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所说经卷八

佛道品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通达佛道维摩诘言若菩萨行于[标10]非道(起照后)是为通达佛道又问云何菩萨行于非道答曰若菩萨行五无间(五逆罪也)而无恼恚至于地狱无诸罪垢(地狱因)至于畜生无有无明憍慢等过至于饿鬼而具足功德行色无色界道不以为胜[标11]示行贪欲离诸染著示行嗔恚于诸众生无有恚碍示行愚痴而以智慧调伏其心[标12]示行悭贪而舍内外所有不惜身命示行毁禁而安住净戒乃至小罪犹怀大惧示行嗔恚而常慈忍示行懈怠而勤修功德示行乱意而常念定示行愚痴而通达世间出世间慧示行[标13]谄偽而善方便随诸经义示行憍慢而于众生犹如桥梁示行诸烦恼而心常清净示入于魔而顺佛智慧不随他教示入声闻而为众生说未闻法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众生示入贫穷而有宝手功德无尽示入形残而具诸好相以自庄严示入下贱而生佛种性中具诸功德示入羸劣丑陋而得[标14]那罗延身一切众生之所乐见示入老病而永断病根超越死畏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示有妻妾䌽女而常远离五欲淤泥现于讷钝而成就辩才总持无失示入邪济而以正济度诸众生现遍入诸道而断其因缘现于涅槃而不断生死文殊师利菩萨能如是行于非道(收应前)是为[标15]通达佛道于是维摩诘问文殊师利何等为如来种文殊师利言[标16]有身为种无明有爱为种贪恚痴为种四颠倒为种五盖为种六入为种七识处为种八邪法为种九恼处为种[标01]十不善道为种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曰何谓也答曰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标02]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又如植种于空终不能生粪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无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于我见如须弥山犹能發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妙谕)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尔时大迦叶叹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快说此语诚如所言尘劳之俦为如来种我等今者不复堪任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无间罪犹能發意生于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發譬如根败之士其于五欲不能复利如是声闻诸结断者于佛法中无所复益永不志愿是故文殊师利[标03]凡夫于佛法有反复而声闻无也所以者何凡夫闻佛法能起无上道心不断三宝正使声闻终身闻佛法力无畏等永不能發无上道意尔时会中有菩萨名普现色身问维摩诘言居士父母妻子亲戚眷属吏民知识悉为是谁奴婢僮仆象马车乘皆何所在于是维摩诘以偈答曰

[标04][标05]智度菩萨母  方便以为父  一切众导师
无不由是生  法喜以为妻  慈悲心为女
善心诚实男  毕竟[标06]空寂舍  弟子众尘劳
随意之所转  道品善知识  由是成正觉
诸度法等侣  四摄为妓女  歌咏诵法言
以此为音乐  总持之园苑  [标07]无漏法林树
觉意净妙华  解脱智慧果  八解之浴池
定水湛然满  布以七净华  浴此无垢人
象马五通驰  大乘以为车  调御以一心
游于八正路  相具以严容  众好饰其姿
惭愧之上服  深心为[标08]华鬘  富有七财宝
教授以滋息  如所说修行  回向为大利
[标09]四禅为床座  从于净命生  多闻增智慧
以为自觉音  甘露法之食  [标10]解脱味为浆
净心以澡浴  戒品为涂香  摧灭烦恼贼
勇徤无能踰  降伏四种魔  胜幡建道场
虽知无起灭  示彼故有生  悉现诸国土
如日无不见  供养于十方  无量亿如来
诸佛及己身  无有分別想  虽知诸佛国
及与众生空  而常修净土  教化于群生
诸有众生类  形声及威仪  无畏力菩萨
一时能尽现  觉知众魔事  而示随其行
以善方便智  随意皆能现  或示老病死
成就诸群生  了知如幻化  通达无有碍
或现劫尽[标11]烧  天地皆洞然  众人有常想
照令知无常  无数亿众生  俱来请菩萨
一时到其舍  化令向佛道  经书禁呪术
工巧诸技艺  尽现行此事  饶益诸群生
世间众道法  悉于中[标12]出家  因以解人惑
而不堕邪见  [标13]或作日月天  梵王世界主
或时作地水  或复作风火  劫中有疾疫
现作诸药草  若有服之者  除病消众毒
劫中有饥馑  现身作饮食  先救彼饥渴
却以法语人  劫中有刀兵  为之起慈悲
化彼诸众生  令住无诤地  若有大战阵
立之以等力  菩萨现威势  降伏使[标01]和安
一切国土中  诸有地狱处  輙往到于彼
勉济其苦恼  一切国土中  畜生相食啖
皆现生于彼  为之作利益  示受于五欲
示复现[标02]行禅  令魔心愦乱  不能得其便
火中生莲华  是可谓希有  在欲而行禅
希有亦如是  或现作淫女  引诸好色者
先以欲钩牵  后令入佛智  或为邑中主
或作商人导  国师及大臣  以祐利众生
诸有贫穷者  现作无尽藏  因以劝导之
令發菩提心  我[标03]心憍慢者  为现大力士
消伏诸贡高  令住无上道  其有恐惧众
居前而慰安  先施以无畏  后令發道心
或现离婬欲  为五通仙人  开导诸群生
令住戒忍慈  见须供事者  现为作僮仆
既悦可其意  乃發以道心  随彼之所须
得入于佛道  以善方便力  皆能给足之
如是道无量  所行无有涯  智慧无边际
度脱无数众  假令一切佛  于无数亿劫
[标04]赞叹其功德  犹尚不能尽  谁闻如是法
不發菩提心  除彼不肖人  痴冥无智者

校注

不以道为道不以非道为非道则是非心绝通达无碍 示行三毒而不乖三善也 悭贪六段示行六蔽而不乖六度也 虽迹与谄同而实不乖正所谓善方便而随经义也 那罗延天力士名也端正殊妙志力雄猛 以上诸示行离之则沦于空即之则著于相不即不离菩萨所由通达乎 有身身见也心无定所随物而变在邪而邪在正而正邪正虽殊种不异也 善趣恶趣其地虽殊其义则一故不相坏 莲华之君子者每以为喻取其清净出汙泥中见烦恼皆佛种也 二乘既见无为安住正位宴寂恬怡既无生死畏而有无为之乐自足无求孰肯敞敞以大乘为心乎凡夫沉沦五趣为烦恼所蔽兼我心自高惟胜是慕故能發迹尘劳标心无上而發正觉之华也故凡夫有反复之名二乘有败根之耻 智为内照权为外用万行所生诸佛所出智为母权为父也 即所谓万物母无生父意 空为理宗以为常宅 法宝谓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盖如此 处善之先犹鬘之在首 四禅高床修净命之所成 爱性无厌名之为渴受断则得解脱故名浆也破敌得胜者竖胜幡道场降魔亦然 众生见烧相即悟无常还摄不烧也 出家人有德为物取宗故现入引物 劫初时未有日月未有众生故为作日月而令得照明为作地火水风应人所求也 两阵相对助其弱者均无胜负彼此和安矣 非静乱齐旨者熟能两之 慢心自高如山峰不停水现力士以伏其高心乃润以法水 以颂寓视到底是教
[A1] 己【CB】巳【卍续】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维摩经评注(卷8)
关闭
维摩经评注(卷8)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