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画谱卷第三
道释三
王商,不知何许人也?工画道释士女,尤精外国人物,与胡翼同时,并为都尉赵嵓所厚。嵓笔法高妙,方时谓一经品目,即便为名流,商所以致嵓之厚者,岂虚名哉。商有职贡、游春、士女等图及佛像传于世。今御府所藏十有一:
- 老子度关图一
- 职贡图二
- 贡奉图五
- 𦲫林风俗图一
- 𦲫林士女图一
- 𦲫林妇女图一
燕筠,不知何许人也?工画天王,笔法以周昉为师,颇臻其妙。然不见他画,独天王传于世,岂非当五代兵戈之际,事天王者为多,亦时所尚乎。至于辅世遗烈,见于澶渊,则天王功德,亦不诬矣,宜为世所崇奉焉,筠以名家,亦可贵也。今御府所藏二:
支仲元,凤翔人。画人物极有工,随其所宜,见于动作态度。多画道家与神仙像,意其亦物外人也。又喜作棋图,非自能棋,则无由知布列变易之势,至于松下林间对棋者,莫不率有思致焉。今御府所藏二十有一:
- 太上传法图一
- 太上诫尹喜图一
- 太上度关图一
- 三教像一
- 五星图一
- 三仙图一
- 七贤图二
- 商山四皓
- 四皓围棋图一
- 围棋图一
- 会棋图一
- 松下奕棋图二
- 勘书图一
- 尧民击壤图二
- 林石棋会图二
- 棋会图二
左礼,不知何许人也?工写道释像,与张南木同时,故笔法近相类。盖道释虽非鬼神之状为难知,若近习而易工者,然气貌亦自殊体,道家则仙风道骨,要非世俗抗尘之状;释氏则慈悲枯槁,与世淡泊,无贪生奔竞之态。非有得于心者,讵能以笔端形容所及哉。礼专以道释为工,其亦技进乎妙者也。有二十四化图、十六罗汉、三官、十真人等像传于世。今御府所藏三:
朱繇,唐末长安人也。工画道释,妙得吴道玄笔法,人未易优劣也。洛中广爱寺,河中府金真观,皆有繇所画壁。工道释,未有不以道玄为法者,然升堂入室,世罕其人,独繇不唯妙造其极,而时出新意,千变万态,动人耳目。国朝武宗元尝在洛见其所画壁,云「文殊队中旧有善财童子,予酷爱其笔法,玩之月余不忍去,今遂失其童子所在」,信其画亦神矣。弟子赵裔,亦知名一时。今御府所藏八十有三:
- 元始天尊像一
- 天地水三官像三
- 金星像一
- 木星像二
- 水星像二
- 火星像三
- 土星像一
- 天蓬像二
- 南北斗星真像一
- 释迦佛像四
- 无量寿佛像二
- 药师佛像二
- 问疾维摩图二
- 五方如来像一
- 佛像二
- 兜率佛铺图一
- 文殊菩萨像四
- 降灵文殊像一
- 普贤菩萨像三
- 降灵普贤像一
- 维摩像二
- 观世音菩萨像三
- 行道菩萨像五
- 大悲像二
- 香花菩萨像一
- 宝檀菩萨像一
- 菩萨像二
- 帝释图一
- 金刚手菩萨像一
- 西方图一
- 揭帝神像四
- 护法神像六
- 善神像七
- 天王像二
- 北门天王像二
- 捧塔天王像一
- 高僧像一
- 地狱变相一
李升,唐末成都人也。初得李思训笔法,而清丽过之。一日得唐张璪山水一轴,凝玩久之,辄舍去,后乃心师造化,脱略旧习,命意布景,视前辈风斯在下,犹韩干视厩中万马,曰「真吾师也」,故能度越曹霸辈数等,升之于画,盖得之矣。蜀人亦呼为「小李将军」,盖当时李昭道,乃思训子也,思训号大李将军,昭道号小李将军,今升与昭道声闻并驰,故以名云。升笔意幽闲,人有得其画者,往往误称王右丞者焉。今御府所藏五十有二:
- 采芝太上像一
- 太上度关图一
- 六甲神像六
- 葛洪移居图一
- 仙山图一
- 仙山故实图一
- 天王像一
- 行道天王像二
- 渡海天王像一
- 吴王避暑图一
- 滕王阁宴会图一
- 滕王阁图五
- 姑苏集会图一
- 避暑宫图五
- 江上避暑图一
- 故实人物图二
- 江山清乐图一
- 出峡图一
- 远山图一
- 山水图一
- 象耳山大悲真相一
- 十六罗汉像十六
杜子瓌,华阴人也。精意道释。因画圆光,自谓得意,非丹青家所及,每诧于流辈曰:「我作圆光时,心游海上,遐想日出扶桑,沧沧凉凉,其状若此,故脱略笔墨,使妍淡无迹,宜他人所不能到也。」论者以为信然。子瓌,研吮丹粉,尤得其术,故䌽绘特异。今御府所藏十有六:
- 毗卢遮那佛像一
- 释迦文佛像一
- 弥勒佛像一
- 大悲佛铺图一
- 大悲像二
- 大力明王像二
- 五如来像一
- 观音像一
- 白衣观音像一
- 文殊菩萨像一
- 如意轮菩萨像一
- 宝印菩萨像一
- 宝檀像一
杜𫠜龟,其先秦人也。避地居蜀,事王衍为翰林待诏。博学强识,无不兼能,至丹青之习,妙出意外,画佛相人物尤工。始师当粲,后舍旧学,自成一家,故笔法凌轹辈流,粲亦莫得接武也。成都僧舍所画壁,名盖一时。今御府所藏十有四:
- 天地水三官像三
- 佛因地图一
- 释迦佛像一
- 大悲像二
- 孔雀明王像一
- 慈氏菩萨像一
- 普贤菩萨像一
- 净名居士图一
- 托塔天王像一
- 善神像二
张元,简州金水石城山人。善画释氏,尤以罗汉得名。世之画罗汉者,多取奇怪,至贯休则脱略世间骨相,奇怪益甚,元所画得其世态之相,故天下知有金水张元罗汉也。今御府所藏八十有八:
曹仲元,建康丰城人,江南李氏时,为翰林待诏。画道释鬼神,初学吴道玄,不成,弃其法,別作细密以自名家,尤工傅彩,遂有一种风格。尝于建业佛寺画上下座壁,凡八年不就,李氏责其缓,命周文矩较之,文矩曰:「仲元绘上天本样,非凡工所及,故迟迟如此。」越明年乃成,李氏特加恩抚焉。杜甫诗谓「十日一水,五日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信不诬也,此与左思十年三赋何异?故古之画工,率非俗士,其模写物象,多与文人才士思致相合,以其冥搜相类耳。当时江左言道释者,称仲元为第一,不为过焉。今御府所藏四十有一:
- 九曜像一
- 三官像三
- 佛会图三
- 地藏图一
- 释迦佛像二
- 无量寿佛像一
- 弥勒佛像二
- 五十三佛像一
- 五方如来像一
- 观音像十二
- 白衣观音像三
- 慈氏菩萨像一
- 文殊菩萨像二
- 摩利支天菩萨像二
- 如意轮菩萨像一
- 玩莲菩萨像一
- 孔雀明王像一
- 大悲像二
- 普贤像一
陆晃,嘉禾人也。善人物,多画道释星辰神仙等,而又喜为数称者,如三仙,四畅,五老,六逸,七贤与山阴会仙,五王避暑之类是也。或言「晃尤工田家人物,落笔便成,殊不搆思,古人所不到」。盖田父村家,或依山林,或处平陆,丰年乐岁,与牛羊鸡犬熙熙然。至于追逐婚姻,鼓舞社下,率有古风,而多见其真,非深得其情,无由命意,然击壤鼓腹,可写太平之像,古人谓礼失而求诸野,时有取焉,虽曰田舍,亦能补风化耳。今御府所藏五十有二:
- 玉皇大帝像一
- 太上像一
- 天官像一
- 星官像一
- 散圣图一
- 列曜图二
- 道释像一
- 孔圣像一
- 四畅图四
- 五老图一
- 六逸图一
- 明王宴乐图一
- 按乐图一
- 烹茶图一
- 绣线图一
- 开元避暑图三
- 五王避暑图三
- 火龙烹茶图一
- 山阴会仙图四
- 神仙事迹图一
- 故实人物图一
- 春江渔乐图二
- 田戏人物图一
- 水仙图三
- 勘书图一
- 古木图一
- 三仙围棋图一
- 葛仙翁飞钱出井图二
- 长生保命真君像一
- 九天定命真君像一
- 天曹益算真君像一
- 天曹掌禄真君像一
- 天曹解厄真君像一
- 九天司命真君像一
- 九天度厄真君像一
- 天曹赐福真君像一
- 天曹掌算真君像一
僧贯休,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人。初以诗得名,流布士大夫间;后入两川,颇为偽蜀王衍待遇,因赐紫衣,号禅月大师。又善书,时人或比之怀素,而书不甚传。虽曰能画,而画亦不多。间为木教像,唯罗汉最著,偽蜀主取其本纳之宫中,设香灯崇奉者踰月,乃付翰苑大学士欧阳烱作歌以称之。然罗汉状貌古野,殊不类世间所传,丰颐蹙额,深目大鼻,或巨颡槁项,黝然若夷䝤异类,见者莫不骇瞩。自谓得之梦中,疑其托是以神之,殆立意绝俗耳,而终能用此传世。太平兴国初,太宗诏求古画,偽蜀方归朝,乃获罗汉。今御府所藏三十:
- 维摩像一
- 须菩提像一
- 高僧像一
- 天竺高僧像一
- 罗汉像二十六
宣和画谱卷第三终
校注
【经文资讯】《大藏经补编》第 18 册 No. 96 佛教绘画史料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19-09-17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藏经补编》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二)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