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逍遥咏卷第六(七言) 轻
(以心印心深藏于密其混融也若百川之会于海渺渺然诚企望之所不及矣)。
(必求妙法湏自真经字义炳然一言以蔽)。
(所趣无缘者即空劳无益矣纵十洞群仙无以为也)。
(道者德之本德者道之华务在研机之能穷极所谓得其门而入也则何徃而不通哉)。
(大道精微惟清惟净从无入有明阴洞阳自非玄𢍆𡨋符幽通神会则何以究也其云驭物斯㝡为亲)。
(指掌明于万象囊括在于一言赏之咏之妙尽于此)。
(丹台羽客仙人也羡门子曰名在丹台玉室中何忧不仙若然者必能尽善铺舒妙陈至理也)。
(执身起见日益妄情徒甚多为转賖真理也)。
(惟贤与圣指是明非所以启迪于人所以昭宣于世然是非之迹则无以免也)。
(大道凝然未尝鄙隔故庄生云人能清目净耳不劳心神自至于道也)。
(真宗之妙或隐或显虽千变万化而动𢍆玄机也)。
(智周乎万物之上者则理无不备矣所谓神而化之感而遂通也)。
(俯即观法于地仰即观象于天虽事有顺违且理无动静至人之道在其闲矣)。
(法天地之常存礼让之则故人不化而自归也)。
(礼者忠信之薄也若望其湛然常寂之道固为轻矣今开兮礼让之门俾归于大道乃轻重之相依是为难也)。
(神仙乃控鹤骖鸾乘云御风故称上界也其抱自然太一之道则清净玄虚高超象表矣)。
(道不虚行惟人是与达者为贵何亲何踈)。
(精修至炼象外成功岂造次而能知也)。
(揔五行而合体摄万化以归真是曰大阳之居也乃發生之道眀矣)。
(穷三天之定相𢍆之于心应之于理故曰玄中得也)。
(虽用有万殊而体蜣一致所谓真一之气也此玄妙殊绝良不可得百言矣)。
(运偶昌期故得一奉天之道缉熙于世康济于人岂同于往昔矣)。
(万机无拥久而弥芳或卷或舒随心自在动见成功也)。
(阴符经云金丹之术其名百数或乃天为盖地为炉月为阴日为阳四时为𠋫八卦为门终见功多而寡验者矣)。
(方士之术其门不一或学羽化或究长生久炼无征尽闻虚设也)。
(十州远使三岛乘舟老秦国之童男迷蓬瀛之羽客永无妙药终欠灵丹也)。
(王匮之书金鼎之诀秘三清之上藏九洞之中也)。
(夫篯铿之寿实曰神仙既享长龄未闻兼济)。
(八骏之马六龙之驭虽曰走于寰瀛毕难寻于高步)。
(天神仙之道上不在天下不在地在乎博施于民矜恤鳏寡者矣)。
(故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此得非大道乎)。
(九还灵药太古所传其机隐微非圣莫测)。
(道在虚无意超元象非真人上士曷能造其玄微者哉)。
(玄黄未分则浩气空寂天地肈判则万有森罗于是有澄神抱素之方立久视长生之术世知实有信匪虚言)。
(夫道养守于和粹运化复于淳元借乎积德累功去浊存净是以臻其阃域者难其人焉)。
(黄牙生于河车乃丹之将成也功力斯彰堪贵重矣)。
(丹台秉志既坚朝礼之勤白雪成功可乐神仙之道)。
(夫阴阳相生其道相济故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不可侵而厉之也)。
(采四神之气炼五行之精厥功有成其道非远则丹砂之妙赫弈可观矣)。
(希夷之旨妙越筌蹄中士闻之狐疑未决悠悠薄俗讵测端倪)。
(纵然眀白决志精修尘累所婴莫能专一)。
(夫物芸芸同乎幻化咸资一气出没杳𡨋而大鹏[后-口+十]鷃各遂其性)。
(大道虚无亭毒庶类四时代谢万物荣枯而真一之性未尝迁变)。
(阳居正位功在發生如龙在天堪可瞻仰)。
(阴合于阳如虎之伏二气交感自然而然)。
(洞天寥廓景象幽奇彤霞紫烟缥缈无际)。
(樵子看棊𢩁终何烂蟠桃结实动计千年壶里光阴莫穷其极)。
(池塘之设以贮天泽而溉灌生植也况泻沃及𠋫引汲以时则彼药苗秀茂于畦矣)。
(寥廓澄霁焕然太清其或雾结轻浓云凝霮霞红霓摇曳步履雍容也)。
(山形若龙盘名曰龙山得道之士多游处焉时炼松花熟于丹鼎盖体无用之用故功成自然)。
(居处华丽冠于一方者馆于群仙也皆道合杳𡨋数陶寒暑所以三洞为家十洲作宅丹凤皓鹤同其栖处也)。
(等级乃阶渐矣何以分而別之要从华取实舍有入无言象而忘道性无在后天地而老岂为远哉)。
(㽵老之教皆微言也傥能无名而名虽说无说道体泰然自齐万物乃天地一指也万物一焉也)。
(一游一豫载笑载言盖乐于道以求师侣也故易云隆墀永叹远壑必盈此乃同声相应无远不届也)。
(夫二雅之作颂盛德畅淳风也若究其旨趣达其品格如仲𡰱云商也始可与言诗也故纪事作题皆尽其美矣)。
(虽凝神妙道逈出天人之际捡身绝䡄常居礼让之先既奉之以周旋乃咸归于大理也)。
(夫大道之用也若语若默或寂或喧则言而不言道无不在故愚智辩讷皆不违于道性也)。
(以静止动乃合洗涤故老子云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道之未达多起狐疑若萍之随流翻覆无定)。
(修真之理通幽洞微备载群籍昭然可见)。
(夫达妙道者得用无滞𢍆理自然既罢引援岂湏调息)。
(了以外尘寂平内境雅𢍆深见大合无为)。
(阴阳交泰遂变寒暄体道逍遥宁拘催促)。
(犹龙者罾纲弗及乃仲𡰱喻老子之德也所游景象举必凌虚若匪骖鸾无以到矣)。
(虚极妙道体本无方无方之功𠖌乎天地)。
(一气不言而尊二仪无私而大一二相成同归乎道)。
(伯阳所演玄言皆至于道五千之外不开神仙异端之关钥矣)。
(童容皓发大耳无轮格出风尘比之奚及)。
(迹出希夷道通语默达人得之于此自然而闲旷也)。
(青牛驾车白鹤引步动必合常之理恍然犹梦之中)。
(声教无疆广被华夏化彼异域道乎未闻不宰功成复还于本)。
(一气既分二仪爰设含兹妙道隐彼长生)。
(灵药变时还丹始就长风御处至道聿成)。
(本期赦世不为矜人绝妙神方诚堪自秘)。
(但言显乐耶而旁通正理卷舒在我造次何轻)。
(眠云养素卧水怀灵幽栖物外之流绝迹人间之侣彼或通其玄识也)。
(如能点石便可为金人不易知孰能眀辩)。
(黄老乃上古有道之士也若身若心无彼无此故皆得其所也)。
(登古坛上听步虚声清含太古之风妙入希夷之境可以正其性可以适乎情)。
(古诗云上有两仙人不饮亦不食与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服之四五日体轻生羽翼此乃灵丹五色性本天然盖以隔云岛于仙乡致尘寰而莫见)。
(指十洲之境在六虚之外从凡至圣自下升高若修之未成则歧路賖远矣)。
(金之在矿者炼其矿而知有金也修炼之术守之于身若耽之于五色五音则为外物之所惑也)。
(正身守中者大道所尚也夫𫓪汞之法修之在人假其道而得其真岂得离于正身守中之道者也)。
(道之体也大无不苞细无不纳虽昼日夜月㝡为高明然皆处于苞含之中高而复远矣)。
(人之识见务在鉴眀或失之于正中必溺之于邪妄)。
(说者谓神仙之域有乎龙池凤沼可以沐浴优游然除得道之人谁可恱乎性也)。
(瀛洲方丈之间乘风驭气之客景象在于方外谈谐非于域中无暄凉所迁唯群聚而笑乐也)。
(严肃其情见善如不及即易兴心于乐道可绝迹于尘区也)。
(且向善之心在于己也明知作恶招损为善获益奈世之人慕道之情多冷如水也)。
(蠢尓含灵皆有道性既虚无未达致妙理不明矣)。
(君子以自强不息况修养之士岂暂忘于道哉故皆知之以励其志也)。
(非常之事湏非常之人今虽究道求达其真境对违顺心便憎爱任持不能前功并失也)。
(作善唯曰不足岂闲经岁月无所用心倐忽皓首寔可伤哉)。
(圣事难就俗学易向如知玄无之道可入众妙之门庶自勉之升腾可冀也)。
(圣人以不作而作无为而为理尽逍遥心空寥廓故發咏在于杳𡨋之中矣)。
(以不齐而齐于万物者则虽异而同也)。
(晓明解了精微之旨则动而常寂静而弥通故无所著也)。
(始从含识终践真空究理而言不即不离)。
(听之不闻曰希视之不见曰夷随自变通则刚柔之理焕然可知也)。
(述作之本义非一揆以纵以横务尽其妙故所取之道或不穷也)。
(玄黄既判天地乃分万物流形三才可象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故云堪测度也)。
(法天之仁则地之义辉华积德所以𢍆上玄之功也)。
(金丹九转秘诀万名无非寡欲之方俱是延年之术矣)。
(费长房之变化黄初平之叱石终传混世之名岂是凡流所识也)。
(夫玄元妙道冲虚为意隐彼神仙之事彰乎众妙之门)。
(夫轩辕之术玉匮之诀无非仙骨可观道性无滞方乃传之矣)。
(夫志士必大遇大遇则宿缘必具自然五通可证十洲克游者矣)。
(仙道既就恣意遨游可以左驰苍龙右鞭猛虎者矣)。
(金阙玉京瑶池宝殿云霞五色琼树万寻也)。
(修炼之门本来真妙悠悠学者孰知其微)。
(𫓪中取汞用之为媒和合阴阳㝡为亲的)。
(秋毫有差千里之远是以学者甚众得者甚寡言非谁诞虚历古今)。
(自亏博识洞达幽微咫尺龙津迷同万里)。
(水火既济龙虎相交金鼎开时花疑六出)。
(建乎入用点化通神变砾为金博施济众)。
(得其真诀依而修之数力潜駈倐然通变炉中造化立见神功)。
(一粒还丹玄功𠕀测鸡皮鹤发却复童颜)。
(道性凝寂非去来之法所以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自然而然又非忙也)。
(背道徇俗触类皆非故有短长自为取舍非道之咎冝自求诸)。
(道徧于物皆归一等然湏专志凝神傥二其心即徒勤修习尓)。
(礼者道之华忠信之所薄自大朴既散浇风欝兴但责之以礼让不知远于道德纵畏三光亦何关于至理哉)。
(要达之道在于真境相传之旨在于无说如得其宗源则三清九天以遨以游也)。
(修养之士在久著功行则仙路可阶若但说辛勤欲期云汉或畏时长而易生伤感矣)。
(夫受授者必志超物表形出尘外语默虽异而道心愈眀矣)。
(二气交泰五纬靡差且得道之者动而得常无忤于物任四时迭运八节㸦至盖岁月恒数故皆叶顺也)。
(十洲风月洞府烟霞是神仙栖隐之方乃物外逍遥之境)。
(老𨈭之系起自商周为柱史之官欲清净而为理演道德之教扬虚无而为宗者焉)。
(刘安慕道炼药功成妙在真游举家长往者矣)。
(仙都方丈尽是名山苟未扣于玄微徒收心而遁迹)。
(至炼精修亦属象外本真妙道其理自然)。
(前贤设迹乃是仪形虽彰通感之功亦盖天真之理)。
(象外之象玄中又玄非运智以能成非烹煎之可就)。
(玄门精炼巳达真空尘境既眀恒履大道)。
(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夫求一之旨挹流寻源源流既分视道如掌)。
(造化分形其流不一虽寔繁于品类而咸遂于生成)。
(机有發歇之用关有开阖之功玄旨秘藏卷舒动静莫不皆由于道也)。
(庶事丛萃处道无烦功显自由应用何极)。
(道无踪迹心有晦眀若非口授师承安得神清性逸)。
(大丹内服遐龄外增岁月虽迁海深山固)。
(乍睹神仙之貌宛如童子之颜未萌修养之方故曰未知年也)。
(且约龟鹤长龄便说人间之寿乃千也)。
(修真之法炼日之精布气含和不德而德斯门之要岂虚也哉)。
(坚而行之默而持之还神固身有法有度既精而且专也矣)。
(求身之益不在于他究理而言以何为是也)。
(诀在于口指以眀之庶几乎玄𢍆也即理无不全矣)。
(方外之术谅匪一途必欲穷之造次宁尽)。
(乘云驭鹤欻尓而来僶俛之间还归上界)。
(修炼之功缘由难测或以日月喻其高远或以龙虎喻其雄烈比类多状良谓幽深)。
(世之技艺习学犹难唯此神仙益为玄邃空间成集多费光阴)。
(灵药未成混尘虑为浊浪神丹克就通浩气为清波若知此玄方造玄景)。
(白金者云常子云阴阳含养妙用通功真无不至者也然则顾浮生之速如隙马之奔其或不修丹台之妙门而认白金为至宝者世亦有之)。
(饮沆瀣于丹田养𫓪汞于神室推究其道可得而寻矣)。
(毕九转之功耀五彩之色济人益物安然自成却老长生时有大用)。
(一人得其至道万人慕其神力授受将来转变无尽古今世代崇重何穷)。
御制逍遥咏卷第六
甲辰岁高丽国分司大藏都监奉𠡠彫造
【经文资讯】《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60 御制逍遥咏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2-02-21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高丽藏》所编辑
【原始资料】高丽大藏经研究所提供,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二)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逍遥者南华悬解之名也旁通万有周流六虚邈宇宙以非宽㧾希夷而无外利以正其性乐以适乎情皆本自于天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