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峻经金刚顶一切如来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修行四十二种坛法经作用威仪法则 大毘卢遮那佛金刚心地法门密法戒坛法仪则
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传授正法《秘密心印总持大教王经》,不得等闲,妄为传授。一代传于一代,从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递代相传《大毘卢遮那佛最上大乘金刚顶一切如来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总持大教王承受付嘱成佛经》。从河沙诸佛尽,从大毘卢遮那佛承受正法。
河沙诸佛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一代士,付法藏人圣者毘婆尸佛。毘婆尸佛在菩萨位时,从河沙诸佛登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
毘婆尸佛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一代士,付法藏人圣者尸弃佛。尸弃佛在菩萨位时,从毘婆尸佛登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
尸弃佛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一代士,付法藏人圣者毘舍浮佛。毘舍浮佛在菩萨位时,从尸弃佛登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
毘舍浮佛临般涅槃时,付正法眼已,法付嘱一代士,付法藏人圣者俱留孙佛。俱留孙佛在菩萨位时,从毘舍浮佛登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
俱留孙佛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一代士,付法藏人圣者俱那含牟尼佛。俱那含牟尼佛在菩萨位时,从俱留孙佛登大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
俱那含牟尼佛临般涅槃时,付正法眼已,法付嘱前迦叶佛。前迦叶佛在菩萨位时,从俱那含牟尼佛登大毘卢金刚界,得证无上菩提。
前迦叶佛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在护明菩萨时,从前迦叶佛登大毘卢金刚界,得证无上菩提。护明菩萨是卢舍那佛化身,为护明菩萨,为千百亿释迦,是卢舍那佛本身。
卢舍那佛为此大众,略开百千恒河沙不可说法门中心地,如毛头许。是过去一切佛已说,未来佛当说,现在佛今说,三世菩萨已学、当学、今学。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号吾为卢舍那佛。汝诸佛转我所说,与一切众生开心地道。时莲花台藏世界赫赫天光,师子座上卢舍那佛放光,千花上佛持我《心地法门品》而去。复转为千百亿释迦及一切众生,次第说我上《心地法门品》。汝等受持读诵,一心而行。
尔时千莲花上佛、千百亿释迦,从莲华藏世界赫赫师子座起,各各辞退,举身放不可思议光。光皆化无量佛,一佛以无量青、黄、赤、白花供养卢舍那佛,受持上说《心地法门品》竟,各各从此莲华藏世界而没。没后已,入体性虚空莲花光三昧,还本源世界阎浮提菩提树下,从体性虚空莲花光三昧出已,方坐金刚千花王座及妙光堂,说十世界海。复从座起,至帝释宫说十地。复至炎摩天中说十行。从座起,至四天王宫说十回向。复从座起,至化乐天说十地禅定。复从座起,至他化天中说七地。复至一禅中说十金刚。复至二禅中说十惠。复至三禅中说十愿。复至四禅中说摩醯首罗天王宫说我本源莲华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品》。其余千百亿释迦,亦复如是,无二无別,如《贤劫品》中说。
尔时释迦从初现莲华藏世界东方来入天王宫,说《摩受化经》已,下生阎浮提迦维那国。母名摩耶,父名净饭,吾名悉达。七岁出家,十九逾城,三十成道,号吾为释迦牟尼。
佛于寂灭道场,坐金刚花光王座,乃至摩醯罗天王宫。其中次第十住处所说时,佛观诸大梵天王如网罗幢,因为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异无量,佛教门亦复如是。
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为此娑婆世界,坐金刚花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是中一切大众,略开心地竟,复从天王宫下至阎浮提菩提树下,为此地上一切众生,凡夫痴暗之人,说本卢舍那佛,心中常诵一戒光明。金光宝戒是一切佛本愿,一切菩萨本愿,一切菩萨本愿,佛世性种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心如是,皆入佛性戒中,当当常有。因有故,当当常住法身。一切诸法,不著空有,不著诸色。千法唯心,万法唯识。心法不生不迷,即清净法身。
如是释迦牟尼佛四九年转大法轮,度化有情。化缘将毕,我释迦大师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一代士付法藏人圣者摩诃大迦叶。彼我释迦如来出现于世,成登正觉,化缘既毕,临当涅槃,告摩诃迦叶:汝等当知,我于无量劫来,度诸有情,勤修苦行,一心专求无上胜法。如我昔愿,今已满足。迦叶,譬如密云,充满世界,降注甘雨,生长善法萌芽。无上法雨,亦复如是,能令有情增善法故。所以诸佛常加守护,恭敬赞叹,礼拜供养。如我今者临涅槃,用付嘱戒汝,汝当于后,敬顺我法,广宣流布,无令断绝。
迦叶白佛言:善哉!受教奉持正法,使未来世饶益众生,唯愿世尊,不以为虑。
如来灭度之后,摩诃迦叶次宣正教,集佛法藏,化诸有情。其所度脱,永不退转。彼大迦叶,智惠渊广,名称普闻,功德具足,不可具述。
圣者大迦叶化缘已毕,向鸡足山中潜身。山自开闭,见在其中,全身不散。持于释迦如来袈裟,将与慈氏。
未至于后,慈氏如来成等正觉,将诸徒众九十六亿万至于鸡足山下过,见于大迦叶。时诸众会,皆作是言:迦叶弟子,身形果满,若此化佛,亦当与斯无异。
于是迦叶踊身虚空,现十八变,变为大形,充满世界。时慈氏世尊,就迦叶波取僧迦梨衣。是时大众,见其神力,除骄慢心,皆成圣果。
大迦叶波头陀第一,颂曰:
又颂曰:
阿难化缘将毕,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三代商那和修。
商那和修从阿难承受付嘱,登大毘卢金刚界,得证无上菩提。商那和修化缘将毕,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四代付法藏人圣者优婆鞠多。
优婆鞠多在八地菩萨位时,从商那和修承大正教,登大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优婆鞠多化缘将毕,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五代付法藏人圣者提多迦。
提多迦圣者在八地菩萨位时,从优婆鞠多承受一代士教法,登大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提多迦化缘将毕,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六代付法藏人圣者弥遮迦。
弥遮迦圣者在八地菩萨时,从提多迦承受一代士教法,登大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弥遮迦化缘将毕,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七代付法藏人圣者伏陀难提。
伏陀难提圣者在菩萨位时,从弥遮迦承受一代士教法,登大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伏陀难提圣者化缘将毕,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八代付法藏人圣者伏陀密多。
伏陀密多圣者在菩萨位时,从伏陀难提承受一代士教法,登大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伏陀密多化缘将毕,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九代付法藏人圣者脇尊者。
脇尊者在菩萨位时,从伏陀密多承受一代士教法,登大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脇尊者化缘将毕,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十代付法藏人圣者富那奢。
富那奢在八地菩萨位时,从脇尊者承受一代士教法,登大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富那奢化缘将毕,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十一代付法藏人圣者马鸣菩萨。
马鸣菩萨在八地菩萨位时,从富那奢承受一代士教法,登大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马鸣菩萨化缘将毕,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十二代付法藏人圣者毘罗尊者。
毘罗尊者在八地菩萨位时,从马鸣菩萨承受一代士教法,登大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毘罗尊者化缘将毕,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十三代付法藏人圣者龙树菩萨。
龙树菩萨在八地菩萨位时,从毘罗尊者承受一代士教法,登大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龙树菩萨化缘将毕,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十四代付法藏人圣者提婆菩萨。
提婆菩萨在八地菩萨位时,从龙树菩萨承受一代士教法,登大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提婆菩萨化缘将毕,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十五代付法藏人圣者罗睺罗尊者。
罗睺罗尊者在八地菩萨位时,从提婆菩萨承受一代士教法,登大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罗睺罗尊者化缘将毕,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十六代付法藏人圣者僧伽难提。
僧伽难提圣者在八地菩萨位时,从罗睺罗圣者承受一代士教法,登大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僧伽难提化缘将毕,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十七代付法藏人圣者化身罗汉圣者。
化身罗汉圣者在八地菩萨位时,从僧伽难提承受一代士教法,登大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化身罗汉圣者化缘将毕,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十八代付法藏人圣者僧伽耶舍。
僧伽耶舍圣者在八地菩萨位时,从化身罗汉圣者承受一代士教法,登大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僧伽耶舍圣者化缘将毕,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十九代付法藏人圣者鸠摩罗驮。
鸠摩罗驮圣者在八地菩萨位时,从僧伽耶舍圣者承受一代士教法,登大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鸠摩罗驮圣者化缘将毕,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廿代付法藏人圣者奢夜多圣者。
奢夜多圣者在八地菩萨位时,从鸠摩罗驮圣者承受一代士教法,登大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奢夜多圣者化缘将毕,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廿一代付法藏人圣者波修盘陀尊者。
波修盘陀尊者在八地菩萨位时,从奢夜多圣者承受一代士教法,登大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波修盘陀圣者化缘将毕,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廿二代付法藏人圣者摩奴啰圣者。
摩奴啰圣者在八地菩萨位时,从波修盘陀圣者承受一代士教法,登大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摩奴啰圣者化缘将毕,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廿三代付法藏人圣者霍勒那夜奢圣者。
霍勒那夜奢圣者在八地菩萨位时,从摩奴啰圣者承受一代士教法,登大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霍勒那夜奢圣者化缘将毕,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廿四代付法藏人圣者是师子尊者。
师子尊者在八地菩萨位时,从霍勒那夜奢圣者承受一代士教法,登大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师子尊者化缘将毕,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廿五代付法藏人圣者舍那波斯。
舍那波斯圣者在八地菩萨位时,从师子尊者承受一代士教法,登大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舍那波斯化缘将毕,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廿六代付法藏人圣者无著菩萨。
无著菩萨在八地菩萨位时,从舍那波斯圣者承受一代士教法,登大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无著菩萨化缘将毕,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廿七代付法藏人圣者天亲菩萨。
天亲菩萨在八地菩萨位时,从无著菩萨请问大乘法,令心得悟,承受一代士教法,登大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天亲菩萨化缘将毕,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廿八代付法藏人圣者菩提达摩观音菩萨圣者。
菩提达摩圣者在八地菩萨位时,从天亲菩萨承受一代士教法,登大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菩提达摩圣者化缘将毕,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廿九代付法藏人圣者惠可禅师。俗姓姬,武平人也。
惠可禅师圣者在八地菩萨位时,从菩提达摩圣者承受一代士教法,登大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惠可禅师圣者化缘将毕,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卅代付法藏人圣者璨禅师。圣者不道名姓。
璨禅师圣者在八地菩萨位时,从惠可禅师承受一代士教法,登大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璨禅师圣者化缘将毕,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卅一代付法藏人圣者道信禅师。圣者俗姓司马,河内人也。
道信禅师圣者在八地菩萨位时,从璨禅师圣者承受一代士教法并袈裟,登大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道信禅师圣者化缘将毕,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卅二代付法藏人圣者弘忍禅师。圣者俗姓周氏,黄梅人也。
弘忍禅师圣者在八地菩萨位时,从道信禅师承受一代士教法并付袈裟,登大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弘忍禅师圣者化缘将毕,临般涅槃,付正法眼已,法付嘱第三十三代付法藏人圣者韶州僧没惠能禅师。圣者俗姓卢氏,范阳人也。
惠能禅师圣者在八地菩萨位时,从弘忍禅师圣者承受一代士教法并传袈裟,登大毘卢金刚界,承受付嘱,得证无上菩提。惠能禅师圣者临般涅槃,付嘱后代修行菩萨密传佛心印,秘密宣传,不令虚妄,直须苦行,苦节修行,莫生懈怠放逸,堕落三涂。从上过去诸佛苦行修行,尽经三无数劫,六度万行,具修诸度,递代相承,密传心印,递相付嘱,令法久住。
世有三种沙门,如何是三种沙门?第一是持明大教,是说道沙门;第二是传持经论,是活道沙门;第三是不习经论,拨无因果,懈怠放逸,是坏道沙门。
告诸大众,后代修行菩萨,要修无上速证菩提,直须至心修持《最上大乘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总持大教王成佛经》并四十二种坛法,昼夜六时,苦行修持,不令间断,直趣无上菩提。
时我大师释迦如来临般涅槃,付正法眼与大迦叶,递代相传,展转付嘱,灯灯不绝,令法久住。乃至如来涅槃时,当此土周穆王五十二年壬申岁二月十五日。至今己未岁,得一千八百四十八年矣。
是时此方暴风忽起,黑云叆叇,白虹十二道,南北通贯,大地山川,低昂涌没。穆王问太史扈多曰:此何祥瑞?奏曰:此是西方大圣入灭之相。又问:于国如何?对曰:即时无他。一千年后,当有圣教被于中夏。勅令双石记之,瘗于南郊坛下。
后至一千一十七年,后汉第二主孝明皇帝永平十年乙丑岁,帝夜梦见金人身长丈六,紫磨金色,项背圆光,赫弈如日,殿前飞行。帝时惊窹,遍体汗流,诏问群臣曰:此是何祥?时太史傅毅等对曰:臣闻天竺国有大圣人,无师自觉,号之为佛。不言而民自信,不理而民不乱,不化而民自行。巍巍乎独出三界,荡荡乎无人能名。此圣灭度,已逾千祀,当有正教,化被此方。陛下所梦,必是其兆。帝闻大悦,即遣羽林郎秦景、博士王导、太史令蔡愔等一十四人西迎佛教。至大月氏国,果逢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三藏,以白褺画释迦像,贝多树叶上书《金刚顶一切如来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总持大教王成佛经》,并《四十二种坛法威仪法则金刚峻经》,并《四十二章经》,载以白马,届于洛阳鸿胪大兴善寺安置。(时永平十年也。)
皇帝別供养,恭敬问讯,三藏渐为帝主演说人天戒施,罪福报应。既开悟已,然说教、理、行、果,圣贤种智。帝及妃主、臣佐、民庶,咸生希有,敬重益深。
至永平十七年,有五岳九府名山大泽道士,都六百九十人,褚善信、费叔才等为首,皆精通玄箓,囊括道仪,为三十六洞风标,作二十四治名望,睹京华之改辙,情悱旴衡,共至雒阳,请与胡僧比试。
帝未便全许,先问三藏曰:此国道士,欲与师定其优劣,师意以何私拟?摩腾曰:龙吟云起,非虹蚓之所能;虎啸风生,岂跛驴之所及?雷门无旋布鼓,雷耀岂惧萤光?敌对即施,何劳预搔而待痒?帝闻大喜,即允道士等决试。
至正月十五日,大集民庶,百官、皇帝、妃主齐至洛阳。城外立一论场,建置三坛,安佛经像及百家诸子、章醮科仪、玉简、金箓、符印、咒术法等,居一坛。当中一坛,僧道共试神力。
三藏令道士先骋,其入水入火,或溺或焚,咒山咒梁,靡升靡举。然告太上玄元大道元始天尊:今有邪法胡人,扰乱华夏,我之大道,上德不得,玄之又玄。今对皇帝、百官,定其真偽,胡拜扣齿,执兰[户@勺]脊,火先焚经、像、简、箓、科仪。悉为煨烬,一无所遗。
二三藏卓立坛场,并无作用,即以火𦶟佛经像,猛焰蔽空,火灭烟销,经像俨若。烟云五色,祥瑞多端。摩腾、竺法兰遂作一十八种神变,演说苦空无常,坐五䌽云中而说是偈:
是时黄巾月皮,耻对天颜;白鹿青牛,羞屈法会。或自感而死,或舍道出家。魔云卷而佛日曦,信心生而法门辟。于时百辟卿士,妃主遗族,女男庶品,愿出家者三千余人。勅置十寺,七所居僧,三所安尼。今洛阳白马寺,即当时第一寺也。
自此真乘启辙,惠[打-丁+阿]通津。名教大被于神州,像塔广兴于华夏。神僧继踵,三乘控御于康庄;梵宇连梦,九土击扬于钟呗。翻传罔暇,讲唱弥繁。王公躬听于法音,帝主亲挥于神笔。运龙宫之海藏,宝牧珠奁;昌像季之法轮,人间天上。何昏衢之不蒙开泰,何苦海之不遇舟航?瞽夫不□于太阳,谁之过矣?圣士不聆于韶护,孰之□焉?修六趣之弯环,昭三隅之迷懵。幸归弱丧,愿上指南。韦丝傥佩于一时,利济可观于三际。六合君子,止流水而鉴焉。
自永平十年教至此,迄今大唐光化二年己未岁,凡八百三十八年矣。
尔时佛初兴世时,即《付法藏传略抄》并《法住记》:我大师释迦牟尼如来以姬周昭王廿三年癸丑之岁七月十五日夜半子时,降下阎浮提中天竺迦毘罗国,托荫摩耶夫人,以周昭王廿四年甲寅之岁四月八日子时于林嶶尼园,从母右脇而出。以周昭王卌二年壬申之岁二月八日逾城出家,时年十九。以周穆王二年癸未之岁正月八日明星出时朗然大悟,十力世雄,三明独朗,无师自觉,故号为佛。卌九年随缘化物,利乐群品无边。以周穆王五十年壬申之岁化缘将毕,拘尸那城国力士生地阿利罗跋提河边,二月十五日中夜入无余,依大圆寂涅槃。五天竺国代代相承,书户上作如是记。
大师灭度已来,至唐朝高宗皇帝世永徽五年甲寅岁之当计一千七百廿二年。从永徽五年至天宝十五载,计一百三年矣。共已前都计一千八百廿五年。
降诞、将成道及灭度时,所有灵应瑞相,姬《周书异记》中当广说。余如《付法藏传》,亦如是说。
世尊临灭度时,以大法藏付嘱摩诃迦叶。世尊灭度后,尊者迦叶集诸无学,足满五百,于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叶岩窟中,结集三藏真净妙法。教尊者阿难诵出修多罗藏十万偈,《阿含经》者是;尊者优波利诵出大毘尼藏,有十万偈,名上座部;尊者大迦叶诵出阿毘昙藏及摩夷论,有十万偈。对法藏论等不预结集会者,別成一部律教,名摩诃僧衹,唐言大众。以彼圣凡同时集会,故名大众也,是为小乘三藏。圣教大乘三藏,文殊师利菩萨与尊者阿难于大铁围山中结集,教旨极多,不可知数。(如《智度论》说也。)
摩诃迦叶临般涅槃,以大、小二乘三藏法付嘱阿难尊者。阿难临灭度时,以大法藏付二大士,一名末田底伽,二名商那和修(于罽宾国行化。)商那和修临灭度时,以大法藏付嘱圣者优婆鞠多(度无量众,皆得解脱。时人号为无相好佛。)
大毘尼藏当于是时,分成五部。尊者优婆鞠多有五弟子,各执异见,于中各有取舍不同,故成五部。一名弥沙塞部,二名昙无德部,三萨婆多部,四迦叶惟部,五摩诃僧衹部。
其时有铁轮王,名阿叔伽王,阎浮提造八万四千塔,广兴佛教。从以五部,于后时中分出异部。西方兼根本二根,共成廿部焉。大乘教尊者灭度后已百年矣。
佛灭度后,分南宗,住处別故。南宗依《大般若经》十八空,宗三性教以为了义,承文殊师利菩萨、承龙树菩萨、提婆菩萨等《中观论》等,及清办菩萨《掌珍论》等以为了义。远承弥勒菩萨《瑜伽》等论,无著菩萨《摄大乘论》等,近承护法、安慧《辩中边论》、《成唯识论》等以了义。(略说如此。广如余论中说。)
尊者优婆鞠多临般涅槃,以大法藏付嘱提多伽尊者。
伏陀难提临灭度时,以大法藏付嘱伏陀密多。
伏陀密多临灭度时,以大法藏付嘱脇比丘。
依《西方国记》记佛灭度时,以四百年时有铁轮王名迦腻色拏,王阎浮提,广兴佛教于罽宾国(记去迦涅弥罗也。),集五百应真尊者。婆须密多菩萨(唐言世友。)以为上座,译二藏《大毘沙论》。(《金刚法广论》一百卷者,即彼释也。)
尊者脇比丘临涅槃时,以大法藏付嘱富那舍。
富那舍临涅槃时,以大法藏付嘱马鸣菩萨。
龙树菩萨(《龙树菩萨传》:其时佛灭度后,经五百年,龙树菩萨自住龙宫,得大乘教于阎浮提。于阎浮提广行流布,造庄严佛道,凡百万偈。《无畏论》、《大智度论》各十万偈,见行天竺也。)摧伏外道,建正法幢,服饵延灵,利益群品,无量无边。化缘将毕,以大法藏付嘱提婆菩萨。(马鸣、龙树是二大士,诸国王等为之立庙供养,喻若佛身。)
尊者提婆于南天竺国四衢道中,安诸高座,命八万诸大论士立三教。(云一切圣中佛圣第一,一切诸余法中佛最为第一,一切出家人中佛僧第一。尊者誓曰:若人能摧破此三句义者,我斩首相谢。谁若屈者,应为我弟子,受我行法。时八方论士皆悉云集,见无方论。愚者一言便屈,智者极至二日。故一夏内,凡度十万余人。王家每日送衣钵,皆度出家。从此已后,论士皆尽出就闲林,广造诸论以破邪见。)
尊者提婆菩萨化缘将毕,以大法藏付嘱罗睺罗。(龙树菩萨在世之时,有一外道,十二年中于地荫下造一世论,号鬼名名画,凡五百偈。至龙树菩萨所,作如是言:我有一论,欲摧伏汝。汝能论不?龙树告言:汝且诵著,当共汝论。外道诵已,龙树告言:如是论者,我先通解。汝于何处盗我论端?外道惊异:言:汝诵者。尊者诵已,一字无遗。龙树遂命提婆菩萨令诵,亦一字无遗。次命罗睺罗令诵,亦一字无遗。外道无使降伏,永乞尊者出家。罗睺罗聪明智惠,利乐群品无边。化缘将毕。)
尊者罗睺罗临灭度时,以大法藏付嘱僧伽难提。
僧伽难提临灭度时,以三藏教法付嘱僧伽耶舍。
鸠摩罗驮临灭度时,以三藏教法付嘱阇夜多。
阇夜多临般涅槃时,付嘱婆修盘陀。(应时尊者世亲菩萨依对法藏广说造论,说六百行颂,译成卅卷。以聪明,初不信大乘非佛说,因兄无著菩萨,便生信,广造诸论,以译大乘,时人号为千部论师。)
婆修盘陀利乐无量众生,化缘将毕,临灭度时,以大法藏付嘱摩奴罗尊者。
摩奴罗尊者化缘将毕,临灭度时,以大法藏真净妙法付嘱霍勒那夜奢,以大方便利益无量百千有情。
时罽宾国王名弥罗崛,邪见炽盛,心无敬信,于罽宾国毁坏寺塔,煞害众僧。即以利剑用斩师子比丘。项中无血,白乳流出,相付法人,于是便绝。展转相付,付廿四人,于后便绝。当佛灭后一千载矣。
依《法住记》作如是说:世尊已付嘱十六大阿罗汉及余应真,令于大千堪忍世界,乃至法皆更护持,不入涅槃,受佛遗嘱,饶益群品,利乐有情。是诸罗汉,宾头卢等而为上首,各领眷属,散在诸洲内。国臣凡庶大会,皆受彼请,隐圣仪则,密来应供,令诸施主,获福无量无边世。
阎浮众生,命极长者,年一百廿五。纵以百年灭一年寿,从后渐灭,满十岁,大师教法方始灭没。不久三灾便起。初饥馑灾,七日便止。次疫病灾,七日便止。三刀兵灾,七日之中,更相煞害。以恶心故,所得草木,皆成刀剑,从此舍命,堕落三途,长劫轮回,受诸苦恼。行善等者,得人国土安宁,无诸灾疾,宜应自庆,發广大心,修解脱因,速尽众苦。
佛应生堪忍国,南阎浮提中天竺迦毘罗卫国。此国当三千大千世界之心,三垂大海,背雪山。其国统八万四千城邑,各有九万户,人民丰盛。此是佛生之国。
从劫初已来,金轮王多往此国。亦是世尊上古相承种族。郁摩王,是第一高祖。尼楼王,第二祖。乌头罗王,第三祖。瞿头罗王,曾祖。鸠休罗王,祖。
其鸠休罗王有四子:一名净饭,二名白饭,三名斛饭,四名甘露饭。净饭王者,是佛之父;白饭王,佛二叔;斛饭王,佛三叔;甘露饭王,佛四叔。
净饭王有二子,一名悉达,二名难陀。白饭王有二子,一名调陀,二名阿难。斛饭王有二子,一名释摩男,二名阿那律。甘露饭王有二子,一名婆沙,二名跋提。佛有二子,一名罗睺罗,二名善星,庶子。
胜光夫人,是佛母;摩耶夫人,是佛母。净味夫人,是佛姑;憍昙弥,是佛姨。
调达,佛从兄,四月七日生,身长一丈五尺四寸。佛,四月八日生,身长一丈六尺。佛弟难陀,四月九日生,身长一丈五尺五寸。佛从弟阿难,四月十日生,身长一丈五尺三寸。其余同姓释种,各长一丈四寸。
摩耶夫人亦是释种,姓瞿昙氏。佛是真圣,应生宫室。达随父母二姓,亦姓瞿昙也,不同凡人,不取父姓也。
《金刚峻利圣经略抄》:佛国土、曾祖、父母、眷属、兄弟、身量、生日,大意如此。余广如《本行集》、《因果经》具当说也。
佛临般涅槃,密传法付嘱大迦叶,偈云:
大迦叶临般涅槃,密传心印付嘱阿难,偈云:
商那和修临般涅槃,密传心印付嘱优婆掬多,偈云:
优婆掬多临般涅槃时,密传心印付嘱提多迦,偈曰:
提多迦临般涅槃时,传心印付嘱弥遮迦,偈曰:
弥遮迦临般涅槃时,密传心印付嘱婆须密多,偈曰:
婆须密多临般涅槃时,密传心印付嘱佛陀难提,偈曰:
佛陀难提临般涅槃时,密传心印付嘱伏驮密多,偈曰:
伏驮密多临般涅槃时,密传心印付嘱脇尊者,偈曰:
马鸣菩萨临般涅槃时,密传心印付嘱毘罗尊者,偈曰:
毘罗尊者临般涅槃时,密传心印付嘱龙树菩萨,偈曰:
龙树菩萨临般涅槃时,密传心印付嘱提婆菩萨,偈云:
提婆菩萨临般涅槃时,密传心印付嘱罗睺罗多,偈云:
罗睺罗尊者临般涅槃时,密传心印付嘱僧迦难提,偈曰:
伽耶舍多临般涅槃时,密传心印付嘱鸠摩罗多,偈曰:
鸠摩罗多临般涅槃时,密传心印付嘱阇夜多尊者,偈云:
阇夜多临般涅槃时,密传心印付嘱婆修盘头,偈云:
婆修盘头尊者临般涅槃时,密传心印付嘱摩拏罗,偈云:
摩拏罗尊者临般涅槃时,密传心印付嘱鹤勒尊者,偈云:
师子尊者临般涅槃时,密传心印付嘱婆舍斯圣者,偈云:
婆舍斯多临般涅槃时,密传心印付嘱不如密多尊者,偈云:
不如密多临般涅槃时,密传心印付嘱般若多罗,偈云:
达磨临般涅槃时,密传心印付嘱惠可大师,偈云:
惠可大师临般涅槃时,密传心印付嘱僧璨大师,偈云:
信大师临般涅槃时,密传心印付嘱弘忍大师,偈云:
能大师告诸长老:衣信到吾处不传也。所以达磨道「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从可大师至吾,恰五人也。普告诸长老曰:如来以大法眼付嘱大迦叶,展转相传,今至于我。今将此正法眼藏付嘱于汝,汝善护持,无令法眼断绝,听吾偈言:
想此身放大光明,遍照十方,三途息苦,地狱停酸。右肩上放一道乳光,照一切诸天,悉皆离苦解脱。左肩上放一道乳光,照一切诸天,悉皆离苦。十方世界一切天人总证道果。右脇下放一道乳光,照一切畜生,尽得生天。左脇下放一道乳光,照一切饿鬼,总得生天。右膝下放一道乳光,清净凉冷,照破一切八热地狱,受苦众生,悉皆生天。左膝下放一道温暖乳光,照八寒地狱,受苦众生,总得离苦,皆得生天。然后尽十方界一切众生,无有一个受苦之者。
想我身印,即是诸佛,诸佛即是我身,余外更无別物。
金刚藏菩萨三字观想:
初祖时面取向西,端身正坐,安此三字。唵字,观在脑上,放黄光;吽字,观在心上,放白光;押字,观在舌上,放赤光。然后三光遍三千大千世界,十方诸佛见此光明,回加恩于作观人,然后念验光真言:萨泥呵罗那吽。
念了,三光还来,各入本位。三字悬在虚空,押字上,吽字中,唵字下排著。后唵字生一道光入吽字中,又押字生一道光,亦入吽字中了,后吽字却生一道光,灭前两字光了。其吽字光亦灭,后便入无念禅定。
然后念此光真言:萨泥呵啰那吽。
念了,三光便即化来,其光作一半月,阿字作一半月,合为一个月日坛。结界印,净印,李无一切印。
大毘卢遮那佛付法藏心地法门秘密甚深密法戒四十二种坛法传授心印,递代相传,承受付嘱,不令断绝。
金刚峻经金刚顶一切如来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修行四十二种坛法经作用威仪法则 大毘卢遮那佛金刚心地法门密法戒坛法仪则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