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坛外教诫;第二、道场次序;第三、道场合用;第四、安置尊像;第五、道场元由。
比丘(某),敬白清净大众:尝闻道在迩而求诸远,盖谓不能返观;事在易而求诸难,皆为荒嬉懈怠。虽则万法皆由我,三界本唯心。若其自谓圆成,不加修建,安可得而成耶?故此解冤结菩萨,宿因深厚,愿力崇高。垂慈每念于三途,运意常嗟于六类。昏昏恒自蔽,苦苦不知休,若不直指根源,冤业何时可解?誓于在在处处,善巧威权,如日照空,十方明显。普使济于彼岸,同令悟于本心。不逞廉纤,特标真实。故今日道场,以發菩提心为其创始,以六根缚脱,广为敷扬。举十八种之冤家,总六类而包摄。非唯解冤释结,抑亦灭罪消灾。可以祝于星天,可以崇于福寿,可以荐严先祖,可以资益群生,可以禳于刀兵,可以却于冤敌,可以祈于后嗣,可以保于孕娠。不论吉意凶情,一一可皆修设。岂假多多展演,广度光阴?月之不终,计之于岁。唯在端庄严谨,注意倾虔。愿于一昼夜中,三时作法。若见若闻,平等大悟。所有道场之费,但祇随力随分,切要办身办心。灯烛香火,须在殷勤,不拘多寡。荤酒五辛,切宜戒约。贫富贵贱,皆可修崇。非唯大法遍行,总使闻薰种智。
(举)解冤结菩萨 (四声)
凡设道场,于粥后齐集,烧香盥漱,著新净衣,俾令济济跄跄,普使睹相生善。须请六位大僧,以表六类六根六尘解结之意。须选精练教法,悦可众心者一人充显案;选行实孤洁,戒检清高者一人充密案;选音声和畅,喉舌巧妙者一人充赞韵。凡一切歌赞唱偈,系罄一一从之,勿令搀前脱后,互相紊乱,不成佛事。所以随高随下,和佛诵经,责令整肃。跻排已定,然后请檀越执炉,显案法师领众动法乐,击磬先于他所。以此教诫,意使预知,必臻精细。仍随显案法师,登坛行道一匝。咒水咒香等,如常点净散花。(叙意宣疏)
解冤结菩萨
先告施主,家库中自备一段帛练净绢,或缯䌽纱罗绫縠。须要长一丈八尺,以表解十八种冤。或多时止,可倍倍尤佳,不可短少。置在佛前,结为六结。三时道场中,细细讲说,及以诵经诵咒,种种周毕,于第三时忏六类冤债时,请檀越烧香礼佛,䠒跪,随手取结,安于面前。听忏一类冤家,一僧为解一结。须是發上上品心,令内外清净,谛听法门,至诚解结。
凡设道场,或于僧舍,或于俗舍,以至官所,随处可作。中间置法、报、化三身如来及无量寿佛、无垢净光佛、炽盛光王佛、药师佛,左右两边安置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解冤结、摩利支、普光菩萨、弥勒菩萨、金刚藏、虚空藏,计一十七轴。并诸大阿罗汉像,次第安之,勿令紊乱。庶几契凡契圣,善种增焉。各發无上菩提心,于昼夜中,勤勤奉事。
此道场自政和初甘露老圆通大师及严净慈觉大师,久行于世。盖为解冤结菩萨,名称普闻,世间众生,无不敬仰。虽有此事,然未有仪。如其讲习之流,博通内外,精贯古今,以至顿渐偏圆,有空性相,随举随有,逐处光明,妙契佛心,冥符凡意。语默动静,理性灼然。况其加意用功,其所精通,不言而尽也。《法华经》云:是人有所思惟,筹量言说,皆是佛法,无不真实。亦是先佛经中所说。若全是此者,应请时无所不可。其或未到此者,若无仪文,则惘然迷闷,不能造入,深可悲嗟。于是严净圆觉、当仁徐公(讳法寿),久默是事,欲要斯文,遂命祖照代为编集。祖照既闻此语,自恨不才,岂可以蠡而测海?坚欲却之,再再不允,遂乃鸠集,以成一家。贵于在在处处,解冤释结。中间所有,第一时,举裴相国發菩提心。第二时,举《首楞严经》及兴福疏,叙六根缚脱之事。第三时,依《华严经》修行六波罗蜜多,以伸解结。一一总非胸臆,悉本圆顿教乘,著次安排,成一段事。在会众等,谛听思惟,早悟正因,速祈解脱。
净三业仪当演 (和)经题
净三业论文,法师布露:
我辈一张口,纷纷造业多。妄言盈瀚漫,绮语张江波。若欲登坛𡒌,先须去网罗。洗空无障碍,涨仗妙伽陀。
伏闻一身假合,本从虚偽而生;六欲不迷,要会真空之理。盖为妄生十恶,致令积染诸尘。若非秘密洗除,难使真金离鑛。欲得一身清净,多身清净,方可登坛;顿令上根修行,中根修行,直教契理。净三业咒,振铎诵持。一众肃恭,三业庆快。先请三藏法师诵净三业咒,然后焚香洒净。我今有偈,速为举扬:
南无除盖障菩萨
(加持净三业真言)
伏以才炷龙涎,非泛常之臭味;便同麝服,有分外之馨香。要知五分法身,別是一般气息也。何用调和之法,又不因薰染之功。信手拈来,直穿透诸人鼻孔;从头𦶟处,聊表出檀那善根。庶几感格于圣贤,可以充塞于天地。氤氲无尽,空中结宝盖以低垂;芬馥有余,座下喷篆烟而缥渺。更凭神咒,以表信心。
(举)香云童子大菩萨
洒净科文宣演 (和)经题
妙湛灵源,无三世十方之影像;真空性水,现六凡四圣之波澜。绕华藏世界而来,从阿耨达池而出。滔滔觉海,浩浩朝宗,何妨细洒杨枝,莫不普沾香水。洗心涤虑,如八德之清凉;激浊扬清,同一时之潇洒。更凭神咒,尽化醍醐。洒净有偈,今为举扬:
杨枝手观世音菩萨
大集无远弗届,一新宝坊法华。有谋皆同,三变净土。鹙子不如螺髻,祇园何异鹫峰?毫端中现一切道场,拂子上有三世诸佛。矧兹胜会,普彻十方。浩浩难思,放佛光于坛𡒌;重重无尽,映帝网之垂珠。更仗密言,庄严法席。
普庄严菩萨摩诃萨 (入坛真言)
域民不以封疆为界,有德则来;海众尽列华藏之都,无刹不往。将奉佛于不可急之处,先遣魔于无何有之方。便同宝地之庄严,自有金刚之围绕。九十六种,惶惶破胆;千万亿众,拳拳服膺。才闻振铎之琳慎,莫不列堵之清净。
归依五方佛
(法乐绕坛 散花结界安五方)
南无大悲东方世界阿閦佛、西方世界寿尊佛、中央法性毗卢佛、南方世界宝相佛、北方世界成就佛
香花一心奉请东方界主、西方界主、中方界主、南方界主、北方界主,彼世界中,有无量行道菩萨,身垂璎珞,顶戴花冠,手执青、白、黄、赤、黑色莲花,供养阿閦、寿尊、毗卢、宝相、成就尊佛,不违本誓,怜愍有情,统领持国、广目、大梵、增长、多闻天王,青、白、黄、赤、黑帝将军,结成金刚、莲花、华藏、灌顶、燄魔界,擎山持杵,钩索锁铃,拥护道场,无诸难事。
道场理事,本末周完,唯冀圣慈,俯垂摄受。
(众诵)普礼圣众真言
唵(引)。萨哩嚩。怛他誐多。钵啰半左半左。迦噜迷。
今有(某)方灵符,谨当宣挂。
仰启东、西、中、南、北方青、白、黄、赤、黑帝主,甲乙木、庚辛金、戊己土、丙丁火、壬癸水德主方隅,我今结界到东、西、中、南、北方,凭此结成金刚、莲花、华藏、灌顶、燄魔界。
唵。商迦迦哩。摩诃三昧曳。盘陀盘陀。萨嚩贺。
延祥集福,悬幢幡宝盖,振动金铃,扫除妖魔怪,(某)方佛如来,神通真广大,(某)位大天王,结成五方界。
(某某)界菩萨摩诃萨
凭此结就(某)方(某)色界
比丘某稽首和南,敬白清净大众:今此道场,昼夜分为三时。第一时号破妄显真,第二时号解冤释结,第三时号成就菩提。
一、叙述斋意;二、叹佛宣疏;三、警策大众;四、礼请圣贤;五、启祝真灵;六、举扬宗教;七、三心五愿;八、如来设教;九、叙陈冤债;十、菩萨化现;十一、感应劝诫。
第一、叙述斋意
今且第一叙述斋意者,正觉出兴,一切众生普度;妙音遐畅,十方诸佛共传。悟之则了无一尘,结处则徒分六类。负心负力,负命负财,鞭挞枉加,嗔呵随举。恶声恶心相向,彻骨彻髓无殊。慈悲之心既无,嗔恨之力转胜。从劫至劫,舍身受身;不觉不知,难逃难逭。今按:《楞严经》中叙述解结之法,直指根源,俾其本末以无碍,庶得根尘而颖脱。经云:即时如来于狮子座,整涅槃僧,敛僧伽梨,揽七宝几,引手于几,取劫波罗天所奉花巾于大众前,绾成一结,示阿难言: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俱白佛言:此名为结。于是如来,绾叠花巾,又成一结。重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又白佛言:此亦名结。如是伦次,绾叠花巾,总成六结。一一结成,皆取手中之结,持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亦复如是,次第酬佛:此名为结。今此楞严解冤释结道场,皆本于此。是知六类冤债,非六根六尘,奚以能结?其结皆由六根六尘,其解亦因六根六尘。今欲忏除,岂可外此?必先除其根本,令其永永不生。所有枝条,不言而坏。六根六尘,即根本也;六类冤债,即枝叶也。此时拈出,以为道场之本。俾令伐树除根,枝条自殒。向下举起五声解冤结菩萨圣号,辄吟四韵偈章。偈声甫毕,叹佛宣疏。
解冤结菩萨
第二、叹佛宣疏
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四智三身,六通五眼。目净修广,海水浮清。福聚崇高,须弥挺秀。四无量心,则融通自在;六波罗蜜,则具足圆明。三十二相以庄严,千百亿身皆化度。大慈悲父,真智慧师。有空性相而开豁群迷,顿渐偏圆而甄明大事。具一切智,圆最上乘。世界十方,无不归仰。世尊功德,难尽赞扬。今日道场,自有疏文,对众圣前,谨当宣读。
凡情上达大圆镜
第四、启请圣贤
今日道场所专奉者,解冤结菩萨。欲勤请时,先当总伸赞礼菩萨德相。众等各运诚心,当礼拜时,(和)受请供养。
一心归命礼,乐音树下,无忧城中,光明普照于大千,身量遍周于法界。尘尘无碍,普解诸冤;法法圆融,顿消诸业。天冠涌出,轩昂而挺彩腾光;宝手齐敷,返复而解冤释结。威神自在,变通不减于摩利支天;妙用圆明,赞助常依于释迦文佛。应普光菩萨,解百生而演说于伽陀;为怀州沙弥,在一念而理还于阿堵。举五轮指,分明照见夜叉形;拥百衲衣,显现权为比丘相。总如来之所说,实菩萨之能成。群生稽首于今时,正觉同成于此日。愿垂哀悯,俯察凡庸,今日今时,来临法会,(和)受请供养。
亘古亘今,常照常现。万法之本,众圣之源。刹刹尘尘,不增不减;绵绵密密,无去无来。一切诸佛之师,三世菩萨之母,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今当礼请其为上首。各各志诚,如法应和。
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
圆满报身卢舍那佛
三类化身释迦牟尼佛伏愿六通鉴照,俯降道场,副此愿心,光临法会,(和)受请供养。
十二上愿药师琉璃光王佛
大慈大悲无垢净光佛
大威德消灾炽盛光王佛伏愿六通鉴照,俯降道场,副此愿心,光临法会,(和)受请供养。
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大行普贤法王菩萨
大势至菩萨摩诃萨伏愿六通鉴照,俯降道场,副此愿心,光临法会,(和)受请供养。
解冤结菩萨摩诃萨
摩利支天菩萨摩诃萨
普光菩萨摩诃萨
弥勒菩萨摩诃萨
伏愿六通鉴照,俯降道场,副此愿心,光临法会,(和)受请供养。
虚空藏菩萨摩诃萨
金刚藏菩萨摩诃萨
一切贤圣僧伏愿六通鉴照,俯降道场,副此愿心,光临法会,(和)受请供养。
上来礼请楞严会上,第一时中诸佛菩萨,已沐云临道场。伏愿天眼遥见,慧耳遥闻,他心遥知,神通遥鉴,以大悲力,起无缘慈,怜悯有情,哀受我请,慈悲护念,降临道场,证盟此斋,充遍法界。愿此善力,广大无边,犹若虚空,具诸功德。奉请已,一心归命礼常住三宝。
上来仰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诸大菩萨、罗汉、圣僧,已沐慈悲,降临道场。今当召请天曹部众、地水诸神、六道四生、冤家债主、先亡远祖、一切幽冥,同赴道场,纳受供养。
切以穹苍逈远,地水幽深,遐迩有殊,尊卑有別。东胜神洲之远,南赡部洲之遥。北郁单越而尘刹无边,西瞿耶尼而方隅不尽。普天率土,遍界盈空。一切真灵,无边贤圣。虽曰十方之遥远,唯坚一性以招延。理事相融,洪纤不间。岂假开通道路?奚须启迪方隅。唯将密咒神功,总格诸贤真圣。夫天众者,有欲界色界之异,梵王辅王之殊。五种净居,四禅真侣。风伯开敷摧位,雨师沾润焦枯。电乃烈焰腾辉,雷乃除魔摄毒。日净则照烛虚空而有见,月耀则光辉大夜以无余。皆四大之所成,总三界之所摄。并愿承大悲之妙力,降此日之香坛。瞻礼圣颜,开受供养。
其有今日,标心回施当生本命星君,照临一切宿曜。并愿承大悲之妙力,降此日之香坛。瞻礼圣颜,开受供养。
次当召请地府部众,坤厚载物,生育万灵。依报正报之安居,有情无情之依止。山林坟衍,水陆飞行。以之而从游,因之而安立。岂无所主?应有其神。嵎夷交趾列班班,昧谷幽都分彼彼。无量无边,一切圣贤,并愿承大悲之妙力,降此日之香坛。瞻礼圣颜,开受供养。
又乃水官部众,洪波浩浩,白浪滔滔,势如万马之奔,声若千雷之震。细如虾蟹,巨若鲸鲵。江使闻于豫且,涛神见于伍子。江河淮济,沟洫浍川,一切诸神,无量眷属,并愿承大悲之妙力,降此日之香坛。瞻礼圣颜,开受供养。
又乃四生六道,债主冤家,负财负命,负心负力,枉施鞭挞,横致呵嗔。一切冤憎,无边债主,并愿承大悲之妙力,降此日之香坛。瞻礼圣颜,开受供养。
设斋施主(某),今日标心追荐亡者(某),及两门三代先祖,高曾远祖,近化先灵,五姓有情,诸佛子等。并愿承大悲之妙力,降此日之香坛。瞻礼圣颜,开受我请。
上天下地,一切真灵。在在处处,龙神土地。并愿承大悲之妙力,降此日之香坛。瞻礼圣颜,开受供养。
南无解脱月菩萨
愿乘佛力降临来
上来礼请召请,事已云周。香积厨中,办以斋馔。列在道场,普伸供养。
大众志诚心,同诵叹佛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