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寺志卷之四

志建置

过去之一斑

养济院

明洪武二年延毁内法堂址并塔后地余址改创养济院(《鄞县志》卷六十八页十三)今存

圆通宝殿

永乐二十二年建圆通宝殿

毗卢阁

宣德七年建毗卢阁

藏经宝阁等

天顺二年建藏经宝阁大悲弥陀殿及廊庑等屋(以上《鄞县志卷六十八》引《成化志》)

十王殿

嘉靖间建十王殿(《鄞县志卷六十》引《嘉靖志》)

方丈

清顺治间建方丈

佛殿等

康熙间重修佛殿山门及钟楼(以上《鄞县志卷六十六》引《朱志》)咸丰十一年兵毁同治十年里人周文学母子募资重建佛殿山门(同上采访)

大悲殿

二十一年(康熙)建大悲殿门外有七浮图俗呼七塔寺(《鄞县志卷六十六》引《闻志》)

中兴后之概况

天王殿

清光绪十六年庚寅慈运长老徇地方之意任住持之职惨澹经营多所兴建修理天王殿客堂祖堂斋堂库房禅堂云水堂等民国六年住持僧晙和尚改建天王殿五间中三供弥勒菩萨左右各一供四天王后与大殿相对者供韦驮菩萨殿高二重底层较广

报恩禅寺

天王殿

皆大欢喜

韦驮殿(乙未岁长至月镇海陈修榆敬书)

三州感应(乙未长至月镇悔陈修榆敬书)

威镇天魔

东津旧院

南海真宗

(以上皆匾额)

一生补处寄诸天普现菩萨身当年鹿野苑中曾助迦文传密意 三界轮回仍故我誓修唯识定他日龙华会上愿随无著觐慈颜(乙卯中秋慈运私淑弟子吴嘉瑞敬撰并书信士陈裘赓率男亦铨亦山孙本初本崇本祥敬献)
此四尊都是武装勇力百倍今朝同护法门犹见余风飒爽 得一佛立成善果皈依三宝昔日顿开觉路全凭行雨宏深(民国九年岁次庚申十月谷旦里人谢行溎撰蔡和锵谨书护法信士柳哲衲率男中炤孙和尧敬献助)
如来说般若波罗密汝当奉持经典所在则为是塔 众生發无上菩提心明终不尽善法增益乃报佛恩(民国八年九月夏同龢薰沐敬书信士余葆三率男学梁学桢学栋学楣学柟敬献)
万劫现金身南海祥光瞻满月 七重留宝塔东郊胜迹拓栖霞(光绪廿三年春王月吉旦弟子董茂容率男仁卿敬献)

大雄宝殿

原名圆通宝殿光绪十七年辛卯慈运长老重修改为今名广五间中奉千手观音菩萨左文殊右普贤殿后又有观音像而五百罗汉石刻分嵌于左右及后壁上殿为两重躐角式周围均系方石柱上镌各种联语

大雄宝殿(光绪十九年六月谷旦里人李瑞彰敬立命子仲光沐手谨书)

慈流海澨(同治十三年岁在阏逢阉茂南吕月中澣谷旦赏穿黄马褂花翎强勇达春巴图鲁提督浙江全省水陆军务节制各镇加一级黄少春敬立)

慧海慈云(同治四年岁在乙丑无射月全澣吉旦邑人陈励敬书弟子张朝宗率男道业道榆道荣道枋道林孙克广克镇克贤克昌克配敬献)

泽沛闽峤(光绪元年岁次乙亥孟秋月上澣谷旦里人陈懋采敬书厦门帮通泉号元昌号启兴号同敬献)

觉路潜通(同治十二年癸酉岁黄钟月谷旦里人孙学庭谨书宁帮众米商公立)

济世慈航(同治十三年岁次甲戌七月谷旦陈愈涌敬书甬上北号众商敬献)

慈恩似海(光绪丙子岁林镒月甬江木号众商敬献)

至诚可感(光绪廿一年乙未二月谷旦部下弟子陈祖浩率男烈钫烈铭烈钦孙愈桐愈梓敬立)

慈航从南海蜚来劫历千年犹认补陀真面目 旧院合东津建复门留七塔何须阿育幻浮图(光绪五年岁在乙卯春正月会稽王继香撰里人陈允升书里人吴煊率男显鋆显厘显珪孙家梁家桢家楣敬立)
建刹与阛阓为邻缘菩萨本超凡烦恼皆除也可到此间立脚 飞锡来普陀绝顶悯众生而救苦沈迷果觉庶几从彼岸回头(同治十二年昭阳作噩之岁良月吉旦邑人张庆璜题泉州深沪帮谦泰号商敬立)

南海传灯(壬申仲秋立元和顾文彬)

慈航普济(己未冬月常住重修众姓女敬献夏汝霖敬书)

灵应昭垂(光绪仲冬月谷旦补用同知候补知县钱钟麟敬立)

佛从海上飞来息足小普陀无量无边誓愿众生超苦海 僧是山中习静栖心大自在即喧即寂始知尘市有深山(同治十一年孟秋之月重修七塔寺告成谨撰楹联题于柱石布政使衔宁绍台海防兵备道顾文彬敬书)
南海渡慈航甘露普沾千世界 东津开梵刹法云长荫七浮图(同治十一年九月中浣里人童华薰沐谨书)
海南久驻慈云大菩萨照恩光早共仰千手千眼 甬东聿新佛地小普陀传圣迹不须著一色一尘(铁峰张恕敬书)
胜地接虹桥古刹重新七宝庄严观自在 法轮转鹿苑元门入妙不通朗彻见如来(同治十二年岁次癸酉嘉平月谷旦里人赵佑宸敬撰廖祖宪敬书)
浩劫阅红羊七宝装成金粟界 真如參白马三明悟到铁莲洋(同治十有一年九秋之吉谿上张广延书)
古刹阅三修问我佛西来度苦厄经几魔劫 浮图辉七宝看大江东去放光明照彻迷津(同治十三年长至月甬上凌忠镇撰句并篆)
万劫现金身南海祥光瞻满月 七重留宝塔东郊胜迹拓栖霞(同治十年辛未岁八月全浣里人章鋆敬撰并书)
紫竹蔚丛林现大士身而说法 赤堇修古刹宏众人愿以成材(同治十年十月上浣里人周岱敬撰并书)
三昧悟真修化宇咸游何处非西方世界 四明留古刹慈航普渡此间是南海津梁(同治甲戌仲夏谷旦张家骧敬题)
地脉接鄮山梵宇巍峨震旦云霞围舍利 道心悟清夜禅关寂静乾钟陀鼓应祇园(同治甲戌小春月榖旦陆廷黻敬书)
小补陀福地重开浩劫化成金粟界 大菩萨慈航普渡众生稳涉铁莲洋(同治十有三年岁次甲戌杪冬之吉弟子周晋麒敬献)
选佛重开场仗大慈悲立小普陀无量威神观自在 破悭同结愿师善知识种诸福德不可思议契真如(同治十有三年岁次甲戌六月之吉长沙彭慰高撰句敬书)

七塔寺重修大雄宝殿暨装金千手观音文殊普贤及满堂圣像募缘启

溯唐大中间心镜奂禅师杯渡西江锡飞东甬任公舍宅建寺居之颜曰「东津」后易「栖心」旌其德也历宋元明代有兴替至清光绪中叶慈运慧祖崛起中兴琳宫绀宇烂焉一新门廊殿庑灿然大观赐额「报恩」又名「七塔」以门外有七浮图也迄今选佛场开宗风益盛南參北询之流至者如归禅诵梵典之声不绝于耳鸿儒白丁无不知有七塔之胜者据考明洪武间因梅岺山宝陀寺悬海徙建于甬东栖心寺内空址恭迎大士瑞相亦供于此改为补陀寺自时厥后寺之正殿永奉观音大士灵感显著屡有异征所以一方人士争为植福培因之道场各地信侣亦为经此必朝之灵迹洵甬江之名蓝震旦之祇园也虽然既有先人以拓其基必借继世以传其后或证明心性绍往开来或恢宏愿力兴废举坠庶几山门永振法矩常晖若仅粗衣粝食离群索居完山僧野衲之本分安能使住持三宝永作金刚不坏耶迺者(敝寺)大雄宝殿暨内供千手观音及诸佛圣像建造日久渐呈暮象不惟有损观瞻抑且殊失相好(指南)职掌住持责有兴废誓發宏愿庄严依正唯是一木难支大厦众志方可成城普望给孤长者韦提夫人或匿王之再世或阿育之重来共秉崇佛之心同兴护法之力将慈悲宝筏为子孙广植福田以喜舍愿船度祖宗超生莲界「种如是因结如是果」经有明言决信无疑谨启

住持指南率监院明校敬募

三圣殿

位于大殿之后广七间中供西方三圣立像高二丈八尺有奇光绪十七年辛卯慈运长老重建庄严之相甲于诸方光绪二十年甲午与大殿千手观音像同开灵光民国二十五年丙子發起三圣装金

附记

西方殿内所供三圣立像高二丈有八装金工事非集巨资难底于成用是拟募万佛良缘以一佛为一缘每缘捐认国币一元如一人乐认多缘或多人合认一缘者一听随喜但每缘请念弥陀圣号千声以资回向菩提如上募之缘除装三圣金像外复有余欵一部作为启建万佛水陆道场之用专为信施檀那祈福荐亡及超拔民国以来所有中外南北阵亡将士之灵并祈祷世界和平人民安乐一部作为扩充如意寮之费普结十方僧众病苦之缘因附记于此

三圣殿(壬子冬月景辰长沙萧荣爵书)

果证菩提(光绪二十九年一阳月吉立邑人周振翰敬书张门顾氏善莲敬献)

圆通妙谛(光绪丁酉岁嘉平月吉旦里人王振钰谨书甬三境弟子屠益哉王明远张维新敬献)

香光庄严(民国廿五年十月重修殿宇三圣装金开光溥常述句东光陈宝麟书张崇黼敬献)

由来号崇寿历劫重新喜佛光普照十方长为熙朝资圣寿 何处觅栖心随缘且住愿僧众静參三昧直从觉路证禅心(光绪辛卯仲春月谷旦里人陈烈镛谨撰并书)
自悬海有宝陀寺名普渡慈航作津逮 仿灵山为诸大众说宏开梵宇广灯传(里人林鼎梅撰并书)
号为小普陀依旧慈灯辉宝塔 奉有大菩萨重新法苑现珠林(里人张世训撰并书)
鄮山本维衞生乡负郭访丛林听百杵钟声似否西游海会 明代为宝陀故址频年余劫火揽七重塔势依然南拱天封(里人徐隆圻谨撰并书)
十方来十方去十方共成十方事 万人施万人舍万人同结万人缘(光绪甲午年孟秋谷旦弟子李庭芳率男名煊名炯孙广善广书敬立)
释迦对韦提夫人说十六妙观专观极乐慈父见身实相出苦海 弥陀为法藏乞士發四八誓愿惟愿娑婆众生念佛洪名坐金莲(民国二十四年仲冬月皈依童男圆吉徐孟楣随喜住持溥常撰句金峨七十老樵卓梵敬书)
南海真宗四明佛地历千余年沧桑变易自得慈老中兴竟与天童育王同称鼎足(民国廿五年秋月信女朱门冯氏式慧敬助)
东津古迹七塔道场建三圣殿栋宇庄严俨然弥陀示现仍并观音势至共作慈航(方丈属澜撰书)

西方三圣装金万缘启

我佛于过去无量劫中以巨大牺牲之精神修种种之福德智慧及至最后豁然大悟亲证本有之真如妙性复以其所觉之道不辞辛瘁以觉悟众生俾一切众生皆得证其所证之妙性以共享其不生不灭之胜乐其予众生之恩惠与众生之被其感化者亦既深而且厚矣故佛陀为利自利他之伟大人物绝非其他宗教之教主所可望其项背也假令佛不说法以觉悟众生众生在迷有如盲者无相怅怅乎其何以行乎哉兹虽佛陀涅槃已久而其所遗流之教法迄今尚存理应香花灯乐恭敬供养常为纪念夫教法为佛陀住世摄化精神之所寄而代表其伟大人格者教法有二声教行教是矣声教者何依据佛陀一代摄化补特伽罗之语言结集而成之文字所谓素怛缆藏毗奈耶藏阿毗达摩藏等三藏十二分教也行教者何根据佛陀一代摄化补特伽罗所现之行为融结而成一种精神寄托瞻仰所谓塑造雕刻以及彩画铜铸等借以表现其威仪相好功德庄严之塔像也是以教法所在即如来舍利之身如能起塔塑像广为供养则所得之福德靡有涯际试观贫女丐珠金师为箔各發欢心共装塔像九十一劫报感大富良以庄严塔像非夸一时之富美檀那功德实为永劫之资粮阿育王之造舍利塔岂徒然哉优填王之刻旃檀像良有以也(敝寺)为浙省名蓝甬江古刹佛化之兴隆僧伽之繁衍直与天童育王观宗三大丛林相伯仲且有过之无不及者寺之西方殿内供有西方三圣丈六金身塑自有清光绪年间中兴七塔慈祖之手艺术精致巧夺天工相好庄严堪称杰作拟云岗之石佛比龙门之石像不为过也第以岁月迁流金身掩紫磨之光圣像失玉毫之曜此为(敝寺)美中之缺陷而亟亟宜装修者溥常承乏主席责无旁贷拟募万人之缘庄严三圣之相庶几玉毫重增色彩金身再放光明唯是事功浩大需费孔多徒怀移山之愿终乏点石之功伏冀缁林上座白社高贤以及护法长官信心居士不住于相而行布施玉成斯举匡济其艰买园布金长者即生天上聚沙成塔童子终证菩提功不虚捐福有攸归谨启

中兴祖堂

位于三圣殿后木质雕刻慈运长老像

中兴祖堂(丙子春住持溥常立鄮西范文虎书)

我佛所宗真如贝叶 众经之长妙法莲花(慈运大和尚法鉴叔平翁同龢)

法堂

在三圣殿后广五间二弄光绪十七年慈运长老募造

法堂(民国二十五年春月林森)

寿世传灯(光绪柔兆敦牂阳月为八十寿僧慈运长老传戒颂浙东观察使者喻兆蕃题)

寿世灯传(光绪三十二年岁次丙午孟冬月谷旦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加三级族姪朱卓英顿首书为慈运老和尚八旬开庆志喜法晚寄禅因静淡云正明真常妙见悟真好心超有道阶顶礼同祝)

有寿者相(光绪三十二年岁次丙午阳月上浣良辰蛟川董思曾书恭祝本师慈运老和尚上寿嗣法人宏教宏绪宏演宏训宏莲宏晋宏纲宏明宏净宏成宏信宏法宏修宏寿宏权宏化宏道宏圣宏满宏觉宏一宏灿宏杨宏达宏瑞宏深宏引宏得宏海宏圆同顶祝)

有古德风(民国十四年十二月县人陈磬裁识童第锦书常西法师与余交廿年未尝见其有喜愠之色盖其得于道者深矣爰书四言遗之以志景仰)

圆融无碍(圆瑛大和尚主席天童寺禅定育王寺源龙暨两序恭贺)

我佛重来(觉圆大禅师慈鉴天台山农书弟子杨莲生常春恒和南敬献)

当知是处恭敬供养不可以百千万劫说其功德 若复有人受持读诵已非于三四五佛种诸善根(丙子仲秋汉阳关炯敬题)
气秉湘江戒圆章水教普浙瀛福报比诸宗记卓锡传衣三宝尊严宏法脉
如来愿力弥勒含容普门慈善涅槃留妙相合缁徒白屋四时展拜极追思(慈运老和尚净德千古壬子冬萧荣爵敬书)

藏经楼

在法堂上层光绪二十一年请颁龙藏供释迦牟尼佛像

藏经楼(民国廿五年戴传贤书)

湛然真应(光绪戊申岁吉立蛟川胡元钦胡和卿敬立)

龙藏目录提要

慈运大师所请龙藏系清同治九年冬十一月依乾隆三年十二月原刻本重刻于金陵刻经处者现藏本寺藏经阁中完好无缺全目浩繁兹举其纲要数量以资稽考

  • 经藏

    • 大乘经般若部

    • 宝积部

    • 大集部

    • 华严部

    • 涅槃部

    • 五大部外重译经

    • 小乘阿含部

已上经藏天字号至芝字号计二百八十四字零七卷计板二万九千零九十九块计连五万六千七百三十七连

  • 律藏

    • 大乘律

    • 小乘律

已上律藏辞字号至受字号计五十二字零七卷计板五千八百六十五块计连一万一千四百七十六连

  • 论藏

    • 大乘论

    • 小乘论

已上论藏傅字号至通字号计一百二十八字零六卷计板一万三千块计连二万五千三百三十五连

  • 续藏

    • 西土圣贤撰集

    • 此土著述

已上续藏书字号至机字号计二百三十九字计板二万八千四百十一块计连五万五千六百三十二连

内原续藏一百五十四种一千二百六十三卷计板一万四千九百块计连二万九千一百七十五连

新续入五十四种一千一百二十七卷计板一万三千五百十一块计连二万六千四百二十七连

天字号至机字号共七百二十四字计板七万八千六百十五块计连十五万三千三百七十四连

天字号内加序及目录经签等板计四百二十一块八百三十七连

方丈

在法堂之后进

方丈(民国戊辰年吉立镇海陈修榆书)

开山祖塔

在方丈中央楼上为庄严寮

高风可仰(光绪三十有四年仲春游七塔寺见高僧慈运长老暨令法徒自真方丈大和尚领众行道大有古德高风因留四字以为后进钦颂云仁和高邕书并跋)

慈荫堂

在法堂东首广五间民国八年住持智圆建

慈荫堂(民国十二年四月谷旦安化陶思曾题本寺住持弘一敬立)

贝叶传经(民国丙寅年春三月觉圆方丈和尚法鉴弟子王紫光敬赠邗江颜湘泉书)

正法昌明(岐昌法兄大和尚六旬志庆长沙萧荣爵拜书癸丑阳月法弟友法果如僧晋莲生贤兆蓬莱自真智圆常西圆瑛道阶同祝)

戒灯续燄(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冬月吉立溥常大和尚宏扬戒法圆瑛敬书法晚本舟式堂德轩励深大智明校宽明巨镛锦堂可亮宝泉法舟宝池见云惺悟清奇勋明空观常慧自空瑞岩竹林果成妙洁怀远玉亮嘉善攸久慈航苾法月定指南密庵明性乐天圆明空印法源善智能安静明法悟新山同荣得一嵩庭妙胜大亮妙安智根哲明宝成常空瑞莲普周性源云谷常学华光莲度明峰梵云碧林同敬贺)

玉佛阁

在慈荫堂上中供玉佛民国八年住持智圆老和尚募建

玉佛阁(癸亥春月谷旦孙啸洲书)

常乐我净(民国九年五月日二等大绶三等宝光嘉禾章四等文虎章调署会稽道尹黄庆澜敬立)

妙庄严域(民国十一年十月谷旦浙海关监督袁思永献)

新库房

光绪二十五六年间建

新新库房 小厨房

民国十四年建

老库房

与上官厅大客厅连接

地藏殿

在大钟楼之下

念佛堂

在大钟楼旁

大钟楼

位于大殿东三层躐角式钟悬于最高层光绪二十四年慈运长老向湘购生铁铸造至民国十一年创始集资改铸铜质阅五年而告成中供普庵祖师像

云水堂

在法堂西首广五间民国六年住持道亨建

华严阁

在云水堂之上

华严阁(溥常法师弘演《华严》于七塔寺者有年今主持报恩长佛学院乃为题此以留纪念乙亥初夏雪山太虚)

监斋殿 五观堂 大厨房

以上三处民国六年住持道亨建

如意寮

陈庆裁督造

祖堂 客堂 禅堂

慈运长老建

报恩佛学院

民国十七年成立院址设藏经楼法门公推溥常首座主办著有《华严纲要浅说》行世

七塔寺募建延寿堂佛学院启

昔者西伯养老夷望来归东汉谈经王公就学岂非以高年耆德景迫桑榆髦士英才日升东旭以养以教仁政所先是以事著简册芳流缣素千载而下侈为美谈况夫佛法高深慈悲居首惠徧于六道四生而恩忽于腹心眉𥈤慈悲之义不其歉欤是以延寿堂开遗制曾传于往代作人化启学苑纷立于民初古固宜循今尤可法况精修黄耇实多我法之典型英俊狮儿不少他年之柱石先务之急孰有急于斯二者哉七塔自慈祖中兴于鄞治褎然冠首十方辐辏其食指常满数千缔造之功伟矣宏扬之业骎矣顾高勋重望仍旅进于清众之班寝舍讲堂尚寄寓于藏经之阁其于教养之典或未足以言备欤(指南)以椎钝之才膺神人之选谬承祖席深切覆𫗧独是敬礼老成栽培后进根诸夙性未敢辞劳是以愿竭愚公移山之心上续前人未竟之业于延寿则欲臻爽垲于学院则意主宽宏惟时丁物力艰难工则期以伟大狐裘灿烂决非一腋之可成大厦巍峨又岂一木所可就是以呼号檀越共种福田伏祈推博爱之仁惠兹骀背本甄陶之意众植良材一椽片瓦孰非功德之山老安少怀况符先圣之训谨缀缘起弁言册端慨助芳名请列于左

施医药所

民国十七年成立设三圣殿右厢

七塔寺志卷之四终


校注

[A1] 康【CB】唐【志汇】
[A2] 音【CB】首【志汇】
[A3] 榖【CB】杀【志汇】
[A4] 黼【CB】黻【志汇】
[A5] 裁【CB】载【志汇】
[A6] 褎【CB】褒【志汇】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七塔寺志(卷4)
关闭
七塔寺志(卷4)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