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峻经金刚顶一切如来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修行四十二种坛法经作用威仪法则 大毘卢遮那佛金刚心地法门密法戒坛法仪则
尔时佛游三十三天,游到莲华藏世界。卢舍那佛坐赫师子座,金刚界观佛三昧坛,各各从此莲华藏世界而没。没已,入体性虚空莲花光三昧,还本源世界阎浮提菩提树下。从体性虚空花光三昧出已,方坐金刚千化王座及妙光堂,说十世界海。复从座起,至帝释宫说十地。复至炎摩天中说十行。复从座起,至四天王宫说十回向。复从座起,至化乐天宫说十地禅定。复从座起,至他化天中说七地。复至一禅中说七地。复至一禅中说十金刚。复至二禅中说十惠。复至三禅中说十愿。复至四禅中说摩醯首罗天王宫说:我本源莲华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其余千百亿释迦,亦复如是,无二无別,如《贤劫品》说我卢舍那佛观佛三昧坛。
佛告金刚藏菩萨:汝能如法修行,结此卢舍那佛十身并本尊坛,方阔丈二,高二肘。每门安剑两口,箭十二只,饭十二分。
日日三时,散施饮食,度脱众生。然灯,烧香,散花,安八佛顶,安八供养,与众生受其灌顶。
开此坛时,取每月初一日、十五日,三藏法主开此坛时,洗浴令净,著新净衣,如法供养,莫生退心。
部第十五
尔时释迦从初现莲华藏世界东方,来入天王宫,为诸天菩萨说摩受化经。
一名摩受化经,二名最上大乘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付法藏之法。不得等闲传说。不受此法者,不同坛者,破此戒者,不得为说。行动作用,不得行者,不得教见此法。不深会者,师不付法者,舌如金刚,不得传法说。如此不行者,三劫之中,堕大地狱。一切坛内所有诸佛贤圣,悉皆嗔怒,处分七祖已来,种子断除;忿怒金刚,嗔怒心胆已来,焚烧令尽;夜叉罗刹,断绝命根;饮血大神,破心吃血;十八大地狱,堕在其中。此是戒之根本也。
告诸大众,吾今已下生阎浮提迦维那国,母名摩耶,父名净饭,吾名悉达。七岁出家,十九逾城,三十成道,号吾为释迦牟尼。
佛于寂灭道场,坐金刚花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其中次第十住处所说。时佛观诸大梵天王网罗幢,因为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异无量。佛教门亦复如是。
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为此娑婆世界,坐金花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是中一切大众,略开心地。
复从天王宫下至阎浮提菩提树下,为此地上一切众生,凡夫、痴暗之人,说本卢舍那佛心地,是一切佛本愿,一切菩萨本原佛性种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如是皆入佛性戒中。当当常有,因有故有,当当常住法身,出于世界。是法戒三世一切众生,顶戴受持。
吾今为此大众,重说十无尽藏法门:
佛告金刚藏菩萨:此最上大乘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尽登金刚界,得证无上菩提。汝等受持四十二种最上大乘,度化一切众生。此坛之法,汝等至心受持,直证无上菩提《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最上大乘现证大教王经》深妙秘密金刚界。
佛于莲华藏世界付汝金刚藏菩萨四十二种坛,度化众生。先结五佛之坛,阔丈二,高二肘,或二丈四,高三肘。其坛方,每门安瓶三所,剑两口,箭十二只,饭十二分。每角安四总持,内有五佛之莲,地随其方色。
开此坛时,取正月一日、五月五日、九月九日、十二月八日,捡好净处开启。三藏法主洗浴令净,著新净衣,身被七宝袈裟,七宝座具,圆坛僧四十二人,散花十六人,天人庄祼。仁王帝主,日日三时,手执香炉,六时行道,礼佛忏悔,發愿,至心受持,无不成佛,秘密受持,不得虚传。五佛、四菩萨、四金刚、八供养。净地菩萨,白色;净戒菩萨,青色;忏悔菩萨,赤色;结界菩萨,红色。大慈金刚,东门;大悲金刚,南门;大喜金刚,西门;大舍金刚,北门。
部第十六
时诸天菩萨起立合掌,白佛言:世尊,我闻世尊开启五佛之坛,度化众生,尽证无上菩提。愿佛慈悲,为我宣说,开启五佛之坛,度化我等,令证无上菩提。
五佛之坛,是过去九十九亿诸佛递代相传,非吾所说。此是《深妙秘密最上大乘金刚界大三昧耶现证大教王总持经》。吾今为汝开启,度化天人,令证无上菩提,乃至过去诸佛,尽登金刚界,得证无上菩提。吾今付汝,至心受持,无不成佛也。
安此坛时,阔二丈四或丈二,高二肘。四层方,内圆,有五佛之莲。每门安瓶五个,剑两口,箭十二只,安门两伴,并四角安总持,饭十二分。
开此坛时,捡清净处,用好土、香泥,如法开启。安净戒菩萨,青色;净地菩萨,白色;忏悔菩萨,赤色;结界菩萨,绿色。八供养。四金刚:东门大慈金刚,南门大悲金刚,西门大喜金刚,北门大舍金刚。五佛:东门阿閦佛,白色;南门宝生佛,青色;西门阿弥陀佛,赤色;北门不空成就佛,绿色;坛心是释迦佛。
若是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善男子、善女人欲求无上菩提,但请三藏阿阇梨传授教法,六时行道,礼佛忏悔,發愿,烧香散花,散施饮食,度化有情,定证无上菩提。入此坛时,著新净衣,食三白之食。受此法是尽生受持,不令间断。至心受持《大教王经》,无上菩提,定无所失也。
部第十七
尔时佛于薄伽梵,在室罗筏城,往誓多林给孤独园,共会诸天菩萨万二千人俱。
诸天菩萨起立,合掌白佛言:世尊,我闻世尊五佛、八菩萨忏悔之坛。愿佛慈悲,为我宣说。我今受持,忆持不忘,度化众生。
五佛、八菩萨之坛,非吾所说。过去九十九亿诸佛,递代相传,度化众生。汝等受持,勿忘宣传。
此是《总持大教王经》。此经功德灵验,校量不得。吾今付汝,至心受持,不令忘失。
当结此五佛、八菩萨之坛,阔十二肘,高二肘。外四层方重,是金刚界。内一层圆,亦是金刚界。里有五佛之莲。每门安瓶三个并道具,剑两口,箭十二只,安门两侧并四角,饭十二分。
日日三时,散施水陆有情。遇此忏悔之坛,总令生天。
设有国王、王子、大臣、婆罗门、居士等,善男子、善女人,所造罪业,如山如岳,煞生造罪,饮酒食肉,害一切重罪,自然消灭。
结此坛时,但请教主三藏阿阇梨。
开启坛时,用净土、香泥。如法安置八菩萨、八供养、四金刚。八菩萨者:净戒菩萨,青色;忏悔菩萨,白色;净地菩萨,赤色;结界菩萨,绿色;播抳菩萨,青色;健咤菩萨,绿色;护界菩萨,青色;忏悔菩萨,黄色。东门阿閦佛,白色;南门宝生佛,青色;西门阿弥陀佛,赤色;北门羯磨佛,绿色。东门大慈金刚,白色;南门大悲金刚,青色;西门欢喜金刚,赤色;北门大舍金刚,绿色。八供养寻常安置。
此是如意轮忏悔之圣众。若求如意,便得如意。若有忏悔,悉皆清净,身谢命终,不堕恶趣。若求无上菩提,直趣无上菩提。
开此坛时,三藏法主洗浴令净,著新净衣,身被七宝袈裟,七宝座具,方乃入坛。仁王帝主,日日三时,手执香炉,六时行道,礼佛忏悔,愿求如意,悉皆满足。至心受持,莫忘宣传。
佛说忏悔之坛部第十八
尔时佛于王舍城金刚座,共会诸天菩萨万二千人俱。佛说观三昧护身之坛法。
诸天菩萨起立合掌,白佛言:世尊,我闻世尊护身之坛,愿佛慈悲,为我宣说护身坛法。我能受持,不敢忘失。
佛告诸天菩萨,赞言:善哉,善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今为汝,分別解说。
护身坛法,非吾所说,是过去九十九亿诸佛,递代相传。度化众生,非吾所作。
佛告金刚藏菩萨:吾今付汝,莫忘宣传。此八金刚、四菩萨、八供养、五佛身,过去九十九亿诸佛,皆是八金刚、四菩萨供养五佛,护身结界,登金刚位,得证无上菩提。汝等受持,莫令忘失。兴慈运悲,度化众生。当结此五佛、八金刚、四菩萨、八供养护身之坛。
结此坛时,捡清净处,用净土、香泥,方阔十二肘,高二肘。外两层方,内一层圆。里三层方,
内五佛莲亦圆。总是金刚界内四供养。瓶三个,剑两口并道具。四角安八总持,外供养每门安瓶一所,剑两口并道具,箭十二只,安门两伴并四角,饭十二分。第二层莲花中出羯磨剑。
此坛安了,如法受持。但取正月一日、三月一日、五月一日、九月一日、二月一日。
开此坛时,但请三藏法主如法开启,安五佛、八金刚、四菩萨、八供养。中央卢舍那佛,黄色;东门阿閦佛,白色;南门宝生佛,青色;西门阿弥陀佛,赤色;北门羯磨佛,绿色。净戒菩萨,青色;忏悔菩萨,白色;结界菩萨,赤色;总持菩萨,绿色。东门大慈金刚,黄色;南门大悲金刚,青色;西门大喜金刚,赤色;北门大舍金刚,绿色。八供养寻常。结界金刚,黄色;护界金刚,青色;护身金刚,赤色;护法金刚,绿色。
应请三藏法主洗浴令净,身被七宝袈裟,七宝座具。仁王帝主,手执香炉,迎请圣众,来入道场,日日三时,礼佛忏悔,烧香發愿,六时行道,持吾大教,不得间断。从上诸佛护身之法,受持亦复如是。汝等受持,不令间断。
此法灵验,又能护国护人,及护自身。若有天魔外道,狂口贼徒,虎狼师子,不能近身。结此护身之坛时,持吾《大教王总持王经》,坐禅观行,不为众魔恼害,安心修道,直趣无上菩提。
佛说观行三昧坛法部第十九
尔时佛于伽维那国,共会诸天菩萨万二千人俱。
普贤菩萨起立合掌,白佛言:世尊,我闻世尊三昧之坛,愿佛慈悲,为我宣说三昧之坛。我能受持,不敢忘失,度化众生,总入三昧,令证无上菩提。
此三昧之坛,非吾所说,是过去诸佛递代相传,度化众生。吾今付汝,莫忘宣传。至心受持,不令忘失。兴慈运悲,度化众生。
结此三昧坛时,当捡清净之处,用七宝香泥如法开启。当阔十二肘,高二肘。外安一层方,安八金刚。内一重圆,金刚界。八角轮里面四方,一重金刚界,圆内有八叶莲。每门安瓶三所,剑两口,每一角安四总持并道具。外一层每门安瓶一所,剑两口并道具,箭十二只,安门两伴并四角,饭十二分。
里四层安菩萨,外一层安八金刚,坛中心安八叶莲。上安普贤菩萨,黄色;净戒菩萨,黄色;忏悔菩萨,白色;净地菩萨,青色;护界菩萨,绿色;大悲菩萨,黄色;金刚法菩萨,赤色;播抳菩萨,青色;健咤菩萨,绿色;定法金刚,黄色;不坏金刚,青色;自在金刚,赤色;辟除金刚,绿色。东门大慈金刚,白色;南门大悲金刚,青色;西门大喜金刚,赤色;北门大舍金刚,绿色。八供养寻常。
安此坛了,若是国王、王子、大臣、官长、人民、婆罗门、居士、善男子、善女人,要求无上菩提,但请三藏法主开启坛时,洗浴令净,著新净衣,身被七宝袈裟,七宝座具,方乃入坛。仁王帝主,日日三时,手执香炉,六时行道,烧香散花,礼佛忏悔,坐禅入定,修习三昧,持吾《大教总持王经》,天魔外道,不能侵害。至心受持,直趣无上菩提。
尔时佛于王舍城金刚座,共会诸天菩萨万二千人俱。
普贤菩萨起立合掌,白佛言:世尊,我闻世尊坐禅总持坛法,得证无上菩提。愿佛慈悲,为我宣说禅定总持坛法,令我得证无上菩提。当来度化众生,总令禅定证真佛果无上菩提。
佛告普贤菩萨,赞言:善哉,善哉。吾为汝等,分別解说。
此之坐禅之法,深妙秘密大三昧耶金刚界禅定之法。此法非吾所说,是过去九十九亿诸佛递代相传,秘密受持,度化众生。吾今付汝,莫忘宣传。
凡欲修行禅定之法,捡清净之处,当结禅定之坛。其坛四方,四层金刚界。内两层圆,安火轮,八角。四角安总持。每门安瓶三所,剑两口,轮一所,箭十二只并道具,饭十二分。
开此坛时,阔十二肘,高二肘。用七宝香泥,七宝金刚界,七宝末涂,烧七宝末香。用五色䌽结成。当请三藏法主,洗浴令净,著新净衣,身被七宝袈裟,七宝座具,方乃入坛,迎请圣众。若是国王、王子、大臣、官长、婆罗门、居士等善男子、善女人、优婆塞、优婆夷,凡欲修行坐禅之法,修证无上菩提,先从师受四十八戒,受于灌顶,手执香炉,礼佛忏悔,受持《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总持大教王成佛经》。
此《大教王经》,从上过去九十九亿诸佛递代相传。受持《大教王经》,得证无上菩提。汝等受持,定无所失。
佛说坐禅总持无碍之坛部第二十一
尔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菩萨众万二千人俱,说坐禅入定、开禅修行之坛。
佛告诸大菩萨:汝等谁能受持,度化众生?
普贤菩萨起立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能受持,不敢忘失。愿佛慈悲,为我宣说开禅修行之法,度化我等。证真佛果,皆是佛之威力。
佛告普贤菩萨,赞言:善哉,善哉。汝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今为汝,分別解说此开禅定之法。
此开禅之法,是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尽登金刚界开禅之坛,终证无上菩提。非但菩萨,吾今成佛已来,亦登金刚界,得证无上菩提。汝等修学,若是国王、王子、大臣、官长、婆罗门、居士等善男子、善女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若修无上菩提,当结总持之坛。
结此坛时,捡清净之处,如法安置。其坛四方,外一层方,内一层圆;内四层方,中心一层圆。安八角火轮,四角安总持。每门安瓶三所,轮一所并道具,剑两口。外一层每门安□一所,剑两口,箭十二只,饭十二分,安门两面并四角。
安此坛时,用七宝香泥净土、七宝金刚界、七宝末涂。用五色䌽结成。当请三藏法主,洗浴令净,著新净衣,身被七宝袈裟,七宝座具,方乃入坛,迎请圣众。仁王帝主,手执香炉,六时行道,烧香礼佛,忏悔發愿,受持《深妙金刚界大三昧耶总持大教王成佛经》陀罗尼印契,昼夜六时,如川流之水,不得间断。
若是国王、王子、大臣、官长、婆罗门、居士、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修证无上菩提,至心受持《大教王经》,现世成佛,更莫狐疑。
佛说开禅修行之坛部第二十二
尔时佛住王舍城金刚座,说五佛加持成佛十身之坛。
诸天菩萨起立合掌,白佛言:世尊,闻佛所说十身之坛,愿佛慈悲,为我宣说十身成佛之坛来处,我能受持,不敢忘失,度化众生,总令成佛。
佛告金刚藏菩萨,赞言:善哉,善哉。甚深不可思议,吾今为汝,分別解说。
此十身之佛,不离于身。先从五佛、四亲近并本尊,是十佛之身。五佛者,是地、水、火、风、空是也;四亲近者,是身、口、意、业是也;本尊者,是心王住无相无为、慈悲喜舍、平等性智是也。
金刚藏菩萨闻佛所说,忽然醒悟,起立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于往昔修行,易吾十身之佛。今蒙世尊为我宣说,令我得悟十佛之身,我今广令流布,度化众生,报佛恩德。至心受持,不敢忘失。
佛告金刚藏菩萨:汝等受持度化众生,当结此总持金刚界大三昧耶加持身成佛十身之坛。此加持之法,是过去九十九亿河沙诸佛尽登总持金刚界加持身,得证无上菩提。汝等修学,当结此坛。
结此坛时,捡清净处如法安置。其坛四方,内一层圆,内四层方。中心安一所轮,每门安瓶三所,轮一所并道具,剑两口。外一层每门安轮一所,剑两口,箭十二只,饭十二分。
开此坛时,其坛阔十二肘,高二肘。用净土、七宝香泥、七宝金刚界、七宝末涂。用五色䌽结成。
若是国王、王子、大臣、官长、婆罗门、居士、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修证无上菩提,应结此坛。须请三藏法主,洗浴令净,著新净衣,身被七宝袈裟,七宝座具,方乃入坛,迎请圣众。若是修证无上菩提,应从先师受四十八戒,依法受用,加持于身。陀罗尼印契,不得间断,加持于身。手执香炉,六时行道,礼佛忏悔,烧香發愿,至心受持《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总持大教王成佛经》,直证无上菩提。若是国王、王子、大臣、官长,开此坛时,用七宝供养,烧七宝末香,七宝花,百味饮食,如法供养圆坛,僧四十九人,行道四十九匝。若是修行,直至终身,不得退之。
授四十八戒时,顶戴五佛之冠,脚踏七宝莲花,手执如意之轮,从师受于灌顶,便是本尊之身。
佛说五佛加持身成佛十身之坛处部第二十三
尔时佛于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菩萨众万二千人俱,说护国金刚萨埵体之坛。
五佛、八金刚、八供养加持灌顶授记,成金刚萨埵之体,能降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夜叉、罗刹、天魔、外道、一切恶贼。闻此总持,念之七遍,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所获功德不可称计。吾今开说,谁能受持,后代流传,度化众生,护于国界?
金刚藏菩萨起立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能受持,后代流传,报佛慈恩,度化众生。至心受持,不敢忘失。愿佛慈悲,为我宣说。
佛告金刚藏菩萨,赞言:善哉,善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今为汝,分別解说。
护国金刚萨埵之体,是过去诸佛递代相传。
彼如来甲胄加持于身,得成金刚萨埵之体。此之金刚,能降三千大千世界夜叉、罗刹、天魔、外道。诸大魔王、一切恶贼不能侵害。汝等受持《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总持大教王成佛经》,直证无上菩提。
若是国王、王子、大臣、官长、婆罗门、居士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修无上菩提,若修护国金刚萨埵之体,应结五佛、八金刚、八供养之坛。
结此坛时,捡清净之处如法安置。其坛外一层方,内一层圆。内安五佛宫、四大轮并本尊,总是金刚界八供养。每门安瓶一所,剑两口,轮一所并道具,箭十二只,饭十二分。
开此坛时,用净土、香泥、七宝金刚界、七宝末涂。用五色䌽结成。请三藏法主,洗浴令净,著新净衣,身被七宝袈裟,七宝座具,方乃入坛,迎请圣众。仁王帝主,手执香炉,六时行道,礼佛發愿,烧香忏悔,至心受持《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总持大教王成佛经》陀罗尼印契,不得断绝,如川流之水。
若是国界不安,恶贼侵扰国界,人民不安,风雨不顺,五谷不成,但请三藏法主开启此护国之坛。仁王帝主,手执香炉,六时行道,礼佛忏悔,烧香發愿,国界清平,人民安乐。
此法灵验,说不可尽也。
佛说护国金刚萨埵体之坛部第二十四
尔时佛住须弥卢山顶上,说降三世,功德成就,四宝合成。须弥山上结此坛时,安本尊、八金刚、四菩萨、八供养并四摄,具足须弥山之坛。此坛已上,更无过也。
若说此坛功德灵验,校量不得。若是国王、王子、大臣、官长、婆罗门、居士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净心供养此坛,功德无限,校量不得。若眼见一遍,灭恒河沙劫罪,长无量之福,何况受记供养?
佛告金刚藏菩萨:吾今告汝,此坛之法,非吾受持,是过去九十九亿河沙诸佛,尽登须弥山金刚界之坛,得证无上菩提。
金刚藏菩萨起立合掌,白佛言:世尊,我闻世尊说须弥之坛法,受持无不成佛。愿佛慈悲,为我宣说,令我得闻。我能受持,不敢忘失,后代流传,度化天人,令证无上菩提。
佛告金刚藏菩萨,赞言:善哉,善哉。甚深不可思议,是真佛子。吾今为汝,分別解说。
此之坛法,是须弥卢之坛法。
佛告金刚藏菩萨:后代流传,诸小菩萨,不用宣传。余是诸大菩萨、国王、王子、大臣、官长、比丘、比丘尼,方乃相传。若求无上菩提,证真佛果,须捡清净之处,如法开启。
建用净土、七宝香泥、七宝金刚界。其坛外两层方,内三层圆。天有八山为柱,安外一层。地有四海为环,安七金山内。
四大部州,安大藏为内。大藏为山,小藏为山,为金山、黑山、七宝金山,四宝合成须弥卢顶本尊之位也。四大海宫,是地、水、火、风之位。
四大部州者,慈、悲、喜、舍之位也。天有八山为柱者,是八识之位也。瓶为身,轮为定,剑为智,箭为惠,道具者为佛性。
七金山围绕者,是惠辩通达无碍也,号为山。法性深广,号为海。须弥高且大,似法王身。悟者身是佛,不悟须弥山。用五色䌽结成。
若是国王、王子、大臣、官长求无上菩提佛果者,请三藏法主,洗浴令净,著新净衣,身被七宝袈裟,七宝座具,方乃入坛,迎请圣众。仁王帝主,手执香炉,六时行道,烧香發愿,礼佛忏悔,至心受持《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总持大教王成佛经》陀罗尼印契,昼夜六时,不得断绝,如川流之水。
日日三时,散施饮食,修罗、饿鬼,尽令得足,四生六类,总得生天。身自修行,直趣无上菩提。
开此坛时,用行道僧四十九人,行道四十九匝,不得欠少一匝。脚踏七宝莲花,烧七宝末香,食三白之食,用散花四十九人,如法供养,不得嗔怒。
尔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共会诸天菩萨万二千人俱,说八菩萨、八供养并四摄启请之坛法。
佛告金刚藏菩萨:凡欲修行,后代度化人天,先须开启启请之坛,迎请圣众加持,求师灌顶,坐禅观行,如法修行,至心受持《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总持大教王成佛经》陀罗尼印契,不得断绝,如川流之水。
若是国王、王子、大臣、官长、婆罗门、居士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修无上正等菩提,证真佛果,应须请三藏法主,开启迎请之坛。
安此坛时,其坛四方,内圆。用净土、七宝香泥、七宝金刚界、七宝末涂。内安十六角火轮,上安五佛、八菩萨、四供养。外层安四摄、四供养。每门安瓶一所,剑两口,箭十二只,饭十二分并道具,轮一所。用五色䌽结成。
三藏法主,洗浴令净,著新净衣,身被七宝袈裟,七宝座具,方乃入坛,迎请圣众。仁王帝主,手执香炉,六时行道,礼佛忏悔,烧香發愿。
日日三时,散施饮食,度化水陆有情,总然生天。修罗、饿鬼,尽令充足。兴慈运悲,求师授于四十八戒。
授此戒时,先著紫衣,坐于白象,受于灌顶。后去坛西南角上,著于黄衣,坐于七宝莲台,脚踏七宝莲花,顶戴五佛之冠,手执如意之轮,受师灌顶,便是本尊之身。
行道僧用四十九人散花,用十六人绕坛。
四面安七宝莲花,安龙天八部,烧七宝香,食三白食。如法净心供养,不得嗔怒,果满成就。
尔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共会诸天菩萨万二千人俱,说十六大士十地满足之坛法。
诸大菩萨起立,合掌白佛言:世尊,我闻世尊所说十六大士满足之坛法。愿佛慈悲,为我宣说,令我得闻。我能受持,不敢忘失,后代流传,度化众生。
佛告金刚藏菩萨,赞言:善哉,善哉。吾今为汝,分別解说。
此十六大士,是过去诸佛皆因此十六大士付赞,得成无上菩提。此十六大士是过去恒河沙诸佛祖师,递代相传付嘱,乃至如今,十六大士常在世间,助赞诸佛。
后代修行菩萨,当结十六大士十地满足之坛,至心受持十六大士之名。第一金刚萨埵菩萨,第二金刚王菩萨,第三金刚爱菩萨,第四金刚善哉菩萨,第五金刚宝菩萨,第六金刚光菩萨,第七金刚幢菩萨,第八金刚笑菩萨,第九金刚法菩萨,第十金刚利菩萨,第十一金刚目菩萨,第十二金刚语菩萨,第十三金刚业菩萨,第十四金刚护菩萨,第十五金刚药叉菩萨,第十六金刚拳菩萨。
若是国王、王子、大臣、官长、婆罗门、居士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修无上正等菩提,仍须捡清净之处,如法安置此十六大士满足之坛。
安此坛时,其坛四方,阔十二肘,高二肘。用净土、七宝香泥、七宝金刚界、七宝末涂。外一层方,安八金刚。每门安轮一所,剑两口,箭十二只,饭八分并道具。内两层圆,金刚界中有大海水。内里面三方金刚界,安十六大士。中心安八叶莲,上安五佛。每门安瓶三所,轮一所,剑两口并道具。四角安总持。用五色䌽结成。
请三藏法主,洗浴令净,著新净衣,身被七宝袈裟,七宝座具,方乃入坛,迎请圣众。仁王帝主,手执香炉,六时行道,礼佛忏悔,烧香發愿,至心受持《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总持大教王成佛经》并十六大士名自陀罗尼印契,昼夜六时,如川流之水,不得断绝。
四面安龙天八部,脚踏七宝莲花。受法灌顶,坐七宝莲台,顶戴五佛之冠,脚踏七宝莲花,手执如意之轮,求师授于正法。
用散花菩萨一十六人,食三白之食,如法供养,不得嗔怒。欢喜奉行,正居十地满足之位。
金刚峻经金刚顶一切如来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修行四十二种坛法经作用威仪法则 大毘卢遮那佛金刚心地法门密法戒坛法仪则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