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因寺志卷之十二

法嗣

沙门秉教异族同居良由结脉于佛受胎于道不属毛里別有瓜绵傥其式谷曷殊臝负然矛盾于庭戈操于室者比比也其或恪守师传争光祖烈真莲海之楚翘允支那之振趾矣胡容紊其绪乎志法嗣

妙空派

第一世
悟玄云南富民人号妙空初出家于灵芝寺□公举主兹寺
第二世
周瓒仁和人号大雄
第三世
洪宗桐庐人号茂林
第四世
普通崇明人号瑞峰
第五世
广贤仁和人号万玉广净钱塘人号敬川
第六世
宗宪仁和人号莲台
第七世
宗相仁和人号存白勤慎有干拮据修葺时论归之
第八世
庆文仁和人号敬如
第九世
通恩乌程人字楚元
第十世
玄泰乌程人号𡩬宇
第十一世
祖心海盐人字无□
第十二世
清慧仁和人字自明
第十三世
净信海𡩬人字潮音
第十四世
真秀山阴人

易庵派

第一世
如通诸暨人号易庵应举入寺为初祖修建本寺后修建灵隐及嘉禾东塔天台国清诸寺寂于国清大冢宰五台陆公为之铭
第二世
性震崇德人号太空
第三世
海龙仁和人号清禹
第四世
寂淮崇德人数立法嗣皆夭以无际同出临济宗遂立无际七世孙照微为嗣是为第五世后微又以本支孤露复归而立徒普莹继其宗
第五世
普莹仁和人号玉庵
第六世
通密桐乡人号三玄

无际派

第一世
明慧海𡩬人号无际同易庵应举为初祖
第二世
真安钱塘人号德辉
第三世
如升余杭人号鹫峰
第四世
性贤余杭人号东泉
第五世
海德钱塘人号无尽
第六世
寂澄钱塘人号本源恬静寡言两山诸刹屈指首推其戒行禁足息交衿绅望而加敬
第七世
照微仁和人号月印初嗣易庵派后归本房创复经阁赉志早没众论惜之
第八世
普莹嗣易庵后普珏归安人号广漠
第九世
通密嗣易庵后通文桐乡人早夭
第十世
湛深桐乡人号彻如
第十一世
然定桐乡人号止心
第十二世
法凝钱塘人号止水倜傥有大志承月印之绪力为丕振修寺志以垂不朽
第十三世
界金海𡩬人号丈石
第十四世
方月钱塘人
第十五世
广生海盐人字生之

西子湖每岁一游游必旬月凡十八游故于山之高者林之深者石之隽者园之名者寺之古者弥不遍最后而至高丽高丽古而垂敝寺僧止水于辘轳劫谋一转之欲辑寺志以侈先朝之盛令人兴感予曰「是乌可凿空为也」曰「有宋元之碑碣在」曰「碑碣未易详也」曰「有蠧蚀之记载在」曰「是尔一家言未必惬众耳目也」曰「有文献之传述而小僧之随笔收录在」予时正避暑经阁检而辑之曰原始括碑记之要领也曰景物攷边幅之佳胜也曰祖德稽梵乘之薪传也曰檀那标福利之因缘也曰宫宇备新故之竖造也曰碑记曰传志曰杂文则就寺所留遗者载之也曰题咏则姚方二君访求者居多即其所诠次也曰法嗣则存白止水所自为谱系也既成册矣将谓予之不朽高丽乎抑借高丽以不朽乎皆非也止水之志坚之力定固已永劫不坏而何有于予之笔第循此志扩而大之延而久之是在止水及止水之后嗣矣崇祯改元中秋后一日五湖李翥跋

慧因寺志附录

宋慧因院教藏记

(文见寺志不录)

右碑在绍兴府学二门北向篆额已断存「因记」四字字径四寸文十六行正书径寸后有立石书人姓名三行是碑旧在杭州西湖慧因院即今之高丽寺也石工利其石移至越中今碑阴刻顺治十年〈修绍兴府学记〉又西湖集庆寺前亦有一碑半埋土中钱辛楣詹事语何梦华为掘出之文与此同惟字体甚劣碑额又作正书不知当日何以刻此两碑也两碑皆有缺字今叅校补全撰文者章衡字子平浦城人嘉祐二年进士第一本传载元祐中厯秀河阳苏州加集贤院学士复以待制知扬颖州此碑系衔朝散大夫提举洞霄宫护军吴兴县开国男皆史所略也唐之问文勋事迹皆无攷勋衔签书昭庆军节度判官厅公事此避英宗讳改「签署」为「签书」尔蒲宗孟阆州人元丰八年七月以大中大夫资政殿学士知杭州尝集钱塘诗自宋齐以来至元丰间凡三千余篇为三十卷行于世元祐二年十一月徙知郓州见《咸湻临安志》

宋高丽寺蠲免劄付碑

九月三十日奉圣旨慧因教院应诸官司试院并指占并永与蠲免(小字正书)

右劄付慧因教院湻熙元年十月一日(大字正书文不辨年月下有二押)

行在尚书礼部(大字正书)

准湻熙元年九月三十日敕中书门下省九月三十日奉圣旨慧因教院应诸官司试院并指占并永与蠲免奉敕如左牒到奉行前批十月一日申□□礼部施行仍□□□□□须至指楎(细楷书四行)

右帖慧因教院仰照会湻熙元年十月日(大书正书印一文不辨)

官押(大字正书)

右在慧因寺碑凡二列上列可见者四行下列八行是刻漫漶过半仅存前后大字以碑阴证之此持住僧惠高之请也至七年讲师清素并序厯朝恩渥而刻诸石此劄付亦刻于是时诸志乘皆未之载

宋高丽寺劄付碑阴记

国家累圣相承专用仁厚凡可以教民□□□□者必發扬□显之虽净居老子之说有所不废临安府南山慧因教院始□禅□元丰八年有法师净源讲学戒行名闻外国高丽尝遣僧□义天航海请授经旨神宗皇帝可其奏既归以□□国王以其母命□金书《华严经》乞置之源师所居以报国恩于是其徒乞改慧因为十方教院得旨许之而贤首之教大□□□靖国元年高丽遣使□徽宗登宝位附白金千□□两请造华严□□佛□□□□□□□行主之岁与剃度朝廷又许之而寺宇□□圣上龙兴主僧惠高累□宣对乞追述前朝之意永免官司指占上亦许之而□听益孚湻熙七年住持讲师清素以名行被选讲席兴盛凡稽首受教于坐下者日数百人迁善远罪者日益众于是清素愿以所得圣旨刊之于石求文以记岁月□为之序累圣化民之意无所不用其至以告于后五月日通直郎军器监丞周必正谨书

右在法云寺正书十八行行三十字按慧因寺志吴越王建初称「慧因教院」宋元丰八年高丽国王子僧统义天入贡因请从院僧净源诏许之俗呼「高丽寺」今名「法云寺」

宋高丽寺观音放光瑞相残碑

高丽慧因观音大士放光瑞相

□先君澹轩(阙)庵□华严为□(阙)男□实嘉定(阙)先君享年五十(阙)十八日病革之际(阙)瞑目后焚香敬诵(阙)□□敬奉遗训日□(阙)丽首逢行者知讲师(阙)法堂东侧观音菩萨(阙)观音云传语和尚人□(阙)光矣急白讲师申闻(阙)签恐山门他故因此有(阙)彻喜形眉间方称述行(阙)诘朝集众再祷签得吉开(阙)到□□所居修□□□就求(阙)其事□□庵归寂因循至(阙)旨兹山闻感应事□然兴叹(阙)之余直述始末以记岁月云(阙)解进士盛□□百拜谨记□□□□淮西置使司(阙)□赐□智□□□敕差住持(阙)

右在法云寺正书二十一行碑断存上截存十余字篆额十二字下刻观音放光像是碑存字无几大约澹轩之子为亲资福忽遭观音放光免解进士盛某为之记也进士名阙《万厯府志》作「盛度」「庵」上阙字明潘晟《重修慧因寺记》作易庵谓𡩬宗朝有易庵禅师阐扬大乘御书「易庵」二字赐之

宋高丽寺尚书省牒碑

尚书省牒(行书)

前住持平江府华严宝塔教院僧清远(行书)

牒奉敕宜差住持临安府南山高丽慧因教寺牒至准敕故牒(行书)

宝庆三年正月日牒(尚书省印行书)

參知政事薛押少师右丞相鲁国公押(行书)

尚书省牒僧清远(尚书省印二行书)

临安府状准尚书省批送下南山高丽慧因教寺知事僧慧机状「本寺住僧如讷已于舍贰月贰拾伍日归寂切缘本寺目今期忏在即难以久缺住持乞付临安府下诸山公定期集有道行讲人前来住持」后批送临安府公定五名申尚书省本府除已遵禀指挥送僧司集诸山公定五名申府去后今据僧司申缴上天竺灵感观音教寺住持僧思义等申集诸山禅讲就上天竺寺白云堂云集公定期集□僧清远等五名一□住持平江府吴江县华严宝塔教院僧清远一见住持绍兴府□□□□教寺僧如介一前住持嘉兴府华亭县□□教院僧怀□一前住持绍兴府如意教院僧宗□一见住持嘉兴府□□□福教院僧□果其□僧各有道行堪充于内点差前去住持思义等同诸山禅讲保明是实乞备申施行本府据申述合行具申朝廷施行伏候旨挥正月贰拾參日奉圣旨依□僧清远今尚书省出给敕牒(楷书十三行)

付南山高丽慧因教寺宝庆叁年正月贰拾叁日(大楷字二行尚书省印一)

少师右丞相鲁国公押封(尚书省印二)

右在法云寺凡三列三十行此宝庆三年牒清远为高丽慧因寺住持也此牒最为详尽由本寺知事申府下诸山定指挥僧司再就上天竺寺白云堂云集公定申朝廷候旨挥下尚书省出敕牒付本寺焉白云堂上天竺寺坐白云峰故名莫考厥初至辨才法师重建

宋高丽寺尚书省牒碑

尚书省牒(大字行书)

前住嘉兴府东塔广福教院传贤首宗教僧如介(小字正书)

牒奉敕宜差住持南山高丽慧因教寺牒至准敕故牒(大字行书)

绍定四年拾壹月日牒(小字行书尚书省印)

參知政事郑押知枢密院事兼參知政事薛 少师右丞相押(大字行书)

尚书省劄(小字正书)

临安府状准尚书省批送下南山高丽慧因教寺知事僧可衷状「本寺昨缘主僧指堂讲师自六月十四日顺寂之后见状申明伏蒙指挥今皋亭寺主僧清杲保明道枢等五名公状即赐点差一名前往住持」后批南山慧因教寺□事可衷等□案□皋亭主僧清杲举保道枢等五名□□即赐点差一名前来住持事□月二十五日临安府行下集诸山□□伍名申尚书省本府□僧□□□□□□□□□□□□□□□□□□□□□□□□□□□□□□灵感□□□寺僧思义等状□从指挥关集诸山禅讲就上竺寺白云堂公举到住持本府崇先教寺僧清杲前住嘉兴府常□教寺僧□覆前住嘉兴府广福教寺僧如介见住平江府宝塔教院僧师□见住嘉兴府□□教院僧妙常共伍名各有道行众所推伏堪可点差前去住持为国焚修祝延圣寿思义同诸山保明是实乞备申尚书省施行伏乞证会施行申□拾壹月拾贰日奉圣旨差如介住持南山高丽慧因教寺令尚书省出给敕牒(细楷书十一行)

右劄付南山高丽慧因寺绍定肆年拾壹月拾五日(小字正书尚书省印)

少师右丞相押封(大字行书)

右碑在法云寺凡三列二十九行此绍定四年牒贤首教僧如介住持高丽慧因寺也此牒与宝庆敕大略相同惟令皋亭寺主僧清杲保明道枢等不由府定是当时体制间有出入也

开府仪同三司荣禄大夫平章政事集贤院使领会同馆事吴国公杭州高丽惠因教寺岁阅藏经记

佛于天下咸所尊事或谓福以幸求祸以苟免而佛可謟也庸讵知佛之道多方有大焉有小焉夫大臣之事佛也志与道合元默寡欲泽下于民之谓施勘定祸乱之谓慈不儌生不畏死若唐颜真卿宋富弼范仲淹是已其有穷土木靡金帛厉民以要福利者非佛意也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別不华公相继为江西江浙湖广行省左丞相惟曰

自富贵以讫有家予曷报于君亲恩欲风动于民率之以忠孝莫若善事佛先是以币金千定施杭十大寺使咸以子母相生岁取其什一给其费以月第之各阅经一藏延祐四年又自武昌寓二百定以归兴元惠因二寺通前为十二藏月阅之岁周而更始焉慧因寺受金最后以冬季藏事必肃必恭图久勿隳爰琢坚石而刻之辞曰

维西有圣觉道尊 心[宴-女+六]万物观化元 搜括么么无遗言 有作缉之富以文
畴裨津筏惠垫昏 赫赫左相为雄藩
匪儌匪媚忠孝存 曰觉有训徒之勤 畀之金缯期勿谖 拜稽万寿奉我君
爰有亲兮思孔殷 高峰之阳湖之源
考击钟鼓播令闻 尚其似之伊后昆

谨按《南巡盛典》法云寺在赤山旧名慧因禅院宋元丰时僧净源居此疏释经义传播远域有高丽国王子以金书《华严经》三百部并舍经阁之资附贡舶以进因呼为「高丽寺」寺前为慧因涧乾隆二十二年圣驾临幸赐名「法云寺」今则龙象已虚不留一础余偶得寺志尚是明本题咏中徐时泰项士昌方相卿毛文龙方新金门钥周自稷黄克俭魏介姚二煜诸人乾隆间吴志上允嘉辑《武林耆旧集》号称赅博均不载一诗是此志吴先生亦未尝寓目传本之孤益可见矣余愿借志留寺亟为梓行且检阮文达《两浙金石志》宋时《蠲免劄付碑》《劄付碑阴记》《观音放光瑞相碑》《尚书省牒》两碑文虽残阙究为寺中掌故又《蒲室集》有《岁阅藏经记》志亦失采因附刻于后而记其缘起云光绪壬午六月十九日丁丙谨识


校注

出自明刘伯缙《(万历)杭州府志》卷五十四所记
[A1] 于【CB】千【志汇】
[A2] 末【CB】未【志汇】
[A3] 绍【CB】给【志汇】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玉岑山慧因高丽华严教寺志(卷12)
关闭
玉岑山慧因高丽华严教寺志(卷12)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