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逍遥咏卷第二(五言) 轻
(背彼至理沉滞常情既无向道之心岂有利他之行)。
(颛愚昧道于理不通纵令诱以义方终成浮浅矣)。
(达士之智得用不群妙出希夷高超物表矣)。
(夫圣人之道诫欲持行𡨋契玄穹所谓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报应昭然若影响尓)。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事若非其流则忧不远故易云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古先典籍百王之道其意万殊志在乎导生育物者矣)。
(夫圣人者见真素抱淳朴乃稽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也)。
(放旷自得是曰逍遥方圆不违安而且定)。
(优游之旨信者方通但执之以心诚莫怀之以疑虑)。
(沧溟浩汗渤澥渺㳽虽巨浪以滔天亦任真而自若)。
(劲风皷怒大树根摇仼动息以不常乃随缘而无矣)。
(乐天知命秉正守中澄闲适之本源分造化之深力)。
(究升沉之要道达真假之本根慧眼明观无细不鉴矣)。
(积善于心仁者之行是以方寸之内不苞藏于诸恶焉)。
(夫利于物者是圣贤之行故天道福善鬼神助顺欲久而且长必常利益于人则任持可久矣)。
(恍兮惚兮理越情外无象之象故曰难晓)。
(真人契理通幽洞微体语论以忘筌处救默而咸妙)。
(夫欲修心息虑而背真常则于道弥远)。
(依道川心者则终日必成专已师心者则寸阴虚掷也)。
(禀天之命依道之性旨趣咸真逍遥自若)。
(跻夫寿域以久以长若匪宿缘曷致能事)。
(夫远道者至于无为机权之智何所用哉)。
(动必全真开物成务圣人之旨岂虚也哉)。
(妙本湛然寂寥冲寞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斯得道之真体故老氏曰孰能浊以静之徐清也)。
(道者虚极之称妙用无方故澄湛内心精洁仪軓必观乎真妙寻乎道源)。
(夫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无外其微无内契会有方应用无竭者矣)。
(因缘生發原始反终依真净而得契无为而成也)。
(精思谛求神凝感彻真应功成可以左驭青龙右乘白虎者也)。
(自浇淳散朴大道不行是非竞作圣人统而化之和光而同尘也)。
(同流六虚傍游无外斯可寻道之源观道之用也)。
(探𧷤索隐鈎深致远穷众妙之门入香𡨋之际是谓玄之又玄)。
(人之所以多忧患者背由嗜欲之不节劳虑之未息若能染除情染令神气清净则自然安闲而恱豫尔)。
(夫为善者靡不有初鲜𠑽有终若守清静以为恒德久而不渝则可以长保其元吉)。
(皓气充乎内也则如秋天之色澹然而虚自矣)。
(灵秀發乎外也则如春日之辉蔼然而滋丽矣)。
(三才既位四时乃序生死由乎天荣枯系乎命则埋不可以速而乱其常人不可以躁而滥其进也)。
(扰扰黎元孰明虚幻为色所盲为声所聋同庄生之化蝶颊郑人之失度得非如梦𥧌乎)。
(人不知道则触逢成滞至于殁齿无善可稽则馨香之德无所闻也)。
(道本无名强名曰道既为万化之祖爰开众妙之门始一气以混成终三才而定位触类而长何莫由斯)。
(清虚之理隐显相生彼我玄同逍遥自得)。
(千里之程起于足下万殊之变唯道是㱕)。
(真一之心玄之又玄以其无为之功大也虽日用而不知是得言乎別探矣斯亦强而名之)。
(景中之景象外之象邈彼真空明兹妙理其或懵而求者犹天之远安能及哉)。
(既昧真源徒奔意马沉剑刻舟劳而无益)。
(极玄妙之谈本智慧而通也)。
(夫圣人之心凭智慧之照得玄元之妙用悟虚无之至理则曩刧至今不为远也)。
(搜奇抉异景趣滋繁虽驰骛于襟灵亦未乖于冲默)。
(形者神之宅今既体道无外悟物非有不皦不昧寂兮寥兮清思阜安顿超尘累矣)。
(德量旷然若其空谷者方可希夷情性烟霞俦侣未有尚拘世态触类成滞䔬远于道得非难哉)。
(大道之体本乎冲和俾之纯纯若婴儿之未孜也)。
(精义入神以致于用故能知微知章会通理性穷于妙本矣)。
(研精覃思探味道法行之不怠转益清虚尓)。
(理自玄应生之无主虽修炼之门有诸而自然之用显著矣)。
(圣人得道之妙也功侔造化息被亿兆百姓虽注其耳目而日用不知故能成其大也)。
(二仪气分万类萌渐皆相假借自道生之)。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自然之道变化之理以成于功也)。
(得大药者还神固身玉髓金骨名継三清列真人位矣)。
(虽得玄元之道更湏采摭精微有无相生为金丹根蔕也)。
(至药假阴阳含养以白金为始是以圣人秘而宝之)。
(土能生金王于四季虽无正位用且不穷子母之名传之有自矣)。
(玄功归一万象始生妙用通灵而㱕大道也)。
(金丹应日月交会感四气循环成而得之证长生久视矣)。
(三天之界既在杳𡨋之际仍居𠕀象之先究其理者则超然殊异胜绝不可得而言也)。
(仙凡路隔愚智道殊故三天之理未易知也)。
(炼行之功动乎生刧不知其道从何所生浩博先因其谁可究)。
(圆穹之广沧海之深窥管井蛙信之𠕀及是知浅近之智故怀疑也)。
(去华务实返朴陶真万变虽殊可以执一而御之故归真性矣)。
(行无私邪情绝贪欲故圣人取含受之腹去妄视之目执持大象善入无为)。
(无为之乐体乎清静除察察之政化淳淳之民故万物归往也)。
(契玄妙之功达自然之道迹超物表应用无方矣)。
(知彼圣道理极冲虚乃可修持法之为则矣)。
(达其修养之道可以驾鹤𩥵鸾阴符云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有象曰形虚无曰理是以圣人垂彼有象之仪用显无极之道矣)。
(群动妄垢奔驰幻邪恣彼嗜欲之情不觌真一之理矣)。
(夫至人者每自保守积行可持乃务日益之功以至无为之道)。
(功济道著其行必均若谷传声应无不失)。
(道者混然而成乃在天地之内故道经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希夷至理其大无极况乎二仪不亦徧矣)。
(至道幽微离于言象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有如伏藏难以观听者也)。
(天赋其性道且不违或巧有机関或拙多鲁钝若非若是俱在陶镕)。
(至真之道亘古亘今欲慕而行者则怀其昔而师其道焉)。
(智周万物曰圣不滞一隅曰通圣人虽触物周通而尚隐机于所化尔)。
(清气为天自然之理于彼万物何所滞其性乎)。
(浊气为地性本如然阴阳相符故可依矣)。
(夫修之于内身则感之于外气澄浇漓而归淳素息嗜欲而保长生在修炼之门故真堪爱惜矣)。
(道体恒周木无近远若踈慵而不奉行者乃有顺违之事焉)。
(以汞入𫓪存亡未辩髣髴之状其犹梦焉)。
(真人至术远俗出尘凡庶之流安可知也)。
(极阴之气制伏余[娄*殳]力不自由三[娄*殳]皆变故云子水[娄*殳]一午火[娄*殳]二合而成三者也)。
(阳性刚暖能生至阴二气相冝大药功著矣)。
(慕道求真背尘离俗若匪宿有妙性何能知乎长生者哉)。
(欲臻至理必借阶缘傥鲜宿因皆为强立也)。
(借𫓪为母丹成𫓪谢灵汞独存㱕乎至道尓)。
(阳龙也阴虎也二物共为变化神水华池妙道俻矣)。
(圣人取象考绩玄功成阴之形取阳之[娄*殳]羽客随之久而挹持故冲虚经云形枉则影曲形端则影直也)。
(上士欲吐故纳新怡神炼气所尚冲寞扣寂玄関彻视听于希夷肆闲情于惚恍也)。
(唯恍唯惚物象难求香兮𡨋兮至理渊深其或研精而覔探赜而寻亦尠得矣)。
(太初之道真一之源权舆天地茂养万物不为长短之相生直为有形之类母)。
(云行雨施龙吟雾起故易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也)。
(云既从龙风亦从虎矣)。
(夫希夷之理易象之微聡明深智方乃探𧷤岂愚昧而知也)。
(且颛蒙之軰迷于方隅亦犹终年戴天不知天之高终日饮海不知海之阔岂可语道之玄妙乎)。
(修炼之法品配有冝气类不同枉施功用譬夫鷰雀不产于凤皇矣)。
(阴[惨-(彰-章)+小]阳舒虽分二位同本大道而得發生故皆全于一气也)。
(道之为体也虚而无极妙而至深无以迎随超乎视听若存神以叩之则亦可及也)。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而昼夜运行寒暑代谢间不容发皆自然之理)。
(百岁光阴如驹过隙随化如迁理之常也欲固益其形骸者非道何以哉)。
(修养内丹商较至道或语或默皆叩玄関)。
(土之为道也苟能达其宠辱知其止足则可以优游度世何劳伇之有哉)。
(至理坦然本无私徇群情逐物自背天真则知迷悟在人非道使之然也)。
(精通灵而感物神动气而入微自然而然无在不在道之行也一以贯之若然则复何拘束哉)。
(凡人之情不能固其形存其神者终不能见彼长生之术也)。
(端谓端倪也庄子曰和之以天倪斯亦圣人穷神之绝境矣类此一言旁该万化)。
(既道有端倪乃自然之分也故圣人立法导民之心各使自然必背之者非也夫如是则惟机与智将焉用之)。
(道之大也幽而不可见深而不可取然为万物之宗是得言其宽矣)。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区以別矣分而析之则可以悬解逍遥之旨也)。
(节宣其气动静合冝信一指而有征虽万机而无拥至若历周四序旷然自得因时之妙愈有可观)。
(抱守淳一冲和乃全为道之基养育由性故得一之理契乎真宗也)。
(覆载既广万象居中既晓真宗遂能齐物纷纭异类长短相形各复归根咸资于道)。
(阳唱阴和感召自然成物之务以通乎幽奥者也)。
(羽化脱从之道在乎意出象外迹离区中不为物拘自陶时数何长生之理不明哉)。
(効上古之风守知白之道举措合度雍雅以居不怠行之愈加光大)。
(法道崇德立身扬名若果日丽天辉华烛物洞然明莹也)。
(清浊异立刚柔不等法而象之体而制之穷其根源者其唯圣人乎)。
(阴阳既叙𠃵坤并列或云彼取此则物无成功若俯察仰观则道何全济盖造化交感去留无象也)。
(修炼之者不考五行之精𠕀究真一之道不授诀于至人如迷醉者也)。
(九拔之金铸鼎象物非可移也令贪而扛之愚而举之盖不度其力自耳其咎也)。
(既通玄达妙晓天清地宁欲资妙用湏假得一之道矣)。
(至人皆清目净耳绝学无忧抱一守一盖无双也)。
(鸾者赤神之精凤者九苞之瑞众鸟所宗非瑶渚玉池而不捿止亦由妙道非至人而不得也)。
(银河亘寥廓汉江贯吴楚洪源长流所润深远矣)。
(欲究玄微将禀本末乃以比兴而寓言之)。
(良夜将深皎月如昼透雪入䆫照有余辉喻知道之明也)。
(利也本真之性益其明了钝也执言滞教动合于俗斯乃根性浅深迷悟悬邈)。
(无宿昔之缘背虚无之理虽手不释卷口不辍诵徒自劳神抂用心矣)。
(念奇佩卷衒异露言涉形象之踪皆拘执之相矣)。
(外绝攀缘内守纯默妙极无拥其理玄深)。
(贤愚不侔用舍有异然于临事尽谓高奇不务伏藏自彰巧拙唯高识之士能鉴之也)。
(不执厥中动违理道自贻覆𫗧益力不任也)。
(运载之功其利广大虽言而不碍于有虽默而不滞于无玄中又玄通乎妙道矣)。
(稽古之言鉴照之用虚妙应物不言自化知今之道莫大斯矣)。
(大道冲妙非愚所知虽触类面墙而飜肆其轻忽矣)。
(殊不知世间万法因道而形因物而名洎乎致诘莫我知之)。
(欲求玄解无如自信其心信其心则归于实矣)。
(苟迷至真嗜欲不节贪生而丧生愚之甚也)。
(以善为道则恶不生其犹举善而教者欤)。
(是以圣人布惠流爱博施于民而不离道者矣)。
(银鉄五金矾砂八石山川所产功用斯多)。
(神仙列仙之传内景外景之篇皆说修鑛之功即是长生之药)。
(勤行于道𠑽静于神调𠋫侈时不可暂辍矣)。
(汞者阴气复能含阳故以日华制御其法也)。
(丹砂阳精亦畜阴用故就月魄以合其灵)。
(日月满足脱落几胎超昔日之尘蒙见此时之圣用)。
(易乎昔体成此新功可以羽化升天童颜不老本真之形自然而化矣)。
御制逍遥咏卷苐二
甲辰岁高丽国分司大藏都监奉𠡠彫造
【经文资讯】《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60 御制逍遥咏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2-02-21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高丽藏》所编辑
【原始资料】高丽大藏经研究所提供,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二)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凡情处世以近事婴心逐利眼前未知于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