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画记(卷三)
记两京外州寺观画壁(会昌中多毁折,今亦具战,亦有好事收得画壁在人家者。)
两京寺观等画壁
- 太清宫(殿内绢上写玄元真是吴)
- 荐福寺(天后飞白书额)
- 净土院门外两边,吴画神鬼,南边神头上龙为妙,西廊菩提院,吴画维摩诘本行变。
- 律院北廊,张璪、毕宏画。
- 西南院佛殿内东壁及廊下行僧,并吴画,未了。
- 兴善寺
- 殿内壁画至妙,失人名。(按裴录云,此寺有刘焉画,恐是。)
- 西南舍利塔内曹画,西面尹琳画。
- 东廊从南第三院小殿柱间,吴画神,工人装,损。
- 三藏院阁画至妙,失人名。
- 慈恩寺
- 塔内面东西间,尹琳画,西面菩萨骑狮子,东面骑象。
- 塔下南门,尉迟画,西壁千钵文殊,尉迟画。
- 南北两间及两门,吴画并自题。
- 塔北殿前窗间,吴画:菩萨殿内,杨庭光画经变,色损。
- 大殿东轩廊北壁,吴画,未了,旧传是吴,细看不是;大殿东廊从北第一院,郑虔、毕宏、王维等白画。
- 人院北壁,二神甚妙,失人名。
- 两廊壁间,阎令画;中间及西廊,李果奴画行僧。
- 塔之东南中门外偏,张孝师画地狱变,已剥落。
- 院内东廊从北第一房间南壁,韦銮画松树。
- 大佛殿内东壁,好画,失人名。
- 中三门里两面,尹琳画神。
- 龙兴观
- 大门内,吴画神,已摧剥。
- 殿内东壁,吴画明真经变。
- 北面从西第二门,董谔白画。
- 唐安寺
- 塔下,尹琳、李真画。
- 北堂内西壁,朱审画山水。
- 光宅寺
- 东菩提院内北壁东西偏,尉迟画降魔等变,殿内吴生、杨廷光画;又尹琳画西方变。
- 玄真观
- 殿内玄元及侍真座上,陈静心画乐天及神;殿内外,程雅、陈静心画。
- 资圣寺(殷仲容题额)
- 檀章画中三门东窗间。
- 南北面,吴画高僧。
- 大三门东南壁,姚景仙画经变。
- 寺西门直西院外神及院内经变,杨廷光画。
- 北圆塔下李真、尹琳绢画菩萨。
- 宝刹寺
- 兴唐寺
- 三门楼下,吴画神。
- 东般若院,杨廷光画山水等。
- 西院,韩干画一行大师真,徐浩书赞;又有吴生、周昉绢画,中三门内东西偏两壁,尉迟画。
- 殿轩廊东面南壁,吴画。
- 净土院,董谔、尹琳、杨坦、杨乔画。
- 院内次北廊向东塔院内西壁,吴画金刚变,工人成色,损。
- 次南廊,吴画金刚经变及郗后等,并自题。
- 小殿内,吴画神、菩萨、帝释,西壁西方变,亦吴画。
- 东南角,吴弟子李生画金光明经变。
- 讲堂内,杨廷光画。
- 菩提寺
- 佛殿内东西壁,吴画神鬼。西壁工人布色,损;佛殿壁带间,亦有杨廷光白画。
- 殿内东西北壁,并吴画,其东壁有菩萨转目视人,法师文溆亡何令工人布色,损矣!
- 东壁,董谔画本行经变。
- 佛殿上构栏,耿昌言画水族。
- 佛殿内东壁,杨廷光画。(据西京记合有郑画,今亡。)
- 万安观
- 公主影堂东北小院南行屋门外北壁,李昭道画山水。
- 净域寺(据裴画录。此寺有孙尚子画,今不见。)
- 景公寺
- 东廊南间,东门南壁,画行僧,转目视人。
- 中门之东,吴画地狱并题
- 西门内西壁,吴画帝释并题,次南廊吴画。
- 三门内东西画至妙,失人名。
- 青龙寺
- 中三门外东西,王韶应画。
- 安国寺
- 东车门直北东壁,北院门外,画神两壁及梁武帝郗后等,并吴画并题。
- 经院小堂内外,并吴画。
- 西廊南头院,西面堂内南北壁,并中三门外东西壁梵王、帝释,并杨廷光画。
- 三门东西两壁释天等,吴画,工人成色,损。
- 东廊大法师院塔内,尉迟画及吴画。
- 大佛殿东西二神,吴画,工人成色,损。
- 殿内维摩变,吴画。
- 东北涅槃变,杨廷光画。
- 西壁西方变,吴画,工人成色,损。
- 殿内正南佛,吴画,轻成色。
- 开元观
- 西廊院,天尊殿前龙虎君明真经变及西壁,并杨廷光画。门西窗上下,杨仙乔画。
- 云花寺
- 小佛殿,有赵武端画净土变。
- 西廊北院门上北面,王知慎画。
- 宝应寺
- 多韩干白画,亦有轻成色者。
- 佛殿东西二菩萨,亦干画,工人成色,损。
- 西南院小堂北壁,张璪画山水。
- 院南门外,韩干画侧坐毗沙门天王。
- 北下方西塔院下,边鸾画牡丹。
- 咸宜观
- 三门两壁及东西廊,并吴画。
- 殿上窗间真人,吴画。
- 殿前东西二神,解倩画。
- 殿外东头东西二神,西头东西壁,吴生并杨廷光画;窗间写真及明皇帝上佛公主等图,陈闳画。
- 永寿寺
- 三门里,吴画神。
- 千福寺(在安定坊,会昌中毁寺后,却置不改旧额。)
- 寺额上官昭容书(毁寺后有僧收得,再置却悬之)。中三门外东行南,太宗皇帝撰圣教序(弘福寺沙门怀仁集王右军书),西行楚金和尚法华感应碑(颜鲁公书,徐浩题额),碑阴(沙门飞锡撰,吴通微书)。
- 东塔院(额高力士书)涅槃鬼神(杨惠之书),门屋下内外面,杨廷光白画鬼神,并门屋下两面四五间。
- 西塔院玄宗皇帝题额。
- 北廊堂内南岳智𫖮思大禅师法华七祖及弟子影(弟子寿王主簿韩干敬貌遗法,弟子沙门飞锡撰颂并书)。绕塔板上传法二十四弟子(卢稜伽、韩干画里面,吴生画时菩萨现,吴生貌),塔北普贤菩萨鬼神,似是尹琳画(相传云是杨廷光画,画时笔端舍利从空而落)。塔院门两面内外及
- 东西向里各四间,吴画鬼神帝释(极妙),塔院西廊(沙门怀案草书)天师真,韩干画,此东塔玄宗感梦置之。楚金真,吴画弥勒下生变(韩干正画,细小稠阎)。
- 院门北边碑(颜鲁公书,岑勋撰),南边碑(张芬书),向里面壁上碑(吴通微书,僧道秀撰),造塔人(木匠李伏横,石作张爱儿),石井栏篆书(李阳冰,石作张爱儿),东阁肃宗置(面东碑韩释木八分书,王据撰),天台智者大师碑(张芬书),佛殿东院西行南院(殿内有李纶画普贤菩萨,田琳画文殊师利菩萨)。
- 崇幅寺(武后题额)
- 西库,牛昭、王陁子画山水。
- 东山亭,刘整画山水。
- 西库门外西壁神,吴画自题。
- 化度寺(殷仲容题额)
- 杨廷光、杨仙乔画本行经变,卢稜伽画地狱变,今残两头少许耳。
- 温国寺
- 净土院,尹琳画。三门内,吴画鬼神。南北窗门画神,失人名。
- 定水寺(王羲之题额,从荆州将来。)
- 殿内东壁北二神,西壁三帝释,并张僧繇画(从上元县移来),余七神及下小神,并解倩画。
- 殿内东壁,孙尚子画维摩诘,其后屏风,临古迹帖亦妙。
- 中间亦孙尚子画。东间不是孙,亦妙。失人名。
- 内东西壁及前面门上,并似展画,甚妙。前面有三圆光,皆突生壁窗间,菩萨亦妙。
- 奉恩寺
- 中三门外西院北,尉迟画本国王及诸亲族;次塔下小画,亦尉迟画。此寺本是乙僧宅。
- 龙兴寺
- 佛殿,郑法轮画。
- 懿德寺
- 三门楼下两壁神,中三门东西华严变,并妙。三门西廊,陈静眼画山水。
- 大殿内画极妙,失人名。
- 胜光寺
- 西北院小殿,南面东西偏门上,王定画行僧及门间菩萨圆光。
- 三门外神及帝释,杨仙乔画。
- 三门北南廊,尹琳画。
- 塔东南院,周昉画水月观自在菩萨,掩障菩萨,圆光及竹,并是刘整成色。
- 西明寺(玄宗朝南薰殿学士刘子臯书额)
- 入西门南壁,杨廷光画神,两铺成色,损。
- 东廊东面第一间传法者图赞,褚遂良书;第三间利防等,第四间昙柯迦罗,并欧阳通书。
- 寺东崇福寺壁碾,陈积善画山水。
- 三阶院蔡金刚,范长寿画。
- 净法寺
- 殿后,张孝师画地狱变。
- 东壁范长寿画(与裴孝源录同),西壁亦妙,失人名。
- 空观寺
- 本周时村佛堂。绕壁当时名手画,佛堂在寺东廊南院。佛殿南面东西门上,袁子昂画。又有三绝,是佛殿门扇、孔雀及二龙。
- 崇圣寺
- 西殿内,董伯仁画。
- 东殿,展子虔画(展画与裴录同),西北,郑德文画。
- 净景寺(殷仲容题额)
- 济度寺(殷仲容题额)
- 玄都观
- 殿内,范长寿画。
- 海觉寺(欧阳询题额)
- 三门内,王韶应画,小殿前面,董画像。
- 双林塔西面,展画;后面,云是郑画,尤妙。
- 西南院门北壁,画神失名,甚妙,或云郑法士。
- 寿果寺
- 殿内,画甚妙,失人名。
- 纪国寺
- 西禅院小堂,郑法轮画,甚碎。
- 褒义寺
- 殿后东西画,似是王定。
- 佛殿西壁涅槃变,卢稜迦画,自题。
- 西禅院殿内,杜景祥、王元之画。
- 大云寺
- 东浮图北有塔,俗呼为七宝塔,隋文帝造。冯提伽画瘦马并帐幕人物,已剥落。又东壁北壁,郑法轮画;西壁,田僧亮画;外边四面,杨契丹画本行经。(据裴录,此寺亦有展画,其田、杨、郑并同。)
- 塔东义手下,画辟邪双目,随人转盻。
- 三阶院窗下,旷野杂兽,似是张孝师。
- 西南净土院绕殿僧,至妙,失人名。
- 永泰寺
- 殿及西廊,李雅画圣僧。
- 东廊悬门,杨契丹画。
- 东精舍,郑法士画灭度变相。
- 摠持寺
- 门外东西,吴画,成色,损。
- 佛殿内西面,孙尚子画。
- 三藏院小佛殿四壁,尹琳、李昌画。
- 堂内,李重昌画恩大师影。
- 庄严寺(两寺并殷令名题额)
- 南门外壁白蕃神,尹琳画。
- 中门外东西,卢稜迦画,两壁甚大。
- 秘书省薛稷画鹤,贺知章题诗,在东秘书厅;郎余令画凤,在书阁柱上;都不成画,不堪观。先亦有小山水在书阁上,今已无。御史台殿中厅,吴画山水,据其画迹,不是吴。又萧桂州祐画山水,将作监刘整画山水,太常寺太卿后厅,梁洽画山水。
- 禅定寺(裴孝源画录云,有陈郎见画。)
- 西禅寺(裴孝源云,自孙尚子画。)
- 开业寺(裴录云,有曹仲达、李雅、杨契丹、郑法士画。)
- 清禅寺(裴录云,有郑法士画。)
- 延兴寺(裴录云,有郑法士、李雅画。)
已上上都
东都寺观画壁
- 福先寺
- 三阶院,吴画地狱变,有病龙最妙。
- 寺三门两头亦似吴画(系本寺三阶院)
- 天宫寺三门,吴画除灾患变。板上二菩萨,张僧繇画(从江南将来)。
- 长寿寺
- 门里东西两壁鬼神,吴画。
- 佛殿两轩行僧,亦吴画。
- 菜园精舍内,王韶应画。
- 敬爱寺(据裴孝源画录云,有孙尚子画,彦远按:敬爱寺是中宗皇帝为高宗武后置,孙尚子是隋朝画乎,裴君所记为谬矣。)
- 佛殿内菩萨树下弥勒菩萨塑像。麟德二年自内出。王玄策取到西域所图菩萨像为样(巧儿张寿宋朝塑,王玄策指挥,李安贴金)。东间弥勒像(张智藏塑,即张寿之弟也。陈永承成),西间弥勒像(窦弘果塑,已上三处像光及化生等,并是刘爽刻),殿中门西神(窦弘果塑),殿中门东神(赵震赞塑,今谓之圣神也),此一殿功德并妙。选巧工各骋奇思,庄严华丽,天下共推。西禅院殿内佛事并山(并窦弘果塑),东禅院般若台内佛事,中门两神,大门内外四金刚,并狮子昆仑各二,并迎送金刚神王,及四大狮子,两食堂、讲堂、两圣僧(已上并是窦弘果塑),大殿内东西面壁画(刘行臣描),维摩诘卢舍那(并刘行臣描,赵龛成自余并圣历已后刘茂德、皇甫节共成),法华太子变(刘茂德成,即行臣子),西壁西方佛会(赵武端描),十六观及阎罗王变(刘阿祖描),西禅院北壁华严变(张法受描),北壁门西一间佛会及山水(何长寿描)、人物等(张法受描赵龛成);东西两壁西方弥勒变,并禅院门外道西行道僧(并神龙后王韶应描董忠成);禅院内西廊壁画(开元十年吴道子描),日藏月藏经变,及业报差別变(吴道子描。翟琰成。罪福报应,是杂手成,所以色损也);东禅院殿内十轮变(武静藏描),东壁西方变(苏思忠描,陈庆子成),殿间菩萨及内廊下壁(武静藏描,陈庆子成),讲堂内大宝帐(开元三年史小净起样,随隐起等是张阿乾,生铜作并蜡样是李正、王兼亮、郭兼子),天后大香炉(高五尺五寸,阔四尺,重二千斤),又大金铜香炉(毛婆罗样后更加木座及须弥山浮趺等,高一丈二尺,张阿乾蜡样),金铜幡十三口(长一丈二尺,张李八写并成),画绢幡十三口(金铜脚长一丈二尺,张李八写并成,又四口亦长一丈二尺,杂手成)。
- 大院纱廊壁行僧中门内已西(并赵武端描,惟唐三藏是刘行臣描亦成),中门内已东五僧(师奴描),第六僧已东,至东行南头第二门已南(并刘行臣描),已北(并赵武端描,或云刘行臣描),中门西边纱廊外面(并圣历已后刘茂德描,陈庶子成),中门内立神,大门内坐神(并刘行臣描),中门东立神,及神之东西两鬼(圣历后有神英法师,令何长寿扫却,欲重描。神英京兆党何生,洛下众僧党刘行臣。时人以何生虽善山水,至于画神不如刘。刘为关东独步,与西京长寿齐名,洛下之意,抑何进刘,不许神英之请,还遣行臣之子茂德续其父画,今中门东神及两鬼腰已上新接者,亦不逮其父矣)。其日藏月藏经变有病龙,又妙于福先寺者。殿内则天真、山亭院十轮经变,华严经,并武静藏画。龙王面上蜥蜴及怀中所抱鷄,尤妙。山亭院北及门楼内两厢,震亶、支提二神,并刘行臣画。今暗。第二门东神亦行臣画,今暗。(彦远游西京寺观不得遍,惟敬爱寺得细探讨,故为详备。)
- 龙兴寺
- 西禅院殿东头,展画八国王分舍利。
- 大云寺
- 门东两壁鬼神,佛殿上菩萨六躯,净土经变,阁上婆叟仙,并尉迟画。黄犬及鹰最妙。
- 弘圣寺
- 陈静眼、张志画。
- 昭成寺
- 西廊障日西域记图,杨廷光画。
- 三门下护法二神,张遵礼画。
- 香炉两头净土变、药师变,程逊画。
- 圣慈寺
- 西北禅院,程逊画。本行经变,维摩诘并诸功德,杨廷光画。
- 弘道观
- 东封图是吴画,两京记乃云非名手画,误也。城北老君庙吴画,杜甫诗云:「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画手看前辈,吴生独擅场。」
- 光严寺(裴孝源云,有董伯仁画。)
- 天女寺(裴云,有展画,今不见。)
已上东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