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华经卷第四

往古品第七

佛告诸比丘「乃去往古久远世时不可计会无央数劫有佛号大通众慧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众祐世界曰大殖稼劫名所在形色其佛说经不可称限譬如于是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土地有一士夫皆悉破碎此一佛国悉令如尘则取一尘过东方如千佛界中尘之数国乃著一尘如是比类复取一尘越东如前佛界尘数乃著一尘悉使尘尽三千大千世界中尘令无有余遍于东方如是比类无量佛国于意云何宁可称限得诸佛界边际不乎

比丘答曰「不也世尊不也安住

佛言比丘「如是等伦佛土诸数悠邈犹如有人一一取尘著诸佛土若干之限诸佛国尘不可称量亿百千姟兆载诸劫欲知其佛灭度以来劫数长久不可思议无量难测大通众慧道力示现灭度以后法住劫数亦复如是

世尊颂曰

「我念过去  无数亿劫  时有如来
两足之尊  名大通慧  无极慈仁
于时世尊  黎庶之上  比如皆取
此佛世界  悉破碎之  尽令如尘
假使有人  一一取尘  过千佛界
乃著一尘  如是次第  圣尊国土
其人著尘  皆令悉  若干之数
悉令周普  世界众限  有不可数
一切所有  大圣国土  诸所有尘
不可限量  皆悉破碎  令无有余
大圣至尊  逝来如斯  其佛安住
灭度已竟  劫数如是  无量亿千
若欲料限  无能思议  灭度已来
若干劫数  彼时导师  过久乃尔
诸弟子众  及菩萨行  如来之慧
巍巍如斯  今佛悉念  圣灭度来
比丘欲知  佛之智慧  圣明普达
等无有异  佛皆觉了  过无数劫
不计微妙  无漏之

佛告诸比丘「其大通众慧如来正觉寿四十四亿百千劫以无上正真道初升道场坐于树下一劫默然至于二劫不得正觉乃至十劫而不兴起身不动摇体不倾倚亦不自念都无思想而向诸法遂坐佛树降魔官属当成正觉忉利诸天子化作大师子座面四十里佛坐其上世尊坐定诸梵天子普雨天华周四千里自然风起吹放众华散于佛上佛在树下满十中劫天华纷纷尽劫不绝又四天王及诸天子作众伎乐音如雷震常以华香伎乐供养大圣未曾休懈

佛告比丘「时世尊大通众慧乃至十劫逮成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至于灭度供养不懈其佛在家未舍国去为太子时有十六子端正殊好智慧难及色像第一儒雅仁和时十六国王子者各各自有若干种乐所居游观快不可言种种显现琴瑟伎乐亦不可量见佛世尊成最正觉时有自然大法音声寻则弃国舍转轮王位万民伎乐诸欲之娱眷属围绕及诸圣贤大响帝王百千之数并不可计亿百千姟群萌之类营从集会往诣世尊所处道场欲得稽首奉受佛教群从佥然雍雍肃肃稽首佛足绕佛三匝却住一面以偈颂曰

「『大通众慧  极尊无上  积累平等
无量亿数  以上妙谊  愍伤一切
所愿具足  于是贤圣  修勤苦行
竟十中劫  专精一心  处在一座
其身清净  而不动摇  烧诸苦患
如拔树根  分別于心  而志湛泊
未曾进退  亦不倾倚  无有增减
默然而应  究竟寂  无有诸漏
现在吉祥  常获大安  无想著故
得尊佛道  我等见之  增智无畏
如是比类  长益德义  不计身命
皆断苦患  积累忍辱  不贪安乐
分別道慧  不处恼痛  号在闲居
兴發精进  其不笃信  诸佛音声
长夜增益  恶道之罪  则失人身
堕落恶趣  为一切世  所见谤毁
今以逮见  世之圣父  其道最上
无有众漏  于此世间  而见救护
及诸过去  大圣导师』」

佛告比丘「斯诸帝王及诸太子太子兄弟年既幼少嗟叹称誉大通众慧如来至尊等正觉以此雅颂宣扬已竟启劝世尊愿说经法安住分別多所安隐多所愍伤饶益众生安诸天人复以此偈而赞颂曰

「『惟愿大圣  赞说经典  开化众生
發起黎庶  三界群萌  悉共渴仰
使建道意  皆令蒙度
诸佛普大圣  百福法庄严
无极仙逮获  慧则最尊妙
为诸天讲法  及世间人民
度脱我等类  普及诸群萌
应时彰现露  如来之慧谊
犹如今于此  显导上尊道
令诸群品类  予等获此法
悉解于一切  诸行慧本末
皆为分別说  前世所行德
普见知黎庶  心本所好乐
则为转法轮  最胜无等伦
勉脱众生厄  悉令至大道』」

佛告诸比丘「于时世尊大通众慧如来变化十方世界各各五百亿百千佛土六反震动光明普照无所不周皆于一切诸佛境界虚空大神若干种明日月光耀远照无极尊无等伦诸天宫殿馆宇之明梵天往返自然威其佛变现瑞应光明皆覆蔽之悉令不天上世间晃昱晖曜众生品类若生彼界皆相见知各自说言『此间今日卒有人生时于天上震动所现靡不周遍

「尔时东方佛土边无限亿百千梵天宫殿自然为明威曜巍巍诸梵自念『无数梵宫宫殿馆宇㸌明无所不接有何瑞应而现斯变』于时五百世界诸亿百千大梵天众各从宫殿云集而会时于众中有大梵天号护群生为诸梵天而叹颂曰

「『今日我等  宫殿室宅  诸贤当知
此大光明  诸天最胜  志所乐喜
以何因缘  现此瑞应  善哉当
趣求斯谊』  时诸天子  今日自兴
『承何圣旨  现神如是  今所睹见
本未曾有  亲近诸天  为人中王
将无大圣  兴出于世  最妙光明
照于十方  所变感动  乃如是乎』」

佛告诸比丘「时五百世界亿百千姟梵天悉共相和从东方来遥见西方大通众慧如来正觉处于道场在菩提树下坐师子床诸天阿须伦迦留罗真陀罗摩休勒人与非人及十六子眷属围绕适睹是已悉共启劝欲令说经即诣如来稽首于地绕佛无数匝执其莲华如大须弥及散佛树树高四十里普已本土梵天宫殿奉进世尊惟愿哀愍纳受宫殿华土之供偈颂赞曰

「『见佛无量  得未曾有  多所愍伤
兴出于世  世尊所演  如师子吼
则已将护  十方黎庶  我等经历
所从来处  去此五百  亿百千界
计诸世界  若干之类  皆弃宫殿
咸诣圣尊  一切皆是  宿命净德
若干丽妙  诸宝宫殿  惟加临眄
而居其中  愿發大哀  愍伤受之』」

佛告诸比丘「时大梵天众面赞叹佛五百人俱白世尊曰『愿转法轮演大圣典勉济群黎使获灭度』时五百梵天亿百千众合一音声而叹颂曰

「『世尊愿说经  两足上分別
当现慈心力  度众勤苦患』」

佛告诸比丘「于时世尊见诸梵天所上宫殿默然受之尔时东南方去是五百亿百千世界诸梵天众各各自从宫殿皆见光明晃晃铄铄无不周接怪未曾有悉俱集会于众会中有大梵天号最慈哀为诸梵天而叹颂曰

「『诸大天当知  此则本瑞应
宫殿悉感动  最有大名闻
德诸天子  人人云集此
则是其威神  令宫殿巍巍
今佛兴于世  两足之中尊
所以令馆宇  现光明如是
吾等当往质  斯事不可妄
昔至于今  睹瑞无若兹
四方有光明  至于亿国土
今有定至诚  佛当成于世』」

佛告诸比丘时五百亿百千梵天各从宫殿骆驿四出以诸天华如须弥山诣西北角遥见如来大通圣慧处于道场于佛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阿须伦迦留罗真陀罗摩休勒眷属围绕而为说经法适见佛已寻时即往稽首于地绕无数匝手执大华而散佛上时大梵天及诸眷属以颂赞曰

「『礼无等伦  则为大仙  天中之天
声如哀鸾  唱导普护  诸天人民
愿稽首礼  愍伤世俗  得未曾有
在在难值  久思光颜  今日乃见
本于百劫  积德解空  八十亿佛
寿如尘劫  又人中尊  分別空慧
而常讲说  善权方便  诸天群
人民得觐  具足亿姟  八十之数
其眼彻见  在所救济  多所拥护
于佛道法  故出于世  愍伤众庶
我等福会  甚难值遇』」

佛告诸比丘「无数亿千梵天之众劝發世尊愿转法轮演出典谊散告群生救脱三界令获安隐

尔时诸梵天悉俱等心同声赞曰

「『最上大人  愿转法轮  惟讲经典
为十方人  度脱群萌  苦恼之患
令一切人  喜踊亘然  其有闻者
得成佛道  诸天人民  咸蒙安隐
阿须伦身  当复减损  施于忍辱
安隐之事』」

佛告诸比丘「大通众慧如来默然可之南方西方亿百千姟诸佛世界诸大梵天宫殿馆宇悉为普明弈弈煌煌靡不周达时诸梵天自见宫殿威变煜爚怪未曾有悉俱集会各自念言『我等宫殿何乃如』于其众中有大梵天名曰善法独叹颂曰

「『大圣而兴  所举不妄  一切宫殿
威光重照  有此瑞应  现于世间
善哉行求  如斯奥谊  过去无数
亿千诸劫  未曾睹见  如是感动
将以如来  出现于世  令诸天子
自然来会』」

佛告诸比丘「时五百百千亿诸梵天人从其所处遥见大华如须弥山各手执持众供养具行诣北方瞻觐如来大通众慧佛处于道场树下师子座上与无央数诸天阿须伦迦留罗真陀罗摩休勒眷属围绕讲说经法即诣佛所稽首于地绕无数匝手执大华如须弥山供养散佛寻以宫殿奉上世尊惟愿愍伤受而处之时诸梵天等心同声而叹颂曰

「『诸佛现世  甚难得值  久不瞻睹
今日乃觐  侥幸来至  蠲除爱欲
具足充满  于三千刹  诸大导师
饱满饥虚
古来至今  未曾见闻  如灵瑞华
尠可遭值  道慧难遇  时时乃有
我等宫殿  雅丽无量  承佛威神
而得获此  唯垂大哀  纳受所进
愿处其中  显现道

「时诸梵天劝请世尊惟转法轮分別经典令诸天神沙门梵志多所愍伤普安一切天上世间悉当蒙恩于是梵天与群侍俱等心同声而叹颂曰

「『幸愿世尊  广演经典  加哀当转
大圣法轮  讲若干法  声若雷震
惟愿愍伤  吹大法螺  以大经典
雨于世界  分別善教  微妙之诲
我等劝助  愿讲道慧  开度众生
亿百千姟

「西南西北方东北方各各如是无数梵天不可计限上方下方各各如是自在宫殿睹见光明靡不周接怪之未有各从斯去五百亿百千世界诸梵天众各舍宫殿来诣佛所有大梵天名曰妙识即叹偈曰

「『善哉愿诸佛  世吼获圣明
为三界众生  开示正觉乘
普为世间眼  达见于十方
开通甘露门  度脱无数人
昔往古世  人中尊变现
空无思想念  使现于十方
长益乐地狱  好憙畜生处
后生堕饿鬼  亿数难思议
亡失于天身  寿终堕恶趣
若得听佛法  进获平等道
志行趣佛慧  将护众黎庶
皆得归安隐  不失快乐想
常不行佛道  不处于正法
违无量圣教  即堕于恶趣
睹见世光明  以善故来至
發一切众生  而行于慈哀
逮见于世尊  解空慧无漏
诸天及世间  于斯悉劝助
宫殿妙无量  犹如威神
普施明月珠  大导师愿受
人尊愿受供  愍伤幸宫殿
令此群品类  逮得无上道』」

佛告诸比丘「于时五百百千亿大梵天众赞叹佛已启劝令佛转大法轮开度十方安隐世人复叹颂曰

「『思愿讲说  无上法轮  惟雷法鼓
尊妙法音  度脱众生  勤苦之患
加哀示现  无为大道  我等劝助
唯圣说法  救护余类  及世间人
音声柔软  敷扬美响  亿百千劫
积累德行』」

佛告诸比丘「大通众慧如来尔时见十方无央数百千亿众生劝请说法及十六子国王太子转大法轮三转十二事开化發起沙门梵志诸天龙神众魔梵天及世人民为说苦本是为苦谛习尽道由是尽苦苦尽至道十二缘起具足分別从痴致行从行致识从识致名色从名色致六入从六入致习从习致痛从痛致爱从爱致受从受致有从有致生从生致老病死忧苦大患

又告比丘「大通众慧如来三说经法须臾之顷分別此谊令十六亿百千姟众漏尽意解逮得六通三达之智无央数人皆得度脱如是至三第四说经江河沙等亿百千姟群生听经一一皆获漏尽意解诸声闻众不可称计

尔时十六国王太子以家之信出家为道皆为沙弥聪明智慧多有方便以曾供养亿百千佛造立众行求无上正真道俱白佛言『今大会声闻众无央数亿百千人有大神足已具成就惟为我等讲演无上正真道谊愿弘慧见指示其处当从如来学大圣教以共劝进观察其本』于时世尊悉见幼童国王太子心之所念则为国王及诸眷属讲说经法八十亿百千姟人皆作沙门于时彼佛观诸沙门心之本原为二万劫说《正法华》方等经典菩萨所行一切佛护皆已周遍四部众会普等无异十六幼童沙弥兄弟闻佛所说悉共受持讽诵讲赞其佛授决当得无上正真之道说是经已声闻欢喜十六沙弥无数亿百千姟诸菩萨众皆得本志彼佛说是于八万劫未曾休懈说斯经已即入静室精思闲定四十万劫三昧正受

「尔时十六王子为沙弥者行菩萨道本是佛子睹见世尊独处闲居各各豫严法座欲用敷演广彼法谊于时都会八万四千劫分別说经一一菩萨化度六十万江河沙亿百千姟处于无上正真道皆立大乘其大通众慧如来八十四万劫乃从三昧兴就法座普告一切诸比丘众『十六王子所建功德难及无量至未曾有智慧巍巍则以供养无数亿百千诸佛众行具足普受圣慧入于道明合集佛智诸比丘众皆当稽首恭敬自归十六仁贤数数莫懈其志声闻缘觉乘已得声闻缘觉之路若行菩萨及成就者其新發意皆当付此诸族姓子听所说经不拒逆者皆当逮得无上正真之道成佛圣慧诸族姓子顺世尊教以是正法数数分別为一切说其十六子具菩萨乘一一开化六十江河沙等人所生之处常共俱会亦复普说听正法谊各各值见四十亿百千诸佛世尊或当复更见诸佛者我班宣四辈』」

佛言「欲知尔时十六国王子乎

「不及也

佛言今皆成无上正真之道今悉现在处于十方说法救护无数亿百千姟兆载声闻众不可称计菩萨东方现在甚乐世界有二佛号无怒岗如来至真等正觉东南方现在二佛号师子响师子幢如来南方现在二佛号一住常灭度如来西南方现在二佛号帝幢梵幢如来西方现在二佛号无量寿超度因缘如来西北方现在二佛号栴檀神通山藏念如来北方现在二佛号乐雨雨音王如来东北方现在二佛号除世惧今吾能仁于忍世界得成如来至真等正觉合十六尊

又告比丘「吾等十六为沙弥时在彼佛世讲说经法众生听受一一菩萨开化无量诸江河沙亿百千姟發无上正真道者今得成就为菩萨道住声闻地者渐当诱进无上大道稍稍当成最正觉所以者何如来之慧难限难计不可逮及为若此也

又告比丘「何所是乎吾为菩萨时开化无量亿百千姟江河沙等听闻咨受诸通慧者当来末世或有發意学弟子乘成为声闻后不肯听受菩萨之教不解佛慧不行菩萨一切志在无为之想谓当灭度甫当往至他佛世界顺殊异行生异佛国当求道慧志听启受尔乃解知如来之法有一灭度无有二乘也皆是如来善权方便说三乘耳如来正觉灭度之时若有供养以清净行信乐妙言趣于经典一心定意为大禅思当知尔时观于如来皆普合会诸菩萨众会诸声闻听受此法尔乃睹见世间佛道无二灭度也如来正觉善权说耳其乐下劣小乘行者则自亡失远乎人种不解人本为欲所缚如来灭度时若有闻说欢喜信者佛恩所护

「假喻旷野五百里路逈绝无人亦无国君有一导师聪慧明达方策密谋隐知远近将众贾人欲度悬逈皆俱疲怠不能自前各思恋曰予等安处圣兴之土本国平雅有君长师父今来远涉极不任进宁可共还免离苦难导师愍之發来求宝中路而悔设权方便于大旷野度四千里若八千里以神足力化作大城告众商人无怀废退大国已至可住休息随意所欲饭食自恣欲得大宝于此索之

又告比丘「商人见城人民兴盛快乐无极怪未曾有离苦获安喜用自慰无复忧恐饥乏之患自谓无为如得灭度停止有日隐知欲厌没化城令无处所告众贾曰『速当转进到大宝地吾见汝等行疲心惧故现此城』」

又告比丘「如来如是为人等伦唱道经谊睹见生死长久艰难虚乏之患现于三乘禅定一心使得灭度又佛从本说有一乘闻佛讲法不受道慧若患厌者谓当积行甚为勤苦如来悉见其心所念志疲懈想为现声闻缘觉易得犹如无导化作大城人民饶裕商者晏息视如厌玩没之不现为众商人说幻化城其导师者谓如来也大旷野者谓五道生死众商贾人谓诸学者将行求宝谓说道慧菩萨行法中路厌玩不肯进者谓佛难得累劫积功不可卒成诱以声闻缘觉易办化作城者谓罗汉泥洹没城不现谓临灭度佛在前立劝發无上正真道意其罗汉事限碍非真不至大道若至他方与佛相见得不退转无所从生乃为大宝究竟之事

佛语诸比丘「如来说法尔等闻之谓悉备足不知所作尚未成办又如来慧普见世间一切人心示现泥洹如来至真等正觉善权方便说有三乘

尔时世尊欲重解谊说斯颂曰

「昔有大通  众慧导师  适坐道场
于佛树下  其佛定处  具十中劫
尚未得成  究竟道谊  诸天龙神
阿须伦等  普發精进  供养最胜
雨诸天华  纷纷如降  用散等觉
人中之导  于虚空中  畅發雷震
而以进贡  上尊大圣  最胜在彼
行甚勤苦  所行久长  成无上道
专精思惟  于十中劫  乃成正觉
大通众慧  诸天人民  亿百千姟
一切众生  欢喜踊跃  彼佛本有
诸子十六  皆顺禀受  人中道化
众庶之类  亿百千姟  眷属围绕
造两足尊  前稽首礼  师长圣尊
慇懃启谏  愿说经典  勇猛师子
讲未闻者  饱满我等  及世人民
十六荒域  及此世界  久远空墟
大圣乃兴  梵天宫殿  亘然大明
现众瑞应  悉分別说  东方世界
亿百千姟  五百国土  自然震动
彼有大梵  自处其宫  威神功德
巍巍最上  于时睹见  此本瑞应
寻即造诣  愍伤俗者  则以天华
供散大仁  皆用宫殿  奉上世尊
鼓乐弦歌  赞佛功德  劝谏正导
令转法轮  时人中尊  默然受之
寻为如应  解说经法  南方西方
北方世界  上方下方  四隅境域
亿千姟众  梵天悉来  各献所珍
以为供养  又复下方  诸界梵天
普亦如是  等无有异  皆以宫殿
奉上大圣  嗟叹如来  悉共劝助
愿转法轮  光阐心目  无数亿劫
难得值遇  惟垂示现  往古根力
加哀开䦱  甘露法门  普等法眼
分別慧谊  宣扬群典  若干品类
时佛为说  遍示四谛  一切具解
十二因缘  为显无黠  令得眼目
讲说生死  忧苦空患  一切世间
悉从生有  当知因是  致于终没
如来适说  是法欲竟  若干种类
无央数人  八十亿姟  众生之
于时听者  住声闻乘  何况余方
立第一地  彼时最胜  所说经法
如江河沙  黎庶清净  都卢志于
声闻之行  导师圣众  计数若兹
一切共算  不能称限  众等品类
一一如是  皆悉若斯  立大上慧
于时至尊  十六圣子  等俱学者
齐共同心  一切出家  咸为沙弥
而悉分別  佛方等经  吾等当成
世之明父  汝党如是  皆得上慧
斯诸众生  悉令如此
又如世尊  为法之眼  最胜至诚
见人心本  幼少为童  常行平等
而为众生  说上尊道  亿百千姟
无底譬喻  示现因缘  寻获报应
分別所兴  诸通敏慧  如诸菩萨
所当造行  于时大圣  为现真谛
显扬宣布  斯《正法华》  普雨讲说
大方等经  若干千颂  不可思念
无能限量  如江河沙  于时适说
斯之经典  则入静室  三昧等观
八十四万  劫中澹然  世雄尊师
定意如斯  时诸沙弥  觐瞻大圣
在于静室  而不出游  开化人民
无数亿千  觉了禅定  清净无漏
第一始设  于大法座  宣扬说此
仁贤经典  于安住教  流布佛化
如是比像  所造弘广  于江河沙
不可称限  亿百千数  皆听启受
安住之子  一一开导  算诸黎庶
无能限量  于时最胜  灭度之后
悉得觐于  四十亿佛  彼诸学士
适闻斯名  便即供养  两足之尊
有四事行  离垢为贵  悉得佛道
现在十方  斯十六  皆是佛子
普在八方  敷弘道  于彼所说
及听受者  是诸声闻  悉佛弟子
步步各各  若干色像  今当亲近
發大道意  吾身尔时  悟不觉者
皆令一切  咸得听受  尔诸贤者
号声闻子  善权方便  示诸人道
吾前世时  报应如斯  应所说法
是其因缘  假使不忍  修尊佛道
比丘当知  魔所娆  随其本性
凶弊纵恣  志不奉行  不乐空慧
无数百世  渴不值水  又当愚𫘤
常处恐惧  无数丈夫  百千之众
發迹而行  欲度旷野  又睹旷野
殊逈艰难  其里计数  五百踰旬
有一大人  贤圣明哲  导师开化
心无所畏  为彼贾人  导示径路
旷野悬邈  多有艰恐  无数亿人
创碍羸惫  各对导师  而自诉讼
吾等疲弊  不能进前  徒类今日
欲退还归  导师聪明  为方便父
谆谆宣喻  诱诲委曲  矜怜暗塞
欲弃宝退  坏败本计  中路规还
吾今宁可  设神足力  化造立作
广大城郭  严庄若干  亿千人民
而立房室  令微妙好  又当复化
大江流河  苑园浴池  华实滋茂
台馆殿宇  墙垣绮𡣶  男女若干
巨亿百千  诱恤勉励  使不恐惧
各自侥庆  欢喜悦豫  今日得至
于此大城  入市所娱  所欲之具
心怀忻然  如得灭度  尔等及吾
诸难以除  以亲亲故  欢悦所安
今日一切  恣所施为  从己所乐
周遍观采  与卿同心  故郑重说
悉来聚集  听闻所说  吾以神足
化作大城  吾时观察  枯燥荆棘
每惧仁等  创楚悔还  即设善权
化现众诸  且宜精志  顺路进前
佛告比丘  吾亦如是  见无央数
亿千众生  患厌勤苦  周旋迷惑
以方便教  而开导之  故佛念斯
如是利谊  厌于佛道  不得灭度
一切道父  而觉了之  贤等事办
今得罗汉  故劝助立  住斯德报
偶察诸贤  得至罗汉  汝等一切
皆弃众苦  一切众会  乃演斯法
诸佛大圣  善权方便  讲说佛教
大仙救护  其乘有一  未曾有二
休息尔等  故分別说  由是教化
此诸比丘  当兴精进  第一英妙
诸仁当志  一切敏慧  菩萨典法
无有灭度  我常發求  成诸通慧
得达十方  最胜之法  颜貌殊妙
相三十二  当得佛道  乃应灭度
诸大导师  说法如是  且令休息
自谓灭度  适得休息  言获无为
缘是之故  畅诸通慧

正法华经卷第四


校注

往【大】正法华经往【宋】【元】【宫】 央【大】鞅【宋】 殖【大】植【宋】【元】【明】【宫】 有人【大】其人【宫】 遍【大】通【宫】 谊【大】*义【宋】【元】【明】【宫】* 二【大】三【宋】【元】【明】【宫】 倚【大】*猗【宋】【宫】* 诸【大】〔-〕【宫】 面【大】高【宋】【元】【明】【宫】 殊【大】姝【宋】【元】【明】【宫】 雍雍肃肃【大】雍肃雍肃【宋】【元】【明】【宫】 清净【大】潜静【宋】【元】【明】潜净【宫】 定【大】然【宫】 道【大】边【宋】【元】【明】【宫】 闲【CB】【丽-CB】【宋】【元】【宫】间【大】 惟【大】唯【宋】【元】【明】【宫】 彰【大】障【宋】【元】【明】【宫】 导【大】道【宋】【元】【明】【宫】 予等【大】平等【宋】【元】【明】【宫】 勉【大】*免【宋】【元】【明】【宫】* 大【大】天【宋】【元】【明】【宫】 曜【大】*耀【宋】【元】【明】【宫】* 现【大】见【宫】 晖【大】辉【宫】 间【大】世间【宋】【元】【明】【宫】 宫【大】天【宋】【元】【明】〔-〕【宫】 往【大】住【宫】 菩提【大】佛【宋】【元】【明】【宫】 四【大】三【宫】 哀愍【大】愍哀【宋】【元】【明】【宫】 偈【大】〔-〕【宋】【元】【明】【宫】 天【大】〔-〕【宋】【元】【明】【宫】 上【大】止【宋】【宫】 铄铄【大】烁烁【元】【明】 德【大】得【宋】【元】【明】【宫】 昔【大】本【宋】【元】【明】【宫】 骆驿【大】络绎【元】【明】 已【大】以【宋】【元】【明】 在在【大】在世【宋】【元】【明】【宫】 臣【大】神【宋】【元】【明】【宫】 尔【大】〔-〕【宋】【元】【明】【宫】 踊【大】跃【宫】 弈弈煌煌【大】弈煌弈煌【宫】 煜【大】昱【宋】【元】【明】【宫】 之【大】是【宋】【元】【明】【宫】 百千【大】五百【宫】 树【大】于树【宋】【元】【明】【宫】 手执【大】则以【宋】【元】【明】【宫】 唯【大】*惟【宋】*【元】*【明】* 因【大】目【宫】 请【大】谏【宋】【元】【明】【宫】 方【大】*〔-〕【宋】【元】【明】【宫】* 各【大】各各【宫】 斯去【大】去斯【宋】【元】【明】【宫】 (乃昔十方)二十字【大】〔-〕【宫】 昔往【大】往昔【宋】【元】【明】 幸宫殿【大】奉殿馆【宋】【元】【明】幸殿馆【宫】 请【大】赞【宋】【元】【明】【宫】 习【大】集【宋】【元】【明】 尔时【大】于时【宋】【元】【明】【宫】 时【大】是【明】 幼【大】*幻【宫】* 姟【CB】【丽-CB】【宫】垓【大】 万【大】千【宋】【元】【明】【宫】 四【大】三【宫】 四【大】三【宫】 我【大】我皆令【宋】【元】【明】【宫】 佛言【大】〔-〕【宋】【元】【明】【宫】 曰【大】〔-〕【宋】【元】【明】【宫】 今【大】〔-〕【宋】【元】【明】【宫】 之【大】〔-〕【宋】【元】【明】【宫】 岗【大】冈【宋】【元】【明】【宫】 合【大】今【宫】 最【大】最上【宋】【元】【明】【宫】 言【大】空【宋】【元】【明】【宫】 予【大】子【宫】 导【大】元【宫】 饭【大】饮【宫】 没化【大】化没【宋】【元】【明】【宫】 贾【大】贾人【宋】【元】【明】【宫】 道【大】导【宋】【元】【明】【宫】 无导【大】导师【宋】【元】【明】元导【宫】 〔众庶足尊〕十六字-【宫】 众庶之类亿百千姟眷属围绕【大】〔-〕【宫】 造两足尊【大】〔-〕【宫】 十六【大】十方【宋】【元】【明】【宫】 弦【大】弦【宋】【元】【明】【宫】 隅【大】嵎【宫】 复【大】为【宫】 令得眼目【大】今得眼明【宋】【元】【明】今得眼目【宫】 俦【大】畴【宋】【宫】 敏【大】*愍【宋】【元】【明】【宫】* 雨【大】而【宋】【元】【明】【宫】 尊【大】导【宋】【元】【明】【宫】 童【大】种【宫】 尔【大】今【宋】【元】【明】【宫】 因【大】目【宫】 艰恐【大】恐难【宋】【元】【明】【宫】 诉讼【大】讼诉【宋】【元】【明】【宫】 规【大】退【宋】【元】【明】魂【宫】 严庄【大】庄严【明】 住【大】任【宫】 一切众会【大】一时聚会【宋】【元】【明】【宫】
[A1] 德【CB】【丽-CB】【碛-CB】[彳*惠]【大】(cf. K09n0117_p0838a11; Q09_p0215a02)
[A2] 谊【CB】【丽-CB】諠【大】(cf. K09n0117_p0841b11)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正法华经(卷4)
关闭
正法华经(卷4)
关闭
正法华经(卷4)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