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广孝十种报恩道场三时提纲

人天同听梵音声 梵音声菩萨摩诃萨 (各三声)

梵音初震一声雷无限人天眼豁开
怪得香风拂庭户龙天围绕世尊来

伏闻词句轻清初传于鹫岭梵音雅唱得自于渔山阿难陀首唱于竺乾陈思王终和于华夏古今同凡圣交參斯可以接物导迷斯可以契凡达圣爰将法句演唱梵音面位仁师云何请举

云何于此经究竟到彼岸
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

上来梵音雅唱出生正音不向二乘不向三有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向无上佛果菩提伏愿群生息妄众圣垂慈内行则妙用常存外护则灵明永固天地正观日月昭辉民歌太古之风化启不言之道三宝常住万善流通常明觉照之心尽出樊笼之表四恩总报三有均资法界含情同圆种智

(普念)摩诃般若波罗蜜

南无《大方便佛报恩经》 大孝释迦牟尼佛

坛前教诫仪当演

黄面瞿昙老古锥始从兜率降王帏
撑天柱地开炉鞲锻炼人天是与非

比丘(某)稽首和南白清净大众今此孝顺设供拔苦报恩道场几昼霄中两案陞猊坛前教诫恭闻释迦演教思觉著仪开众生行孝之门行如来出世之理出髓疗父割肉养亲躬自舁棺说法化世劝令孝顺设供拔苦酬恩报答劬劳良可哀悯今乃道场初阐法席宏敷演教科奉行法事先伸教诫然后行持掌坛法师一一布露 (仪至)密垂加护

(加持启白诸圣真言)

道场大义仪当演

世尊说法报双亲从起舁棺放光明
阿难问言行孝道广开方便化群生

大意初演启迪由深

天地生人原以恩人有父母两称尊
割肉代医酬罔极出棺说法启晨昏
无身谁作三才主有孝方开百行门
奉劝世人须自醒释宗儒训古今存

大孝释迦牟尼佛

道场所祖仪当演 《大方便佛报恩经

道场所祖叩宗门儒释兼全不可论

法匠宗门明道眼二彰孝行理尤存仁师提唱大众乐闻

报恩海会佛菩萨

孝子首重是彜伦孝有所祖规范真
昊天广大恩难报藏教分明语最亲
侍读欧阳皆奉旨圭峰慈觉再来人
留将录论非胸臆知恩劬劳福自申

道场仪式当宣演

道场仪式孝双全礼佛投诚忏罪愆
目击道存当观想澄心止水慕亲缘

洪仪轨范请师敷宣

各發恭敬志诚心

从来仪式有规程须以三时作证盟
欲知出世并入世更揣单行与双行
作观谨严思济渡诵经心口要真诚
放生未了财施去难报高堂顾复情

道场功德仪当演 《大方便佛报恩经》

道场功德阿难言父画左边母右边
昼夜六时闻大法薰成种智孝心坚

其中行相师乃敷宣

过现父母佛菩萨

道场左右把香焚两向从来各有分
五趣四边情更切老聃孔子告犹勤
圣凡合处忘人我名姓陈来检疏文
安置为何知不二如来圣训总难闻

道场合用仪当演

道场合用总包罗种种行持事相多
女子裸形遭业火纵饶衣妙被如何

掌坛宗主请讲玄

薰沐投诚建法坛婉如在世日承欢
放生以数佛有训布施将钱人所难
须信悬幡亡脱化不然衣掷火催残
儿孙若把悭来破过去亲心永得安

道场警策仪当

道场警策佛流传杀阇王谢罪愆
三业端庄兴大法發心勇猛孝心专

仁师敷宣大众默然

报恩德菩萨摩诃萨

警策原从一念生香灯掩映法坛清
钦尊三宝神偏凛悖逆双亲报不轻
阇世悔心消积苦圭峰诫语释无明
会须猛勇为佛事福禄来临万事亨

道场劝勉仪当演 《大方便佛报恩经》

道场劝勉叙其中足三分善不同
道德中庸存性命深恩十种佛流通

宗师慈悯请解玄宗

大孝释迦牟尼佛

欲垂劝勉仗诸天为想高堂结佛缘
三老化身皆助释一乘妙理定宗禅
指迷始破众生惑笃孝当为明教先
遵奉大师应有戒是非消却道场圆

(加持香水洒净真言 (至)净十方世界真言)

表扬咒水仪当演

咒功甚大化热恼而作清凉
善力无边舍尘劳而登解脱

请师宣扬普及见闻

报恩胜会启坛场咒醍醐甘露浆
安息飞烟云雾卷兰膏發焰慧灯光
缁流济济皆精洁贤圣巍巍尽赞扬
法雨满空甘露洒道场何处不清凉

南无无垢净光佛

(加持净衣真言 诵大悲咒)

(加持一切如来净身口意真言 诵六部咒)

(加持甘露水真言 诵大明咒经)

(诵洒地水真言 诵诸部因缘)

闻经佛子罪消灭

仰启真空无相教梵音不译颇难思
昔因三藏往西天遂感观音亲教授
诵念除危并灭罪闻获福与延
咸希不退菩提心庶令善根速成就

(加持诵梵语心经陀罗尼)

歌赞

一缽寒泉蠲除热恼功勋莫可量注想曹溪水別来几度春光凝然湛寂灌清净醍醐甘露浆霏法雨杨枝洒处遍满坛场

普愿沾濡使含情俱蒙出苦乡饿殍焦面了悟自性真常今法会仗密语伽陀咒赞扬周沙界无人无我尽获清凉

回向无上佛菩提

恭闻佛心无碍伽陀开甘露之门咒力所加屋宅化琉璃之色伏愿诸佛菩萨以慈悲力满一切心鉴恳祷于周旋回威光于倾刻金铃一振薝卜之香徐来宝篆腾空楼阁之慈云大布革此秽土速成净邦器用变七宝之珍服饰等六铢之妙一闻密语俱發上心业火炽者即获清凉障垢重者俱蒙荡涤前趍人天之胜果后超圆顿之上乘宜凭檀信之所求圆满道场之胜事再劳清众结增上缘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止)

第一时开科开坛请佛 (举偈 炷香)

《大方便佛报恩经》 各發恭敬志诚心

參礼大孝释迦佛 (各三声)

报恩会启(某)筵开领众登坛參礼三宝

皈依灵山教主雪岭能仁(引)萨哩嚩释迦佛皇宫内院因向四门游生老病死苦雪山修六载餐麻麦日充饥证金躯我佛金身丈六若人皈依佛消灾障增福寿永不堕地狱道

皈依常住十方佛

皈依龙宫海藏七佛真经(引)达哩摩三乘法我佛说下贝叶与灵文波罗蜜多海藏般若经慈悲忏妙法华最堪夸法宝功能无价若人皈依法消灾障增福寿永不堕饿鬼道

皈依常住十方法

皈依天台方广南岳高僧(引)僧伽南六和僧一切贤圣罗汉与辟支具方袍圆顶每日伽蓝院安禅定诵真经有功能感得鬼神恭敬若人皈依僧消灾障增福寿永不堕傍生道

皈依常住十方僧

报恩海会佛菩萨

报恩会启(某)筵开领众登坛开演第一时竖宗立教法事开坛请佛一段洪文掌坛布露

大众志诚心同诵三宝偈

法身报身及化身经律论藏甚深文
开迷化导阿罗汉參礼南无佛法僧

(诵三宝咒 入仪)

众等各运志诚一心头面敬

波罗蜜满足净性觉智慧
胜心得成就故号名为佛

过现未来常住佛宝

愿共诸众生一心头面礼

众等各运志诚一心头面敬礼

无染性清净永离于世间
不观世五阴常住名为法

过现未来常住法宝

愿共诸众生一心头面礼

众等各运志诚一心头面敬礼

身心常无为远离四种食
为世良福田故称和合僧

过现未来常住僧宝

愿共诸众生一心头面礼

(投疏 加持赞叹三宝灭罪真言)

开坛门部陀罗尼 (三声)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法随法行建立法幢法幢既立必有因由今此道场宁无由致先当入坛清净三业焚香洒净净坛结界散花行道以为佛事三业论文法师布露

身口意业本来同一念才迷失本宗
喝散漫天云雾卷一轮杲日照当空

除盖障菩萨

(净三业真言)

三业六根悉清净

报亲恩甚奇哉本来心地豁然开
旃檀牛首无价宝侭是能仁藏里来

焚香论文法师弘开

五分法身真妙香人人具足露堂堂
无根树下亲拈出供养如来大法王

香供养菩萨

(焚香真言)

香严童子大菩萨

老瞿昙报亲恩自然清净绝纤尘
更将一滴曹溪水洗净天边孤月轮

洒净论文法师宣陈

八功德水自天真善洗众生业垢尘
流入毗卢华藏界个中无处不超伦

清净慧菩萨

(洒净真言)

坛场内外悉清净

证觉位住灵山自来非小亦非宽
拈开临济正宗眼提起眉毛仔细看

净坛论文法师敷宣

聚沙成塔亘青天举止分明在目前
法界道场今洁涤自然涌出一枝莲

净坛场菩萨

(净坛真言)

雪山童子大菩萨

无我相念念空妙色圆明逐处同
劫火洞然毛未尽青山依旧白云中

结界论文法师流通

荆棘林中业火生经由大地任纵横
金刚结出摩诃力直向如来行处行

尊胜幢菩萨

(结界真言)

结大界菩萨

释迦佛举花时金色头陀笑展眉
堪叹灵山百万众香风扑面有谁知

散花论文法师拈提

一花五叶祖师传浅白深红有万般
晏座岩前无法说纷纷坠落紫云端

花供养菩萨

(散花真言 行道真言)

入坛作梵

如来妙色身 (云云)  如来色无尽 (云云)  如来智慧灯 (云云)

愿共诸众生一心头面礼 (入仪)

(加持警觉如来真言)

歌赞

已灭瞿昙未生弥勒像季法弱魔强迷头认影终日只颠狂斗争人我坚固毁正法违背爷娘华报现三灾八难苦海绝津梁

我师龟鉴报恩设供火急回光圭峰明教慈觉为提纲出世间行孝思罔极正好承当斯法会难遭难遇信手炷心香

南无大孝释迦牟尼佛

大众志诚心同叹赞佛偈

稽首三界主大孝释迦尊
累劫报亲恩积因成正觉
将永锡众类应请演斯经
欲使报恩人咸能酬罔极

(宣疏礼请照仪)

召集神祗

南无越三界菩萨 (入仪)

大众志诚心同诵灌沐偈

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庄严功德聚
愿五浊众今离垢同证如来净法身

净身器菩萨摩诃萨

(加持灌顶清净真言 (至)施无畏真言)

献五养供 (止)

第一时陞座

(加持四十二字母真言)

歌赞

秘密伽陀如云似海难思难议最要无他事世尊金口亲宣示四十二字母详细有顿教华严广大一一明宗旨自善财童子亲參礼曾为举扬奥义法界之中罪垢多除洗陀罗尼藏无边际滥觞爰从慈氏信至道人间天上渴仰生欢喜

无《大方便佛报恩经》 大孝释迦牟尼佛

竖宗立教仪当演 《大方便佛报恩经》

比丘(某)稽首和南谨白清净大众今此道场初登宝座会集人天开百行之孝门演三时之大法竖宗则高峰岌立教则巨海汪汪儒释兼济则簇锦攒花真俗混融则鸣珂玉佩恩爱网从今堕悲智海正好优游立教洪文掌坛布露

大孝瞿昙道最尊都缘累劫报亲恩
三牲日奉非真养万德身严乃本根
返拜不妨惊梵释初行已解指乾坤
堪叹我辈相违悖虚负劬劳血一盆

儒释以孝为宗仪当演 《大方便佛报恩经》

如来设教孝为宗理孝形容事亦同塞普之横四海如慈觉古途通师慈愍广布慈风 (仪至)即其善也

我闻佛语孝为宗孝行原来佛行同
内蕴佛心遵雅训外行孝行绍宗
母胎集会真身露父臆扪摸妄业空
多少知恩菩萨子古今尽入此门中

大孝释迦佛

(加持大献药真言)

歌赞

宗为酬恩教由知本先须立教提宗乃知宗教兴建岂无踪我佛堪称大孝垂千古孰敢追踪嵩明教后来著论行相颇雍容

孝能先百行为宗为本儒释相通生成养育何以报圆功三藏无逃于此神明与天地钦崇佛菩萨奇功胜行尽出此门中

明孝行所因仪当演 《大方便佛报恩经》

食亲尝试苦甜阿难欢喜赞奇言

梵志邪师将佛毁现身五趣遍三千

仁师提唱大系法船

如来孝行有何因一一如经为指陈
喜见婆罗供母氏空惊梵志毁能仁
后薨王哭情虽隔光绕莲花道最亲
若论我师非孝敬于五趣现多身

叙正明宿世苦行因缘仪当演 (经题)

剜睛出体报如何感得旃檀窣堵
剪羽慈乌娘饿死采花鹦鹉过新罗

虽然如是必竟如何

正明苦行报恩时谛听令人重怆凄
割肉阇提原是我舍身忍辱更求谁
剪翎竟免西天鸟脱网曾为鹦鹉儿
净饭摩耶今日看方知有子大慈悲

大孝释迦佛

(加持诵佛顶身印真言 (至)毗卢无见顶相真言)

歌赞

人岂无非佛犹遭毁咄哉梵志狂生婆罗负母食不胜情却道瞿昙违背辞王位半夜逾城佛闻了身光七绕旷劫事分明

我佛慈忍难行苦行为报双亲剜睛割肉喜舍表无嗔况乃曾为鹦鹉盲父母情爱过人诸佛子当思养育图报耐艰辛

叙返生慰劳仪当演 《大方便佛报恩经》

赕子求泉主箭伤传书白雁海边翔
舍身济虎生兜率妙用难思孰可量

法师掌教请为宣扬

回身三界孝慈深悲救还生慰劳心
赕子更生天遗药盲亲再见主倾金
采珠归国方饶益饲虎生天解访寻
笑彼法华穷子意舍身逃逝不归钦

叙因孝成佛仪当演 《大方便佛报恩经》

文殊请问佛缘因花果随时奉二亲

果满三祗成正觉邪徒犹自毁能仁众皆侧耳师为指陈

世尊相好绝无伦只为从前孝二亲
美馔名衣常奉给慈心软语每咨询
托胎福母功难为子捐王道转新
罪垢众生俱荷负如何只么毁能仁

(加持诵如来相好真言 (至)如来十力真言)

歌赞

既乃攀缘反生慰劳如来示现修行归宁往省纯孝可忘情聚散去来都妄菩提树下属虚盈慈悲力团𪢮正好说无生

于今成正觉始因历劫能报生成孝之一字勋业信非轻三世如来兴叹诸菩萨岂不同声如我酬恩证一段甚分明

叙方便化导父母令入佛道仪当演 (经题)

世尊化导震雷音井鼈神龟论浅深
昔日摩耶亲發愿乳流佛口即垂临

请师演唱指示宗乘

孜孜觅便与寻方见善双亲返激昂
膝屈父王离禁殿乳流母氏在天堂
万般神变蒙天卫千叶莲花向日芳
戏䌽凡间老莱子回心学佛道尤光

叙为父母转大法轮仪当演 《大方便佛报恩经》

如来演教在王都贝叶琅[王*函]古范模化导双亲成佛果从天宫下至阎浮有何奇异可得闻乎

有子超凡岂偶然法轮为转化人天
如如法界原非动念念攀缘徒自缠
颠倒见亡登实际须陀洹证破烟然
同归寂灭餐甘露后世忘恩未是贤

(加持诵佛顶转法轮真言 (至)摩诃摩耶真言)

歌赞

觅便寻方悲怜慈化为人之子方周承颜养志真净界中游回视从前恩爱空系著泡结云浮瞿昙老事亲行道千古播嘉猷

圣胎今已诞就法轮为转凝眸圆音玉偈甘露降清秋祗得摩耶净饭餐法味饱意齁齁全真乐净居忉利来往亦风流

叙究竟奉亲仪当演 《大方便佛报恩经》

悉达殷勤奉父王俄然一旦却无常
阿那律报摩耶母围绕金棺十匝光

法师怜悯请为敷扬

为法酬恩屡启方知究竟奉亲难
別离世数谁能免悲智家风切好看
净饭一心呈玉偈耶十匝绕金棺
此身坚密何曾碍笑倒云门赤肉团

大孝释迦佛

叙普劝大众仪当演 《大方便佛报恩经》

如来金口播宗风天子诸侯说亦同
小孝中劳不匮者难酬难报佛能融

法师讲解理在其中

毗卢本是一凡夫旷劫修行作楷模
今日因之成道已诸人还有所生无
轮回路上安能舍解脱门中正好趋
世出世间须两立休于苦海更盘

(加持集法悦舍苦陀罗尼)

歌赞

恩爱相缠原非究竟说如来初行七步已是不凡才宝积涅槃会上奉亲事须信奇哉逾千古楷模尚在月夜雪皑皑

诸人皆有养报恩设供似镜当台竖宗立教闻见觉华开提起我师妙行光灿烂锦绣成堆当依傚唏颜慕蔺火急莫迟回 (下座 止)

礼十种报恩二十四孝报恩赞

南无大孝释迦牟尼佛 (念)南无大孝释迦

初更鼓打冬冬的太子身骑白马便腾空 (念)南无大孝释迦佛

雪山岩畔现法身五更太子去修行 (念)南无大孝释迦佛

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念)南无大孝释迦佛

开宗明义三千口只因家和永不分 (念)南无大孝释迦佛

孟宗哭竹冬生笋郭巨埋儿天锡金 (念)南无大孝释迦佛

王祥卧冰雪垒腰黄香扇枕奉双亲 (念)南无大孝释迦佛

丁兰刻木为娘叫董永卖身殡葬父 (念)南无大孝释迦佛

割股救婆刘媳妇曹俄杀子奉双亲 (念)南无大孝释迦佛

羔羊跪乳报父母人不报恩为何因 (念)南无大孝释迦佛

慈鸦返哺报父母行孝之人天眼开 (念)南无大孝释迦佛

目连救母生天去至今孝道永传名 (念)南无大孝释迦佛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念)南无大孝释迦佛

左肩担父右肩担母恩难报父恩难报母 (念)南无大孝释迦佛

十月怀胎苦推乾就湿母恩难报父母 (念)南无大孝释迦佛

临期生产苦恩难报母生身守父母 (念)南无大孝释迦佛

恩难报父恩难报母 (念)南无大孝释迦佛

众等皈命礼

南无大孝释迦牟尼佛 (拈香)

赞十种恩仪当演

如来十种报深恩普劝诸人孝二亲为人若不行孝道恐后难逢父母身法师指示朗宣洪文 (入仪)

赞十种恩

第二时 (礼佛 投疏 陞座)

(加持楞严字母真言)

南无《大方便佛报恩经》 大孝释迦牟尼佛

儒释兼济仪当演

比丘(某)稽首和南白清净大众今此道场第二时中两案陞座奉行儒释兼济法事伏闻儒释相兼皆宗孝行虽五家之用则而百行之源不殊儒则安墓留形释则追斋荐识亡者戒德终乃生天小儿牧牛故来启导百千三昧皆报劬劳一十二章尽酬罔极仁师敷教警悟贤愚 (仪至)回心酬罔极

儒释皆宗道贯通星分爪剖赖圭峰
放生作福恩堪报改祭为斋善可从
施戒更当资福业岁时休但想音容
先王古佛相弘济类我螟蛉可指踪

大孝释迦佛

祸福浅深仪当演 《大方便佛报恩经》

慈童行孝奉亲严役力担薪货八
玉女承颜延万载火轮堕地免诸愆

仪标功过师为朗宣

卖薪行孝见慈童顺逆皆由一念中
玉女承颜华报谢火轮堕地业因空
十种排功过道被三根品异同
火急修行勤奉养背恩何日出樊

大孝释迦佛

(加持诵释迦牟尼佛真言 (至)拔除罪障咒)

歌赞

释奉斋缘儒严祭享理分优差殊三牲日养非福果何如争似饭僧供佛修施戒胜报无虚圭峰老出世间区別不同途

宁知无祸福世尊因地尚想规模火轮玉女一念有贤愚不向法中知生死海未免沦湑为人子各须警善恶现心珠

叙居则致其敬仪当演 《大方便佛报恩经》

居则致其敬诸人会得么
父王曾礼佛涌七多罗

儒则別之于犬马世尊化导出娑婆

仁师恭谨请讲玄科

敬事双亲问起居归宁色养日无亏
晨昏定省看承我冬夏温凉点检
泣竹天生冬月笋扣冰渊跃雪天鱼
踴身高七多罗树方信如来道有余

叙养则致其乐仪当演 《大方便佛报恩经》

养则致其乐黄金紫么

冬温并夏凉嘉果及茗
切勿斗鸡并走马休教踏柳与穿花

请师讲解众莫喧哗

养须致乐善看承和意怡颜侍寝兴
檄经年伸悦怿戏斑终日笑凭陵
陆郎甘旨忻怀橘朱隽宁亲喜贩缯
争似如来全道力净居忉利等闲

大孝释迦佛

(加持护命善门真言)

歌赞

能养其亲居而致敬要当色养承颜音容喜愠亲侍更防闲当念寒温定省趍庭问《诗》《礼》忘还争知道父王返拜身踴七多间

继而能奉养克全至乐戏老莱斑舆负米喜跃忍多艰可百年相守眼光落泪雨空潸何日扶持恃怙笑傲涅槃

叙病则致其忧仪当演 《大方便佛报恩经》

病则致其忧观亲疾弗瘳
七旬无寝寐百药治何休
帝王亲尝汤药进如来割肉未曾酬

仁师宣唱讲解因由

亲病当知子负忧求医问药莫知休
卖身破产终无吝设拜肩舆不用羞
代死要为潜耀吮痈当作士岩俦
更能仰叩真慈父天理争教疾弗瘳

叙丧则致其哀仪当演 《大方便佛报恩经》

丧则致其哀终宵泪满腮
心丧于永劫莫若効如来
董永卖身殡葬父乌鸦助土筑坟台

请师提唱内有奇哉 (仪至)历生辜负

临丧孝子具真擗踴号咷五内摧
呕血数升悲在膂忘餐七日泪横腮
目连大叫真贤者调御舁棺信善
不向真乘消爱见从前感动总痴孩

(加持诵华聚陀罗尼真言)

歌赞

钦奉双亲厥躬有疾可知人子怀忧问医求药早夜不曾休七日顿忘眠寝投天地涕泪交流时看诊古人三载不暇脱衣裘

丧制起痛摧五内泣血吞愁卧苫枕一日似三秋重念幽冥阻神魂向何处寻求须修归投佛法九品定迟留

叙祭则致其严仪当演 《大方便佛报恩经》

祭则致其严三牲日具鲜
孟宗因祭笋竹内哭苍天
若荐苹蘩修福供释迦老子更无言

五般孝行为敷宣 (仪至)超于苦海

当思祭则致其严礿禘蒸尝礼法兼
明法唯忻陈簠簋克诚配享奉虀盐
休将大辩斋蔬弃须信青提缽饭甜
人哭鬼歌无用怪来昆善恶佛能占

叙化风远被仪当演 《大方便佛报恩经》

化风远被众皆知爱敬由来合爨居
鸦鹊同巢真罕有马牛相乳实希奇

仁风扇处警醒群迷

淳风远被化浇漓本固须知叶不衰
三世同财财愈盛积年合爨爨常炊
马牛相乳和如此鸦鹊同巢义可知
祸乱不生灾害殄君臣父子太平时

大孝释迦佛

(加持诵庄严王陀罗尼)

歌赞

礼奉蒸尝春秋忌讳祭须必致其严扣冰泣竹随力办虀盐列苹蘩蕴藻潢汙与行潦滋君看取鬼歌人哭因果佛能占

当知纯孝节化风远被草偃闾阎灵芝甘露祥瑞快观瞻尧舜君黎民同君臣父子官吏清廉无余事家家乐花暖蜜蜂

叙孝行感验仪当演 《大方便佛报恩经》

孝行因缘不可量龙吟虎啸亦非常
沙门爪赐昙恭母陈氏持斋往净方

多多行相一一明

孝感如前验颇详神明造物卫行藏
白鸠标瑞栖其宇芝草呈祥挺在堂
陈氏梦尼生净土李公刺血發奇香
隆兴丞相心词妙天下人心好忖量

叙普劝大众仪当演 《大方便佛报恩经》

弥罗八岁入山修五母号咷哭未
世出世间行孝道扬名空向后人留

许多言教众好參求

君看五母哭弥罗海无风强起波
定果色堕痴爱纲金刚杵碎死生
伤嗟弃本甘缠缚黾勉知恩好切磋
念念回光酬罔极流光催老急如梭

(加持诵宝楼阁真言)

歌赞

孝出诚心亲为本始验由感格高穹从前灵异一一净玲珑方称为人之子天曹与地府论功虞丞只缘孝感稳坐庙堂中

诸人当此际追思恃怙生育吾躬可忘报效儒释法门通祸福已知深浅远超透生死樊凡间子纵教类我蠃只成虫 (回向 止)

第三时 (礼请 投疏 陞座)

(加持三宝字母真言)

叙真俗混融仪当演 《大方便佛报恩经》

比丘(某)稽首和南白清净大众今此道场第三时中敷陈轨范伏闻真俗混融皆崇出世之孝辞亲割爱上酬罔极之恩朗法师荷担游学陈陆州养亲织履兄则坐禅息定弟则继业传家能报不报当酬未酬三复斯文一生事 (仪至)金刚种智

真俗混融见法身伟哉慈觉导迷津
不归只愿求成佛再见无期待出尘
以法断恩恩岂断酬恩入法法尤亲
胞胎爱欲君休恋正觉初成看渐新

叙法供养为最仪当演 《大方便佛报恩经》

担父母报劬劳围绕须弥一二遭

剜睛割肝行孝道世尊尚且笑儿曹
月光常愿奉其母证涅槃山道最高

以法供养震动鲸鼇

父母横担左右肩未能少报半分全
血流没踝非为孝道以资亲始是贤
德护因儿生正信月云为子脱尘缘
奇哉童子真难继直养为怀志可怜

(加持诵七俱胝咒 (至)无量法门咒)

歌赞

敬奉贤愚理融真俗皆由大孝钧陶伟哉慈觉见解北宸百二十门功行始终为感慨劬劳须參透未生前底月下岭猿号

为亲兴法食如来旷劫妙用堪褒慈风法雨均济冷骚骚演出三乘五教空性相顿渐滔滔知恩处母胎中说何用断机刀

叙劝父母归依三宝仪当演 《大方便佛报恩经》

迦叶老显功能启导双亲渐渐增

长者子儿生堕地皈依佛比丘僧
子年七岁尘埃戏舍利称为照世灯

皈依三宝请为敷陈

胎中已解奉三皈堕地称名也大奇
长者若教无慧眼慈亲安得破狐疑
融归一法原同体兼摄群凡作住持
无上福田最尊贵酬恩佛子可忘之

劝持五戒十善以作人天之孝仪当演 (经题)

持戒律脱尘埃不辱其亲大孝哉

福不臻临孝不笃双亲何日托莲台
多长者游天竺父母西方作礼来

法师讲解切勿沈埋

法中正胜戒宜遵守护须还清净人
过海浮囊无缺漏先天妙物出陶甄
如能检束方知本不坚持反辱亲
天上人间增妙报多见佛了前因

(加持诵皈依三宝真言 (至)百千印咒)

歌赞

一片闲云古今常住出生佛法僧三觉而常照和合轨持谙因果圣凡总体从来苦誓愿咨參有亲者普皆回向弥勒且同龛

坚心持五戒专行十善奉旨供甘人天胜报行看远而谭爱惜浮囊过海善戒追慕瞿昙三祗满度亲事毕方是保家男

劝修四谛以作小乘之孝仪当演 (经题)

小乘法报亲魂四谛标持不可论

八万四千诸婇女俱来法会作沙门
证无学果羊车载三会龙华睹世尊

慈风扇处卷尽迷云

小乘为养事堪呈三转回环四谛分
应断应知禅兀兀已修已证醉醺醺
能行自利逃红焰求证单空坐碧云
三会度人皆父母大悲弥勒岂谩

劝修中乘以作缘觉之孝仪当演 (经题)

华严藏理幽玄此是中乘十二缘

鹿母当年五百子辟支佛现在其前
声闻缘觉犹知本仁者如何不可怜

请师提唱了悟丹田

中乘为养死生穷缘独虽殊二觉同
不向支支分四何由法法会三空
四生证果根机利百劫成功观智融
鹿母当年因供养后生一子法王雄

(加持诵四圣谛真言)

歌赞

学佛修行小乘为养高抛生死樊笼苦知集断与灭道成功三会度亲无数大悲佛弥勒相同阿罗汉克全孝道远引似溟鸿

缘生缘灭中乘为养尤更玲珑观华悟道化火证真空鹿母当年供养五百子宝塔尊崇因發愿后生一子今作法王雄

劝修六度以作大乘之孝仪当演 (经题)

遇文殊问智首六度波罗还知否

三祗果满证菩提女子腹中叉著手
百劫千生为报恩万载功名常不朽

一段鸿请师抖擞

大乘为养智悲全顿發菩提出爱缠
劫满三祗方杀贼行铺六度好行舡
腹中女子因无限膝下婴儿果渐圆
色究竟天增气焰必须托彼坐红莲

劝修一乘以作如来之孝仪当演 (经题)

三界主甚奇哉大事因缘出世来

长子小男相问答即三而一互融排
一乘报本酬恩乳尘刹众生父母胎

如来大孝请讲根荄

一乘为养妙严都尘刹众生父母躯
长子全身周沙界小男无处不文殊
摩耶生佛原来幻太子宁亲忒煞迂
三世十方相涉入人牛不见月轮孤

(加持诵十波罗蜜真言)

歌赞

学佛修行大乘为养进修六度波罗施心戒本坚忍复如何精进曾无懈怠增智慧月逗禅和婴儿笑化他断见皈佛怖群魔

刹尘含法界一乘为养悲智谐和法身慧命生长感恩多赖有普贤长子兴万行折桂登科须深信人人有分明月照前坡

叙父母成佛仪当演 《大方便佛报恩经》

雪山教主号能仁演说三乘报二亲
圆满一乘为究竟至真至孝绝无伦

乘四谛请为咨询

天伦佛性自圆常今日方知孝道昌
点铁成金恩爱矿采花作蜜智悲乡
已知有父如无等宁可无儿似月光
自利利他俱满足更无一物献尊堂

叙普劝大众仪当演 《大方便佛报恩经》

愿轮广博孝隆昌究竟超登正觉场
五戒三皈资苦本三宗四法答恩光

众皆谛听师为分张

昼宵闻见好因缘箭急将身出爱缠
早是四生花报谢那堪三界火轮旋
法身独露胞胎外慧命生成𫄶褓前
万劫亲恩俱解脱人间天上月团圆

(加持诵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歌赞

种子梨耶天伦佛性本非今日生同登觉地不用隔银屏从天许多诸佛皆父子相诱修行莲台同音说法赛过鲤趋

报恩诸大众宿缘多庆听法闻经千生父母度脱至今生同作九莲伴侣休更受胎脏微形餐禅悦树林演法仙乐正和鸣 (下座)

劝修观想仪当演 (入仪)

(加持發菩提心真言 心月孤圆真言)

(行香 宣疏 入仪 回礼 拜別)

(加持奉送圣贤真言 發遣鬼神真言)

南无解脱月菩萨

献衣偈

马鸣愿力何其多吐出玄机锦绣罗
亦似当年亲奉献报恩会上沐恩波
满门贵眷呈祥瑞万古光辉献佛陀

献食偈

天厨妙供是酥酡老母曾将献维摩
六味馨香充法界缤纷遍满于娑婆
施主虔诚献三宝人天三界供餐和

献财偈

天地储精琥珀金银
玫瑰玛瑙玳瑁珠珍
无垢界中龙女献杨子江心居士倾
打开欢喜藏能妆观精神
施主虔诚而奉献供养如来及报恩
金轮种智从今种果报何曾不现成

放生偈

成形虽有异佛性总相同
一念回光照脱禽觉本空
从此翻身归圣域祗随鹦鹉伴圆通

又偈

摇头摆尾水中游祗因迷悟不曾修
从今放你超脱去直到波罗彼岸头
今朝这里翻身去龙宫海藏任遨游

如来广孝十种报恩道场三时提纲终


校注

「如来广孝十种」乙本无 「雅唱」乙本作「嘹亮」 「同」乙本作「通」 「密」底本作「蜜」据乙本改 「梵音雅唱出生正音同圆种智」乙本作「作梵功德先伸回向广大真如实际庄严无上佛果菩提恩沾梵释四王利及天龙八部 「柱」乙本作「拄」 「炼人天」乙本作「念人间」 「丘」乙本作「邱」 「谨」乙本作「敬」 「几」乙本作「三」 「行孝」乙本作「孝顺」 「理」乙本作「裡」 「悯」乙本作「迷」 「宏」乙本作「弘」 「仪至密垂加护」乙本无 「大方便佛报恩经」底本无据乙本补下同 「宗门」乙本作「禅师」 「彰」乙本作「章」 「止」乙本作「似」 「师」乙本作「为」 「画」底本作「尽」据乙本改 「六时」乙本作「时中」 「成」底本作「诚」据乙本改 「敷宣」乙本作「能全」 「现」底本作「去」据乙本改 「纵饶」底本作「从烧」据乙本改 「妙」乙本作「好」 「讲玄」乙本作「为宣」 底本「科」字后有「大方便佛报恩经」数字据文意删 「如」本科仪《教诫》作「若」 「去」底本作「法」据本科仪《教诫》改 「当」底本作「宣」据乙本改 「逆」底本作「迸」据乙本改 「庄」乙本作「严」 「法」乙本作「愿」 「敷宣」乙本作「演教」 「逆」底本作「迸」据乙本改 「诫」底本作「戒」据本科仪《教诫》改 「鼎」底本作「折」据乙本改 「分」乙本作「人」 「请解玄宗」乙本作「更为圆融」 「大孝释迦牟尼佛」乙本作「敬礼海会圣贤众」 「密」底本作「蜜」据乙本改 「醍醐甘露浆」乙本作「柴油水米香」 「流」乙本作「儒」 「颇」底本作「叵」据乙本改 「因」底本作「音」据乙本改 「天」底本作「乾」据乙本改 「听」底本作「见」据乙本改 「延」底本作「遐」据乙本改 「希」乙本作「期」 「庶令」乙本作「一切」 「诵」底本无据乙本补下同 「几」底本作「已」据文意改 「密」底本作「蜜」据文意改下同 「请」底本作「诵」据文意改 「堕」底本作「随」据文意改 「敬」底本无据本科仪《仪文卷上》补 「起」底本作「启」 「漫天云雾卷」本科仪《道场仪文》作「障云无点翳」 「今洁涤」本科仪《仪文卷上》作「潇洒处」 「任」本科仪《仪文卷上》作「恁」 「今」底本作「令」据文意改 「加持四十二字母真言」乙本作「加持字母陀罗尼」 「议」底本作「仪」据乙本改 「四十二」乙本作「楞严」 「须」乙本作「法海」 「洗」据乙本无 「爰」底本作「戾涤」据乙本改 底本「南」字前有「南无报恩德菩萨」数位据乙本删 「大孝释迦牟尼佛」底本无据乙本补 「清净」底本无据乙本补 「登」乙本作「陞」 「岌」乙本作「峍」 「汪」乙本作「洋」 「玉佩」乙本作「佩玉」 「堕」底本作「毁」据乙本改 「掌坛」乙本作「法师」 「叹」乙本作「嗟」 「孝」乙本作「事」 「置」底本作「直」据乙本改 「普」乙本作「溥」 「一」乙本作「不」 「通」底本作「同」据乙本改 「法」乙本作「仁」 「仪至」乙本无据文意补下同 「即其善也」底本无据乙本补 「行」乙本作「形」 「行」底本作「道」据乙本改 「宗」底本作「家」据乙本改 「臆」乙本作「忆」 「大孝释迦佛」乙本无下同 「踪」乙本作「从」 「通」乙本作「同」 「藏」乙本作「教」 「出」乙本作「入」 「叙」底本无据乙本补下同 「孝行」底本作「说孝」据乙本改 「乞」底本作「吃」据乙本改 「大系法船」乙本作「大众勉旃」 「孝行」底本作「行孝」据乙本改 「经」底本作「今」据乙本改 「花」底本作「生」据乙本改 「谁」底本作「能」据乙本改 「身」乙本作「见」 「经题」乙本无据文意补 「堵」乙本作「睹」 「波」底本作「坡」据乙本改 「采花」底本作「䌽华」据乙本改 「毕竟如何」乙本作「请为宣科」「毕」字底本作「必」据文意改 「令」底本作「今」据乙本改 「凄」乙本作「噫」 「免」底本作「是」据乙本改 「饭」底本作「梵」据乙本改 「真言」乙本作「咒」下同 「见顶」底本无据乙本补 「母」乙本作「女」 「乞」底本作「吃」据乙本改 「背」底本作「辈」据乙本改 「佛」乙本作「师」 「忍」乙本作「愍」 「返」乙本作「反」 「身」底本及乙本《提纲》《密教卷上》均作「而」据本科仪《仪文卷上》改 「徒」底本作「从」乙本作「途」据文意改 「福」底本作「佛」据乙本改 「难」乙本作「能」 「捐」底本作「损」据乙本改 「么」乙本作「为」 「缘」乙本作「违」 「树」乙本作「座」 「𪢮」乙本作「栾」 「嘉」乙本作「加」 「我」底本作「如」据乙本改 「证」底本作「正」据乙本改 「经题」乙本无据文意补 「见善」底本作「喜见」据乙本改 「花」底本作「华」据乙本改 「䌽」乙本作「采」 「间」底本作「问」据乙本改 「可得」乙本作「未可」 「亡」乙本作「忘」 「志」乙本作「色」 「喜」底本无据乙本补 「摩」乙本作「么」 「乐」乙本作「药」 「报」乙本作「教」 「法」底本作「报」据乙本改 「启」乙本作「起」 「摩」乙本作「么」 「劳」底本作「庸」据乙本改 「讲解」乙本作「指示」 「正」底本作「余」据乙本改 「趋」底本作「趍」据乙本改 「盘」乙本作「槃」 「须」底本作「究竟须」据乙本删 「才」底本作「胎」据乙本改 「槃」底本作「盘」据乙本改 「下座」「止」乙本作「赞礼十报恩在仪」并有「松岭衲子朗然」的题记 「迦」底本无据文意补 「俄」应为「娥」之误 「礼佛」「投疏」「陞座」乙本作「陞座」 「楞严」乙本无 「等」底本无据乙本补 「谨」乙本作「敬」 「清净」底本无据乙本补 「道场」乙本无 「两」底本作「已」据乙本改 「座」乙本作「猊」 「儒释兼济法事」底本作「科事」据乙本增补 「用则」底本无据乙本补 「源」底本无据乙本补 「章」乙本作「时」 「教警悟贤愚」乙本作「演众等闻知」 「回心酬罔极」底本无据乙本补 「休但」底本作「旦夕」据乙本改 「行孝」乙本作「长者」 「八」乙本作「入」 「过」底本作「课」据乙本改 「朗宣」乙本作「谨言」 「经」底本作「今」据乙本改 「标」乙本作「摽」下同 「修行」乙本作「持修」 「樊」乙本作「凡」 「至拔除罪障咒」底本无据乙本补 「优」底本作「忧」据乙本改 「优劣」乙本作「互优」 「果」底本作「问」据乙本改 「似饭僧供佛」底本作「事供佛供僧」据乙本改 「向」底本作「见」据乙本改 「知」乙本作「之」 「为人子」乙本作「人之子」 「警」乙本作「惊」 「礼」乙本作「屈」 「之」底本作「知」据乙本改 「讲玄科」乙本作「为吟哦」 「亏」底本作「虚」据乙本改 「点检」乙本作「检点」 「么」底本作「笋」据乙本改 「凉」乙本作「清」 「茗」乙本作「名」 「并」乙本作「兼」 「柳与穿花」底本作「月与穿华」据乙本改 「请师讲解众莫喧哗」乙本作「虽然如是师为偏奢」 「捧」乙本作「棒」 「伸」底本作「神」据乙本改 「斑」底本作「班」据乙本改 「郎」底本作「即」据乙本改 「闲」底本作「间」据乙本改 「命」底本作「命念」据乙本删 「养」乙本作「奉」 「而」乙本作「则」 「亲侍」底本作「亲志」据乙本改 「闲」底本作「间」据乙本改 「念」乙本作「令」 「忘还」底本作「更莫忘言」据乙本删改 「斑」底本作「班」据乙本改 「舁」乙本作「捧」 「粗」底本作「初」据乙本改 「雨」底本作「两」据乙本改 「日」乙本作「如」 「槃」底本作「盘」据乙本改 「宣唱讲解因由」乙本作「敷演为众传流」 「耀」底本作「濯」据乙本改 「廱」底本作「雍」据乙本改 「争」底本作「怎」据乙本改 「于」乙本作「未」 「莫若効」底本作「切切叩」据乙本改 「殡」乙本作「兴」 「父」乙本作「理」 「鸦」乙本作「颜」 「内有奇哉」乙本作「更勿疑猜」 「历生辜负」底本无据乙本补 「真」底本作「其」据乙本改 「善」底本作「奇」据乙本改 「知」乙本作「之」 「寝」乙本作「寐」 「哀」底本作「哀哀」据乙本删 「枕」底本作「柁」据乙本改 「阻」乙本作「两」 「修」乙本作「斋」 「孝行」底本作「行孝」据乙本改 「请」乙本作「师」 「超于苦海」底本无据乙本补 「礿」底本作「初」据乙本改 「辩」乙本作「辨」 「佛」底本作「弗」据乙本改 「鹊」底本作「雀」据乙本改下同 「希奇」乙本作「奇希」 「警醒」乙本作「请觉」 「远」底本作「永」据乙本改 「尼」底本「尼」字后有「真言」二字据乙本删 「办」底本作「辨」据乙本改 「罗」乙本作「品」 「滋」底本作「慈」据乙本改 「鬼歌人哭」底本作「人歌鬼哭」据乙本改 「佛」底本作「弗」据乙本改 「君」底本无据乙本补 「同」乙本无 「君臣父子」乙本无 「乐」底本作「慈」据乙本改 「暖」底本作「暧」据乙本改 「蜂」乙本作「蜱」 「明」乙本作「昭」 「详」底本作「祥」据乙本改 「丞」底本作「承」据乙本改 「号咷」乙本作「相逢」 「未」乙本作「不」 「言教众好參求」乙本作「事相请叙因由」 「忧」底本作「游」据乙本改 「死生」底本作「生死」据乙本改 「丞」底本作「承」据乙本改 「庙」底本作「朝」据乙本改 「通」乙本作「同」 「樊」乙本作「凡」 「礼请投疏」乙本无 「三宝」乙本无 「谨」乙本作「敬」 「清净」底本无据乙本补 「崇」乙本作「宗」 「学」乙本作「方」 「养亲」乙本作「奉养」 「则」乙本作「乃」 「报」底本作「报之恩」据乙本删 「当酬未酬」底本作「能酬难酬之行」据乙本删改 「辨」乙本作「办」 「金刚种智」底本无据乙本补 「混」乙本作「圆」 「睛」乙本作「眼」 「道」底本作「者」据乙本改 「德护」底本作「得获」据本科仪《仪文卷上》及乙本改 「宸」乙本作「辰」 「食」底本作「施」据乙本改 「乘」底本作「宗」据乙本改 「子」底本作「妻」据乙本改 「凡」乙本之《提纲》作「迷」据底乙本《仪文卷下》及丙本改 「之」底本作「知」据乙本改 「十善」底本无据乙本补 「孝不笃」底本作「笃不孝」据乙本改 「台」乙本作「胎」 「密」底本作「蜜」据乙本改 「讲解」乙本作「指示」 「中」底本作「王」据乙本改 「胜」乙本作「行」 「物」底本作「用」据乙本改 「能」底本作「来」据乙本改 「倘」底本作「傥」据乙本改 「反」底本作「返」据乙本改 「密」底本作「蜜」据乙本改 「印」底本无据乙本补 「云」乙本作「田」 「坚心」乙本作「竖宗」 「劝」底本作「勤」据乙本改 「环」乙本作「还」 「分」乙本作「轮」 「谩」底本作「瞒」据乙本改 「缘」乙本作「独」 「四」底本作「二」据乙本改 「由」底本作「因」据乙本改 「灭」底本无据乙本补 「六度波罗」乙本作「六波罗密」 「载」乙本作「古」 「鸿」乙本作「洪」 「彼」底本作「此」据乙本改 「一乘」乙本作「一乘法门」 「事」底本作「士」据乙本改 「子」乙本作「者」 「报」乙本作「根」 「讲」乙本作「师」 「荄」乙本作「埃」 「一乘为养」底本作「一真之孝」据乙本改 「子」乙本作「者」 「三世十方」底本作「十方三世」据乙本改 「蜜」乙本作「密」 「复」乙本作「后」 「和」乙本作「河」 「三」乙本作「二」 「爱矿」底本作「波扩」据乙本改 「蜜」乙本作「密」 「听」乙本作「默」 「闻见」乙本作「开建」 「旋」底本作「施」据乙本改 「成」底本作「来」据乙本改 「恩」乙本作「姻」 「生」乙本作「亲」 「天」乙本无 「台」乙本作「花」 「趋」乙本作「趍」 「庆」乙本无 「法」乙本作「说」 「仪当演」乙本无 「入仪」乙本作「在仪」并有「松岭衲子朗然录」的题记乙本《提纲》内容至此终 「如来广孝十种」底本无据文意补
[A1] 蠃【CB】羸【藏外】
[A2] 办【CB】辨【藏外】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如来广孝十种报恩道场仪(卷6)
关闭
如来广孝十种报恩道场仪(卷6)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