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

叹净品第四十二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是净甚深

佛言「毕竟净故

舍利弗言「何法净故是净甚深

佛言「色净故是净甚深受想行识净故四念处净故乃至八圣道分净故佛十力净故乃至十八不共法净故菩萨净佛净故一切智一切种智净故是净甚深

「世尊是净明

佛言「毕竟净故

舍利弗言「何法净故是净明

佛言「般若波罗蜜净故是净明乃至檀那波罗蜜净故是净明四念处乃至一切智净故是净明

「世尊是净不相续

佛言「毕竟净故

舍利弗言「何法不相续故是净不相续

佛言「色不去不相续故是净不相续乃至一切种智不去不相续故是净不相续

「世尊是净无垢

佛言「毕竟净故

舍利弗言「何法无垢故是净无垢

佛言「色性常净故是净无垢乃至一切种智性常净故是净无垢

「世尊是净无得无著

佛言「毕竟净故

舍利弗言「何法无得无著故是净无得无著

佛言「色无得无著故是净无得无著乃至一切种智无得无著故是净无得无著

「世尊是净无生

佛言「毕竟净故

舍利弗言「何法无生故是净无生

佛言「色无生故是净无生乃至一切种智无生故是净无生

「世尊是净不生欲界中

佛言「毕竟净故

舍利弗言「云何是净不生欲界中

佛言「欲界性不可得故是净不生欲界中

「世尊是净不生色界中

佛言「毕竟净故

舍利弗言「云何是净不生色界中

佛言「色界性不可得故是净不生色界中

「世尊是净不生无色界中

佛言「毕竟净故

舍利弗言「云何是净不生无色界中

佛言「无色界性不可得故是净不生无色界中

「世尊是净无知

佛言「毕竟净故

舍利弗言「云何是净无知

佛言「诸法钝故是净无知

「世尊色无知是净净

佛言「毕竟净故

舍利弗言「云何色无知是净净

佛言「色自性空故色无知是净净

「世尊受想行识无知是净净

佛言「毕竟净故

舍利弗言「云何受想行识无知是净净

佛言「受想行识自性空故无知是净净

「世尊一切法净故是净净

佛言「毕竟净故

舍利弗言「云何一切法净故是净净

佛言「一切法不可得故一切法净是净净

「世尊是般若波罗蜜于萨婆若无益无损」

佛言「毕竟净故

舍利弗言「云何般若波罗蜜于萨婆若无益无损

佛言「法常住相故般若波罗蜜于萨婆若无益无损

「世尊是般若波罗蜜净于诸法无所受

佛言「毕竟净故

舍利弗言「云何般若波罗蜜净于诸法无所

佛言「法性不动故是般若波罗蜜净于诸法无所受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我净故色净

佛言「毕竟净故

须菩提言「以何因缘我净故色净毕竟净

佛言「我无所有故色无所有毕竟净

「世尊我净故受想行识净

佛言「毕竟净

须菩提言「何因缘故我净受想行识净毕竟净

佛言「我无所有故受想行识无所有毕竟净

「世尊我净故檀那波罗蜜净我净故尸罗波罗蜜净我净故羼提波罗蜜净我净故毘梨耶波罗蜜净我净故禅那波罗蜜净世尊我净故般若波罗蜜净世尊我净故四念处净世尊我净故乃至八圣道分净世尊我净故佛十力净世尊我净故乃至十八不共法净

佛言「毕竟净故

须菩提言「何因缘故我净檀那波罗蜜净我净乃至十八不共法净

佛言「我无所有故檀那波罗蜜无所有故净乃至十八不共法无所有故净

「世尊我净故须陀洹果净我净故斯陀含果净我净故阿那含果净我净故阿罗汉果净我净故辟支佛道净我净故佛道净

佛言「毕竟净

须菩提言「何因缘故我净须陀洹果净斯陀含果净阿那含果净阿罗汉果净辟支佛道净佛道净

佛言「自相空故

「世尊我净故一切智净

佛言「毕竟净故

须菩提言「何因缘故我净故一切智净

佛言「无相无念故

「世尊以二净故无得无著

佛言「毕竟净

须菩提言「何因缘故以二净故无得无著是毕竟净

佛言「无垢无净故

「世尊我无边故色净受想行识净

佛言「毕竟净

须菩提言「何因缘故我无边故色净受想行识净

佛言「毕竟空无始空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能如是知是名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

佛言「毕竟净故

须菩提言「何因缘故菩萨摩诃萨能如是知是名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

佛言「知道种故

「世尊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故作是念『色不知色受想行识不知过去法不知过去法未来法不知未来法现在法不知现在法』」

佛言「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故不作是念『我施与彼人我持戒如是持戒我修忍如是修忍我精进如是精进我入禅如是入禅我修智慧如是修智慧我得福德如是得福德我当入菩萨法位中我当净佛国土成就众生我当得一切种智』须菩提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故无诸忆想分別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诸法空自相空故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故无所碍

尔时释提桓因问须菩提「云何是求菩萨道善男子碍法

须菩提报释提桓因言「憍尸迦有求菩萨道善男子善女人取心相所谓取檀那波罗蜜相取尸罗波罗蜜相羼提波罗蜜相毘梨耶波罗蜜相禅那波罗蜜相般若波罗蜜相取内空相外空内外空乃至无法有法空相取四念处相乃至八圣道分相取佛十力相乃至十八不共法相取诸佛相取于诸佛种善根相是一切福德和合取相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憍尸迦是名求菩萨道善男子善女人碍法用是法故不能无碍行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憍尸迦是色相不可回向受想行识相不可回向乃至一切种智相不可回向复次憍尸迦若菩萨摩诃萨示教利喜他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示教利喜一切诸法实相若求菩萨道善男子善女人行檀那波罗蜜时不应作是分別言『我施与我持戒我忍辱我精进我入禅定我修智慧我行内空外空内外空乃至我行无法有法空我修四念处乃至我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应如是示教利喜他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如是示教利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自无错谬亦如佛所说法示教利喜令是善男子善女人远离一切碍法

尔时佛赞须菩提「善哉善哉如汝为诸菩萨说诸碍法须菩提汝今更听我说微细碍相须菩提汝一心好听

佛告须菩提「有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取相念诸佛须菩提所可有相皆是碍相又于诸佛从初發意乃至法住于其中间所有善根取相忆念取相忆念已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可有相皆是碍相又于诸佛及弟子所有善根及余众生善根取相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可有相皆是碍相何以故不应取相忆念诸佛亦不应取相忆念诸佛善根」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甚深

佛言「一切法常离故

须菩提言「世尊我当礼般若波罗蜜

佛告须菩提「是般若波罗蜜无起无作故无有能得者

须菩提言「世尊一切诸法亦不可知不可得

佛言「一切法一性非二性须菩提是一法性是亦无性是无性即是性是性不起不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若知诸法一性所谓无性无起无则远离一切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难知难解

佛言「如所言是般若波罗蜜无见者无闻者无知者无识者无得者

「世尊是般若波罗蜜不可思议

佛言「如所言是般若波罗蜜不从心生不从色受想行识生乃至不从十八不共法生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无作品第四十三(丹面各千佛品)

须菩提白佛言「是般若波罗蜜无所作

佛言「作者不可得故色不可得乃至一切法不可得故

「世尊若菩萨摩诃萨欲行般若波罗蜜应云何行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欲行般若波罗蜜不行色是行般若波罗蜜不行受想行识是行般若波罗蜜乃至不行一切种智是行般若波罗蜜不行色常无常是行般若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不行常无常是行般若波罗蜜不行色若苦若乐是行般若波罗蜜乃至不行一切种智若苦若乐是行般若波罗蜜不行色是我非我是行般若波罗蜜乃至不行一切种智是我非我是行般若波罗蜜不行色净不净是行般若波罗蜜乃至不行一切种智净不净是行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是色无所有性云何有常无苦乐我无我净不净受想行识亦无所有性云何有常无常乃至净不乃至一切种智无所有性云何有常无常乃至净不净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行色不具足是行般若波罗蜜不行受想行识不具足是行般若波罗蜜乃至不行一切种智不具足是行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色不具足者是不名色如是亦不行为行般若波罗蜜受想行识不具足者是不名识如是亦不行为行般若波罗蜜乃至不行一切种智不具足者是不名一切种智如是亦不行为行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善说求菩萨道善男子善女人碍不碍相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佛善说求菩萨道善男子善女人碍不碍相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行色不碍是行般若波罗蜜不行受想行识不碍是行般若波罗蜜不行眼不碍是行般若波罗蜜不行耳鼻舌身不碍是行般若波罗蜜不行意不碍是行般若波罗蜜不行檀那波罗蜜不碍是行般若波罗蜜不行尸罗波罗蜜不碍是行般若波罗蜜不行羼提波罗蜜不碍是行般若波罗蜜不行毘梨耶波罗蜜不碍是行般若波罗蜜不行禅那波罗蜜不碍是行般若波罗蜜不行般若波罗蜜不碍是行般若波罗蜜乃至不行一切种智不碍是行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如是行般若波罗蜜时知色是不碍知受想行识是不碍乃至知一切种智是不碍知须陀洹果不碍知斯陀含果不碍知阿那含果不碍知阿罗汉果不碍知辟支佛道不碍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不碍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是甚深法若说亦不增不减若不说亦不增不减

佛语须菩提「如是如是是甚深法若说亦不增不减若不说亦不增不减譬如佛尽形寿若赞若毁虚空赞时亦不增不减毁时亦不增不减须菩如幻人若赞时不增不减毁时亦不增不减赞时不喜毁时不忧须菩提诸法法相亦如是若说亦如本不异若不说亦如本不异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诸菩萨摩诃萨所为甚难修行是般若波罗蜜时不忧不喜而能习般若波罗蜜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不转还何以故世尊修般若波罗蜜如修虚空如虚空中无般若波罗蜜无禅那无毘梨耶无羼提无尸罗无檀那波罗蜜如虚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亦无内空外空内外空乃至无法有法空无四念处乃至无八圣道分无佛十力乃至无十八不共法无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无辟支佛道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修般若波罗蜜亦如是世尊应礼是诸菩萨摩诃萨能大誓庄严世尊是人为众生大誓庄严勤精进如为虚空大誓庄严勤精进世尊是人欲度众生如欲度虚空世尊是诸菩萨摩诃萨大誓庄严如为虚空等众生大誓庄严世尊是人大誓庄严欲度众生为如举虚空世尊诸菩萨摩诃萨得大精进力欲度众生故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世尊诸菩萨摩诃萨大誓庄严欲度众生故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世尊诸菩萨摩诃萨大勇猛为度如虚空等众生故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世尊若三千大千世界满中诸佛譬如竹苇甘蔗稻麻丛林诸佛若一劫若减一劫常说法一一佛度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令入涅槃世尊是众生性亦不减亦不增何以故众生无所有故众生离故乃至十方世界中诸佛所度众生亦如是世尊以是因缘故我如是说『是人欲度众生故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欲度虚空』」

是时有一比丘作是言我礼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中虽无法生无法灭而有戒定众慧众解脱众解脱知见众而有诸须陀洹诸斯陀含诸阿那含诸阿罗汉诸辟支佛有诸佛而有佛宝法宝比丘僧宝而有转法轮

尔时释提桓因语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习般若波罗蜜为习何法

须菩提语释提桓因言「憍尸迦是菩萨摩诃萨习般若波罗蜜为习空

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般若波罗蜜亲近读诵说正忆念我当作何等护

尔时须菩提语释提桓因言「憍尸迦汝颇见是法可守护者不

释提桓因言「不也须菩提我不见是法可守护者

须菩提言「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如般若波罗蜜中所说行即是守护所谓常不远离如所说般若波罗蜜行是善男子善女人若人若非人不得其便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不远离般若波罗蜜憍尸迦若人欲护行般若波罗蜜菩萨为欲护虚空憍尸迦于汝意云何汝能护梦化不

释提桓因言「不能护

「若人欲护行般若波罗蜜诸菩萨摩诃萨亦如是但自疲苦憍尸迦于汝意云何能护佛所化不

释提桓因言「不能护

「若人欲护行般若波罗蜜诸菩萨摩诃萨亦如是憍尸迦于汝意云何能护法性实际不可思议性不

释提桓因言「不能护

「若人欲护行般若波罗蜜诸菩萨摩诃萨亦如是

尔时释提桓因问须菩提「云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知见诸法如梦如焰如影如响如幻如化诸菩萨摩诃萨如所知见故不念梦不念是梦不念用梦不念我梦化亦如是

须菩提言「憍尸迦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念色不念是色不念用色不念我色是菩萨摩诃萨亦能不念梦不念是梦不念用梦不念我梦乃至化亦不念化不念是化不念用化不念我化受想行识亦如是乃至一切智不念一切智不念是一切智不念用一切智不念我一切智是菩萨摩诃萨亦能不念梦不念是梦不念用梦不念我梦乃至化亦如是如是憍尸迦菩萨摩诃萨知诸法如梦如焰如影如响如幻如化

尔时佛神力故三千大千世界中诸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乐天他化自在天梵身天梵辅天梵众天大梵天少光天乃至净居天是一切诸天以天栴檀华遥散佛上来诣佛所头面礼佛足却住一面尔时四天王天释提桓因及三十三天——梵天王乃至诸净居天——佛神力故见东方千佛说法亦如是相如是名字说是般若波罗蜜品诸比丘皆字须菩提问难般若波罗蜜品者皆字释提桓因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如是各千佛现

尔时佛告须菩提「弥勒菩萨摩诃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亦当于是处说般若波罗蜜贤劫中诸菩萨摩诃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亦当于是处说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弥勒菩萨摩诃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用何相何因何义说是般若波罗蜜义

佛告须菩提「弥勒菩萨摩诃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色非常非无常』当如是说法『色非苦非乐色非我非无我色非净非不净』当如是说法『色非缚非解』当如是说法『受想行识非常非无常』乃至『非缚非解』当如是说法『色非过去色非未来色非现在』当如是说法受想行识亦如是色毕竟净当如是说法『受想行识毕竟净』当如是说法乃至『一切智毕竟净』当如是说法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清净

佛言「色清净故般若波罗蜜清净受想行识清净故般若波罗蜜清净

「世尊云何色清净故般若波罗蜜清净云何受想行识清净故般若波罗蜜清净

佛言「若色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是名色清净受想行识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是名受想行识清净复次须菩提虚空清净故般若波罗蜜清净

「世尊云何虚空清净故般若波罗蜜清净

佛言「虚空不生不灭故清净般若波罗蜜亦如是复次须菩提色不污故般若波罗蜜清净受想行识不污故般若波罗蜜清净

「世尊云何色不污故般若波罗蜜清净受想行识不污故般若波罗蜜清净

佛言「如虚空不可污故虚空清净

「世尊云何如虚空不可污故虚空清净

佛言「虚空不可取故虚空清净虚空清净故般若波罗蜜清净复次须菩提虚空可说故般若波罗蜜清净

「世尊云何虚空可说故般若波罗蜜清净

佛言「因虚空中二声出若波罗蜜亦如虚空可说故清净须菩提虚空不可说故般若波罗蜜清净

「世尊云何虚空不可说故般若波罗蜜清净

佛言「如虚空无可说故般若波罗蜜清净复次如虚空不可得故般若波罗蜜清净

「世尊云何如虚空不可得故般若波罗蜜清净

佛言「如虚空无所得般若波罗蜜亦如虚空无所得故清净复次须菩提一切法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故般若波罗蜜清净

「世尊云何一切法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故般若波罗蜜清净

佛言「一切法毕竟清净故般若波罗蜜清净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般若波罗蜜亲近正忆念者终不病眼耳鼻舌身亦终不病身无形残亦不衰终不横死无数百千万诸天——四天王天乃至净居诸天——皆悉随从听受六斋日——月八日二十三日十四日二十九日十五日三十日诸天众会善男子善女人为法师者在所说般若波罗蜜处皆悉来集是善男子善女人在大众中说是般若波罗蜜得无量无边阿僧祇不可思议不可称量福德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六斋日——月八日二十三日十四日二十九日十五日三十日——在诸天众前说是般若波罗蜜是善男子善女人得无量无边阿僧祇不可思议不可称量福德何以故须菩提般若波罗蜜是大珍宝何等是大珍宝是般若波罗蜜能拔地狱畜生饿鬼及人中贫穷能与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能与四天王天处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处能与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中广说十善道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毘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广说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广说佛十力乃至一切从是中学出生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出生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身天梵辅天梵众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阿那婆迦天得福天广果天无想天阿浮诃那天不热天快见天妙见天阿迦尼咤天虚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有想非无想处天是法中学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得辟支佛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故须菩提般若波罗蜜名为大珍宝珍宝波罗蜜中无有法可得若生若灭若垢若净若取若舍珍宝波罗蜜亦无有法若善若不善若世间若出世间若有漏若无漏若有为若无为以是故须菩提是名无所得珍宝波罗蜜须菩提是珍宝波罗蜜无有法能染污何以故所用染法不可得故须菩提以是故名无染珍宝波罗蜜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亦如是不知亦如是不分別亦如是不可得亦如是不戏论是为能修行般若波罗蜜亦能礼觐诸佛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佛游诸佛刹成就众生净佛国土须菩提是般若波罗蜜于诸法无有力无非力亦无受亦无与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般若波罗蜜亦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不舍欲界不住欲界不舍色界不住色界不舍无色界不住无色界是般若波罗蜜不与檀那波罗蜜亦不舍不与尸波罗蜜亦不舍不与羼提波罗蜜亦不舍不与毘梨耶波罗蜜亦不舍不与禅那波罗蜜亦不舍不与般若波罗蜜亦不舍不与内空亦不舍乃至不与无法有法空亦不舍不与四念处亦不舍乃至不与八圣道分亦不舍不与佛十力亦不舍乃至不与十八不共法亦不舍不与须陀洹果亦不舍乃至不与阿罗汉果亦不舍不与辟支佛道亦不舍乃至不与一切智亦不舍是般若波罗蜜不与阿罗汉法不舍凡人法不与辟支佛法不舍阿罗汉法不与佛法不舍辟支佛法是般若波罗蜜亦不与无为法不舍有为法何以故若有诸佛若无诸佛是诸法相常住不异法相法住法位常住不谬不失故

尔时诸天子虚空中立發大音声踊跃欢喜以沤钵罗华波头摩华拘物头华分陀利华而散佛上如是言「我等于阎浮提见第二法轮转」是中无量百千天子得无生法忍

佛告须菩提「是法轮转非第一转非第二转是般若波罗蜜不为转不为还故出无法有法空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无法有法空故般若波罗蜜不为转不为还故出

佛言「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相空乃至檀那波罗蜜檀那波罗蜜相空内空内空相空乃至无法有法空无法有法空相空四念处四念处相空乃至八圣道分八圣道分相空佛十力佛十力相空乃至十八不共法十八不共法相空须陀洹果须陀洹果相空斯陀含果斯陀含果相空阿那含果阿那含果相空阿罗汉果阿罗汉果相空辟支佛道辟支佛道相空一切种智一切种智相空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诸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是摩诃波罗蜜何以故虽一切法自性空而诸菩萨摩诃萨因般若波罗蜜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法可得转法轮亦无法可转亦无法可还是摩诃波罗蜜中亦无有法可见何以故是法不可得若转若还一切法毕竟不生故何以故是空相不能转不能还无相相不能转不能还无作相不能转不能还若能如是说般若波罗蜜照开示分別显现解释浅易有能如是教者是名清净说般若波罗蜜亦无说者亦无受者亦无证者若无说无受无证亦无灭者是说法中亦无毕定福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遍叹品第四十四(丹百波罗蜜品)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无边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如虚空无边故

「世尊等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诸法等故

「世尊离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毕竟空故

「世尊不坏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一切法不可得故

「世尊无彼岸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无名无身故

「世尊空种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入出息不可得故

「世尊不可说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觉观不可得故

「世尊无名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受想行识不可得故

「世尊不去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一切法不来故

「世尊无移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一切法不可伏故

「世尊尽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一切法毕竟尽故

「世尊不生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一切法不灭故

「世尊不灭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一切法不生故

「世尊无作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作者不可得故

「世尊无知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知者不可得故

「世尊不到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生死不可得故

「世尊不失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一切法不失故

「世尊梦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乃至梦中所见不可得故

「世尊响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闻声者不可得故

「世尊影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镜面不可得故

「世尊焰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水流不可得故

「世尊幻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术事不可得故

「世尊不垢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诸烦恼不可得故

「世尊无净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烦恼虚诳故

「世尊不污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处不可得故

「世尊不戏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一切戏论破故

「世尊不念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一切念破故

「世尊不动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法性常住故

「世尊无染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知一切法无妄解故

「世尊不起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一切法无分別故

「世尊寂灭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一切法相不可得故

「世尊无欲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欲不可得故

「世尊无嗔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嗔恚不实故

「世尊无痴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无明黑暗灭故

「世尊无烦恼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分別忆想虚妄故

「世尊无众生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众生无所有故

「世尊无断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诸法不起故

「世尊无二边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离二边故

「世尊坏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一切法不相离故

「世尊不取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过声闻辟支佛地故

「世尊不分別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诸妄想不可得故

「世尊无量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诸法量不可得故

「世尊虚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一切法无所有故

「世尊无常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一切法破坏故

「世尊苦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一切法苦恼相故

世尊无我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一切法不著故

「世尊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一切法不可得故

「世尊无相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一切法不生故

「世尊内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内法不可得故

「世尊外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外法不可得故

「世尊内外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内外法不可得故

「世尊空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空空法不可得故

「世尊大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一切法不可得故

「世尊第一义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涅槃不可得故

「世尊有为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有为法不可得故

「世尊无为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无为法不可得故

「世尊毕竟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诸法毕竟不可得故

「世尊无始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诸法无始不可得故

「世尊散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散法不可得故

「世尊性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有为无为性不可得故

「世尊诸法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一切法不可得故

「世尊无所得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无所有故

世尊自相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诸法自相离故

「世尊无法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

「无法不可得故

「世尊有法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有法不可得故

「世尊无法有法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无法有法相不可得故

「世尊念处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身法不可得故

「世尊正勤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善不善法不可得故

「世尊如意足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四如意足不可得故

「世尊根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五根不可得故

「世尊力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五力不可得故

「世尊觉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七觉分不可得故

「世尊道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八圣道分不可得故

「世尊无作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无作不可得故

「世尊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空相不可得故

「世尊无相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寂灭相不可得故

「世尊背舍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八背舍不可得故

「世尊定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九次第定不可得故

「世尊檀那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悭贪不可得故

「世尊尸罗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破戒不可得故

「世尊羼提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忍不忍不可得故

「世尊毘梨耶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懈怠精进不可得故

「世尊禅那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定乱不可得故

「世尊般若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痴慧不可得故

「世尊十力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一切法不可伏故

「世尊四无所畏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道种智不没故

「世尊无碍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一切法无障无碍故

「世尊佛法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过一切法故

「世尊如实说者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一切语如实故

「世尊自然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一切法中自在故

「世尊佛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知一切法一切种智故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


校注

二【大】四【宋】【元】【明】【宫】 叹【大】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叹【圣】不分卷【圣】 那【大】*〔-〕【圣】* 常【大】〔-〕【宋】【元】【宫】 相【大】〔-〕【明】【圣】 受【大】〔-〕【圣】 故【大】*〔-〕【宋】【元】【明】【宫】【圣】* 是【大】是净【宋】【元】【明】【宫】 菩【大】若菩【宋】【元】【明】 以上梵. ity ukta Mārgajñatā, ĀryapañcaAbhisamayālaṃkārā' nusāreṇa saṃśodhitāyām Antadvayaviśuddhi parivarto dvitīyaḥ, 以下至第四十三无作品终梵. Sarvajñatā dhikāra caryāviśeṣa parivartaḥ tṛtīyaḥ. 若【大】〔-〕【宋】【元】【明】【宫】 识【大】受想行识【宋】【元】【明】【宫】 与【大】与与【宫】【圣】与于【宋】【元】 入【大】〔-〕【圣】 我【大】〔-〕【宋】【元】【明】【宫】 毕竟空【大】〔-〕【宋】【元】【宫】【圣】 说【大】许【圣】 须菩提汝【大】汝须菩提【宋】【元】【明】【宫】须菩提【圣】 忆【大】〔-〕【圣】 起【大】生【宫】 灭【大】作【宋】【元】【明】【宫】 无【大】*不【圣】* 作【大】灭【宫】 相【大】〔-〕【圣】 卷第十八终【圣】以上大般若第二会第四十清净品梵. ity ukto vipakṣa pratipakṣau. (丹面品)六字【大】〔-〕【宋】【元】【明】【宫】【圣】 常【大】〔-〕【圣】 净【大】〔-〕【圣】 为【大】*是【元】【明】【圣】* 种【大】*〔-〕【圣】* 是【大】〔-〕【圣】 道【大】果【宫】 虚【大】如虚【宋】【元】【明】【宫】 提【大】提如是如是甚深法若说亦不增不减若不说亦不增不减譬如佛尽形寿若赞若毁虚空赞时亦不增不减毁时亦不增不减须菩提【圣】 誓【大】*〔-〕【圣】* 诃萨【大】〔-〕【圣】 如【大】〔-〕【圣】 得【大】〔-〕【圣】 世界【大】*国土【宋】【元】【明】【宫】【圣】* 甘【大】苷【圣】 丛林【大】茅丛【宫】 常【大】〔-〕【宫】 我【大】我当【明】【圣】 般【大】〔-〕【圣】 无法【大】〔-〕【圣】 众【大】*品【宋】【宫】* 诸【大】〔-〕【圣】 有【大】〔-〕【宋】【元】【明】【宫】 语【大】诸【圣】 法【大】〔-〕【宋】【元】【明】【宫】【圣】 是【大】〔-〕【圣】 不【大】不能【圣】 响【大】*向【圣】* 但【大】徒【宋】【元】【明】【宫】【圣】 乐【大】*自乐【宫】* 华【大】香【宋】【元】【明】【宫】 时【大】〔-〕【圣】 污【大】*行【圣】* 故【大】〔-〕【宋】【元】【明】【宫】【圣】 若【大】〔-〕【圣】 相【大】故【明】 老【大】耄【圣】 皆悉【大】悉皆【宋】【元】【明】【宫】 义【大】〔-〕【圣】 大姓【大】〔-〕【圣】 那【大】*〔-〕【圣】* 智【大】种智【明】【圣】 迦【大】伽【宋】【元】【明】【宫】 诃【大】阿【元】【明】【宫】 蜜【大】蜜多【宋】【元】【明】【宫】 珍【大】大珍【圣】 染【大】深【圣】 可【大】〔-〕【圣】 般若【大】〔-〕【圣】 尸【大】尸罗【宋】【元】【明】【宫】 处【大】〔-〕【圣】 摩华拘物头华【大】暮拘物陀【宫】【圣】 如【大】〔-〕【圣】 一切种智【大】〔-〕【圣】 性【大】相【圣】 照【大】诏【宋】【元】【明】【宫】【圣】 无【大】〔-〕【圣】 毕【大】必【圣】 田【大】〔-〕【圣】以上大般若第二会第四十一无摽帜品梵. Sarvakārajñatādhikāracaryāviśeṣa parivartaḥ tṛtīyaḥ 终. 遍叹【大】诸度【圣】百波罗蜜遍叹【宋】【元】【明】【宫】自第四十四品至第五十九品梵. Sarvakārā 'bhisambodhā 'dhikāras Tathatā parivartaś caturthaḥ. (丹百品)六字【大】〔-〕【宋】【元】【明】【宫】【圣】 灭【大】生【圣】 生【大】灭【圣】 佛【大】是般若波罗蜜佛【圣】 处【大】至处【圣】 法【大】诸法【宫】 无【大】〔-〕【宋】【元】【明】【宫】【圣】 实【大】可得【圣】 坏【大】破【元】【明】【圣】 诸【大】〔-〕【圣】 世【大】〔-〕【圣】 不【大】〔-〕【圣】 性【大】法【圣】 〔无所尊〕廿一字-【圣】 (无所得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十三字【大】〔-〕【圣】 佛言无所有故【大】〔-〕【圣】 世尊【大】〔-〕【圣】 诸法【大】〔-〕【圣】 相【大】〔-〕【宋】【元】【明】【宫】 根【大】五根【圣】 忍【大】〔-〕【圣】 忍【大】忍辱【圣】 者【大】〔-〕【宋】【元】【明】【圣】 知【大】〔-〕【圣】 法一切【大】〔-〕【明】【圣】 以上大般若第二会第四十二不可得品梵. ity uktā ākārāḥ. 二【大】四【宋】【元】【明】【宫】九【圣】
[A1] 贫【CB】【丽-CB】贪【大】(cf. K05n0003_p0361b04)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2)
关闭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2)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