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画谱卷第一

释叙论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也者虽志道之士所不能忘然特游之而已画亦艺也进乎妙则不知艺之为道道之为艺此梓庆之削鐻轮扁之斲轮昔人亦有所取焉于是画道释像与夫儒冠之风仪使人瞻之仰之其有造形而悟者岂曰小补之哉故道释门因以三教附焉自晋宋以来还迄于本朝其以道释名家者得四十九人晋宋则顾陆梁隋则张展辈盖一时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者矣至于有唐则吴道玄遂称独步殆将前无古人五代如曹仲元亦骎骎度越前辈至本朝则绘事之工凌轹晋宋间人物如道士李得柔画神仙得之于气骨设色之妙一时名重如孙知微辈皆风斯在下然其余非不善也求之谱系当得其详姑以著者概见于此若赵裔高文进辈于道释亦籍籍知名者然裔学朱繇如婢作夫人举止羞涩终不似真文进蜀人世俗多以蜀画为名家是虚得名此谱所以黜之

道释一(三教钟馗氏鬼神附)

    • 顾恺之
    • 陆探微
    • 张僧繇
    • 展子虔
      • 董伯仁
    • 阎立德
      • 阎立本
      • 张孝师
      • 范长寿
      • 何长寿
    • 尉迟乙僧

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人义熙中为散骑常侍恺之博学有才气丹青亦造其妙而俗传谓之三绝画绝痴绝才绝方时为谢安知名以谓自生民以来未之有也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亡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尝图裴楷像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又为谢鲲像在石岩里「此子宜置在邱壑中」欲图殷仲堪仲堪有目病固辞恺之曰「明府正为眼耳若明点瞳子飞白拂上使如轻云之蔽月岂不美乎」仲堪乃从之尝于瓦官寺北殿画维摩诘将毕欲点眸子乃谓寺僧曰「不三日观者所施可得百万」已而果如之杜甫题瓦官寺诗云「虎头金粟影」者谓此恺之世以谓天材杰出独立无偶妙造精微虽苟卫曹张未足以方驾也谢赫以谓「迹不逮意声过于实」岂知恺之者惜今罕见其画盖恺之深自秘惜如尝以一厨画寄桓温家而后为温窃取则恺之之画所以传于世者宜罕见之也今御府所藏九

  • 净名居士图一
  • 三天女美人图一
  • 夏禹治水图一
  • 黄初平牧羊图一
  • 古贤图一
  • 春龙出蛰图一
  • 女史箴图一
  • 斲琴图一
  • 牧羊图一

陆探微吴人也善画事明帝在左右丹青之妙众所推称其名略见于宋书人谓「画有六法自古鲜能足之探微得法为备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真万代之耆龟衡鉴也议者率以顾陆僧繇为之品第或譬之论书「顾陆则钟张僧繇则逸少也」是知书画同体又曰「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言肉则浅言骨则深言神则妙深浅神妙不有间乎探微虽介于二者然摭古今之说若兼有之但得骨则精深可知矣岂非顾在前愈于己则陆当居后独言陆则可以绝人耶探微平生所画者多爱图古圣贤像不为无意近时米芾喜论画尝谓「明白易辨者唯顾陆与吴生」讵不信夫二子绥洪绥肃以家学传授作画亦工不坠素习绰有父风而终不近也张彦远谓「体运遒举风力顿挫一点一拂动笔新奇」固自不凡矣然能之而不从事于此故传世者极少尝于麻纸画释迦像为时所珍盖麻纸缓肤饮墨不受推笔亦丹青家所难宜得誉云洪肃亦绍箕裘见闻习尚往往有不待学而能者名载谱录而所画不传岂非为父兄之所掩乎今御府所藏一十

  • 无量寿佛像一
  • 佛因地图一
  • 降灵文殊像一
  • 净名居士像一
  • 托塔天王图一
  • 北门天王图一
  • 天王图一
  • 王献之像一
  • 五马图一
  • 摩利支天菩萨像一

张僧繇吴人也天监中历官至右将军吴兴太守以丹青驰誉于时方梁武帝以诸王居外每想见其面目即遣僧繇乘传写之以归对之如见其人江陵天皇寺有柏堂僧繇画庐舍那及孔子像明帝见之怪以孔子參佛氏以问僧繇僧繇对曰「他日赖此无恙耳」又尝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不点目睛谓「点即腾骧而去」人以谓诞固请点之因为落墨才及二龙果雷电破壁徐视画已失之矣独二龙未点睛者在焉世谓僧繇画「骨气奇伟规模宏逸六法精备当与顾陆并驰争先」僧繇画释氏为多盖武帝时崇尚释氏故僧繇之画往往从一时之好今御府所藏十有六

  • 佛像一
  • 文殊菩萨像三
  • 大力菩萨像一
  • 维摩菩萨像一
  • 佛十弟子图一
  • 十六罗汉像一
  • 十高僧图一
  • 九曜像一
  • 镇星像一
  • 天王像一
  • 神王像一
  • 扫象图一
  • 摩利支天菩萨像一
  • 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一

展子虔历北齐至隋为朝散大夫而所画台阁虽一时如董展不得以窥其妙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故咫尺有千里趣僧琮谓「子虔触物留情备皆绝妙」是能作难写之状略与诗人同者也今御府所藏二十

  • 北极巡海图二
  • 石勒问道图一
  • 维摩像一
  • 法华变相图一
  • 授塔天王图一
  • 摘瓜图一
  • 按鹰图一
  • 故实人物图二
  • 人马图一
  • 人骑图一
  • 挟弹游骑图一
  • 十马图一
  • 北齐后主幸晋阳图六

董展字伯仁汝南人也以才艺称乡里号为「智海」官至光禄大夫殿内将军尤长于画虽无祖述不愧前贤夙德名流见者失色但地处平原而无江山之助与戎马为邻而无中朝冠冕之仪非其不至也盖风声地气之所习尔伯仁与展子虔齐名于时然董造其微展得其骏展于董之台阁则不及董于展之车马则乏所长焉是则董之视展盖亦犹诗家之李杜也展作道经变相尤为世所称赏自非画外有情參灵酌妙入华胥之梦与化人同游何以臻此今御府所藏一

  • 道经变相图

阎立德历官工部尚书父毗在隋以丹青得名与弟立本家学俱造其妙唐贞观中东蛮谢元深入朝颜师古奏言「昔周武时远国归欵乃集其事为王会图今卉服鸟章俱集蛮邸实可图写」因命立德等图之其序位之际折旋规矩端簪奉笏之仪与夫鼻饮头飞人物诡异之状莫不备该毫末故李嗣真云「大安博陵难兄难弟」谓立德立本也今御府所藏九

  • 采芝太上像一
  • 七曜像二
  • 游行天王图二
  • 庄生马知图一
  • 右军点翰图一
  • 沈约湖雁诗意二

阎立本总章元年以司平太常伯拜右相有应务之才与兄立德以善画齐名立本尤工于形似唐太宗与侍臣泛舟春苑池见异鸟容与波上喜见颜色诏坐者赋诗召立本写焉阁外传呼画师阎立本时立本已为主爵郎中俯伏池左研吮丹粉顾视坐者愧与汗下归戒其子曰「吾少读书文辞不减侪辈今独以画见名遂与厕役等若曹慎毋习」然性所好欲罢不能也及为右相而姜恪以战功擢左相故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嘲尝奉诏写太宗真容后有善画者传于玄都观以镇九五冈之气犹可以仰神武之英威也又写秦府十八学士凌烟阁功臣等悉皆辉映前古时人咸称其妙尝作醉道图或以张僧繇醉僧图比立本尝至荆州视僧繇画「定虚得名耳」明日又往「犹是近代佳手」明日又往「名下定无虚士」坐卧观之留宿其下十日不能去是犹欧阳询之见索靖碑也且立本以阁外传呼画师至戒其子弟毋习而张彦远正以魏明帝起凌云台敕韦诞题榜窃比其事是岂知言也哉且戴安道碎琴不为王门之伶人而阮千里终日应客不倦议者以安道不如千里之达也然渔阳掺挝果可以辱祢衡耶今御府所藏四十有二

  • 三清像一
  • 元始像二
  • 行化太上像一
  • 传法太上像一
  • 岩居太上像一
  • 四子太上像一
  • 太上西升经一
  • 拱极图一
  • 玉晨道君像一
  • 延寿天尊像一
  • 木纹天尊像一
  • 北帝像一
  • 十二真君像一
  • 维摩像二
  • 孔雀明王像一
  • 观音感应像一
  • 五星像二
  • 太白像一
  • 房宿像一
  • 十二神符一
  • 宣圣像一
  • 步辇图一
  • 王右军真一
  • 窦建德图一
  • 写李思摩真一
  • 凌烟阁功臣图一
  • 魏征进谏图一
  • 飞钱验符图一
  • 取性图二
  • 西域图二
  • 职贡图二
  • 异国鬬宝图一
  • 职贡狮子图一
  • 扫象图一
  • 紫微北极大帝像一
  • 混元上德皇帝像一

张孝师为骠骑尉善画尝死而复生故画地狱相为尤工是皆冥游所见非与想像得之者比也吴道玄见其画因效为地狱变相画评谓「孝师众制有功未为尽善而地狱变相群雄推服」宜道玄之肯摹倣也然怪力乱神圣人所不语宜孝师以冥游特纪于画而不为传也今御府所藏一

  • 传法太上像

范长寿不知何许人学张僧繇画然能知风俗好尚作田家景候人物皆极其情至于山川形势屈曲向背分布远近各有条理而其间室庐放牧之所在牛羊鷄犬龁草饮水动作态度生意具焉人谓可以企及僧繇也当时得名甚著官止司人校尉今御府所藏二

  • 醉道图一
  • 醉真图一

何长寿与范长寿同师法故所画多相类然一源而异派论者次之至于并驾齐驱得名则均也何与范俱作醉道图传于世好事者以僧繇名之盖必有能辨之者云今御府所藏二

  • 辰星像一
  • 五岳真官像一

尉迟乙僧吐火罗国胡人也(唐朝名画录作土火罗国历代名画记作于阗国人)父跋质那乙僧贞观初其国以善画荐中都授宿卫官封郡公时人以跋质那为大尉迟乙僧为小尉迟盖父子皆擅丹青之妙人故以大小尉迟为之別也乙僧尝于慈惠寺塔前画千手眼降魔像时号奇踪然衣冠物像略无中都仪形其用笔妙处遂与阎立本为之上下也盖立本画外国妙于前古乙僧画中国人物一无所闻由是评之优劣为之遂分今御府所藏八

  • 弥勒佛像一
  • 佛铺图一
  • 佛从像一
  • 外国佛从图一
  • 大悲像一
  • 明王像二
  • 外国人物图一

宣和画谱卷第一终


校注

[A1] 净【CB】凈【补编】
[A2] 隋【CB】[-]【补编】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佛教绘画史料(卷1)
关闭
佛教绘画史料(卷1)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