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无垢称经卷第四
观有情品第七
时妙吉祥问无垢称:「云何菩萨观诸有情?」
无垢称言:「譬如幻师观所幻事。如是,菩萨应正观察一切有情。
「又,妙吉祥!如有智人观水中月、观镜中像、观阳焰水、观呼声响、观虚空中云城台阁、观水聚沫所有前际、观水浮泡或起或灭、观芭蕉心所有坚实、观第五大、观第六蕴、观第七根、观十三处、观十九界、观无色界众色影像、观燋败种所出牙茎、观龟毛等所作衣服、观夭没者受欲戏乐、观预流果所起分別萨迦耶见、观一来果受第三有、观不还果入母胎藏、观阿罗汉贪嗔痴毒、观得忍菩萨悭悋犯戒恚害等心、观诸如来习气相续、观生盲者睹见众色、观住灭定有出入息、观虚空中所有鸟迹、观半择迦根有势用、观石女儿所有作业、观佛所化起诸结缚、观诸毕竟不生烦恼、观梦悟已梦中所见、观不生火有所焚烧、观阿罗汉后有相续。如是,菩萨应正观察一切有情。所以者何?诸法本空,真实无我、无有情故。」
妙吉祥言:「若诸菩萨如是观察一切有情,云何于彼修于大慈?」
无垢称言:「菩萨如是观有情已,自念:『我当为诸有情说如斯法,令其解了。』是名真实修于大慈,与诸有情究竟安乐。如是,菩萨修寂灭慈,无诸取故;修无热慈,离烦恼故;修如实慈,三世等故;修不违慈,无等起故;修无二慈,离内外故;修无坏慈,毕竟住故;修坚固慈,增上意乐如金刚故;修清净慈,本性净故;修平等慈,等虚空故;修阿罗汉慈,永害结贼故;修独觉慈,不待师资故;修菩萨慈,成熟有情无休息故;修如来慈,随觉诸法真如性故;修佛之慈,觉悟睡梦诸有情故;修自然慈,任运等觉诸法性故;修菩提慈,等一味故;修无偏慈,爱憎断故;修大悲慈,显大乘故;修无诤慈,观无我故;修无厌慈,观性空故;修法施慈,离师卷故;修净戒慈,成熟犯戒诸有情故;修堪忍慈,随护自他令无损故;修精进慈,荷负有情利乐事故;修静虑慈,无爱味故;修般若慈,于一切时现知法故;修方便慈,于一切门普示现故;修妙愿慈,无量大愿所引發故;修大力慈,能办一切广大事故;修若那慈,了知一切法性相故;修神通慈,不坏一切法性相故;修摄事慈,方便摄益诸有情故;修无著慈,无碍染故;修无诈慈,意乐净故;修无谄慈,加行净故;修无诳慈,不虚假故;修深心慈,离瑕秽故;修安乐慈,建立诸佛安乐事故。唯,妙吉祥!是名菩萨修于大慈。」
妙吉祥言:「云何菩萨修于大悲?」
无垢称言:「所有造作、增长善根悉皆弃舍,施诸有情一切无悋,是名菩萨修于大悲。」
妙吉祥言:「云何菩萨修于大喜?」
无垢称言:「于诸有情作饶益事欢喜无悔,是名菩萨修于大喜。」
妙吉祥言:「云何菩萨修于大舍?」
无垢称言:「平等饶益,不望果报,是名菩萨修于大舍。」
妙吉祥言:「若诸菩萨怖畏生死,当何所依?」
无垢称言:「若诸菩萨怖畏生死,常正依住诸佛大我。」
又问:「菩萨欲住大我,当云何住?」
曰:「欲住大我,当于一切有情平等解脱中住。」
又问:「欲令一切有情解脱,当何所除?」
曰:「欲令一切有情解脱,除其烦恼。」
又问:「欲除一切有情烦恼,当何所修?」
曰:「欲除一切有情烦恼,当修如理观察作意。」
又问:「欲修如理观察作意,当云何修?」
曰:「欲修如理观察作意,当修诸法不生不灭。」
又问:「何法不生?何法不灭?」
曰:「不善不生,善法不灭。」
又问:「善、不善法孰为本?」
曰:「以身为本。」
又问:「身孰为本?」
曰:「欲贪为本。」
又问:「欲贪孰为本?」
曰:「虚妄分別为本。」
又问:「虚妄分別孰为本?」
又问:「倒想孰为本?」
曰:「无住为本。」
妙吉祥言:「如是,无住孰为其本?」
无垢称言:「斯问非理。所以者何?夫无住者,即无其本,亦无所住。由无其本、无所住故,即能建立一切诸法。」
时无垢称室中有一本住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法,得未曾有,踴跃欢喜,便现其身,即以天花散诸菩萨、大声闻众。时彼天花至菩萨身即便堕落,至大声闻便著不堕。时声闻众各欲去华,尽其神力皆不能去。
尔时,天女即问尊者舍利子言:「何故去华?」
舍利子言:「华不如法,我故去之。」
天女言:「止,勿谓此华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华如法,惟尊者等自不如法。所以者何?华无分別、无异分別,惟尊者等自有分別、有异分別。于善说法毘奈耶中,诸出家者若有分別、有异分別,则不如法;若无分別、无异分別,是则如法。惟,舍利子!观诸菩萨华不著者,皆由永断一切分別及异分別,观诸声闻华著身者,皆由未断一切分別及异分別。
「惟,舍利子!如人有畏时,非人得其便;若无所畏,一切非人不得其便。若畏生死业烦恼者,即为色、声、香、味、触等而得其便;不畏生死业烦恼者,世间色、声、香、味、触等不得其便。又,舍利子!若烦恼习未永断者,华著其身;若烦恼习已永断者,华不著也。」
舍利子言:「天止此室经今几何?」
天女答言:「我止此室如舍利子所住解脱。」
舍利子言:「天止此室如是久耶?」
天女复言:「所住解脱亦何如久?」
时舍利子默然不答。天曰:「尊者是大声闻,具大慧辩,得此小问默不见答。」
舍利子言:「夫解脱者,离诸名言,吾今于此竟知何说。」
天曰:「所说文字皆解脱相。所以者何?如此解脱,非内、非外、非离二种中间可得;文字亦尔,非内、非外、非离二种中间可得。是故,无离文字说于解脱。所以者何?以其解脱,与一切法其性平等。」
舍利子言:「岂不以离贪、嗔、痴等为解脱耶?」
天曰:「佛为诸增上慢者说离一切贪、嗔、痴等以为解脱;若为远离增上慢者即说一切贪、嗔、痴等本性解脱。」
天曰:「我今无得、无证,慧辩如是。若言我今有得、有证,即于善说法毘奈耶为增上慢。」
舍利子言:「汝于三乘为何發趣?」
天女答言:「我于三乘竝皆發趣。」
舍利子言:「汝何密意作如是说?」
天曰:「我常宣说大乘令他闻故,我为声闻;自然现觉真法性故,我为独觉;常不舍离大慈悲故,我为大乘。
「又,舍利子!我为化度求声闻乘诸有情故,我为声闻;我为化度求独觉乘诸有情故,我为独觉;我为化度求无上乘诸有情故,我为大乘。
「又,舍利子!譬如有人入瞻博迦林,一切惟嗅瞻博迦香,终无乐嗅草麻香等。如是,若有止此室者,惟乐大乘功德之香,终不乐于声闻、独觉功德香等,由此室中一切佛法功德妙香常所薰故。
「又,舍利子!诸有释梵四大天王、那伽、药叉及阿素洛,广说乃至人非人等,入此室者皆为瞻仰如是大士及为亲近礼敬、供养听闻大法,一切皆發大菩提心、皆持一切佛法功德妙香而出。
「又,舍利子!吾止此室十有二年,曾不闻说声闻独觉相应言论,惟闻大乘诸菩萨行大慈大悲不可思议诸佛妙法相应言论。
「又,舍利子!此室常现八未曾有殊胜之法。何等为八?谓,舍利子!此室常有金色光明周遍照曜,昼夜无异,不假日月所照为明,是为一未曾有殊胜之法。
「又,舍利子!此室常有一切世间人、非人等,入此室已不为一切烦恼所害,是为二未曾有殊胜之法。
「又,舍利子!此室常有一切释梵四天王等及余世界诸大菩萨集会不空,是为三未曾有殊胜之法。
「又,舍利子!此室常闻菩萨六种波罗蜜多不退法轮相应言论,是为四未曾有殊胜之法。
「又,舍利子!此室常作天人伎乐,于诸乐中演出无量百千法音,是为五未曾有殊胜之法。
「又,舍利子!此室常有四大宝藏、众珍盈溢,恒无有尽,给施一切贫穷、鳏寡、孤独、无依、乞求之者皆令称遂,终不穷尽,是为六未曾有殊胜之法。
「又,舍利子!此室常有释迦牟尼如来、无量寿如来、难胜如来、不动如来、宝胜如来、宝焰如来、宝月如来、宝严如来、宝音声如来、师子吼如来、一切义成如来,如是等十方无量如来。若此大士發心祈请,应时即来广为宣说一切如来秘要法门,说已还去,是为七未曾有殊胜之法。
「又,舍利子!此室常现一切佛土功德庄严、诸天宫殿众妙绮饰,是为八未曾有殊胜之法。
「唯,舍利子!此室常现八未曾有殊胜之法,谁有见斯不思议事而复發心乐求声闻、独觉法乎?」
时舍利子问天女言:「汝今何不转此女身?」
天女答言:「我居此室十有二年,求女人性了不可得。当何所转?惟,舍利子!譬如幻师化作幻女。若有问言:『汝今何不转此女身?』为正问不?」
舍利子言:「不也,天女!幻既非实,当何所转?」
天曰:「如是,诸法性相皆非真实,犹如幻化,云何乃问不转女身?」
即时天女以神通力变舍利子令如天女,自变其身如舍利子而问之言:「尊者!云何不转女身?」
时舍利子以天女像而答之言:「我今不知转灭男身转生女像。」
天女复言:「尊者若能转此女身,一切女身亦当能转。如舍利子实非是女而现女身;一切女身亦复如是,虽现女身而实非女。世尊依此密意说言:『一切诸法,非男、非女。』」
尔时,天女作是语已还摄神力各复本形,问舍利子:「尊者女身今何所在?」
舍利子言:「今我女身无在、无变。」
天曰:「尊者!善哉善哉。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在、无变。说一切法无在、无变,是真佛语。」
天女答言:「如来所化当所生处,我当生彼。」
天曰:「尊者!诸法有情应知亦尔,无没、无生。云何问我当生何所?」
时舍利子问天女言:「汝当久如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天女答言:「如舍利子还成异生,具异生法,我证无上正等菩提久近亦尔。」
舍利子言:「无处、无位,我当如是还成异生,具异生法。」
天曰:「尊者!我亦如是,无处、无位,当证无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无上菩提无有住处,是故亦无证菩提者。」
舍利子言:「若尔,云何佛说诸佛如殑伽沙现证无上正等菩提、已证、当证?」
天曰:「尊者!皆是文字、俗数、语言,说有三世诸佛证得,非谓菩提有去、来、今。所以者何?无上菩提超过三世。又,舍利子!汝已证得阿罗汉耶?」
舍利子言:「不得而得,得无所得。」
天曰:「尊者!菩提亦尔,不证而证,证无所证。」
时无垢称即语尊者舍利子言:「如是,天女已曾供养、亲近、承事九十有二百千俱胝那庾多佛、已能游戏神通智慧、所愿满足得无生忍、已于无上正等菩提永不退转,乘本愿力如其所欲,随所宜处成熟有情。」
说无垢称经菩提分品第八
时妙吉祥问无垢称:「云何菩萨于诸佛法到究竟趣?」
无垢称言:「若诸菩萨行于非趣乃于佛法到究竟趣。」
妙吉祥言:「云何菩萨行于非趣?」
无垢称言:「若诸菩萨虽复行于五无间趣,而无恚恼、忿害毒心;虽复行于那落迦趣,而离一切烦恼尘垢;虽复行于诸傍生趣,而离一切黑暗无明;虽复行于阿素洛趣,而离一切傲慢、憍逸;虽复行于琰魔王趣,而集广大福慧资粮;虽复行于无色定趣,而能于彼不乐趣向;虽复示行贪欲行趣,而于一切所受欲中离诸染著;虽复示行嗔恚行趣,而于一切有情境界离诸嗔恚,无损害心;虽复示行愚痴行趣,而于诸法远离一切黑暗无明,以智慧明而自调伏;虽复示行悭贪行趣,而能弃舍诸内外事不顾身命;虽复示行犯戒行趣,而能安立一切尸罗,杜多功德,少欲知足,于小罪中见大怖畏;虽复示行嗔忿行趣,而能究竟安住慈悲,心无恚恼;虽复示行懈怠行趣,而能勤习一切善根,精进无替;虽复示行根乱行趣,而常恬默,安止静虑;虽复示行恶慧行趣,而善通达一切世间出世间信、至究竟慧波罗蜜多;虽复示行谄诈行趣,而能成办方便善巧;虽复示行密语方便、憍慢行趣,而为成立济度桥梁;虽复示行一切世间烦恼行趣,而性清净究竟无染;虽复示行众魔行趣,而于一切佛法觉慧而自证知,不随他缘;虽复示行声闻行趣,而为有情说未闻法;虽复示行独觉行趣,而为成办大慈大悲成熟有情;虽复现处诸贫穷趣,而得宝手珍财无尽;虽复现处诸缺根趣,而具相好妙色严身;虽复现处卑贱生趣,而生佛家种姓尊贵,积集殊胜福慧资粮;虽复现处羸劣、丑陋、众所憎趣,而得胜妙那罗延身,一切有情常所乐见;虽复现处诸老、病趣,而能毕竟除老、病根,超诸死畏;虽复现处求财位趣,而多修习观无常想,息诸悕求;虽复现处宫室、妓女、诸戏乐趣,而常超出诸欲淤泥,修习毕竟远离之行;虽复现处诸顽嚚趣,而具种种才辩庄严,得陀罗尼念慧无失;虽复现处诸邪道趣,而以正道度诸世间;虽复现处一切生趣,而实永断一切趣生;虽复现处般涅槃趣,而常不舍生死相续;虽复示现得妙菩提转大法轮入涅槃趣,而复勤修诸菩萨行相续无断。唯,妙吉祥!菩萨如是行于非趣,乃得名为于诸佛法到究竟趣。」
妙吉祥言:「所谓一切偽身种性是如来种性,一切无明有爱种性是如来种性,贪欲、嗔恚、愚痴种性是如来种性,四种虚妄颠倒种性是如来种性。如是,所有五盖种性、六处种性、七识住种性、八邪种性、九恼事种性、十种不善业道种性,是如来种性。以要言之,六十二见、一切烦恼、恶不善法所有种性,是如来种性。」
无垢称言:「依何密意作如是说?」
妙吉祥言:「非见无为、已入正性离生位者能發无上正等觉心,要住有为烦恼诸行、未见谛者能發无上正等觉心。譬如高原陆地不生殟钵罗花、钵特摩花、拘母陀花、奔荼利花,要于卑湿秽淤泥中乃得生长此四种花。如是,声闻独觉种性、已见无为、已入正性离生位者,终不能發一切智心,要于烦恼诸行卑湿秽淤泥中方能發起一切智心,于中生长诸佛法故。
「又,善男子!譬如植种置于空中终不生长,要植卑湿粪壤之地乃得生长。如是,声闻独觉种性、已见无为、已入正性离生位者,不能生长一切佛法,虽起身见如妙高山,而能發起大菩提愿,于中生长诸佛法故。
「又,善男子!譬如有人不入大海终不能得吠琉璃等无价珍宝,不入生死烦恼大海终不能發无价珍宝一切智心。是故,当知一切生死烦恼种性是如来种性。」
尔时,尊者大迦叶波叹妙吉祥:「善哉善哉!极为善说实语如语,诚无异言,一切生死烦恼种性是如来种性。所以者何?我等今者心相续中生死种子悉已燋败,终不能發正等觉心,宁可成就五无间业,不作我等诸阿罗汉究竟解脱。所以者何?成就五种无间业者,犹能有力尽无间业、發于无上正等觉心、渐能成办一切佛法;我等漏尽诸阿罗汉永无此能,如缺根士于妙五欲无所能为。如是,漏尽诸阿罗汉诸结永断,即于佛法无所能为,不复志求诸佛妙法。是故,异生能报佛恩,声闻、独觉终不能报。所以者何?异生闻佛、法、僧功德,为三宝种终无断绝、能發无上正等觉心、渐能成办一切佛法;声闻、独觉假使终身闻说如来力无畏等乃至所有不共佛法一切功德,终不能發正等觉心。」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名曰普现一切色身,问无垢称言:「居士!父母、妻子、奴婢、仆使、亲友、眷属、一切侍卫、象马车乘、御人等类,悉为是谁?皆何所在?」
时无垢称以妙伽他而答之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