒。师叱我曰。重子轻父。一何鄙哉。时我自谓无过。请师示之。师曰。汝礼大光明菩萨。以杖倚壁画佛面。以此过慢。退失二果。我悔咎以来。闻诸恶言。如风如响。惟愿尊者大慈。以妙法垂诲。
尊者曰。汝久殖德本。当继吾宗。如来以大法眼藏密传迦叶。次第嘱授而至于吾。吾今付汝。汝善护持。流布将来。勿令断绝。汝受吾教。听吾偈曰。
第二十一祖婆修槃头尊者
罗阅城人也。姓毗舍佉。父光盖。母字严一。家富而无子。父母祷于佛塔而求嗣焉。一夕。母梦吞明昧二珠。觉而有孕。经七日。有一罗汉名为贤众。至其家。问曰。
光盖设礼。贤众端坐受之。严一出拜。贤众避席。光盖罔测其由。遂取一宝珠跪献。贤众既受之。殊无逊谢。光盖不能忍。问曰。我是丈夫。致礼不顾。我妻何德。尊者避之。
贤众曰。我受礼纳珠。贵福汝尔。汝妇怀圣子。生当为世明灯。故吾避之。非重女人也。
贤众又曰。汝妇当生二子。一名婆修槃头。则吾所尊者也。二名刍尼。(此云野鹊子)昔如来在雪山修道。刍尼巢于顶上。佛既成道。刍尼受报为那提国王。佛记曰。汝至第二五百年。生罗阅城。毗舍佉家。与圣同胞。今无爽矣。
既生二子。尊者婆修槃头年至十五。礼光度罗汉出家。感毗婆诃菩萨与之受具。至那提国。彼王名常自在。有二子。一名摩诃罗。次名摩拏罗。王问尊者曰。罗阅城土风与此何异。
尊者曰。彼土曾三佛出世。今王国有二师化导。
曰。二师者谁。
尊者曰。佛记第二五百年。有一神力大士出家继圣。即王之次子也。吾虽德薄。当预其志。
王曰。诚如尊者所言。当舍此子作沙门。
尊者曰。善哉大王。能遵佛旨。
后告之曰。如来以大法眼藏密传迦叶。如是次第展转以至吾。吾今付汝。汝善护持。流化将来。无令断绝。汝受吾教。听吾偈曰。
第二十二祖摩拏罗尊者
那提国常自在王之子也。年三十。遇婆修尊者。至西印土。彼国王名得度。即瞿昙族姓。归依佛乘。勤行精进。一日。于行道处现一小塔。欲取供养。众莫能举。王即大会梵行.禅观.呪术等三众。皆莫能办。尊者即为王广说塔之所因。今之所现。王福力之所致也。(阿育王塔。此不繁录)王闻是说。乃曰。至圣难逢。世乐非久。即传位太子。投祖出家。遂证四果。
尊者深加慰诲曰。汝居此国。善自度人。今异域有大法器。吾当化之。
曰。师应迹十方。举念当至。宁劳往耶。
尊者曰。然。
时鹤勒那为彼国王宝印说修多罗偈。忽曰。祖师摩拏罗将至。时王与鹤勒那俱遥作礼。尊者即辞得度比丘。往月氏国。受王与鹤勒那供养。
后鹤勒那问尊者曰。我止林间。已经九白。(印土以一年为一白)有弟子龙子者。幼而聦慧。我于三世推穷。莫知其本。
尊者曰。此子于往劫中。生妙善国婆罗门家。曾以梅檀施于佛宇。作槌橦钟。受执聦敏。为众钦仰。
尊者曰。我有无上法宝。汝当听受。乃曰。如来以正法眼藏传授迦叶。展转次第以至于吾。吾当授汝。汝善护持。流布将来。无令断绝。汝受吾教。听吾偈曰。
天圣广灯录卷第四
校注
补入金字 切疑窃 子疑于 者当作昔 灭字更勘 师疑尊者 数疑敷 慢疑漫下同 大师疑薪 梅当作栴 执疑报【经文资讯】《卍新续藏》第 78 册 No. 1553 天圣广灯录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2-03-01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卍新续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台湾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