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六
○礼忏罪障第六
(夫礼忏罪障者。礼谓礼佛。忏谓忏罪。真性本空。曾无一物。妄心既作。遂有万端。罪起之源。于斯为最。由是三毒。内發十恶。外彰举足。尽是无明。触目皆成有漏十二支。而因缘不断。十八界而生灭无穷。生天上而每遇五衰。处人间而常遭八苦。无逾六趣。难出四生。俱处轮回。未蒙解脱。欲成净果。须忏业因。信悲相接。则何罪不除。凡圣交通。则何障不遣。欲入往生之路。须归礼忏之门。罪障既以消除。身心必然。清净六门冷落。悉亡久翳之尘。一性圆明。定發本来之照。但得雪消去。自然春到来)。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前以广明极乐庄严胜妙乐事。随喜已竟。喜跃无量。叹未曾有。今乃将陈發露略启二门。先忏自身。后代父母。且自身者。一心既运。三宝复归。各运虔诚。求哀發露。我等佛子自从无始旷大劫来。无明覆心。迷自佛智。妄惑造业。生死转回。背佛法僧。随恶师友。眼根著色。为恩爱奴。不睹如来法身周遍。耳贪声境。残害无穷。不闻如来圆音妙法。鼻贪香气。结使是生。功德妙香不能齅觉。舌贪众味。餐啖众生。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毁谤三宝。陵辱尊亲。岂餐如来甚深法味。身根著触。躭染无穷。昼夜荒迷。不知止足。备造诸恶。行杀盗染。诸佛慈光不能照瞩。意根著法。触境攀缘。念念常生贪嗔邪见。一切诸恶从意根生。宁知如来甚深法界。六根三业。备造诸罪。展转无穷。备障众善。不能發起大菩提心。不能修行一切善法。长夜受苦。无有厌心。如是等愆。唯佛知觉。念悉礼忏。永断相续。又此罪障从颠倒生。无有定实。本唯空寂。唯愿西方阿弥陀佛。慧日垂光。消我身心业惑霜露。慈风普振。摧重业山。法水长流。洗我心垢。惟愿我等及与父母。速达心本。永灭罪根。法界众生同得清净。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虗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大众伏为自身断除无量怨结罪障。等一痛切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
- 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
- 南无西方阿弥陀佛
- 南无当来弥勒佛
- 南无月面佛
- 南无宝灯佛
- 南无宝相佛
- 南无上名佛
- 南无作名佛
- 南无无量音佛
- 佛南违蓝佛
- 南无师子身佛
- 南无明意佛
- 南无无能胜佛
- 南无功德品佛
- 南无月相佛
- 南无得势佛
- 南无无边行佛
- 南无闲华佛
- 南无净垢佛
- 南无见一切义佛
- 南无勇力佛
- 南无富足佛
- 南无福德佛
- 南无随时佛
- 南无广意佛
- 南无功德敬佛
- 南无善寂灭佛
- 南无财天佛
-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 南无普贤菩萨
- 南无观世音菩萨
- 南无大势至菩萨
-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虗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重复志诚。求哀忏悔。众等应思。父母在昔人中。因其爱子之私。以召危身之祸罪。因我积祸。乃及亲俯首三思。良增悲恸。今伸归命。泣血求哀。庶凭三宝之威。以灭双亲之罪。相与痛切五体投地。含悲哽噎。雨泪交流。弟子(某甲)等奉为无始劫来至于今日法界父母眷属亲缘。今对弥陀及十方三宝。志心思念。我之父母。昔因痴爱。保惜我身。如经所说。怀躭守护。就湿回乾。咽苦吐甘。乳哺养育。乃至究竟怜愍。造无限罪。欺贤诬圣。给我衣食。杀害生灵。滋我口腹。愚迷颠倒。痴爱缠绵。致使命终。沈沦恶道。皆因我身。昔时负累。是故我今身代父母。从始至今所有杀生偷盗不净邪婬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及贪嗔痴十恶炽然。无罪不造。随顺邪师。不信三宝。或破五戒八戒十戒乃至具足。阐提拨无因果。诽谤大乘方等经典。破人善事。无慈愍心。不肯欢进同梵行者。乃至杀父杀母。杀和尚阿阇利。出佛身血。破羯磨转法轮僧。杀阿罗汉。破塔坏寺。残毁经像。駈役僧徒。或令罢道侵损。玄用现前十方三宝财物。不净说法。汙梵行人。如是普于三宝师长父母法界众生边。造种种罪。自作教他。见作。随喜重重。重重无尽。无尽遍周法界。充塞虗空。今对阿弥陀佛。皆悉忏悔。惟愿阿弥陀佛威神力故。如汤消冰。应念化成无上智觉。又复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怜愍有情。放净光明。摄取不舍。所居极乐众宝庄严。菩萨往生。永不退转。修行无间。直至菩提。本师释迦牟尼及十方诸佛。殷勤劝赞。一念乃至十念。一日乃至七日。称名系念。决定往生。我等愚迷不信不顺。或时闻已。心则轻笑。见念佛人。恶心毁破。设有信者。无决定心。业缘深重。世务牵缠。身在道场。心缘世谛。口谈极乐。意恋娑婆。于念佛时。心多散动。三种净业片善无成。十六观心一事不彻。虽为出家。不修僧行。唯贪利养。毁戒破斋。诳惑众生。妄称师匠。非法说法。法说非法。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口口说空。步步行有。无惭无愧。不觉不知。如斯等罪。无量无边。愿乞除灭。又有众生。不信出家是解脱道。深著五欲。不乐往生。不修梵行。佯作善人。念珠在手。毒恶存心。恣骋无明。坚牢鬪诤。横起是非。不分邪正。明附恶友。恼乱行人。陷己陷他。为地狱种。魔彼魔此。障净土生。如是等罪。无量无边。愿乞除灭。临命终时。或遭横死。墙崩屋倒。树折岩摧。水火漂焚。虫伤兽啮。刀兵遽至。毒药暴伤。卒病临身。不遑念佛。或缠绵重病。苦迫身心。宛转号呼。难安正念。或无善友。助發净因。由是种种罪障因缘。临命终时。不得见佛。不得往生。流转娑婆五浊恶世。三涂八难随业受生。五痛五烧最为极苦。未来生死无有尽期。或堕胎生金鎻之难。五百岁中不得见佛。此皆从昔已来。不信阿弥陀佛。不信往生净土。身口意业轻慢毁谤。以是因缘。虽复發心。多诸障难。我今稽首阿弥陀佛。惟愿天眼天耳他心。大慈大悲。哀愍摄受。听我忏悔。令我父母及法界众生。报障。业障。烦恼障。不信佛言障。不乐修行障。五浊恶世障。边地疑城障。不闻三宝障。凡是往生一毫之障。悉愿消除。一切清净。正信现前。不疑不退。决定往生极乐世界。速成正觉。转大法轮。圆满普贤广大行。愿忏悔已。归命礼阿弥陀佛。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今复普为一切四生六道无量有情。自他父母。或在家出家。无始至今造诸罪业。障往生路。障净土生。一切罪障。愿乞除灭。相与志心。等一痛切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
- 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
- 南无西方阿弥陀佛
- 南无当来弥勒佛
- 南无净断疑佛
- 南无无量持佛
- 南无妙乐佛
- 南无不负佛
- 南无无住佛
- 南无得叉迦佛
- 南无众首佛
- 南无世光佛
- 南无多德佛
- 南无弗沙佛
- 南无无边威德佛
- 南无义意佛
- 南无药王佛
- 南无断恶佛
- 南无无热佛
- 南无善调佛
- 南无名德佛
- 南无华德佛
- 南无勇德佛
- 南无金刚军佛
- 南无大德佛
- 南无寂灭意佛
- 南无香象佛
- 南无那罗延佛
- 南无善住佛
- 南无无所负佛
- 南无月相佛
- 南无电相佛
- 南无恭敬佛
- 南无威德守佛
- 南无智日佛
- 南无上利佛
- 南无须弥顶佛
- 南无治怨贼佛
- 南无莲华佛
- 南无应赞佛
- 南无知次佛
- 南无离憍佛
- 南无那罗达佛
- 南无常乐佛
- 南无不少国佛
- 南无天名佛
- 南无见有边佛
- 南无甚良佛
- 南无多功德佛
- 南无宝月佛
- 南无师子相佛
- 南无乐禅佛
- 南无无所少佛
- 南无游戏佛
-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 南无普贤菩萨
- 南无观世音菩萨
- 南无大势至菩萨
-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虗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某甲)等。又以无始已来。至于今日。轮转六道。受四生身。或男或女。非男非女。遍一切处。起无量罪。或为大身众生。更相食啖。或为细身众生。更相食啖。以强陵弱。有如是等相食杀业。无量无边障菩提心。障菩提愿。障菩提行。障净土生。今日忏悔。愿乞除灭。(某甲)等自无始已来。至于今日。于六道中。受四生身。于其中间。所起罪恶。无穷无尽。如是等罪。唯有十方三世诸佛大地菩萨。尽知尽见。如诸佛菩萨。所知所见。罪恶多少。今日志诚稽颡求哀。惭愧忏悔。已作之罪愿尽消灭。未作之罪不敢复作。仰愿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以大悲心。受(某甲)等今日忏悔。以大悲水。洗(某甲)等能障菩提一切罪垢。毕竟清净。令得往生西方净土。相与志心。归依世间大慈悲父。
- 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
- 南无世自在王佛
- 南无西方阿弥陀佛
- 南无三十五尊忏悔佛
- 南无金刚不坏佛
- 南无宝光佛
- 南无龙尊王佛
- 南无精进军佛
- 南无精进喜佛
- 南无宝炎佛
- 南无宝月光佛
- 南无不空见佛
- 南无宝月佛
- 南无无垢佛
- 南无离垢佛
- 南无勇施佛
- 南无清净佛
- 南无清净施佛
- 南无娑留那佛
- 南无水天佛
- 南无坚德佛
- 南无栴檀功德佛
- 南无光明吉祥佛
- 南无光德佛
- 南无无忧德佛
- 南无那罗延佛
- 南无功德华佛
- 南无莲华光游戏神通佛
- 南无才功德佛
- 南无德念佛
- 南无善名称功德佛
- 南无帝幢王佛
- 南无善游步功德佛
- 南无鬪战胜佛
- 南无善游步佛
- 南无周匝庄严功德佛
- 南无宝莲华游步佛
- 南无宝莲华善住娑罗树王佛
- 南无一十二尊忏悔佛
- 南无宝胜藏佛
- 南无宝光王火𦦨照佛
- 南无一切香华自在力王佛
- 南无百亿河沙决定佛
- 南无振威德佛
- 南无金刚坚强消伏坏散佛
- 南无宝光月殿妙音尊王佛
- 南无欢喜藏摩尼宝积佛(佛名下注语准上不须读)
- 南无无尽香胜王佛
(若有众生。持念此佛名者。即得超越无量劫生死之罪。当得宿命智)。
- 南无师子月佛
(若有众生。闻此佛名。生生之处。常得远离畜生之身。灭除无量劫生死之罪)。
- 南无欢喜庄严珠王佛
(若有四众。闻此佛名。五体投地。归依顶礼。即得超越五百万亿阿僧祇劫生死之罪)。
- 南无帝宝幢摩尼胜光佛
(若有四众。闻此佛名。归依顶礼。超越五百万亿劫生死之罪)。
- 南无东方解脱主世界虗空功德清净微尘等目端正功德相光明华波头摩瑠璃光宝体香最上香供养讫种种庄严顶髻无量无边日月光明愿力庄严变化庄严法界出生无障碍王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一拜)
(此一佛名号。出五千五百佛名经第一尊佛名也。经云。若有人犯四重五逆诽谤三宝。及犯四波罗夷。是人罪重。假使阎浮提地碎为微尘。一一微尘成于一劫。是人有若干劫数罪。若能称念此一佛名号八十二字。一遍礼一拜者。如上等罪悉皆消灭)。
- 南无西方净土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此上佛号。名曰弥陀。大课宝王论云。释迦佛在世时。有翁婆二人。用糓一㪷记数。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佛云。我別有方便。令汝念佛。一声得多糓之数。乃教念上佛名。甞以净糓挍之。六百万粟为一㪷。六千万粟为一硕。六亿为十硕。六十亿为百硕。六百亿粟为千硕。六千亿粟为万硕。六万亿粟为十万硕。此佛名数乃是六十万硕。令一合九勺九抄。令一百粒之数。令于一声之中。可敌半劫之功。以此教二老人。则其功德甚大。能灭无量劫罪。出决疑集)。
-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 南无普贤菩萨
- 南无观世音菩萨
- 南无大势至菩萨
-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 归命十方尽虗空界一切诸佛(一拜)
- 归命十方尽虗空界一切尊法(一拜)
- 归命十方尽虗空界一切贤圣(一拜)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至心归命礼西方弥陀佛。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虗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以今忏悔。清净礼念三宝功德因缘。愿四生六道一切众生。始从今日。至于往生。以佛神力。随心自在。当成正觉。转大法轮。还度有情。同生净土。忏悔已。志心敬礼西方一切常住三宝。
○發菩提心第七
(夫發菩提心者。趣真户牖。立圣阶基。古佛因此而成。先觉由斯而证。众行初首。诸心本源。冠五位之权舆。贮三乘之囊槖。或致弥伽之敬。以初心弗。异于终心。或推罗汉之前。盖小果难同于大果。无尽功德不可称量者矣)。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相与自他礼忏。罪障已竟。身心清净。堪任發起大菩提心。乃可求生净土宜各志诚。欢喜踊跃。归依世间大慈悲父。
- 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
- 南无世自在王佛
- 南无西方阿弥陀佛
- 南无五十五俱胝佛
- 南无下方现在一切诸佛
- 南无示现一切妙法正理常放火王胜德光佛
- 南无师子佛
- 南无名称佛
- 南无誉光佛
- 南无正法佛
- 南无妙法佛
- 南无法幢佛
- 南无功德友佛
- 南无功德号佛
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在下方广长舌赞佛土功德摄受法门。
-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 南无普贤菩萨
- 南无观世音菩萨
- 南无大势至菩萨
-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虗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大众将發大心。略启三门。
- 一辨抑扬
- 二兴胜行
- 三陈正愿
(初复分二 初称扬彼土 二呵斥此方)
初称扬彼土者。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土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名曰极乐。次呵斥此方者。娑婆秽土。五趣杂居。内焚燎于三毒。外煎熬于八苦。脆如坯器。危若火宅。揽四缘而聚立因。四相以迁移。今日大众。發求生西方菩提心者。欲忻净土七珍。先厌阎浮四相。聊陈依正庄严。略辨抑扬旨趣。各各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
- 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
- 南无西方阿弥陀佛
- 南无当来弥勒佛
- 南无德宝佛
- 南无应名称佛
- 南无华身佛
- 南无大音声佛
- 南无辨才赞佛
- 南佛金刚珠佛
- 南无无量寿佛
- 南无珠庄严佛
- 南无大王佛
- 南无德高行佛
- 南无高名佛
- 南无百光佛
- 南无喜悦佛
- 南无龙步佛
- 南无意愿佛
- 南无宝月佛
- 南无灭己佛
- 南无喜王佛
- 南无调御佛
- 南无喜自在王佛
- 南无宝髻佛
- 南无离山佛
- 南无宝藏佛
- 南无月面佛
- 南无威德寂灭佛
- 南无爱相佛
- 南无多天佛
- 南无须炎摩佛
- 南无天威佛
- 南无宝众佛
- 南无宝步佛
- 南无师子分佛
- 南无极高行佛
- 南无人王佛
- 南无善意佛
- 南无世明佛
- 南无宝威德佛
- 南无德乘佛
- 南无觉想佛
- 南无喜庄严佛
- 南无香济佛
- 南无香象佛
- 南无众炎佛
- 南无慈相佛
- 南无妙香佛
- 南无坚铠佛
- 南无威德猛佛
- 南无珠铠佛
- 南无仁贤佛
-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 南无普贤菩萨
- 南无观世音菩萨
- 南无大势至菩萨
-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虗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第二兴胜行者。略陈二种。或偏修一行。或具行八法。且初者。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现在其前。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即斯一行。通具三心。一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以每念知念。法性身即心即佛。真法身故)。二深心。乐修一切诸善行故(捡防身口。益自益他。心行六度。总摄三归。明记在怀。俱称为念)。三大悲心。救拔一切众生苦故(申念佛心。救济三苦八苦诸众生故)。一行精进三心具足。二具行八法者。维摩经云。成就八法行。无疮疣。生于净土。谓饶益众生。而不望报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等心众生。谦下无碍。于诸菩萨。视之如佛。所未闻经。闻之不疑。不与声闻。而相违背。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常省己过。不讼彼短。恒以一心。求诸功德。即此八因。通收五愿。既识往生之行。不离五愿三心。人各虔诚同宜。偈曰。
复次离相修行者。依言滞相。增生死之系缚。舍事归真。证涅槃之常乐。况欲神栖净土。必须心了真空。若能触目见灵源。即此尘缘为净刹。偈曰。
今日大众。往生胜行。念佛为先。八因具足。五愿修成。欲了唯心净土。须依离相菩提。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
- 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
- 南无西方阿弥陀佛
- 南无当来弥勒佛
- 南无善逝月佛
- 南无梵自在王佛
- 南无师子月佛
- 南无福威德佛
- 南无正生佛
- 南无无胜佛
- 南无日观佛
- 南无宝名佛
- 南无大精进佛
- 南无山光王佛
- 南无施明佛
- 南无电德佛
- 南无德聚王佛
- 南无供养名佛
- 南无法赞佛
- 南无宝语佛
- 南无救命佛
- 南无善戒佛
- 南无善众佛
- 南无定意佛
- 南无喜胜王佛
- 南无师子光佛
- 南无破有暗佛
- 南无照明佛
- 南无上名佛
- 南无慧利王佛
- 南无珠月光佛
- 南无威光王佛
- 南无不破论佛
- 南无光明王佛
- 南无珠轮佛
- 南无世师佛
- 南无吉手佛
- 南无善月佛
- 南无宝严佛
- 南无罗睺守佛
- 南无乐菩提佛
- 南无等光佛
- 南无至寂灭佛
- 南无世最胜佛
- 南无无忧佛
- 南无十势力佛
- 南无喜力王佛
- 南无得势力佛
- 南无得势佛
- 南无大势力佛
- 南无功德藏佛
- 南无真行佛
- 南无上安佛
- 南无提沙佛
-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 南无普贤菩萨
- 南无观世音菩萨
- 南无大势至菩萨
-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虗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第三陈正愿者。愿乘此受戒念佛功德。临命终时。无诸障难。七日已前。预知时至。心不颠倒。身无痛苦。遇善知识。教称佛名。愿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放大光明。授手迎接。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到彼土已。见佛闻法。悟无生忍。究竟至于不退转地。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惟愿阿弥陀佛慈悲证明。
今日大众。發起觉心。陈其正愿。临终决定。往生乐国。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
- 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
- 南无西方阿弥陀佛
- 南无当来弥勒佛
- 南无大光佛
- 南无电明佛
- 南无广德佛
- 南无珍宝佛
- 南无福德明佛
- 南无造铠佛
- 南无成手佛
- 南无善华佛
- 南无集宝佛
- 南无大海智佛
- 南无持地德佛
- 南无义意猛佛
- 南无善思惟佛
- 南无德轮佛
- 南无宝火佛
- 南无利益佛
- 南无世月佛
- 南无美音佛
- 南无梵相佛
- 南无众师首佛
- 南无师子行佛
- 南无难施佛
- 南无应供佛
- 南无明威德佛
- 南无大光王佛
-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 南无普贤菩萨
- 南无观世音菩萨
- 南无大势至菩萨
-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虗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已發大菩提心。所生功德。六度四等。日夜增明。四无碍辩。乐说无尽。得八自在。具六神通。三昧总持。应念现前。百福庄严。无不具足。当成佛道。还度众生。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六
(许救切)。
瞩(音烛)。
哺(音脯)。
诬(音无)。
啮(五结切)。
燎(音了)。
脆(此芮切)。
疣(音尤)。
铠(苦亥切)。
校注
【经文资讯】《卍新续藏》第 74 册 No. 1467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2-02-2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卍新续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CBETA 扫瞄辨识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