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十
善知识品第二十二之二尔时,世尊告尊者须菩提言:「如是,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若如是行者,是为不行色,不行受、想、行、识。如是行者,普令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所共敬伏,不为彼等而能动乱。如是行者,不杂声闻、缘觉行,不住声闻、缘觉地。如是行者,是无所行而行、无所住而住,能入佛性,入如来性、自然智性、一切智性。如是行者,最上无胜,与般若波罗蜜多胜行相应。若诸菩萨摩诃萨于昼夜中如是勤行,即能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速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又,须菩提!假使阎浮提中一切众生一一皆得人身,悉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發是心已乃至尽寿,尊重恭敬供养诸佛,又复普于一切广行布施,即以如是布施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此诸人等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言:「须菩提!此诸人等以是因缘得福虽多,不如菩萨摩诃萨能一日中起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正念,随其菩萨所起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正念故,能为一切众生作大福田。何以故?菩萨能起平等慈心,余诸众生无有是心如菩萨摩诃萨者,唯除如来慈心具足。所以者何?诸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已能圆满不思议法,而常不离慈悲喜舍。须菩提!云何菩萨能为众生作大福田?须菩提!所谓菩萨因般若波罗蜜多故具足正慧,得是慧已,见诸众生如在牢狱受彼系缚。菩萨尔时得大悲心所护助故,即复以净天眼普遍观察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见有众生造无间业者,当受苦报堕诸见网不得出离。菩萨如是观已,深發大慈心、大悲心怜愍众生,以是大慈大悲光明普遍照耀。而彼菩萨作如是念:『我当为一切众生作大依怙,广为一切众生解脱诸苦。』作是念已,不住是相亦不住余相。须菩提!此名菩萨摩诃萨大慧光明,是即能为众生作大福田。若菩萨摩诃萨如是行者,即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堪受一切世间信心所施,谓饮食、衣服、卧具、医药。菩萨虽复受施,以一心修习般若波罗蜜多故,于彼施者、受者及其所施,皆悉清净,得近一切智。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若欲不虚受其国中信施,若欲引示众生所行正道,若欲救度众生脱三界缚,若欲拔济众生出轮回苦,若欲开导众生清净慧眼者,应当發起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正念,若起是念即与般若波罗蜜多言说相应。何以故?菩萨有所言说皆随顺般若波罗蜜多念,若有所念亦随顺言说,即得不离般若波罗蜜多。是故菩萨于昼夜中不应离是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正念。须菩提!譬如有人得未曾有大摩尼宝,得是宝已心大欢喜,后于异时或有因缘而失此宝。须菩提!彼人以是缘故,心生愁恼忧苦追悔,常作是念:『我今何故失此大宝?』如是思念无有间断。须菩提!菩萨亦复如是,大法宝者所谓般若波罗蜜多,菩萨得是般若波罗蜜多大法宝故,常起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正念,常不离一切智心。」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自性空故、离故,一切念亦空亦离者。云何佛说菩萨摩诃萨常不离般若波罗蜜多相应念耶?」
佛言:「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能如是知一切法自性空故、离故,一切念亦空亦离者,即是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正念,即是不离一切智心。何以故?般若波罗蜜多空中无增无减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多空中无增无减者,菩萨摩诃萨云何能增长般若波罗蜜多?云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佛告须菩提言:「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于是中有增有减,即般若波罗蜜多空中亦增亦减。若菩萨摩诃萨空中无增无减者,即般若波罗蜜多空中亦无增无减。须菩提!菩萨摩诃萨空中无所增减故,菩萨摩诃萨以是无增减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闻是说已不惊不怖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名为行般若波罗蜜多。」
须菩提言:「般若波罗蜜多相是行般若波罗蜜多不?」
佛言:「不也,须菩提!」
须菩提言:「般若波罗蜜多空相是行般若波罗蜜多不?」
佛言:「不也,须菩提!」
须菩提言:「离般若波罗蜜多空相有法可行般若波罗蜜多不?」
佛言:「不也,须菩提!」
须菩提言:「空可行般若波罗蜜多不?」
佛言:「不也,须菩提!」
须菩提言:「离空有法可行般若波罗蜜多不?」
佛言:「不也,须菩提!」
须菩提言:「空可行空不?」
佛言:「不也,须菩提!」
须菩提言:「色可行般若波罗蜜多不?」
佛言:「不也,须菩提!」
须菩提言:「受、想、行、识可行般若波罗蜜多不?」
佛言:「不也,须菩提!」
须菩提言:「离色,有法可行般若波罗蜜多不?」
佛言:「不也,须菩提!」
须菩提言:「离受、想、行、识,有法可行般若波罗蜜多不?」
佛言:「不也,须菩提!」
须菩提言:「菩萨摩诃萨当云何行是行般若波罗蜜多?」
佛言:「须菩提!汝见有法可行般若波罗蜜多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言:「须菩提!汝见般若波罗蜜多是菩萨摩诃萨所行处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言:「须菩提!若法无所得即法不可见,是中有生可生、有灭可灭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言:「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了如是相,即得无生法忍,菩萨摩诃萨具是忍者,即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须菩提!此名如来无所畏行,菩萨摩诃萨若如是行,即得佛无上智、广大智、最上利智、一切智智。如是行者是无处所行。」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以是无生法可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不?」
佛言:「不也,须菩提!」
须菩提言:「当以何法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佛言:「须菩提!汝见有法可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言:「须菩提!汝见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所记不?」
须菩提言:「我不见是法有所记別,亦复不见有授记法。何以故?一切法无所得故。世尊!以是义故,我知一切法无证、是中无证者,一切法无得、是中无所得。」
尔时,帝释天主在大会中,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般若波罗蜜多最上甚深,难可得见、难可得闻,亦复于中难解难入。」
佛告帝释天主言:「憍尸迦!如是,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最上甚深,难见难闻、难解难入。憍尸迦!如虚空甚深故,般若波罗蜜多亦甚深,虚空空故,般若波罗蜜多亦空,虚空离故,般若波罗蜜多亦离,虚空难见故,般若波罗蜜多亦难见,虚空难解故,般若波罗蜜多亦难解。」
帝释天主白佛言:「世尊!若有人得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听受读诵、为人演说乃至书写者,当知是人具足最上善根。」
佛言:「憍尸迦!如是,如是!若有人得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听受读诵、为人演说乃至书写者,我说是人已能具足最上善根。憍尸迦!于汝意云何,正使阎浮提一切众生皆得人身,一一众生具修十善,彼诸善男子、善女人等,以是缘故得福多不?」
帝释天主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言:「憍尸迦!彼善男子、善女人得福虽多,不如有人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听受读诵、为人演说乃至书写者,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庾多分,算分、数分及譬喻分,乃至乌波尼杀昙分皆不及一。」
尔时,会中有一苾刍,闻是说已,谓帝释天主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暂得闻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而能一念生净信者,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胜过仁者。」
是时,帝释天主谓彼苾刍言:「若善男子、善女人,一發心顷生净信者尚胜于我,何况广能听受读诵、为人演说乃至书写。又复何况随听受已,如所说学、如所说行、修习相应。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修菩萨行,胜过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苾刍!非但胜彼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亦复胜于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及其缘觉。非但胜于须陀洹乃至缘觉,亦复胜余菩萨远离般若波罗蜜多无善巧方便行布施者。非但胜彼菩萨如是布施,亦复胜余菩萨远离般若波罗蜜多无善巧方便持净戒者。非但胜彼菩萨如是持戒,亦复胜余菩萨远离般若波罗蜜多无善巧方便修忍辱者。非但胜彼菩萨如是忍辱,亦复胜余菩萨远离般若波罗蜜多无善巧方便發精进者。非但胜彼菩萨如是精进,亦复胜余菩萨远离般若波罗蜜多无善巧方便修禅定者。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闻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能如说学、能如说行,而能具足善巧方便,是故胜过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乃至声闻、缘觉及余菩萨。当知是菩萨善行般若波罗蜜多,是菩萨能近一切智不远离诸佛,是菩萨成熟善根当坐道场,是菩萨能断众生诸烦恼苦。若菩萨摩诃萨能如是学者,是为学菩萨法,不学声闻、缘觉法,是学般若波罗蜜多。又,菩萨摩诃萨如是学时,当有护世四大天王来菩萨所作如是言:『善男子!汝当精勤疾学是般若波罗蜜多,疾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汝当坐道场时,我等四王各持宝钵奉上于汝。』世尊!非但护世四王现菩萨前作如是说,我亦常往彼菩萨所而为护助,况复诸余天子。何以故?是菩萨能如是学般若波罗蜜多,学已能行,甚为希有。世间众生有诸苦恼,菩萨已能远离诸苦,于一切处作大利乐。世尊!此为菩萨学般若波罗蜜多现世功德。」
尔时,尊者阿难即作是念:「此帝释天主快说是语,为自辩才如是说耶?为佛威神所护念耶?」
尔时,帝释天主承佛威神知其念,即谓言:「尊者!当知如我所说,皆是世尊威神建立。」
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言:「如是,如是!如帝释天主此所乐说,当知皆是佛威神力而为护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