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释教录卷第

夫目录之兴也盖所以別真偽明是非记人代之古今标卷部之多少摭拾遗漏删夷骈赘欲使正教纶理金言有绪提纲举要历然可观也但以法门幽邃化网恢弘前后翻传年移代谢屡经散灭卷轴參差复有异人时增偽妄致令混杂难究踪由是以先德儒贤制斯条录今其存者殆六七家然犹未极根源尚多疎阙升以庸浅久事披寻參练异同指陈臧否成兹部帙庶免乖违幸诸哲人俯共详览

稽首善逝牟尼尊  无上丈夫调御士
亦礼三乘净妙法  并及八辈应真僧
我撰经录护法城  三宝垂慈幸冥祐
惟愿法灯长夜照  迷徒因此得慧明
正法遐久住世间  依学速登无上地

自后汉孝明皇帝永平十年岁次丁卯至大唐神武皇帝开元十八年庚午之岁凡六百六十四载中间传译缁素总一百七十六人所出大小二乘三藏圣教及圣贤集传并及失译总二千二百七十八部都合七千四十六卷其见行阙本并该前数

新录合二十卷开为总別总录括聚群经別录分其乘藏二录各成十卷就別更有七门今先叙科条余次编载

总括群经录上

右从汉至唐所有翻述具帝王年代并译人本事所出教等以人代先后为伦不依三藏之次兼叙目录新旧同异

別分乘藏录下

右別录之中曲分为七一有译有本二有译无本三支派別行四删略繁重五拾遗补阙六疑惑再详七偽邪乱正就七门中二乘区別三藏殊科具悉委由兼明部

  • 总录分为十卷起第一尽第十(此粗显纲条若一一具明在第十卷内)
    • 第一卷(汉魏二代缁素译人所出经戒羯磨等及新旧失译并附出译人列传)
    • 第二卷(吴晋二代缁素译人所出经戒等并新旧失译诸经同前附出译人列传)
    • 第三卷(东晋苻秦二代缁素译人所出经律论等并新旧失译列传同前)
    • 第四卷(姚秦西秦前凉北凉四代缁素译人所出经律论并新旧集失译经等)
    • 第五卷(宋朝一代缁素译人所出经律论等并新集失译经等)
    • 第六卷(齐梁元魏高齐四代缁素译人所出经律论等并新集失译经律集等)
    • 第七卷(周陈隋三代缁素译人所出经律论及传录等)
    • 第八卷
    • 第九卷(八九二卷皇朝缁素译人所出经律论及传录等)
    • 第十卷(叙古旧诸家目录部帙多少及详显同异)
  • 別录分为十卷起第十一尽第二十(此粗显纲条具述在第十卷内)
    • 第十一卷
    • 第十二卷(十一十二两卷有译有本菩萨藏经律论目录兼述译人时代)
    • 第十三卷(有译有本声闻藏经律论及贤圣集传目录亦述译人时代)
    • 第十四卷(有译无本大乘经律论阙本目录)
    • 第十五卷(有译无本小乘经律论及贤圣集传阙本目录)
    • 第十六卷(支派別行大小乘经律论及贤圣集传別生目录)
    • 第十七卷(删略繁重別生同本异名经等删除目录补阙拾遗旧译大小乘经律论大周入藏录中遗漏不上目录及新译大小乘经律论集传等新编入藏目录)
    • 第十八卷(疑惑再详目录偽妄乱真新编偽经及群录中偽经并诸家集钞等目录)
    • 第十九卷(大乘经律论入藏目录)
    • 第二十卷(小乘经律论贤圣集传入藏目录)

总括群经录上之一

后汉刘氏都洛阳

从明帝永平十年丁卯至献帝延康元年庚子凡一十一帝一百五十四年缁素一十二人所出经律并新旧集失译诸经总二百九十二部三百九十五卷(于中九十七部一百三十一卷见在一百九十五部二百六十四卷阙本)

以为后汉经录云于中直云帝者为真兼斥名者是偽年代甲子依唐司隷甄鸾成均博士王道珪二家年历參定(后汉)

  • 沙门迦叶摩腾(一部一卷经)
  • 沙门竺法兰(四部一十五卷经)
  • 沙门玄娄迦谶(二十二部六十七卷经集)
  • 沙门安世高(九十五部一百一十五卷经律集)
  • 沙门竺佛朔(二部三卷经)
  • 优婆塞安玄(二部三卷经集)
  • 沙门支曜(一十部一十一卷经集)
  • 沙门康巨(一部一卷经)
  • 沙门严佛调(五部八卷经)
  • 沙门康孟详(六部九卷经律)
  • 沙门竺大力(一部二卷经)
  • 沙门昙果(一部二卷经)
  • 新旧诸失译经(一百四十一部一百五十一八卷五十九部七十六卷旧集八十二部八十二卷新附)

  • 四十二章经一卷(永平十年丁卯于白马寺与法兰共译初出旧录云孝明皇帝四十二章)

    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

    沙门迦叶摩腾或云竺叶摩腾亦云摄摩腾群录互存未详孰是先来不译所以备彰中印度人婆罗门种幼而聪敏博学多闻思力精拔特明经律尝游西印度有一小国请腾讲金光明经俄而隣国兴师而来既将践境辄有事碍兵不能进彼国兵众疑有异术密遣使觇但见群臣安然共听其所讲大乘经明地神王护国之法于是彼国请和求法明帝以永平七年甲子梦见金人身长丈六项佩日轮光明赫奕飞在殿前日博问群臣此何神异通人傅毅进奉对曰臣闻西域有得道者号之曰佛陛下所梦将必是乎帝以为然诏遣郎中蔡愔郎将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一十八人往适天竺寻访佛法于大月支国与摩腾相遇时蔡愔等固请于腾遂与同来至于洛邑明帝甚加赏接所将佛经及获画像驮以白马同到洛阳因起伽蓝名白马寺诸洲竞立报白马恩腾于白马寺出四十二章经初缄兰台石室第十四间内自尔释教相继云兴沙门信士接踵传译依录而编即是汉地经法之祖也旧录云此经本是外国经抄元出大部撮要引俗似孝经十八章出旧录及朱士行汉录僧祐出三藏记等道安录中不载腾以大化初传人未深信蕴其妙解不即多翻且撮经要以导时俗腾后终于洛阳载其由委备如朱士行汉录及高僧传等升寻录之源始意述译经译经之来须有由致故傍采众说以广异闻虽于文为繁而僧事备矣

  • 十地断结经八卷(或四卷亦云十住初出与竺佛念十住断结经同本永平十三年出见朱士行汉录及高僧传长房录等)
  • 法海藏经一卷(一本无藏字初出与法海经等同本见高僧传及长房录等)
  • 佛本行经五卷(永平十一年出见高僧传及长房录等)
  • 佛本生经一卷(见高僧传及长房录等)

    右四部一十五卷其本并阙

    沙门竺法兰亦中印度人自言诵经论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时蔡愔既至彼国兰与摩腾共契游化遂相随而来会彼学徒留碍兰乃间行而至既达洛阳与腾同止少时便善汉言初共腾译四十二章经腾卒兰自译十地断结经等四部昔前汉武帝穿昆明池底得黑灰问东方朔朔云非臣所知可问西域胡人法兰既至追以问之兰云此是劫烧时灰朔言有征信者甚众又秦景使还于月支国得释迦佛像是优填王栴檀像师第四作也来至洛阳帝即勅令图写置清凉台及显节陵上供养自尔丹素流演迄今兰后终于洛阳时年六十余矣

    又长房等录云兰译二百六十戒合异二卷者不然细详名目非兰所翻委求同异如下別录阙本中述

  •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十卷(题云摩诃般若波罗蜜道行经亦云般若道行品经或八卷初出与明度小品及大般若第四会等同本光和二年七月八日出见敏祐二录)
  •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亦直云无量清净经第二出与大阿弥陀及宝积无量寿会等并同本见吴录)
  • 阿閦佛国经二卷(建和元年译或一卷初出与宝积不动如来会等同本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亦云阿閦佛刹诸菩萨学成品经或无国字)
  • 佛遗日摩尼宝经一卷(安公云出方等部初出与宝积普明菩萨会等同本一名古品遗日说般若经一名大宝积经一名摩诃衍宝严经见僧祐长房二录)
  • 般舟三昧经三卷(一名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旧录云大般舟三昧经或二卷光和二年译初出与大集贤护经等同本见聂道真录及吴录)
  • 兜沙经一卷(见僧祐录及吴录是华严经名号品异译)
  • 伅真陀罗所问经二卷(初云伅真陀罗所问宝如来三昧经旧录云伅真陀罗尼王经或三卷初出与大树紧那罗经同本安录无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
  • 阿阇世王经二卷(初出与普超三昧经等同本见僧祐录安公云出长阿含者非也)
  • 内藏百宝经一卷(亦云内藏百品初出与世高译者小异安公云出方等部见僧祐录)
  •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一卷(亦直云问署经见僧祐录及吴录安公云出方等部)
  • 杂譬喻经一卷(凡十一事祐云失译房云见別录已上见在已下阙)
  • 大方等大集经二十七卷(初出与昙无谶等出者同本见李廓录)
  • 般舟三昧经一卷(是后十品重翻祐有此一卷无三卷者见静泰录或加大字第三出祐录云光和二年十月八日出)
  • 梵般泥洹经二卷(或一卷初出与大般涅槃经等同本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旧云胡般新改为梵)
  • 象腋经一卷(初出见法上录)
  • 诸法勇王经一卷(初出见法上录)
  • 光明三昧经一卷(初出祐云出別录安录无房云亦见吴录)
  • 孛本经二卷(初出见僧祐录)
  • 首楞严经二卷(中平三年二月八日出第一译又云三卷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吴录)
  • 大方便报恩经一卷(见吴录)
  • 阿阇世王问五逆经一卷(亦云阿阇世王经初出见长房录)
  • 禅经一卷(初出房云见別录)
  • 阿育王太子坏目因缘经一卷(佛涅槃后一百余年育王方出故非佛说或无经字初出见长房录)

    右二十三部六十七卷(杂譬喻上一十一部二十六卷见在大集经下一十二部四十一卷阙本)

    沙门支娄迦谶亦直云支谶月支国人操行纯深性度开敏禀持法戒以精勤著名讽诵群经志在宣法桓灵之代游于洛阳从桓帝建和元年丁亥至灵帝中平三年景寅于洛阳译道行等经二十三部审得本旨曾不加饰可谓善宣法要弘道之士也河南清信士孟福张莲笔受而旧译云胡般泥洹者窃所未委上代翻经已来贤德笔受每至度语无不称云译胡为汉胡乃五天边俗类此之有氏羌今乃称胡岂关印度深为楚越可不详焉但佛所说经皆合称为梵本梵者此言清净昔劫初时梵世光音天来下彼土有食地肥者身重不得复去因遂为人即五天之本祖也仍其天号而立称焉若彼称胡理将何出但彼称梵语如此土所谓汉言盖有所凭非为谬耳如旧日僧悉称俗姓起符秦世有沙门道安独拔当时居然超悟云既剃落绍继释迦子而异父岂曰承袭今去出家宜悉称释及翻四含其文果云四姓出家同一释种众咸叹伏(四姓者一刹帝利二婆罗门三吠舍四戍达罗)而安正当晋秦之世刊定目录删注群经自号弥天楷模季叶犹言译胡为秦有五失三不易此盖通人一蔽未尽美欤上代已来有胡言处今并改为梵字庶无纰谬使谈者得其正焉又长房等录支谶译中复有大宝积经一卷今以与佛遗日摩尼宝经既是同本不合再出又寻文句非谶所翻別录之中皆为失译今依別录为正故谶录除之

  • 大乘方等要慧经一卷(初出与宝积弥勒问八法会同本见长房录)
  • 太子慕魄经一卷(初出出六度集中异译见长房录)
  • 长者子制经一卷(一名制经初出与逝童子经等同本见长房录)
  • 宝积三昧文殊问法身经一卷(一名遗日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初出与入法界体性经同本见长房录)
  • 自誓三昧经一卷(题下注云独证品第四出比丘净行中初出与法护出者大同小异见长房录)
  • 温室洗浴众僧经一卷(亦直云温室经初出见长房录)
  • 明度五十校计经二卷(或直云明度校计亦直云五十校计元嘉元年出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
  • 佛印三昧经一卷(见长房录)
  • 八大人觉经一卷(见宝唱录)
  • 舍利弗悔过经一卷(亦直云悔过经初出见长房录)
  • 人本欲生经一卷(永嘉二年出长阿含第十卷异译道安注解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
  • 尸迦罗越六向拜经一卷(或云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出长阿含第十一卷异译见长房录)
  • 长阿含十报法经二卷(一名多增道章经或直云十报经出长阿含第九卷异译旧录亦云出长阿含见僧祐录)
  • 一切流摄守因经一卷(出中阿含第二卷异译旧录云一切流摄经吴录云流摄守因经亦云受因亦直云流摄亦云一切流摄守见朱士行及僧祐二录)
  • 四谛经一卷(出中阿含第七卷异译见僧祐录安公云出长阿含者或误也)
  • 本相倚致经一卷(出中阿含第十卷异译吴录云本相倚致与缘本致经同本或作猗字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
  • 是法非法经一卷(出中阿含第二十一卷异译见士行僧祐二录)
  • 漏分布经一卷(出中阿含第二十七卷异译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安公云出长阿含者或误也)
  • 婆罗门子命终爱念不离经一卷(出中阿含第六十卷异译见长房录)
  • 十支居士八城人经一卷(出中阿含第六十卷异译见长房录)
  • 普法义经一卷(亦名普义经一名具法行经普法义作舍利曰具法行舍利弗余并同云出中阿含元嘉二年出与广义法门经同本见士行僧祐二录)
  • 婆罗门避死经一卷(出增一阿含第二十三卷异译见长房录)
  • 阿那邠邸化七子经一卷(出增一阿含第四十九卷异译见长房录)
  • 阿难同学经一卷(题云出增一阿含检无见长房录)
  • 七处三观经一卷(出杂阿含中首末总三十经从初标名故也或二卷元嘉元年出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
  • 五阴譬喻经一卷(或无譬字一名水沫所漂经出杂阿含第十卷异译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
  • 转法轮经一卷(或云法轮转经出杂阿含第十五卷异译与其本经后同前异见僧祐录)
  • 八正道经一卷(出杂阿含第二十八卷异译见士行僧祐二录)
  • 摩邓女经一卷(或云摩邹女一名阿难为蛊道女惑经见长房录初出与摩登伽经等同本)
  • 鬼问目连经一卷(初出与饿鬼报应经等同本见长房录)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一卷(或名阿难问事经亦云事佛吉凶经见长房录初出与阿难分別经等同本)
  • 柰女祇域因缘经一卷(初出或无因缘字亦直云奈女经见长房录)
  • 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一卷(初出或云地狱报应经见长房录)
  • 坚意经一卷(初出一名坚心正意经亦名坚心经见长房录)
  •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或一卷或无守意字或直云安般安公云小安般兼注解祐录別载大安般一卷房录更载安般一卷并重也见士行僧祐李廓三录)
  • 阴持入经二卷(或一卷祐云除持入误也亦云阴持入安公注解房录阴持入外別存除持入者误也见士行僧祐二录)
  • 处处经一卷(见长房录)
  • 骂意经一卷(见长房录)
  • 分別善恶所起经一卷(见长房录)
  • 出家缘经一卷(一名出家因缘经见长房录)
  • 鋡正行经一卷(一名正意经见长房录)
  • 十八泥犁经一卷(或云十八地狱经见长房录)
  • 法受尘经一卷(见僧祐录)
  • 禅行法想经一卷(见僧祐宝唱二录)
  • 长者子懊恼三处经一卷(一名长者夭恼三处经亦直云三处恼经见长房录)
  • 揵陀国王经一卷(或无国字见长房录)
  • 父母恩难报经一卷(亦云勤报见长房录房云出中阿含检无)
  • 九横经一卷(房云出杂阿含检无见长房录)
  • 禅行三十七经一卷(或加品字见宝唱录)
  • 犯戒报应轻重经一卷(出目连问毘尼经亦云犯戒罪报轻重或云目连问经见长房录)
  • 大比丘三千威仪经二卷(或四卷亦云大僧威仪经房云见別录按僧祐失译录中分为二部部各二卷別录中合今只有二卷余三莫存)
  • 道地经一卷(初出或加大字是修行经抄元外国略本道安注解见僧祐录群录并云二卷准安公序云凡有七章此之一卷文亦备矣)
  • 迦叶结经一卷(初出见长房录)
  • 阿毘昙五法行经一卷(或无行字亦云阿毘昙苦慧经见祐僧录)

    已上见存已下阙本

  • 无量寿经二卷(初出与宝积无量寿会等同本房云见別录)
  • 如幻三昧经二卷(或一卷初出与宝积善住意会等同本见长房录)
  • 月灯三昧经一卷(出大月灯经第七异译见长房录)
  • 十二因缘经一卷(初出亦云闻城十二因缘经见僧祐录)
  • 内藏经一卷(第二出一名内藏百品或云百宝元嘉二年十二月出见朱士行汉录)
  • 四不可得经一卷(初出或无可字见长房录)
  • 药王药上菩萨观经一卷(初出见长房录)
  • 空净天感应三昧经一卷(旧录云空净三昧经初出见长房录)
  • 卒逢贼结衣带呪经一卷(见长房录)
  • 呪贼经一卷(一名辟除贼害呪见长房录僧祐失译录中双载二本同名呪贼此但存一)
  • 十四意经一卷(旧录云菩萨十四意经见僧祐录)
  • 法律三昧经一卷(初出见法上录)
  • 道意發行经二卷(或一卷见道安及僧祐录房云出长阿含)
  • 大十二门经二卷(或一卷出长阿含安公注解见宝唱及僧祐录)
  • 小十二门经一卷(出长阿含安公注解见宝唱录及僧祐录)
  • 七法经一卷(旧录云阿毘昙七法行经或直云七法行经见僧祐录房云出长阿含)
  • 多增道章经一卷(旧录无道字云异出十报法见长房录云出长阿含)
  • 义决律经一卷(或无经字亦云义决律法行经安公云出长阿含见僧祐录)
  • 杂四十四篇经二卷(或云杂经四十四篇既不显名未知何经安公云出增一阿含见僧祐录)
  • 百六十品经一卷(旧录云增一阿含百六十章经见僧祐录)
  • 舍头谏经一卷(见旧录第二出亦云舍头谏太子明二十八宿经亦云太子明星二十八宿经亦云虎耳经)
  • 瑠璃王经一卷(或云流离房云出增一检无见长房录)
  • 五门禅要用法经一卷(初出见长房录)
  • 太子梦经一卷(初出见长房录)
  • 禅经二卷(第二出房云见別录)
  • 恒水经一卷(初出亦云恒水不说戒经见法上录宝唱录云恒水诫经)
  • 悔过法经一卷(见长房录)
  • 五法经一卷(见僧祐录)
  • 五行经一卷(见长房录)
  • 小般泥洹经一卷(房云见別录祐录云或名泥洹后诸比丘经或云泥洹后变记经或云泥洹后比丘世变经或云佛般泥洹后比丘世变经)
  • 正斋经一卷(见长房录)
  • 分明罪福经一卷(见长房录)
  • 难提迦罗越经一卷(见僧祐录)
  • 禅定方便次第法经一卷(见长房录)
  • 禅法经一卷(见长房录)
  • 当来变灭经一卷(见长房录)
  • 修行道地经七卷(或六卷初出或云顺道行经汉永康元年译支敏度制序见宝唱录及別录)
  • 五门禅要用法经一卷(初出见长房录)
  • 思惟要略经一卷(或直云思惟经初出见僧祐录)
  • 法句经四卷(初出见长房录)
  • 请宾头卢法一卷(初出见内典录)
  • 阿毘昙九十八结经一卷(见僧祐录)

    右九十五部一百一十五卷(方等要慧下五十四部五十九卷见存无量寿经下四十一部五十六卷阙本)

    沙门安清字世高安息国王正后之太子也幼怀淳孝敬养竭诚恻隐之仁爰及蠢类其动言立行若践规矩焉加以志业聪敏克意好学外国典籍莫不该贯七曜五行之象风角云物之占推步盈缩悉穷其兼洞晓医术妙善针𧖹睹色知病投药必济乃至鸟兽鸣呼闻声知心尝行见群𪈏忽谓伴曰𪈏云应有送食者顷之果有致焉众咸奇之于是俊异之名被于西域远近隣国咸敬而伟之高虽在居家而奉戒精峻讲集法施与时相续后王薨将嗣国位乃深惟苦空厌离名器行服既毕遂让国与叔出家修道博综经藏尤精阿毘昙学讽持禅经略尽其妙既而游方弘化遍历诸国以汉桓之初始到东夏高才悟机敏一闻能达至止未久大通华言慨正法微广事宣译高穷理尽性自识宿缘多有神迹世莫能量初高自称先身已经为安息王子与其国中长者子俱共出家分卫之时值施主不称每辄怼恨高屡加诃谏终不悛改如此二十余年乃与同学辞诀云我当往广州毕宿世之对卿明经精勤不在吾后而性多恚怒命过当受恶形我若得道必当相度既而遂适广州值寇贼大乱行路逢一年少唾手拔刀曰真得汝矣高笑曰我宿命负卿故远相偿卿之忿怒故是前世时意也遂申颈受刃容无惧色贼遂杀之观者填路莫不骇其奇异而此神识还为安息王太子即今时世高身是高游化中国宣经事毕值灵帝之末关洛扰乱乃振锡江南云我当过庐山度昔同学行达䢼亭湖庙此庙旧有灵威商旅祈祷乃分风上下各无留滞尝有乞神竹者未许辄取舫即覆没竹还本处自是舟人敬惮莫不慑影高同旅三十余船奉牲请福神乃降祝曰船有沙门可更呼上客咸惊愕请高入庙神告高曰吾昔外国与子俱出家学道好行布施而性多嗔怒今为䢼亭庙神周回千里并吾所治以布施故珍玩甚丰以嗔恚故堕此神报今见同学悲欣可言寿尽旦夕而丑形长大若于此舍命秽污江湖当度山西泽中此身灭后恐堕地狱吾有绢千疋并杂宝物可为立法营塔使生善处也高曰故来相度何不出形神曰形甚丑异众人必惧高曰但出众不怪也神从床后出头乃是大蟒不知尾之长短至高膝边高向之梵语数番赞呗数契蟒悲泪如雨须臾还隐高即取绢物辞別而去舟侣飏帆蟒复出身登山而望众人举手然后乃灭倏忽之顷便达豫章即以庙物造东寺高去后神即命过暮有一少年上船长跪高前受其呪愿忽然不见高谓船人曰向之少年即䢼亭庙神得离恶形矣于是庙神歇灭无复灵验后人于山西泽中见一死蟒头尾数里今浔阳郡蛇村是也高后复到广州寻其前世害己少年尚在高径投其家说昔日偿对之事并叙宿缘欢喜相向云吾犹有余报今当往会稽毕对广州客悟高非凡豁然意解追恨前愆厚相资供随高东游遂达会稽至便入市正值市中有乱相打者误著高头应时殒命广州客频验二报遂精勤佛法具说事缘远近闻知莫不悲叹明三世之有征也高以桓帝建和二年戊子至灵帝建宁三年庚戌二十余载译大乘要慧等经九十五部并义理明柝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凡在读者等斖斖然而不勌焉世高本既王种名高外国所以西方宾旅犹呼安侯至今为号焉天竺自称书为天书语为天语音训诡蹇与汉殊异先后传译多致谬滥唯高所出为群译之首安公以为若及面禀不异见圣列代明德咸赞而思焉其释道安录僧祐出三藏记慧皎高僧传等止云高译三十九部费长房录便载一百七十六部今以房录所载多是別生从大部出未可以为翻译正数今随次删之如后所述

    • 情离有罪经(房云世注偽疑今亦在疑偽录)
    • 八光经
    • 舍利弗问宝女经
    • 舍利弗叹宝女说不思议经(亦直云叹宝女经)
    • 申越长者悔过供佛经(亦云申起长者悔过经申越申起末详何正八光等四经并出大集)
    • 四百三昧名经(出大云经)
    • 摩诃衍精进度中罪报品经(出智度论)
    • 大迦叶遇尼乾子经(出长阿含)
    • 阿难惑经(出人本欲生经)
    • 第一四门经
    • 第二四门经
    • 第三四门经
    • 甘露正意经(亦云佛入甘露调意经第一四门等四经出僧祐失译录亦出宝唱录并是大十二门经一部后人分品写出遂成四经)
  • 尊者薄拘罗经(或直云薄拘罗经亦云薄拘罗答异学问经)
  • 婆罗门行经
  • 长者兄弟诣佛经(亦云长者梨师达多兄弟二人往佛所经薄拘罗等三经出中阿含)
  • 五战鬪人经
  • 世间强盗布施经
  • 梵天诣婆罗门讲堂经
  • 郁伽居士见佛闻法醒悟经(亦云修伽陀居士佛为说法得性悟经)
  • 水喻经(五战鬪等五经并出增一阿含)
  • 佛为婆罗门说四法经
  • 佛为事火婆罗门说悟道经
  • 佛为婆罗门说耕田经(或无田字)
  • 佛为憍慢婆罗门说偈经
  • 佛为频头婆罗门说像类经
  • 佛为阿支罗迦叶说自他作苦经
  • 目连见众生身毛如箭经
  • 阿那律思惟目连神力经
  • 无畏离车白阿难经
  • 商人脱贼难经
  • 世间言美色经
  • 纯陀沙弥经(或作沙门或为淳字)
  • 商人子作佛事经
  • 婆罗门通达经
  • 外道出家经
  • 婆罗门服白经
  • 精勤四念处经
  • 婆罗门虚偽经
  • 佛为调马聚落主说法经
  • 一切行不恒安住经
  • 婆罗门问世尊将来有几佛经
  • 婆罗门问佛布施得福经
  • 豆遮婆罗门论议出家经
  • 佛化火与(或作大与)
  • 婆罗门出家经
  • 水譬喻经(一名恒水流澍经或作流澍)
  • 四咤婆罗门出家得道经
  • 过去弹琴人经
  • 婆罗门解知众术经
  • 独富长者经(亦云独付长者财物无付经亦云长者命终无子付嘱经)
  • 佛为年少婆罗门说知善不善经
  • 佛为那拘罗长者说根熟经(或无罗根熟三字)
  • 禅思满足经(说四法等三十二经并出杂阿含)
  • 禅秘要经(出治禅病秘要法)
  • 前世诤女经
  • 子命过经
  • 迦旃延无常经
  • 审裸形子经(一名佛覆裸形子经)
  • 鳖喻经(前世诤等五经并出生经)
  • 镜面王经(出义足经)
  • 三毒经
  • 数息事经(上二小乘杂抄)
  • 七老婆罗门请为弟子经
  • 孤母丧一子经
  • 斫毒树复生经
  • 求离牢狱经
  • 良时难遇经
  • 昔有二人相爱敬经
  • 慈仁不杀经
  • 摩耶祇女人谤佛生身入地狱
  • 最胜长者受呪愿经(亦直云受呪愿经)
  • 佛神力救长者子经
  • 佛度旃陀罗儿出家经
  • 承事胜己经
  • 调达生身入地狱经
  • 多倒见众生经
  • 长者夜输得非常观经(亦直云得非常观经七老婆罗门等一十五经并出出曜经)
  • 人受身入阴经
  • 人身四百四病经
  • 五阴成败经
  • 地狱罪人众苦经
  • 人病医不能治经(人受身等五经并出修行道地经)
  • 阿练若习禅法经(出坐禅三昧经)
  • 莲华女经(出法句譬喻经)
  • 迦叶诘阿难经(亦名迦叶责阿难双度罗汉喻经)
  • 金色女经(迦叶诘阿难等二经出杂譬喻)

    右八光经等八十五部八十五卷长房等录皆云安高所出今按隋开皇仁寿二本众经录及新括出別生抄经等此等并从诸经別生或非安高所出不合足为翻译之数今为实录故总删之

  • 道行经一卷(光和二年十月八日出见经后记朱士行汉录僧祐录等安公云道行品者般若抄也外国高明者所撰安为之序并注)
  • 般舟三昧经二卷(光和二年十月八日出见经后记高僧传等二经同时启夹故出日同也旧录云大般舟三昧经或一卷第二出与大集贤护经等同本)

    右二部三卷其本并阙

    沙门竺佛朔经后记云竺佛朔印度人也识性明敏博综多能以灵帝光和之初赍道行等经来适洛阳转梵为汉译人时滞虽有失旨然弃文存质深得经意月支沙门支谶传语河南孟福字元士张莲字少安笔受并见经后记 法镜经二卷(安公云出方等部初出与宝积郁伽长者会等同本或一卷沙门严佛调笔受康僧会注见僧祐录)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一卷(亦云断十二因缘经亦直云阿含口解旧录云安侯口解凡有四名同是一本内典中安高安玄俱出口解者误也)

    右二部三卷其本并在

    优婆塞安玄安息国人也志性贞白深闲理致秉持法戒毫厘弗亏博诵群经多所通习汉灵帝时游贾雒阳有功号骑都尉性虚静温恭常以法事为己务渐练汉言志宣经典常与沙门讲论道义世所谓都尉者也玄以光和四年辛西与沙门严佛调共出法镜等经玄口译梵文佛调笔受理得音正尽经微旨郢匠之美见述后代祐云法镜佛调出者据其共译以说又称阿含口解世高译者此乃姓同相滥也(旧录既名安侯口解计亦合是世高出也)

  • 成具光明定意经一卷(或云成具光明三昧经或直云成具光明经第二出见朱士行支敏度僧祐等三录及高僧传)
  • 阿那律八念经一卷(或直云八念经一名禅行敛意经旧录云禅行检意出中阿含经第十八卷异译见旧录)
  • 马有三相经一卷(亦云善马有三相经出杂阿含经第三十三卷异译房云见吴录)
  • 马有八态譬人经一卷(亦直云马有八态经一名马有八弊恶态经出杂阿含经第三十三卷异译房云见吴录)
  • 小道地经一卷(房云见吴录已前见存已后阙)
  • 闻城十二因缘经一卷(第二出与世高译十二因缘经等同本房云见吴录)
  • 大摩耶经一卷(或无大字或二卷初出与摩诃摩耶经同本房云见吴录)
  • 赖咤和罗经一卷(出中阿含经第三十一卷异译房云见吴录安云出方等部者或恐误也)
  • 小本起经二卷(或云修行本起或云宿行本起近加小字耳初出与瑞应本起经等同本见旧录及高僧传)
  • 堕落优婆塞经一卷(或云优披塞房云见吴录)

    右一十部一十一卷(小道地上五部五卷见在闻城下五部六卷阙本)

    沙门支曜西域人博达群典妙解幽微以灵帝中平二年乙丑于洛阳译成具光明等经十部长房等录又有首至问佛十四事经(或无佛字)余亲见其本乃是经抄已编別生录内此删不载

  • 问地狱事经一卷(见朱士行汉录及高僧传)

    右一部一卷本阙

    沙门康臣(或作臣字未详孰是)西城人心存游化志在弘宣以灵帝中平四年丁卯于洛阳译问地狱经言直理诣不加润饰濡首菩萨无上清

  • 净分卫经二卷(一名决了诸法如幻化三昧经初出与大般若那伽室利分等同本或一卷见长房录)
  •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二卷(初出与宝积大乘方便会等同本或无菩萨字或一卷见长房录)
  • 古维摩诘经二卷(初出见古录及朱士行汉录与唐译无垢称经等同本)
  • 思意经一卷(亦云益意经初出见长房录)
  • 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一卷(安公云出方等部或云内六波罗蜜经亦云内外者见长房录)

    右五部八卷(前四部七卷本阙后一部一卷见在)

    沙门严佛调(亦云浮调据僧祐录及高僧传合是沙门长房等录云清信士者非也)临淮郡人绮年颖悟敏而好学信慧自然遂出家修道通译经典见重于时调以灵帝中平五年戊辰于洛阳译濡首菩萨等经五部世称安侯都尉佛调三人传译号为难继安公称佛调出经省而不繁全本巧妙焉又长房等录更有迦叶诘阿难经亦云佛调所译余亲见其本乃是诸经之抄有数条事随众经录云出杂譬喻安世高聂承远录内并有此经录家误也既是別生抄经不合为翻译正数又有沙弥十慧经云佛调自撰并注序既非圣言又阙其本今并删之

  • 舍利弗摩目揵连游四衢经一卷(出增一阿含第四十一卷异译见別录)
  • 兴起行经二卷(亦名严诫宿缘经见吴录题云出杂藏)
  • 梵网经二卷(初出见吴录或三卷)
  • 四谛经一卷(兴平元年出第二译出中阿含第七卷异译与世高出者小异见竺道祖汉录中)
  • 太子本起瑞应经二卷(亦云瑞应本起第二出与过现因果经等同本房云见三藏记然祐三藏记中孟详出中本起非瑞应本起也)
  • 报福经一卷(或云福报见吴录)

    右六部九卷(兴起行经上二部三卷见在梵网经下四部六卷阙本)

    沙门康孟详其先康居国人有慧学之誉以献帝兴平元年甲戌至建安四年己卯于洛阳译游四衢等经六部安公云孟详所翻弈弈流便足腾玄趣也

  • 修行本起经二卷(见始兴录第三出与瑞应本起经等同本一名宿行本起)

    右一部二卷其本见在

    沙门竺大力西域人情好远游无惮艰险以献帝建安二年丁丑三月于洛阳译修行本起经其经梵本亦是昙果与康孟详于迦维罗卫国赍来康孟详度语

  • 中本起经二卷(或云太子中本起经见始兴录经初题云出长阿含)

    右一部二卷其本见在

    沙门昙果西域人学该内外解通真俗于迦维罗卫国赍经梵本届于洛阳以献帝建安十二年丁亥译中本起经康孟详度语内典录中以昙果与孟详共出遂与孟详太子本起瑞应合为一本者非也二经全异不可合之祐云中本起康孟详出者据其共经故耳

  • 大方便佛报恩经七卷
  • 摩诃衍宝严经一卷(一名大迦叶品第二出与宝积普明菩萨会等同本中云晋言合编晋录今且依旧祐云摩诃乘宝严经)
  • 后出阿弥陀佛偈经一卷(或无经字第二出)
  • 未曾有经一卷(初出与唐译甚希有经等同本)
  • 作佛形像经一卷(一名优填王作佛形像经一名作像因缘经与造立形像福报经同本)
  • 安宅神呪经一卷(亦云安宅呪法经祐云安宅呪)
  • 受十善戒经一卷
  • 苦阴经一卷(出中阿含经第二十五卷异译)
  • 魔娆乱经一卷(一名弊魔试目莲经一名魔王入目连兰腹经出中阿含经第三十卷异译)
  • 沙弥尼戒经一卷(或无经字)
  • 波离问佛经一卷(或云优波离律)
  • 分別功德论四卷(或云分別功德经或三卷或五卷)
  • 禅要呵欲经一卷(题云禅要经呵欲品)
  • 内身观章句经一卷(或无句字)
  • 杂譬喻经二卷(一名菩萨度人经)
  • 六菩萨名经一卷(房入藏云六菩萨名亦当诵持)

    已上存已下阙 般舟三昧念佛章经一卷(是行品別翻第四出)

  • 阿弥陀佛偈一卷(初出)
  • 梵本经四卷(旧云胡本新改为梵似长安中出)
  • 泥洹后千岁变经四卷(一名千岁变经祐云泥洹后千岁中变记一卷)
  • 诸经佛名二卷(今疑是不思议功德经)
  • 三千佛名经一卷
  • 称扬百七十佛名经一卷(亦直名百七十佛名今疑出称扬功德经)
  • 南方佛名经一卷(旧云一名治城寺经者非也此乃题寺为记非是经之异名)
  • 灭罪得福佛名经一卷
  • 观世音所说行法经一卷(是呪经)
  • 萨陀波仑菩萨求深般若图像经一卷
  • 受持佛名不堕恶道经一卷
  • 五龙呪毒经一卷
  • 取血气神呪经一卷(旧录云血呪)
  • 呪贼呪法经一卷(房云异出本祐直云呪贼)
  • 七佛安宅神呪经一卷
  • 菩萨受戒法经一卷(祐录无经字房云异出本)
  • 受菩萨戒次第十法一卷
  • 菩萨忏悔法一卷
  • 初發意菩萨常昼夜六时行五事经一卷
  • 顶生王因缘经一卷(旧录云顶生王经)
  • 长者贤首经一卷
  • 梵志丧女经一卷
  • 𤢴狗啮王经一(旧录云𤢴狗经)
  • 勤苦泥犁经一卷
  • 地狱经一卷
  • 十一因缘章经一卷(旧录云十一因缘经或作十二)
  • 沙门为十二头陀经一卷
  • 僧名数事行经一卷
  • 比丘诸禁律经一卷
  • 摩诃僧祇律比丘要集一卷(一名摩诃僧祇部比丘随用要集法)
  • 沙弥十戒经一卷(旧录云沙弥戒)
  • 比丘尼十戒经一卷
  • 贤者五戒经一卷
  • 优婆塞威仪经一卷
  • 庾伽三磨斯经一卷(译言修行略一名达磨多罗禅法或云达磨多罗菩萨撰禅经要集)
  • 梵音偈本一卷(旧云胡音)
  • 赞七佛偈一卷
  • 惒尼百句一卷
  • 五言咏颂本起一卷(一百四十二首)
  • 道行品诸经梵音解一卷(旧云胡音)
  • 法句譬喻经一卷(祐录云凡十七事或无喻字上五十九部并见僧祐失译录)

    右五十九部七十六卷(准房录本数合有七十七卷其分別功德论录云五卷今有四卷故七十六菩萨名上一十六部二十六卷见在般舟下四十三部五十卷阙本)

    长房等录汉后失译总有一百二十五部一百四十八卷今以余六十六部七十一卷子细仇校非是失源具述委由列之如左

  • 佛遗日摩尼宝经(汉支谶译)
  • 菩萨生地经
  • 惟日杂难经(已上二经吴支谦译)
  • 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或云金刚清净经长房等录云吴代支谦译汉后失译录中复载今详此经非是汉代失源复非支谦所出似是姚秦以来什公等译今且为失源编于秦录)
  • 旧杂譬喻经二卷(吴代康僧会译)
  • 十方佛名经三十二相因缘经(已上二经西晋竺法护译)
  • 菩萨修行经(一名长者威施所问菩萨修行经或云长者修行经已曾三译一存二阙备显录中)
  • 迦叶赴佛泥洹经(一名佛般泥洹时迦叶赴佛经)
  • 铁城泥犁经(一名中阿含泥犁经)
  • 寂志果经三十七品经(抄诸经撰在別生录)
  • 七佛所结麻油述呪
  • 幻师陂陀神呪
  • 呪龋齿呪(一名呪虫齿一直名呪齿)
  • 呪牙痛呪
  • 呪眼痛呪(迦叶赴下十经东晋竺昙无兰译)
  • 千佛因缘经
  • 海八德经(已上二经法上录云姚秦罗什译)
  • 菩萨所生地经
  • 摩诃刹头经(已上二经乞伏秦圣坚译)
  • 寂调意(合作音字意者误也)
  • 所问经(一名如来所说清净调伏经)
  • 转女身菩萨经(一名乐璎珞庄严方便经一名乐璎珞庄严女经已上二经宋代法海译)
  • 沙弥威仪经(或无经字宋求那跋摩译)
  • 四天王经(宋智严译)
  • 盐王五使者经(一名五天使经)
  • 譬喻经(已上二经宋慧简译)
  • 八部佛名经(元魏瞿昙流支译)
  • 观无量寿佛(此经已曾两译一存一阙备显录中)
  • 般若波罗蜜神呪经(出大品经)
  • 功德庄严王八万四千岁请佛经(出大集经)
  • 大方广如来性起微密藏经二卷(亦直云如来性起经是旧华严经如来性起品)
  • 合道神足经四卷(一名道神足无极变化经即道神足经之异名二本无別)
  • 持斋经(斋经別名)
  • 过去香莲华佛世界经(出悲华经)
  • 善德婆罗门求舍利经
  • 人弘法经(已上二经出大云经)
  • 五十三佛名经(出药王药上经)
  • 弥勒为女身经
  • 一切施王所行檀波罗蜜经(亦直云行檀波罗蜜经亦名萨和檀王经)
  • 摩调王经
  • 小儿闻法即解经(已上四经出六度集)
  • 净除业障经(抄净业障经)
  • 十住毘婆沙经(抄十住论)
  • 七宝经(出增一阿含经)
  • 质多长者请比丘经
  • 外道诱质多长者经
  • 佛见牧牛者请比丘示导经
  • 长者命终无子付嘱经(独富长者经异名质多等四经出杂阿含)
  • 积骨经(出七处三观经)
  • 诲子经(出生经)
  • 梵志观无常得解脱经(出筏足经)
  • 梵志避死经
  • 贫子得财發狂经
  • 无害梵志执志经
  • 善呗比丘经(梵志避等四经出出曜经)
  • 福子经
  • 居士物故为妇鼻中虫经
  • 须河譬经
  • 教子经(一名须达教子经亦云须达训子经福子等四经出杂譬喻)
  • 龙种尊国变化经
  • 观世楼炭经(云有三品)
  • 清净法行经(已上三经先在偽录)
  • 华严璎珞经 般若得经(已上二经僧法尼诵出亦在偽录) 贤劫千佛名经一卷(祐云唯有佛名与昙无兰所出四谛经千佛名异出贤劫经中异译)

    右佛遗日下六十六部七十二卷或翻译有凭或別生疑偽今既寻知所据故非汉代失源同旧重编恐成繁杂今并刚也长房录云已上一百二十五部一百四十八卷并是僧祐律师出三藏记撰古旧二录及安录失源并新集所得失译诸经卷部甚广仇校群目芜秽者众出入相交实难诠定未睹经卷空阅名题有入有源无入无译详其初始非不有由既涉远年故附此末冀后博识脱睹本流希还正收以为有据滢澄法海使静波涛焉今寻长房此言未可依据委求同异如前所述

    已下新附此录

  • 拔陂菩萨经一卷(或为拔波安录云𩙥披陀菩萨经安公云出方等部是般舟经初四品异译第五出)
  • 栴檀树经一卷
  • 阿鸠留经一卷
  • 菩萨道地经一卷(安公云出方等部)
  • 魔王入目揵兰腹经一卷(亦名弊魔试目连经旧录云魔王入目连腹中经出中阿含第三十卷即后十经之一也)
  • 佛有五百比丘经一卷
  • 凡人有三事愚痴不足经一卷
  • 诫诸比丘言我以天眼视天下人生死好丑尊者卑者经一卷(安公云上三经出中阿含)
  • 自见自知为能尽结经一卷
  • 有四求经一卷
  • 佛本行经一卷
  • 河中大聚沫经一卷(或云水沫所漂经或云聚沫譬经众经录云出杂阿含今以安录先集杂含后译是別译本非从彼出)
  • 便贤者坑经一卷(坑字或作旃)
  • 所非汝所经一卷
  • 两比丘得割经一卷
  • 道德舍利日经一卷
  • 舍利日在王舍国经一卷
  • 独居思惟自念止经一卷
  • 问所明种经一卷
  • 欲从本相有经一卷(或云欲从本经)
  • 独坐思惟意中生念经一卷
  • 佛说如是有诸比丘经一卷
  • 比丘所求色经一卷
  • 道有比丘经一卷
  • 色为非常念经一卷(从自见自知下本有二十二经安公云是阿含一卷于中五经已备余录今但有十七载杂含分中)
  • 比丘念本起经一卷
  • 善恶意经一卷
  • 比丘一法相经一卷
  • 有二力本经一卷
  • 有三力经一卷
  • 有四力经一卷
  • 人有五力经一卷
  • 不闻者类相聚经一卷(旧录云类相聚经与相应相可经同本)
  • 天上释为故世在人中经一卷(或作无上误也)
  • 爪头土经一卷
  • 身为无有反复经一卷
  • 师子畜生王经一卷
  • 阿须伦子婆罗门经一卷
  • 婆罗门子名不侵经一卷
  • 生闻婆罗门经一卷(旧录云生闻梵志经)
  • 有𨻗竭经一卷
  • 署杜乘婆罗门经一卷
  • 佛在拘萨国经一卷
  • 佛在优堕国经一卷(经作优随)
  • 是时自梵守经一卷
  • 有三方便经一卷(旧录云三方便经法经录云出七处三观)
  • 婆罗门不信重经一卷
  • 佛告舍日经一卷
  • 四意止经一卷(旧录云四意止本行经法录云出中阿含)
  • 说人自说人骨不知腐经一卷(色比丘念下二十五经安公云并出杂阿含今寻藏中单卷杂阿含内并有此经多是后人合之成卷)
  • 杂阿含三十章经一卷(法经录云出杂阿含异本)
  • 五十五法诫经一卷(或云五十五法行)
  • 一切义要一卷
  • 说善恶道经一卷
  • 爱欲声经一卷(一本云爱欲一声经)
  • 摩诃遮曷旋经一卷
  • 天王下作猪经一卷
  • 始造浴佛时经一卷
  • 十二贤者经一卷
  • 佛并父弟调达经一卷(五十五法下安公云上十经出阿毘昙今但有九一本入重译中即魔王入目连腹经是)
  • 忧堕罗迦叶经一卷
  • 四部本文经一卷(安公云上二经出长阿含一本云出阿毘昙)
  • 让德经一卷
  • 有贤者法经一卷
  • 摩诃厥弥难问经一卷(或云大厥弥经)
  • 大本藏经一卷
  • 说阿难持戒经一卷
  • 阿难问何因缘持诫见世间贫亦现道贫经一卷
  • 给孤独四姓家问应受施经一卷
  • 晓所诤不解经者经一卷(今疑上经字错)
  • 奇异道家难问住处经一卷
  • 奇异道家难问法本经一卷
  • 贤者手力经一卷
  • 八法行经一卷
  • 忧多罗经一卷(或作夏字)
  • 栴檀调佛经一卷
  • 恶人经一卷
  • 难提和难经一卷(或云难提和罗经)
  • 四姓长者难经一卷(旧录云四姓长者经)
  • 折佛经一卷
  • 道地经中要语章一卷(或云小道地经今疑支曜出者是)
  • 数练意章一卷(旧录云数练经安公云上二经出生经祐按今生经无此章名)

    右八十二部八十二卷(初拔陂等三经见在余者并阙)并是僧祐录中集安公古典经既云古典明是远代今者编于汉末以为失源安公本录古典总有九十二经今以余之十经检寻群录或标译主或是別生彼中既载故此除之

    通前旧失译经五十九部七十六卷总一百四十一部一百五十八卷并为汉代失源云

魏曹氏都洛阳

自文帝黄初元年庚子至元帝咸熙二年乙酉凡经五帝四十六年沙门五人所出经戒羯磨总一十二部合一十八卷(于中四部五卷见在八部一十三卷阙本)

  • (曹魏)沙门昙柯迦罗(一部一卷戒)
  • 沙门康僧铠(三部四卷经羯磨)
  • 沙门昙无谛(一部一卷羯磨)
  • 沙门白廷(五部七卷经)
  • 沙门安法贤(二部五卷经)
  • 僧祇戒本一卷(初出见竺道祖魏世录)

    右一部一卷本阙

    沙门昙柯迦罗魏云法时中印度人家世大富常修梵福迦罗幼而才悟质像过人读书一览皆文义通畅善学四韦陀论风云星宿图谶运变莫不该综自言天下文理毕己心腹至年二十五入一僧坊看遇见法胜毘昙聊取览之茫然不解殷勤重省更增惛漠乃叹曰吾积学多年浪志坟典游刃经籍义不再思文无重览今睹佛书顿出情外当理致钩深別有精要于是赍牒入房请一比丘略为解释遂深悟因果妙达三世始知佛教宏旷俗书所不能及乃弃舍世荣出家精苦诵大小乘经及诸部毘尼常贵游化不乐专守以文帝黄初三年壬寅来至洛阳于时魏境虽有佛法而道风讹替亦有众僧未禀归戒止以剃落为殊俗耳设复斋忏事同祠祀迦罗既至大行佛法诸僧请出毘尼迦罗以律藏曲制文言繁广佛教未昌必不承用遂以齐王芳嘉平二年庚午于洛阳白马寺出僧祇戒心且备朝夕于是更集梵僧立羯磨受戒东夏戒律始自乎此迦罗后不知所终

  • 郁伽长者所问经一卷(或二卷第三译一名郁伽罗越问菩萨行经嘉平四年出见竺道祖魏录今编入宝积即第十九会是)
  • 无量寿经二卷(第四译见竺道晋世杂录及宝唱录与世高出者小异又与宝积无量寿等同本)
  • 四分杂羯磨一卷(题云昙无德律部杂羯磨以结戒场为首新附)

    右三部四卷其本并在

    沙门康僧铠印度人也广学群经义畅幽旨以嘉平四年壬申于洛阳白马寺译郁伽长者经等三部高僧传中云译四部不具显名竺道祖魏晋录僧祐宝唱梁代录等及长房道宣靖迈三录并云二部余二既不显名校阅未见今更得一部余欠一经检亦未获

  • 昙无德羯磨一卷(题云羯磨一卷出昙无德律以结大界为首见竺道祖魏录)

    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

    沙门昙无谛亦云昙谛魏云法实安息国人善学律藏妙达幽微以高贵乡公正元元年甲戌届于洛汭于白马寺译昙无德羯磨一部

  •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第五出与汉世支谶等所出及宝积无量寿会并本同文异见竺道祖晋世杂录及僧祐录)
  • 叉须赖经一(一本无叉字祐录作又初出见竺道祖及僧祐录)
  • 菩萨修行经一卷(一名长者威施所问菩萨修行经一名长者修行经第二出见始兴宝唱二录)
  • 除灾患经一卷(见僧祐录初出与除恐灾患经同本)
  • 首楞严经二卷(第五出与汉世支谶等所出本同文异见竺道祖晋世杂录及僧祐录)

    右五部七卷其本并阙

    沙门白延西域人也才明盖世深解踰伦以高贵乡公甘露三年戊寅游化洛阳止白马寺出无量清净等经五部长房等录又有平等觉经一卷亦云白延所出今以此经即是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但名有广略故不复存也

  • 罗摩伽经三卷(见竺道祖宝唱法上灵祐等四录是华严经入法界品少分初出)
  • 大般涅槃经二卷(第二出略大本前数品为此二卷见竺道祖魏录)

    右二部五卷其本并阙

    沙门安法贤西域人艺业克深慧解尤峻振锡游邦自远而至译罗摩伽等经二部群录并云魏世辩何帝之年今依编于末又別录亦载诸失译经总于吴录后列

开元释教录卷第一 总录之一


校注

【原】丽本 一【大】一(序)【宋】【元】一(并序)【明】 庚午岁【大】唐【明】唐庚午岁【宋】【元】 骈【大】胼【元】【明】 偶【大】属【宋】【元】【明】 出【大】*〔-〕【明】* 戒【大】〔-〕【明】 前【大】并【明】 集【大】*〔-〕【明】* 内【大】〔-〕【宋】【元】【明】 历【大】历【宋】【元】【明】 二【大】*三【宋】*【元】*【明】* 一【大】*〔-〕【宋】*【元】*【明】* 日【大】旦【宋】【元】【明】 加【大】嘉【明】 佛【大】奇【宋】寄【元】【明】 等【大】*〔-〕【宋】*【元】*【明】* 经【大】*〔-〕【宋】*【元】*【明】* 二【大】*一【宋】*【元】*【明】* 部【大】经【宋】【元】【明】 谶【大】识【明】 般【大】〔-〕【宋】【元】【明】 胡【大】梵【元】 氏【大】氐【宋】【元】【明】 魄【大】魂【宋】【元】【明】 本【大】大【宋】【元】【明】 含【大】含经【宋】【元】【明】 行【大】行作【宋】【元】【明】 登【大】邓【宋】【元】【明】 名【大】云【宋】【元】【明】 难【大】〔-〕【明】 初出【大】〔-〕【明】 般【大】般经【宋】【元】【明】 云【大】云住【宋】【元】【明】 鋡【大】䤴【明】 夭【大】㤇【宋】【元】恼【明】 勤【大】难【元】【明】 三【大】二【宋】【元】【明】 慧【大】惠【宋】 二【大】〔-〕【宋】【元】【明】 但【大】且【宋】【元】【明】 录【大】〔-〕【宋】【元】【明】 云【大】云出【宋】【元】【明】 (五门录)十五字【大】〔-〕【宋】【元】【明】 祐录【大】〔-〕【宋】【元】【明】 方等要慧下【大】阿毘昙五法上【宋】【元】【明】 变【大】要【宋】【元】【明】 𧖹【大】脉【宋】【元】【明】 法【大】法幽【宋】【元】【明】 慑【大】摄【宋】【元】【明】 船【大】舫【宋】【元】【明】 斖斖【大】舋舋【宋】【元】【明】 勌【大】倦【宋】【元】【明】 蹇【大】謇【元】【明】 赞【大】赞【宋】【元】【明】 慧【大】*惠【宋】*【元】*【明】* 偽【大】为【宋】【元】【明】 论【大】论经【宋】【元】【明】 与【大】兴【宋】【元】【明】 水【大】木【宋】【元】【明】 澍【大】树【宋】【元】【明】 付【大】富【宋】【元】【明】 经【大】〔-〕【明】 名【大】云【元】【明】 本【大】年【宋】【元】【明】 夹【大】[〦/失/衣]【宋】【元】【明】 出日同【大】日同出【宋】 阙【大】阙本【宋】【元】【明】 臣【大】巨【明】 濡【大】*软【宋】*【元】*【明】* 见古录及朱士行汉录【大】∞与唐译无垢称经等同本【宋】【元】【明】 与唐译无垢称经等同本【大】∞见古录及朱士行汉录【宋】【元】【明】 三【大】二【宋】【元】【明】 随【大】隋【宋】 摩【大】摩诃【宋】【元】【明】 见吴录【大】∞题云出杂藏【宋】【元】【明】 见【大】〔-〕【宋】【元】【明】 题云出杂藏【大】∞见吴录【宋】【元】【明】 见吴录或三卷【大】或三卷见吴录【宋】【元】【明】 中【大】〔-〕【宋】【元】【明】 也【大】〔-〕【宋】【元】【明】 弈【大】〔-〕【宋】 见始兴录【大】∞一名宿行本起【宋】【元】【明】 应【大】应旧【宋】【元】【明】 一名宿行本起【大】∞见始兴录【宋】【元】【明】 亦【大】并【宋】【元】【明】 连【大】揵【宋】【元】【明】 波【大】*婆【明】* 或【大】〔-〕【宋】【元】【明】 呵【大】阿【明】 存【大】见在【元】【明】 阙【大】阙本【元】【明】 出【大】出贤劫千佛名经一卷祐云唯有佛名与昙无兰所出四谛经千佛名异出贤劫经中异译【宋】【元】【明】 卷【大】〔-〕【明】 作【大】云【宋】【元】【明】 惒【大】和【宋】【元】【明】 六【大】六云【宋】【元】【明】 汉后【大】后汉【宋】【元】【明】 以【大】已【宋】【元】【明】 虫【大】蛊【宋】【元】【明】 盐【大】阎【明】 经【大】〔-〕【明】 名【大】生【宋】【元】【明】 障【大】部【宋】【元】【明】 请比丘【大】〔-〕【宋】【元】【明】 解【大】〔-〕【明】 避【大】避死【明】 喻【大】喻经【宋】【元】【明】 (贤劫译)三十四字【大】〔-〕【元】【明】 异出【大】典出【宋】 二【大】一【宋】【元】【明】 同【大】用【明】 初【大】第【明】 揵【大】犍【宋】【元】 名【大】云【宋】【元】【明】 诫【大】语【宋】【元】【明】 漂【大】飘【宋】【元】【明】 杂【大】杂阿【宋】【元】【明】 杂【大】杂阿【明】 比【大】北【明】 婆【大】*披【宋】*【元】*【明】* 经法【大】法经【宋】【元】【明】 旋【大】㳬【元】【明】 公【大】安【宋】【元】【明】 诫【大】戒【元】【明】 曜【大】矅【明】 惛【大】昏【宋】【元】【明】 道【大】道祖【宋】【元】【明】 叉【大】又【明】 卷【大】本【宋】【元】【明】 见僧祐录【大】∞初出与除恐灾患经同本【宋】【元】【明】 初出与除恐灾患经同本【大】∞见僧祐录【宋】【元】【明】 踰【大】喻【明】 祐【大】𥙿【宋】【元】【明】 辩【大】辨【宋】【元】【明】 总录之一【大】〔-〕【宋】【元】【明】
[A1] 戍【CB】戌【大】
[A2] 商【CB】啇【大】
[A3] 敛【CB】歛【大】
[A4] 魏【CB】魂【大】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开元释教录(卷1)
关闭
开元释教录(卷1)
关闭
开元释教录(卷1)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