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论会编

八众诵第五

十七 比丘相应

一一六五(一〇六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尊者善生新剃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诸比丘当知此善生善男子有二处端严一者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二者尽诸有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寂静尽诸漏比丘庄严好离欲断诸结涅槃不复生
持此最后身摧伏魔怨敌」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六六(一〇六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形色丑陋难可观视为诸比丘之所轻慢来诣佛所尔时世尊四众围绕见彼比丘来皆起轻想更相谓言彼何等比丘随路而来形貌丑陋难可观视为人所慢尔时世尊知诸比丘心之所念告诸比丘「汝等见彼比丘来形状甚丑难可视见令人起慢不」诸比丘白佛「唯然已见」佛告诸比丘「汝等勿于彼比丘起于轻想所以者何彼比丘已尽诸漏所作已作离诸重担断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诸比丘汝等莫妄量于人唯有如来能量于人」彼比丘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复告诸比丘「汝等见此比丘稽首作礼退坐一面不」比丘白佛「唯然已见」佛告诸比丘「汝等勿于是比丘起于轻想乃至汝等莫量于人唯有如来能知人耳」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飞鸟及走兽莫不畏师子唯师子兽王无有与等者
如是智慧人虽小则为大莫取其身相而生轻慢心
何用巨大身多肉而无慧此贤胜智慧则为上士夫
离欲断诸结涅槃永不生持此最后身摧伏众魔军」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六七(一〇六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提婆达多有利养起摩竭陀王阿阇世毘提希子日日侍从五百乘车来诣提婆达多所日日持五百釜食供养提婆达多提婆达多将五百人別众受其供养时有众多比丘晨朝著衣持钵入王舍城乞食闻提婆达多有如是利养起乃至五百人別众受其供养乞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晨朝著衣持钵入王舍城乞食闻提婆达多有如是利养起乃至五百人別众受其供养」佛告诸比丘「汝等莫称是提婆达多所得利养所以者何彼提婆达多別受利养今则自坏他世亦坏譬如芭蕉竹芦生果即死来年亦坏提婆达多亦复如是受其利养今世则坏他世亦坏譬如駏驉受胎必死提婆达多亦复如是受诸利养今世亦坏他世亦坏彼愚痴提婆达多随几时受其利养当得长夜不饶益苦是故诸比丘当如是学我设有利养起莫生染著」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芭蕉生果死竹芦实亦然駏驉坐妊死士以贪自丧
常行非义行多知不免愚善法日损减茎枯根亦伤」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六八(一〇六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舍卫国有手比丘是释氏子在舍卫国命终时有众多比丘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闻手比丘释子于舍卫国命终闻已入舍卫城乞食举衣钵洗足毕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今日晨朝众多比丘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闻释氏子手比丘于舍卫国命终云何世尊手比丘命终当生何处云何受生后世云何」佛告诸比丘「是手比丘成就三不善法彼命终当生恶趣泥犁中何等三不善法谓贪欲嗔恚愚痴此三不善法结缚于心释种子手比丘生恶趣泥犁中」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贪欲嗔恚结缚士夫心内發还自伤犹如竹芦实
无贪痴心是说为黠慧内發不自伤是名为胜出
是故当离贪嗔恚痴冥心比丘智慧明苦尽般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六九(一〇六六)

如手比丘难陀修多罗亦如上说

一一七〇(一〇六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难陀是佛姨母子好著好衣染色𢭏治光泽执持好钵好作嬉戏调笑而行时有众多比丘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难陀是佛姨母子好著好衣𢭏治光泽执持好钵好作嬉戏调笑而行」尔时世尊告一比丘「汝往诣难陀比丘所语言难陀大师语汝」时彼比丘受世尊教往语难陀言「世尊语汝」难陀闻已即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佛告难陀「汝实好著好衣𢭏治光泽好作嬉戏调笑而行不」难陀白佛「实尔世尊」佛告难陀「汝佛姨母子贵姓出家不应著好衣服𢭏令光泽执持好钵好作嬉戏调笑而行汝应作是念我是佛姨母子贵姓出家应作阿练若乞食著粪扫衣常应赞叹著粪扫衣常处山泽不顾五欲」尔时难陀受佛教已修阿兰若行乞食著粪扫衣亦常赞叹著粪扫衣者乐处山泽不顾爱欲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难陀何见汝修习阿兰若家家行乞食身著粪扫衣
乐处于山泽不顾于五欲」

佛说此经已尊者难陀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七一(一〇六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低沙自念我是世尊姑子兄弟故不修恭敬无所顾录亦不畏惧不堪谏止时有众多比丘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低沙自念是世尊姑子兄弟故不修恭敬无所顾录亦不畏惧不堪谏止」尔时世尊告一比丘「汝往诣低沙比丘所语言低沙大师语汝」时彼比丘受世尊教往语低沙比丘言「世尊语汝」低沙比丘即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佛告低沙「汝实作是念我是世尊姑子兄弟不修恭敬无所顾录亦不畏惧不堪忍谏不」低沙白佛「实尔世尊」佛告低沙「汝不应尔汝应念言我是世尊姑子兄弟故应修恭敬畏惧堪忍谏止」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善哉汝低沙离嗔恚为善莫生嗔恚心嗔恚者非善
若能离嗔修行软下心然后于我所修行于梵行」

佛说此经已低沙比丘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一七二(一〇六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尊者毘舍佉般阇梨子集供养堂为众多比丘说法言辞满足妙音清彻句味辩正随智慧说听者乐闻无所依说显现深义令诸比丘一心专听尔时世尊入昼正受以净天耳过于人耳闻说法声从三昧起往诣讲堂于大众前坐毘舍佉般阇梨子「善哉善哉毘舍佉汝能为诸比丘于此供养堂为众多比丘说法言辞满足乃至显现深义令诸比丘专精敬重一心乐听汝当数数为诸比丘如是说法令诸比丘专精敬重一心乐听当得长夜以义饶益安隐乐住」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若不说法者愚智杂难分此愚此智慧无由自显现
善说清凉法因说智乃彰说法为明照光显大仙幢
善说为仙幢法为罗汉幢」

佛说此经已尊者毘舍佉般阇梨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一七三(一〇七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众多比丘集供养堂悉共作衣时有一年少比丘出家未久初入法律不欲营助诸比丘作衣时众多比丘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时有众多比丘集供养堂为作衣故有一年少比丘出家未久始入法律不欲营助诸比丘作衣」尔时世尊问彼比丘「汝实不欲营助诸比丘作衣耶」彼比丘白佛言「世尊随我所能当力营助」尔时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诸比丘「汝等莫与是年少比丘语所以者何是比丘得四增(上)心法正受现法安乐住不勤而得若彼本心所为剃须发著袈裟衣出家学道增进修学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非下劣方便薄德少智慧正向于涅槃免脱烦恼鏁
此贤年少者逮得上士处离欲心解脱涅槃不复生
持此最后身摧伏众魔军」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〇一一七四(一〇七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比丘名曰上座独住一处亦常赞叹独一住者独行乞食食已独还独坐禅思时有众多比丘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有尊者名曰上座乐一独处亦常赞叹独一住者独入聚落乞食独出聚落还至住处独坐禅思」尔时世尊语一比丘汝往诣彼上座比丘所语上座比丘言「大师告汝」比丘受教诣上座比丘所白言「尊者大师告汝」时上座比丘即时奉命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尔时世尊告上座比丘「汝实独一静处赞叹独处者独行乞食独出聚落独坐禅思耶」上座比丘白佛「实尔世尊」佛告上座比丘「汝云何独一(静)处赞叹独住者独行乞食独还住处独坐禅思」上座比丘白佛「我唯独一静处赞叹独住者独行乞食独出聚落独坐禅思」佛告上座比丘「汝是一住者我不言非一住然更有胜妙一住何等为胜妙一住谓比丘前者枯乾后者灭尽中无贪喜是婆罗门心不犹豫已舍忧悔离诸有爱群聚使断是名一住无有胜住过于此者」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悉映于一切悉知诸世间不著一切法悉离一切爱
如是乐住者我说为一住」

佛说此经已尊者上座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一一一七五(一〇七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尊者僧迦蓝于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彼僧迦蓝比丘有本二在舍卫国中闻僧迦蓝比丘于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闻已著好衣服庄严华璎抱其儿来诣祇洹至僧迦蓝比丘房前尔时尊者僧迦蓝出房露地经行时彼本二来到其前作是言「此儿幼小汝舍出家谁当养活」时僧迦蓝比丘不共语如是再三亦不共语时彼本二作如是言「我再三告不与我语不见顾视我今置儿著经行道头而去」告言「沙门此是汝子汝自养活我今舍去」尊者僧迦蓝亦不顾视其子彼本二复言「是沙门今于此儿都不顾视彼必得仙人难得之处善哉沙门必得解脱」情愿不遂抱子而去尔时世尊入昼正受以天耳过人之耳闻尊者僧迦蓝本二所说即说偈言

「来者不欢喜去亦不忧戚于世间和合解脱不染著
我说彼比丘为真婆罗门来者不欢喜去亦不忧戚
不染亦无忧二心俱寂静我说是比丘是真婆罗门」

佛说此经已尊者僧迦蓝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善生及恶色提婆并象首二难陀窒师般阇罗少年长老并僧钳)

一二一一七六(一〇七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难独一静处作是思惟有三种香顺风而熏不能逆风何等为三谓根香茎香华香或复有香顺风熏亦逆风熏亦顺风逆风熏耶作是念已晡时从禅觉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一静处作是思惟有三种香顺风而熏不能逆风何等为三谓根香茎香华香或复有香顺风熏逆风熏亦顺风逆风熏耶」佛告阿难「如是如是有三种香顺风熏不能逆风谓根香茎香华香阿难亦有香顺风熏逆风熏顺风逆风熏阿难顺风熏逆风熏顺风逆风熏者阿难有善男子善女人在所城邑聚落成就真实法尽形寿不杀生不偷盗不邪婬不妄语不饮酒如是善男子善女人八方上下崇善士夫无不称叹言某方某聚落善男子善女人持戒清净成真实法尽形寿不杀乃至不饮酒阿难是名有香顺风熏逆风熏顺风逆风熏」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非根华香能逆风而熏唯有善士女持戒清净香
逆顺满诸方无不普闻知多迦罗栴檀优钵罗末利
如是比诸香戒香最为上栴檀等诸香所熏少分限
唯有戒德香流熏上升天斯等净戒香不放逸正受
正智等解脱魔道莫能入是名安隐道是道则清净
正向妙禅定断诸魔结缚」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三一一七七(一〇七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提国人间游行与千比丘俱皆是古昔萦发出家皆得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善解脱到善建立支提杖林中住摩竭提王瓶沙闻世尊摩竭提国人间游行至善建立支提杖林中住与诸小王群臣翼车万二千乘马万八千步逐众无数摩竭提婆罗门长者悉皆从王出王舍城诣世尊所恭敬供养到于道口下车步进及于内门除去五饰——脱冠却盖除扇去剑刀脱革屣到于佛前整衣服偏露右肩为佛作礼右绕三匝自称姓名白佛言「世尊我是摩竭提王瓶沙」佛告瓶沙「如是大王汝是瓶沙可就此坐随其所安」时瓶沙王重礼佛足退坐一面诸王大臣婆罗门居士悉礼佛足次第而坐时欝鞞罗迦叶亦在座中时摩竭提婆罗门长者作是念为大沙门从欝鞞罗迦叶所修梵行耶为欝鞞罗迦叶于大沙门所修梵行耶尔时世尊知摩竭提婆罗门长者心之所念即说偈而问言

「欝鞞罗迦叶于此见何利弃汝先所奉事火等众事
今可说其义舍事火之由」

欝鞞迦叶说偈白佛

「钱财等滋味女色五欲果观察未来受斯皆大垢秽
是故悉弃舍先诸奉火事」

尔时世尊复说偈问言

「汝不著世间钱财五色味复何舍天人迦叶随义说」

迦叶复以偈答世尊言

「见道离有余寂灭无余迹无所有不著无异趣异道
是故悉弃舍先修奉火事大会等受持奉事于水火
愚痴没于中志求解脱道盲无智慧目向生老病死
不见于正路永离生死道今始因世尊得见无为道
大龙所说力得度于彼岸牟尼广济度安慰无量众
今始知瞿昙真谛超出者」

佛复说偈叹迦叶言

「善哉汝迦叶先非恶思量次第分別求遂至于胜处」

「汝今迦叶当安慰汝徒众之心」时欝鞞罗迦叶即入正受以神足力向于东方上升虚空作四种神变——行入火三昧举身洞然颇梨红色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还烧其身身上出水以灌其身或身上出火以烧其身身下出水以灌其身如是种种现化神通息已稽首佛足白佛言「世尊佛是我师我是弟子」佛告迦叶「我是汝师汝是弟子随汝所安复座而坐」时欝鞞罗迦叶还复故坐尔时摩竭提婆罗门长者作是念欝鞞罗迦叶定于大沙门所修行梵行佛说此经已摩竭提王瓶沙及诸婆罗门长者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四一一七八(一〇七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陀骠摩罗子旧住王舍城典知众僧饮食床座随次差请不令越次时有慈地比丘频三过次得麤食处食时辛苦作是念怪哉大苦陀骠摩罗子比丘有情故以麤食恼我令我食时极苦我当云何为其作不饶益事时慈地比丘有姊妹比丘尼名蜜多罗住王舍城王园比丘尼众中蜜多罗比丘尼来诣慈地比丘稽首礼足于一面住慈地比丘不顾眄不与语蜜多罗比丘尼语慈地比丘「阿阇何故不见顾眄不共言语」慈地比丘言「陀骠摩罗子比丘数以麤食恼我令我食时极苦汝复弃我」比丘尼言「当如何」慈地比丘言「汝可至世尊所白言世尊陀骠摩罗子比丘非法不类共我作非梵行波罗夷罪我当证言如是世尊如妹所说」比丘尼言「阿阇梨我当云何于梵行比丘所以波罗夷谤」慈地比丘言「汝若不如是者我与汝绝不复来往言语共相瞻视」时比丘尼须臾默念而作是言「阿阇梨欲令我尔当从其教」慈地比丘言「汝且待我先至世尊所汝随后来」

时慈地比丘即往稽首礼世尊足退住一面蜜多罗比丘尼即随后至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一何不善不类陀骠摩罗子于我所作非梵行波罗夷罪」慈地比丘复白佛言「如妹所说我先亦知」尔时陀骠摩罗子比丘即在彼大众中尔时世尊告陀骠摩罗子比丘「汝闻此语不」陀骠摩罗子比丘言「已闻世尊」佛告陀骠摩罗子比丘「汝今云何」陀骠摩罗子白佛「如世尊所知如善逝所知」佛告陀骠摩罗子「汝言如世尊所知今非是时汝今忆念当言忆念不忆念当言不忆念」陀骠摩罗子言「我不自忆念」尔时尊者罗睺罗住于佛后执扇扇佛白佛言「世尊不善不类是比丘尼言尊者陀骠摩罗子共我作非梵行慈地比丘言如是世尊我先已知如妹所说」佛告罗睺罗「我今问汝随意答我若蜜多罗比丘尼来语我言世尊不善不类罗睺罗共我作非梵行波罗夷罪慈地比丘复白我言如是世尊如妹所说我先亦知者汝当云何」罗睺罗白佛「世尊我若忆念当言忆念不忆念当言不忆念」佛言罗睺罗「愚痴人汝尚得作此语陀骠摩罗子清净比丘何以不得作如是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陀骠摩罗子比丘当忆念蜜多罗比丘尼当以自言灭慈地比丘僧当极善诃谏教诫汝云何见何处见汝何因往见」世尊如是教已从座起入室坐禅尔时诸比丘于陀骠摩罗子比丘忆念蜜多罗比丘尼与自言灭慈地比丘极善诃谏教诫言汝云何见何处见何因往见如是谏时彼作是言「彼陀骠摩罗子不作非梵行不犯波罗夷然陀骠摩罗子比丘三以麤恶食恐怖令我食时辛苦我于陀骠摩罗子比丘故作是说然陀骠摩罗子清净无罪」尔时世尊晡时从禅觉至大众前敷座而坐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我等于陀骠摩罗子比丘所忆念蜜多罗比丘尼与自言灭慈地比丘极善诃谏乃至彼言陀骠摩罗子清净无罪」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云何愚痴以因饮食故知而妄语」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若能舍一法知而故妄语不计于后世无恶而不为
宁食热铁丸如炽然炭火不以犯禁戒而食僧信施」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五一一七九(一〇七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陀骠摩罗子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愿于佛前取般涅槃」世尊默然如是三佛告陀骠摩罗子「此有为诸行法应如是」尔时尊者陀骠摩罗子即于佛前入于三昧如其正受向于东方升虚空行现四威仪——行入火三昧身下出火举身洞然光焰四布颇梨红色身下出火还烧其身身上出水以洒其身或身上出火下烧其身身下出水上洒其身周向十方种种现化已即于空中内身出火还自焚其身取无余涅槃消尽寂灭令无遗尘譬如空中然灯炷俱尽陀骠摩罗子空中涅槃心俱尽亦复如是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譬如烧铁丸其焰洞炽然热势渐息灭莫知其所归
如是等解脱度烦恼淤泥诸流永已断莫知其所之
逮得不动迹入无余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六一一八〇(一〇七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央瞿多罗国人间游行经陀婆阇梨迦林中见有牧牛者牧羊者采柴草者及余种种作人见世尊行路见已皆白佛言「世尊莫从此道去前有央瞿利摩罗贼脱恐怖人」佛告诸人「我不畏惧」作此语已从道而去彼再三告世尊犹去遥见央瞿利摩罗手执刀楯走向世尊(世尊)以神力现身徐行令央瞿利摩罗𫘝走不及走极疲乏已遥语世尊「住勿去」世尊竝行而答「我常住耳汝自不住」尔时央瞿利摩罗即说偈言

「沙门尚𫘝行而言我常住我今疲勌住说言汝不住
沙门说云何我住汝不住」

尔时世尊以偈答言

「央瞿利摩罗我说常住者于一切众生谓息于刀杖
汝恐怖众生恶业不休息我于一切虫止息于刀杖
汝于一切虫常逼迫恐怖造作凶恶业终无休息时
我于一切神止息于刀杖汝于一切神长夜苦逼迫
造作黑恶业于今不止息我住于息法一切不放逸
汝不见四谛故不息放逸」

央瞿利摩罗说偈白佛

「久乃见牟尼故随路而逐今闻真妙说当舍久远恶」
作如是说已即放舍刀楯投身世尊足愿听我出家
佛以慈悲心大仙多哀愍告比丘善来出家受具足

尔时央瞿利摩罗出家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增修梵行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时央瞿利摩罗得阿罗汉觉解脱喜乐即说偈言

「本受不害名而中多杀害今得见谛名永离于伤杀
身行不杀害意俱亦然当知真不杀不迫于众生
洗手常血色名央瞿摩罗浚流之所漂三归制令息
归依三宝已出家得具足成就于三明佛教作已作
调牛以捶杖伏象以铁鈎不以刀捶杖正度调天人
利刀以水石直箭以煴火治材以斧斤自调以黠慧
人前行放逸随后能自敛是则照世间如云解月现
人前放逸行随后能自敛于世恩爱流正念而超出
少壮年出家精勤修佛教是则照世间如云解月现
少壮年出家精勤修佛教于世恩爱流正念以超出
若度诸恶业正善能令灭是则照世间如云解月现
人前造恶业正善能令灭于世恩爱流正念能超出
我已作恶业必向于恶趣已受于恶报宿责食已食
若彼我怨憎闻此正法者得清净法眼于我修行忍
不复兴鬪讼蒙佛恩力故我怨行忍辱亦常赞叹忍
随时闻正法闻已随修行」

佛说此经已央瞿利摩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七一一八一(一〇七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异比丘于夜明相出时出搨补河边脱衣著岸边入水洗浴浴已上岸被一衣待身乾时有一天子放身光明普照搨补河侧语比丘言「汝少出家鲜白发黑年始盛美应习五欲庄严璎珞涂香华鬘五乐自娱而于是时违亲背俗悲泣別离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如何舍现前乐而求非时之利」比丘答言「我不舍现前乐求非时乐我今乃是舍非时乐得现前乐」天问比丘「云何舍非时乐得现前乐」比丘答言「如世尊说非时之欲少味多苦少利多难我今于现法中已离炽然不待时节能自通达现前观察缘自知觉如是天子是名舍非时乐得现前乐」天复问比丘「云何复是如来所说非时之欲少乐多苦云何复是如来所说现法利乐乃至缘自觉知」比丘答言「我年少出家不能广宣如来所说正法律仪世尊近在迦兰陀竹园汝可往诣如来问其所疑如世尊说随忆受持」天子复言「比丘于如来所有诸(大)力天众多围绕我先无问未易可诣比丘汝若能为先白世尊者我可随往」比丘答言「当为汝去」天白比丘「唯然尊者我随后来」

时彼比丘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以向天子往反问答具白世尊「今者世尊彼天子诚实言者须臾应至不诚实者自当不来」时彼天子遥语比丘「我已在此我已在此」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众生随爱想以爱想而住以不知爱故则为死方便」

佛告天子「汝解此偈者便可發问」天子白佛「不解世尊不解善逝」佛复说偈而告天子曰

「若知所爱者不于彼生爱彼此无所有他人莫能说」

佛告天子「汝解此义者便可發问」天子白佛「不解世尊不解善逝」佛复说偈言

「见等劣者则有言论生三事不倾动则无软上」

佛告天子「解此义者则可發问」天子白佛「不解世尊不解善逝」佛复说偈言

「断爱及名色除慢无所系寂灭息嗔恚离结绝悕望
不见于人天此世及他世」

佛告天子「解此义者乃可發问」天子白佛「已解世尊已解善逝」佛说此经已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即没不现

一八一一八二(一〇七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异比丘于后夜时至搨补河边脱衣置岸边入水洗浴浴已还上岸著一衣待身乾时有一天子放身光明普照搨补河侧问比丘言「比丘比丘此是丘塚夜则起烟昼则火然彼婆罗门见已而作是言坏此丘塚發掘者智持以刀剑又见大龟婆罗门见已作是言除此大龟發掘者智持以刀剑见有氍氀婆罗门见已作此言却此氍氀發掘者智持以刀剑见有肉段彼婆罗门见已作是言除此肉段發掘者智持以刀剑见有屠杀(处)婆罗门见已作是言坏是屠杀处發掘者智持以刀剑见有楞耆彼婆罗门见已作是言却此楞耆發掘者智持以刀剑见有二道彼婆罗门见已作是言除此二道發掘者智持以刀剑见有门扇婆罗门见已作是言却此门扇發掘者智持以刀剑见有大龙婆罗门见已作是言勿却大龙应当恭敬比丘汝来受此论往问世尊如佛所说汝随受持所以者何除如来我不见世间诸天沙门婆罗门于此论心悦乐者若诸弟子从我所闻然后能说」

尔时比丘从彼天所闻此论已往诣世尊稽首礼足退坐一面以彼天子所问诸论广问世尊「云何为丘塚云何为夜则起烟云何为昼则火然云何是婆罗门云何發掘云何智者云何刀剑云何为大龟云何氍氀云何为肉段云何为屠杀处云何为楞耆云何为二道云何为门扇云何为大龙」佛告比丘「丘塚者谓众生身麤四大色父母遗体抟食衣服覆盖澡浴摩饰长养皆是变坏磨灭之法夜起烟者谓有人于夜时起随觉随观(昼则火然者)昼行其教身业口业婆罗门者谓如来等正觉發掘者谓精勤方便智士者谓多闻圣弟子刀剑者谓智慧刀剑大龟者谓五盖氍氀者谓忿恨肉段者谓悭屠杀(处)者谓五欲功德楞耆者谓无明二道(者)谓疑惑门扇者谓我慢大龙者谓漏尽罗汉如是比丘若大师为声闻所作哀愍悲念以义安慰于汝已作汝等当作所作当于曝露林中空舍山泽岩窟敷草树叶思惟禅思不起放逸莫令后悔是则为我随顺之教」即说偈言

「说身为丘塚觉观夜起烟昼业为火然婆罗门正觉
精进勤發掘黠慧明智士以智慧利剑厌离胜进者
五盖为巨龟忿恨为氍氀愱为肉段五欲屠杀处
无明为楞耆疑惑于二道门扇现我慢漏尽罗汉龙
究竟断诸论故我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彼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九一一八三(一〇八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尔时世尊晨朝著衣持钵入波罗㮈城乞食时有异比丘以不住心其心惑乱不摄诸根晨朝著衣持钵入波罗㮈城乞食是比丘遥见世尊见已摄持诸根端视而行世尊见是比丘摄持诸根端视而行见已入城乞食毕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入室坐禅晡时从禅觉入僧中敷坐具于大众前坐告诸比丘「我今晨朝著衣持钵入波罗㮈城乞食见有比丘以不住心惑乱心诸根放散亦持衣钵入城乞食彼遥见我即自敛摄竟为是谁」时彼比丘从座起整衣服到于佛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世尊我于晨朝入城乞食其心惑乱不摄诸根行(时)遥见世尊即自敛心摄持诸根」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见我已能自敛心摄持诸根比丘是法应当如是若见比丘亦应自摄持若复见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亦当如是摄持诸根当得长夜以义饶益安隐快乐」尔时众中复有异比丘说偈叹曰

「以其心迷乱不专系念住晨朝持衣钵入城邑乞食
中路见大师威德容仪备欣悦生惭愧即摄持诸根」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〇一一八四(一〇八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㮈国鹿野苑中尔时世尊晨朝著衣持钵入波罗㮈城乞食时有异比丘著衣持钵入城乞食于其路边住一树下起不善觉以依恶贪尔时世尊见彼比丘住一树下以生不善觉依恶贪嗜而告之曰「比丘比丘莫种苦种而發熏生臭汁漏流出若比丘种苦种子自發生臭汁漏流出者欲令蛆蝇不竞集者无有是处」时彼比丘作是念世尊知我心之恶念即生恐怖身毛皆竖尔时世尊入城乞食毕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入室坐禅晡时从禅觉至于僧中于众前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我今晨朝著衣持钵入城乞食见一比丘住于树下以生不善觉依恶贪嗜我时见已即告之言比丘比丘莫种苦种發熏生臭恶汁流出若有比丘种苦种子發熏生臭恶汁流出蛆蝇不集无有是处时彼比丘即思念佛已知我心之所念惭愧恐怖心惊毛竖随路而去」时有异比丘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世尊云何苦种云何生臭云何汁流云何蛆蝇」佛告比丘「忿怒烦怨名曰苦种五欲功德名为生臭于六触入处不摄律仪是名汁流谓触入处不摄已贪忧诸恶不善心竞生是名蛆蝇」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耳目不防护贪欲从是生是名为苦种生臭汁潜流
诸觉观气味依于恶贪嗜聚落及空处若于昼若夜
远离修梵行究竟于苦边若内心寂静决定谛明了
卧觉常安乐诸恶蛆蝇灭正士所习近善说贤圣路
了知八正道不还更受身」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一一一八五(一〇八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毕还精舍洗足已入安陀林坐禅时有异比丘亦复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毕还精舍洗足已入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是比丘入昼正受时有恶不善觉起依贪嗜心时有天神依安陀林住止者作是念此比丘不善不类于安陀林坐禅而起不善觉心依恶贪我当往呵责作是念已往语比丘言「比丘比丘作疮疣耶」比丘答言「当治令愈」天神语比丘「疮如铁镬云何可复」比丘答言「正念正智足能令复」天神白言「善哉善哉此是真贤治疮如是治疮究竟能愈无有發时」尔时世尊晡时从禅觉还祇树给孤独园入僧中于大众前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我今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乞食还至安陀林坐禅入昼正受有一比丘亦乞食还至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而彼比丘起不善觉心依恶贪有天神依安陀林住语比丘言比丘比丘作疮疣耶如上广说乃至如是比丘善哉善哉此治众贤」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士夫作疮疣自生于苦患愿求世间欲心依于恶贪
以生疮疣故蛆蝇竞来集爱求为疮疣蛆蝇诸恶觉
及诸贪嗜心皆悉从意生钻凿士夫心以求华名利
欲火转炽然妄想不善觉身心日夜羸远离寂静道
若内心寂静决定智明了无有斯疮疣见佛安隐路
正士所游迹贤圣善宣说明智所知道不复受诸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二一一八六(一〇八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毘舍离国猕猴池侧重阁讲堂时有众多比丘晨朝著衣持钵毘舍离乞食时有年少比丘出家未久不闲法律当乞食时不知先后次第余比丘见已而告之言「汝是年少出家未久未知法律莫越莫重前后失次而行乞食长夜当得不饶益苦」年少比丘言「诸上座亦复越次不随前后非独我也」如是再三不能令止众多比丘乞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晨朝著衣持钵毘舍离乞食有一年少比丘于此法律出家未久行乞食时不以次第前后复重诸比丘等再三谏不受而作是言诸上座亦不次第何故呵我我等诸比丘三呵不受故来白世尊唯愿世尊为除非法哀愍故」佛告诸比丘「如空泽中有大湖水有大龙象而居其中拔诸藕根洗去泥土然后食之食已身体肥悦多力多乐以是因缘常喜乐住有异种族象形体羸小効彼龙象拔其藕根洗不能净合泥土食食之不消体不肥悦转转羸弱缘斯致死或同死苦如是宿德比丘学道日久不乐嬉戏久修梵行大师所叹诸余明智修梵行者亦复加叹是等比丘依止城邑聚落晨朝著衣持钵入城乞食善护身口善摄诸根专心系念能令彼人不信者信信者不异若得财利衣被饮食床卧汤药不染不著不贪不嗜不迷不逐见其过患见其出离然复食之食已身心悦泽得色得力以是因缘常得安乐彼年少比丘出家未久未闲法律依诸长老依止聚落著衣持钵入村乞食不善护身不守根门不专系念不能令彼不信者信信者不变若得财利衣被饮食卧具汤药染著贪逐不见过患不见出离以嗜欲心食不能令身悦泽安隐快乐缘斯食故转向于死或同死苦所言死者谓舍戒还俗失正法正律同死苦者谓犯正法律不识罪相不知除罪」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龙象拔藕根水洗而食之异族象効彼合泥而取食
因杂泥食故羸病遂至死」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阿难与结发及以二陀骠贼并散倒咤拔弥惭愧根苦子并覆疮小大食藕根)

十八 魔相应

一一八七(一〇八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寒林中丘塚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寿命甚促转就后世应勤习善法修诸梵行无有生而不死者而世间人不勤方便专修善法修贤修义」时魔波旬作是念沙门瞿昙住王舍城寒林中丘塚间为诸声闻如是说法人命甚促乃至不修贤修义我今当往为作娆乱时魔波旬化作年少往住佛前而说偈言

「常逼迫众生得人间长寿迷醉放逸心亦不向死处」

尔时世尊作是念此是恶魔来作恼乱即说偈言

「常逼迫众生受生极短寿当勤修精进犹如救头然
勿得须臾懈令死魔忽至知汝是恶魔速于此灭去」

天魔波旬作是念沙门瞿昙已知我心惭愧忧戚即没不现

一一八八(一〇八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寒林中丘塚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一切行无常一切行不恒不安非稣息变易之法乃至当止一切有为行厌离不乐解脱」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住王舍城寒林中为诸声闻说如是法一切行无常不恒非稣息变异之法乃至当止一切有为厌离不乐解脱我当往彼为作娆乱即化作年少往诣佛所住于佛前而说偈言

「寿命日夜流无有穷尽时寿命当来去犹如车轮转」

尔时世尊作是念此是恶魔欲作娆乱即说偈言

「日夜常迁流寿亦随损减人命渐消亡犹如小河水
我知汝恶魔便自消灭去」

时魔波旬作是念沙门瞿昙已知我心惭愧忧戚即没不现

一一八九(一〇八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夜起经行至于后夜洗足入室敛身正坐专心系念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于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夜起经行于后夜时洗足入室正身端坐系念禅思我今当往为作娆乱即化作年少住于佛前而说偈言

「我心于空中执长绳羂下政欲缚沙门不令汝得脱」

尔时世尊作是念恶魔波旬欲作娆乱即说偈言

「我说于世间五欲意第六于彼永已离一切苦已断
我已离彼欲心意识亦灭波旬我知汝速于此灭去」

时魔波旬作是念沙门已知我心惭愧忧戚即没不现

一一九〇(一〇八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夜起经行至后夜时洗足入室右脇卧息系念明相正念正智作起觉想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乃至作起觉想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即化作年少往住佛前而说偈言

「何眠何故眠已灭何复眠空舍何以眠得出复何眠」

尔时世尊作是念恶魔波旬欲作娆乱即说偈言

「爱网故染著无爱谁持去一切有余尽唯佛得安眠
汝恶魔波旬于此何所说」

时魔波旬作是念沙门瞿昙已知我心惭愧忧戚即没不现

一一九一(一〇八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尔时世尊于夜暗时天小微雨电光睒现出房经行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夜暗微雨电光时现出房经行我今当往为作留难执大团石两手调弄到于佛前碎成微尘尔时世尊作是念恶魔波旬欲作娆乱即说偈言

「若耆阇崛山于我前令碎于佛等解脱不能动一毛
假令四海内一切诸山地放逸之亲族令其碎成尘
亦不能倾动如来一毛发」

时魔波旬作是念沙门瞿昙已知我心内怀忧戚即没不现

一一九二(一〇八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尔时世尊夜起经行至后夜时洗足入房正身端坐系念在前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夜起经行后夜入房正身端坐系念在前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即化作大龙绕佛身七匝举头临佛顶上身如大船头如大帆眼如铜𬬻舌如曳电出息入息若雷雹声尔时世尊作是念恶魔波旬欲作娆乱即说偈言

「犹如空舍宅牟尼心虚寂于中而旋转佛身亦如是
无量凶恶龙蚤等普集食其身不能动毛发
破裂于虚空倾覆于大地一切众生类悉来作恐怖
刀矛枪利箭悉来害佛身如是诸暴害不能伤一毛」

时魔波旬作是念沙门瞿昙已知我心内怀忧戚即没不现

一一九三(一〇九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毘婆罗山七叶树林石室中尔时世尊夜起露地或坐或经行至后夜时洗足入室安身卧息右脇著地足足相累系念明相正念正智作起觉想时魔波旬作是念沙门瞿昙住王舍城毘婆罗山七叶树林石室中夜起露地若坐若行至后夜时洗足入室而坐右脇卧息足足相累系念明相正念正智作起觉想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化作年少往住佛前而说偈言

「为因我故眠为是后边故多有钱财宝何故守空闲
独一无等侣而著于睡眠」

尔时世尊作是念恶魔波旬欲作娆乱即说偈言

「不因汝故眠非为最后边亦无多钱财唯集无忧宝
哀愍世间故右脇而卧息觉亦不疑惑眠亦不恐怖
若昼若复夜无增亦无损为哀众生眠故无有损减
正复以百枪贯身常摇动犹得安隐眠已离内枪故」

时魔波旬作是念沙门瞿昙已知我心内怀忧戚即没不现

一一九四(一〇九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毘婆罗山七叶树林石室中时有尊者瞿低迦住王舍城仙人山侧黑石室中独一思惟不放逸行修自饶益时受意解脱身作证数数退转一二三四五六反退还复得时受意解脱身作证寻复退转彼尊者瞿低迦作是念我独一静处思惟不放逸行精勤修习以自饶益时受意解脱身作证而复数数退转乃至六反犹复退转我今当以刀自杀莫令第七退转时魔波旬作是念沙门瞿昙住王舍城毘婆罗山侧七叶树林石窟中有弟子瞿低迦住王舍城仙人山侧黑石室中独一静处专精思惟得时受意解脱身作证六反退转而复还得彼作是念我已六反退而复还得莫令我第七退转我宁以刀自杀莫令第七退转若彼比丘以刀自杀者莫令自杀出我境界去我今当往告彼大师尔时波旬执琉璃柄琵琶诣世尊所鼓弦说偈

「大智大方便自在大神力得炽然弟子而今欲取死
大牟尼当制勿令其自杀何闻佛世尊正法律声闻
学其所不得而取于命终」

时魔说此偈已世尊说偈答言

「波旬放逸种以自事故来坚固具足士常住妙禅定
昼夜勤精进不顾于性命见三有可畏断除彼爱欲
已摧伏魔军瞿低般涅槃」波旬心忧恼琵琶落于地
内怀忧戚已即没而不现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当来共至仙人山侧黑石室所观瞿低迦比丘以刀自杀」尔时世尊与众多比丘往至仙人山侧黑石室中见瞿低迦比丘杀身在地告诸比丘「汝等见此瞿低迦比丘杀身在地不」诸比丘白佛「唯然已见世尊」佛告比丘「汝等见瞿低迦比丘周匝绕身黑暗烟起充满四方不」比丘白佛「已见世尊」佛告比丘「此是恶魔波旬于瞿低迦善男子身侧周匝求其识神然比丘瞿低迦以不住心执刀自杀」尔时世尊为瞿低迦比丘受第一记尔时波旬而说偈言

「上下及诸方遍求彼识神都不见其处瞿低何所之」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如是坚固士一切无所求拔恩爱根本瞿低般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九五(一〇九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欝鞞罗聚落尼连禅河侧于菩提树下成佛未久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住欝鞞罗聚落尼连禅河侧于菩提树下成佛未久我当往彼为作留难即化作年少往住佛前而说偈言

「独入一空处禅思静思惟已舍国财宝于此复何求
若求聚落利何不习近人既不习近人终竟何所得」

尔时世尊作是念恶魔波旬欲作娆乱即说偈言

「已得大财利志足安寂灭摧伏诸魔军不著于色欲
独一而禅思服食禅妙乐是故不与人周旋相习近」

魔复说偈言

「瞿昙若自知安隐涅槃道独善无为乐何为强化人」

佛复说偈答言

「非魔所制处来问度彼岸我则以正答令彼得涅槃
时得不放逸不随魔自在」

魔复说偈言

「有石似凝膏飞乌欲来食竟不得其味损觜还归空
我今亦如彼徒劳归天宫」

魔说是已内怀忧戚心生变悔低头伏地以指画地

魔有三女一名爱欲二名爱念三名爱乐来至波旬所而说偈言

「父今何愁戚士夫何足忧我以爱欲绳缚彼如调象
牵来至父前令随父自在」

魔答女言

「彼已离恩爱非欲所能招已出于魔境是故我忧愁」

时魔三女身放光燄炽如云中电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我今归世尊足下给侍使令」尔时世尊都不顾视知如来离诸爱欲心善解脱如是第二第三说时三魔女自相谓言「士夫有种种随形爱欲今当各各变化作百种童女色作百种初嫁色作百种未产色作百种已产色作百种中年色作百种宿年色作此种种形类诣沙门瞿昙所作是言今悉归尊足下供给使令」作此议已即作种种变化如上所说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今日归尊足下供给使令」尔时世尊都不顾念如来法离诸爱欲如是再三说已时三魔女自相谓言若未离欲士夫见我等种种妙体心则迷乱欲气冲击胸臆破裂热血熏面然今沙门瞿昙于我等所都不顾眄如其如来离欲解脱得善解脱想我等今日当复各各说偈而问复到佛前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爱欲天女即说偈言

「独一禅寂默舍俗钱财宝既舍于世利今复何所求
若求聚落利何不习近人竟不习近人终竟何所得」

佛说偈答言

「已得大财利志足安寂灭摧伏诸魔军不著于色欲
是故不与人周旋相习近」

爱念天女复说偈言

「多修何妙禅而度五欲流复以何方便度于第六海
云何修妙禅于诸深广欲得度于彼岸不为爱所持」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身得止息乐心得善解脱无为无所作正念不倾动
了知一切法不起诸乱觉睡眠覆斯等皆已离
如是多修习得度于五欲亦于第六海悉得度彼岸
如是修习禅于诸深广欲悉得度彼岸不为彼所持」

时爱乐天女复说偈言

「已断除恩爱淳厚积集欲多生人净信得度于欲流
开發明智慧超踰死魔境」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大方便广度入如来法律斯等皆已度慧者复何忧」

时三天女志愿不满还诣其父魔波旬所时魔波旬遥见女来说偈弄之

「汝等三女子自夸说堪能咸放身光焰如电云中流
至大精进所各现其容姿反为其所破如风飘其绵
欲以爪破山齿啮破铁丸欲以发藕丝旋转于大山
和合悉解脱而望乱其心若能缚风足令月空中堕
以手抒大海气歔动雪山和合悉解脱亦可令倾动
于深巨海中而求安足地如来于一切和合悉解脱
正觉大海中求倾动亦然」

时魔波旬弄三女已即没不现

一〇一一九六(一〇九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欝鞞罗处尼连禅河侧大菩提树下初成佛道天魔波旬作是念此沙门瞿昙在欝鞞罗住处尼连禅河侧菩提树下初成佛道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即自变身作百种净不净色诣佛所佛遥见波旬百种净不净色作是念恶魔波旬作百种净不净色欲作娆乱即说偈言

「长夜生死中作净不净色汝何为作此不度苦彼岸
若诸身不作留难者魔所不能教不随魔自在
如是知恶魔于是自灭去」

时魔波旬作是念沙门瞿昙已知我心内怀忧戚即没不现

(长寿及羂摾睡眠经行大毒蛇无所为求悳魔女坏乱变形及好恶)

一一一一九七(一〇九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欝鞞罗处尼连禅河侧菩提树下初成正觉尔时世尊独一静处专心禅思作如是念我今解脱苦行善哉我今善解脱苦行先修正愿今已果得无上菩提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住欝鞞罗处尼连禅河侧菩提树下初成正觉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即化作年少住于佛前而说偈言

「大修苦行处能令得清净而今反弃舍于此何所求
欲于此求净净亦无由得」

尔时世尊作是念此魔波旬欲作娆乱即说偈言

「知诸修苦行皆与无义俱终不获其利如弓但有声
定闻慧道我已悉修习得第一清净其净无有上」

时魔波旬作是念沙门瞿昙已知我心内怀忧戚即没不现

一二一一九八(一〇九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娑罗婆罗门聚落尔时世尊晨朝著衣持钵入婆罗聚落乞食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晨朝著衣持钵入婆罗聚落乞食我今当往先入其舍语诸信心婆罗门长者令沙门瞿昙空钵而出时魔波旬随逐佛后作是唱言「沙门沙门都不得食耶」尔时世尊作是念恶魔波旬欲作娆乱即说偈言

「汝新于如来获得无量罪汝谓呼如来受诸苦恼耶」

时魔波旬作是言「瞿昙更入聚落当令得食」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正使无所有安乐而自活如彼光音天常以欣悦食
正使无所有安乐而自活常以欣悦食不依于有身」

时魔波旬作是念沙门瞿昙已知我心内怀忧戚即没不现

一三一一九九(一〇九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已解脱人天绳索汝等亦复解脱人天绳索汝等当(游)行人间多所过度多所饶益安乐人天不须伴行一一而去我今亦往欝鞞罗住处人间游行」时魔波旬作是念沙门瞿昙住波罗㮈仙人住处鹿野苑中为诸声闻如是说法我已解脱人天绳索汝等亦能汝等各別人间教化乃至我亦当至欝鞞罗住处人间游行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即化作年少住于佛前而说偈言

「不脱作脱想谓呼已解脱为大缚所缚我今终不放」

尔时世尊作是念恶魔波旬欲作娆乱即说偈言

「我已脱一切人天诸绳索已知汝波旬即自消灭去」

时魔波旬作是念沙门瞿昙已知我心内怀忧戚即没不现

一四一二〇〇(一〇九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释氏石主释氏聚落时石主释氏聚落多人疫死处处人民若男若女从四方来受持三归其诸病人若男若女若大若小皆因来者自称名字我某甲等归佛归法归比丘僧举村举邑皆悉如是尔时世尊勤为声闻说法时诸信心归三宝者斯则皆生人天道中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住于释氏石主释氏聚落勤为四众说法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化作年少往住佛前而说偈言

「何为勤说法教化诸人民相违不相违不免于驱驰
以有系缚故而为彼说法」

尔时世尊作是念恶魔波旬欲作娆乱即说偈言

「汝夜叉当知众生群集生诸有智慧者孰能不哀愍
以有哀愍故不能不教化哀愍诸众生法自应如是」

恶魔波旬作是念沙门瞿昙已知我心内怀忧戚即没不现

一五一二〇一(一〇九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释氏石主释氏聚落尔时世尊独一静处禅思思惟作是念颇有作王能得不杀不教人杀一向行法不行非法耶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住石主释氏聚落独一禅思作是念颇有作王不杀生不教人杀一向行法不行非法耶我今当往为其说法化作年少往住佛前作是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可得作王不杀生不教人杀一向行法不行非法世尊今可作王善逝今可作王必得如意」尔时世尊作是念恶魔波旬欲作娆乱而告魔言「汝魔波旬何故作是言作王世尊作王善逝可得如意」魔白佛言「我面从佛闻作是说若四如意足修习多修习已欲令雪山王变为真金即作不异世尊今有四如意足修习多修习令雪山王变为真金如意不异是故我白世尊作王世尊作王善逝可得如意」佛告波旬「我都无心欲作国王云何当作我亦无心欲令雪山王变为真金何由而变」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正使有真金如雪山王者一人得此金亦复不知足
是故智慧者金石同一观」

时魔波旬作是念沙门瞿昙已知我心内怀忧戚即没不现

一六一二〇二(一〇九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释氏石主释氏聚落时有众多比丘集供养堂为作衣事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住于释氏石主释氏聚落众多比丘集供养堂为作衣故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化作少壮婆罗门像作大萦发著兽皮衣手执曲杖诣供养堂于众多比丘前默然而住须臾语诸比丘言「汝等年少出家肤白发黑年在盛时应受五欲庄严自娱如何违亲背族悲泣別离信于非家出家学道何为舍现世乐而求他世非时之乐」诸比丘语婆罗门「我不舍现世乐求他世非时之乐乃是舍非时乐就现世乐」波旬复问「云何舍非时乐就现世乐」比丘答言「如世尊说他世乐少味多苦少利多患世尊说现世乐者离诸炽然不待时节能自通达于此观察缘自觉知婆罗门是名现世乐」时婆罗门三反掉头瘖痖以杖筑地即没不现

时诸比丘即生恐怖身毛皆竖此是何等婆罗门像来此作变即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众多比丘集供养堂为作衣故有一盛壮婆罗门萦发大髻来诣我所作是言汝等年少出家如上广说乃至三反掉头瘖哑以杖筑地即没不现我等即生恐怖身毛皆竖是何婆罗门像来作此变」佛告诸比丘「此非婆罗门是魔波旬来至汝所欲作娆乱」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凡生诸苦恼皆由于爱欲知世皆剑刺何人乐于欲
觉世间有余皆悉为剑刺是故黠慧者当勤自调伏
巨积真金聚犹如雪山王一人受用者意犹不知足
是故黠慧者当修平等观」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七一二〇三(一一〇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释氏石主释氏聚落时有尊者善觉晨朝著衣持钵入石主释氏聚落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持尼师坛置右肩上入林中坐一树下修昼正受作是念「我得善利于正法律出家学道我得善利遭遇大师如来等正觉我得善利得在梵行持戒备德贤善真实众中我今当得贤善命终于当来世亦当贤善」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住石主释氏聚落有声闻弟子名曰善觉著衣持钵如上广说乃至贤善命终后世亦贤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化作大身盛壮多力见者怖畏谓其力能翻發动大地至善觉比丘所善觉比丘遥见大身勇盛壮士即生恐怖从座起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晨朝著衣持钵广说如上乃至贤善命终后世亦贤见有大身士夫勇壮炽盛力能动地见生恐怖心惊毛竖」佛告善觉「此非大身士夫是魔波旬欲作娆乱汝且还去依彼树下修前三昧动作彼魔因斯脱苦」时尊者善觉即还本处至于晨朝著衣持钵入石主释氏聚落乞食食已还精舍如上广说乃至贤善命终后世亦贤时魔波旬复作是念此沙门瞿昙住于释氏有弟子名曰善觉如上广说乃至贤善命终后世亦贤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复化作大身勇壮炽盛力能發地往住其前善觉比丘复遥见之即说偈言

「我正信非家而出家学道于佛无价宝正念系心住
随汝变形色我心不倾动觉汝为幻化便可从此灭」

时魔波旬作是念是沙门已知我心内怀忧戚即没不现

一八一二〇四(一一〇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来声闻作师子吼说言已知已知不知如来声闻于何等法已知已知故作师子吼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时天魔波旬作是念沙门瞿昙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为诸声闻说法乃至已知四圣谛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化作年少住于佛前而说偈言

「何于大众中无畏师子吼谓呼无有敌望调伏一切」

尔时世尊作是念恶魔波旬欲作娆乱即说偈言

「如来于一切甚深正法律方便师子吼于法无所畏
若有智慧者何故自忧怖」

时魔波旬作是念沙门瞿昙已知我心内怀忧戚即没不现

一九一二〇五(一一〇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多众践蹈旷野中与五百比丘众俱而为说法以五百钵置于中庭尔时世尊为五百比丘说五受阴生灭之法时魔波旬作是念沙门瞿昙住王舍城多众践蹈旷野中与五百比丘俱乃至说五受阴是生灭法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化作大牛往诣佛所入彼五百钵间诸比丘即驱莫令坏钵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此非是牛是魔波旬欲作娆乱」即说偈言

「色非我及我所若知真实义于彼无所著
心无所著法超出色结缚了达一切处不住魔境界」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〇一二〇六(一一〇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多众践蹈旷野中与六百比丘众俱为诸比丘说六触入处〔集〕六触集六触灭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住王舍城多众践蹈旷野为六百比丘说六触入处是集法是灭法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化作壮士大身勇盛力能动地来诣佛所彼诸比丘遥见壮士身大勇盛见生怖畏身毛皆竖共相谓言彼为何等形状可畏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此是恶魔欲作娆乱」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色及第六诸法爱念适可意世间唯有此
此是最恶贪能系著凡夫超越斯等者是佛圣弟子
度于魔境界如日无云翳」

时魔波旬作是念沙门瞿昙已知我心内怀忧戚即没不现

十九 帝释相应

一二〇七(一一〇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能受持七种受者以是因缘得生天帝释处谓天帝释本为人时供养父母及家诸尊长和颜软语不恶口不两舌常真实言于悭悋世间虽在居家而不悭惜行解脱施勤施常乐行施施会供养等施一切」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供养于父母及家之尊长柔和恭逊辞离麁言两舌
调伏悭悋心常修真实语彼三十三天见行七法者
咸各作是言当来生此天」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〇八(一一〇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鞞舍离国猕猴池侧重阁讲堂时有离车名摩诃利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见天帝释不」佛答言「见」离车复问「世尊见有鬼似帝释形以不」佛告离车「我知天帝释亦知有鬼似天帝释亦知彼帝释法受持彼法缘故得生帝释处离车帝释本为人时供养父母乃至行平等舍」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供养于父母及家之尊长柔和恭逊辞离麁言两舌
调伏悭悋心常修真实语彼三十三天见行七法者
咸各作是言当来生此天」

佛说此经已时摩诃利离车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二〇九(一一〇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鞞舍离国猕猴池侧重阁讲堂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释提桓因名释提桓因」佛告比丘「释提桓因本为人时行于顿施沙门婆罗门贫穷困苦求生行路乞施以饮食钱财谷帛华香严具床卧灯明以堪能故名释提桓因」比丘复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故释提桓因复名富兰陀罗」佛告比丘「彼释提桓因本为人时数数行施衣被饮食乃至灯明以是因缘故名富兰陀罗」比丘复白佛言「何因何缘故复名摩伽婆」佛告比丘「彼释提桓因本为人时名摩伽婆故释提桓因即以本名名摩伽婆」比丘复白佛言「何因何缘复名娑婆婆」佛告比丘「彼释提桓因本为人时数以婆诜和衣布施供养以是因缘故释提桓因名娑婆婆」比丘复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释提桓因复名憍尸迦」佛告比丘「彼释提桓因本为人时为憍尸族姓人以是因缘故彼释提桓因复名憍尸迦」比丘问佛言「世尊何因何缘彼释提桓因名舍脂钵低」佛告比丘「彼阿修罗女名曰舍脂为天帝释第一天后是故帝释名舍脂钵低」比丘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释提桓因复名千眼」佛告比丘「彼释提桓因本为人时聪明智慧于一坐间思千种义观察称量以是因缘彼天帝释复名千眼」比丘白佛「何因何缘彼释提桓因复名因提利」佛告比丘「彼天帝释于诸三十三天为王为主以是因缘故彼天帝释名因提利」佛告比丘「然彼释提桓因本为人时受持七种受以是因缘得天帝释何等为七释提桓因本为人时供养父母乃至等行惠施是为七种受以是因缘为天帝释」尔时世尊即说偈言如上广说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一〇(一一〇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鞞舍离国猕猴池侧重阁讲堂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一夜叉鬼丑陋恶色在帝释空座上坐三十三天见此鬼丑陋恶色在帝释空座上坐见已咸各嗔恚诸天如是极嗔恚已彼鬼如是如是随嗔恚渐渐端正时三十三天往诣天帝释所白帝释言『憍尸迦当知有一异鬼丑陋恶色在天王空座上坐我等诸天见彼鬼丑陋恶色坐天王座极生嗔恚随彼诸天嗔恚彼鬼随渐端正』释提桓因告诸三十三天『彼是嗔恚对治鬼』尔时天帝释自往彼鬼所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三称名字而言『仁者我是释提桓因』随释提桓因如是恭敬下意彼鬼如是如是随渐丑陋即复不现时释提桓因自坐已而说偈言

『人当莫嗔恚见嗔莫嗔报于恶莫生恶当破坏憍慢
不嗔亦不害名住贤圣众恶罪起嗔恚坚住如石山
盛嗔恚能持如制逸马车我说善御士非谓执绳者』」

佛告诸比丘「释提桓因于三十三天为自在王叹说不嗔汝等如是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亦应赞叹不嗔当如是学」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一一(一一〇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乞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持尼师坛著右肩上至安陀林布尼师坛坐一树下入昼正受尔时祇桓中有两比丘诤起一人骂詈一人默然其骂詈者即便改悔忏谢于彼而彼比丘不受其忏以不受忏故时精舍中众多比丘共相劝谏高声闹乱尔时世尊以净天耳过于人耳闻祇桓中高声闹乱闻已从禅觉还精舍于大众前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我今晨朝乞食还至安陀林坐禅昼正受闻精舍中高声大声纷纭闹乱竟为是谁」比丘白佛「此精舍中有二比丘诤起一比丘骂一者默然时骂比丘寻向悔谢而彼不受缘不受故多人劝谏故致大声高声闹乱」佛告比丘「云何比丘愚痴之人人向悔谢不受其忏若人忏而不受者是愚痴人长夜当得不饶益苦诸比丘过去世时释提桓因有三十三天共诤说偈教诫言

于他无害心嗔亦不缠结怀恨不经久于嗔以不住
虽复嗔恚盛不發于麁言不求彼阙扬人之虚短
常当自防护以义内省察不怒亦不害常与贤圣俱
若与恶人俱刚彊犹山石盛恚能自持如制逸马车
我说为善御非谓执绳者」

佛告诸比丘「释提桓因于三十三天为自在王常行忍辱亦复赞叹行忍者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当行忍辱赞叹忍者应当学」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一二(一一〇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阿修罗对阵欲战释提桓因语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莫得各各共相杀害但当论议理屈者伏」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言「设共论议谁当证知理之通塞」天帝释言「诸天众中自有智慧明记识者阿修罗众亦复自有明记识者」毘摩质多罗阿修罗言「可尔」释提桓因言「汝等可先立论然后我当随后立论则不为难」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即说偈立论言

「我若行忍者于事则有阙愚痴者当言怖畏故行忍」

释提桓因说偈答言

「正使愚痴者言恐怖故忍及其不言者于理何所伤
但自观其义亦观于他义彼我悉获安斯忍为最上」

毘摩质多罗阿修罗复说偈言

「若不制愚痴愚痴则伤人犹如凶恶牛舍走逐触人
执杖而强制怖畏则调伏是故坚持杖折伏彼愚夫」

帝释复说偈言

「我常观察彼制彼愚夫者愚者嗔恚盛智以静默伏
不嗔亦不害常与贤圣俱恶罪起嗔恚坚住如石山
盛嗔恚能持如制逸马车我说善御士非谓执绳者」

尔时天众中有天智慧者阿修罗众中有阿修罗智慧者于此偈思惟称量观察作是念毘摩质多罗阿修罗所说偈终竟长夜起于鬪讼战诤当知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教人长夜鬪讼战诤释提桓因所说偈长夜终竟息于鬪讼战诤当知天帝释长夜教人息于鬪讼战诤当知帝释善论得胜」佛告诸比丘「释提桓因以善论议伏阿修罗诸比丘释提桓因于三十三天为自在王立于善论赞叹善论汝等比丘亦应如是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亦当善论赞叹善论应当学」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一三(一一一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天帝释天阿修罗对阵欲战释提桓因语三十三天众言「今日诸天与阿修罗军战诸天得胜阿修罗不如者当生擒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以五系缚将还天宫」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告阿修罗众「今日诸天阿修罗共战若阿修罗胜诸天不如者当生擒释提桓因以五系缚将还阿修罗宫」当其战时诸天得胜阿修罗不如时彼诸天捉得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以五系缚将还天宫缚在帝释断法殿前门下帝释从此门入出之时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缚在门侧嗔恚骂詈时帝释御者见阿修罗王身被五缚在于门侧帝释出入之时辄嗔恚骂詈见已即便说偈白帝释言

「释今为畏彼为力不足耶能忍阿修罗面前而骂辱」

释即答言

「不以畏故忍亦非力不足何有黠慧人而与愚夫对」

御者复白言

「若但行忍者于事则有阙愚痴者当言畏怖故行忍
是故当苦治以智制愚痴」

帝释答言

「我常观察彼制彼愚夫者见愚者嗔盛智以静默伏
非力而为力是彼愚痴力愚痴违远法于道则无有
若使有大力能忍于劣者是则为上忍无力何有忍
于他极骂辱大力者能忍是则为上忍无力何所忍
于己及他人善护大恐怖知彼嗔恚盛还自守静默
于二义俱备自利亦利他谓言愚夫者以不见法故
愚夫谓胜忍重增其恶口未知忍彼骂于彼常得胜
于胜己行忍是名恐怖忍于等者行忍是名忍诤忍
于劣者行忍是则为上忍」

佛告诸比丘「释提桓因于三十三天为自在王常行忍辱赞叹于忍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亦应如是行忍赞叹于忍应当学」佛说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一四(一一一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释提桓因欲入园观时勅其御者令严驾千马之车诣于园观御者奉勅即严驾千马之车往白帝释唯俱尸迦严驾已竟唯王知时天帝释即下常胜殿东向合掌礼佛尔时御者见即心惊毛竖马鞭落地时天帝释见御者心惊毛竖马鞭落地即说偈言

汝见何忧怖马鞭落于地

御者说偈白帝释言

见王天帝释为舍脂之夫所以生恐怖马鞭落地者
常见天帝释一切诸大地人天大小王及四护世主
三十三天众悉皆恭敬礼何处更有尊尊于帝释者
而今正东向合掌修敬礼

尔时帝释说偈答言

我实于一切世间大小王及四护世主三十三天众
最为其尊主故悉来恭敬而复有世间随顺等正觉
名号满天师故我稽首礼

御者复白言

是必世间胜故使天王释恭敬而合掌东向稽首礼
我今亦当礼天王所礼者

时天帝释舍脂之夫说如是偈礼佛已乘千马车往诣园观」佛告诸比丘「彼天帝释于三十三天为自在王尚恭敬佛亦复赞叹恭敬于佛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亦应如是恭敬于佛亦当赞叹恭敬佛者应当学」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一五(一一一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广说如上差別者尔时帝释下常胜殿合掌东向敬礼尊法乃至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〇一二一六(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如上广说差別者尔时帝释说偈答御者言

「我实为大地世间大小王及四护世主三十三天众
如是等一切悉尊重恭敬然复有净戒长夜入正受
正信而出家究竟诸梵行故我于彼所尊重恭敬礼
又调伏贪超越愚痴境修学不放逸亦恭敬礼彼
贪欲嗔恚悉已永不著漏尽阿罗汉复应敬礼彼
若复在居家奉持于净戒如法修布萨亦复应敬礼」

御者白帝释言

「是必世间胜故天王敬礼我亦当如是随天王恭敬」

「诸比丘彼天帝释舍脂之夫敬礼法亦复赞叹礼法僧者汝等已能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亦当如是敬礼法当复赞叹礼法僧者」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一二一七(一一一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天帝释欲入园观王勅御者令严驾千马之车御者受教即严驾已还白帝释乘已严驾惟王知时尔时帝释从常胜殿来下周向诸方合掌恭敬时彼御者见天帝释从殿来下住于中庭周向诸方合掌恭敬见已惊怖马鞭落地而说偈言

诸方唯有人臭秽胞胎生神处秽死尸饥渴常燋然
何故憍尸迦故重于非家为我说其义饥渴愿欲闻

时天帝释说偈答言

我正恭敬彼能出非家者自在游诸方不计其行止
城邑国土色不能累其心不畜资生具一往无欲定
往则无所求唯无为为乐言则定善言不言则寂定
诸天阿修罗各各共相违人间自共诤相违亦如是
唯有出家者于诸诤无诤于一切众生放舍于刀杖
于财离财色不醉亦不荒远离一切恶是故敬礼彼

是时御者复说偈言

天王之所敬是必世间胜故我从今日当礼出家人

如是说已天帝释敬礼诸方一切僧毕升于马车游观园林」佛告比丘「彼天帝释于三十三天为自在王而常恭敬众僧亦常赞叹恭敬僧功德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亦当如是恭敬众僧亦当赞叹敬僧功德」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帝释摩诃离以何因夜叉得眼得善胜缚系及敬佛敬法礼僧十)

一二一二一八(一一一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阿修罗王兴四种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三十三天欲共鬪战时天帝释闻阿修罗王兴四种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来欲共战闻已即告宿毘梨天子言阿公知不阿修罗兴四种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欲与三十三天共战阿公可勅三十三天兴四种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与彼阿修罗共战尔时宿毘梨天子受帝释教还自天宫慢缓宽纵不勤方便阿修罗众已出在道路帝释闻已复告宿毘梨天子阿公阿修罗军已在道路阿公可速告令起四种兵与阿修罗战宿毘梨天子受帝释教已即复还宫懈怠宽纵时阿修罗王军已垂至释提桓因闻阿修罗军已在近路复告宿毘梨天子阿公知不阿修罗军已在近路阿公速告诸天起四种兵时宿毘梨天子即说偈言

若有不起处无为安隐乐得如是处者无作亦无忧
当与我是处令我得安隐

尔时帝释说偈答言

若有不起处无为安隐乐若得是处者无作亦无忧
汝得是处者亦应将我去

宿毘梨天子复说偈言

若处无方便不起安隐乐若得彼处者无作亦无忧
当与我是处令我得安隐

时天帝释复说偈答言

若处无方便不起安隐乐若人得是处无作亦无忧
汝得是处者亦应将我去

宿毘梨天子复说偈言

若处不放逸不起安隐乐若人得是处无作亦无忧
当与我是处令得安隐乐

时天帝释复说偈言

若处不放逸不起安隐乐若人得是处无作亦无忧
汝得是处者亦应将我去

宿毘梨复说偈言

懒惰无所起不知作已作行欲悉皆会当与我是处

时天帝释复说偈言

懒惰无所起得究竟安乐汝得彼处者亦应将我去

宿毘梨天子复说偈言

无事亦得乐无作亦无忧若与我是处令我得安乐

天帝释复说偈言

若见若复闻众生无所作汝得是处者亦应将我去
汝若畏所作不念于有为但当速净除涅槃之径路

时宿毘梨天子严四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与阿修罗战摧阿修罗众诸天得胜还归天宫」佛告诸比丘「释提桓因兴四种兵与阿修罗战精勤得胜诸比丘释提桓因于三十三天为自在王常以精勤方便亦常赞叹精勤之德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当勤精进赞叹精勤」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三一二一九(一一一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一聚落有诸仙人于聚落边空闲处住止时有诸天阿修罗去聚落不远对阵战鬪尔时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除去五饰——脱去天冠却伞盖除剑刀屏宝拂脱革屣至彼仙人住处入于门内周向看视不顾眄诸仙人亦不问讯看已还出时有一仙人遥见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除去五饰入园看已还出见已语诸仙人言此何等人有不调伏色不似人形非威仪法似田舍儿非长者子除去五饰入于园门高视观看亦不顾眄问讯诸仙人有一仙人答言此是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除去五饰观看而去彼仙人言此非贤士不好不善非贤非法除去五饰来入园门看已还去亦不顾眄问讯诸仙人以是故当知天众增长阿修罗损减时释提桓因除去五饰入仙人住处与诸仙人面相问讯慰劳然后还出复有仙人见天帝释除去五饰入于园门周遍问讯见已问诸仙人此是何人入于园林有调伏色有可适人色有威仪色非田舍儿似族姓子除去五饰来入园门周遍问讯然后还出有仙人答言此是天帝释除去五饰来入园门周遍问讯然后还去彼仙人言此是贤士善好真实威仪法除去五饰来入园门周遍问讯然后还去以是当知天众增长阿修罗众损减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闻仙人称叹诸天闻已嗔恚炽盛时彼空处仙人闻阿修罗王嗔恚炽盛往诣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所而说偈言

仙人故来此求乞施无畏汝能施无畏赐牟尼恩教

毘摩质多罗以偈答言

于汝仙人所无有施无畏违背阿修罗习近帝释故
于此诸无畏当遗以恐怖

仙人复说偈言

随行殖种子随类果报生来乞于无畏遗之以恐怖
当获无尽畏施畏种子故

时诸仙人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面前说呪已凌虚而逝即于是夜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心惊三起眠中闻恶声言释提桓因兴四种兵与阿修罗战惊觉恐怖虑战必败退走而还阿修罗宫时天帝释敌退得胜已诣彼空闲仙人住处礼诸仙人足已退于西面诸仙人前东向而坐时东风起有异仙人即说偈言

今此诸牟尼出家来日久腋下流汗臭莫顺坐风下
千眼可移坐此臭难可堪

时天帝释说偈答言

种种众香华结以为华鬘今之所闻香其香复过是
宁久闻斯香未曾生厌患」

佛告诸比丘「彼天帝释于三十三天为自在王恭敬出家人亦常赞叹出家人亦常赞叹恭敬之德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常应恭敬诸梵行者亦当赞叹恭敬之德」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四一二二〇(一一一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天帝释晨朝来诣佛所稽首佛足以帝释神力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精舍时释提桓因说偈问佛言

「为杀于何等而得安隐眠为杀于何等而得无忧畏
为杀何等法瞿昙所赞叹」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害凶恶嗔恚而得安隐眠害凶恶嗔恚心得无忧畏
嗔恚为毒根灭彼苦种子灭彼苦种子而得无忧畏
彼苦种灭故贤圣所称叹」

尔时释提桓因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五一二二一(一一一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月八日四大天王勅遣大臣按行世间为何等人供养父母沙门婆罗门宗亲尊重作诸福德见今世恶畏后世罪行施作福受持斋戒于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及神变月受戒布萨至十四日遣太子下观察世间为何等人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至十五日四大天王自下世间观察众生为何等人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诸比丘尔时世间无有多人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者时四天王即往诣三十三天集法讲堂白天帝释天王当知今诸世间无有多人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时三十三天众闻之不喜转相告语今世间人不贤不善不好不类无真实行不供养父母乃至不受戒布萨缘斯罪故诸天众减阿修罗众当渐增广诸比丘尔时世间若复多人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者四天王至三十三天集法讲堂白天帝释天王当知今诸世间多有人民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时三十三天心皆欢喜转相告语今诸世间贤善真实如法多有人民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缘斯福德阿修罗众减诸天众增广时天帝释知诸天众皆欢喜已即说偈言

若人月八日十四十五日及神变之月受持八支斋
如我所修行彼亦如是修」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彼天帝释所说偈言

若人月八日十四十五日及神变之月受持八支斋
如我所修行彼亦如是修

此非善说所以者何彼天帝释自有贪痴患不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故若阿罗汉比丘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断诸有结心善解脱说此偈言

若人月八日十四十五日及神变之月受持八支斋
如我所修行彼亦如是修

如是说者则为善说所以者何阿罗汉比丘离贪已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是故此偈则为善说」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六一二二二(一一一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疾病困笃往诣释提桓因所语释提桓因言憍尸迦当知我今疾病困笃为我疗治令得安隐释提桓因语毘摩质多罗阿修罗言汝当授我幻法我当疗治汝病令得安隐毘摩质多罗阿修罗语帝释言我当还问诸阿修罗众听我者当授帝释阿修罗幻法尔时毘摩质多罗阿修罗即往至诸阿修罗众中语诸阿修罗言诸人当知我今疾病困笃往诣释提桓因所求彼治病彼语我言汝能授我阿修罗幻法者当治汝病令得安隐我今当往为彼说阿修罗幻法时有一诈偽阿修罗毘摩质多罗阿修罗其彼天帝释质直好信不虚偽但语彼言天王此阿修罗幻法若学者令人堕地狱受罪无量百千岁彼天帝释必当息意不复求学当言汝去令汝病差可得安隐毘摩质多罗阿修罗复往帝释所说偈白言

千眼尊天王阿修罗幻术皆是虚诳法令人堕地狱
无量百千岁受苦无休息

时天帝释语毘摩质多罗阿修罗言如是幻术非我所须汝且还去令汝身病寂灭休息得力安隐」佛告诸比丘「释提桓因于三十三天为自在王长夜真实不幻不偽贤善质直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亦应如是不幻不偽贤善质直当如是学」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七一二二三(一一一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时有天帝释及鞞卢阇那子婆稚阿修罗王有绝妙之容于晨朝时俱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时天帝释及鞞卢阇那子婆稚阿修罗王身诸光明普照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鞞卢阇那阿修罗王说偈白佛

人当勤方便必令利满足是利满足已何须复方便

时天帝释复说偈言

若人勤方便必令利满足是利满足已修忍无过上

说是偈已俱白佛言世尊何者善说」世尊告言「汝等所说二说俱善然今汝等复听我说

一切众生类悉皆求己利彼彼诸众生各自求所应
世间诸和合及与第一义当知世和合则为非常法
若人勤方便必令利满足是利满足已修忍无过上」

尔时天帝释及鞞卢阇那子婆稚阿修罗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尔时世尊告诸比丘「释提桓因于三十三天为自在王修行于忍赞叹于忍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亦应如是修行于忍赞叹于忍」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八一二二四(一一二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天帝释白佛言世尊我今受如是戒乃至佛法住世尽其形寿有恼我者要不反报加恼于彼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闻天帝释受如是戒乃至佛法住世尽其形寿有恼我者我不反报加恼于彼闻已执持利剑逆道而来时天帝释遥见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执持利剑逆道而来即遥告言阿修罗住缚汝勿动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即不得动语帝释言汝今岂不受如是戒若佛法住世尽其形寿有恼我者必不还报耶天帝释答言我实受如是戒但汝自住受缚阿修罗言今且放我帝释答言汝若约誓不作乱者然后放汝阿修罗言放我当如法作帝释答言先如法作然后放汝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即说偈言

贪欲之所趣及嗔恚所趣妄语之所趣谤毁贤圣趣
我若娆乱者趣同彼趣趣

释提桓因复告言放汝令去随汝所安尔时天帝释令阿修罗王作约誓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于佛前受如是戒乃至佛法住世尽其形寿有恼我者我不反报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闻我受戒手持利剑随路而来我遥见已语言阿修罗住缚汝勿动彼阿修罗言汝不受戒耶我即答言我实受戒且汝今住缚汝勿动彼即求脱我告彼言若作约誓不作乱者当令汝脱阿修罗言且当放我当说约誓我即告言先说约誓然后放汝彼即说偈作约誓言

贪欲之所趣及嗔恚所趣妄语之所趣谤毁贤圣趣
我若作娆乱趣同彼趣趣

如是世尊我要彼阿修罗王令说约誓为是法不彼阿修罗复为娆乱不佛告天帝释善哉善哉汝要彼约誓如法不违彼亦不复敢作娆乱尔时天帝释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彼天帝释于三十三天为自在王不为娆乱亦常赞叹不娆乱法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亦应如是行不娆乱亦当赞叹不扰乱法」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九一二二五(一二二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阿修罗对阵鬪战阿修罗胜诸天不如时天帝释军坏退散极生恐怖乘车北驰还归天宫须弥山下道迳丛林林下有金翅鸟巢多有金翅鸟子尔时帝释恐车马过践杀鸟子告御者言可回车还勿杀鸟子御者白王阿修罗军后来逐人若回还者为彼所困帝释告言宁当回还为阿修罗杀不以军众蹈杀众生于道御者转乘南向阿修罗军遥见帝释转乘而还谓为战策即还退走众大恐怖坏阵流散归阿修罗宫」佛告诸比丘「彼天帝释于三十三天为自在王以慈心故威力摧伏阿修罗军亦常赞叹慈心功德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当修慈心亦应赞叹慈心功德」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〇一二二六(一二二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王舍城中有一士夫贫穷辛苦而于佛法僧受持禁戒多闻广学力行惠施正见成就彼身坏命终得生天上生三十三天有三事胜于余三十三天何等为三一者天寿二者天色三者天名称诸三十三天见是天子三事特胜——天寿天色天名称胜余诸天见已往诣天帝释所作如是言「憍尸迦当知有一天子始生此天于先诸天三事特胜——天寿天色及天名称」时天帝释告彼天子「诸仁者我见此人于王舍城作一士夫贫穷辛苦于如来法律得信向心乃至正见成就身坏命终来生此天于诸三十三天三事特胜——天寿天色及天名称」时天帝释即说偈言

「正信于如来决定不倾动受持真实戒圣戒无厌者
于佛心清净成就于正见当知非贫苦不空而自活
故于佛法僧当生清净信智慧力增明思念佛正教」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一一二二七(一二二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尔时王舍城人普设大会悉为请种种异道有事遮罗迦外道者作是念我今请遮罗迦外先作福田或有事外道出家者有事尼乾子道者有事老弟子者有事火弟子者有事佛弟子僧者咸作是念今当令佛面前僧先作福田时天帝释作是念莫令王舍城诸人舍佛面前僧而奉事余道求索福田我当疾往为王舍城人建立福田即化作大婆罗门仪容严整乘白马车诸年少婆罗门众前后导从持金斗繖盖至王舍城诣诸处处大众会中诸王舍城一切士女咸作是念但当观望此大婆罗门所奉事处我当从彼而先供养为良福田时天帝释知王舍城一切士女心之所念驾乘导从径诣耆阇崛山至于门外除去五饰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善分別显示一切法彼岸悉度诸恐怖故稽首瞿昙
诸人普设会欲求大功德各各设大施常愿有余果
愿为说福田令斯施果成」帝释大自在天王之所问
于耆阇崛山大师为记说「诸人普设会欲求大功德
各各设大施常愿有余果今当说福田施得大果处
正向者有四四圣住于果是名僧福田明行定具足
僧福田增广无量踰大海调人师弟子照明显正法
斯等善供养施僧良福田于僧良福田佛说得大果
以僧离五盖清净应赞叹施彼最上田少施收大利
是故诸人者当施僧福田增得胜妙法明行定相应
供此珍宝僧施主心欢喜起于三种心施衣服饮食
离尘垢剑刺超度诸恶趣躬自行启请自手平等与
自利亦利他是施获大利慈者如是施净信心解脱
无罪安乐施乘智往生彼」

时天帝释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为佛作礼即没不现

尔时王舍城诸人民即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言「世尊唯愿世尊与诸大众受我供养」尔时世尊默然受请是王舍城人民知世尊默然受其请已作礼而归到诸大会处具饮食布置床座晨朝遣使白佛「时到唯愿知时」尔时世尊与诸大众著衣持钵至大会所于大众前敷座而坐王舍城人知佛坐定自行种种丰美饮食食讫洗钵澡漱毕还复本座听佛说法尔时世尊为王舍城人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已从座起而去

二二一二二八(一二二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广说如上说差別者时天帝释说异偈而问佛言

「今请问瞿昙微密深妙慧世尊之所体无障碍知见」

众人普设会偈如上广说乃至为王舍城诸设会者说种种法示教照喜已从座起去

(须毘罗仙人灭嗔月八日并持一戒鸟巢及婆梨贫人及大祠)

二十 刹利相应

一二二九(一二二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闻世尊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闻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闻世尊自记说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人传者得非虚妄过长说耶为如说说如法说随顺法说耶非是他人损同法者于其问答生厌薄处耶」佛告大王「彼如是说是真谛说非为虚妄如说说如法说随顺法说非是他人损同法者于其问答生厌薄处所以者何大王我今实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波斯匿王白佛言「虽复世尊作如是说我犹故不信所以者何此间有诸宿重沙门婆罗门所谓富兰那迦叶末迦利瞿舍梨子删阇耶毘罗胝子阿耆多枳舍钦婆罗迦罗拘陀迦栴延尼乾陀若提子彼等不自说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得世尊幼小年少出家未久而便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告大王「有四种虽小而不可轻何等为四刹利王子年少幼小而不可轻龙子年少幼小而不可轻小火虽微而不可轻比丘幼小而不可轻」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刹利形相具贵族發名称虽复年幼稚智者所不轻
此必居王位顾念生怨害是故难可轻应生大恭敬
善求自护者自护如护命以平等自护而等护于命
聚落及空处见彼幼龙者莫以小蛇故而生轻慢想
杂色小龙形亦应令安乐轻蛇无士女悉为毒所害
是故自护者当如护己命以斯善护己而等护于彼
猛火之所食虽小食无限小烛亦能烧足薪则弥广
从微渐进烧尽聚落城邑是故自护者当如护己命
以斯善护己而等护于彼盛火之所焚百卉荡烧尽
灭已不盈缩戒火还复生若轻毁比丘受持净戒火
烧身及子孙众灾流百世如烧多罗树无有生长期
是故当自护如自护己命以斯善自护而等护于彼
刹利形相具幼龙及小火比丘具净戒不应起轻想
是故当自护如自护己命以斯善自护而等护于彼」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二三〇(一二二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有祖母极所敬重忽尔命终出城阇维供养舍利毕弊衣乱发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大王从何所来弊衣乱发」波斯匿王白佛「世尊我亡祖母极所敬重舍我命终出于城外阇维供养毕来诣世尊」佛告大王「极爱重敬念祖亲耶」波斯匿王白佛「世尊极敬重爱恋世尊若国土所有象七宝乃至国位悉持与人能救祖母命者悉当与之既不能救生死长辞悲恋忧苦不自堪胜曾闻世尊所说一切众生一切虫一切神生者皆死无不穷尽无有出生而不死者今日乃知世尊善说」佛言「大王如是如是一切众生一切虫一切神生者辄死终归穷尽无有一生而不死者」佛告大王「正使婆罗门大姓刹利大姓长者大姓生者皆死无不死者正使刹利大王灌顶居位王四天下得力自在于诸敌国无不降伏终归有极无不死者若复大王生长寿天王于天宫自在快乐终亦归尽无不死者若复大王罗汉比丘诸漏已尽离诸重担所作已作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彼亦归尽舍身涅槃若复缘觉善调善寂尽此身命终归涅槃诸佛世尊十力具足四无所畏胜师子吼终亦舍身取般涅槃以如是比大王当知一切众生一切虫一切神有生辄死终归磨灭无不死者」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一切众生类有命终归死各随业所趣善恶果自受
恶业堕地狱为善上升天修习胜妙道漏尽般涅槃
如来及缘觉佛声闻弟子会当舍身命何况俗凡夫」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二三一(一二二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独一静处禅思思惟作是念云何为自念云何为不自念复作是念若有行身恶行行口恶行行意恶行者当知斯等为不自念若复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者当知斯等则为自念从禅觉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于静处独一思惟作是念云何为自念云何为不自念复作是念若有行身恶行行口恶行行意恶行者当知斯等为不自念若复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者当知斯等则为自念」佛告大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若有行身恶行行口恶行行意恶行者当知斯等为不自念彼虽自谓为自爱念而实非自念所以者何无有恶知识所作恶不念者所不念(所作)不爱者所不爱所作如其自为自己所作者是故斯等为不自念若复大王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者当知斯等则为自念斯等自谓不自爱惜己身然其斯等实为自念所以者何无有善友于善友所作念者念作爱者爱作如自为己所作者是故斯等则为自念」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谓为自念者不应造恶行终不因恶行令己得安乐
谓为自念者终不造恶行造诸善业者令己得安乐
若自爱念者善护而自护如善护国王外防边境城
若自爱念者极善自宝藏如善守之王内防边境城
如是自宝藏刹那无间缺刹那缺致忧恶道长受苦」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二三二(一二二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波斯匿王独静思惟作如是念云何自护云何不自护复作是念若有行身恶行行口恶行行意恶行者当知斯等为不自护若复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者当知斯等则为自护从禅觉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静思惟而作是念云何为自护云何为不自护复作是念若有行身恶行行口恶行行意恶行者当知斯等为不自护若复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者当知斯等则为自护」佛告大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若有行身恶行行口恶行行意恶行者当知斯等为不自护而彼自谓能自防护象军马军车军步军以自防护虽谓自护实非自护所以者何虽护于外不护于内是故大王名不自护大王若复有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者当知斯等则为自护彼虽不以象步四军自防而实自护所以者何护其内者名善自护非谓防外」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善护于身及意一切业惭愧而自防是名善守护」

时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二三三(一二三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独静思惟作是念世少有人得胜妙财利能不放逸能不贪著能于众生不起恶行世多有人得胜妙财利起于放逸增其贪著起诸邪行作是念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静思惟作是念世间少有人得胜妙财能于财利不起放逸不起贪著不作邪行世多有人得胜妙财而起放逸生于贪著多起邪行」佛告波斯匿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世少有人得胜妙财利能不贪著不起放逸不起邪行世多有人得胜妙财利于财放逸而起贪著起诸邪行大王当知彼诸世人得胜财利于财放逸而起贪著作邪行者愚痴人长夜当得不饶益苦大王譬如猎师猎师弟子空野林中张网施羂多杀禽兽困苦众生恶业增广如是世人得胜妙财利于财放逸而起贪著造诸邪行亦复如是是愚痴人长夜当得不饶益苦」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贪欲于胜财为贪所迷醉狂乱不自觉犹如捕猎者
缘斯放逸故当受大苦报」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二三四(一二三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于正殿上自观察王事见胜刹利大姓见胜婆罗门大姓见胜长者大姓因贪欲故欺诈妄语即作是念止此断事息此断事我更不复亲临断事我有贤子当令断事云何自见此胜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长者大姓为贪欲故欺诈妄语时波斯匿王作是念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于殿上自断王事见诸胜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长者大姓为贪利故欺诈妄语世尊我见是事已作是念我从今日止此断事息此断事我有贤子当令其断不亲自见此胜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长者大姓缘贪利故欺诈妄语」佛告波斯匿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彼胜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长者大姓因贪利故欺诈妄语彼愚痴人长夜当得不饶益苦大王当知譬如渔师渔师弟子于河溪谷截流张网残杀众生令遭大苦如是大王彼胜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长者大姓因贪利故欺诈妄语长夜当得不饶益苦」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于财起贪欲贪欲所迷醉狂乱不自觉犹如渔捕者
缘斯恶业故当受剧苦报」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二三五(一二三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此舍卫国有长者名摩诃男多财巨富藏积真金至百千亿况复余财世尊摩诃男长者如是巨富作如是食用食麤碎米食豆羹食腐败姜著麤布衣单皮革屣乘羸败车戴树叶盖未曾闻其供养施与沙门婆罗门恤贫苦行路顿乏诸乞匃者闭门而食莫令沙门婆罗门贫穷行路诸乞匃者见之」佛告波斯匿王「此非正士得胜财利不自受用不知供养父母供给妻子宗亲眷属恤诸仆使施与知识不知随时供给沙门婆罗门种胜福田崇向胜处长受安乐未来生天得胜财物不知广用收其大利大王譬如旷野湖池聚水无有受用洗浴饮者即于泽中煎熬消尽如是不善士夫得胜财物乃至不广受用收其大利如彼池水大王有善男子得胜财利快乐受用供养父母供给妻子宗亲眷属恤仆使施诸知识时时供养沙门婆罗门种胜福田崇向胜处未来生天得胜钱财能广受用倍收大利譬如大王聚落城郭边有池水澄净清凉树林荫覆令人受乐多众受用乃至禽兽如是善男子得胜妙财自供快乐供养父母乃至种胜福田广收大利」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旷野湖池水清凉极鲜净无有受用者即于彼消尽
如是胜妙财恶士夫所得不能自受用亦不供恤彼
徒自苦积聚聚已而自丧慧者得胜财能自乐受用
广施作功德及与亲眷属随所应给与如牛王领众
施与及受用不失所应者乘理而寿终生天受福乐」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二三六(一二三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舍卫国有长者名摩诃男命终无有儿息波斯匿王以无子无亲属之财悉入王家波斯匿王日日挍阅财物身蒙尘土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大王从何所来身蒙尘土似有疲惓」波斯匿王白佛「世尊此国长者摩诃男命终有无子之财悉入王家瞻视料理致令疲劳尘土坌身从其舍来」佛问波斯匿王「彼摩诃男长者大富多财耶」波斯匿王白佛「大富世尊钱财甚多百千巨亿金银宝物况复余财世尊彼摩诃男在世之时麤衣恶食如上广说」佛告波斯匿王「彼摩诃男过去世时遇多迦罗尸弃辟支佛施一饭食非净信心不恭敬与不自手与施后变悔言此饮食自可供给我诸仆使无辜持用施于沙门由是施福七反往生三十三天七反生此舍卫国中最胜族姓最富钱财以彼施辟支佛时不净信心不手自与不恭敬与施后随悔故在所生处虽得财富犹故受用麤衣麤食麤弊卧具屋舍车乘初不尝得上妙色触以自安身复次大王时彼摩诃男长者杀其异母兄取其财物缘斯罪故经百千岁堕地狱中彼余罪报生舍卫国七反受身常以无子财没入王家大王摩诃男长者今此寿终过去施报尽于此身以彼悭贪于财放逸因造过恶于此命终已堕地狱受极苦恼」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摩诃男长者命终已入地狱受苦痛耶」佛言「如是大王已入地狱」时波斯匿王念彼悲泣以衣拭泪而说偈言

「财物真金宝象马庄严具奴仆诸僮使及诸田宅等
一切皆遗弃裸神独游往福运数已穷永舍于人身
彼今何所有何所持而去于何事不舍如影之随形」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唯有罪福业若人已作者是则己之有彼则常持去
生死未曾舍如影之随形如人少资粮涉远遭苦难
不修功德者必经恶道苦如人丰资粮安乐以远游
修德淳厚者善趣长受乐如人远游行岁久安隐归
宗亲善知识欢乐欣集会善修功德者此没生他世
彼诸亲眷属见则心欢喜是故当修福积集期永久
福德能为人建立他世乐福德天所叹等修正行故
现世人不毁终则生天上」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二三七(一二三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波斯匿王普设大会为大会故以千特牛行列系柱集众供具远集一切诸异外道悉来聚集波斯匿王大会之处时有众多比丘亦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闻波斯匿王普设大会如上广说乃至种种外道皆悉来集闻已乞食毕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今日众多比丘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闻波斯匿王普设大会如上广说乃至种种异道集于会所」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月月设大会乃至百千数不如正信佛十六分之一
如是信法慈念于众生彼大会之福十六不及一
若人于世间亿年设福业于直心敬礼四分不及一」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〇一二三八(一二三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忿诸国人多所囚执若刹利若婆罗门若鞞舍若首陀罗若旃陀罗持戒犯戒在家出家悉皆被录或鏁或杻械或以绳缚时有众多比丘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闻波斯匿王多所摄录乃至或鏁或缚乞食毕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今日众多比丘入城乞食闻波斯匿王多所收录乃至鏁缚」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非绳名曰坚固缚染污心顾念钱财宝妻子
是缚长且固虽缓难可脱慧者不顾念世间五欲乐
是则断诸缚安隐永超出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菩提及母爱己及护己捕鱼并鹿穽悭并及命终祠祀及系缚)

一一一二三九(一二三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摩竭提国阿阇世王韦提希子共相违背摩竭提王阿阇世韦提希子起四种军——象军马军车军步军来至拘萨罗国波斯匿王闻阿阇世王韦提希子四种军至亦集四种军——象军马军车军步军出共鬪战阿阇世王四军得胜波斯匿王四军不如退败星散单车驰走还舍卫城时有众多比丘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闻摩竭提王阿阇世韦提希子起四种军来至拘萨罗国波斯匿王起四种军出共鬪战波斯匿王四军不如退败星散波斯匿王恐怖狼狈单车驰走还舍卫城闻已乞食毕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今日众多比丘入城乞食闻摩竭提主阿阇世王韦提希子起四种军如是广说乃至单车驰走还舍卫城」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战胜增怨敌败苦卧不安胜败二俱舍卧觉寂静乐」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一二四〇(一二三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与摩竭提王阿阇世韦提希子共相违背摩竭提王阿阇世韦提希子起四种军来至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倍兴四军出共鬪战波斯匿王四种军胜阿阇世王四种军退摧伏星散波斯匿王悉皆虏掠阿阇世王象车乘钱财宝物生擒阿阇世王身载以同车俱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此是阿阇世王韦提希子长夜于我无怨恨人而生怨结于好人所而作不好然其是我善友之子当放令还国」佛告波斯匿王「善哉大王放其令去令汝长夜安乐饶益」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乃至力自在能广虏掠彼助怨在力增倍收己他利」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及阿阇世王韦提希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三一二四一(一二三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独静思惟作是念世尊正法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自觉证知此法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是恶知识恶伴党作是念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静思惟作是念世尊正法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自觉证知是则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佛告波斯匿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世尊正法律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缘自觉知是则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何我为善知识众生有生法者解脱于生众生有老病死忧悲恼苦者悉令解脱大王我于一时住王舍城山谷精舍时阿难陀比丘独静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作是念已来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白我言世尊我独静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我时告言阿难莫作是语半梵行者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何纯一满净梵行清白谓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何我常为诸众生作善知识其诸众生有生故当知世尊正法现法令脱于生有老病死忧悲恼苦者离诸炽然不待时节现令脱恼苦见通达自觉证知是则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赞叹不放逸是则佛正教修禅不放逸逮得证诸漏」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四一二四二(一二三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独静思惟作是念颇有一法修习多修习得现法愿满足后世愿满足现法后世愿满足不作是念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静思惟作是念颇有一法修习多修习得现法愿满足得后世愿满足现法后世愿满足不」佛告波斯匿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有一法修习多修习得现法愿满足得后世愿满足得现法后世愿满足谓不放逸善法不放逸善法修习多修习得现法愿满足得后世愿满足得现法后世愿满足大王譬如世间所作麁业彼一切皆依于地而得建立不放逸善法亦复如是修习多修习得现法愿满足得后世愿满足得现法后法愿满足如力如是种子足行师子舍宅亦如是说是故大王当住不放逸当依不放逸住不放逸依不放逸已夫人当作是念大王住不放逸依不放逸我今亦当如是住不放逸依不放逸如是夫人如是大臣太子猛将亦如是国土人民应当念大王住不放逸依不放逸夫人太子大臣猛将住不放逸依不放逸我等亦应如是住不放逸依不放逸大王若住不放逸依不放逸者则能自护夫人婇女亦能自保仓藏财宝增长丰实」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称誉不放逸毁呰放逸者帝释不放逸能主忉利天
称誉不放逸毁呰放逸者不放逸具足摄持于二义
一者现法利后世亦然是名无间等甚深智慧者」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五一二四三(一二四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独静思惟作是念此有三法一切世间所不爱念何等为三谓老如是三法一切世间所不爱念若无此三法世间所不爱者诸佛世尊不出于世世间亦不知有诸佛如来所觉知法为人广说以有此三法世间所不爱念谓老死故诸佛如来出兴于世世间知有诸佛如来所觉知法广宣说者波斯匿王作是念已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其所念广白世尊佛告波斯匿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此有三法世间所不爱念谓老乃至世间知有如来所觉知法为人广说」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王所乘宝车终归有朽坏此身亦复然迁移会归老
唯如来正法无有衰老相禀斯正法者永到安隐处
但凡鄙衰老丑弊恶形类衰老来践蹈迷魅愚夫心
若人寿百岁常虑死随至病竞追逐伺便辄加害」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六一二四四(一一四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应施何等人」佛言「大王随心所乐处」波斯匿王复白佛言「应施何处得大果报」佛言「大王此是异问所问应施何处此问则异复问施何处应得大果此问复异我今问汝随意答我大王譬如此国临阵战鬪集诸战士而有一婆罗门子从东方来年少幼稚柔弱端正肤白发黑不习武艺不学术策恐怖退弱不能自安不忍敌观若刺若射无有方便不能伤彼云何大王如此士夫王当赏不」王白佛言「不赏世尊」「如是大王有刹利童子从南方来鞞舍童子从西方来首陀罗童子从北方来无有伎术皆如东方婆罗门子王当赏不」王白佛言「不赏世尊」佛告大王「此国集军临战鬪时有婆罗门童子从东方来年少端正肤白发黑善学武艺知鬪术法勇健无畏苦战不退安住谛观运戈能伤能破巨敌云何大王如此战士加重赏不」王白佛言「重赏世尊」「如是刹利童子从南方来鞞舍童子从西方来首陀罗童子从北方来年少端正善诸术艺勇健堪能苦战却敌皆如东方婆罗门子如是战士王当赏不」王白佛言「重赏世尊」佛言大王「如是沙门婆罗门远离五支成就五支建立福田施此田者得大福利得大果报何等为舍离五支所谓贪欲盖嗔恚睡眠掉悔疑盖已断已知是名舍离五支何等为成就五支谓无学戒身成就无学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成就)是名成就五支大王如是舍离五支成就五支建立福田施此田者得大果报」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运戈猛战鬪堪能勇士夫为其战鬪故随功重加赏
不赏名族怯劣无勇者忍辱修贤良见谛建福田
贤圣律仪备成就深妙智胄虽卑微堪为施福田
衣食钱财宝床卧等众具悉应以敬施为持净戒故
人表林野际穿井给行人溪涧施桥逈路造房舍
戒德多闻众行路得止息譬如重云起雷电声振耀
普雨于壤土百卉悉扶踈禽兽皆欢喜田夫并欣乐
如是净信心闻慧舍悭垢钱财丰饮食常施良福田
高唱增欢受如雷雨良田功德注流泽沾洽施主心
财富名称流及涅槃大果」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七一二四五(一一四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云何世尊为婆罗门死还生自姓婆罗门家刹利鞞舍首陀罗(还生自姓)家耶」佛言「大王何得如是大王当知有四种人何等为四有一种人从冥入冥有一种人从冥入明有一种人从明入冥有一种人从明入明大王云何为一种人从冥入冥谓有人生卑姓家——若生旃陀罗家鱼猎家竹作家车师家及余种种下贱工巧业家贫穷短命形体憔悴而复修行卑贱之业亦复为人下贱作使是名为冥处斯冥中复行身恶行行口恶行行意恶行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当生恶趣堕泥梨中犹如有人从暗入暗厕入以血洗血舍恶受恶从冥入冥者亦复如是是故名为从冥入冥云何名为从冥入明谓有世人生卑姓家乃至为人作诸鄙业是名为冥然其彼人于此冥中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以是因缘身坏命终生于善趣受天化生譬如有人登床跨马从马升象从冥入明亦复如是是名有人从冥入明云何有人从明入冥谓有世人生富乐家——若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家长者大姓家及余种种富乐家生多诸钱财奴婢客使广集知识受身端正聪明黠慧是名为明于此明中行身恶行行口恶行行意恶行以是因缘身坏命终生于恶趣堕泥梨中譬如有人从高楼下乘于大象下象乘马下马乘舆下舆坐床下床堕地从地落坑从明入冥者亦复如是云何有人从明入明谓有世人生富乐家乃至形相端严是名为明于此明中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以是因缘身坏命终生于善趣受天化生譬如有人从楼观至楼观如是乃至从床至床从明入明者亦复如是是名有人从明入明」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贫穷困苦者不信增嗔恨悭贪恶邪想痴惑不恭敬
见沙门道士持戒多闻者毁呰而不誉障他施及受
如斯等士夫从此至他世当堕泥梨中从冥入于冥
若有贫穷人信心少嗔恨常生惭愧心惠施离悭垢
见沙门梵志持戒多闻者谦虚而问讯随宜善供给
劝人令施与叹施及受者如是修善人从此至他世
善趣上生天从冥而入明有富乐士夫不信多嗔恨
悭贪恶想邪惑不恭敬见沙门梵志毁呰而不誉
障他人施惠亦断受施者如是恶士夫从此至他世
当生苦地狱从明入冥中若有富士夫信心不嗔恨
常起惭愧心惠施离嗔见沙门梵志持戒多闻者
先奉迎问讯随宜给所须劝人令供养叹施及受者
如是等士夫从此至他世生三十三天从明而入明」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八一二四六(一一四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日日身蒙尘土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佛言「大王从何所来」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彼灌顶王法人中自在精勤方便王领大地统理王事周行观察而来至此」佛告大王「今问大王随意答我譬如有人从东方来有信有缘未曾虚妄而白王言我东方来见一石山极方广大不穿不坏亦无缺坏磨地而来一切众生草木之类悉磨令碎西北方亦有人来有信有缘亦不虚妄而白王言我见石山方广高大不断不坏亦不缺坏磨地而来众生草木悉皆磨碎大王于意云何如是像貌大恐怖事崄恶相杀众生运尽人道难得当作何计」王白佛言「若如是者更无余计唯当修善于佛法律专心方便」佛告大王「何故说言崄恶恐怖于世卒起众生运尽人身难得唯当行法行义行福于佛法教专精方便何以不言灌顶王位为众人首堪能自在王于大地事务众人当须营理耶」王白佛言「世尊为复闲时言灌顶王位为众人首王于大地多所经营以言鬪言以财鬪财以象鬪象以车鬪车以步鬪步当于尔时无有自在若胜若伏是故我说崄恶恐怖卒起之时众生运尽人身难得无有余计唯有行义行法行福于佛法教专心归依」佛告大王「如是如是经常磨迮谓恶劫磨迮众生当作何计正当修义修法修福修善修慈于佛法中精勤方便」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如有大石山高广无缺坏遍四方来磨迮此大地
非兵马呪术力所能防御恶劫常磨迮众生
四种大族姓栴陀罗猎师在家及出家持戒犯戒者
一切皆磨迮无能救护者是故慧士夫观察自己利
建立清净信信佛僧宝心清净随顺于正法
现世名称流终则生天上」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九一二四七(一一四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时有尼乾子七人阇祇罗七人一舍罗七人身皆麁大仿徉行住祇洹门外时波斯匿王遥见斯等仿徉门外即从座起往至其前合掌问讯三自称名言「我是波斯匿王拘萨罗王」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汝今何故恭敬斯等三称姓名合掌问讯」王白佛言「我作是念世间若有阿罗汉者斯等则是」佛告波斯匿王「汝今且止汝亦不知是阿罗汉非阿罗汉不得他心智故且当亲近观其戒行久而可知勿速自决审谛观察勿但洛莫当用智慧不以不智经诸苦难堪能自辩交契计挍真偽则分见说知明久而则知非可卒识当须思惟智慧观察」王白佛言「奇哉世尊善说斯理言久相习观其戒行乃至见说知明我有家人亦复出家作斯等形相周流他国而复来还舍其被服还受五欲是故当知世尊善说应与同止观其戒行乃至言说如有智慧」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不以见形相知人之善恶不应暂相见而与同心志
有现身口密俗心不敛摄犹如𨱎石铜涂以真金色
内怀鄙杂心外现圣威仪游行诸国土欺诳于世人」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二〇一二四八(一一四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为首并七国王及诸大臣悉共集会作如是论议五欲之中何者第一有一人言色最第一又复有称触为第一者中有人言「我等人人各说第一竟无定判当诣世尊问如此义如世尊说当共忆持」尔时波斯匿王为首与七国王大臣眷属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七王与诸大臣如是论议五欲功德何者为胜其中有言色胜有言声胜有言香胜有言味胜有言触胜竟无决定来问世尊竟何者胜」佛告诸王「各随意适我悉有余说以是因缘我说五欲功德然自有人于色适意止爱一色满其志愿正使过上有诸胜色非其所爱不触不视言己所爱最为第一无过其上如爱色者亦皆如是当其所爱辄言最胜欢喜乐著虽更有胜过其上者非其所欲不触不视唯我爱者最胜最妙无比无上」尔时座中有一优婆塞名曰栴檀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善说世尊善说善逝」佛告优婆塞「善说栴檀快说栴檀」时栴檀优婆塞即说偈言

「央伽族姓王服珠璎珞铠摩竭众庆集如来出其国
名闻普流布犹如雪山王如净水莲华清净无瑕秽
随日光开敷芬香熏其国央耆国明显犹如空中日
观如来慧力如夜然炬火为眼为大明来者为决疑」

时诸国王叹言「善说栴檀优婆塞」尔时七王脱七宝上衣奉优婆塞时彼七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尔时栴檀优婆塞知诸王去已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今七国王遗我七领上衣唯愿世尊受此七衣以哀愍故」尔时世尊为哀愍故受其七衣栴檀优婆塞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二一一二四九(一一五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其体肥大举体流汗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气息长喘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大王身体极肥盛」大王白佛言「如是世尊患身肥大常以此身极肥大故惭耻厌苦」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

时有一年少名欝多罗于会中坐时波斯匿王告欝多罗「汝能从世尊受向所说偈每至食时为我诵不若能尔者赐金钱十万亦常与食」欝多罗白王「奉教当诵」时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时欝多罗知王去已至世尊前受所说偈于王食时食食为诵白言「大王如佛世尊如来等正觉所知所见而说斯偈

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

如是波斯匿王渐至后时身体𦟛细容貌端正处楼阁上向佛住处合掌恭敬右膝著地三说是言「南无敬礼世尊如来等正觉南无敬礼世尊如来等正觉与我现法利益后世利益现法后世利益以其饭食知节量故」

(得胜毁坏从佛教一法福田可厌患明暗石山著一衣诸王喘息名跋瞿)

二一 婆罗门相应

一二五〇(一一五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时有年少阿修罗来诣佛所于佛面前麁恶不善语嗔骂诃责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不怒胜嗔恚不善以善伏惠施伏悭贪真言坏妄语
不骂亦不虐常住贤圣心恶人住嗔恨不动如山石
起嗔恚能持胜制狂马车我说善御士非彼摄绳者」

时年少阿修罗白佛言「瞿昙我今悔过如愚如痴不辩不善于瞿昙面前诃骂毁辱」如是忏悔已时阿修罗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二五一(一一五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年少宾耆迦婆罗门来诣佛所于世尊面前作麁恶不善语嗔骂呵责尔时世尊告年少宾耆迦「若于一时吉星之日汝当会诸宗亲眷属耶」宾耆白佛「如是瞿昙」佛告宾耆「若汝宗亲不受食者当如之何」宾耆白佛「不受食者食还属我」佛告宾耆「汝亦如是如来面前作麁恶不善语骂辱呵责我竟不受如此骂者应当属谁」宾耆白佛「如是瞿昙彼虽不受且以相赠则便是与」佛告宾耆「如是不名更相赠遗何得便为相与」宾耆白佛「云何名为更相赠遗名为相与云何名不更相赠遗不名相与」佛告宾耆「若当如是骂则报骂嗔则报嗔打则报打鬪则报鬪名相赠遗名为相与若复宾耆骂不报骂嗔不报嗔打不报打鬪不报鬪若如是者非相赠遗不名相与」宾耆白佛「瞿昙我闻古昔婆罗门长老宿重行道大师所说如来等正觉面前骂辱嗔恚呵责不嗔不怒而今瞿昙有嗔恚耶」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无嗔何有嗔正命以调伏正智心解脱慧者无有嗔
以嗔报嗔者是则为恶人不以嗔报嗔临敌伏难伏」
不嗔胜于嗔三偈如前说

尔时年少宾耆白佛言「悔过瞿昙如愚如痴不辩不善而于沙门瞿昙面前麁恶不善语嗔骂呵责」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二五二(一一五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尔时世尊晡时从禅觉诣讲堂东荫荫中露地经行时有健骂婆罗豆婆遮婆罗门来诣佛所世尊面前作麁恶不善语骂詈呵责世尊经行彼随世尊后行世尊经行已竟住于一处彼婆罗门言「瞿昙伏耶」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胜者更增怨伏者卧不安胜伏二俱舍是得安隐眠」

婆罗门白言「瞿昙我今悔过如愚如痴不辩不善何于瞿昙面前作麁恶不善语骂詈呵责」时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复道而去

一二五三(一一五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世尊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时健骂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遥见世尊作麁恶不善语嗔骂呵责把土坌佛时有逆风还吹其土反自坌身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若人无嗔恨骂辱以加者清净无结垢彼恶还归己
犹如土坌彼逆风还自污」

时彼婆罗门白佛言「悔过瞿昙如愚如痴不善不辩何于瞿昙面前麁恶不善语嗔骂呵责」时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复道而去

一二五四(一一五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婆罗门名曰违义闻沙门瞿昙从拘萨罗国人间游行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闻已作是念我当往诣沙门瞿昙所闻所说法当反其义作是念已往诣精舍至世尊所尔时世尊无量眷属围绕说法世尊遥见违义婆罗门来即默然住违义婆罗门白佛言「瞿昙说法乐欲闻之」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违义婆罗门未能解深义内怀嫉恚心欲为法留难
调伏违反心诸不信乐意息诸障碍垢则解深妙说」

时违义婆罗门作是念沙门瞿昙已知我心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而去

一二五五(一一五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世尊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时有不害婆罗门来诣佛所白佛言「世尊我名不害为称实不」佛告婆罗门「如是称实者若身不害若口不害若心不害则为称实」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若心不杀害意亦俱然是则为离害不恐怖众生」

佛说此经已不害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复道而去

一二五六(一一五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世尊晨朝著衣持钵入王舍城乞食次第行乞至火与婆罗门舍火与婆罗门遥见佛来即具众美饮食满钵与之如是二日三日乞食复至其舍火与婆罗门遥见佛来作是念秃头沙门何故数来贪美食耶尔时世尊知火与婆罗门心念已即说偈言

「王天日日雨田夫日夜耕数数殖种子是田数收谷
如人数怀妊乳牛数怀犊数数有求者则能数惠施
数数惠施故常得大名称数数弃死尸数数哭悲恋
数数生数死数数忧悲苦数数以火烧数数诸虫食
若得贤圣道不数受诸有亦不数生死不数忧悲苦
不数数火烧不数诸虫食」

时火与婆罗门闻佛说偈还得信心复以种种饮食满钵与之世尊不受以因说偈而施故复说偈言

「因为说偈法不应受饮食当观察自法说法不受食
婆罗门当知斯则净命活应以余供养纯净大仙人
已尽诸有漏秽法悉已断供养以饮食于其良福田
欲求福德者则我田为良」

火与婆罗门白佛「今以此食应著何所」佛告婆罗门「我不见诸天沙门婆罗门天神世人有能食此信施令身安乐汝持是食去弃于无虫水中及少生草地」时婆罗门即以此食持著无虫水中水即烟出沸声啾啾譬如铁丸烧令火色掷著水中水即烟起沸声啾啾亦复如是婆罗门持此饮食著水中水即烟出沸声啾啾于时火与婆罗门叹言「甚奇瞿昙大德大力能令此食而作神变」时火与婆罗门因此饭食神变得信敬心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修梵行不」佛告婆罗门「汝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彼即出家已作是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乃至得阿罗汉心善解脱

一二五七(一一五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舍卫国中婆肆咤婆罗门女信佛归佛归法归比丘僧于佛僧已离狐疑于苦道亦离疑惑见谛得果得无间慧其夫是婆罗豆婆遮种姓婆罗门每至左右所为作时有小得失即称南无佛向如来所住方面随方合掌三说是言「南无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身纯金色圆光一寻方身圆满如尼拘律树善说妙法牟尼之尊仙人上首是我大师」时夫婆罗门闻之嗔恚不喜语其妇言「为鬼著耶无有此义舍诸三明大德婆罗门而称叹彼秃头沙门黑暗之分世所不称我今当往共汝大师论议足知胜如」妇语夫言「不见诸天沙门婆罗门诸神世人能共世尊如来等正觉金色之身圆光一寻如尼拘律树圆满之身言说微妙仙人上首我之大师共论议者然今婆罗门且往自可知之」时婆罗门即往诣佛所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为杀于何等而得安隐眠为杀于何等令心得无忧
为杀于何等瞿昙所称叹」

尔时世尊知婆罗门心之所念而说偈言

「杀于嗔恨者而得安隐眠杀于嗔恚者而心得无忧
嗔恚为毒本能害甘种子能害于彼者贤圣所称叹
若能害彼者其心得无忧」

时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闻佛所说示教照喜次第说法谓说施说戒说生天法说欲味著为灾患烦恼清净出要远离随顺福利清净分別广说譬如清净白㲲易为染色如是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即于座上于四圣谛得无间所谓苦是婆罗门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疑不由他度于正法律得无所畏即从座起偏露右肩合掌白佛「已度世尊已度善逝我今归佛归法归比丘僧已尽其寿命为优婆塞证知我」

时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还归自家其妇优婆夷遥见夫来见已白言「已与如来等正觉纯金色身圆光一寻如尼拘律树圆满之身妙说之上仙人之首大牟尼尊为我大师共论议耶」其夫答言「我未尝见诸天沙门婆罗门诸神世人有能与如来等正觉真金色身圆光一寻如尼拘律树圆满之身妙说之上诸仙之首牟尼之尊汝之大师共论议也汝今与我作好法衣我持至世尊所出家学道」时妇悉以鲜洁白㲲令作法衣时婆罗门持衣往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言「世尊我今可得于世尊法中出家学道修梵行不」佛告婆罗门「汝今可得于此法律出家学道修诸梵行」即出家已独静思惟所以善男子剃除须发著袈裟衣出家学道乃至得阿罗汉心善解脱

一二五八(一一五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魔瞿婆罗门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我于家中常行布施若一人来施于一人若二人三人乃至百千悉皆施与我如是施得多福不」佛告婆罗门「汝如是施实得大福所以者何以于家中常行布施一人来乞即施一人二人三人乃至百千悉皆施与故即得大福」时魔瞿婆罗门即说偈言

「在家所为作布施复大会因此惠施故欲求大功德
今问于牟尼我之所应知同梵天所见为我分別说
云何为解脱胜妙之善趣云何修方便得生于梵世
云何随乐施生明胜梵天」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施者设大会随彼爱乐施欢喜净信心攀缘善功德
以其所建立求离诸过恶远离于贪欲其心善解脱
修习于慈心其功德无量况复加至诚广施设大会
若于其中间所得诸善心正向善解脱或余纯善趣
如是胜因缘得生于梵世如是之惠施其心平等故
得生于梵世其寿命延长」

时魔瞿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而去

一〇一二五九(一一六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持金盖著舍勒导从婆罗门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无非婆罗门所行为清净刹利修苦行于净亦复乖
三典婆罗门是则为清净如是清净者不在余众生」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不知清净道及诸无上净于余求净至竟无净时」

婆罗门白佛「瞿昙说清净道及无上清净耶何等为清净道何等为无上清净」佛告婆罗门「正见者为清净道正见修习多修习断贪欲断嗔恚断愚痴若婆罗门贪欲永断嗔恚愚痴永断一切烦恼永断是名无上清净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清净道正定修习多修习已断贪欲断嗔恚断愚痴若婆罗门贪欲永断嗔恚愚痴永断一切烦恼永断是名无上清净」婆罗门白佛言「瞿昙说清净道无上清净耶瞿昙世务多事今且辞还」佛告婆罗门「宜知是时」持华盖著舍勒导从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第一阿修罗卑嶷二嗔骂返戾及无害罗阇婆私咤摩佉与刹利是名为十种)

一一一二六〇(一一六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异婆罗门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云何为尸罗云何正威仪云何为功德云何名为业
成就何等法罗汉婆罗门」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宿命忆念智见生天恶趣得诸受生尽牟尼明决定
知心善解脱解脱一切贪具足于三明三明婆罗门」

佛说此经已异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而去

一二一二六一(一一六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尊者阿难从世尊后时有二老男女是其夫妇年耆根熟偻背如钩里巷头烧粪扫处俱蹲向火世尊见彼二老夫妇年耆愚老偻背如钩俱蹲向火犹如老鹄欲心相视见已告尊者阿难「汝见彼夫妇二人年耆愚老偻背如钩俱蹲向火犹如老鹄欲心相视不」阿难白佛「如是世尊」佛告阿难「此二老夫妇于年少时盛壮之身勤求财物者亦可得为舍卫城中第一富长者若复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精勤修习者亦可得阿罗汉第一上果于第二分盛壮之身勤求财物亦可得为舍卫城中第二富者若复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者亦可得阿那含果证若于第三分中年之身勤求财物亦可得为舍卫城中第三富者若剃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者亦可得为斯陀含果证若于第四分老年之身勤求财物亦可得为舍卫城中第四富者若剃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者亦可得为须陀洹果证彼于今日年耆根熟无有钱财无有方便无所堪能不复堪能若觅钱财亦不能得胜过人法」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不行梵行故不得年少财思惟古昔事眠地如曲弓
不修于梵行不得年少财犹如老鹄鸟守死于空池」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陀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三一二六二(一一六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如上说差別者唯说异偈言

「老死之所坏身及所受灭唯有惠施福为随己资粮
依于善摄护及修禅功德随力而行施钱财及饮食
群则眠觉非为空自活」

佛说此经已彼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四一二六三(八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年少婆罗门名欝多罗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常如法行乞持用供养父母令得乐离苦世尊我作如是为多福不」佛告欝多罗「实有多福所以者何若有如法乞求供养父母令其安乐除苦恼者实有大福」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如汝于父母恭敬修供养现世名称流命终生天上」

佛说此经已年少欝多罗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五一二六四(八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年少婆罗门名优波迦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诸婆罗门常称叹邪盛大会沙门瞿昙亦复称叹邪盛大会不」佛告优波迦「我不一向称叹或有邪盛大会可称叹或有邪盛大会不可称叹」优波迦白佛「何等邪盛大会可称叹何等邪盛大会不可称叹」佛告优波迦「若邪盛大会群少特牛水特水牸及诸羊犊小小众生悉皆伤杀逼迫苦切仆使作人鞭笞恐怛悲泣号呼不喜不乐众苦作役如是等邪盛大会我不称叹以造大难故若复大会不系缚群牛乃至不令众生辛苦作役者如是邪盛大会我所称叹以不造大难故」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马祀等大会造诸大难事如是等邪盛大仙不称叹
系缚诸众生杀害微细虫是非为正会大仙不随顺
若不害众生造作众难者是等名正会大仙随称叹
惠施修供养为应法邪盛施者清净心梵行良福田
如是大会者是则罗汉会是会得大果诸天皆欢喜
自行恭敬请自手而施与彼我悉清净是施得大果
慧者如是施信心应解脱无罪乐世间智者往生彼」

佛说此经已优波迦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六一二六五(九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广说如上差別者谓随说异偈言

「无为无诸难邪盛时清净如法随顺行摄护诸梵行
馨香归世界超过诸凡鄙佛于邪盛善称叹此邪盛
惠施修供养邪盛随所应净信平等施梵行良福田
彼作如是施是施罗汉田如是广大施诸天所称叹
自行恭敬请自手而供养等摄自他故邪盛得大果
慧者如是施净信心解脱于无罪世界智者往生彼」

佛说此经已优波迦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作礼而去

一七一二六六(九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年少婆罗门名欝阇迦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俗人在家当行几法得现法安及现法乐」佛告婆罗门「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现法安现法乐何等为四谓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何等为方便具足谓善男子种种工巧业处以自营生谓种田商贾或以王事或以书疏算画于彼彼工巧业处精勤修行是名方便具足何等为守护具足谓善男子所有钱谷方便所得自手执作如法而得能极守护不令王火劫夺漂没令失不善守护者亡失不爱念者辄取及诸灾患所坏是名善男子善守护(具足)何等为善知识具足若有善男子不落度不放逸不虚妄不凶险如是知识能善安慰未生忧苦能令不生已生忧苦能令开觉未生喜乐能令速生已生喜乐护令不失是名善男子善知识具足云何为正命具足谓善男子所有钱财出内称量周圆掌护不令多入少出也多出少入也如执秤者少则增之多则减之知平而舍如是善男子称量财物等入等出莫令入多出少出多入少若善男子无有钱财而广散用以此生活人皆名为优昙钵果无有种子愚痴贪欲不顾其后或有善男子财物丰多不能食用傍人皆言是愚痴人如饿死狗是故善男子所有钱财能自称量等入等出是名正命具足如是婆罗门四法成就现法安现法乐」婆罗门白佛言「世尊在家之人有几法能令后世安后世乐」佛告婆罗门「在家之人有四法能令后世安后世乐何等为四谓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何等为信具足谓善男子于如来所得信敬心建立信本非诸天及余世人同法所坏是名善男子信具足何等戒具足谓善男子不杀生不偷盗不邪婬不妄语不饮酒是名戒具足云何施具足谓善男子离悭垢心在于居家行解脱施常自手与乐修行舍等心行施是名善男子施具足云何为慧具足谓善男子苦圣谛如实知道圣谛如实知是名善男子慧具足若善男子在家行此四法者能得后世安后世乐」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方便建诸业积集能守护知识善男子正命以自活
净信戒具足惠施离悭垢净除于迷得后世安乐
若处于居家成就于八法审谛尊所说等正觉所知
现法得安隐现法喜乐住后世喜乐住」

佛说此经已欝阇迦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八一二六七(九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舍卫国有憍慢婆罗门止住父母种姓俱净无瑕点能说者七世相承悉皆清净为婆罗门师言论通达诸论记典悉了万名解法优劣分別诸字悉知万事久远本末因缘句句记说容貌端正或生志高族姓志高容色志高聪明志高财富志高不敬父母诸尊师长闻沙门瞿昙在拘萨罗国人间游行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闻已作是念我当往彼沙门瞿昙所若有所说我当共论无所说者默然而还时憍慢婆罗门乘白马车诸年少婆罗门前后导从持金柄伞盖手执金瓶往见世尊至于园门下车步进尔时世尊与诸大众围绕说法不时顾念憍慢婆罗门时憍慢婆罗门作是念沙门瞿昙不顾念我且当还去尔时世尊知憍慢婆罗门心念而说偈言

「憍慢既来此不善更增慢向以义故来应转增其义」

时憍慢婆罗门作是念沙门瞿昙已知我心欲修敬礼尔时世尊告憍慢婆罗门「止不须作礼心净已足」时诸大众咸各高声唱言「奇哉世尊大德大力今此憍慢婆罗门恃生憍慢族姓憍慢容色憍慢聪明憍慢财富憍慢不敬父母诸尊师长今于沙门瞿昙所谦卑下下欲接足礼」时憍慢婆罗门于大众前唱令静默而说偈言

「云何不起慢云何起恭敬云何善慰谕云何善供养」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父母及长兄和尚诸师长及诸尊重者所不应生慢
应当善恭敬谦下而问讯尽心而奉事兼设诸供养
离贪痴心漏尽阿罗汉正智善解脱伏诸憍慢心
于此贤圣等合掌稽首礼」

尔时世尊为憍慢婆罗门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如佛世尊次第说法说布施持戒生天功德爱欲味烦恼清净出要远离诸清净分如是广说如白净衣无诸黑恶速受染色憍慢婆罗门则于座上解四圣谛——苦得无间等时憍慢婆罗门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疑不由他度于正法中得无所畏即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我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不」佛告憍慢婆罗门「汝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彼即出家独静思惟所以善男子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乃至)得阿罗汉心善解脱

一九一二六八(九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长身婆罗门作如是邪盛大会以七百特牛行列系柱特牸水牛及诸羊犊种种小虫悉皆系缚办诸饮食广行布施种种外道从诸国国皆悉来集邪盛会所时长身婆罗门闻沙门瞿昙从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作是念我今办邪盛大会所以七百特牛行列系柱乃至小小诸虫皆悉系缚为邪盛大会故种种异道从诸国国来至会所我今当往沙门瞿昙所问邪盛法莫令我作邪盛大会分数中有所短少作是念已乘白马车诸年少婆罗门前后导从持金柄伞盖执金澡瓶出舍卫城诣世尊所恭敬承事至精舍门下车步进至于佛前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我今欲作邪盛大会以七百特牛行列系柱乃至小小诸虫皆悉系缚为邪盛大会故种种异道从诸国国皆悉来至邪盛会所又闻瞿昙从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我今故来请问瞿昙邪盛大会法诸物分数莫令我所作邪盛大会诸分数之中有所短少」佛告婆罗门「或有一邪盛大会主行施作福而生于罪为三刀剑之所刻削得不善果报何等三谓身刀剑口刀剑意刀剑何等为意刀剑生诸苦报如一会主造作大会作是思惟我作邪盛大会当杀尔所少壮特牛尔所水特水牸尔所羊犊及种种诸虫是名意刀剑生诸苦报如是施主虽念作种种布施种种供养实生于罪云何为口刀剑生诸苦报有一会主造作大会作如是教我今作邪盛大会汝等当杀尔所少壮特牛乃至杀害尔所微细虫是名口刀剑生诸苦报大会主虽作是布施供养实生于罪云何为身刀剑生诸苦报谓有一大会主造作大会自手伤杀尔所特牛乃至杀害种种细虫是名身刀剑生诸苦报彼大会主虽作是念种种布施种种供养实生于罪然婆罗门当勤供养三火随时恭敬礼拜奉事施其安乐何等为三一者根本二者居家三者福田何者为根本火随时恭敬奉事供养施其安乐谓善男子方便得财手足勤苦如法所得供养父母令得安乐是名根本火何故名为根本若善男子从彼而生所谓父母故名根本善男子以崇本故随时恭敬奉事供养施以安乐何等为居家火善男子随时育养施以安乐谓善男子方便得财手足勤苦如法所得供给妻子宗亲眷属仆使佣客随时给与恭敬施安是名家火何故名家其善男子处于居家乐则同乐苦则同苦在所为作皆相顺从故名为家是故善男子随时供给施与安乐何等名田火善男子随时恭敬尊重供养施其安乐谓善男子方便得财手足勤劳如法所得奉事供养诸沙门婆罗门善能调伏贪痴者如是等沙门婆罗门建立福田崇向增进乐分乐报未来生天是名田火何故名田为世福田谓为应供是故名田是善男子随时恭敬奉事供养施其安乐」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根本及居家应供福田火是火增供养充足安隐乐
无罪乐世间慧者往生彼如法财复会供养所应养
供养应养故生天得名称

然婆罗门今善男子先所供养三火应断令灭何等为三谓贪欲火嗔恚火愚痴火所以者何若贪火不断不灭者自害害他自他俱害现法得罪后世得罪现法后世得罪缘彼而生心法忧苦恚火痴火亦复如是婆罗门若善男子事积薪火随时辛苦随时然随时灭火因缘受苦」尔时长身婆罗门默然而住

时有婆罗门子名欝多罗于会中坐长身婆罗门须臾默然思惟已告欝多罗「汝能往至邪盛会所放彼系柱特牛及诸众生受系缚者悉皆放不而告之言长身婆罗门语汝随意自在山泽旷野食不断草饮净流水四方风中受诸快乐」欝多罗白言「随大师教」即往彼邪盛会所放诸众生而告之言「长身婆罗门语汝随其所乐山泽旷野饮水食草四风自适」尔时世尊知欝多罗知为长身婆罗门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如律世尊说法先后说戒说施及生天功德爱欲味出要清净烦恼清净开示显现譬如鲜净白㲲易受染色长身婆罗门亦复如是即于座上见四真谛得无间等时长身婆罗门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疑不由他度于正法中得无所畏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已度世尊我从今日尽其寿命归佛归法归比丘僧为优婆塞证知我唯愿世尊与诸大众受我饭食」尔时世尊默然而许时长身婆罗门知佛受请已为佛作礼右绕三匝而去

长身婆罗门还邪盛处诸供办净美好者布置床座遣使请佛白言「时到惟圣知时」尔时世尊著衣持钵大众围绕往到长身婆罗门会所大众前坐时长身婆罗门知世尊坐定已手自供养种种饮食食已澡漱洗钵毕別敷卑床于大众前端坐听法尔时世尊为长身婆罗门说种种法示教照喜已从座起而去

二〇一二六九(九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年少婆罗门名僧迦罗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不善男子云何可知」佛告婆罗门「譬犹如月」婆罗门复问「善男子云何可知」佛告婆罗门「譬犹如月」婆罗门白佛「云何不善男子如月」佛告婆罗门「如月黑分光明亦失色亦失所系亦失日夜消减乃至不现如是有人于如来所得信寂受持净戒善学多闻损己布施正见真实于如来所净信持戒惠施多闻正见真实然后退失于戒正见悉皆忘失日夜消减乃至须臾一切忘失复次婆罗门若善男子不习近善知识不数闻法不正思惟身行恶行口行恶行意行恶行行恶因缘故身坏命终堕恶趣泥梨中如是婆罗门不善男子其譬如月」婆罗门白佛「云何善男子其譬如月」佛告婆罗门「譬如明月净分光明色泽日夜增明乃至月满一切圆净如是善男子于如来法律得净信心乃至正见真净增明戒增施增闻增慧增日夜增长复于余时亲近善知识闻说正法内正思惟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故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化生天上婆罗门是故善男子譬如月」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譬如月无垢周行于虚空一切小星中其光最盛明
净信亦如是离悭施于诸悭世间其施特明显」

佛说此经已僧迦罗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而去

二一一二七〇(九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生闻婆罗门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我闻瞿昙说言唯应施我不应施余人施我得大果非施余人而得大果应施我弟子不应施余弟子施我弟子得大果报非施余弟子得大果报云何瞿昙作是语者为实说耶非为谤毁瞿昙乎为如说说如法说耶法次法说不为余人以同法来诃责耶」佛告婆罗门「彼如是说者谤毁我耳非如说说如法说法次法说不致他人来以同法呵责所以者何我不如是说应施于我不应施余施我得大果报非施余人得大果报应施我弟子施我弟子得大果报非施余弟子得大果报然婆罗门我作如是说者作二种障障施者施障受者利婆罗门乃至士夫以洗器余食著于净地令彼处众生即得利乐我说斯等亦入福门况复施人婆罗门然我复说施持戒者得果报不同犯戒」生闻婆罗门白佛言「如是瞿昙我亦如是说施持戒者得大果报非施犯戒」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若黑若有白若赤若有色犁杂及金色纯黄及鸽色
如是等牸牛生犊姝好者丁壮力具足调善行捷疾
但使堪运重不问本生色人亦复如是各随彼彼生
刹利婆罗门毘舍首陀罗旃陀罗下贱所生悉不同
但使持净戒离重担烦恼纯一修梵行漏尽阿罗汉
于世间善逝施彼得大果愚者无智慧未尝闻正法
施彼无大果不近善友故若习善知识如来及声闻
清净信善逝根生坚固力所往之善趣及生大姓家
究竟般涅槃大仙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生闻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二二一二七一(九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时有异婆罗门年耆根熟执杖持钵家家乞食尔时世尊告婆罗门「汝今云何年耆根熟柱杖持钵家家乞食」婆罗门白佛「瞿昙我家中所有财物悉付其子为子娶妻然后舍家是故柱杖持钵家家乞食」佛告婆罗门「汝能于我所受诵一偈还归于众中为儿说耶」婆罗门白佛「能受瞿昙」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生子心欢喜为子聚财物亦为娉其妻而自舍出家
边鄙田舍儿违负于其父人形罗刹心弃舍于尊老
老马无复用则夺其䵃麦儿少而父老家家行乞食
曲杖为最胜非子为恩爱为我防恶牛免险地得安
能却凶暴狗扶我暗处行避深坑空井草木棘刺林
凭杖威力故峙立不堕落」

时婆罗门从世尊受斯偈已还归婆罗门大众中为子而说先白大众「听我所说」然后诵偈如上广说其子愧怖即抱其父还将入家摩身洗浴覆以青衣被立为家主

时婆罗门作是念我今得胜族姓是沙门瞿昙恩我经所说为师者如师供养为和尚者如和尚供养我今所得皆沙门瞿昙力即是我师我今当以上妙好衣以奉瞿昙时婆罗门持上妙衣至世尊所面前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我今居家成就是瞿昙力我经记说为师者以师供养为和尚者以和尚供养今日瞿昙即为我师愿受此衣哀愍故」世尊即受为哀愍故尔时世尊为婆罗门说种种法示教照喜时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二三一二七二(九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时有异婆罗门年耆根熟摄杖持钵家家乞食彼婆罗门遥见世尊而作是念沙门瞿昙摄杖持钵家家乞食我亦摄杖持钵家家乞食我与瞿昙俱是比丘尔时世尊说偈答曰

「所谓比丘者非但以乞食受持在家法是何名比丘
于功德过恶俱离修正行其心无所畏是则名比丘」

佛说是经已彼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二四一二七三(九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至一那罗聚落住一那罗林中尔时世尊著衣持钵入一那罗聚落乞食而作是念今日太今且可过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作饮食处尔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五百具犁耕田为作饮食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遥见世尊白言「瞿昙我今耕田下种以供饮食沙门瞿昙亦应耕田下种以供饮食」佛告婆罗门「我亦耕田下种以供饮食」婆罗门白佛「我都不见沙门瞿昙若犁若轭若鞅若縻若镵若鞭而今瞿昙说言我亦耕田下种以供饮食」尔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即说偈言

「自说耕田者而不见其耕为我说耕田令我知耕法」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信心为种子苦行为时雨智慧为犁惭愧心为辕
正念自守护是则善御者藏身口业食处内藏
真实为真乘乐住为懈息精进无废荒安隐而速进
直往不转还得到无忧处如是耕田者逮得甘露果
如是耕田者不还受诸有」

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白佛言「善耕田瞿昙极善耕田瞿昙」于是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闻世尊说偈心转增信以满钵香美饮食以奉世尊世尊不受以因说偈得故即说偈言

「不因说法故受彼食而食但为利益他说法不受食」

如是广说如前为火与婆罗门广说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白佛言「瞿昙今以此食安著何处」佛告婆罗门「我不见诸天沙门婆罗门天神世人堪食此食而得安身婆罗门汝持此食著无虫水中及少生草地」时婆罗门即持此食著无虫水中水即烟起涌沸啾啾作声如热铁丸投于冷水啾啾作声如是彼食投著无虫水中烟起涌沸啾啾作声时婆罗门作是念沙门瞿昙实为奇特大德大力乃令饮食神变如是时彼婆罗门见食瑞应信心转增白佛言「瞿昙我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不」佛告婆罗门「汝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得比丘分」彼即出家已独静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乃至得阿罗汉心善解脱

二五一二七四(九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时有尊者名曰净天在鞞提诃国人间游行至弥𫄨罗城庵罗园中时尊者净天晨朝著衣持钵入弥𫄨罗城乞食次第乞食到自本家时净天母年老在中堂持食祀火求生梵天不觉尊者净天在门外立毘沙门天王于尊者净天所极生敬信毘沙门天王诸夜叉导从乘虚而行见尊者净天在门外立又见其母手擎饮食在中堂上供养祀火不见其子在外门立见已从空中下至净天母前而说偈言

「此婆罗门尼梵天极辽远为求彼生故于此祠祀火
此非梵天道何为徒祀此汝婆罗门尼净天住门外
垢秽永无余是则天中天萧然无所有独一不兼资
为乞食入舍所应供养者净天善修身人天良福田
远离一切恶不为染所染德同于梵天形在人间住
不著一切法如彼淳熟龙比丘正念住其心善解脱
应奉以初揣是则上福田应以正信心及时速施与
当预建立洲令未来安乐汝观此牟尼已渡苦海流
是故当信心及时速施与当预建立洲令未来安乐
毘沙门天王开發彼令舍」

时尊者净天即为其母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已复道而去

二六一二七五(一〇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异婆罗门来诣佛所面前问讯相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所谓佛者云何为佛为是父母制名为是婆罗门制名」时婆罗门即说偈言

「佛者是世间超渡之胜名为是父母制名之为佛耶」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佛见过去世如是见未来亦见现在世一切行起灭
明智所了知所应修已修应断悉已断是故名为佛
历劫求选择纯苦无暂乐生者悉磨灭远离息尘垢
拔诸使刺本等觉故名佛」

佛说偈已彼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二七一二七六(一〇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有徙迦帝聚落堕鸠罗聚落二村中间一树下坐入昼正受时有豆磨种姓婆罗门随彼道行寻佛后来见佛脚迹千辐轮相印文显现齐辐圆辋众好满足见已作是念我未曾见人间有如是足迹今当随迹以求其人即寻脚迹至于佛所来见世尊坐一树下入昼正受严容绝世诸根澄静其心寂定第一调伏成就光相巍巍犹若金山见已白言「为是天耶」佛告婆罗门「我非天也」「为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佛告婆罗门「我非龙乃至人非人也」婆罗门白佛「若言非天非龙乃至非人非非人为是何等」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天乾闼婆紧那罗夜叉无善阿修罗诸摩睺罗伽
人与非人等悉由烦恼生如是烦恼漏一切我已舍
已破已磨灭如芬陀利生虽生于水中而未曾著水
我虽生世间不为世间著历劫常选择纯苦无暂乐
一切有为行悉皆生灭故离垢不倾动已拔诸剑刺
究竟生死际故名为佛陀」

佛说此经已豆摩种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路而去

(慢优竭提「僧伽罗」生听极老比丘种作及梵天佛陀轮相为第十)

二八一二七七(一〇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晨朝著衣持钵入王舍城乞食次第乞食至婆罗豆婆遮婆罗门舍时婆罗门手执木杓盛诸饮食供养火具住于门边遥见佛来见已白佛作是言「住群特慎勿近我门」佛告婆罗门「汝知领群特群特法耶」婆罗门言「我不知领群特亦不知领群特法沙门瞿昙知领群特及领群特法不」佛言「我善知是领群特及领群特法」是时婆罗门即放事火具疾敷床座请佛令坐白言「瞿昙为我说领群特及领群特法」佛即就座为说偈言

「嗔恚心怀恨隐覆诸过恶犯戒起恶见虚偽不真实
如是等士夫当知领群特贪悋惜恶欲谄偽
无惭无愧心当知领群特一生二生者一切皆杀害
无有慈愍心是为领群特若杀缚椎打聚落及城邑
无道以切责当知领群特住止及行路为众之导首
苦切诸群下恐怛相迫愶取利以供己当知领群特
聚落及空地有主无主物掠护为己有当知领群特
自弃薄其妻又不入婬舍侵陵他所爱当知领群特
内外诸亲属同心善知识侵掠彼所爱当知领群特
妄语欺诳人诈取无证财他索而不还当知领群特
为己亦为他举责及与责或复顺他语妄语为他证
如是妄语者当知领群特作恶不善业无有人知者
隐讳覆藏恶当知领群特若人问其义而答以非义
颠倒欺诳人当知领群特实空无所有而轻毁智者
愚痴为利故当知领群特高慢自称举毁坏于他人
是极卑鄙慢当知领群特自造诸过恶移过诬他人
妄语谤清白当知领群特前受他利养他人来诣己
无有敬报心当知领群特沙门婆罗门如法来乞求
呵责而不与当知领群特若父母年老少壮气已谢
不勤加奉养当知领群特父母诸尊长兄弟亲眷属
实非阿罗汉自显罗汉德世间之大贼当知领群特
初上种姓生习婆罗门典而于其中间习行诸恶业
不以胜生故障呵责恶道现法受呵责后世堕恶道
生旃陀罗家世称须陀夷名闻遍天下旃陀罗所无
婆罗门刹利大姓所供养乘于净天道平等正直住
不以生处障令不生梵天现法善名誉后世生善趣
二生汝当知如我所显示不以所生故名为领群特
不以所生故名为婆罗门业为领群特业为婆罗门」

婆罗门白佛言

「如是大精进如是大牟尼不以所生故名为领群特
不以所生故名为婆罗门业故领群特业故婆罗门」

时事火婆罗豆婆遮婆罗门转得信心以满钵好食奉上世尊世尊不受以说偈得故偈如上说时事火婆罗豆婆遮婆罗门见食瑞应已增其信心白佛言「世尊我今可得于正法律出家受具足不」佛告婆罗门「汝今可得于正法律出家受具足戒」即得出家独静思惟如前说乃至得阿罗汉心善解脱时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得阿罗汉心善解脱自觉喜乐即说偈言

「非道求清净供养祠祀火不识清净道犹如生盲者
今已得安乐出家受具足逮得于三明佛所教已作
先婆罗门难今为婆罗门沐浴离尘垢度诸天彼岸

二九一二七八(一一七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弥𫄨罗国庵罗园中时有婆四咤婆罗门尼有六子相续命终念子發狂裸形被发随路而走至弥𫄨罗庵罗园中尔时世尊无量大众围绕说法婆四咤婆罗门尼遥见世尊见已即得本心惭愧羞耻歛身蹲坐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取汝欝多罗僧与彼婆四咤婆罗门尼令著听法」尊者阿难即受佛教取衣令著时婆罗门尼得衣著已至于佛前稽首礼佛退坐一面尔时世尊为其说法示教照喜已如佛常法说法次第乃至信心清净受三自归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彼婆四咤优婆夷于后时第七子忽复命终彼优婆夷都不啼哭忧悲恼苦时婆四咤优婆夷夫说偈而告婆四咤优婆夷言

「先诸子命终念子生忧苦昼夜不饮食乃至發狂乱
今丧第七子而不生忧苦」

婆四咤优婆夷即复说偈答其夫言

「儿孙有千数因缘和合生长夜迁过去我与君亦然
子孙及宗族其数无限量彼彼所生处互相残食
若知生要者何足生忧苦我已知出离生死存亡相
不复生忧苦入佛正教故」

时婆四咤优婆夷夫说偈叹曰

「未曾所闻法而今闻汝说何处闻说法不念子忧悲」

婆四咤优婆夷说偈答言

「今日等正觉在弥𫄨罗国庵罗树园中永离一切苦
演说一切苦苦集苦寂灭贤圣八正道安隐趣涅槃
则是我大师深乐其正教我已知正法能开子忧苦」

其夫婆罗门复说偈言

「我今亦当往弥𫄨庵罗园彼世尊亦当开我子忧苦」

优婆夷复说偈言

「当观等正觉柔软金色身不调者能调广度海流人」

尔时婆罗门即严驾乘于马车诣弥𫄨罗庵罗园遥见世尊转增信乐诣大师前彼时大师即为说偈开其法眼正向涅槃彼即见法成无间等既知法已请求出家时婆罗门即得出家独静思惟乃至得阿罗汉世尊记说于第三夜逮得三明得三明已佛即告之命遣御者乘车还家告婆四咤优婆夷令發随喜语言「婆罗门往见世尊得净信心奉事大师即为说法为开法眼见苦圣谛苦集苦灭贤圣八道安趣涅槃成无间等既知法已即求出家世尊记说于第三夜具足三明」时彼御者奉教疾还

时婆四咤优婆夷遥见御者空车而还即遥问言「婆罗门为见佛不佛为说法开示法眼见圣谛不」御者白言「婆罗门已见世尊得净信心奉事大师为开法眼说四圣谛成无间等既知法已即求出家专精思惟世尊记说于第三夜具足三明」时优婆夷心即随喜语御者言「车马属汝加复赐汝金钱一千汝传信言婆罗门宿阇谛已得三明令我欢喜故」御者白言「我今何用车马金钱为车马金钱还优婆夷我今当还婆罗门所随彼出家」优婆夷言「汝意如此便可速还不久亦当如彼所得具足三明随后出家」御者白言「如是优婆夷如彼出家我亦当然」优婆夷言「汝父出家汝随出家我今不久亦当随去如空野大龙乘虚而游其余诸龙龙子龙女悉皆随去我亦如是执持衣钵易养易满」御者白言「优婆夷若如是者所愿必果不久当见优婆夷少欲知足执持衣钵人所弃者乞受而食剃发染衣于阴入断除爱欲离贪系缚尽诸有漏」彼婆罗门及其御者婆四咤优婆夷优婆夷女孙陀槃梨悉皆出家究竟苦边

三〇一二七九(一一七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毘舍离国大林精舍时有毘梨耶婆罗豆婆遮婆罗门晨朝买牛未偿其价即日失牛六日不见时婆罗门为觅牛故至大林精舍遥见世尊坐一树下仪容挺特诸根清净其心寂默成就止观其身金色光明焰照见已即诣其前而说偈言

「云何无所求空寂在于此独一处空闲而得心所乐」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若失若复得于我心不乱婆罗门当知莫谓彼如我
心计于得失其心不自在」

时婆罗门复说偈言

「最胜梵志处如比丘所说我今当自说真实语谛听
沙门今定非晨朝失牛者六日求不得是故安乐住
沙门今定非种殖胡麻田虑其草荒没是故安乐住
沙门今定非种稻田乏水畏叶枯便死是故安乐住
沙门今定无寡女有七人悉养孤遗子是故安乐住
沙门今定无七不爱念子放逸多负债是故安乐住
沙门今定无债主守其门求索长息财是故安乐住
沙门今定无七领重卧具忧勤择诸虫是故安乐住
沙门今定无赤眼黄发妇昼夜闻恶声是故安乐住
沙门今定无空仓群鼠戏常忧其羸乏是故安乐住」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我今日定不晨朝失其牛六日求不得是故安乐住
我今日定无种殖胡麻田常恐其荒没是故安乐住
我今日定无种稻田乏水畏叶便枯死是故安乐住
我今日定无寡女有七人悉养孤遗子是故安乐住
我今日定无七不爱念子放逸多负债是故安乐住
我今日定无债主守其门求索长息财是故安乐住
我今日定无七领重卧具忧勤择诸虫是故安乐住
我今日定无黄头赤眼妇昼夜闻恶声是故安乐住
我今日定无空仓群鼠戏常忧其羸乏是故安乐住
不舍念不念众生安乐住断欲离恩爱而得安乐住」

尔时世尊为精进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如佛常法次第说法布施持戒乃至于正法中心得无畏即从座起合掌白佛「我今得于正法律出家学道成比丘分修梵行不」佛告婆罗门「汝今可得于正法律出家受具足修诸梵行乃至得阿罗汉心善解脱」尔时精进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得阿罗汉缘自觉知得解脱乐而说偈言

「我今甚欣乐大仙法之上得离贪欲乐不空见于佛」

三一一二八〇(一一八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娑罗树林婆罗门聚落尔时世尊晨朝著衣持钵入婆罗门聚落乞食有非时云起尔时世尊作是念我今当往婆罗门聚落婆罗长者大会堂中作是念已即往向彼大会堂所时婆罗门长者悉集堂上遥见世尊共相谓言「彼剃头沙门竟知何法」尔时世尊告彼婆罗(门)聚落婆罗门长者言「诸婆罗门有知法者有不知者刹利长者亦有知法者有不知法者」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非朋欲胜朋王不伏难伏妻不求胜夫无子不恭父
无会无智者无智不法言痴悉断是则名智者」

时彼婆罗门长者白佛言「善士瞿昙善士夫可入此堂就座而坐」世尊坐已即白言「瞿昙说法我等乐听」尔时世尊为彼大会婆罗门长者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已复说偈言

「愚智群聚会非说孰知明能说寂静道因说智则辩
说者显正法建立大仙幢善说为仙幢法为罗汉幢」

尔时世尊为婆罗(门)聚落婆罗门长者建立正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从座起而去

三二一二八一(一一八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至浮梨聚落住天作婆罗门庵罗园中尊者优波摩为侍者尔时世尊患背痛告尊者优波摩「汝举衣钵已往至天作婆罗门舍」时天作婆罗门处于中堂令梳头者理剃须发见尊者优波摩于门外见已即说偈言

「何等剃须发身著僧迦梨住于彼门外为欲何所求」

尊者优波摩说偈答言

「罗汉世善逝所患背风疾颇有安乐水疗牟尼疾不」

时天作婆罗门以满钵酥一瓶油一瓶石蜜使人担持并持暖水随尊者优波摩诣世尊所以涂其体暖水洗之蜜作饮世尊背疾即得安隐

时天作婆罗门晨朝早起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何言婆罗门施何得大果何等为时施云何净福田」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若得宿命智见天定趣生得尽诸有漏牟尼起三明
善知心解脱解脱一切贪说名婆罗门施彼得大果
施彼为时施随所欲福田」

时天作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三三一二八二(一一八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于一夜时住止娑罗林中时有一婆罗门去娑罗林不远营作田业晨朝起作至娑罗林中遥见世尊坐一树下仪容端正诸根清净其心寂定具足成就第一止观其身金色光明彻照见已往诣其所白言「瞿昙我近在此经营事业故乐此林瞿昙于此有何事业乐此林中」复说偈言

「比丘于此林为何事业故独一守空闲乐于此林中」

尔时世尊说偈答曰

「无事于此林林根久已断于林离林脱禅思不乐断」

时彼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三四一二八三(一一八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夜宿一娑罗林中时有一婆罗门近彼林侧与五百年少婆罗门共彼婆罗门常称叹钦想欲见世尊何时游于此林我因得见问所疑颇有闲暇为我记说时彼婆罗门年少弟子为采薪故入于林中遥见世尊坐一树下仪容端正诸根寂静其心寂定形若金山光明彻照见已作是念我和上婆罗门常称叹钦仰欲见瞿昙问其所疑今此沙门瞿昙到此林中我当疾往白和上令知即持薪束疾还学堂舍薪束已诣和上所白言「和上当知和上由来常所称叹钦仰欲见沙门瞿昙脱到此林当问所疑今日瞿昙已到此林和上知时」时婆罗门即诣世尊所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独入此恐怖深邃丛林中坚住不倾动善修正勤法
无歌舞音乐寂默住空闲我所未曾见独乐深林者
欲求于世间自在增上主为三十三天天上自在乐
何故深林中苦行自枯槁」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若欲种种求诸界多种著彼一切皆是愚痴之根本
如是一切求我久悉已吐不求谄偽一切无所触
于一切诸法唯一清净观得无上菩提禅思修正乐」

婆罗门复说偈言

「我今敬礼汝大寂牟尼尊禅思之妙王觉无边大觉
如来天人救巍巍若金山解脱于丛林于林永不著
已拔深利刺清净无余迹论师之上首言说最胜辩
人中雄师子震吼于深林显现苦圣谛八正道
能尽众苦聚乘出净无垢自脱一切苦济彼苦众生
安乐众生故演说于正法已断于恩爱远离于欲网
断除于一切有爱之结缚如水生莲华尘水不染著
如日停虚空清净无云翳善哉我今日至拘萨罗林
得见于大师两足之胜尊大林大精进得第一广度
调御师之首敬礼无所畏」

时婆罗门广说斯偈赞叹佛已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三五一二八四(一一八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宿于孙陀利河侧尔时世尊剃发未久于后夜时结跏趺坐正身思惟系念在前以衣覆头时孙陀利河侧有婆罗门住止夜起持祠余食不尽至河边欲求大德婆罗门以奉之尔时世尊闻河边婆罗门声闻已謦咳作声却衣现头时孙陀利河侧婆罗门见佛已作是念是剃头沙门非婆罗门欲持食还去彼婆罗门复作是念非独沙门是剃头者婆罗门中亦有剃头应往至彼问其所生时孙陀利河侧婆罗门诣世尊所而问之言「为何姓生」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汝莫问所生但当问所行刻木为钻燧亦能生于火
下贱种姓中生坚固牟尼智慧有惭愧精进善调伏
究竟大明际清净修梵行而今正是时应奉施余食」

时孙陀利河侧婆罗门复说偈言

「我今吉良日求福修供养遇得见大士三时最胜尊
若不见佛者当更施余人」

尔时孙陀利河侧婆罗门转得信心即持余食以奉世尊世尊不受以说偈得故如上因说偈而得食广说孙陀利河侧婆罗门白佛言「世尊今此施食当置何所」佛告婆罗门「我不见诸天沙门婆罗门天神世人有能食此食令身安隐者汝持此食去著无虫水中及少生草地」时婆罗门即持此食著无虫水中水即烟起涌沸啾啾作声如烧铁丸投之冷水烟起涌沸啾啾作声如是彼食著无虫水中烟起涌沸啾啾作声孙陀利河侧婆罗门心欲恐怖身毛皆竖谓为灾变驰走上岸集聚乾木供养祠火令息灾恠世尊见彼集聚乾木供养祠火望息灾恠见已即说偈言

「婆罗门祠火焚烧乾草木莫呼是净道能却诸灾患
此则恶供养而谓为黠慧作如是因缘外道取修净
汝今弃薪火起内火炽然常修不放逸常当于供养
处处兴净信广施设大会心意为束薪嗔恚黑烟起
妄语为尘味口舌为木杓胸怀燃火处欲火常炽然
当善自调伏消灭士夫火正信为大河净戒为度济
澄净清流水智者之所叹人中净天德当于中洗浴
涉水不著身安乐度彼岸正法为深渊福德为下济
澄净水充满智者所赞叹人中天净德当于中洗浴
涉水不著身安乐度彼岸真谛善调御摄护修梵行
慈悲为苦行真实心清净沐浴以正法智者所称叹」

尔时孙陀利河侧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复道而去

三六一二八五(一一八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住孙陀利河侧丛林中时有孙陀利河侧住止婆罗门来诣佛所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问佛言「瞿昙至孙陀利河中洗浴不」佛告婆罗门「何用于孙陀利河中洗浴为」婆罗门白佛「瞿昙孙陀利河是济度之数是吉祥之数是清净之数若有于中洗浴者悉能除人一切诸恶」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非孙陀利河亦非婆休多非伽耶萨罗如是诸河等
作诸恶不善能令其清净恒河婆休多孙陀利河等
愚者常居中不能除众恶其清净之人何用洗浴为
其清净之人何用布萨为净业以自净是生于受持
不杀亦不盗不婬不妄语信施除悭垢于斯而洗浴
于一切众生常起慈悲心井水以洗浴用伽耶等为
内心自清净不待洗于外下贱田舍儿身体多污垢
以水洗尘秽不能净其内」

尔时孙陀利河侧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而去

三七一二八六(一一八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迦毘罗卫国尼拘律园中时有萦髻罗豆婆遮婆罗门本俗人时为佛善知识来诣佛所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外身萦髻者是但名萦髻内心萦髻者是结缚众生
今请问瞿昙云何解萦髻」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受持于净戒内心修正觉专精勤方便是则解萦髻」

时萦髻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而去

三八一二八七(一一八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迦毘罗卫国尼拘律园中时有萦髻波罗豆婆遮婆罗门来诣佛所面前问讯相慰劳已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身外萦髻者是但名萦髻内心萦髻者是结缚众生
我今问瞿昙如此萦髻者云何作方便于何断萦髻」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眼耳及与鼻意入处于彼名及色灭尽令无余
诸识永灭者于彼断萦髻」

佛说此经已萦髻波罗豆婆遮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而去

(栴陀婆私咤失牛讲集处天敬娑罗林聚薪二孙陀一髻发为十)

二二 梵天相应

一二八八(一一八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欝毘罗聚落尼连禅河侧菩提树下成佛未久尔时世尊独静思惟作是念不恭敬者则为大苦无有次序无他自在可畏惧者则于大义有所退减有所恭敬有次序有他自在者得安乐住有所恭敬有次序有他自在大义满足颇有诸天沙门婆罗门天神世人中能于我所具足戒胜三昧胜智慧胜解脱胜解脱知见胜令我恭敬宗重奉事供养依彼而住复作是念无有诸天沙门婆罗门天神世人能于我所戒具足胜三昧胜智慧胜解脱胜解脱知见胜令我恭敬宗重奉事供养依彼而住者唯有正法令我自觉成三藐三佛陀者我当于彼恭敬宗重奉事供养依彼而住所以者何过去如来等正觉亦于正法恭敬宗重奉事供养依彼而住诸当来世如来等正觉亦于正法恭敬宗重奉事供养依彼而住

尔时娑婆世界主梵天王知世尊心念已如力士屈伸臂顷从梵天没住于佛前叹言「善哉如是世尊如是善逝懈怠不恭敬者甚为大苦广说乃至大义满足其实无有诸天沙门婆罗门天神世人于世尊所戒具足胜三昧胜智慧胜解脱胜解脱知见胜令世尊恭敬宗重奉事供养依彼而住者唯有正法如来自悟成等正觉则是如来所应恭敬宗重奉事供养依彼而住者所以者何过去诸如来等正觉亦于正法恭敬宗重奉事供养依彼而住诸未来如来等正觉亦当于正法恭敬宗重奉事供养依彼而住世尊亦当于彼正法恭敬宗重奉事供养依彼而住」时梵天王复说偈言

「过去等正觉及未来诸佛现在佛世尊能除众生忧
一切恭敬法依正法而住如是恭敬者是则诸佛法」

时梵天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八九(一一八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欝毘罗聚落尼连禅河侧菩提树下成佛未久尔时世尊独静思惟作是念有一乘道能净众生度诸忧悲灭除苦恼得真如法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身身观念处法法观念处若有人不乐四念处者则不乐如圣法不乐如圣法者则不乐如圣道不乐如圣道者则不乐甘露法不乐甘露法者则不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若乐修四念处者则乐修如圣法乐修如圣法者则乐如圣道乐如圣道者则乐甘露法乐甘露法者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尔时娑婆世界主梵天王知佛心念已譬如力士屈伸臂顷于梵天没住于佛前作是叹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有一乘道能净众生谓四念处乃至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时梵天王复说偈言

「谓有一乘道见生诸有边演说于正法安慰苦众生
过去诸世尊以乘斯道度当来诸世尊亦乘度斯道
现在尊正觉乘此度海流究竟生死际调伏心清净
于生死轮转悉已永消尽知种种诸界慧眼显正道
譬若恒水流悉归趣大海激流浚漂远正道亦如是
广智善显示逮得甘露法殊胜正法轮本所未曾闻
哀愍众生故而为众生转覆护天人众令度有彼岸
是故诸众生咸皆稽首礼」

尔时梵天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九〇(一一九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欝毘罗聚落尼连禅河侧菩提树下成佛未久尔时娑婆世界主梵天王绝妙色身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于诸种姓中刹利两足尊明行具足者天人中最胜」

佛告梵天王「如是梵天如是梵天

于诸种姓中刹利两足尊明行具足者天人中最胜」

佛说是经已娑婆世界主梵天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九一(一一九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住止空闲无聚落处与比丘众夜宿其中尔时世尊为诸比丘说随顺阿练若法时娑婆世界主梵天王作是念今者世尊在拘萨罗人间游行住一空闲无聚落处与诸大众止宿空野尔时世尊为诸大众说随顺空法我今当往随顺赞叹譬如力士屈伸臂顷于梵天没住于佛前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习近边床坐断除诸烦恼若不乐空闲入众自摄护
自调伏其心家家行乞食摄持于诸根专精系心念
然后习空闲阿练若床坐远离诸恐怖无畏安隐住
若彼诸凶险恶蛇众毒害黑云大暗冥震雷曜电光
离诸烦恼故昼夜安隐住如我所闻法乃至不究竟
独一修梵行不畏千死魔若修于觉道不畏于万数
一切须陀洹或得斯陀含及阿那含者其数亦无量
不能定其数恐怖于妄说」

时娑婆世界主梵天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已为佛作礼即没不现

一二九二(一一九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迦毘罗卫迦毘罗卫林中与五百比丘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尔时世尊为诸大众说涅槃相应法时有十方世界大众威力诸天皆悉来会供养世尊及比丘僧复有诸梵天王住于梵世作是念今日佛住迦毘罗卫国如上广说乃至供养世尊及诸大众我今当往各各赞叹作是念已譬如力士屈伸臂顷从梵天没住于佛前第一梵天即说偈言

「于此大林中大众普云集十方诸天众皆悉来恭敬
故我远来礼最胜难伏僧」

第二梵天复说偈言

「是诸比丘僧真实心精进于此大林中摄诸根求度」

第三梵天次说偈言

「善方便消融恩爱深利刺坚固不倾动如因陀罗幢
度深堑水流清净不求欲善度之导师诸调伏大龙」

第四梵天次说偈言

「归依于佛者终不堕恶趣能断人中身得天身受乐」

各说偈已四梵天身即没不现

一二九三(一一九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娑婆世界主梵天王日日精勤往诣佛所尊重供养时娑婆世界主作是念今旦太早而来见佛正值世尊入大三昧我等且当入提婆达多伴党瞿迦梨比丘房中作是念已即入彼房至房户中以指扣户口说是言「瞿迦梨瞿迦梨于舍利弗目连所起净信心汝莫长夜得不饶益苦」瞿迦梨言「汝是谁」梵天答言「娑婆世界主梵天王」瞿迦梨言「世尊不记汝得阿那含耶」梵天王言「如是比丘」瞿迦梨言「汝何故来」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念此不可治即说偈言

「于无量处所生心欲筹量何有黠慧者而生此觉想
无量而欲量是阴盖凡夫」

时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常日日勤到佛所亲觐供养我作是念今旦太早来见世尊正值世尊入大三昧我且当入提婆达多伴党瞿迦梨比丘房中即住户中徐徐扣户口说是言瞿迦梨瞿迦梨当于舍利弗目揵连贤善智慧者所起净信心莫长夜得不饶益苦瞿迦梨言汝是谁我即答言是娑婆世界主梵天王瞿迦梨言世尊不记汝得阿那含耶我即答言如是瞿迦梨复言汝何故来我作是念此不可治即说偈言

于不可量处發心欲筹量不可量欲量是阴盖凡夫」

佛语梵王「如是如是梵王

于不可量处而發心欲量何有智慧人而生此妄想
不可量欲量是阴盖凡夫」

佛说此经已娑婆世界主梵天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为佛作礼即没不现

一二九四(一一九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大梵天王及余別梵天善臂別梵天日日方便往见供养世尊时有婆句梵天见別梵天善臂梵天精勤方便而问言「汝欲何之」彼即答言「欲见世尊恭敬供养」时婆句梵天即说偈言

「彼有四鹄鸟三种金色宫五百七十二修行禅思者
炽焰金色身普照梵天宫汝且观我身何用至彼为」

尔时善梵王別梵王善臂別梵王复说偈言

「虽有金色身普照梵天宫其有智慧者知色有烦恼
智者不乐色于其心解脱」

时彼善梵天別梵天善臂別梵天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方便欲来见世尊恭敬供养有婆句梵天见我方便而问我言汝今方便欲何所之我即答言欲往见世尊礼事供养婆句梵天即说偈言

有四种鹄鸟三种金色宫五百七十二于中而禅思
观我身金色普照梵天宫汝且观我身何用至彼为

我即说偈而答彼言

虽有金色身普照梵天宫当知真金色是则烦恼事
智者解脱色于色不复乐」

佛告梵天「如是梵天如是梵天

虽有真金色普照梵天宫当知真金色则是烦恼事
智者解脱色于色不复乐」

时彼梵天为迦咤务陀低沙比丘故说偈言

「夫士生世间利斧在口中还自斩其身斯由恶言故
应毁者称誉应誉而反毁恶口增其过所生无安乐
博弈酒丧财其过失甚少恶心向善逝是则为大过
地狱有百千名尼罗浮陀三千有六百及五阿浮陀
斯皆谤圣狱口意恶愿故」

佛说此经已彼诸梵天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九五(一一九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婆句梵天住梵天上起如是恶邪见言此处常恒非变易法纯一出离之处尔时世尊知婆句梵天心念已入于三昧如其正受于王舍城没住梵天上婆句梵天遥见世尊而说偈言

「梵天七十二造作诸福乐自在而常住生老死已过
我于诸明论修习已究竟彼诸天众等唯谓我长存」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此则极短寿非是长存者而婆句梵天自谓为长寿
尼罗浮多狱其寿百千数我悉忆念知汝自谓长存」

婆句梵天复说偈言

「佛世尊所见其劫数无边生老死忧悲皆悉已过去
唯愿说知我过去曾所更受持何戒业而得生于此」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过去久远劫于大旷野中有诸大众行多贤圣梵行
饥乏无资粮汝救之令度慈救心相续经劫而不失
是则汝过去所受持功德我悉忆念知久近如眠觉
过去有村邑为贼所抄掠汝时悉皆救令其得解脱
是则过去世所受持福业我忆此因缘久近如眠觉
过去有人众乘船恒水中恶龙持彼船欲尽害其命
汝时以神力救令得解脱是则汝过去所受持福业
我忆是因缘久近如眠觉」

婆句梵天复说偈言

「决定悉知我古今寿命事亦知余一切是则为正觉
是故所受身金光炎普照其身住于此光明遍世间」

尔时世尊为婆句梵天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已如其正受从梵天没还王舍城

一二九六(一一九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梵天住梵天上起如是邪见言此处常恒不变易纯一出离未曾见有来至此处况复有过此上者尔时世尊知彼梵天心之所念即入三昧如其正受于舍卫国没现梵天宫当彼梵天顶上于虚空中结跏趺坐正身系念尔时尊者阿若俱隣作是念今日世尊为在何所即以天眼净过人间眼观见世尊在梵天上见已即入三昧如其正受于舍卫国没现彼梵世在于东方西面向佛结跏趺坐端身系念在佛座下梵天座上尔时尊者摩诃迦叶作是念今日世尊为在何所即以天眼净过于人眼见世尊在梵天上见已即入三昧如其正受于舍卫国没现梵天上在于南方北面向佛结跏趺坐端身系念在佛座下梵天座上时尊者舍利弗作是念世尊今者为在何所即以天眼净过于人眼见世尊在梵天上见已即入三昧如其正受于舍卫国没住梵天上在于西方东面向佛结跏趺坐端身系念在佛座下梵天座上尔时尊者大目揵连即作是念今日世尊为在何所以天眼净过于人眼遥见世尊在梵天上见已即入三昧如其正受于舍卫国没住梵天上在于北方南面向佛结跏趺坐端身系念在佛座下梵天座上尔时世尊告梵天曰「汝今复起是见从本已来未曾见有过我上者不」梵天白佛「我今不敢复言我未曾见有过我上者唯见梵天光明被障」尔时世尊为彼梵天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已即入三昧如其正受于梵天上没还舍卫国尊者阿若俱隣摩诃迦叶舍利弗为彼梵天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已即入三昧如其正受于梵天没还舍卫国唯尊者大目揵连仍于彼住时彼梵天问尊者大目揵连「世尊诸余弟子悉有如是大德大力不」时尊者大目揵连即说偈言

「大德具三明通达观他心漏尽诸罗汉其数无有量」

时尊者大目揵连为彼梵天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已即入三昧如其正受于梵天没还舍卫国

一〇一二九七(一一九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俱尸那竭国力士生地坚固双树林尔时世尊临般涅槃告尊者阿难「汝于坚固双树间敷绳床北首如来今日中夜于无余涅槃而般涅槃」时尊者阿难奉世尊教于双坚固树间为世尊敷绳床北首已还世尊所稽首礼足白言「世尊已为如来于双坚固树间敷绳床令北首」于是世尊往就绳床右脇著地北首而卧足足相累系念明相尔时世尊即于中夜于无余涅槃而般涅槃般涅槃已双坚固树寻即生花周匝垂下供养世尊时有异比丘即说偈言

「善好坚固树枝条垂礼佛妙花以供养大师般涅槃」

寻时释提桓因说偈

「一切行无常斯皆生灭法虽生寻以灭斯寂灭为乐」

寻时娑婆世界主梵天王次复说偈言

「世间一切生立者皆当舍如是圣大师世间无有比
逮得如来力普为世间眼终归会磨灭入无余涅槃」

尊者阿那律陀次复说偈言

「出息入息住立心善摄护从所依而来世间般涅槃
大恐怖相生令人身毛竖一切行力具大师般涅槃
其心不懈怠亦不住诸爱心法渐解脱如薪尽火灭」

如来涅槃后七日尊者阿难往枝提所而说偈言

「导师此宝身往诣梵天上如是大神力内火还烧身
五百㲲缠身悉烧令磨灭千领细㲲衣以衣如来身
唯二领不烧最上及衬身」

尊者阿难说是偈时时诸比丘默然悲喜

二三 比丘尼相应

一二九八(一一九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阿臈毘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精舍比丘尼众中时阿臈毘比丘尼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持尼师坛著右肩上入安陀林坐禅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有弟子阿臈毘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精舍比丘尼众中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持尼师坛著右肩上入安陀林坐禅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即化作年少容貌端正往诣彼比丘尼所语比丘尼言「阿姨欲何处去」比丘尼答言「贤者到远离处去」时魔波旬即说偈言

「世间无有出用求远离为还服食五欲勿令后变悔」

时阿臈毘比丘尼作是念是谁欲恐怖我为是人耶为非人耶奸狡人耶心即念言此必恶魔欲乱我耳觉知已而说偈言

「世间有出要我自知所得鄙下之恶魔汝不知其道
譬如利刀害五欲亦如是譬如斩肉刑苦受阴亦然
如汝向所说服乐五欲者是则不可乐大恐怖之处
离一切喜乐舍诸大暗冥以灭尽作证安住离诸漏
觉知汝恶魔寻即自灭去」

时魔波旬作是念彼阿臈毘比丘尼已知我心愁忧不乐即没不现

一二九九(一一九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苏摩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精舍比丘尼众中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右肩上至安陀林坐禅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有苏摩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精舍比丘尼众中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右肩上入安陀林坐禅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即化作年少容貌端正往至苏摩比丘尼所问言「阿姨欲至何所」答言「贤者欲至远离处去」时魔波旬即说偈言

「仙人所住处是处甚难得非彼二指智能得到彼处」

时苏摩比丘尼作是念此是何等欲恐怖我为人为非人为奸狡人作此思惟已决定智生知是恶魔来欲娆乱即说偈言

「心入于正受女形复何为智或若生已逮得无上法
若于男女想心不得俱离彼即随魔说汝应往语彼
离于一切苦舍一切暗冥逮得灭尽证安住诸漏尽
觉知汝恶魔即自磨灭去」

时魔波旬作是念苏摩比丘尼已知我心内怀忧悔即没不现

一三〇〇(一二〇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吉离舍瞿昙弥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精舍比丘尼众中晨朝著衣持钵至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肩上入安陀林于一树下结跏趺坐入昼正受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吉离舍瞿昙弥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精舍比丘尼众中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肩上入安陀林于一树下结跏趺坐入昼正受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即化作年少容貌端正往至吉离舍瞿昙弥比丘尼所而说偈言

「汝何丧其子涕泣忧愁貌独坐于树下何求于男子」

时吉离舍瞿昙弥比丘尼作是念为谁恐怖我为人为非人为奸狡者如是思惟生决定智恶魔波旬来娆我耳即说偈言

「无边际诸子一切皆亡失此则男子边已度男子表
不恼不忧愁佛教作已作一切离忧舍一切暗冥
已灭尽作证安隐尽诸漏已知汝弊魔于此自灭去」

时魔波旬作是念吉离舍瞿昙弥比丘尼已知我心愁忧苦恼即没不现

一三〇一(一二〇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优钵罗色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比丘尼众中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优钵罗色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比丘尼众中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即化作年少容貌端正至优钵罗色比丘尼所而说偈言

「妙华坚固树依止其树下独一无等侣不畏恶人耶」

时优钵罗色比丘尼作是念为何等人欲恐怖我为是人为非人为奸狡人如是思惟即得觉知必是恶魔波旬欲乱我耳即说偈言

「设使有百千皆是奸狡人如汝等恶魔来至我所者
不能动毛发不畏汝恶魔」

魔复说偈言

「我今入汝腹住于内藏中或住两眉间汝不能见我」

时优钵罗色比丘尼复说偈言

「我心有大力善修习神通大缚已解脱不畏汝恶魔
我已吐三垢恐怖之根本住于不恐地不畏于魔军
于一切爱喜离一切暗冥已证于寂灭安住诸漏尽
觉知汝恶魔自当消灭去」

时魔波旬作是念优钵罗色比丘尼已知我心内怀忧愁即没不现

一三〇二(一二〇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尸罗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比丘尼众中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尸罗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精舍比丘尼众中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即化作年少容貌端正往到尸罗比丘尼前而说偈言

「众生云何生谁为其作者众生何处起去复至何所」

尸罗比丘尼作是念此是何人欲恐怖我为人为非人为奸狡人作是思惟已即生知觉此是恶魔欲作留难即说偈言

「汝谓有众生此则恶魔见唯有空阴聚无是众生者
如和合众材世名之为车诸阴因缘合假名为众生
其生则苦生住亦即苦住无余法生苦苦生苦自灭
舍一切忧离一切暗冥已证于寂灭安住诸漏尽
已知汝恶魔则自消灭去」

时魔波旬作是念尸罗比丘尼已知我心内怀忧戚即没不现

一三〇三(一二〇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毘罗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比丘尼众中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毘罗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比丘尼众中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我当往彼为作留难即化作年少容貌端正毘罗比丘尼所而说偈言

「云何作此形谁为其作者此形何处起形去至何所」

毘罗比丘尼作是念是何人来恐怖我为人为非人为奸狡人如是思惟即得知觉恶魔波旬欲作娆乱即说偈言

「此形不自造亦非他所作因缘会而生缘散即磨灭
如世诸种子因大地而生因地入亦然
因缘和合生缘离则磨灭舍一切忧苦离一切暗冥
已证于寂灭安住诸漏尽恶魔已知汝即自磨灭去」

时魔波旬作是念毘罗比丘尼已知我心生大忧戚即没不现

一三〇四(一二〇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毘阇耶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比丘尼众中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时魔波旬作是念此沙门瞿昙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弟子毘阇耶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比丘尼众中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即化作年少容貌端正往至其前而说偈言

「汝今年幼少我亦是年少当共于此处作五种音乐
而共相娱乐用是禅思为」

毘阇耶比丘尼作是念此何等人欲恐怖我为是人耶为非人耶为奸狡人耶如是思惟已即得知觉是魔波旬欲作娆乱即说偈言

「歌舞作众伎种种相娱乐今悉已惠汝非我之所须
若寂灭正受及天人五欲一切持相与亦非我所须
舍一切喜乐离一切暗冥寂灭以作证安住诸漏尽
已知汝恶魔当自消灭去」

时魔波旬作是念毘阇耶比丘尼已知我心内怀忧戚即没不现

一三〇五(一二〇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遮罗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比丘尼众中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肩上至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遮罗比丘尼亦住舍卫国王园比丘尼众中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洗足毕举衣钵持尼师坛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化作年少容貌端正至遮罗比丘尼前而说偈言

「觉受生为乐生服受五欲为谁教授令厌离于生」

时遮罗比丘尼作是念此是何人欲作恐怖为人为非人为奸狡人而来至此欲作娆乱即说偈言

「生者必有死生则受诸苦鞭打诸恼苦一切缘生有
当断一切苦超越一切生慧眼观圣谛牟尼所说法
苦苦及苦集灭尽离诸苦修习八正道安隐趣涅槃
大师平等法我欣乐彼法我知彼法故不复乐受生
一切离爱喜舍一切暗冥寂灭以作证安住诸漏尽
觉知汝恶魔自当消灭去」

时魔波旬作是念遮罗比丘尼已知我心内怀忧戚即没不现

一三〇六(一二〇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优波遮罗比丘尼亦住舍卫国王园比丘尼众中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优波遮罗比丘尼亦住舍卫国王园比丘尼众中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即化作年少容貌端正至优波遮罗比丘尼所而说偈言

「三十三天上炎魔兜率陀化乐他自在發愿得往生」

优波遮罗比丘尼作是念此何等人欲恐怖我为人为非人为是奸狡人自思觉悟必是恶魔欲作娆乱而说偈言

「三十三天上炎魔兜率陀化乐他自在斯等诸天上
不离有为行故随魔自在一切诸世间悉是众行聚
一切诸世间悉皆动摇法一切诸世间苦火常炽然
一切诸世间悉皆烟尘起不动亦不摇不习近凡夫
不随于魔趣于是处娱乐离一切忧苦舍一切暗冥
寂灭以作证安住诸漏尽已觉汝恶魔则自磨灭去」

时魔波旬作是念优波遮罗比丘尼已知我心内怀忧戚即没不现

一〇一三〇七(一二〇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尸利沙遮罗比丘尼亦住舍卫国王园比丘尼众中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尸利沙遮罗比丘尼亦住舍卫国王园比丘尼众中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我当往彼为作留难化作年少容貌端正往到尸利沙遮罗比丘尼所而作是言「阿姨汝乐何等诸道」比丘尼答言「我都无所乐」时魔波旬即说偈言

「汝何所咨受剃头作沙门身著袈裟衣而作出家相
不乐于诸道而守愚痴住」

时尸利沙遮罗比丘尼作是念此何等人欲恐怖我为人为非人为奸狡人如是思惟已即自知觉恶魔波旬欲作娆乱即说偈言

「此法外诸道诸见所缠缚缚于诸见已常随魔自在
若生释种家禀无比大师能伏诸魔怨不为彼所伏
清净一切脱道眼普观察一切智悉知最胜离诸漏
彼则我大师我唯乐彼法我入彼法已得远离寂灭
离一切爱喜舍一切暗冥寂灭以作证安住诸漏尽
已知汝恶魔如是自灭去」

时魔波旬作是念尸利沙遮罗比丘尼已知我心内怀忧戚即没不现

(旷野素弥苏瞿昙莲华石室及毘罗毘阇折罗忧波折罗第十名动头)

二四 婆耆舍相应

一三〇八(一二〇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瞻婆国揭伽池侧尔时世尊月十五日布萨时于大众前坐月初出时时有尊者婆耆舍于大众中作是念我今欲于佛前叹月譬偈作是念已即从坐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言「世尊欲有所说善逝欲有所说」佛告婆耆舍「欲说者便说」时尊者婆耆舍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如月停虚空明净无云翳光炎明晖曜普照于十方
如来亦如是慧光照世间功德善名称周遍满十方」

尊者婆耆舍说是偈时诸比丘闻其所说皆大欢喜

一三〇九(一二〇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瞻婆国揭伽池侧尔时尊者阿若憍陈如久住空闲阿练若处来诣佛所稽首佛足以面掩佛足上而说是言「久不见世尊久不见善逝」尔时尊者婆耆舍在于会中作是念我今当于尊者阿若憍陈如面前以上座譬而赞叹之作此念已即从坐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世尊欲有所说善逝欲有所说」佛告婆耆舍「欲说时便说」时尊者婆耆舍即说偈言

「上座之上座尊者憍陈如已度已超越得安乐正受
于阿练若处常乐于远离声闻之所应大师正法教
一切悉皆陈正受不放逸大德力三明他心智明了
上座憍陈如护持佛法财增上恭敬心头面礼佛足」

尊者婆耆舍说是语时诸比丘闻其所说皆大欢喜

一三一〇(一二一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瞻婆国揭伽池侧时尊者舍利弗在供养堂有众多比丘集会而为说法句味满足辩才简净易解乐闻不阂不断深义显现彼诸比丘专至乐听尊重忆念一心侧听时尊者婆耆舍在于会中作是念我当于尊者舍利弗面前说偈赞叹作是念已即起合掌白尊者舍利弗「我欲有所说」舍利弗告言「随所乐说」尊者婆耆舍即说偈言

「善能略说法令众广开解贤优婆提舍于大众宣畅
当所说法时咽喉出美声悦乐爱念声调和渐进声
闻声皆欣乐专念不移转」

尊者婆耆舍说此语时诸比丘闻其所说皆大欢喜

一三一一(一二一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那伽山侧五百比丘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逮得己利断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尊者大目揵连观大众心一切皆悉解脱贪欲时尊者婆耆舍于大众中作是念我今当于世尊及比丘僧面前说偈赞叹作是念已即从座起整衣服合掌白佛言「世尊欲有所说善逝欲有所说」佛告婆耆舍「随所乐说」时尊者婆耆舍即说偈言

「导师无上士住那伽山侧五百比丘众亲奉于大师
尊者大目连神通谛明了观彼大众心悉皆离贪欲
如是具足度牟尼度彼岸持此最后身我今稽首礼」

尊者婆耆舍说是语时诸比丘闻其所说皆大欢喜

一三一二(一二一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夏安居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断除有结正智心善解脱除一比丘谓尊者阿难世尊记说彼现法当得无知证尔时世尊临十五日月食受时于大众前敷座而坐坐已告诸比丘「〔我为婆罗门得般涅槃持后边身为大医师拔诸剑刺〕我为婆罗门得般涅槃持此后边身无上医师能拔剑刺汝等为子从我口生从法化生得法余财当怀受我莫令我若身若口若心有可嫌责事」尔时尊者舍利弗在众会中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世尊向者作如是言我为婆罗门得般涅槃持最后身无上大医能拔剑刺汝为我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法余财诸比丘当怀受我莫令我身心有可嫌责我等不见世尊身心有可嫌责事所以者何世尊不调伏者能令调伏不寂静者能令寂静不稣息者能令稣息不般涅槃者能令般涅槃如来知道如来说道如来向道然后声闻成就随道宗道奉受师教如其教授正向欣乐真如善法我于世尊都不见有可嫌责身心行我今于世尊所乞愿怀受疑罪若身心有嫌责事」佛告舍利弗「我不见汝有见心可嫌责事所以者何汝舍利弗持戒多闻少欲知足修行远离精勤方便正念正受捷疾智慧明利智慧出要智慧厌离智慧大智慧广智慧深智慧无比智慧智宝成就示教照喜亦常赞叹示教照喜为众说法未曾疲倦譬如转轮圣王第一长子应受灌顶而未灌顶已住灌顶仪法如父之法所可转者亦当随转汝今如是为我长子隣受灌顶而未灌顶住于仪法我所应转法轮汝亦随转得无所起尽诸有漏心善解脱如是舍利弗我于汝所都无见心可嫌责事」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我无有见心可嫌责事五百诸比丘得无有见心可嫌责事耶」佛告舍利弗「我于此五百比丘亦不见有见心可嫌责事所以者何此五百比丘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已舍重担断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除一比丘谓尊者阿难我记说彼于现法中得无知证是故诸五百比丘我不见其有身疑罪可嫌责者」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此五百比丘既无有见心可嫌责事然此中几比丘得三明几比丘俱解脱几比丘慧解脱」佛告舍利弗「此五百比丘中九十比丘得三明九十比丘得俱解脱余者慧解脱舍利弗此诸比丘离诸飘转无有皮肤真实坚固」时尊者婆耆舍在众会中作是念我今当于世尊及大众面前叹说怀受偈作是念已即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右膝著地合掌白佛「世尊欲有所说善逝欲有所说」佛告婆耆舍「随所乐说」时婆耆舍即说偈言

「十五清净日其众五百人断除一切结有尽大仙人
清净相习近清净广解脱不更受诸有生死已永绝
所作者已作得一切漏尽五盖已云除拔刺根本爱
师子无所畏离一切有余害诸有怨结超越有余境
诸有漏怨敌皆悉已潜伏犹如转轮王怀受诸眷属
慈心广宣化海内悉奉用能伏魔怨敌为无上导师
信敬心奉事三明老死灭为法之真子无有飘转患
拔诸烦恼刺敬礼日种胤」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三一三(一二一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尼拘律相住于旷野禽兽住处尊者婆耆舍出家未久有如是威仪依聚落城邑住晨朝著衣持钵于彼聚落城邑乞食善护其身守诸根门摄心系念食已还住处举衣钵洗足毕入室坐禅速从禅觉不著乞食而彼无有随时教授无有教诫者心不安乐周圆隐覆如是深住时尊者婆耆舍作是念我不得利难得非易得我不随时得教授教诫不得欣乐周圆隐覆心住我今当赞叹自厌之偈即说偈言

「当舍乐不乐及一切贪觉于隣无所作离染名比丘
于六觉心想驰骋于世间恶不善隐覆不能去皮肤
秽污乐于心是不名比丘有余缚所缚识俱
于欲觉悟者彼处不复染如是不染者是则为牟尼
大地及虚空世间诸色像斯皆磨灭法寂然自决定
法器久修习而得三摩提不触不谄偽其心极专至
彼圣久涅槃系念待时灭」

时尊者婆耆舍说自厌离偈心自开觉于不乐等开觉已欣乐心住

一三一四(一二一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难陀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以尊者婆耆舍为伴时尊者婆耆舍见女人有上妙色见已贪欲心起时尊者婆耆舍作是念我今得不利得苦非得乐我今见年少女人有妙绝之色贪欲心生今为生厌离故而说偈言

「贪欲所覆故炽然烧我心今尊者阿难为我灭贪火
慈心哀愍故方便为我说」

尊者阿难说偈答言

「以彼颠倒想炽然烧其心远离于净想长养贪欲者
当修不净观常一心正受速灭贪欲火莫令烧其心
谛观察诸行苦空非有我系念正观身多修习厌离
修习于无相灭除憍慢使得慢无间等究竟于苦边」

尊者阿难说是语时尊者婆耆舍闻其所说欢喜奉行

一三一五(一二一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长者请佛及僧就其舍食入其舍已尊者婆耆舍直日住守请其食分时有众多长者妇女从聚落出往诣精舍时尊者婆耆舍见年少女人容色端正贪欲心起时尊者婆耆舍作是念我今不利不得利得苦不得乐见他女人容色端正贪欲心生我今当说厌离偈念已而说偈言

「我已得出离非家而出家贪欲随逐我如牛念他苗
当如大将子大力执强弓能破彼重阵一人摧伏千
今于日种胤面前闻所说正趣涅槃道决定心乐住
如是不放逸寂灭正受住无能于我心幻惑欺诳者
决定善观察安住于正法正使无量数欲来欺惑我
如是等恶魔莫能见于我」

时尊者婆耆舍说是偈已心得安住

一三一六(一二一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尊者婆耆舍自以智慧堪能善说于彼聪明梵行所生憍慢心即自心念我不利不得利得苦不得乐我自以智慧轻慢于彼聪明梵行者我今当说能生厌离偈即说偈言

「瞿昙莫生慢断慢令无余莫起慢觉想莫退生变悔
莫隐覆于他埿犁杀慢堕正受能除忧见道住正道
其心得喜乐见道自摄持是故无碍辩清净离诸盖
断一切诸慢起一切明处正念于三明神足他心智」

时尊者婆耆舍说此生厌离偈已心得清净

(「月喻」憍陈如舍利龙脇及自恣不乐及欲结出离及憍慢)

一〇一三一七(一二一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尊者婆耆舍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独一思惟不放逸住专修自业逮得三明身作证时尊者婆耆舍作是念我独一静处思惟不放逸住专修自业起于三明身作证今当说偈赞叹三明即说偈言

「本欲心狂惑聚落及家家游行遇见佛授我殊胜法
瞿昙哀愍故为我说正法闻法得净信舍非家出家
闻彼说法已正住于法教勤方便系念坚固常堪能
逮得于三明于佛教已作世尊善显示日种苗胤说
为生盲众生开其出要门苦苦及苦因苦灭尽作证
八圣离苦道安乐趣涅槃善义善句味梵行无过上
世尊善显示涅槃济众生」

一一一三一八(一二一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四法句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四

贤圣善说法是则为最上爱说非不爱是则为第二谛说非虚妄是则第三说法说不异言是则为第四

诸比丘是名说四法句」尔时尊者婆耆舍于众会中作是念世尊于四众中说四法句我当以四种赞叹称誉随喜即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言「世尊欲有所说善逝欲有所说」佛告婆耆舍「随所乐说」时尊者婆耆舍即说偈言

「若善说法者于己不恼迫亦不恐怖他是则为善说
所说爱说者说令彼欢喜不令彼为恶是则为爱说
谛说知甘露谛说知无上谛义说法说正士建立处
如佛所说法安隐涅槃道灭除一切苦是名善说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一三一九(一二一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那伽山侧与千比丘俱皆是阿罗汉尽诸有漏所作已作离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尔时尊者婆耆舍住王舍城寒林中丘塚间作是念今世尊住王舍城那伽山侧与千比丘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我今当往各別赞叹世尊及比丘僧作是念已即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而说偈言

「无上之导师住那伽山侧千比丘眷属奉事于如来
大师广说法清凉涅槃道专听清白法正觉之所说
正觉尊所敬处于大众中德阴之大龙仙人之上首
兴功德密云普雨声闻众起于昼正受来奉觐大师
弟子婆耆舍稽首而顶礼

世尊欲有所说唯然善逝欲有所说」佛告婆耆舍「随汝所说莫先思惟」时婆耆舍即说偈言

「波旬起微恶潜制令速灭能掩障诸魔令自觉知过
观察解结缚分別清白法明照如日月为诸异道王
超出智作证演说第一法出烦恼诸流说道无量种
建立于甘露见谛真实法如是随顺道如是师难得
建立甘露道见谛崇远离世尊善说法能除人阴盖
明见于诸法为调伏随学」

尊者婆耆舍说是偈已诸比丘闻其所说皆大欢喜

一三一三二〇(一二二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尔时世尊为比丘众说四圣谛相应法谓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时尊者婆耆舍在会中作是念我今当于世尊面前赞叹拔箭之譬如是念已即从座起整衣服合掌白佛言「唯然世尊欲有所说唯然善逝欲有所说」佛告婆耆舍「随所乐说」时尊者婆耆舍即说偈言

「我今敬礼佛哀愍诸众生第一拔利箭善解治众病
迦露医投药波睺罗治药及彼瞻婆耆耆婆医疗病
或有病小差名为善治病后时病还發抱病遂至死
正觉大医王善投众生药究竟除众苦不复受诸有
乃至百千种那由他病数佛悉为疗治究竟于苦边
诸医来会者我今悉告汝得甘露法药随所乐而服
第一拔利箭善觉知众病治中之最上故稽首瞿昙」

尊者婆耆舍说是语时诸比丘闻其所说皆大欢喜

一四一三二一(一二二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尊者尼拘律想住于旷野禽兽之处疾病委笃尊者婆耆舍为看病人瞻视供养彼尊者尼拘律想以疾病故遂般涅槃时尊者婆耆舍作是念我和上为有余涅槃无余涅槃我今当求其相尔时尊者婆耆舍供养尊者尼拘律想舍利已持衣钵向王舍城次第到王舍城举衣钵洗足已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而说偈言

「我今礼大师等正觉无减于此现法中一切疑网断
旷野住比丘命终般涅槃威仪摄诸根大德称于世
世尊为制名名尼拘律想我今问世尊彼不动解脱
精进勤方便功德为我说我为释迦种世尊法弟子
及余皆欲知圆道眼所说我等住于此一切皆欲闻
世尊为大师无上救世间断疑大牟尼智慧已具备
圆照神道眼光明显四众犹如天帝释曜三十三天
诸贪欲疑惑皆从无明起若得遇如来断灭悉无余
世尊神道眼世间为最上灭除众生过如风飘游尘
一切诸世间烦恼覆隐没余悉无有明目如佛者
慧光照一切令同大精进唯愿大智尊当为众记说
言出微妙声我等专心听柔软音演说诸世间普闻
犹如热渴逼求索清凉水如佛无减知我等亦求知」

尊者婆耆舍复说偈言

「今闻无上士记说其功德不空修梵行我闻大欢喜
如说随说得顺牟尼弟子灭生死长縻虚偽幻化缚
以见世尊故能断除诸爱度生死彼岸不复受诸有」

佛说此经已尊者婆耆舍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五一三二二(九九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诸上座比丘随佛左右依止而住所谓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摩诃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目揵连尊者阿那律陀尊者二十亿耳尊者陀罗骠摩罗子尊者婆那迦婆娑尊者耶舍舍罗迦毘诃利尊者富留那尊者分陀檀尼迦如此及余上座比丘随佛左右依止而住时尊者婆耆舍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时尊者婆耆舍作是念今日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诸上座比丘随佛左右依止而住我今当往至世尊所各各说偈叹诸上座比丘作是念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而说偈言

「上上座比丘已断诸贪欲超过诸世间一切之积聚
深智少言说勇猛勤方便道德净明显我今稽首礼
已伏诸魔怨远离于群聚不为五欲缚常习于空闲
清虚而寡欲我今稽首礼遮罗延胜族禅思不放逸
内心乐正受清净离尘秽辩慧显深义是故稽首礼
所得神通慧超诸神通力六神通众中自在无所畏
神通最胜故是故稽首礼于大千世界五道诸趣生
乃至于梵世人天优劣想净天眼悉见是故稽首礼
精勤方便力断除诸爱集坏裂生死网心常乐正法
离诸悕望想超度于彼岸清净无尘秽是故稽首礼
永离诸恐畏无依离财物知足度疑惑伏诸魔怨敌
身念观清净是故稽首礼无有诸世间烦恼棘刺林
结缚使永除三有因缘断精练灭诸垢究竟明显现
于林离林去是故稽首礼无舍宅所依幻偽痴恚灭
调伏诸爱喜出一切见处清净无瑕秽是故稽首礼
其心自在转坚固不倾动智慧大德力难伏魔能伏
断除无明结是故稽首礼大人离暗冥寂灭牟尼尊
正法离垢过光明自显照照一切世界是故名为佛
地神虚空天三十三天子光明悉映障是故名为佛
度生死有边超踰越群众柔弱善调伏正觉第一觉
断一切结缚伏一切异道降一切魔怨得无上正觉
离尘灭诸垢是故稽首礼」

尊者婆耆舍偈赞叹时诸比丘闻其所说皆大欢喜

一六一三二三(九九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尊者婆耆舍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疾病困笃尊者富隣尼为看病人供给供养时尊者婆耆舍语尊者富隣尼言「汝往诣世尊所持我语白世尊言尊者婆耆舍稽首世尊足问讯世尊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得自安乐住不复作是言尊者婆耆舍住东园鹿子母讲堂疾病困笃欲求见世尊无力方便堪诣世尊善哉世尊愿往至东园鹿子母讲堂尊者婆耆舍所哀愍故」时尊者富隣尼即受其语往诣世尊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作是言「尊者婆耆舍住东园鹿子母讲堂疾病困笃愿见世尊无力方便堪能奉见善哉世尊愿往东园鹿子母讲堂尊者婆耆舍所为哀愍故」尔时世尊默然而许时尊者富隣尼知佛许已即从座起礼佛足而去

世尊晡时从禅起往诣尊者婆耆舍尊者婆耆舍遥见世尊床欲起尔时世尊见尊者婆耆舍凭床欲起语言「婆耆舍莫自轻动」世尊即坐问尊者婆耆舍「汝所患苦为平和可堪忍不身诸苦痛为增为损」如前焰摩迦修多罗广说乃至「我所苦患转觉其增不觉其损」佛告婆耆舍「我今问汝随意答我汝得心不染不著不污解脱离诸颠倒不」婆耆舍白佛言「我心不染不著不污解脱离诸颠倒」佛告婆耆舍「汝云何得心不染不著不污解脱离诸颠倒」婆耆舍白佛「我过去眼识于色心不顾念于未来色不欣想于现在色不著我过去未来现在眼识于色贪欲爱乐于彼得尽无欲解脱心解脱已是故不染不著不污离诸颠倒正受而住如是耳意识过去于法心不顾念未来不欣现在不著过去未来现在法中念无欲解脱心解脱已是故不染不著不污解脱离诸颠倒正受而住唯愿世尊今日最后饶益于我听我说偈」佛告婆耆舍「宜知是时」尊者婆耆舍起正身端坐系念在前而说偈言

「我今住佛前稽首恭敬礼于一切诸法悉皆得解脱
善解诸法相深信乐正法世尊等正觉世尊为大师
世尊降魔怨世尊大牟尼灭除一切使自度群生类
世尊于世间诸法悉觉知世间悉无有知法过佛者
于诸天人中亦无与佛等是故我今日稽首大精进
稽首士之上拔诸爱欲刺我今是最后得见于世尊
稽首日种尊暮当般涅槃正智系正念于此朽坏身
余势之所起从今夜永灭三界不复染入无余涅槃
苦受及乐受亦不苦不乐从触因缘生于今悉永断
苦受及乐受亦不苦不乐从触因缘生于今悉已知
若内及与外乐等诸受于受无所著正智正系心
于初中最后诸聚无障碍诸聚既已断了知受无余
明见真实者说九十一劫三劫中不空有大仙人尊
余空无洲依唯畏恐怖劫当知大仙人乃复出于世
安慰诸天人开眼离尘冥示悟诸众生令觉一切苦
苦苦及苦集超苦之寂灭贤圣八正道安隐趣涅槃
世间难得者现前悉皆得生世得人身演说于正法
随己之所欲离垢求清净专修其己利勿令空无果
空过则生忧隣于地狱苦于所说正法不乐不欲受
当久处生死轮回息无期长夜怀忧恼如商人失财
我今众庆集无复生老死轮回悉已断不复重受生
爱识河水流于今悉枯竭已拔阴根本连锁不相续
供养大师毕所作者已作重担悉已舍有流悉已断
不复乐受生亦无死可恶正智正系念唯待终时至
念空野龙象六十雄猛兽一旦免枷锁逸乐山林中
婆耆舍亦然大师口生子厌舍于徒众正念待时至
今告于汝等诸来集会者听我最后偈其义所饶益
生者悉归灭诸行无有常速生速死法何可久依怙
是故强其志精勤方便求观察有恐怖随顺牟尼道
速尽此苦阴勿复增轮转佛口所生子叹说此偈已
长辞于大众婆耆舍涅槃彼以慈悲故说此无上偈
尊者婆耆舍如来法生子垂心哀愍故说此无上偈
然后般涅槃一切当敬礼」

(本如酒醉四句赞龙脇拔毒箭尼瞿陀劫宾入涅槃赞大声闻婆耆舍灭尽)

二五 诸天相应

一三二四(九九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而〕说偈问佛

「阿练若比丘住于空闲处寂静修梵行于一坐而食
以何因缘故颜色特鲜明」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于过去无忧未来不欣乐现在随所得正智系念持
饭食系念故颜色常鲜泽未来心驰想过去追忧悔
愚痴火自煎如雹断生草」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三二五(九九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不欲起憍慢善自调其心未曾修寂默亦不入正受
处林而放逸不度死彼岸」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已离于憍慢心常入正受明智善分別解脱一切缚
独一处闲林其心不放逸于彼死魔怨疾得度彼岸」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三二六(九九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云何得昼夜功德常增长云何得生天唯愿为解说」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种植园果故林树荫清凉桥船以济度造作福德舍
穿井供渴乏客舍给行旅如此之功德日夜常增长
如法戒具足缘斯得生天」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三二七(九九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施何得大力施何得妙色施何得安乐施何得明目
修习何等施名曰一切施启问世尊愿为分別说」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施食得大力施衣得妙色施乘得安乐施灯得明目
虚馆以待宾是名一切施以法而诲彼是则施甘露」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三二八(九九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名悉鞞梨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诸天及世人于食悉欣乐颇有诸世间福乐自随逐」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净信心惠施此世及后世随其所至处福报常影随
是故当舍悭行无垢惠施施已心欢喜此世他世受」

时彼悉鞞梨天子白佛言「奇哉世尊善说斯义

净信心惠施此世及他世随其所至处福报常影随
是故当舍悭行无垢惠施施已心欢喜此世他世受」

悉鞞梨天子白佛言「世尊我自知过去世时曾为国王名悉鞞梨于四城门普施为福于其城内有四交道亦于其中布施作福时有第一夫人来语我言大王大作福德而我无力修诸福业我时告言城东门外布施作福悉皆属汝时诸王子复来白我大王多作功德夫人亦同而我无力作诸福业我今愿得依于大王少作功德我时答言城南门外所作施福悉皆属汝时有大臣复来白我今日大王多作功德夫人王子悉皆共之而我无力作诸福业愿依大王少有所作我时告言城西门外所作施福悉皆属汝时诸将士复来白我今日大王多作功德夫人太子及诸大臣悉皆共之唯我无力能修福业愿依大王得有所作我时答言城北门外所作施福悉皆属汝国中庶民复来白我今日大王多作功德夫人王子大臣诸将悉皆共之唯我无力不能修福愿依大王少有所作我时答言于其城内四交道头所作施福悉属汝等尔时国王夫人王子大臣将士庶民悉皆惠施作诸功德我先所作惠施功德于兹则断时我所使诸作福者还至我所为我作礼而白我言大王当知诸修福处夫人王子大臣将士及诸庶民各据其处行施作福大王所施于兹则断我时答言善男子诸方边国岁输财物应入我者分半入库分其半分即于彼处惠施作福彼闻教旨往诣边国集诸财物半送于库半留于彼惠施作福我先长夜如是惠施作福长夜常得可爱可念可意福报常受快乐无有穷极以斯福业及福果福报悉皆入于大功德聚数譬如五大河合为一流所谓恒河耶蒲那萨罗由伊罗跋提摩醯如是五河合为一流无有人能量其河水百千万亿斗斛之数彼大河水得为大水聚数我亦如是所作功德果功德报不可称量悉得入于大功德聚数」尔时悉鞞梨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三二九(一〇〇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皆悉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何等人能为远游善知识何等人能为居家善知识
何等人能为通财善知识何等人能为后世善知识」

尔时世尊以偈答言

「商人之导师游行善知识贞祥贤良妻居家善知识
宗亲相习近通财善知识自所修功德后世善知识」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三三〇(一〇〇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冥运持命去故令人短寿为老所侵迫而无救护者
睹斯老令人大恐怖唯作诸功德乐往至乐所」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冥运持命去故令人短寿为老所侵迫而无救护者
观此有余过令人大恐怖当断世贪爱无余涅槃乐」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三三一(一〇〇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断除于几法几法应弃舍而复于几法增上方便修
几聚应超越比丘度驶流」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断除五舍五增修于五根超越五和合比丘度流渊」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三三二(一〇〇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几人于觉眠几人于眠觉几人取尘垢几人得清净」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五人于觉眠五人于眠觉五人取于垢五人得清净」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阿练若憍慢修福日夜增云何得大力何物生欢喜远至强亲逼日夜有损减思惟及眠悟)

一〇一三三三(一〇〇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母子更相喜牛主乐其牛众生乐有余无乐无余者」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母子更相忧牛主忧其牛有余众生忧无余则无忧」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一一三三四(一〇〇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何等人之物何名第一伴以何而活命众生何处依」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田宅众生有贤妻第一伴饮食己存命业为众生依」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一三三五(一〇〇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所爱无过子财无贵于牛光明无过日萨罗无过海」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爱无过于己财无过于谷光明无过慧萨罗无过见」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三一三三六(一〇〇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来诣佛所稽首礼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刹利两足尊𭷟牛四足胜童英为上妻贵生为上子」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正觉两足尊生马四足胜顺夫为贤妻漏尽子之上」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四一三三七(一〇〇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从地起众生何者为最胜于空堕落者复以何胜上
凡所祈请处何者最第一于诸言语中何者为上辩」

时有一天子本为田家子今得生天上以本习故即便说偈答彼天子

「五谷从地生是则为最胜种子于空中落地为最胜
𭷟牛资养人是则依中胜爱子有所说是则言中胜」

彼發问天子语答者言「我不问汝何故多言轻躁妄说我自说偈问世尊言

从地起众生何者为最胜于空堕地者复以何为胜
凡所祈请处何者为最胜于诸言语中何者为上辩」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从下踊出者三明为最上从空流下者三明亦第一
贤圣弟子僧是师依之上如来之所说诸说之最辩」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世间几法起几法相顺可世几法取爱世几法损减」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世六法等起世六法顺可世六法取爱世六法损减」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五一三三八(一〇〇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谁持世间去谁拘牵世间何等为一法制御于世间」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心持世间去心拘引世间其心为一法能制御世间」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六一三三九(一〇一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谁缚于世间谁调伏令解断除何等法说名得涅槃」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欲能缚世间调伏欲解脱断除爱欲者说名得涅槃」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七一三四〇(一〇一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谁掩于世间谁遮络世间谁结缚众生何处建立世」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衰老掩世间死遮络世间爱系缚众生法建立世间」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八一三四一(一〇一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谁隐彼世间谁系于世间谁忆于众生谁建众生幢」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无明覆世间爱结缚众生隐覆忆众生我慢众生幢」

时彼天子即复说偈而问佛言

「谁无有覆盖谁复无爱结谁即出隐覆谁不建慢幢」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如来等正觉正智心解脱不为无明覆亦无爱结系
超出于隐覆摧灭我慢幢」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九一三四二(一〇一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何等为上士所有资财物云何善修习而致于安乐
云何众味中得为最上味云何众生中得为第一寿」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清净信乐心名士夫胜财修行于正法能招安乐果
真谛之妙说是则味之上贤圣智慧命是为寿中最」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二〇一三四三(一〇一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云何为比丘同己之第二云何为比丘随顺教授者
比丘于何处游心自娱乐娱乐彼处已能断诸结缚」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信为同己二智慧教授者涅槃喜乐处比丘断结缚」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二一一三四四(一〇一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云何善至老云何善建立云何为人宝云何贼不夺」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正戒善至老净信善建立智慧为人宝功德贼不夺」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二二一三四五(一〇一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何法生众生何等前驱驰云何起生死何者不解脱」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爱欲生众生意在前驱驰众生起生死苦法不解脱」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二三一三四六(一〇一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何法生众生何等前驱驰云何起生死何法可依怙」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爱欲生众生意在前驱驰众生起生死业者可依怙」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二四一三四七(一〇一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何法生众生何等前驱驰云何起生死何法甚可畏」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爱欲生众生意在前驱驰众生起生死业为甚可畏」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二五一三四八(一〇一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何名为非道云何日夜迁云何垢梵行云何累世间」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贪欲名非道寿命日夜迁女人梵行垢女则累世间
炽然修梵行已洗诸非小」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二六一三四九(一〇二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何法映世间何法无有上何等为一法普制御众生」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名者映世间名者世无上唯有一名法能制御世间」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二七一三五〇(一〇二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何法为偈因以何庄严偈偈者何所依何者为偈体」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欲者是偈因文字庄严偈名者偈所依造作为偈体」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二八一三五一(一〇二二)

如是我闻一时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却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云何知车乘云何复知火云何知国土云何知妻妇」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见幢盖知车见烟则知火见王知国土见夫知其妻」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信及第二及至老种种生世间非道最上胜偈为何者初別车为第十)

二九一三五二(五七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白佛

「不处难陀林终不得快乐忉利天宫中得天帝名称」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童蒙汝何知阿罗汉所说一切行无常是则生灭法
生者既复灭俱寂灭为乐」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三〇一三五三(五七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即说偈言

「断一切钩鏁牟尼无有家沙门著教化我不说善哉」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一切众生类悉共相缠缚其有智慧者孰能不愍伤
善逝哀愍故常教授众生哀愍众生者是法之所应」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即没不现

三一一三五四(五七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常习惭愧心此人时时有能远离诸恶如顾鞭良马」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常习惭愧心此人实希有能远离诸恶如顾鞭良马」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悉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三二一三五五(五七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不习近正法乐著诸邪见睡眠不自觉长劫心能悟」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专修于正法远离不善业是漏尽罗汉崄恶世平等」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悉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三三一三五六(五八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以法善调伏不随于诸见虽复著睡眠则能随时悟」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若以法调伏不随余异见无知已究竟能度世恩爱」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三四一三五七(五八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若罗汉比丘自所作已作一切诸漏尽持此后边身
记说言有我及说我所不」

尔时世尊即说偈答

「若罗汉比丘自所作已作一切诸漏尽持此后边身
正复说有我我所亦无咎」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若罗汉比丘自所作已作一切漏已尽持此最后身
心依于我慢而说言有我及说于我所有如是说不」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已离于我慢无复我慢心超越我我所我说为漏尽
于彼我我所心已永不著善解世名字平等假名说」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三五一三五八(五八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白佛

「若罗汉比丘漏尽持后身颇说言有我及说我所不」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若罗汉比丘漏尽持后身亦说言有我及说有我所」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若罗汉比丘自所作已作已尽诸有漏唯持最后身
何言说有我说何是我所」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若罗汉比丘自所作已作一切诸漏尽唯持最后身
说我漏已尽亦不著我所善解世名字平等假名说」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三六一三五九(五八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罗睺罗阿修罗王障月天子时诸月天子悉皆恐怖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说偈叹佛

「今礼最胜觉能脱一切障我今遭苦恼是故来归依
我等月天子归依于善逝佛哀愍世间愿解阿修罗」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破坏诸暗冥光明照虚空毘卢遮那清净光明显
罗睺避虚空速放飞兔像」罗睺阿修罗即舍月而还
举体悉流汗战怖不自安神昏志迷乱犹如重病人

时有阿修罗名曰婆稚见罗睺罗阿修罗疾舍月还便说偈言

「罗睺阿修罗舍月一何速神体悉流汗犹如重病人」

罗睺罗阿修罗说偈答言

「瞿昙说呪偈不速舍月者或头破七分受诸隣死苦」

婆稚阿修罗复说偈言

「佛兴未曾有安隐于世间说呪偈能令罗睺罗舍月」

佛说此经已时月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三七一三六〇(五八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为有族本不有转生族耶有俱相属无云何解于缚」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我无有族本亦无转生族俱相属永断解脱一切缚」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何名为族本云何转生族云何俱相属何名为坚缚」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母为世族本妻名转生族子俱是相属爱欲为坚缚
我无此族本亦无转生族俱相属亦无是名脱坚缚」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善哉无族本无生族亦善善哉无相属善哉缚解脱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三八一三六一(五八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释氏优罗提那塔所尔时世尊新剃须发于后夜时结跏趺坐直身正意系念在前以衣覆头时优罗提那塔边有天神住放身光明遍照精舍白佛言「沙门忧耶」佛告天神「何所忘失」天神复问「沙门为欢喜耶」佛告天神「为何所得」天神复问「沙门不忧不喜耶」佛告天神「如是如是」尔时天神即说偈言

「为离诸烦恼为无有欢喜云何独一住非不乐所坏」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我无恼解脱亦无有欢喜不乐不能坏故独一而住」

时彼天神复说偈言

「云何得无恼云何无欢喜云何独一住非不乐所坏」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烦恼生欢喜喜亦生烦恼无恼亦无喜天神当护持」

时彼天神复说偈言

「善哉无烦恼善哉无欢喜善哉独一住不为不喜坏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神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三九一三六二(五八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妙绝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犹如利剑害亦如头火燃断除贪欲火正念求远离」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譬如利剑害亦如头火燃断除于后身正念求远离」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四〇一三六三(五八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天女众围绕毘舍脂众痴惑丛林中何由而得出」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正直平等道离恐怖之方乘寂默之车法想为密覆
惭愧为长縻正念为羁络智慧善御士正见为前导
如是之妙乘男女之所乘出生死丛林逮得安乐处」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四一一三六四(五八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有四轮九门充满贪欲住深溺淤泥中大象云何出」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断爱喜长縻贪欲等诸恶拔爱欲根本正向于彼处」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四二一三六五(五八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赖咤槃提国有诸商贾客大富足财宝各各竞求富
方便欲财利犹如然炽火如是竞胜心欲贪常驰骋
云何当断贪息世间勤求」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舍俗出非家妻子及财宝离欲罗汉尽诸漏
正智心解脱爱尽息方便」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四三一三六六(五九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拘萨罗国有诸商人五百乘车共行治生至旷野中旷野有五百群贼在后随逐伺便欲作劫盗时旷野中有一天神止住路侧时彼天神作是念当往诣彼拘萨罗国诸商人所问其义理若彼商人喜我所问时解说者我当方便令其安隐得脱贼难若不喜我所问者当放舍之如余天神时彼天神作是念已即放身光遍照商人车营而说偈言

谁于觉睡眠谁复睡眠觉谁有解此义谁能为我说

尔时商人中有一优婆塞信佛信法信比丘僧一心向佛归依佛于佛离疑于法僧离疑于苦道离疑见四圣谛得第一无间等果在商人中与诸商人共为行侣彼优婆塞于后夜时端坐思惟系念在前于十二因缘逆顺观察所谓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起谓缘无明行缘行识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集如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处灭六入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时彼优婆塞如是思惟已而说偈言

我于觉睡眠我于睡眠觉我解知此义能为人记说

时彼天神问优婆塞云何觉睡眠云何睡眠觉云何能解知云何能记说时优婆塞说偈答言

贪欲及嗔恚愚痴得离欲漏尽阿罗汉正智心解脱
彼则为觉悟我于彼睡眠不知因生苦及苦因缘集
于此一切苦得无余灭尽又不知正道等趣息苦处
斯等为常眠我于彼则觉如是觉睡眠如是睡眠觉
如是善知义如是能记说

时彼天神复说偈言

善哉觉睡眠善哉眠中觉善哉解知义善哉能记说
久远乃今见诸兄弟而来缘汝恩力故令诸商人众
得免于劫贼随道安乐去

如是诸比丘彼拘萨罗泽中诸商人众皆得安隐从旷野出」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四一三六七(五九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海洲上优婆塞至他优婆塞舍会坐极毁呰欲言此欲者虚妄不实欺诳之法犹如幻化诳于婴儿还自己舍恣于五欲是优婆塞舍有天神止住时彼天神作是念是优婆塞不胜不类于余优婆塞舍会坐众中极毁呰欲言如是欲者虚偽不实欺诳之法如诳婴儿还己舍已自恣五欲我今宁可發令觉悟而说偈言

于大聚会中毁呰欲无常自没于爱欲如牛溺深泥
我观彼会中诸优婆塞等多闻明解法奉持于净戒
汝见彼乐法而说欲无常如何自恣欲不断于贪爱
何故乐世间畜妻子眷属

时彼天神如是如是开觉彼优婆塞已如是如是彼优婆塞觉悟已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精勤修习尽诸有漏得阿罗汉」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五一三六八(五九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寒林中丘塚间时给孤独长者有小因缘至王舍城止宿长者舍夜见长者告其妻子仆使作人言「汝等皆起破樵燃火炊饭作䴵调和众味庄严堂舍」给孤独长者见已作是念今此长者何所为作为嫁女娶妇耶为请宾客国王大臣耶念已即问长者「汝何所作为嫁女娶妇为请宾客国王大臣耶」时彼长者答给孤独长者言「我不嫁女娶妇亦不请呼国王大臣唯欲请佛及比丘僧设供养耳」时给孤独长者闻未曾闻佛名字已心大欢喜身诸毛孔皆悉怡悦问彼长者言「何名为佛」长者答言「有沙门瞿昙是释种子于释种中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为佛」给孤独长者言「云何名僧」彼长者言「若婆罗门种剃除须发著袈裟衣信家非家而随佛出家或刹利种毘舍种首陀罗种善男子等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彼佛出家而随出家是名为僧今日请佛及现前僧设诸供养」给孤独长者问彼长者言「我今可得往见世尊不」彼长者答言「汝且住此我请世尊来至我舍于此得见」

时给孤独长者即于其夜至心念佛因得睡眠天犹未明忽见明相谓天已晓欲出其舍行向城门至城门下夜始二更城门未开王家常法待远使命来往至初夜尽城门乃闭中夜已尽辄复开门欲令行人早得往来尔时给孤独长者见城门开而作是念定是夜过天晓门开乘明相出于城门出城门已明相即灭辄还暗冥给孤独长者心即恐怖身毛为竖得无为人及非人或奸狡人恐怖我耶即便欲还尔时城门侧有天神住时彼天神即放身光从其城门至寒林丘塚间光明普照告给孤独长者言「汝且前进可得胜利慎勿退还」时彼天神即说偈言

「善良马百匹黄金满百斤骡车及马车各各有百乘
种种诸珍奇重宝载其上宿命种善根得如此福报
若人宗重心向佛行一步十六分之一过前福之上

是故长者汝当前进慎勿退还」即复说偈

「雪山大龙象纯金为庄饰巨身长大牙以此象施人
不及向佛福十六分之一

是故长者当速前进得其大利非退还也」复说偈言

「金菩阇国女其数有百人种种众妙宝璎珞具庄严
以是持施与不及行向佛一步之功德十六分之一

是故长者当速前进得其胜利非退还也」时给孤独长者问天神言「贤者汝是何人」天神答言「我是摩头息揵大摩那婆先是长者善知识于尊者舍利弗大目揵连所起信敬心缘斯功德今得生天典此城门是故告长者但当进前慎莫退还前进得利非退还也」时给孤独长者作是念佛兴于世非为小事得闻正法亦非小事是故天神劝我令进往见世尊时给孤独长者寻其光明迳至寒林丘塚间尔时世尊出房露地经行给孤独长者遥见佛已即至其前以俗人礼法恭敬问讯「云何世尊安隐卧不」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婆罗门涅槃是则常安乐爱欲所不染解脱永无余
断一切希望调伏心炽燃心得寂止息止息安隐眠」

尔时世尊将给孤独长者往入房中就座而坐端身系念尔时世尊为其说法示教照喜已世尊说诸法无常宜布施福事持戒福事生天福事欲味欲患欲出远离之福给孤独长者闻法(已)见法得法入法解法度诸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入正法律心得无畏即从座起正衣服为佛作礼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已度世尊已度善逝我从今日尽其寿命归佛归法归比丘僧为优婆塞证知我」尔时世尊问给孤独长者「汝名何等」长者白佛「名须达多以常给孤贫辛苦故时人名我为给孤独」世尊复问「汝居何处」长者白佛言「世尊在拘萨罗人间城名舍卫唯愿世尊来舍卫国我当尽寿供养——衣被饮食房舍床卧随病汤药」佛问长者「舍卫国有精舍不」长者白佛「无也世尊」佛告长者「汝可于彼建立精舍令诸比丘往来宿止」长者白佛「但使世尊来舍卫国我当造作精舍僧房令诸比丘往来止住」尔时世尊默然受请时长者知佛世尊默然受请已从座起稽首佛足而去

四六一三六九(五九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给孤独长者疾病命终生兜率天为兜率天子作是念我不应久住于此当往见世尊作是念已如力士屈申臂顷于兜率天没现于佛前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时给孤独天子身放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给孤独天子而说偈言

「于此祇桓林仙人僧住止诸王亦住此增我欢喜心
深信净戒业智慧为胜寿以此净众生非族姓财物
大智舍利弗正念常寂默闲居修远离初建业良友」

说此偈已即没不现

尔时世尊其夜过已入于僧中敷尼师坛于众前坐告诸比丘「今此夜中有一天子容色绝妙来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于此祇桓林仙人僧住止诸王亦住此增我欢喜心
深信净戒业智慧为胜寿以此净众生非族姓财物
大智舍利弗正念常寂默闲居修远离初建业良友」

尔时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世尊所说给孤独长者生彼天上来见世尊然彼给孤独长者于尊者舍利弗极相敬重」佛告阿难「如是如是阿难给孤独长者生彼天上来见于我」尔时世尊以尊者舍利弗故而说偈言

「一切世间智唯除于如来比舍利弗智十六不及一
如舍利弗智天人悉同等比于如来智十六不及一」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七一三七〇(五九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旷野精舍时有旷野长者疾病命终生无热天生彼天已即作是念我今不应久于此住不见世尊作是念已如力士屈申臂顷从无热天没现于佛前时彼天子天身委地不能自立犹如酥油委地不能自立如是彼天子天身细软不自持立尔时世尊告彼天子「汝当变化作此麁身而立于地」时彼天子即自化形作此麁身而立于地于是天子前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告手天子「汝手天子本于此间为人身时所受经法今故忆念不悉忘耶」手天子白佛言「世尊本所受持今悉不忘本人间时有所闻法不尽得者今亦忆念如世尊善说世尊说言若人安乐处能忆持法非为苦处此说真实如世尊在阎浮提种种杂类四众围绕而为说法彼诸四众闻佛所说皆悉奉行我亦如是于无热天上为诸天人大会说法彼诸天众悉受修学」佛告手天子「汝于此人间时于几法无厌足故而得生彼无热天中」手天子白佛「世尊我于三法无厌足故身坏命终生无热天何等三法我于见佛无厌足身坏命终生无热天我于闻法无厌足故生无热天供养众僧无厌足故身坏命终生无热天」时手天子即说偈言

「见佛无厌足闻法亦无厌供养于众僧亦未曾知足
受持贤圣法调伏悭著垢三法不知足故生无热天」

时手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即没不现

四八一三七一(五九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无烦天子容色绝妙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生彼无烦天解脱七比丘嗔恚已尽超世度恩爱
谁度于诸流难度死魔军谁断死魔縻永超烦恼轭」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尊者优波迦及波罗揵荼弗迦罗娑梨跋提揵陀叠
亦婆休难提及波毘瘦㝹如是等一切悉皆度诸流
断绝死魔縻度彼难度者断诸死魔縻超越诸天轭
说甚深妙法觉悟难知者巧便问深义汝今为是谁」

时彼天子说偈白佛

「我是阿那含生彼无烦天故能知斯等解脱七比丘
尽贪欲嗔恚永超世恩爱」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眼第六意入处若彼名及色得无余灭尽
能知此诸法解脱七比丘贪有悉已尽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鞞跋楞伽村我于彼中住名难提婆罗造作诸瓦器
迦叶佛弟子持优婆塞法供养于父母离欲修梵行
世世为我友我亦彼知识如是等大士宿命共和合
善修于身心持此后边身」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如是汝贤士如汝之所说鞞跋楞伽村名难提婆罗
迦叶佛弟子受优婆塞法供养于父母离欲修梵行
昔是汝知识汝亦彼良友如是诸正士宿命共和合
善修其身心持此后边身」

佛说此经已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即没不现

四九一三七二(五九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此世多恐怖众生常恼乱已起者亦苦未起亦当苦
颇有离恐处唯愿慧眼说」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无有异苦行无异伏诸根无异一切舍而得见解脱」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五〇一三七三(五九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云何诸众生受身得妙色云何修方便而得乘出道
众生住何法为何所修习为何等众生诸天所供养」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持戒明智慧自修习正受正直心系念炽燃忧悉灭
得平等智慧其心善解脱斯等因缘故受身得妙色
成就乘出道心住于中学如是德备者为诸天供养」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常惊恐颜色罗咤国估客输波罗须达须达多生天首长者生天又有无烦天)

五一一三七四(五九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沉没于睡眠欠呿不欣乐饱食心愦闹懈怠不精勤
斯十覆众生圣道不显现」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心没于睡眠欠呿不欣乐饱食心愦闹懈怠不精勤
精勤修习者能开發圣道」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五二一三七五(五九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外缠结非缠内缠缠众生今问于瞿昙谁于缠离缠」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智者建立戒内心修智慧比丘勤修习于缠能解缠」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五三一三七六(六〇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难度难可忍沙门无知故多起诸艰难重钝溺沉没
心随觉自在数数溺沉没沙门云何行善摄护其心」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如龟善方便以壳自藏六比丘习禅思善摄诸觉想
其心无所依他莫能恐怖是则自隐密无能诽谤者」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五四一三七七(六〇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萨罗小流注当于何反流生死之径路于何而不转
世间诸苦乐何由灭无余」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眼及彼意入处名色灭无余萨罗小还流
生死道不转苦乐灭无余」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五五一三七八(六〇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伊尼耶鹿𨄔仙人中之尊少食不嗜味禅思乐山林
我今敬稽首而问于瞿昙云何出离苦云何苦解脱
我今问解脱于何而灭尽」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世间五欲德心法说第六于彼欲无欲解脱一切苦
如是于苦出如是苦解脱汝所问解脱于彼而灭尽」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五六一三七九(六〇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云何度诸流云何度大海云何能舍苦云何得清净」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信能度诸流不放逸度海精进能除苦智慧得清净」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五七一三八〇(一二六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白佛言「世尊比丘比丘度驶流耶」佛言「如是天子」天子复问「无所攀缘亦无所住度驶流耶」佛言「如是天子」天子复问「无所攀缘亦无所住而度驶流其义云何」佛言「天子我如是如是抱如是如是直进则不为水之所㵱如是如是不抱如是如是不直进则为水所㵱如是天子名为无所攀缘亦无所住而度驶流」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五八一三八一(一二六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白佛言「比丘知一切众生所著所集决定解脱广解脱极广解脱耶」佛告天子「我悉知一切众生所著所集决定解脱广解脱极广解脱」天子白佛「比丘云何知一切众生所著所集决定解脱广解脱极广解脱」佛告天子「爱喜灭尽我心解脱心解脱已故知一切众生所著所集决定解脱广解脱极广解脱」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五九一三八二(一二六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谁度于诸流昼夜勤精进不攀亦不住何染而不著」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一切戒具足智慧善正受内思惟系念度难度诸流
不乐于欲想超越于色结不系亦不住于染亦不著」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牟鋑及天女四转轮髻发睡厌极难尽伊尼延驶流无缚著解脱而能得济度)

六〇一三八三(一二七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时有拘迦尼是光明天女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山谷时拘迦尼天女而说偈言

「其心不为恶及身世间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佛告天女「如是如是

其心不为恶及身世间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时拘迦那娑天女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尔时世尊夜过晨朝入于僧中敷尼师坛于大众前坐告诸比丘「昨日后夜有拘迦那天女容色绝妙来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其心不为恶及身世间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我即答言如是天女如是天女

其心不为恶及身世间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说是语时拘迦尼天女闻我所说欢喜随喜稽首我足即没不现」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一一三八四(一二七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尔时尊者阿难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四句法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四句法经」尔时尊者阿难即说偈言

「其心不为恶及身世间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诸比丘是名四句法经」尔时有一异婆罗门去尊者阿难不远为诸年少婆罗门受诵经时彼婆罗门作是念若沙门阿难所说偈于我所说经便是非人所说时彼婆罗门即往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沙门阿难所说偈言

其心不为恶及身世间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如是等所说则是非人语非为人语」佛告婆罗门「如是如是婆罗门是非人语非为人语也时有拘迦尼天女来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其心不为恶及身世间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我时答言如是如是如天女所言

其心不为恶及身世间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是故婆罗门当知此所说偈是非人所说非是人所说也」佛说此经已彼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礼佛足而去

六二一三八五(一二七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时有拘迦那娑天女是光明天女起大电光炽然归佛归法归比丘僧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普照山谷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其心不为恶及身世间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尔时世尊告天女言「如是如是天女如汝所说

其心不为恶及身世间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尔时拘迦那娑天女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尔时世尊夜过晨朝入僧中敷尼师坛于大众前坐告诸比丘「于昨后夜拘迦那娑天女光明之天女来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其心不为恶及身世间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我时答言如是天女如是天女如汝所说

其心不为恶及身世间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拘迦那天女电光炎炽然
敬礼佛说偈义饶益」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三一三八六(一二七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时有拘迦那娑天女光明之天女放电光明炎照炽然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普照山谷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我能广分別如来正法律今且但略说足以表其心
其心不为恶及身世间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佛告天女「如是天女如是天女如汝所说

其心不为恶及身世间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时拘迦那娑天女闻佛所说欢喜稽首即没不现

尔时世尊夜过晨朝入于僧前于大众中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昨后夜时拘迦那娑天女来诣我所恭敬作礼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我能广分別如来正法律今且但略说足已表我心
其心不为恶及身世间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我时答言如是天女如汝所说

其心不为恶及身世间五欲悉虚偽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时彼天女闻我所说欢喜随喜稽首我足即没不现」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四一三八七(一二七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毘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时有拘迦那娑天女朱卢陀天女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一切猕猴池侧时朱卢陀天女说偈白佛

「大师等正觉毘舍离国拘迦那朱卢稽首恭敬礼
我昔未曾闻牟尼正法律今乃得亲见现前说正法
若于圣法律恶慧生厌恶必当堕恶道长夜受诸苦
若于圣法律正念律仪备彼则生天上长夜受安乐」

拘迦那娑天女复说偈言

「其心不为恶及身世间五欲悉虚偽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佛告天女「如是如是如汝所说

其心不为恶及身世间五欲悉虚偽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时彼天女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即没不现

尔时世尊夜过晨朝入僧中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昨后夜时有二天女容色绝妙来诣我所为我作礼退坐一面朱卢陀天女而说偈言

大师等正觉毘舍离国我拘迦那娑及以朱卢陀
如是二天女稽首礼佛足我昔未曾闻牟尼正法律
今乃见正觉演说微妙法若于正法律厌恶住恶慧
必堕于恶道长夜受大苦若于正法律正念律仪备
生善趣天上长夜受安乐

拘迦那娑天女复说偈言

其心不为恶及身世间五欲悉虚偽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我时答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

其心不为恶及身世间五欲悉虚偽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五一三八八(一二七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无触不报触触则以触报以触报触故不嗔不招嗔」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有于不嗔人而加之以嗔清净之正士离诸烦恼结
于彼起恶心恶心还自中如逆风扬尘还自坌其身」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六六一三八九(一二七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愚痴人所行不合于黠慧自所行恶行为自恶知识
所造众恶行终获苦果报」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既作不善业终则受诸恼造业虽欢喜啼泣受其报
造诸善业者终则不热恼欢喜而造业安乐受其报」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六七一三九〇(一二七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不可常言说亦不一向听而得于道迹坚固正超度
思惟善寂灭解脱诸魔缚能行说之可不行不应说
不行而说者智者则知非不行己所应不作而言作
是则同贼非」

尔时世尊告天子言「汝今有所嫌责耶」天子白佛「悔过世尊悔过善逝」尔时世尊熙怡微笑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我今悔其过世尊不纳受内怀于恶心抱怨而不舍」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言说悔过辞内不息其心云何得息怨何名为修善」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谁不有其过何人无有罪谁复无愚痴孰能常坚固」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六八一三九一(一二七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瞿迦梨比丘是提婆达多伴党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告瞿迦梨比丘「瞿迦梨汝何故于舍利弗目揵连清净梵行所起不清净心长夜当得不饶益苦」瞿迦梨比丘白佛言「世尊我今信世尊语所说无异但舍利弗大目揵连心有恶欲」如是第二第三说瞿迦梨比丘提婆达多伴党于世尊所再三说中违反不受从座起去去已其身周遍生诸疱疮皆如粟渐渐增长皆如桃李时瞿迦梨比丘患苦痛口说是言「极烧极烧」脓血流出身坏命终生大钵昙摩地狱时有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时一天子白佛言「瞿迦梨比丘提婆达多伴党今已命终」时第二天子作是言「诸尊当知瞿迦梨比丘命终堕地狱中」第三天子即说偈言

「士夫生世间斧在口中生还自斩其身斯由其恶言
应毁便称誉应誉而便毁其罪生于口死堕恶道中
博弈亡失财是非为大咎毁佛及声闻是则为大过」

彼三天子说是偈已即没不现

尔时世尊夜过晨朝来入僧中于大众前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昨后夜时有三天子来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第一天子语我言世尊瞿迦梨比丘提婆达多伴党今已命终第二天子语余天子言瞿迦梨比丘命终堕地狱中第三天子即说偈言

士夫生世间斧在口中生还自斩其身斯由其恶言
应毁便称誉应誉而便毁其罪口中生死则堕恶道

说是偈已即没不现诸比丘汝等欲闻生阿浮陀地狱众生其寿齐限不」诸比丘白佛「今正是时唯愿世尊为诸大众说阿浮陀地狱众生寿命齐限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譬如拘萨罗国四斗为一阿罗四阿罗为一独笼那十六独笼那为一阇摩那十六阇摩那为一摩尼二十摩尼为一佉梨二十佉梨为一仓满中芥子若使有人百年百年取一芥子如是乃至满仓芥子都尽阿浮陀地狱众生寿命犹故不尽如是二十阿浮陀地狱众生寿等一尼罗浮陀地狱众生寿二十尼罗浮陀地狱众生寿等一阿咤咤地狱众生寿二十阿咤咤地狱众生寿等一阿波波地狱众生寿二十阿波波地狱众生寿等一阿休休地狱众生寿二十阿休休地狱众生寿等一优钵罗地狱众生寿二十优钵罗地狱众生寿等一钵昙摩地狱众生寿二十钵昙摩地狱众生寿等一摩诃钵昙摩地狱众生寿比丘彼瞿迦梨比丘命终堕摩诃钵昙摩地狱中以彼于尊者舍利弗大目揵连比丘生恶心诽谤故是故诸比丘当作是学于彼烧燋炷尚不欲毁坏况毁坏有识众生」佛告诸比丘「当如是学」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九一三九二(一二七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退落堕负处云何而得知唯愿世尊说云何负处门」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胜处易得知负处知亦易乐法为胜处毁法为负处
爱乐恶知识不爱善知识善友生怨结是名堕负门
爱乐不善人善人反憎恶欲恶不欲善是名负处门
斗秤以欺人是名堕负门博弈耽嗜酒游轻著女色
费丧于财物是名堕负门女人不自守舍主随他行
男子心放荡舍妻随外色如是为家者斯皆堕负门
老妇得少夫心常怀嫉妬怀嫉卧不安是则堕负门
老夫得少妇堕负处亦然常乐著睡眠知识同游戏
怠惰好嗔恨斯皆堕负门多财结朋友酒食奢不节
多费丧财物斯皆堕负门小财多贪爱生于刹利心
常求为王者是则堕负门求珠珰璎珞革屣伞盖
庄严自悭惜是则堕负门受他丰美食自悭惜其财
食他不反报是则堕负门沙门婆罗门屈请入其舍
悭惜不时施是则堕负门沙门婆罗门次第行乞食
呵责不欲施是则堕负门若父母年老不及时奉养
有财而不施是则堕负门于父母兄弟搥打而骂辱
无有尊卑序是则堕负门佛及弟子众在家与出家
毁呰不恭敬是则堕负门实非阿罗汉罗汉过自称
是则世间贼堕于负处门此世间负处我知见故说
犹如崄怖道慧者当远避」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七〇一三九三(一二八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谁屈下而屈下谁高举而随举云何童子戏如童块相掷」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爱下则随下爱举则随举爱戏于愚夫如童块相掷」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七一一三九四(一二八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决定以遮遮意妄想而来若人遮一切不令其逼迫」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决定以遮遮意妄想而来不必一切遮但遮其恶业
遮彼彼恶已不令其逼迫」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七二一三九五(一二八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云何得名称云何得大财云何德流闻云何得善友」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持戒得名称布施得大财真实德流闻恩惠得善友」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七三一三九六(一二八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云何人所作智慧以求财等摄受于财若胜若复劣」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始学功巧业方便集财物得彼财物已当应作四分
一分自食用二分营生业余一分藏密以拟于贫乏
营生之业者田种行商贾牧牛羊兴邸舍以求利
造屋舍床卧六种资生具方便修众具安乐以存世
如是善修业黠慧以求财财宝随顺生如众流归海
如是财饶益如蜂集众味昼夜财增长犹如蚁积堆
不付老子财不寄边境民不信奸狡人及诸悭悋者
亲附成事者远离不成事能成事士夫犹如火炽然
善友贵重人敏密循良者同气亲兄弟善能相摄受
居亲眷属中摽显若牛王各随其所应分财施饮食
寿尽而命终当生天受乐」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七四一三九七(一二八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拘萨罗国有弹琴人名曰麁牛于拘萨罗国人间游行止息野中时有六广大天宫天女来至拘萨罗国麁牛弹琴人所语麁牛弹琴人言阿舅阿舅为我弹琴我当歌舞麁牛弹琴者言如是姊妹我当为汝弹琴汝当语我汝是何人何由生此天女答言阿舅且弹琴我当歌舞于歌颂中自说所以生此因缘彼拘萨罗国麁牛弹琴人即便弹琴彼六天女即便歌舞第一天女说偈歌言

若男子女人胜妙衣惠施施衣因缘故所生得殊胜
施所爱念物生天随所欲见我居宫殿乘空而游行
天身如金聚天女百中胜观察斯福德回向中之最

第二天女复说偈言

若男子女人胜妙香惠施爱念可意施生天随所欲
见我处宫殿乘空而游行天身若金聚天女百中胜
观察斯福德回向中之最

第三天女复说偈言

若男子女人以食而惠施可意爱念施生天随所欲
见我居宫殿乘虚而游行天身如金聚天女百中胜
观察斯福德回向中之最

第四天女复说偈言

忆念余生时曾为人婢使不盗不贪嗜勤修不懈怠
量腹自节身分飡救贫人今见居宫殿乘虚而游行
天身如金聚天女百中胜观察斯福德供养中为最

第五天女复说偈言

忆念余生时为人作子妇嫜姑性狂暴常加麁澁言
执节修妇礼卑逊而奉顺今见处宫殿乘虚而游行
天身如金聚天女百中胜观察斯福德供养中为最

第六天女复说偈言

昔曾见行路比丘比丘尼从其闻正法一宿受斋戒
今见处天殿乘虚而游行天身如金聚天女百中胜
观察斯福德回向中之最

尔时拘萨罗国麁牛弹琴人而说偈言

我今善来此拘萨罗林中得见此天女具足妙天身
既见又闻说当增修善业缘今修功德亦当生天上

说是语已此诸天女即没不现」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五一三九八(一二八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何法起应灭何生应防护何法应当离等观何得乐」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嗔恚起应灭贪生逆防护无明应舍离等观真谛乐
欲生诸烦恼欲为生苦本调伏烦恼者众苦则调伏
调伏众苦者烦恼亦调伏」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七六一三九九(一二八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若人行放逸愚痴离恶慧禅思不放逸疾得尽诸漏」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非世间众事是则之为欲心法驰觉想是名士夫欲
世间种种事常在于世间智慧修禅思爱欲永潜伏
信为士夫伴不信则不度信增其名称命终得生天
于身虚空想名色不坚固不著名色者远离于积聚
观此真实义如解脱哀愍由斯智慧故世称叹供养
能断众杂相超绝生死流超度诸流已是名为比丘」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七七一四〇〇(一二八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与何人同处复与谁共事知何等人法名为胜非恶」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与正士同游正士同其事解知正士法是则胜非恶」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七八一四〇一(一二八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悭悋生于心不能行布施明智求福者乃能行其惠」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怖畏不行施常得不施怖怖畏于饥渴悭惜从怖生
此世及他世常痴饥渴畏死则不随无独往无资粮
少财能施者多财难亦舍难舍而能舍是则为难施
无知者不觉慧者知难知以法养妻子少财净心施
百千邪盛会所获其福利比前如法施十六不及一
打缚恼众生所得诸财物惠施安国土是名有罪施
方之平等施称量所不及如法不行非所得财物施
难施而行施是应贤圣施所往常获福寿终上生天」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七九一四〇二(一二八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金婆罗山金婆罗鬼神住处石室中尔时世尊金鎗刺足未经几时起身苦痛能得舍心正智正念堪忍自安无退减想彼有山神天子八人作是念今日世尊住王舍城金婆罗山金婆罗鬼神住处石室中金鎗刺足起身苦痛而能舍心正念正智堪忍自安无所退减我等当往面前赞叹作是念已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第一天神说偈叹言

「沙门瞿昙人中师子身遭苦痛堪忍自安
正智正念无所退减」

第二天子复赞叹言

「大士之大龙大士之牛王大士夫勇力大士夫良马
大士夫上首大士夫之胜」

第三天子复赞叹言

「此沙门瞿昙士夫分陀利身生诸苦痛而能行舍心
正智正念住堪忍以自安而无所退减」

第四天子复赞叹言「若有于沙门瞿昙士夫分陀利所说违反嫌责当知斯等长夜当得不饶益苦唯除不知真实者」

第五天子复说偈言

「观彼三昧定善住于正受解脱离诸尘不踊亦不没
其心安隐住而得心解脱」

第六天子复说偈言

「经历五百岁诵婆罗门典精勤修苦行不解脱离尘
是则卑下类不得度彼岸」

第七天子复说偈言

「为欲之所迫持戒之所缚勇捍行苦行经历于百年
其心不解脱不离于尘垢是则卑下类不度于彼岸」

第八天子复说偈言

「心居憍慢欲不能自调伏不得三昧定牟尼之正受
独一居山林其心常放逸于彼死魔军不得度彼岸」

时彼山神天子八人各各赞叹已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垂下及遮止名称及技能弹琴并弃舍种別善丈夫悭贪不惠施八天为第十)

八〇一四〇三(一二九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广无过于地深无踰于海高无过须弥大士无毘纽」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广无过于爱深无踰于腹高莫过憍慢大士无胜佛」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八一一四〇四(一二九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何物火不烧何风不能吹灾坏大地何物不流散
恶王及盗贼强劫人财物何男子女人不为其所夺
云何珍宝藏终竟不亡失」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福火所不烧福风不能吹水灾坏大地福水不流散
恶王及盗贼强夺人财宝若男子女人福不被劫夺
乐报之宝藏终竟不亡失」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即没不现

八二一四〇五(一二九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谁当持资粮何物贼不劫何人劫而遮何人劫不遮
何人常来诣智慧者喜乐」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信者持资粮福德劫不夺贼劫夺则遮沙门夺欢喜
沙门常来诣智慧者欣乐」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八三一四〇六(一二九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一切相映障知一切世间乐安慰一切唯愿世尊说
云何是世间最为难得者」

是时世尊说偈答言

「为主而行忍无财而欲施遭难而行法富贵修远离
如是四法者是则为最难」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八四一四〇七(一二九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大力自在乐所求无不得何复胜于彼一切所欲备」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大力自在乐彼则无所求若有求欲者是苦非为乐
于求已过去是则乐于彼」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八五一四〇八(一二九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车从何处起谁能转于车车转至何所何故坏磨灭」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车从诸业起心识转于车随因而转至因坏车则亡」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八六一四〇九(一二九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白佛言「世尊拘屡陀王女修波罗提沙今日生子」佛告天子「此则不善非是善」时彼天子即说偈言

「人生子为乐世间有子欢父母年老衰子则能奉养
瞿昙何故说生子为不善」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当知恒无常纯空阴非子生子常得苦愚者说言乐
是故我说言生子非为善非善为善像念像不可念
实苦貌似乐放逸所践蹈」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八七一四一〇(一二九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云何数所数云何数不隐云何数中数云何说言说」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佛法难测量二流不显现若彼名及色灭尽悉无余
是名数所数彼数不隐藏是彼数中数是则说名数」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于时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八八一四一一(一二九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何物重于地何物高于空何物疾于风何物多于草」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戒德重于地慢高于虚空忆念疾于风思想多于草」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八九一四一二(一二九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何戒何威仪何得何为业慧者云何住云何往生天」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远离于杀生持戒自防乐害心不加生是则生天路
远离不与取与取心欣乐断除贼盗心是则生天路
不行他所受远离于邪婬自受知止足是则生天路
自为己及他为财及戏笑妄语而不为是则生天路
断除于两舌不离他亲友常念和彼此是则生天路
远离不爱言软语不伤人常说淳美言是则生天路
不为不诚说无义不饶益常顺于法言是则生天路
聚落若空地见利言我有不行此贪想是则生天路
慈心无害想不害于众生心常无怨结是则生天路
苦业及果报二俱生净信受持于正见是则生天路
如是诸善法十种净业迹等受坚固持是则生天路」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于时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大地火不烧谁赍粮所愿甚能及车乘锯陀女算数何重并十善)

九〇一四一三(一三〇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释提桓因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释提桓因说偈问佛

「何法命不知何法命不觉何法鏁于命何法为命缚」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色者命不知诸行命不觉身鏁于其命缚于命者」

释提桓因复说偈言

「色者非为命诸佛之所说云何而得熟于彼甚深藏
云何段肉住云何知命身」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迦罗逻为初迦罗逻生胞胞生于肉段肉段生坚厚
坚厚生肢节及诸毛发等色等诸情根渐次成形体
因母饮食等长养彼胎身」

尔时释提桓因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九一一四一四(一三〇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长胜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长胜天子而说偈言

「善学微妙说习近诸沙门独一无等侣正思惟静默」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善学微妙说习近诸沙门独一无等侣寂默静诸根」

时长胜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九二一四一五(一三〇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尸毘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尸毘天子说偈问佛

「何人应同止何等人共事应知何等法是转胜非恶」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与正士同止正士共其事应知正士法是转胜非恶」

时彼尸毘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九三一四一六(一三〇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月自在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月自在天子而说偈言

「彼当至究竟如蚊依从草若得正系念一心善正受」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彼当到彼岸如鱼决其网禅定具足住心常致喜乐」

时彼月自在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九四一四一七(一三〇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毘瘦纽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毘瘦纽天子而说偈言

「供养于如来欢喜常增长欣乐正法律不放逸随学」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若如是说法防护不放逸以不放逸故不随魔自在」

于是毘瘦纽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九五一四一八(一三〇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般阇罗健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般阇罗健天子而说偈言

「愦乱之处所黠慧者能觉禅思觉所觉牟尼思惟力」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了知愦乱法正觉得涅槃若得正系念一心善正受」

时般阇罗健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九六一四一九(一三〇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须深天子与五百眷属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汝阿难于尊者舍利弗善说法心喜乐不」阿难白佛「如是世尊何等人不愚不痴有智慧于尊者舍利弗善说法中心不欣乐所以者何彼尊者舍利弗持戒多闻少欲知足精勤远离正念坚住智慧正受捷疾智慧利智慧出离智慧决定智慧大智慧广智慧深智慧无等智慧智宝成就善能教化示教照喜亦常赞叹示教照喜常为四众说法不惓」佛告阿难「如是如是如汝所说阿难为何等人不愚不痴有智慧闻尊者舍利弗善说诸法而不欢喜所以者何舍利弗比丘持戒多闻少欲知足精勤正念智慧正受超智捷智利智出智决定智大智广智深智无等智智宝成就善能教化示教照喜亦常赞叹示教照喜常为四众说法不惓」「世尊如是如是」向尊者阿难如是如是称叹舍利弗所说如是如是须深天子眷属内心欢喜身光增明清净照耀尔时须深天子内怀欢喜發身净光照耀已而说偈言

「舍利弗多闻明智平等慧持戒善调伏得不起涅槃
持此后边身降伏于魔军」

时彼须深天子及五百眷属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九七一四二〇(一三〇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赤马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赤马天子白佛言「世尊颇有能行过世界边至不生不老不死处不」佛告赤马「无有能过世界边至不生不老不死处者」赤马天子白佛言「奇哉世尊善说斯义如世尊说言无过世界边至不生不老不死处者所以者何世尊我自忆宿命名曰赤马作外道仙人得神通离诸爱欲我时作是念我有如是捷疾神足如健士夫以利箭横射过多罗树影之顷能登一须弥至一须弥足蹑东海超至西海我时作是念我今成就如是捷疾神力今日宁可求世界边作是念已即便發行唯除食息便利减节睡眠常行百岁于彼命终竟不能得过世界边至不生不老不死之处」

佛告赤马「我今但以一寻之身说于世界世界集世界灭世界灭道迹赤马天子何等为世间谓五受阴何等为五色受阴受受阴想受阴行受阴识受阴是名世间何等为色集谓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乐是名世间集云何为世间灭若彼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乐著无余断无欲是名世间灭何等为世间灭道迹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世间灭道迹赤马了知世间断世间了知世间集断世间集了知世间灭证世间灭了知世间灭道迹修彼灭道迹赤马若比丘于世间苦若知若断世间集若知若断世间灭若知若证世间灭道迹若知若修赤马是名得世界边度世间爱」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未曾远游行而得世界边无得世界边终不尽苦边
以是故牟尼能知世界边善解世界边诸梵行已立
于彼世界边平等觉知者是名贤圣行度世间彼岸」

是时赤马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九八一四二一(一三〇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毘富罗山侧有六天子本为外道出家一名阿毘浮二名增上阿毘浮三名能求四名毘蓝婆五名阿俱咤六名迦蓝来诣佛所毘浮天子即说偈言

「比丘专至心常修行厌离于初夜后夜思惟善自摄
见闻其所说不堕于地狱」

增上阿毘浮天子复说偈言

「厌离于黑暗心常自摄护永离于世间言语诤论法
从如来大师禀受沙门法善摄护世间不令造众恶」

能求天子复说偈言

「断截椎打杀供养施迦叶不见其为恶亦不见为福」

毘蓝婆天子复说偈言

「我说彼尼乾外道若提子出家行学道长夜修难行
于大师徒众远离于妄语我说如是人不远于罗汉」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死瘦之野狐常共师子游终日小羸劣不能为师子
尼乾大师众虚妄自称叹是恶心妄语去罗汉甚远」

尔时天魔波旬著阿俱咤天子而说偈言

「精勤弃暗冥常守护远离深著微妙色贪乐于梵世
我教化斯等令得生梵天」

尔时世尊作是念若此阿俱咤天子所说偈此是天魔波旬加其力故非彼阿俱咤天子自心所说作是说言

精勤弃暗冥守护于远离深著微妙色贪乐于梵世
当教化斯等令得生梵天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若诸所有色于此及与彼或复虚空中各別光照耀
当知彼一切不离魔魔缚犹如垂鈎饵钩钓于游鱼」

时彼天子咸各念言今日阿俱咤天子所说偈沙门瞿昙言是魔所说何故沙门瞿昙言是魔说尔时世尊知诸天子心中所念而告之言「今阿俱咤天子所说偈非彼天子自心所说时魔波旬加其力故作是说言

精勤弃暗冥守护于远离深著微妙色贪乐于梵世
当教化斯等令得生梵天

是故我说偈

若诸所有色于此及与彼或复虚空中各別光照耀
当知彼一切不离魔魔缚犹如垂鈎饵鈎钓于游鱼」

时诸天子复作是念奇哉沙门瞿昙神力大德能见天魔波旬而我等不见我等当复各各说偈赞叹沙门瞿昙即说偈言

「断除于一切有身爱贪想令此善护者除一切妄语
若欲断欲爱应供养大师断除三有爱破坏于妄语
已断于见贪应供养大师王舍城第一毘富罗山
雪山诸山最金翅鸟中名八方及上下一切众生界
于诸天人中等正觉最上」

时诸天子说偈赞佛已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因陀罗问寿断于一切结说善称长者毘问共住速疾问边际婆睺咨大喜大喜毘忸问般阇罗揵持须深摩问第一有外道问诸见)

九九一四二二(一三〇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摩伽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有)摩伽天子说偈问佛

「杀何得安眠杀何得喜为杀何等人瞿昙所赞叹」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若杀于嗔恚而得安隐眠杀于嗔恚者令人得欢喜
嗔恚为毒本杀者我所叹杀彼嗔恚已长夜无忧患」

于时摩伽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〇〇一四二三(一三一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弥耆迦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弥耆迦天子说偈问佛

「明照有几种能照明世间唯愿世尊说何等明最上」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有三种光明能照耀世间昼以日为照月以照其夜
灯火昼夜照照彼彼色像上下及诸方众生悉蒙照
人天光明中佛光明为上」

佛说此经已弥耆迦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〇一一四二四(一三一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陀摩尼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陀摩尼天子而说偈言

「为婆罗门事学断莫疲惓断除诸爱欲不求受后身」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婆罗门无事所作事已作乃至不得岸昼夜常勤跪
已到彼岸住于岸复何跪此是婆罗门专精漏尽禅
一切诸忧恼炽然永已断是则到彼岸涅槃无所求」

时陀摩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〇二一四二五(一三一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多罗揵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断几舍几法几法上增修超越几积聚名比丘度流」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断五舍于五五法上增修超五种积聚名比丘度流」

时彼陀摩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〇三一四二六(一三一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迦摩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迦摩天子白佛言「甚难世尊甚难善逝」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所学为甚难具足戒三昧远离于非家闲居寂静乐」

迦摩天子白佛言「世尊静默甚难得」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得所难得学具足戒三昧昼夜常专精修习意所乐」

迦摩天子白佛言「世尊正受心难得」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难住正受住诸根心决定能断死魔縻圣者随欲进」

迦摩天子复白佛言「世尊崄道甚难行」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难涉之崄道当行安乐进非圣堕于彼足上头向下
贤圣乘正直崄路自然平」

佛说此经已迦摩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〇四一四二七(一三一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迦摩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迦摩天子说偈问佛

「贪恚何所因不乐身毛竖恐怖从何起觉想由何生
犹如鸠摩罗依倚于乳母」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爱生自身长如尼拘律树处处随所著如榛绵丛林
若知彼因者發悟令开觉度生死海流不复更受有」

时迦摩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〇五一四二八(一三一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栴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栴檀天子说偈问佛

「闻瞿昙大智无障碍知见何所住何学不遭他世恶」

尔时世尊说偈答曰

「摄持身不造三恶法处在于居家广集于群宾
信惠财法施以法立一切住彼学彼法则无他世畏」

佛说是经已栴檀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〇六一四二九(一三一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栴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谁度于诸流昼夜勤不懈不攀无住处云何不没溺」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一切戒具足智慧善正受内思惟正念能度难度流
不染此欲想超度彼色爱贪喜悉已尽不入于难测」

时彼栴檀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〇七一四三〇(一三一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迦叶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迦叶天子白佛言「世尊我今当说比丘及比丘功德」佛告天子「随汝所说」时迦叶天子而说偈言

「比丘修正念其身善解脱昼夜常勤求坏有诸功德
了知于世间灭除一切有比丘得无忧心无所染著

世尊是名比丘是名比丘功德」佛告迦叶「善哉善哉如汝所说」迦叶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〇八一四三一(一三一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迦叶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迦叶天子白佛言「世尊我今当说比丘及比丘所说」佛告迦叶天子「随所乐说」时彼迦叶天子而说偈言

「比丘守正念其心善解脱昼夜常勤求逮得离尘垢
晓了知世间于尘离尘垢比丘无忧患心无所染著

世尊是名比丘是名比丘所说」佛告迦叶「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迦叶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摩佉问所害弥佉咨照明昙摩诵应作多罗询所短极难及伏藏迦默决二疑实智及渡流栴檀之所说无垢有非有斯两迦叶谈)

二六 夜叉相应

一四三二(一三一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提国人间游行日暮与五百比丘于屈摩夜叉鬼住处宿时屈摩夜叉鬼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时屈摩夜叉鬼白佛言「世尊今请世尊与诸大众于此夜宿」尔时世尊默然受请是时屈摩夜叉鬼知世尊默然受请已化作五百重阁房舍卧床坐床踞床俱𫌇褥枕各五百具悉皆化成化作五百灯明无诸烟炎悉化现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劝请世尊令入其舍令诸比丘次受房舍及诸卧具遍受已还至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贤德有正念贤德常正念正念安隐眠此世及他世
贤德有正念贤德常正念正念安隐眠其心常寂止
贤德有正念贤德常正念正念安隐眠舍降伏他军
贤德有正念贤德常正念不杀不教杀不伏不教伏
慈心于一切心不怀怨结」

尔时世尊告屈摩夜叉鬼「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时屈摩夜叉鬼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还自所住处

一四三三(一三二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鸠罗山尊者那伽波罗为亲侍者尔时世尊于夜暗时天小微雨电光睒现出于房外露地经行是时天帝释作是念今日世尊住摩鸠罗山尊者那伽波罗亲侍供养其夜暗冥天时微雨电光睒现世尊出房露地经行我当化作毘琉璃重阁执持重阁随佛经行作是念已即便化作鞞琉璃重阁持诣佛所稽首佛足随佛经行尔时摩竭提国人若男若女夜啼之时以摩鸠罗鬼恐之即止亲侍供养弟子之法待师禅觉然后乃眠尔时世尊为天帝释夜经行久尔时尊者那伽波罗作是念世尊今夜经行至久我今当作摩鸠罗鬼形而恐怖之时那伽波罗比丘即反被俱执长毛在外往住世尊经行道头白佛言「摩鸠罗鬼来摩鸠罗鬼来」尔时世尊告那伽波罗比丘「汝那伽波罗愚痴人以摩鸠罗鬼神像恐怖佛耶不能动如来等正觉一毛发也如来等正觉久离恐怖」尔时天帝释白佛言「世尊世尊正法律中亦复有此人耶」佛言「憍尸迦瞿昙家中极大广阔斯等于未来世亦当使得清净之法」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若复婆罗门于自所得法得到于彼岸若一毘舍遮
及与摩鸠罗皆悉超过去若复婆罗门于自所行法
一切诸受觉观察皆已灭若复婆罗门自法度彼岸
一切诸因缘皆悉已灭尽若复婆罗门自法度彼岸
一切诸人我皆悉已灭尽若复婆罗门自法度彼岸
于生老病死皆悉已超过」

佛说此经已释提桓因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四三四(一三二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尊者阿那律陀于摩竭提国人间游行到毕陵伽鬼子母住处宿时尊者阿那律陀夜后分时端身正坐诵忧陀那波罗延那见真谛诸上座所说偈比丘尼所说偈尸路偈义品牟尼偈修多罗悉皆广诵尔时毕陵伽鬼子夜啼毕陵伽鬼子母为其子说偈呵止言

「毕陵伽鬼子汝今莫得啼当听彼比丘诵习法句偈
若知法句者能自护持戒远离于杀生实言不妄语
能自舍非义解脱鬼神道」

毕陵伽鬼子母说是偈时毕陵伽鬼子啼声即止

一四三五(一三二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提国人间游行与大众俱到富那婆薮鬼子母住处宿尔时世尊为诸比丘说四圣谛相应法所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尔时富那婆薮鬼母儿富那婆薮及鬼女欝多罗二鬼小儿夜啼时富那婆薮鬼母教其男女故而说偈言

「汝富那婆薮欝多罗莫啼令我得听闻如来所说法
非父母能令其子解脱苦闻如来说法其苦得解脱
世人随爱欲为众苦所迫如来为说法令破坏生死
我今欲闻法汝等当默然」时富那婆薮鬼女欝多罗
悉受其母语默然而静听语母言「善哉我亦乐闻法
此正觉世尊于摩竭胜山为诸众生类演说脱苦法
说苦及苦因苦灭灭苦道从此四圣谛安隐趣涅槃
母今但善听世尊所说法」

时富那婆薮鬼母即说偈言

「奇哉智慧子善能随我心汝富那婆薮善叹佛导师
汝富那婆薮及汝欝多罗当生随喜心我已见圣谛」

时富那婆薮鬼母说是偈时鬼子男随喜默然

一四三六(一三二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提国人间游行与诸大众至摩尼遮罗鬼住处夜宿尔时摩尼遮罗鬼会诸鬼神集在一处时有一女人持香华鬘饰饮食至彼摩尼遮罗鬼神住处彼女人遥见世尊在摩尼遮罗鬼神住处坐见已作是念我今现见摩尼遮罗鬼神即说偈言

「善哉摩尼遮住摩伽陀国摩伽陀国人所求悉如愿
云何于此世常得安乐住后世复云何而得生天乐」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莫放逸慢恣用摩尼鬼为若自修所作能得生天乐」

时彼女人作是念此非摩尼遮罗鬼是沙门瞿昙如是知已即以香华鬘饰供养世尊稽首礼足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何道趣安乐当修何等行此世常安隐后世生天乐」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布施善调心乐执护诸根正见修贤行亲近于沙门
以正命自活他世生天乐何用三十三诸天之苦网
但当一其心断除于爱欲我当说离垢甘露法善听」

时彼女人闻世尊说法示教照喜如佛常法谓布施持戒生天之福欲味欲患烦恼清净出要远离功德福利次第演说清净佛法譬如鲜净白㲲易染其色时彼女人亦复如是即于坐上于四圣谛得平等观苦时彼女人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疑不由于他于正法律得无所畏即从座起整衣服合掌白佛「已度世尊已度善逝我从今日尽寿命归佛归法归比丘僧」时彼女人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礼佛而去

一四三七(一三二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提国人间游行到针毛鬼住处夜宿尔时针毛鬼会诸鬼神集在一处时有炎鬼见世尊在针毛鬼住处夜宿见已往诣针毛鬼所语针毛鬼言「聚落主汝今大得善利今如来等正觉于汝室宿」针毛鬼言「今当试看为是如来为非」时针毛鬼与诸鬼神集会已还归自舍束身冲佛尔时世尊却身避之如是再三束身冲佛佛亦再三却身避之尔时针毛鬼言「沙门怖耶」佛言「聚落主我不怖也但汝触恶」针毛鬼言「今有所问当为我说能令我喜者善不能令我喜者当坏汝心裂汝胸令汝热血从其面出捉汝两手掷恒水彼岸」佛告针毛鬼「聚落主我不见诸天沙门婆罗门天神世人能坏如来等正觉心者能裂其胸者能令热血从面出者执其两臂掷著恒水彼岸者汝今但问当为汝说令汝欢喜」时针毛鬼说偈问佛

「一切贪恚心以何为其因不乐身毛竖恐怖从何起
意念诸觉想为从何所起犹如新生儿依倚于乳母」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爱生自身长如尼拘律树展转相拘引如籐绵丛林
若知彼所因当令鬼觉悟度生死海流不复重增有」

尔时针毛鬼闻世尊说偈心得欢喜向佛悔过受持三归佛说此经已针毛鬼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四三八(一三二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优婆夷子受八支斋寻即犯戒即为鬼神所持尔时优婆夷即说偈言

「十四十五日及月分八日神通瑞应月八支善正受
受持于斋戒不为鬼所持我昔数咨问世尊作是说」

尔时彼鬼即说偈言

「十四十五日及月分八日神足瑞应月八支修正受
斋肃清净住戒德善守护不为鬼戏弄善哉从佛闻
汝当说言放我当放汝子诸有慢缓业染污行苦行
梵行不清净终不得大果譬如拔菅草执缓则伤手
沙门行恶触当堕地狱中譬如拔菅草急捉不伤手
沙门善摄持则到般涅槃」

时彼鬼神即放优婆夷子尔时优婆夷说偈告子言

「子汝今听我说彼鬼神说若有慢缓业秽污修苦行
不清净梵行彼不得大果譬如拔葌草执缓则伤手
沙门起恶触当堕地狱中如急执葌草则不伤其手
沙门善执护逮得般涅槃」

时彼优婆夷子如是觉悟已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心不得乐还归自家母遥见子而说偈言

「迈世而出家何为还聚落烧舍急出财岂还投火中」

其子比丘说偈答言

「但念母命终存亡不相见故来还瞻视何见子不欢」

时母优婆夷说偈答言

「舍欲而出家还欲服食之是故我忧悲恐随魔自在」

是时优婆夷如是如是發悟其子如是其子还空闲处精勤思惟断除一切烦恼结缚得阿罗汉果证

一四三九(一三二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提国人间游行到阿臈鬼住处夜宿时阿臈鬼集会诸鬼神时有竭昙鬼见世尊在阿臈鬼住处夜宿见已至阿臈鬼所语阿臈鬼言「聚落主汝获大利如来宿汝住处」阿臈鬼言「生人今日在我舍住耶今当令知为是如来为非如来」时阿臈鬼诸鬼神聚会毕还归自家语世尊曰「出去沙门」尔时世尊以他家故即出其舍阿臈鬼复言「沙门来入」佛即还入以灭慢故如是再三时阿臈鬼第四复语世尊言「沙门出去」尔时世尊语阿臈鬼言「聚落主已三见请今不复出」阿臈鬼言「今问沙门沙门答我能令我喜者善不能令我喜者我当坏其心裂其胸亦令热血从其面出执持两手掷著恒水彼岸」世尊告言「聚落主我不见诸天沙门婆罗门天神世人有能坏我心裂我胸令我热血从面而出执持两手掷著恒水彼岸者然聚落主汝今但问当为汝说令汝心喜」时阿臈鬼说偈问佛

「说何等名为胜士夫事物行于何等法得安乐果报
何等为美味云何寿中胜」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净信为最胜士夫之事物行法得乐果解脱味中上
智慧除老死是为寿中胜」

时阿臈鬼复说偈言

「云何得名称」如上所说偈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持戒名称流」如上所说偈

时阿臈鬼复说偈言

「几法起世间几法相顺可世几法取受世几法损减」

尔时世尊以偈答言

「世六法等起六法相顺可世六法取受世六法损减」

阿臈鬼复说偈问佛

「谁能度诸流昼夜勤方便无攀无住处孰能不沉没」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一切戒具足智慧善正受正念内思惟能度难度流
不乐于五欲亦超度色爱无攀无住处是能不没溺」

时阿臈鬼复说偈问佛

「以何法度流以何度大海以何舍离苦以何得清净」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以信度河流不放逸度海精进能断以慧得清净
汝当更问余沙门梵志法其法无有过真谛施调伏」

时阿臈鬼复说偈问佛

「何烦更问余沙门梵志法即曰最胜士以显大法炬
于彼竭昙摩常当报其恩告我等正觉无上导御师
我即日当行从村而至村亲侍等正觉听受所说法」

佛说此经已阿臈鬼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四四〇(一三二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叔迦罗比丘尼住王园比丘尼众中为王舍城诸人恭敬供养如阿罗汉又于一时王舍城人于一吉星日欢集大会即于是日阙不供养有一鬼神敬重彼比丘尼故至王舍城里巷之中家家说偈

「王舍城人民醉酒惛睡卧不勤供养彼叔迦比丘尼
善修诸根故名曰叔迦罗善说离垢法涅槃清凉处
随顺听所说终日乐无厌乘听法智慧得度生死流
犹如海商人依附力马王」

时一优婆塞以衣布施叔迦罗比丘尼复有优婆塞以食供养时彼鬼神即说偈言

「智慧优婆塞获福利丰多施叔迦罗衣离诸烦恼故
智慧优婆塞获福利丰多施叔迦罗食离诸积聚故」

时彼鬼神说斯偈已即没不现

一〇一四四一(一三二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毘罗比丘尼住王舍城王园比丘尼众中为王舍城诸人民于吉星日集聚大会当斯之日毘罗比丘尼无人供养时有鬼神敬重毘罗比丘尼即入王舍城处处里巷四衢道头而说偈言

「王舍城人民醉酒惛睡卧毘罗比丘尼无人供养者
毘罗比丘尼勇猛修诸根善说离垢尘涅槃清凉法
皆随顺所说终日乐无厌乘听法智慧得度生死流」

时有一优婆塞持衣布施毘罗比丘尼复有一优婆塞以食供养时彼鬼神而说偈言

「智慧优婆塞今获多福利以衣施断缚毘罗比丘尼
智慧优婆塞今获多福利食施毘罗尼离诸和合故」

时彼鬼神说偈已即没不现

一一一四四二(一三二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娑多耆利天神醯魔波低天神共作约誓若其宫中有宝物出者必当相语不相语者得违约罪时醯魔波低天神宫中有未曾有宝波昙摩华出华有千叶大如车轮金色宝茎时醯魔波低天神遣使告语娑多耆利「聚落主今我宫中忽生未曾有宝波昙摩华华有千叶大如车轮金色宝茎可来观看」娑多耆利天神遣使诣醯魔波低舍告言「聚落主用是波昙摩百千为今我宫中有未曾有宝大波昙摩出所谓如来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汝便可来奉事供养」时醯魔波低天神即与五百眷属往诣娑多耆利天神所说偈问言

「十五日良时天夜遇欢会当说受何斋从何罗汉受」

时娑多耆利说偈答言

「今日佛世尊在摩竭胜国住于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演说微妙法灭除众生苦苦苦及苦集苦灭尽作证
八圣出苦道安隐趣涅槃当往设供养我罗汉世尊」

醯魔波低说偈问言

「彼有心愿乐慈济众生不彼于受不受心想平等不」

娑多耆利说偈答言

「彼妙愿慈心度一切众生于诸受不受心想常平等」

时醯魔波低说偈问言

「为具足明达已行成就不诸漏永灭尽不受后有耶」

娑多耆利说偈答言

「明达善具足正行已成就诸漏永已尽不复受后有」

醯魔波低说偈问言

「牟尼意行满及身口业耶明行悉具足以法赞叹耶」

娑多耆利说偈答言

「具足牟尼心及业身口满明行悉具足以法而赞叹」

醯魔波低说偈问言

「远离于害生不与不取不为远于放荡不离禅思不」

娑多耆利复说偈言

「常不害众生不与不妄取远离于放荡日夜常思禅」

醯魔波低复说偈问言

「为不乐五欲心不浊乱不有清净法眼灭尽愚痴不」

娑多耆利说偈答言

「心常不乐欲亦无浊乱心佛法眼清净愚痴尽无余」

醯魔波低复说偈问言

「至诚不妄语麁澁言无有得无別离说无不诚说不」

娑多耆利说偈答言

「至诚不妄语亦无麁澁言不离他亲厚常说如法言」

醯魔波低复说偈问言

「为持清净戒正念寂灭不具足等解脱如来大智不」

娑多耆利说偈答言

「净戒悉具足正念常寂静等解脱成就得如来大智」

醯魔波低复说偈问言

「明达悉具足正行已清净所有诸漏尽不复受后有」

娑多耆利说偈答言

「明达悉具足正行已清净一切诸漏尽无复后生有」

醯魔波低复说偈言

「牟尼善心具及身口业迹明行悉成就故赞叹其法」

娑多耆利说偈答言

「牟尼善心具及身口业迹明行悉成就赞叹于其法」〕

醯魔波低复说偈言

「伊尼延鹿𨄔仙人之胜相少食舍身贪牟尼处林禅
汝今当共行敬礼彼瞿昙」

时有百千鬼神眷属围绕娑多耆利醯魔波低速至佛所礼拜供养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敬礼而说偈言

「伊尼延鹿𨄔仙人之胜相少食无贪嗜牟尼乐林禅
我等今故来请问于瞿昙师子独游步大龙无恐畏
今故来请问牟尼愿决疑云何得出苦云何苦解脱
唯愿说解脱苦于何所灭」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世五欲功德及说第六意于彼欲无贪解脱一切苦
如是从苦出如是解脱苦今答汝所问苦从此而灭」

娑多耆利醯魔波低复说偈问佛

「泉从何转还恶道何不转世间诸苦乐于何而灭尽」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眼及以意入处于彼名及色永灭尽无余
于彼泉转还于彼道不转于彼苦及乐得无余灭尽」

娑多耆利醯魔波低复说偈问佛

「世间几法起几法世和合几法取受世几法令世减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六法起世间六法世和合六法取受世六法世损减

娑多耆利醯魔波低复说偈问佛

「云何度诸流日夜勤方便无攀无住处而不溺深渊」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一切戒具足智慧善正受如思惟系念是能度深渊
不乐诸欲想亦超色诸结无攀无住处不溺于深渊」

娑多耆利醯魔波低复说偈问佛

「何法度诸流以何度大海云何舍离苦云何得清净」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正信度河流不放逸度海精进能断苦智慧得清净」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汝可更问余沙门梵志法真实施调伏除此更无法」

醯魔波低复说偈言

「更余何所问沙门梵志法大精进今日已具善开导
我今当报彼娑多耆利恩能以导御师告语于我等
我当诣村村家家而随佛承事礼供养从佛闻正法
此百千鬼神悉合掌恭敬一切归依佛牟尼之大师
得无上之名必见真实义成就大智慧于欲不染著
慧者当观察救护世间者得贤圣道迹是则大仙人」

佛说是经已娑多耆利醯魔波低及诸眷族五百鬼神闻佛所说皆大欢喜随喜礼佛而去

一二一四四三(一三三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是时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揵连住耆阇崛山中时尊者舍利弗新剃须发时有伽咤及优波伽咤鬼优波伽咤鬼见尊者舍利弗新剃须发语伽咤鬼言「我今当往打彼沙门头」伽咤鬼言「汝优波伽咤莫作是语此沙门大德大力汝莫长夜得大不饶益苦」如是再三说时优波伽咤鬼再三不随伽咤鬼语即以手打尊者舍利弗头打已寻自唤言「烧我伽咤煮我伽咤」再三唤已陷入地中堕阿毘地狱尊者大目揵连闻尊者舍利弗为鬼所打声已即往诣尊者舍利弗所问尊者舍利弗言「云何尊者苦痛可忍不」尊者舍利弗答言「尊者大目揵连虽复苦痛意能堪忍不至大苦」尊者大目揵连语尊者舍利弗言「奇哉尊者舍利弗真为大德大力此鬼若以手打耆阇崛山者能令碎如糠糩况复打人而不苦痛」尔时尊者舍利弗语尊者大目揵连「我实不大苦痛」时尊者舍利弗大目揵连共相慰劳时世尊以天耳闻其语声闻已即说偈言

「其心如刚石坚住不倾动染著心已离嗔者不反报
若如此修心何有苦痛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因陀罗释迦崛摩白山宾迦罗富那婆修曼遮尼罗箭毛受斋旷野及雄七岳并雪山害及于无害是名第十二)

二七 林相应

一四四四(一三三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众多比丘于拘萨罗国人间游行住一林中夏安居彼林中有天神住知十五日诸比丘受岁极生忧戚有余天神语彼天神言「汝何卒生愁忧苦恼汝当欢喜诸比丘持戒清净今日受岁」林中天神答言「我知比丘今日受岁不同无羞外道受岁然精进比丘受岁持衣钵明日至余处去此林当空」比丘去后林中天神而说偈言

「今我心不乐但见空林树清净心说法多闻诸比丘
瞿昙之弟子今悉何处去」

时有异天子而说偈言

「有至摩伽陀有至拘萨罗亦至金刚地处处修远离
犹如野禽兽随所乐而游」

一四四五(一三三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国人间止住一林中入昼正受身体疲极夜则睡眠时彼林中止住天神作是念此非比丘法于空林中入昼正受夜著睡眠我今当往觉悟之尔时天神往至比丘前而说偈言

「比丘汝起起何以著睡眠睡眠有何利病时何不眠
利刺刺身时云何得睡眠汝本舍非家出家之所欲
当如本所欲日夜求增进莫得堕睡眠令心不自在
无常不恒欲迷醉于愚夫余人悉被缚汝今已解脱
正信而出家何以著睡眠已调伏贪欲其心得解脱
具足胜妙智出家何故眠勤精进正受常修坚固力
专求般涅槃云何而睡眠起明断无明灭尽诸有漏
调彼后边身云何著睡眠」

时彼天神说是偈时彼比丘闻其所说专精思惟得阿罗汉

一四四六(一三三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入昼正受心起不善觉依于恶贪时彼林中住止天神作是念非比丘法止住林中入昼正受心生不善觉依于恶贪我今当往开悟之时彼天神即说偈言

「其心欲远离于空闲林放心随外缘乱想而流驰
调伏乐世心常乐心解脱当舍不乐心执受安乐住
思非于正念莫著我我所如以尘头染是著极难遣
莫令染乐著欲心所浊乱如释君驰象奋迅去尘秽
比丘于自身正念除尘垢尘者谓贪欲非世间尘土
黠慧明智者当悟彼诸尘于如来法律持心莫放逸
尘垢谓嗔恚非世间尘土黠慧明智者当悟彼诸尘
于如来法律持心莫放逸尘垢谓愚痴非世间尘土
明智黠慧者当舍彼诸尘于如来法律持心莫放逸」

时彼天神说是偈已彼比丘闻其所说专精思惟断诸烦恼得阿罗汉

一四四七(一三三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入昼正受起不正思惟时彼林中止住天神作是念此非比丘法止住林中入昼正受而起不正思惟我今当往方便善觉悟之时彼天神而说偈言

「何不正思惟觉观所寝食当舍不正念专修于正受
遵崇佛及自持净戒常生随喜心喜乐转胜进
以心欢喜故速究竟苦边」

时彼天神说偈劝發已彼比丘专精思惟尽诸烦恼得阿罗汉

一四四八(一三三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于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入昼正受时彼比丘日中时不乐心生而说偈言

「于此日中时众鸟悉静默空野忽有声令我心恐怖」

时彼林中住止天神而说偈言

「于今日中时众鸟悉寂静空野忽有声应汝不乐心
汝当舍不乐专乐修正受」

时彼天子说偈觉悟彼比丘已时彼比丘专精思惟舍除烦恼得阿罗汉

一四四九(一三三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那律陀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时有天神名阇隣尼是尊者阿那律陀本善知识往诣尊者阿那律陀所〔到阿那律所〕说偈言

「汝今可發愿愿还生本处三十三天上五欲乐悉备
百种诸音乐常以自欢娱每至睡眠时音乐以觉悟
诸天玉女众昼夜侍左右」

尊者阿那律陀说偈答言

「诸天玉女众此皆大苦聚以彼颠倒想系著有身见
诸求生彼者斯亦是大苦阇隣尼当知我不愿生彼
生死已永尽不受后有故」

尊者阿那律说是语时阇隣尼天子闻尊者阿那律所说欢喜随喜即没不现

一四五〇(一三三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比丘在拘萨罗人间林中止住勤诵经勤讲说精勤思惟得阿罗汉果证已不复精勤诵说时有天神止彼林中者而说偈言

「比丘汝先时昼夜勤诵习常为诸比丘共论决定义
汝今于法句寂然无所说不与诸比丘共论决定义」

时彼比丘说偈答言

「本未应离欲心常乐法句既离欲相应诵说事已毕
先知道已备用闻见道为世间诸闻见无知悉放舍」

时彼天神闻比丘所说欢喜随喜即没不现

一四五一(一三三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止一林中时彼比丘有眼患受师教应嗅钵昙摩花时彼比丘受师教已往至钵昙摩池侧于池岸边迎风而坐随风嗅香时有天神主此池者语比丘言「何以盗华汝今便是盗香贼也」尔时比丘说偈答言

「不坏亦不夺远住随嗅香汝今何故言我是盗香贼」

尔时天神复说偈言

「不求而不舍世间名为贼汝今人不与而自一向取
是则名世间真实盗香贼」

时有一士夫取彼藕根重负而去尔时比丘为彼天神而说偈言

「如今彼士夫断截分陀利拔根重负去便是奸狡人
汝何故不遮而言我盗香」

时彼天神说偈答言

「狂乱奸狡人犹如乳母衣何足加其言堪与汝语
袈裟污不现黑衣墨不污奸狡凶恶人世间不与语
蝇脚污素帛明者小过现如墨点珂贝虽小悉皆现
常从彼求净无结离烦恼如毛发之恶人见如泰山」

时彼比丘复说偈言

「善哉善哉说以义安慰我汝可常为我数数说斯偈」

时彼天神复说偈言

「我非汝买奴亦非人与汝何为常随汝数数相告语
汝今自当知彼彼饶益事」

时彼天子说是偈已彼比丘闻其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独一静处专精思惟断诸烦恼得阿罗汉

一四五二(一三三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十力迦叶住王舍城仙人窟中时有猎师名曰尺只去十力迦叶不远张网捕鹿尔时十力迦叶为彼猎师哀愍说法时彼猎师不解所说时十力迦叶即以神力指端火然彼犹不悟尔时仙人窟中住止天神而说偈言

「深山中猎师少智盲无目何为非时说薄德无辩慧
所闻亦不解明中亦无见于诸善胜法愚痴莫能了
正使烧十指彼终不见谛」

时彼天神说是偈已尊者十力迦叶即默然住

(不乐及睡眠厌离倒净想安住阇利那诵习迦叶)

一〇一四五三(一三四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尊者金刚子住巴连弗邑一处林中时巴连弗邑人民夏四月过作憍牟尼大会时尊者金刚子闻世间大会生不乐心而说偈言

「独一处空林犹如弃枯木夏时四月满世间乐庄严
普观诸世间其苦无过我」

尔时林中住止天神即说偈言

「独一处空林犹如弃枯木为三十三天心常所愿乐
犹如地狱中仰思生人道」

时金刚子为彼天神所劝發已专精思惟断诸烦恼得阿罗汉

一一一四五四(一三四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唯好乐持戒不能增长上进功德时彼林中止住天神作是念此非比丘法住于林中唯乐持戒不能增修上进功德今我当往方便而發悟之即说偈言

「非一向持戒及修习多闻独静禅三昧闲居修远离
比丘偏猗终不得漏尽平等正觉乐远非凡夫辈」

时彼比丘天神劝进已专精思惟断诸烦恼得阿罗汉

一二一四五五(一三四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有尊者那伽达多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有在家出家常相亲近时彼林中止住天神作是念此非比丘法住于林中与诸在家出家周旋亲数我今当往方便發悟而说偈言

「比丘旦早出迫暮而还林道俗相习近苦乐必同安
恐起家放逸而随魔自在」

时那伽达多比丘为彼天神如是如是开觉已如是如是专精思惟断诸烦恼得阿罗汉

一三一四五六(一三四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众多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言语嬉戏终日散乱心不得定纵诸根门驰骋六境时彼林中止住天神见是比丘不摄威仪心不欣悦而说偈言

「此先有瞿昙正命弟子众无常心乞食无常受床卧
观世无常故得究竟苦边今有难养众沙门所居止
处处求饮食遍游于他家望财而出家无真沙门欲
垂著僧伽梨如老牛曳尾」

尔时比丘语天神言「汝欲厌我耶」时彼天神复说偈言

「不指其名姓不非称其人而总向彼众说其不善者
踈漏相现者方便说其过勤修精进者归依恭敬礼」

彼诸比丘为天神劝發已专精思惟断诸烦恼得阿罗汉

一四一四五七(一三四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时彼比丘与长者妇女嬉戏起恶名声时彼比丘作是念我今不类共他妇女起恶名声我今欲于此林中自杀时彼林中止住天神作是思念不善不类此比丘不坏无过而于林中欲自杀身我今当往方便开悟时彼天神化作长者女身语比丘言「于诸巷路四衢道中世间诸人为我及汝起恶名声言我与汝共相习近作不正事已有恶名今可还俗共相娱乐」比丘答言「以彼里巷四衢道中为我与汝起恶名声共相习近为不正事我今且自杀身」时彼天神还复天身而说偈言

「虽闻多恶名苦行者忍之不应苦自害亦不应起恼
闻声恐怖者是则林中兽是轻躁众生不成出家法
仁者当堪耐不中住恶声执心坚住者是则出家法
不由他人语令汝成劫贼亦不由他语令汝得罗汉
如汝自知已诸天亦复知」

尔时比丘为彼天神所开悟已专精思惟断除烦恼得阿罗汉

一五一四五八(一三四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尊者见多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著粪扫衣时梵天王与七百梵天乘其宫殿来诣尊者见多比丘所恭敬礼事时有天神住彼林中者而说偈言

「观彼寂诸根能感善供养具足三明达得不倾动法
度一切方便少事粪扫衣七百梵天子乘宫来奉诣
见生死有边今礼度有岸」

时彼天神说偈赞叹见多比丘已即没不现

一六一四五九(一三四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时彼比丘身体疲极夜著睡眠时有天神住彼林中者而觉悟之即说偈言

「可起比丘何故著睡眠睡眠有何义修禅莫睡眠」

时彼比丘说偈答言

「不肯当云何懈怠少方便缘尽四体羸夜则著睡眠」

时彼天神复说偈言

「且汝当执守勿声而大呼汝已得修闲莫令其退没」

时彼比丘说偈答言

「我当用汝语精勤修方便不为彼睡眠数数覆其心」

时彼天神如是如是觉悟彼比丘时彼比丘专精方便断诸烦恼得阿罗汉

时彼天神复说偈言

「汝岂能自起专精勤方便不为众魔军厌汝令睡眠」

时彼比丘说偈答言

「从今当七夜常坐正思惟其身生喜乐无一处不满
初夜观宿命中夜天眼净后夜除无明见众生苦乐
上中下形类善色及恶色知何业因缘而受斯果报
若士夫所作所作还自见善者见其善恶者自见恶」

时彼天神复说偈言

「我知先一切比丘十四人皆是须陀洹悉得禅正受
来到此林中当得阿罗汉见汝一懈怠仰卧著睡眠
莫令住凡夫故方便觉悟」

尔时比丘复说偈言

「善哉汝天神以义安慰我至诚见开觉令我尽诸漏」

时彼天神复说偈言

「比丘应如是信非家出家抱愚而出家逮得见清净
我今摄受法当尽寿命思若汝疾病时我当与良药」

时彼天神说是偈已即没不现

一七一四六〇(一三四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尊者舍利弗在拘萨罗人间依一聚落止住田侧时尊者舍利弗于晨朝时著衣持钵入村乞食时有一尼揵子饮酒狂醉持一瓶酒从聚落出见尊者舍利弗而说偈言

「米膏熏我身持米膏一瓶山地草树木视之一金色」

尔时尊者舍利弗作是念作此恶声是恶邪物而说是偈我岂不能以偈答之时尊者舍利弗即说偈言

「无想味所熏持空三昧瓶山地草树木视之如涕唾」

一八一四六一(一三四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得他心智烦恼有余去林不远有井有饮野干罐拘钩颈时彼野干作诸方便求脱而自念言天遂欲明田夫或出当恐怖我汝汲水罐怖我已久可令我脱时彼比丘知彼野干心之所念而说偈言

「如来慧日出离林说空法心久恐怖我今可放令去」

时彼比丘自教授已一切结尽得阿罗汉

一九一四六二(一三四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国人间游行住一林中时有天神依彼林者见佛行迹低头谛观修于佛念时有优楼鸟住于道中行欲蹈佛足迹尔时天神即说偈言

「汝今优楼鸟团目栖树间莫乱如来迹坏我念佛境」

时彼天神说此偈已默然念佛

二〇一四六三(一三五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依波咤利树下住止时有天神依彼林中住即说偈言

「今日风卒起吹波咤利树落波咤利花供养于如来」

时彼天神说偈已默然而住

二一一四六四(一三五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众多比丘住支提山侧皆是阿练若比丘著粪扫衣常行乞食时山神依彼山住者而说偈言

「孔雀文绣身处鞞提醯山随时出妙声觉乞食比丘
孔雀文绣身处鞞提醯山随时出妙声觉粪扫衣者
孔雀文绣身处鞞提醯山随时出妙声觉依树坐者」

时彼天神说此偈已即默然住

二二一四六五(一三五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众多比丘住支提山一切皆修阿练若行著粪扫衣常行乞食尔时那娑佉多河岸崩杀三营事比丘时支提山住天神而说偈言

「乞食阿练慎莫营造立不见佉多河傍岸卒崩倒
压杀彼造立营事三比丘粪扫衣比丘慎莫营造立
不见佉多河傍岸卒崩倒压杀彼造立营事三比丘
依树下比丘慎莫营造立不见佉多河傍岸卒崩倒
压杀彼造立营事三比丘」

时彼天神说此偈已即默然住

二三一四六六(一三五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迦兰陀竹园时有异比丘住频陀山尔时山林大火卒起举山洞然时有俗人而说偈言

「今此频陀山大火洞炽然焚烧彼竹林亦烧竹华实」

时彼比丘作是念今彼俗人能说此偈我今何不说偈答之即说偈言

「一切有炽然无慧能救灭焚烧诸受欲亦烧不作苦」

时彼比丘说此偈已默然而住

二四一四六七(一三五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迦兰陀竹园时有异比丘在恒河侧住一林中时有一族姓女常为舅姑所责至恒水岸边而说偈言

「恒水我今欲随流徐入海不复令舅姑数数见嫌责」

时彼比丘见族姓女闻其说偈作是念彼族姓女尚能说偈我今何为不说偈答耶即说偈言

「净信我今欲随彼八圣水徐流入涅槃不见魔自在」

时彼比丘说此偈已默然而住

二五一四六八(一三五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去林不远有种瓜田时有盗者夜偷其瓜见月欲出而说偈言

「明月汝莫出待我断其瓜我持瓜去已任汝现不现」

时彼比丘作是念彼盗瓜者尚能说偈我岂不能说偈答耶即说偈言

「恶魔汝莫出待我断烦恼断彼烦恼已任汝出不出」

时彼比丘说此偈已默然而住

二六一四六九(一三五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时有沙弥而说偈言

「云何名为常乞食则为常云何为无常僧食为无常
云何名为直唯因陀罗幢云何名为曲曲者唯见钩」

时彼比丘作是念此沙弥能说斯偈我今何不说偈而答即说偈言

「云何名为常常者唯涅槃云何为无常谓诸有为法
云何名为直谓圣八正道云何名为曲曲者唯恶径」

时彼比丘说此偈已默然而住

二七一四七〇(一三五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舍利弗弟子服药已寻即食粥时尊者舍利弗到瓦师舍从乞瓦瓯时彼瓦师即说偈言

「云何得名胜而不施一钱云何胜实德于财无所减」

尔时舍利弗说偈答言

「若不食肉者而施彼以肉诸修梵行者施之以女色
不坐高床者施以高广床于彼临行者施以息止处
如是等施与于财不损减是则有名誉而不舍一钱
实德名称流于财无所减」

时彼瓦师复说偈言

「汝今舍利弗所说实为善今施汝百瓯非余亦不得」

尊者舍利弗说偈答言

「彼三十三天炎魔兜率陀化乐诸天人及他化自在
瓦钵信以得而汝不生信」

尊者舍利弗说此偈已于瓦师舍默然出去

二八一四七一(一三五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时有贫士夫在于林侧作如是悕望思惟而说偈言

「若得猪一头美酒满一瓶盛持瓯一枚人数数持与
若得如是者当复何所忧」

时彼比丘作是念此贫士夫尚能说偈我今何以不说即说偈言

「若得佛比丘善说法我不病常闻不畏众魔怨」

时彼比丘说此偈已默然而住

二九一四七二(一三五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时彼比丘作如是思惟若得好劫贝长七肘广二肘作衣已乐修善法时有天神依彼林者作是念此非比丘法住于林中作是思惟悕望好衣时天神化作全身骨鏁于彼比丘前舞而说偈言

「比丘思劫贝七肘广六尺昼则如是想知夜何所思」

时彼比丘即生恐怖其身战悚而说偈言

「止止不须㲲今著粪扫衣昼见骨鏁舞知夜复何见」

时彼比丘心惊怖已即正思惟专精修习断诸烦恼得阿罗汉

三〇一四七三(一三六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得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已舍重担断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时有一女人于夜暗中天时微雨电光睒照于林中过欲诣他男子倒深泥中环钏断坏华璎散落时彼女人而说偈言

「头发悉散解花璎落深泥镮钏悉破坏丈夫何所著」

时彼比丘作是念女人尚能说偈我岂不能说偈答之

「烦恼悉断坏度生死淤泥著缠悉散落十方尊见我」

时彼比丘说偈已即默然而住

三一一四七四(一三六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于河侧一林树间时有丈夫与妇相随度河住于岸边弹琴嬉戏而说偈言

「爱念而放逸逍遥青树间流水流且清琴声极和美
春气调适游快乐何过是

时彼比丘作是念彼士夫尚能说偈我岂不能说偈答之

「受持清净戒爱念等正觉沐浴三解脱善以极清凉
道具庄严快乐岂过是」

时彼比丘说此偈已即默然而住

三二一四七五(一三六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时有天神见诸鸽鸟而说偈言

「鸽鸟当积聚胡麻粟等于山顶树上高显作巢窟
若当天雨时安极饮食宿」

时彼比丘作是念彼亦觉悟我即说偈言

「凡夫积善法恭敬于三宝身坏命终时资神心安乐」

时彼比丘说此偈已以即觉悟专精思惟除诸烦恼得阿罗汉


校注

〈八众诵第五〉原本自卷三八起卷五〇止共一三卷与《相应部》第一〈有偈篇〉相当本诵分一一相应次第为〈比丘〉〈魔〉〈帝释〉〈刹利〉〈婆罗门〉〈梵天〉〈比丘尼〉〈婆耆舍〉〈诸天〉〈夜叉〉〈林〉以下均无《论》 〈比丘相应〉共二二经与《相应部》(二一)〈比丘相应〉相当 《相应部》(二一)〈比丘相应〉五经《別译杂阿含经》(以下简称《別译》)一经 《杂阿含经》卷三八 《相应部》(二一)〈比丘相应〉六经《別译》二经 《相应部》(一七)〈利得供养相应〉三五三六经《別译》三经《增壹阿含经》(一二)〈壹入道品〉七经 《別译》四经 《別译》五经 《相应部》(二一)〈比丘相应〉八经《別译》六经《增壹阿含经》(一八)〈惭愧品〉六经 《相应部》(二一)〈比丘相应〉九经《別译》七经 《相应部》(二一)〈比丘相应〉七经《別译》八经《增支部四集》四八经 《相应部》(二一)〈比丘相应〉四经《別译》九经 《相应部》(二一)〈比丘相应〉一〇经《別译》一〇经 「上座」原本作「上坐」依宋本改下例 《別译》一一经《增壹阿含经》(三五)〈邪聚品〉一〇经 《別译》有摄颂附录于此下例摄颂见《別译》卷一(大正二三七六下) 《增支部三集》七九经《增壹阿含经》(二三)〈地主品〉五经 《中阿含经》(六二)《频鞞娑逻王迎佛经》前分《別译》一三经 「翼」原本作「羽」依元本改 《別译》一四经 「阇」原本缺依圣本补下例 《小部自说》八品九经《別译》一五经 《中部》(八六)《鸯掘摩经》《別译》一六经《增壹阿含经》(三八)〈力品〉六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二〇经《別译》一七经 「在此」原本作「此在」依圣本改 《中部》(二三)《蚁垤经》《別译》一八经《增壹阿含经》(三九)〈等法品〉九经 《別译》一九经 《杂阿含经》卷三八 《增支部三集》一二六经《別译》二〇经 《杂阿含经》卷三九 《別译》二一经 《相应部》(二〇)〈譬喻相应〉九经《別译》二二经 摄颂见《別译》卷一(大正二三八一上) 〈魔相应〉共二〇经与《相应部》(四)〈恶魔相应〉相当 《相应部》(四)〈恶魔相应〉九经《別译》二三经 《相应部》(四)〈恶魔相应〉一〇经《別译》二四经 《相应部》(四)〈恶魔相应〉一五经《別译》二五经 《相应部》(四)〈恶魔相应〉七经《別译》二六经 《相应部》(四)〈恶魔相应〉一一经《別译》二七经 《相应部》(四)〈恶魔相应〉六经《別译》二八经 《相应部》(四)〈恶魔相应〉一三经《別译》二九经 「坐」疑「卧」 《相应部》(四)〈恶魔相应〉二三经《別译》三〇经 《相应部》(四)〈恶魔相应〉二四二五经《別译》三一经 《相应部》(四)〈恶魔相应〉三经《別译》三二经 「河」原本作「何」依宋本改 摄颂见《別译》卷二(大正二三八四中) 《相应部》(四)〈恶魔相应〉一经《別译》缺以下一〇经 「但」原本作「弹」依宋本改 《相应部》(四)〈恶魔相应〉一八经 《相应部》(四)〈恶魔相应〉五经 《相应部》(四)〈恶魔相应〉一四经 《相应部》(四)〈恶魔相应〉二〇经 《相应部》(四)〈恶魔相应〉二一经 《相应部》(四)〈恶魔相应〉二二经 「住」原本作「往」依宋本改 《相应部》(四)〈恶魔相应〉一二经 《相应部》(四)〈恶魔相应〉一六经 《相应部》(四)〈恶魔相应〉一七经 《杂阿含经》卷三九《別译》缺后一〇经故无摄颂 〈帝释相应〉共二二经与《相应部》(一一)〈帝释相应〉相当 《相应部》(一一)〈帝释相应〉一一经《別译》三三经 《杂阿含经》卷四〇 《相应部》(一一)〈帝释相应〉一三经《別译》三四经 《相应部》(一一)〈帝释相应〉一二经《別译》三五经 「和」原本作「私」依宋本改 《相应部》(一一)〈帝释相应〉二二经《別译》三六经《增壹阿含经》(四五)〈马王品〉五经初分 「所」原本缺依宋本补 《相应部》(一一)〈帝释相应〉二四二五经《別译》三七经 「入」原本作「人」依宋本改 「阙」原本作「开」依元本改 《相应部》(一一)〈帝释相应〉五经《別译》三八经 《相应部》(一一)〈帝释相应〉四经《別译》三九经《增壹阿含经》(三四)〈等见品〉八经 《相应部》(一一)〈帝释相应〉一九经《別译》四〇经 「主」原本作「王」依宋本改 「主」原本作「王」依宋本改 《相应部》(一一)〈帝释相应〉一八经《別译》四一经 《相应部》(一一)〈帝释相应〉一八经《別译》四一经——与上经为一经 《相应部》(一一)〈帝释相应〉二〇经《別译》四二经 摄颂见《別译》卷二(大正二三八七下) 《相应部》(一一)〈帝释相应〉一经《別译》四三经 「与」原本作「时」依宋本改 《相应部》(一一)〈帝释相应〉九一〇经《別译》四四经 《相应部》(一一)〈帝释相应〉二一经《別译》四五经 《增支部三集》三六三七经《別译》四六经《增壹阿含经》(二四)〈高幢品〉六经前分 「善」原本作「圣」依宋本改 《相应部》(一一)〈帝释相应〉二三经《別译》四七经 《相应部》(一一)〈帝释相应〉八经《別译》五〇经 《相应部》(一一)〈帝释相应〉七经《別译》四八经 「自」原本作「息」依宋本改「息」或「自心」之误 《杂阿含经》卷四〇 《相应部》(一一)〈帝释相应〉六经《別译》四九经 《杂阿含经》卷四一(旧误编为卷四六) 《相应部》(一一)〈帝释相应〉一四经《別译》五一经 「于」原本作「住」依宋本改 《相应部》(一一)〈帝释相应〉一六经《別译》五二经 「外」原本缺依宋本补 「火」原作「大」依宋本改 「大」原作「人」依宋本改 与上经同 摄颂见《別译》卷三(大正二三九一中) 〈刹利相应〉共二一经与《相应部》(三)〈拘萨罗相应〉相当 《相应部》(三)〈拘萨罗相应〉一经《別译》五三经 《杂阿含经》卷四一(旧误编为卷四六)中 《相应部》(三)〈拘萨罗相应〉二二经《別译》五四经《增壹阿含经》(二六)〈四意断品〉七经 《相应部》(三)〈拘萨罗相应〉四经《別译》五五经 《相应部》(三)〈拘萨罗相应〉五经《別译》五六经 《相应部》(三)〈拘萨罗相应〉六经《別译》五八经 「是」原本缺依宋本补 《相应部》(三)〈拘萨罗相应〉七经《別译》五七经 《相应部》(三)〈拘萨罗相应〉一九经《別译》五九经 《相应部》(三)〈拘萨罗相应〉二〇经《別译》六〇经《增壹阿含经》(二三)〈地主品〉四经 「银」原本作「钱」依宋本改 《相应部》(三)〈拘萨罗相应〉九经《別译》六一经 「柱」原本作「住」依宋本改 《相应部》(三)〈拘萨罗相应〉一〇经《別译》六二经 「出」原本作「世」依宋本改 摄颂见《別译》卷三(大正二三九五中) 《相应部》(三)〈拘萨罗相应〉一四经《別译》六三经 《相应部》(三)〈拘萨罗相应〉一五经《別译》六四经 「擒」原本作「禽」依宋本改 《相应部》(三)〈拘萨罗相应〉一八经前文《別译》六五经 《相应部》(三)〈拘萨罗相应〉一七经一八经后文《別译》六六经 《別译》六七经 《杂阿含经》卷四一 《相应部》(三)〈拘萨罗相应〉二四经《別译》六八经 《杂阿含经》卷四二 「受」原本作「爱」依宋本改 《相应部》(三)〈拘萨罗相应〉二一经《別译》六九经《增壹阿含经》(二六)〈四意断品〉五经《增支部四集》八五经 「业」原本作「家」依宋本改 「嫉」原本作「疾」依宋本改 「姤」疑「垢」 《相应部》(三)〈拘萨罗相应〉二五经《別译》七〇经 「为众人首」原本作「众人人首」依元本改 「死」原本作「苦」依宋本改 《相应部》(三)〈拘萨罗相应〉一一经《別译》七一经《小部自说》六二经 「洛莫」即「落莫」 《相应部》(三)〈拘萨罗相应〉一二经《別译》七二经《增壹阿含经》(三三)〈五王品〉一经 《相应部》(三)〈拘萨罗相应〉一三经《別译》七三经 摄颂见《別译》卷四(大正二四〇〇上) 〈婆罗门相应〉共三八经与《相应部》(七)〈婆罗门相应〉相当 《相应部》(七)〈婆罗门相应〉三经《別译》七四经 《杂阿含经》卷四二中 《相应部》(七)〈婆罗门相应〉二经《別译》七五经 「更」原本误作「受」今改 《相应部》(七)〈婆罗门相应〉三经《別译》七六经 《相应部》(七)〈婆罗门相应〉四经《別译》七七经 《相应部》(七)〈婆罗门相应〉一六经《別译》七八经 《相应部》(七)〈婆罗门相应〉五经《別译》七九经 《相应部》(七)〈婆罗门相应〉一二经《別译》八〇经 「须发」原本作「发须」依宋本改 《相应部》(七)〈婆罗门相应〉一经《別译》八一经 「集」原本作「习」依元本改 「所」原本缺依宋本补 「无间等」原本作「无阂等」今改 《小部经集》三品五经今译简略仅末后数偈《別译》八二经 參照《相应部》(七)〈婆罗门相应〉七经《別译》八三经 「净」原本作「静」依宋本改 「净」原本作「静」依宋本改 摄颂见《別译》卷四(大正二四〇二下) 《相应部》(七)〈婆罗门相应〉八经《別译》八四经 《別译》八五经 「尔时」原本缺依宋本补 「诣」原本作「诸」依宋本改 「若于须陀洹果证」——五十一字原本缺依宋本补 《增支部三集》五一经《別译》八六经 《杂阿含经》卷四二 《相应部》(七)〈婆罗门相应〉一九经《別译》八八经 《杂阿含经》卷四三(旧误编入卷四) 《增支部四集》三九经《別译》八九经 《增支部四集》四〇经《別译》九〇经 《增支部八集》五五经《別译》九一经 「集」原本作「习」依元本改 「迷」原本作「速」依元本改 以上七经別译有八经摄颂未见 《相应部》(七)〈婆罗门相应〉一五经《別译》二五八经 「別」原本作「明」依宋本改 「字因缘」——十一字依元本补 「静」原本作「正」依宋本改 《增支部七集》四四经《別译》二五九经 「知」疑「作」 「显现」原本作「现显」依宋本改 「作」原本作「所」依宋本改 《別译》二六〇经《中阿含经》(一四八)《何苦经》后分《增壹阿含经》(一七)〈安般品〉八经 「减」原本作「灭」依宋本改下例 「寂」原本作「家」依宋本改 「实」原本作「直」依元本改 《增支部三集》五七经《別译》二六一经 「往」原本作「住」依宋本改 「槃」原本作「盘」依宋本改 《相应部》(七)〈婆罗门相应〉一四经《別译》二六二经 「父」原本误作「文」依宋本改 《相应部》(七)〈婆罗门相应〉二〇经《別译》二六三经 《相应部》(七)〈婆罗门相应〉一一经《小部经集》一品四经《別译》二六四经 「那」原本作「陀」依宋本改 「太」原本作「大」依宋本改 「犁」原本作「时」依宋本改 「保」原本作「包」依宋本改 「如」原本作「知」依宋本改 「无」原本作「为」依宋本改 「但」下二句原本缺依宋本补 「铁」原本缺依宋本补 《相应部》(六)〈梵天相应〉三经《別译》二六五经 「揣」原本作「佛」依宋本改 《別译》二六六经 《增支部四集》三六经《別译》二六七经《增壹阿含经》(三八)〈力品〉三经 「徙」原本作「从」依宋本改 「昼」原本作「尽」依宋本改下例 「止」原本作「正」依宋本改 「际」原本作「除」依宋本改 摄颂见《別译》卷一三(大正二四六七中) 《小部经集》一品七经《別译》二六八经 「弊」原本作「憋」依宋本改 「爱」原本误作「受」依元本改 「与责」原本作「财与」依宋本改 「于」原本作「为」依宋本改 《杂阿含经》卷四三(旧误卷四)终 《別译》九二经事见《小部长老尼偈》一三三——一三八偈 《杂阿含经》卷四四 「第」原本作「弟」依宋本改 「集」原本作「习」依元本改 「以」原本作「已」今改 《相应部》(七)〈婆罗门相应〉一〇经《別译》九三经 「空」原本作「生」依宋本改 《相应部》(七)〈婆罗门相应〉二二经《別译》九四经 《相应部》(七)〈婆罗门相应〉一三经《別译》九五经 「门外」原本作「外门」依宋本改 《相应部》(七)〈婆罗门相应〉一七经《別译》九六经 《相应部》(七)〈婆罗门相应〉一八经《別译》九七经 「过」原本作「遇」依宋本改 「正」原本作「不」依宋本改 《相应部》(七)〈婆罗门相应〉九经《別译》九九经《小部经集》三品四经依此而成 「持」原本作「时」依宋本改 「当」原本作「富」依宋本改 《別译》九八经《中部》(七)《布喻经》后分《中阿含经》(九三)《水净梵志经》后分《增壹阿含经》(一三)〈利养品〉五经后分 《相应部》(七)〈婆罗门相应〉六经《別译》一〇〇经 同上经 摄颂见《別译》卷五(大正二四〇九下——四一〇上) 〈梵天相应〉共十经与《相应部》(六)〈梵天相应〉相当 《相应部》(六)〈梵天相应〉二经《別译》一〇一经《增支部四集》二一经 《杂阿含经》卷四四中 《相应部》(四七)〈念处相应〉一八经《別译》一〇二经 「乘度」原本作「度乘」依宋本改 《相应部》(六)〈梵天相应〉一一经《別译》一〇三经 《相应部》(六)〈梵天相应〉一三经《別译》一〇四经 「床坐」原本作「林座」依宋本改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三七经《別译》一〇五经 「阿」原本缺依宋本补 《相应部》(六)〈梵天相应〉七八经《別译》一〇六经 「念」原本作「答」今改 「大」宋作「火」 《相应部》(六)〈梵天相应〉六九经《別译》一〇七经 「陀」原本作「地」依宋本改 「三千」原作「三十」依元本改 《相应部》(六)〈梵天相应〉四经《別译》一〇八经 《相应部》(六)〈梵天相应〉五经《別译》一〇九经 《相应部》(六)〈梵天相应〉一五经《別译》一一〇经后文 摄颂《別译》缺 〈比丘尼相应〉共十经与《相应部》(五)〈比丘尼相应〉相当 《相应部》(五)〈比丘尼相应〉一经《別译》二一四经 《杂阿含经》卷四五 「刑」原本作「形」依宋本改 《相应部》(五)〈比丘尼相应〉二经《別译》二一五经 《相应部》(五)〈比丘尼相应〉三经《別译》二一六经 「忧」原本作「爱」依宋本改 《相应部》(五)〈比丘尼相应〉五经《別译》二一七经 《相应部》(五)〈比丘尼相应〉一〇经《別译》二一八经 「忧」原本作「爱」依宋本改 《相应部》(五)〈比丘尼相应〉九经《別译》二一九经 「已」原本作「以」今改 《相应部》(五)〈比丘尼相应〉四经《別译》二二〇经 「乐」原本作「欢」依宋本改 《相应部》(五)〈比丘尼相应〉六经《別译》二二一经 「授」原本作「受」依宋本改 《相应部》(五)〈比丘尼相应〉七经《別译》二二二经 《相应部》(五)〈比丘尼相应〉八经《別译》二二三经 摄颂见《別译》卷一二(大正二四五六中) 〈婆耆舍相应〉共一六经与《相应部》(八)〈婆耆沙长老相应〉相当 《相应部》(八)〈婆耆沙长老相应〉一一经《別译》二二四经 《杂阿含经》卷四五中 《相应部》(八)〈婆耆沙长老相应〉九经《別译》二二五经 《相应部》(八)〈婆耆沙长老相应〉六经《別译》二二六经 《相应部》(八)〈婆耆沙长老相应〉一〇经《別译》二二七经 《相应部》(八)〈婆耆沙长老相应〉七经《別译》二二八经《中阿含经》(一二一)《请请经》《增壹阿含经》(三二)〈善聚品〉五经 「此」下原本有「诸」字依宋本删 《相应部》(八)〈婆耆沙长老相应〉二经《別译》二二九经 《相应部》(八)〈婆耆沙长老相应〉四经《別译》二三〇经《增壹阿含经》(三五)〈邪聚品〉九经參照 《相应部》(八)〈婆耆沙长老相应〉一经《別译》二五〇经 《相应部》(八)〈婆耆沙长老相应〉三经《別译》二五一经 「彼」原本作「法」依明本改 摄颂见《別译》卷一三(大正二四六二上) 《相应部》(八)〈婆耆沙长老相应〉一二经《別译》二五二经 《相应部》(八)〈婆耆沙长老相应〉五经《別译》二五三经《小部经集》「三品」三经 《相应部》(八)〈婆耆沙长老相应〉八经《別译》经缺摄颂中有 《別译》二五四经 《小部经集》「二品」一二经《別译》二五五经 「减」原本作「灭」依宋本改 「过」原本作「遇」依宋本改 「诸」原本作「设」依明本改 《杂阿含经》卷四五 《別译》二五六经 《杂阿含经》卷四六(旧误编为卷三六) 《別译》二五七经 摄颂见《別译》卷一三(大正二四六三下) 〈诸天相应〉共一〇八经与《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二)〈天子相应〉相当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一〇经《別译》一三二经 《杂阿含经》卷四六(旧误编为卷三六)中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九经《別译》一三三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四七经《別译》一三四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四二经《別译》一三五经 《相应部》(二)〈天子相应〉二三经《別译》一三六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五三经《別译》一三七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三经《別译》一三八经 「往」原本作「住」依宋本改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五经《別译》一四〇经 「驶」原本作「𫘝」依宋本改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六经《別译》一四一经 摄颂见《別译》卷八(大正二四二八上)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一二经《別译》一四二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五四经《別译》二三一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一三经《別译》二三二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一四经《別译》二三三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七四经《別译》二三四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七〇经《別译》二三五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六二经《別译》二三六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六四经《別译》二三七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六八经《別译》二三八经 《別译》二三九经 摄颂《別译》缺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七三经《別译》二四〇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五九经《別译》二四一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五一经《別译》二四二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五六经《別译》二四三经 「于后夜时」原本缺依明本补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五七经《別译》二四四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五五经《別译》二四五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五八经《別译》二四六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六一经《別译》二四七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六〇经《別译》二四八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七二经《別译》二四九经 《杂阿含经》卷四六(旧误编为卷三六)终 摄颂见《別译》卷一二(大正二四六一下)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一一经《別译》一六一经 《杂阿含经》卷四七(旧误编为卷二二) 《相应部》(一〇)〈夜叉相应〉二经《別译》一六二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一八经《別译》一六三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七经《別译》一六四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八经《別译》一六五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二五经《別译》一六六经 《相应部》与《別译》并即上经 《相应部》(二)〈天子相应〉九经《別译》一六七经 「汗」原本作「污」下同 「罗」原本缺依宋本补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一九经《別译》一六八经 「属」原本作「续」依宋本改 「怖已」原本作「怨悉」依宋本改 《相应部》(二)〈天子相应〉一八经《別译》一六九经 「跏」原本作「加」依明本改 摄颂別译缺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二一经《別译》一七〇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四六经《別译》一七一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二九经《別译》一七二经 「轮」原本作「转」依宋本改 「淤」原本作「乌」依元本改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二八经《別译》一八三经 《別译》一八四经 《別译》一八五经 《相应部》(一〇)〈夜叉相应〉八经《別译》一八六经 「狡」原本作「姣」依圣本改 以下《相应部》缺 《相应部》(二)〈天子相应〉二〇经《別译》一八七经后文《中部》(一四三)《教给孤独经》后分《增壹阿含经》(五一)〈非常品〉八经后分 《增支部三集》一二五经《別译》一八八经 「足」原本缺依元本补 「闻」原本作「佛」依元本改 《相应部》(二)〈天子相应〉二四经《別译》一八九经 《相应部》(二)〈天子相应〉一七经《別译》一八一经 《別译》一八二经 摄颂见《別译》卷九(大正二四四三上)次第小异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一六经《別译》一七五经 「十」疑「七」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二三经《別译》一七三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一七经《別译》一七四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二七经《別译》一七六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三〇经《別译》一七七经 《杂阿含经》卷四七(旧误编为卷二二)终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一经《別译》一八〇经 《杂阿含经》卷四八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二经《別译》一七九经 《相应部》(二)〈天子相应〉一五经《別译》一七八经 摄颂见《別译》卷九(大正二四三九上)「牟鋑及天女四转轮」三经与前三九——四一经相当次第有异依《別译》前一摄颂应在此颂后 《別译》二六九经 「后夜」原本作「夜后」今改 《別译》二七〇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四〇经与此经前分相当《別译》二七一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三九经与此经前分相当《別译》二七二经 「那」原本缺依宋本补 「娑」原本缺依宋本补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二二经《別译》二七三经 「有」宋本作「不」 《相应部》(二)〈天子相应〉二二经前文《別译》二七四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三五经《別译》二七五经 《相应部》(六)〈梵天相应〉一〇经《別译》二七六经《增支部十集》八九经《小部经集》三品一〇经《增壹阿含经》(二一)〈三宝品〉五经 「炷」宋本作「柱」 《小部经集》一品六经《別译》二七七经 「妬」原本作「姤」依宋本改 《別译》缺摄颂 《別译》二七八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二四经《別译》二七九经 《別译》二八〇经 《別译》二八一经同《中阿含经》(一三五)《善生经》之末节《长部》三一经《长阿含经》一六经与《中阿含经》同 「兴」原本作「蕃」 「循」原本作「修」依宋本改 《小部本生》二四三经《別译》二八二经 「路」原本作「迹」依宋本改 《別译》二八三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三四经《別译》二八四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三一经《別译》二八五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三二经《別译》二八六经 「无」原本作「死」依宋本改 「邪」原本作「耶」依宋本改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三八经《別译》二八七经 摄颂见《別译》卷一四(大正二四七四上) 《別译》二八八经 《別译》二八九经 「水」原本作「火」依清本改 《別译》二九〇经 《別译》二九二经 《杂阿含经》卷四八 《別译》二九一经 《杂阿含经》卷四九 《別译》二九三经 「转」原本作「能」依宋本改 《別译》二九四经 《別译》二九五经 《別译》二九六经 《別译》二九七经 摄颂见《別译》卷一四(大正二四七六上) 《相应部》(一〇)〈夜叉相应〉一经《別译》二九八经 「爱」原本作「受」依宋本改 《別译》三〇〇经 《相应部》(二)〈天子相应〉二一经《別译》三〇一经 《相应部》(二)〈天子相应〉一一经《別译》三〇二经 《相应部》(二)〈天子相应〉一二经《別译》三〇三经 《相应部》(二)〈天子相应〉七经《別译》三〇四经 《相应部》(二)〈天子相应〉二九经《別译》三〇五经 「阿」原本作「何」依宋本改 《相应部》(二)〈天子相应〉二六经《別译》三〇六经《增支部四集》四五经《增壹阿含经》(四三)〈马血天子品〉一经 「乐」原本作「染」今改下例 《相应部》(二)〈天子相应〉三〇经《別译》三〇七经 「世」原本作「天」依宋本改 摄颂与经文次第小异见《別译》卷一五(大正二四七八下) 《相应部》(二)〈天子相应〉三经《別译》三〇八经 「喜」原本作「善」依宋本改 「人」原本作「入」依圣本改 《相应部》(二)〈天子相应〉四经《別译》三〇九经 《相应部》(二)〈天子相应〉五经《別译》三一〇经 《相应部》(一)〈诸天相应〉五经《別译》三一一经 《相应部》(二)〈天子相应〉六经《別译》三一二经 《相应部》(一〇)〈夜叉相应〉三经《別译》三一三经 《相应部》(二)〈天子相应〉一四经《別译》三一四经 《相应部》(二)〈天子相应〉一五经《別译》三一五经 《相应部》(二)〈天子相应〉一二经《別译》三一六经 《別译》三一七经《相应部》与上经同 摄颂见《別译》卷一五(大正二四八〇上) 〈夜叉相应〉共一二经与《相应部》(一〇)〈夜叉相应〉相当 《相应部》(一〇)〈夜叉相应〉四经《別译》三一八经 《杂阿含经》卷四九中 《別译》三一九经近于《小部自说》一品七经 「住」原本作「在」依宋本改 《相应部》(一〇)〈夜叉相应〉六经《別译》三二〇经 《相应部》(一〇)〈夜叉相应〉七经《別译》三二一经 《別译》三二二经 《相应部》(一〇)〈夜叉相应〉三经《別译》三二三经 《杂阿含经》卷四九 《相应部》(一〇)〈夜叉相应〉五经《別译》三二四经 《杂阿含经》卷五〇 《相应部》(一〇)〈夜叉相应〉一二经《別译》三二五经《小部经集》一品一〇经 「断」原本作「除」依宋本改 《相应部》(一〇)〈夜叉相应〉九一〇经《別译》三二七经 「惛」原本作「眠」依明本改 《相应部》(一〇)〈夜叉相应〉一一经《別译》三二六经 《別译》三二八经《小部经集》一品九经 「何」原本作「阿」依宋本改 「魔」原本作「摩」依宋本改 此下两番问答重出应删然依《別译》问答应在此处 「所」原本作「前」依宋本改 「减」原本作「灭」依宋本改 「减」原本作「灭」依宋本改 「佛」原本缺依宋本补 《別译》三二九经《小部自说》四品四经《增壹阿含经》(四八)〈十不善品〉六经 摄颂「十二」经误作「十四」今改摄颂见《別译》卷一五(大正二四八五中) 〈林相应〉共三二经一四经以上与《相应部》(九)〈森相应〉相当 《相应部》(九)〈森相应〉四经《別译》三五一经 《杂阿含经》卷五〇中 《相应部》(九)〈森相应〉二经《別译》三五二经 《相应部》(九)〈森相应〉一经《別译》三五三经 「此」原本缺依宋本补 「止」原本作「正」依宋本改 「恼」下原本有「心」字依宋本删 《相应部》(九)〈森相应〉一一经《別译》三五四经 《相应部》(九)〈森相应〉一二经《別译》三五五经 《相应部》(九)〈森相应〉六经《別译》三五六经 《相应部》(九)〈森相应〉一〇经《別译》三五七经 《相应部》(九)〈森相应〉一四经《別译》三五八经 「且」原本作「宜」依宋本改 《相应部》(九)〈森相应〉三经《別译》三五九经 摄颂见《別译》卷一六(大正二四九一中) 《相应部》(九)〈森相应〉九经《別译》三六〇经 《別译》三六一经 「往」原本作「作」今改 「猗」原本作「倚」依宋本改 《相应部》(九)〈森相应〉七经《別译》三六二经 《相应部》(九)〈森相应〉一三经《別译》三六三经 《相应部》(九)〈森相应〉八经《別译》三六四经 「往」原本作「作」依宋本改 「害」原本作「苦」依宋本改 以下各经《相应部》及《別译》均缺 「练」原本作「兰」今改 「华」原本作「苑」依明本改 「方」清本作「力」 「过是」原本作「是过」依宋本改 「入」原本作「人」依宋本改 《杂阿含经》卷五〇
[A1] 十七【CB】一七【印顺】
[A2] 毘【CB】毗【印顺】
[A3] 毘【CB】毗【印顺】
[A4] 毘【CB】毗【印顺】
[A5] 毘【CB】毗【印顺】
[A6] 毘【CB】毗【印顺】
[A7] 群【CB】群【印顺】
[A8] 群【CB】群【印顺】
[A9] 颇梨【CB】玻瓈【印顺】(cf. 《杂阿含经》卷38(CBETA, T02, no. 99, p. 279, c2-3))
[A10] 启【CB】启【印顺】
[A11] 毘【CB】毗【印顺】
[A12] 毘【CB】毗【印顺】
[A13] 毘【CB】毗【印顺】
[A14] 十八【CB】一八【印顺】
[A15] 虻【CB】䖟【印顺】
[A16] 毘【CB】毗【印顺】
[A17] 毘【CB】毗【印顺】
[A18] 毘【CB】毗【印顺】
[A19] 毘【CB】毗【印顺】
[A20] 强【CB】强【印顺】(cf. 《杂阿含经》卷39(CBETA, T02, no. 99, p. 286, c10-11))
[A21] 群【CB】群【印顺】
[A22] 十九【CB】一九【印顺】
[A23] 毘【CB】毗【印顺】
[A24] 毘【CB】毗【印顺】
[A25] 毘【CB】毗【印顺】
[A26] 毘【CB】毗【印顺】
[A27] 毘【CB】毗【印顺】
[A28] 强【CB】强【印顺】
[A29] 毘【CB】毗【印顺】
[A30] 毘【CB】毗【印顺】
[A31] 毘【CB】毗【印顺】
[A32] 毘【CB】毗【印顺】
[A33] 毘【CB】毗【印顺】
[A34] 毘【CB】毗【印顺】
[A35] 毘【CB】毗【印顺】
[A36] 毘【CB】毗【印顺】
[A37] 毘【CB】毗【印顺】
[A38] 毘【CB】毗【印顺】
[A39] 毘【CB】毗【印顺】
[A40] 毘【CB】毗【印顺】
[A41] 毘【CB】毗【印顺】
[A42] 毘【CB】毗【印顺】
[A43] 毘【CB】毗【印顺】
[A44] 毘【CB】毗【印顺】
[A45] 毘【CB】毗【印顺】
[A46] 毘【CB】毗【印顺】
[A47] 毘【CB】毗【印顺】
[A48] 毘【CB】毗【印顺】
[A49] 毘【CB】毗【印顺】
[A50] 毘【CB】毗【印顺】
[A51] 毘【CB】毗【印顺】
[A52] 毘【CB】毗【印顺】
[A53] 毘【CB】毗【印顺】
[A54] 毘【CB】毗【印顺】
[A55] 毘【CB】毗【印顺】
[A56] 毘【CB】毗【印顺】
[A57] 毘【CB】毗【印顺】
[A58] 毘【CB】毗【印顺】
[A59] 毘【CB】毗【印顺】
[A60] 毘【CB】毗【印顺】
[A61] 鞞【CB】毘【印顺】(cf. 《杂阿含经》卷40(CBETA, T02, no. 99, p. 296, c17-18))
[A62] 毘【CB】毗【印顺】
[A63] 毘【CB】毗【印顺】
[A64] 毘【CB】毗【印顺】
[A65] 毘【CB】毗【印顺】
[A66] 毘【CB】毗【印顺】
[A67] 令【CB】今【印顺】(cf. 《杂阿含经》卷46(CBETA, T02, no. 99, p. 334, a23-27))
[A68] 启【CB】启【印顺】
[A69] 毘【CB】毗【印顺】
[A70] 二十【CB】二〇【印顺】
[A71] 毘【CB】毗【印顺】
[A72] 恤【CB】䘏【印顺】(cf. 《杂阿含经》卷46(CBETA, T02, no. 99, p. 337, a21-22))
[A73] 恤【CB】䘏【印顺】
[A74] 恤【CB】䘏【印顺】
[A75] 恤【CB】䘏【印顺】
[A76] 禀【CB】禀【印顺】
[A77] 胄【CB】胄【印顺】(cf. 《杂阿含经》卷42(CBETA, T02, no. 99, p. 304, b8-9))
[A78] 胄【CB】胄【印顺】(cf. 《杂阿含经》卷42(CBETA, T02, no. 99, p. 304, b10-11))
[A79] 梁【CB】梁【印顺】(cf. 《杂阿含经》卷42(CBETA, T02, no. 99, p. 304, b14-15))
[A80] 厕【CB】厠【印顺】(cf. 《杂阿含经》卷42(CBETA, T02, no. 99, p. 304, c12))
[A81] 厕【CB】厠【印顺】
[A82] 遍【CB】徧【印顺】
[A83] 烟【CB】烟【印顺】(cf. 《杂阿含经》卷42(CBETA, T02, no. 99, p. 308, b9-11))
[A84] 烟【CB】烟【印顺】
[A85] 群【CB】群【印顺】
[A86] 群【CB】群【印顺】
[A87] 群【CB】群【印顺】
[A88] 生【CB】牛【印顺】(cf. 案《大正藏》原作「牛」今依《高丽藏》作「生」(第18册742c3))
[A89] 毘【CB】毗【印顺】
[A90] 毘【CB】毗【印顺】
[A91] 毘【CB】毗【印顺】
[A92] 毘【CB】毗【印顺】
[A93] 群【CB】群【印顺】
[A94] 群【CB】群【印顺】
[A95] 群【CB】群【印顺】
[A96] 群【CB】群【印顺】
[A97] 群【CB】群【印顺】
[A98] 群【CB】群【印顺】
[A99] 群【CB】群【印顺】
[A100] 群【CB】群【印顺】
[A101] 群【CB】群【印顺】
[A102] 群【CB】群【印顺】
[A103] 群【CB】群【印顺】
[A104] 群【CB】群【印顺】
[A105] 群【CB】群【印顺】
[A106] 群【CB】群【印顺】
[A107] 群【CB】群【印顺】
[A108] 群【CB】群【印顺】
[A109] 群【CB】群【印顺】
[A110] 群【CB】群【印顺】
[A111] 群【CB】群【印顺】
[A112] 群【CB】群【印顺】
[A113] 群【CB】群【印顺】
[A114] 群【CB】群【印顺】
[A115] 群【CB】群【印顺】
[A116] 群【CB】群【印顺】
[A117] 群【CB】群【印顺】
[A118] 群【CB】群【印顺】
[A119] 群【CB】群【印顺】
[A120] 群【CB】群【印顺】
[A121] 群【CB】群【印顺】
[A122] 群【CB】群【印顺】
[A123] 群【CB】群【印顺】
[A124] 群【CB】群【印顺】
[A125] 群【CB】群【印顺】
[A126] 群【CB】群【印顺】
[A127] 群【CB】群【印顺】
[A128] 惭【CB】慙【印顺】
[A129] 互【CB】亘【印顺】(cf. 《杂阿含经》卷44(CBETA, T02, no. 99, p. 317, c14-15))
[A130] 毘【CB】毗【印顺】
[A131] 毘【CB】毗【印顺】
[A132] 群【CB】群【印顺】
[A133] 群【CB】群【印顺】
[A134] 群【CB】群【印顺】
[A135] 谄【CB】謟【印顺】
[A136] 毘【CB】毗【印顺】
[A137] 毘【CB】毗【印顺】
[A138] 毘【CB】毗【印顺】
[A139] 毘【CB】毗【印顺】
[A140] 毘【CB】毗【印顺】
[A141] 毘【CB】毗【印顺】
[A142] 毘【CB】毗【印顺】
[A143] 毘【CB】毗【印顺】
[A144] 毘【CB】毗【印顺】
[A145] 毘【CB】毗【印顺】
[A146] 毘【CB】毗【印顺】
[A147] 毘【CB】毗【印顺】
[A148] 毘【CB】毗【印顺】
[A149] 毘【CB】毗【印顺】
[A150] 毘【CB】毗【印顺】
[A151] 毘【CB】毗【印顺】
[A152] 毘【CB】毗【印顺】
[A153] 毘【CB】毗【印顺】
[A154] 毘【CB】毗【印顺】
[A155] 毘【CB】毗【印顺】
[A156] 毘【CB】毗【印顺】
[A157] 毘【CB】毗【印顺】
[A158] 禀【CB】禀【印顺】
[A159] 毘【CB】毗【印顺】
[A160] 毘【CB】毗【印顺】
[A161] 潜【CB】潜【印顺】
[A162] 强【CB】强【印顺】
[A163] 潜【CB】潜【印顺】
[A164] 毘【CB】毗【印顺】
[A165] 群【CB】群【印顺】
[A166] 群【CB】群【印顺】
[A167] 床【CB】床【印顺】
[A168] 床【CB】床【印顺】
[A169] 焰【CB】燄【印顺】
[A170] 群【CB】群【印顺】
[A171] 隣【CB】邻【印顺】(cf. 《杂阿含经》卷36(CBETA, T02, no. 99, p. 260, b24-25))
[A172] 强【CB】强【印顺】
[A173] 启【CB】启【印顺】
[A174] 强【CB】强【印顺】
[A175] 在【CB】住【印顺】(cf. 《杂阿含经》卷22(CBETA, T02, no. 99, p. 154, a6-7))
[A176] 毘【CB】毗【印顺】
[A177] 毘【CB】毗【印顺】
[A178] 群【CB】群【印顺】
[A179] 毘【CB】毗【印顺】
[A180] 毘【CB】毗【印顺】
[A181] 毘【CB】毗【印顺】
[A182] 毘【CB】毗【印顺】
[A183] 毘【CB】毗【印顺】
[A184] 搥【CB】槌【印顺】(cf. 《杂阿含经》卷48(CBETA, T02, no. 99, p. 352, b23-24))
[A185] 潜【CB】潜【印顺】
[A186] 毘【CB】毗【印顺】
[A187] 强【CB】强【印顺】
[A188] 强【CB】强【印顺】
[A189] 毘【CB】毗【印顺】
[A190] 毘【CB】毗【印顺】
[A191] 毘【CB】毗【印顺】
[A192] 毘【CB】毗【印顺】
[A193] 毘【CB】毗【印顺】
[A194] 毘【CB】毗【印顺】
[A195] 毘【CB】毗【印顺】
[A196] 毘【CB】毗【印顺】
[A197] 毘【CB】毗【印顺】
[A198] 毘【CB】毗【印顺】
[A199] 毘【CB】毗【印顺】
[A200] 毘【CB】毗【印顺】
[A201] 禀【CB】禀【印顺】
[A202] 毘【CB】毗【印顺】
[A203] 钩【CB】鈎【印顺】(cf. 《杂阿含经》卷49(CBETA, T02, no. 99, p. 360, a3-4))
[A204] 毘【CB】毗【印顺】
[A205] 毘【CB】毗【印顺】
[A206] 毘【CB】毗【印顺】
[A207] [-]【CB】贤圣乘正直【印顺】
[A208] 贤圣乘正直【CB】[-]【印顺】
[A209] 群【CB】群【印顺】
[A210] 遍【CB】徧【印顺】
[A211] 毘【CB】毗【印顺】
[A212] 毘【CB】毗【印顺】
[A213] 毘【CB】毗【印顺】
[A214] 毘【CB】毗【印顺】
[A215] 毘【CB】毗【印顺】
[A216] 毘【CB】毗【印顺】
[A217] 毘【CB】毗【印顺】
[A218] 毘【CB】毗【印顺】
[A219] 毘【CB】毗【印顺】
[A220] 毘【CB】毗【印顺】
[A221] 毘【CB】毗【印顺】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杂阿含经论会编(卷5)
关闭
杂阿含经论会编(卷5)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