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藏王松赞干布及继起的一些王朝事记
这里要说的是在一时间里,启开那正法导师解脱王释迦教主的大宝楼阁难以数计之门,并长伸其布施之手,将其中所有光辉灿烂的德、财、欲、解脱等四部财宝,都取出施给一切众生的那具足吉祥而希有功德之松赞干布王的史实。
「甘丹秘籍」中有颂词说:「从此转世数难量,往生善趣在藏疆。众藏王中示范王……」等语。又「墟书」中也有记別(预言的意思)说:「雪域『朗日』族裔中,王子松赞干布生。」正如这些无垢记別中所赞誉的那样,松赞干布王他是朗日松赞王配妃泽绷.枳玛脱迦所生的王子。正当一切智日亲释迦牟尼佛圆寂后一千五百零八年,岁次己丑(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六二九年)那年,王子松赞干布在慈固洲的宫中诞生。他十三岁时,就登上了父王的无畏狮子座,获得继承具足威力之转轮王般的权位。
那时佛的密意中,正念想着:在雪域的西藏作诸利益众生事业的当中,如能获得一位可以授权灌顶的人,那是再好不过了。瞬间,那具足吉祥功德的普贤菩萨立即以大宝瓶满盛净天甘露而请松赞王沐浴;阿弥陀佛以手摸松赞王的头顶而为王灌顶。一时出现难以述说的种种化现和奇观,以及无量的希有瑞相。松赞王继想到:如果在布达拉山(即普陀罗迦)顶,建一王宫并住在那里,将能使四方所有国王不由自主地都倾向自己;并且那八种自在富贵功德,都能应运而成。他想到这里,立刻启程来到格热地区。在格热的横道上他亲眼看见那里有自然现起的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吽),他当即沐浴净身虔诚祈祷!感得从自然现起的六字真言放出五色灿烂的彩虹,辉映到对面岩石上自然现起的观世音菩萨、救度母、马头金刚等佛像上面。观音等佛像复放出光明射照到六字真言上面。这样的光鬘往来交织,成为希有奇观。那时这种虹霓焕彩的奇观,为大众所津津乐道。松赞王继请来尼泊尔的一些有精巧艺术的造像工人,依照那自然现出之佛像的庄严神彩,精细雕出很清晰的身之所依——佛菩萨像,及语之所依——六字真言等。后来松赞王同妃眷等渐次来到布达拉山,他们在那里修建了好比把那帝释天宫搬到人间一样的雄壮悦目,又如日宫天女的月台那般华丽高贵的王宫。并将神变大军一起安扎在宫里。因此,边疆诸王耳闻到现在西藏地区中,有两头王神通无碍,能遣發神变大军,都心生畏惧!由于他们慑于藏王的荣威,都产生了一种非去拜谒一下藏王不可的念头。于是他们也就凭借西藏王宫新建之喜,尽情表示敬意,作词道贺。并派遣使臣前去馈送礼物,致书通好。松赞王对来使们,都一一给有覆书,并对他们谈了许多通好的话;还馈送了很丰富的物品,使他们都很满意地回归到各自的国土。从此,各国王对松赞王都油然生起了欢悦随喜之心。
由至尊观自在菩萨所化现的人王——松赞干布,对于抚育教导众生的一切知识来说,他那千百种智慧的光明,本来早已照彻一切黑暗,即使是丝毫的愚昧无知,也都已消除乾净。但是他为了适应浅慧众生的观感起见,而想到要掌握王朝的政治,和施行正大的法令,非具备有一切功德之本的文字不可。于是他派遣曾经获得文殊的加持,犹如清凉的龙脑露滴注入心中,把所有愚钝的烦恼,都早已消除的御前大臣,即图弥阿鲁的儿子名叫桑补扎,连同仆从人等,给了他们沙金一升及金钵等物,命令他们到印度访求学术界的权威导师,学习文字。他们启程后一路平安到达印度,就在婆罗门勒敬(音译)的座前,学习了三百六十四种文字;并在班抵达拉日巴生格(智狮子)座前,学习了「声明记论波尔尼经」,和比较易知的部分,即国王的论著「迦罗波经」;难知部分,即班抵达的论著「记论旃陀罗字经」、「邬拿地经」、「观世音二十一种经续」等。最后他们在婆罗门上师的座前,呈上一首颂词说:「我等与臣图弥氏,为学文字来印疆。所有师恩记心坎,谒师拜谢将离印。」
他们在婆罗门师前上了聊表感谢师恩的颂词后,就回到了西藏。从此大臣图弥同松赞王二人就住在玛汝宫内,不与外界接触。这样在闭关专学的三年当中,图弥将所学的文字和声明诸学,都讲授给藏王松赞。松赞王虽然已经学得精通透彻,但是他觉得这中间找不出与西藏常用的语音和字种来。他把这样的感觉告诉图弥后,图弥便至诚地祈祷文殊。由于那诚求加持的大悲甘霖润湿了他那如壤土的心灵,才發出苗芽般的藏文字体形象。由此结出了真实的果子,即从梵文十六母音字中,取用「咿、呜、唉、啊」四个母音字;再从梵文三十四个子音字中,去掉
等五个反体字,和
五个重叠字,以及
「迦叠侠」反书一字等的基础上,子音中补充了元音
「阿」字,又补充了梵语叫作唉迦、达摩、诺迦、姑玛罗、得遮婆罗、嚩雅婆罗等字句,它标帜着一、法、世间、童子、威光、乳等六义的
「迦、洽、稼、夏、啥、阿」(音译)等六个字。而制定出四个母音字及三十个子音字的藏文。后又仿照梵文
「伦遮」字体而创造出藏文的有头字——楷书;仿照梵文
「哇都」(音译)字体而创造出藏文的无头字——草书等书法。他还著作了常用八种正字法的论著献给藏王。同时他翻译了观世音二十一种显密法门等许多经典。这算是西藏最初翻译的正法典。松赞王想到正法获得这样的成果,是和图弥的功绩分不开的。因此对大臣图弥优礼厚赏。以此其他大臣对图弥大生嫉妒。于是大臣图弥作了一首词颂表示道:
以他所作的贤明无垢的事业,和他所表示的词语,如霹雳般顿将那些心怀嫉妒如山岩般的敌意击为齑粉。不过依他所说的词颂去仔细寻思,不难知道在那贤善祥和的时期中,一般臣僚对有才智的贤人,仍然是难免由嫉妒而产生冷言热语的。
于是松赞王凭借着这写作俱便之善轨文字的方便,在十善法戒的基础上,制定出敬奉三宝、修行正法、孝敬父母、恭敬有德、尊高敬老、诚爱亲友、利济乡人、心须正直、效法上流、善用财食、有恩当报、斗秤无欺、心平无嫉、不听妇言、和言善语、任重量宽等十六条正净的作人法规。那时,松赞王建立的事业,真如秋季晴空红日朗照那样的光明,又如持轭金山那样的雄伟。从此使西藏全境所有居住的人们,不止一次地欢庆他们获得增上善果和决定解脱的到来。说到这里,作一中间插曲来赞颂当时的胜业。听我道来:
继此,松赞王他知道若要安置众生于无上解脱中,须依靠一尊佛菩萨,才能有那样的助益。于是他依照很多天神之子从空中说出的预言那样,他从自己的眉间白毫变化出比丘「阿迦买玛底侠罗」,来作他的遣使。这一使者运用难以思量的神变力调伏了邬扎玛格萨王,使他归入佛教。同时他凭那超凡的神变力,又将国王格萨的兵马刹那间都运到海边的沙洲,挖出那沙土下面的「蛇心旃檀」树节,剖而取出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像。并从普陀罗迦取得「牛头旃檀」(珍贵的沉香)树节。他看见那海岛中的香草,及八大圣地的沙土,还有那尼连河的河沙等物中,都安住有无量诸佛菩萨。于是他取沙一包,及香草一束,还从那「具足莲轮塔」中取得一捧拘留孙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等三尊佛的「舍利」(即佛的灵骨)。化身的比丘将以上诸物捧持归来后,献给了藏王。继之由化身比丘依照本尊观世音从心间放光指示他的标帜,到尼泊尔迎请来「诃梨旃檀」(希有的沉香)树中的观世音菩萨像,随后,比丘仍旧合入于藏王的眉间去了。
又如「甘丹秘籍」中所说:「奉三宝王去藏疆,速依法行是藏王,调伏藏边诸邻国,迎我来此从大唐。伊人虽是无烦恼,我是世间『无漏光』(言如不堕生死的灯光),作彼王妃佳话扬。中原供田迎到藏,藏土中心作供场。」这样,大宝瓶中的记別甘露,到了那使众生获得解脱的喜筵中,而被应用它的时候,圣者菩萨作出最胜事业,入于似空中红日,光明普照的广大无边方便(即方式策略)中,而显示出「蹙额母」的化身赤准公主,年方二八,青春貌美,口出香气,犹如沉香。又在中原都城中,复显出「救度母」的化身文成公主,年届十六,容颜绝妙,具备美德,口出香气,犹如莲芳。这里西藏松赞王已祈祷本尊,而获得圣者菩萨的加持,从空中發出声音记別说:「当迎聘那菩萨化身的两美女作王妃。」于是菩萨化身的松赞王两眼放出光明,分別向东西方射去。他以无垢天眼,看见西方尼泊尔雅布雅迦大城中,那政教兼备,富贵圆满的国王尼萨玛枳学,有一位容貌美丽,令人悦意的赤准公主,并有珍宝财库,以及「日亲」释迦世尊八岁身量的佛像。他又看见中原具有万道吉祥门的大城中,那权威自在,统驭大地的唐皇,有一位天仙般的文成公主,并有赛得过毗沙门那样富足的宝库,以及蔗种释迦牟尼十二岁时的身像等,都是美满无瑕。他想:「如果我聘娶两公主为妃,由此中原、尼泊尔所有美满的物质荣华,都能如磁石吸铁般地吸收过来。不过以随顺世间一般人的习惯来说,我此时虽已成为边疆西藏的人王,但如果仅派使臣前去聘婚,是得不到对方慨然应允的。」想到这里,松赞王立即从右眼放光变化出具足相好的转轮王;同时变化出马宝、象宝、大臣宝、将军宝、妃宝、轮宝、摩尼宝等,以及作前导的四种军队,都一起来到了尼泊尔王宫的门前。由那变化出来的大臣宝用尼泊尔语说道:「我是圣观自在所加持,而示显为雪域西藏的人王。知道国王你有一『蹙额母』所化现的赤准公主,特来聘婚。同时还要迎奉应得的供像——释迦牟尼佛像、弥勒转法轮像、旃檀度母像等。如果得不到你们的应允,那你们这里,就将变为我雪域藏王的皇宫。」这样说后,尼泊尔国王和人民都惧怕起来,不由自主地应允了他们的要求。于是老父王对自己的赤准公主说:「我儿,你应聘往西藏去吧!」公主听了就在父王座前,上书禀道:
父王说了这赞美西藏人王、百姓、疆土等美德,来加强公主喜悦西藏的心情后,也就随顺了由西藏方面变化(是说西藏大臣非一般凡人,而是菩萨变化出来的)来的大臣宝的要求,和公主所陈述的理由,而将神圣的供养所依处——即由「帝释」作施主,并由那天神变化的塑工运用各种巧妙的手法铸造,由释迦世尊亲自开光授记(即对着像作法请神灵降入,并作预言)的释迦牟尼佛八岁时的身量像。还有那迦叶佛亲自作过开光加持的弥勒转法轮像,及自然现出的旃檀度母像和惹达罗得宝贝、达侠得哇宝贝、吠琉璃钵等,以及以七宝库为主要的一切用品等,都分赐给赤准公主,并对公主教诲道:
父王对公主说了暂时和永久两方面都有用处的教训后,便将赤准公主遣嫁到西藏去了。那时上中下三种士夫见有三种不同的境相:上士——诸佛菩萨所见的境相,是圣观自在菩萨和蹙额母两者相会,在那遍及虚空的光明朗照中,到达西藏而安住;中士——尼泊尔的王臣民众等所见的境相,是赤准公主坐着宝辇去到西藏;下士——西藏的庶民百姓所见的境相,是西藏大臣等统率五百马队,捧着吠琉璃铠甲等礼品,前去尼泊尔迎接赤准公主。于是松赞王在那种种隆重庄严的施设中,迎接自己的妃子,举行了盛大的喜庆婚礼,正式授给了赤准公主以王妃宝座的权威。并且将赐供的释迦牟尼佛等殊胜的各尊佛像,以及过去由化身比丘迎请来的那些佛像,都一并奉安在悦意的佛堂中,而以普贤供养云般的盛大供养来作供养。从此,松赞王就在距离佛像不过一枝箭远的地点设座安住下来,不再外出远走。这样一来,赤准公主体会到藏王虽是具有胜超人天的功德,但他对边疆各地和周围的兵马,是存有戒心的。所以他不出走,而只到王宫之外。因此,赤准心中生起了修建一座坚固王宫的动机。于是在红山那里,筑起三道围城,然后在围城当中,修起了堡垒式的宫室九百九十九座,又在红山顶上修起一座来凑足千座之数。这些宫室都以金铃、麈拂、珍珠网鬘、缨络等物装饰,显得十分壮丽,真与天宫相媲美。藏王和王妃的宫室之间,都以银桥和铜桥连接在一起。宫室的基地上竖有一千支尖端锋利的长枪,枪上系着随风飘动的美丽长幡。四面又有能收集一切财物资具的四门,各门之上是以穹窿的屋顶来美饰。外面利用低洼坑道做为跑马聚点的跑马埸,深二庹,宽十八庹,长三百庹。在坑道上面排列着木板,板上铺着厚砖。这样做的作用是,一马飞驰就有万马奔腾之声。总的说来,由于福德的力量,俨然是把罗刹王楞伽山主拥有的十项城,都搬到了雪域西藏的那般景象。
西藏王臣民众就在这样的美好环境中,享受不尽那五欲功德的时候,菩萨化身的松赞王,他继续准备往东方去聘娶那唐皇的文成公主。于是松赞王从左眼放出光明,如同过去那样变化出转轮王和七宝等,来到中原大唐皇宫的白色宝石门前,由那变化的大臣宝用汉语说道:「我是大悲观音所化现的藏王,前来聘娶你那救度母所化现的文成公主。同时还要迎供那尊赐送的释迦牟尼佛像,以及各种宝物。如不应允所求,我就要来进攻中原。如果应允所求,从此以后,汉藏和睦,不起争端。」这样说后,中原的君臣人等心中很是惧怕,也就答应了藏王的要求,而命(文成)公主出嫁到西藏。(文成)公主虽是禀明她不愿远离亲爱的骨肉,而去到那政教完全不同的地区去,但是由于唐皇胜不过藏王化现出来的转轮王所表现的胜策和威光,所以对公主所禀的话,也就不作考虑了。这时文成公主只好再次请求说:「如果命儿出嫁到西藏,儿请求赐我释迦牟尼佛像,以及为了镇守那野地边荒的西藏地区,和所有凶恶的神魔鬼怪起见,而需要的占卜、历法、星算诸术的图书等。并请赐儿能满意愿的财物和用之不尽的珍宝等。」唐皇允如所请,将财物分赐公主而吩咐道:
唐皇对文成公主教诲了许多政教双方都需要的话后,也就遣嫁公主去到西藏作藏王妃。那时發现有三种不同的境相:第一种十方诸佛菩萨所见的境相,是由那大悲光明發出的神力劝动观世音菩萨和救度母,为饶益于西藏,双双起驾而赴藏;第二种中原的人众所见的境相,是公主前往西藏作菩萨化身的松赞王的王妃;第三种西藏的民众所见的境相,是藏王派遣智勇双全的大臣嘎等一行多人,捧着吠琉璃的头盔等礼物到中原唐皇的王宫前聘娶文成公主。唐皇和后妃、太子、公主等人本来不愿将文成公主许给藏王,他们暗地商量把文成公主许给另一大国的国王。当时的内幕情况是,因为有印度法王、波斯财王、格萨军王、美色市王等人都羡慕唐皇敬信佛法,后妃享有荣华,太子爱好武艺,文成公主又是花容玉貌的美丽,因此都分別派遣使臣前来中原,争聘文成公主为妃。那四国所派的使臣共有五百人之多,都不约而同的到了唐皇的宫前。中原方面大都不喜欢西藏,但是碍于法理不能表现有憎爱偏私之心,他们便有意弄巧地说道:「我们要试试看使臣中,那一国的使臣智巧,就将公主嫁给那智巧者的国王。」于是他们拿出一块唐皇那依附着神魂的绿松石来,松石有两个穿孔,有一穿孔在石的边沿上,另一穿孔在石的当间,两孔相通的线路,又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如装饰品的层次(有回旋多层的曲线)。他们说:「谁将这绫绸穿过绿松石的眼孔,就将公主给他。」于是那些国家的使臣们,经过多天的工夫,想尽各种方法,也未能穿过。而西藏使大臣嘎在中原当地捕捉了一些蚂蚁来喂养,从中挑出一只大拇指头宽度的蚂蚁来。他用细丝的一端系在那蚂蚁的腰部,丝的另一端拴着绫绸,然后将蚂蚁引进眼孔,随即用口对着眼孔吹气,等到那蚂蚁走出了眼孔,绫绸也随之而出。他们解决了这一难题后,请求将公主赐婚藏王。但是中原方面仍不乐意许给西藏,而故意刁难说:「仅只这桩事算不了什么,我们要考验的事还没有完。」于是他们又拿出母鷄雏鷄各一百只,要求辨出各自的母和雏来;又摆出很多根圆木,要求辨出木的根梢来;又要每人在一天当中,须吃完一整只羊的肉,同时揉好那只羊的皮,并饮完一大瓶酒而不醉等许多极难的斗智竞赛。智巧的藏使大臣嘎用酒糟诱鷄法辨出了各自的母和雏;用顺流放木法辨出了木的根梢;用轮流食作并进法,将羊肉和羊皮分开堆列起来,每一小块肉上沾一些盐渐次取食,也就将肉吃完;同时从排头起每人依次传递羊皮都揉搓一下,这样轮搓就将羊皮全数揉好;又用一小酒器盛酒,而依次轮饮也将酒饮完而未醉。其他国家的使臣们都未能将各项竞赛做好。但是藏王仍然没有得到唐皇的许婚。有一天晚上,骤然敲起大鼓,传令说:「唐皇有令,要所有使臣,马上都到皇宫里去。」藏使大臣嘎一听到鼓声,心中知道定有蹊跷。他将到皇宫的时候,先在自己的住室门槛外面上边,用朱色画了一支金刚杵,在门槛下边画上了一个卍字。凡是他所经过的其他门上,也都画上一个记号,而直达宫内。唐皇吩咐道:「今晚你们各国使臣,谁能不走错路而直达自己住处的,就将公主给谁的国王做王妃。」其他的使臣都走错了道路,唯独藏使大臣嘎他举起灯照着事先画好的记号走去,很顺畅地到达了自己的住室。可是唐皇又传下令来说:「明天在广场上,将集合三百名年轻的美女,到时谁能在三百人中,认出公主来,就将公主给他的国王。」藏使大臣嘎原来就熟识一个汉族女人,为了不上他们的圈套,他给了那女人一些偿金,先将文成公主的身形体态都探得一清二楚,牢记在心里。到了第二天早晨,其他国家的使臣们,都只看外表的装饰和容貌,挑走了一些美女,而西藏的使臣们却胸有成竹地把彩箭插在文成公主的衣领上而引出广场。那时公主表现出不乐意的样子,而藏使大臣嘎却是无限欢喜!继由藏使让.土弥和枳.色汝贡通二人抬着公主而唱道:
听了他们这样悦耳的歌声,公主也就宽心了。唐皇在送別公主的时候,由于听信了枳.色汝贡通因嫉妒大臣嘎而进的谗言,立即命令大臣嘎留驻在中原内地。藏使大臣嘎也就只好遵命驻下来。这样,唐宫里的人们才放下了心。他们为了要给后代遗传这一藏使的机智种子,特选了一名美丽的青春少女给大臣嘎做夫人。大臣嘎故意装作有病的样子,不和那美女接近。于是他们便想出许多有益的药物和饮食来治疗大臣嘎的病,例如用绸缎烧灰,檀香木煅炭,取用羊的脾脏血等。这些于事无益的事情,大臣嘎故意让他们去作,令他们对他生起厌烦。他又想出使他们把青稞炒熟后拿去播种等许多巧计,来打击大唐皇朝。最后他依靠自己安排的巧计,获得返藏的时候,找到了一个乞丐。他托这个乞丐,把一封信寄给公主一行人等。他信中写道:
这样大臣嘎含沙射影地写出了他在中原作了打击大唐的事,和他用计脱离了困境,将要赶上公主一行人等的蹊跷话之后,托人将这封信寄到公主一行人那里。
继此大臣嘎借口他的病,是因西藏本土的诸神不悦而得的。因此需要用些物品来祭祷诸神。在这样的借口下,他取得了红头黄骠马和用盐腌制的肉乾等物后,立即逃到那能看得见遥远的西藏高山的地方。那时后面来了四名追缉的力士,大臣嘎只好先将肉乾拿来招待力士们,力士们吃完后口渴难忍,因此,喝了很多的酒来解渴。等到力士们都喝得烂醉如泥的时候,大臣嘎很快的将力士们骑来的马,用绳拴着马脚,同时将力士们的武器捣毁。然后他骑上了红头黄骠马,一面走,一面唱道:
据说他这样边走边唱着,而在寨门前,赶上了公主一行人等。大臣嘎就这样运用以上所说的各种智巧方便,终于使文成公主成为藏王松赞干布的王妃。说到这里,写一中间插曲来赞颂当时那样的盛事。听我道来:
文成公主一行人来到了拉萨,由于她是菩萨的化身,对于那分布在拉萨各方面的一切人众,她是有许多不同的看法。特別是她从北方来的时候,由于她精晓星算、风水等术,她观察西藏的地形,如一罗刹魔女仰卧的形状。她知道须要在龙宫的上面,奉安释迦牟尼的佛像来作镇压才好。于是公主就在那里暂时安置佛像,四面竖立起柱子,周围围绕以庄严的绫幔,并且不断地奏起如千闼婆(天界乐师)琵琶的妙乐来供养释迦佛像。这样一来,尼泊尔赤准公主心想:为何有这般乐声呢?于是她来到王宫的屋顶上面探望,發现是文成公主一行人等。她便心生嫉妒,故作障碍,不让藏王和文成公主见面。这时大臣嘎商得一计,他对尼泊尔赤准公主说:「文成公主精晓中原星算、风水等术,在建筑佛寺的时候,对于观察地理风水等方面的事项,须得问她一下才好。」于是借着这样的方便,促成了松赞王与文成公主的相会。当他们开那庆祝藏王汉妃相见而赛过天帝荣华的大会时,王妃赤准说道:
据说妻妾之间發生了以上一段争论的史话后,王妃赤准便同松赞王商量修建寺庙的事宜。松赞王说:「由妳侭量往好的方面修建吧!」她依照松赞王的吩咐,当即在山前的草原上修建庙宇。不幸的是,白天所修的建筑物,晚间即遭鬼神捣毁。王妃只好命一女仆随带沙金一升作为供礼,请求文成公主推算细察建庙的地理风水。文成公主以中原的「八十种五行算观察法」细推观察,知道雪域西藏的地形,俨若罗刹魔女仰卧的形状。娥圹湖恰是罗刹女的心脏;红铁山好似那罗刹女心骨的形状。所幸,湖的上面已决定奉安释迦牟尼佛像,而红山顶上已建筑有王宫来作镇压。她进而继续观察那周围的地理,發现周围的地理兼有功德和过患。功德方面是:东方的地形像竖起的灯炷;南方的地形像宝塔;西方的地形像在曼遮(圆形的坛供)上安放一螺杯的形状;北方的地形像盛开的莲花。特別是还有四座圣山,在其环绕的山脉中,那梁正澎迦山像一把宝伞,玛仲山像条金鱼,冻喀山岩像朵莲花,其山阴的积冰又像白螺,仲赞山像一宝瓶,裕巴山像吉祥结,澎迦山像一宝幢,帐普山岩像一宝轮等,共为八吉祥相。此外,迦喀山、须巴山梁、惹喀山岩、爵姆色山等是金、银、铜、铁等四大宝藏。还有东面的达迦冻峨玛(意为笑面虎下区)、南面的裕住章翘(意为青龙净水)、西面的嘉底布冻(意为鷄雏面)、北面的汝白拔喀(意为龟形磐石)等。总的说来,天如八辐轮相,地像八瓣莲花。在这样殊胜的地形上面,修建寺庙,是有圆满功德的。过患方面是:东方的切玛山形(沙山)像罗刹女的阴部,南方的地形如蝎子抓食,西方的岩形如魔鬼巡视,北方直达梁多地方一带的山形,如象群的战阵,东南界为凶神游地,西南界是恶鬼聚处,北方是部多(魔鬼名)的卧处。此外,还有贡巴山形像摩竭鱼(即大鰐鱼)吸引和吞食螺状,朗峨伽(意为天门开处)的窄狭天空,像一把利剑,萨峨伽(地门开处)的地形,像一猪鼻等,都是恶劣的风水。
镇压这些恶劣风水的方法是:首先由松赞王和两位王妃一同到吉学地区梁正村的拔邦喀(圣地)修(镇伏)法,他们修到發现有灵感的征兆后,随即作了那镇压罗刹魔女和其他魔怪的事项。即是在罗刹魔女的左肩上建察珠寺,在右足上建章丈寺,在右肩上建噶察寺,在左足上建仲巴江寺等,这是镇压四边的四大寺。又在魔女的右肘上建贡波布曲寺,在左肘上建脱扎空厅寺,在右膝上建绛真格杰寺(慈云宏善寺),在左膝上建江扎冬哲寺等,这是再镇压的四大寺。进而又在魔女的左掌心上建康隆圹度母寺,在其左足心上建坝卓杰曲寺,又在察日区建智慧度母寺,在昌巴区建弄伦寺(镇风寺)等。以上是镇压左右两翼的各寺。如上所说,在其余的一些恶劣风水的地面上,分別建筑了佛塔、石狮、大自在天像、大鹏、白螺等来改变风水。据说在这以后,随即填平湖面,在其上面修建佛殿,把从中原和尼泊尔迎来的诸佛菩萨像,都供奉在那佛殿里。从此,佛教也随之而兴盛起来,直到后来的藏王叔侄诸王朝的各个时代,各寺庙的僧伽大众,和显密教法的说修事业,仍然是兴盛不衰。
据说填湖一事,由于往来传话的女仆将操作的先后程序传错,有一些话也颠倒误传,以此影响到王妃赤准用羊驮运泥土倒入湖中时,只见湖水浑浊,而不起填实作用。因为建庙的方法是文成公主教导的,所以赤准认为这是文成公主出的坏主意,于是她便将这种情况向松赞王陈述。松赞王听了,当即向旃檀观音像祈求加持。同时他的右眼放出光明,照得那内湖的湖水泛滥了起来。他马上同王妃赤准来到湖边,脱下他的金指环向空中抛出,同时祷祝指环落在那里,即在那里奠基建寺。祷祝后指环坠入湖中,顿起霞光,交织成网,遍布湖面。于是松赞王吩咐道:「王妃赤准,你随那光网现起的地方,命尼泊尔石工们就在那里下石吧!」赤准马上依照藏王的话去做,才得以砌成了一座塔形的石碉。为了避免水灾和火灾,特用金刚泥涂抹所有的木材。在密布堆积的木材上面,铺列生铁铸瓦。铁瓦的接缝处,又用响铜熔化的烊水填灌,使其牢固。在它上面又重叠地盖上大砖和粘土。这样才把那内湖填实。估计在法王松赞干布二十五岁的那年,岁次癸丑(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六五三年),虽建好了神变寺的殿宇基础,但因未能照着事先文成公主推算的那些解术来进行,以致新筑起的佛教基础,又被鬼神捣毁。因此,才又认真地阅读文成公主所作出的各种推算作法的详文。松赞王听了那精细的算法,心中大喜!就在吉学梁正地方名拔邦喀的磐石上,用红炉铁水灌凝的大砖,建筑起九层高的碉堡,四面都用铁链紧拴使其牢固。然后修法禳灾,修到第七天时,感得怙主三尊从空中降临,说道:「藏王你所發的宏愿,当获成就。我是你的一切宏愿,将不难获得成功的作证者。」这样说后,怙主三尊也就融入于岩石中去了。而岩石上也自然地现出了怙主三尊的像。后由尼泊尔雕工照那自然现出的怙主三尊的神采雕刻出来的像,至今还依然存在,为众目所共睹。继此,松赞王运用神变变出许多化身,修建了十二座名为「不变光明」的佛殿。松赞王他又想到:如果想摧伏一切凶恶神怪魔军,必须塑造一尊和自己身量一样大小的大悲观世音菩萨像。于是他预备好了最上「蛇心旃檀」的末子、八大圣地的土、尼连禅河的沙,以及用黄牛乳拌和的粘土后,即命尼泊尔塑工泽哇来塑造这尊观音像。泽哇遵命塑造好了一尊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像,松赞王对塑工泽哇说:「这尊像塑得很好,但是我现在想把旃檀观音像和佛塔都装进这像的心间去。」松赞王刚一说完,那新塑好的十一面观音像顿时把左脚上的下衣襟撩到膝上,从足心放出光明作迎请。那旃檀观音像和塔,于是慢慢地融合于塑像自身的心间去了。
有一天,松赞王看见那对着神变寺墙壁西南角上的獐园中,有许多鬼魔神怪在那里集会,其中有一名叫贡波堆弥舍的鬼魔说道:「我们要杀害皈依所谓佛、法、僧那些人的性命;要捣毁过去所修的佛庙;要对修行佛法的人传播瘟疫;要使西藏疆域中發生荒年。」藏王看到这样的情况,当即在自然现出的大悲观音像前,虔诚祈祷,敬求加持。以此感得那怙主观音微笑的颜面上放出光明而变成火焰;那显现忿怒的颜面上放出光明而变成马头金刚和甘露漩明王。这些忿怒明王和火焰如流星般地飞到鬼怪集会的那里,鬼怪顿时逃散。而由神变威力發出那浩刼般的烈风猛火将所有凶恶鬼魔,都驱逐到海洋之外,从此消失了踪影。又在那明月园中的岩石上,也自然现出了阿弥陀佛、观音菩萨、马头金刚等三尊像来。藏王又命尼泊尔塑工当即依照原像神采,清晰地雕刻出那些佛像来。传说此后松赞王复变出难以数计的工匠,在那细雨蒙蒙,如烟似雾的天时中,修建神变寺(即大昭寺)下边的诸佛殿。第二天清晨,那变化出来的工匠们正在做工的时候,王妃赤准亲自来敬酒。有一女仆从门缝往里面窥视,看见王妃正向一位头缠丝绸巾,比一般人魁梧高大的人敬酒,她便笑出声来说道:「哈哈!这完全是变化出来的啊!」由于她这一惊扰,松赞王的目光随之散乱,以致影响那些变化出的工匠,他们手中所操的斧子顿时跑口,而误砍了一百头雕狮的鼻头;他们手中所操的凿子顿时跑口,而误凿了一百个窟窿;手中所操的锯子也顿时跑口,而误锯了一百根柱角。当天晚上,盖完了下边诸佛殿的屋顶。王妃赤准又从尼泊尔召来很多手艺精巧的工匠,修建拉萨神变寺的所有上院殿堂。与此同时,文成公主也从中原召来了很多良工巧匠修建惹谟伽神变寺。在这样大悲观音化身的松赞王及王妃等运用智慧神变之下,而完成了神变大寺的工程。从此在日光长久普照的大地之上,建立起了所有众生能生利乐的神圣之门(是说佛教的这些建筑,是使众生能生利益和安乐的门径)。
继此,松赞王刚准备迎请那自然现出的大悲观音主侍各尊像,到神变寺北殿中去安置供养,就在当天晚上,观音主侍各尊像自动经由王宫天窗降临到神变寺的北殿中去了。第二天清晨,松赞王同宫眷等正想迎请佛像的时候,才發现观音主侍各尊佛像忽然不见。松赞王心中正在疑惑的时候,有一化身鹦鹉说出了昨晚观音主侍各尊像自动走出的情形。松赞王这才知道各尊佛像实际没有失掉,心中大喜!于是兴办起那胜超人天一切实设意显的无边供养云鬘的供事。从而使那云鬘成为供养甘霖来润泽自我所作的善业苗芽,而使具有善缘的众生能获得成熟的佳果。估计在拉萨神变寺的中间佛殿内,供奉的是不动佛为主的九尊佛像;右边佛殿中,供奉的是阿弥陀佛为主的九尊佛像;左边佛殿中,迎请来弥勒转法轮像供作主尊,以八尊度母像作为侍尊;南边佛殿中,迎请来不动金刚像供作主尊,而以忿怒明王及具力药叉等像在周围围绕供作侍尊;在北殿中,供奉的是自然现出的大悲观音像主侍三尊。在这三尊像的上方,雕塑有六字真言、不空绢索佛、观自在菩萨、世间自在、马头金刚、甘露漩明王等像。又雕塑有二十首龙王、喜龙王、安止龙王、夜叉罗迦姑毗罗、五髻千闼婆、吉祥天女等像。这些像都表现出各自有所策动的神态。此外,又在寺壁上,绘有难以数计的笨教和传奇中所现出的各种事迹以示庄严。至于惹谟迦神变寺中,则以从中原迎来的释迦牟尼佛像为主的各尊佛像奉安在这里。这样,在这大悲观世音菩萨之希有神圣刹土——西藏疆域中,展现出那「和威」两种诸佛菩萨海会曼荼罗轮,有如那五彩虹霓环抱雅穆河畔那般的美丽夺目,光华灿烂,能令无量众生,一获瞻仰,心不厌足的三宝圣像,供满在庄严的拉萨神变两大寺中,而举办了开光欢庆法会。会中陈设了种种殊胜供养。同时松赞王及王妃臣民等,都手持花鬘和一切供品以供养诸佛菩萨。在他们虔诚祈祷,發起宏愿之力,而引生空乐无別之境,在双入不变殊胜空性中,任运现起无量宫殿,殿中复现「和威」两种诸佛菩萨,如在广濶晴空往来无碍。从此清凉大地——西藏各方隅,行见我佛圣教,犹如百叶白莲盛开,芳香四溢,藏民大众犹如蜂群(闻香而来),皆大欢喜,载歌载舞。歌声远扬,上至有顶响彻不息。说到这里,作一中间插曲来赞美当时的盛况。听我道来:
因为中尼两妃都没有生育子女,松赞王复娶汝容妃、相熊妃、茂妃等。汝容及相熊两妃仍未生育子女。松赞王复建扎拉寺及廷布阁寺,茂妃才得以生下王子,名恭日恭赞。于是在形似圣度母身形的山上,修建了吉祥耶巴寺,作为茂妃与王子母子二人应分得的供佛处所。恭日恭赞王子到十三岁时,获得授权继登王位。他的元配阿夏妃名柯爵茂杰赤迦底侠,所生王子为芒松芒赞。恭日恭赞王到十八岁时就逝世了。他的陵墓修建在敦喀达地方。因此,老王松赞干布复行掌管王朝政事。
松赞王为了使那凶恶顽强的人们,都入于纯正的法治中起见,他在迦日喀(铁围山)不断地运用神变显现对一些凶恶顽强的人,处以挖目、斩首、断肢等酷刑来警戒。这时,有一黎域沙弥因根据藏王中有大悲观音化身的记別,而特意来到西藏。他一见在那斩首、断肢等酷刑下的种种惨状,心中大生反感。松赞王为了消除沙弥所生反感,特別为他显现阿弥陀佛,令他饱餐正法甘露。并显现神变使沙弥刹那间到了故乡黎域。又在察珠地方的五峰塔前,有一衣装褴褛的僧人,沙弥对僧人顶礼说道:「我想起有一西藏王所显现,而向你下拜,你能不奇怪吗?」那僧人听他这么说后,运用神通将五峰宝塔抛在空中,待塔下落时,承接在指端上面,说道:「这也能不奇怪吗?」他答道:「这算什么,那王对我曾显现阿弥陀佛啊!」这样一说,那僧人当即用弯刀剖开胸膛,从中现出三十五佛等难测的神通。
继此松赞王在绘有叶纹的柱中,秘藏了一些正法典;在生格那乘(牧狮者)及住恶金(蛇首)两地区中,秘藏了一些威猛明咒(即密宗一种咒语);在奔巴金(具瓶)地区,秘藏了一些珍宝;在禄康(龙室)地区,秘藏了「龙王秘藏」,及「惹达罗得哇」宝贝;在曼荼罗的下面,秘藏了达侠宝贝,这宝贝用上好绫绸封卷,外用蛇皮包裹。还在门槛附近,秘藏了吠琉璃钵等物。他又对一些具足贤善因缘的人们,开示了大悲观音、马头金刚、阎摩德迦等许多本尊甚深密法,及未来记別。他还对全体官民训示了很多教言,而且大半都笔录了下来。大臣们依照松赞王的吩咐,把这些教言笔录,都秘藏在财宝库和马头金刚的脚底下。
藏语「通谟」(意为共通)即庚戌年(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七一〇年),有一些有缘的人们所见的境相,是松赞王同中尼两妃他们三人来到神变寺北殿,三人化光构成光幕而入于大悲观音像的心间去了。茂妃赤姜埋怨说道:「唉!藏王和两妃,你们三人就这样而去!抛下我一人怎样来办理西藏人民的事呢?」当她發出埋怨声的时候,松赞王从那大悲观音像的心间,而赤准和文成公主则从观音像的两乳部探出头来对茂妃说了一些指示的话。从那时起到现在癸未年(清太宗崇德八年,公元一六四三年),已经过了九百三十二年了。传说当时自然现出的大悲观音像从心间放出如秋天皎洁的月光,照彻了神变大寺的内外各处。那光明从而催动马头金刚、救度母、药师佛、弥勒转法轮像(两手作转法轮印)、不动金刚像、痣积金刚像、无量光佛、燃灯佛等像的心间也發出彩色光明,辉映交织,充满神变寺的一切方隅。以此后来共称为「放光八像」。因为那时只有名叫大鼻子的大臣同茂妃两人在寺中,以致引起相继来到寺中集会的人们的怀疑。他们说出了以上那些境相,同时图弥大臣也对大众说明了黎域沙弥和察珠乞僧的那些故事,都是松赞王所显现的神变。这样说了以后,众人方才去掉怀疑而生起谅解。但是在一般藏民所见的境相中,则是有一女仆带来一种传染病传染了尼泊尔的赤准公主,再由赤准传染了松赞王和文成公主。因此,松赞王和中尼两妃他们三人便都在澎裕地区的沙谟贡(古康区一地名)逝世。继后把他们的尸体迎到雅垄穹杰地方,安葬在新修建的陵墓里。
法王松赞干布在位时,他修造了能依的佛像、佛经、佛塔等,和所依的许多寺庙;翻译了佛的正法——佛经;创立了闻、思、修等很好的规则。因此,我们西藏人应当认识松赞王的恩德,比那如意摩尼宝还要殊胜超越。因为如意摩尼宝纵然充满所有大地和一切方隅,也仍然得不到解脱轮回的方便。法王索朗扎巴(福称)所谓「松赞王在位时,佛教才获得开始建立」的说法,这在史实文书丛中,都缺乏他这种说法的详细根据,他仅以一些推测来臆造,那未免是一种过正之言。其次,据松赞王的遗训和记別中所说的来看,有未来住持佛法人士的悬记,特別是预示将来对神变寺虔诚礼敬难以数计的大德正士的悬记。在这些特別的悬记中有这样的一首记別说:
这一记別的含义,是预言宗喀巴大师将在东方宗喀地方诞生,他具文殊心要(即善慧)的名称,他将改变释迦牟尼化身佛的相貌(即文成公主迎到拉萨的释迦像)为报身佛的容颜,并作出神变的盛大供养等语。这确是现量成立为宗喀巴大师而授的记別。但是,却被巴窝朱纳泽哇(勇士经鬘)将上面的记別改为「菩萨将于东南生」的字句,而说成是为达波.贡波楚称(怙主戒)而授的记別。这是巴窝他自己被世间八风的浊酒所迷醉,又被那严重的偏私翳障遮蔽着观察取舍的目光,昏迷颠倒,而作出那种恶劣的事情。因此,虽是他自己和不少随声附和者乐许那种怪话,但实际上他们正如智王文殊怙主萨迦.班抵达所著作的「萨迦格言」中所说:「在那坏主意的行动中,他总想自己的努力能得到好处。这好比那啃骨头的老狗,骨尖刺穿上腭而出血,还想尝到那骨头的滋味。」所以这在有智慧的人们略加观察的时候,本来就不值得一笑。还有那出生于业区博哩地方的贡波楚称领波他也对于善巧者所说的记別,擅自修改。然而,他出生的地方,是众所共称的南方地带,并非预言所指的东方。这样的作风,表现出修改者自己是个愚人。因此更用不着去考察他所说的其他一些词句的好坏了。此外,对于松赞王化现光明融入于大悲观音心间的那一情节,在一些反覆演说的旧传奇故事中,表现出缺乏抉择自他宗义的智慧,而是一种无用的废话。以此一些愚昧的人可能把那些废话,赞许为正经的。但是具智的人们没有理由去追踪附和。这好比呕出的秽物,虽然也有猪狗会去吃它,可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是绝没有谁去试尝的。
继后,由松赞王之孙芒松芒赞掌管朝政。那时,中原方面得知菩萨化身的松赞干布王逝世的消息,于是發兵西征。当中原大军抵达拉萨神变寺前的时候,神变寺中供的痣积金刚(亦称秽积金刚)像突然放出许多神变兵马,将中原大军击溃而逃遁。大臣嘎为了报复这一战役的仇,率领十万藏兵消灭了中原军队。大臣嘎也不幸在这一战役中牺牲了。这以后,突然又有了中原方面的兵马声,于是将释迦佛像放在神变寺南边有镜的门内,并用泥把这门封起来,在泥封的壁上绘画了一尊文殊菩萨像。果然不久,中原兵马又卷土重来,纵火烧毁了普陀罗迦宫。他们虽然未能搬走释迦牟尼佛像,但却将不动金刚像搬走,搬到约走一个上午路程远的地方才放下。藏王芒松芒赞到二十七岁时,在后藏坝朗岗地方逝世。他的陵墓修建在贡松王陵的右侧方。芒松芒赞王元配卓妃察窝赤玛隆,所生王子为堆松芒波.杰弄朗楚季嘉波(风天神变王),他是在父王芒松芒赞逝世几天之后才诞生的。当堆松芒波王在位时,曾出现名叫峨.仁那纳波(长黑)的力士,能举起小象;又有名叫峨岭岗的力士,能举起牦牛;名叫伦绛称(镇伏幢)的力士,他射出去的箭镞,能射断鹞鹰的腰;名叫魏阁东赞的力士,他的箭能射达目力所及的距离三倍那样远的地方;名叫廓.雅穹(小牛)的力士,能以整个鹿皮盛满沙土,举过头顶而作旋绕;名叫爵若仲学的力士,能将奔驰下坡的野牛,倒拽上坡;名叫洛伦赤顿玉敬的力士,能将跳崖的马拖上崖来等共有七大力士。堆松芒波王死后,他的陵墓修建在芒松王陵的左侧方。堆松芒波王元配青妃赞姆朵格,所生王子为赤德朱敦.梅阿冲,在敦喀宫中诞生。这一王子获得其高祖松赞干布法王写在铜牌上的记別说:「从今再传五代,我的王孙中,名中有『德』字的人在位时,正法将兴。」以此他知道这记別中所说的王孙,就是他自己。于是他派使者到底斯雪山,迎请班抵达桑杰桑哇(佛密)和桑杰细哇(佛寂)二人。这次虽然未能如愿把他们请来西藏,但所幸去作迎请工作的使者们在那边学习诵读经典,已把五部大乘经典都忆持在心中。他们回归西藏后,作出五部经卷,并建立了供奉的庙堂:即扎玛正让寺(红岩妙喉寺)、扎玛汝格寺(红岩洞寺)、桑喀扎寺(密岩寺)、青波纳惹寺(鼻剑寺)、玛萨贡寺等五座寺庙。又从中原广西(音译)方面依据汉文译出藏文「金光明最胜大乘经」、律中的分辨教义,和医方明类的一些典籍。又从黎域迎来一些出家人,当时对这些出家人,虽是做到恭敬承事,但是西藏人却没有从之而出家的。那时又从青哇达哲那里,获得一颗最特殊的宝贝——绿松石。
梅阿冲王配妃江谟赤准,所生的王子名叫江察拉本。这位王子长相很是俊美,因为在西藏找不到能够配得上他的美女,只好派遣使臣到中原,礼聘唐王雅江里赤谢朗玛(意为上妙丹色润美)的公主。公主有一面能观察美好与丑恶的宝镜,她取来观看时,看见西藏雅垄地区具备十善功德,又看见那西藏王子长得好比天神之子那般的俊美,心中很欢喜,遂允婚来藏。当她到藏的时候,不幸由于西藏没有聘取尼族的女子而酿成嫌怨,以致尼族酋长赤让扬敦杀死了西藏王子。王子陵墓建在姆惹山上。由于公主取镜观察时,见到镜中所现的西藏王子是那般俊美的容貌,因此就毅然决然不顾藏人说怎样的坏话而来到西藏,但她到藏后俊美的王子江察拉本已经死了。她遂被立为青扑.梅阿冲王(即江察太子之父)的配妃。那时公主才将安置在黑暗中住了三代王朝的释迦牟尼佛像,从神变寺南面的有镜门中取出,奉安在正中佛殿里,虔诚供养。说到这里,作一中间赞词来结束这段史实。听我道来:
校注
「墟书」据藏中一般学者传说,「墟书」是从古废墟中掘出的古代预言书。 日亲又名「日种」,为释尊五姓之一。瞿昙精化二卵,受日光孵化,生男女二人,为释氏之先,故曰「日亲」。 两头王传说藏王松赞干布,为大悲观音化身,他的头顶上,现有阿弥陀佛头像,故称「两头王」。 十善法戒即身三善:不杀、不盗、不淫;语四善: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意三善:不贪、不嗔、不邪见等共为十善。 尊高敬老这里「尊高」的含义,包括尊敬高贵种姓和年高有德,及高僧大德的人。 善用财食「善用」的含义,是言既不吝啬,又不浪费。 不听妇言这里妇言不是指所有妇女之言,是说遇事不能取决于有贪爱私情的妇人之言,以误大事。 任重量宽这里「任重」的含义,直译原文是「乘载重大的」,即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意思。 持轭金山佛经中所说七金山中,第二金山形如牛轭,故称「持轭金山」。 增上善果和决定解脱「增上善果」指获得人天等福报的善果。「决定解脱」指超凡入圣,获得解脱烦恼生死的圣果。 如意佛子是大悲观音菩萨的別号。言大悲观音能随众生愿给以各种利乐,如「如意摩尼宝」随愿施与。 手持莲花也是观音菩萨的別号,言松赞王是手持莲花观音化身,而来作那执掌人间政事的人王。 远处引来圆满安乐指松赞王派图弥大臣从很远的印度求学归来,而带来了使西藏获得圆满安乐的因素之文化。 饮酪骨古典中传说,饮酪仙人死后其骨变成金刚,帝释用以制成军器金刚杵。 毘沙门又称「多闻天」,即四天王中之毘沙门天王,是佛教中之护法神,亦是施福之神,拥有无量福德财宝。 蔗种为释尊五姓之一,瞿昙化卵,经日光孵化为二小儿步入甘蔗园中,长养成人,故称「蔗种」。 转轮王据「智度论」中说:「此王即位时,由天感得轮宝,转其轮宝,而降伏四方,故曰转轮王。」同时此王拥有轮宝之外,还有马宝、象宝等六宝,合为七宝。 饿鬼三种恶趣之一。 四海四江四海即西藏四大内湖——唐古拉湖、奇林湖、羊卓雍湖、纳木湖等。四江即: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象泉江等。但说法不一。 帝释详见第一五页注。 普贤供养云是说如普贤行愿品中,所说那样的无量无边的广大供养,有如遍及无量虚空的云海。 罗刹王楞伽山主是诸罗刹之王,为西南隅之守护神。也称罗刹天王,为八方天王之一,拥有无量壮丽之十项城。 五欲功德是言由色、声、香、味、触之五境所生的乐受功用。总称为「五欲功德」。 唐皇的文成公主贞观八年弃宗弄赞(即松赞干布)奉表求婚,太宗未许。后弄赞复遣使贡金帛求婚,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详「旧唐书.西藏传」。 曼荼罗意译为坛城或道场。 大臣嘎「嘎」为音译,即「唐书」中所称的「禄东赞」。 酒糟诱鷄法据传说在用酒糟饲鷄时,细看母鷄吃食时唤其小雏,等那雏鷄奔向母鷄脚边去吃食的时候,就辨认出各自的母雏。 顺流放木法据传说两端一般粗细的圆木节,顺流放入水中时,根的一端紧密而沉重,先顺流向下冲出而在前面,后面一端则是梢。 轮流食作并进法是将所有的人排列坐好后,依次轮流食肉喝酒,同时搓揉羊皮,边吃边搓。 长胡子的公羊这是大臣嘎心中有所怨恨,而对唐太宗起了一个带有侮辱性的暗名。 金刚泥亦称「龙泥」,传说是龙王所供献的龙宫里的泥,用以涂抹木材,坚固如金刚不坏。 怙主三尊即观音、文殊、金刚手三尊。 拉萨神变寺在拉萨城市的中心,系尼泊尔赤准公主所建。最初寺中所供的主要佛像,为赤准公主从尼泊尔迎来的不动佛为主的各尊佛像,后来这为主的不动佛像移到文成公主所建的惹谟伽神变寺中供养。而原来供在惹谟伽寺内的释迦牟尼佛像,即是文成公主从中原迎来的释迦牟尼像移到拉萨神变寺中供养。赤准所建的拉萨神变寺,汉族人士都称它叫大昭寺。对文成公主所建的惹谟伽神变寺,则称作小昭寺。是就寺庙规模的大小而称的。拉萨神变寺的规模比惹谟伽神变寺约大三倍。说为就后妃大小而称的说法,确是误会。 惹谟伽神变寺在距拉萨市约二里的西北角上,系文成公主所建。汉族人士称它叫小昭寺。 有顶即「有顶天」,亦称「非想非非想天」。为无色界中之第四天,是三界之最顶也,故名「有顶天」。 遍入天即毗纽天王,着黄衣,骑大鹏金翅鸟,威力甚大。 黎域古代黎国,据说即现在新疆于阗一带。 如意摩尼宝为宝珠名,能从宝珠中出现种种所求如意,故名「如意」。此宝出自龙王或摩竭鱼脑中,或为佛舍利所变成。 报身佛容颜文成公主迎到拉萨的释迦牟尼佛,本为未戴佛冠的化身佛像。后来宗喀巴大师在这像上供戴五佛宝冠等。改变化身佛像为报身佛像。这是令佛法长久住世的缘起作法。 现量成立因明三量之一,现实量知也。这里是说,有那改化身佛容为报身佛容等的现实事实,可以量知是宗喀巴大师。而毫无分別推求其他之念,故称为「现量成立」。 萨迦.班抵达名恭嘎绛称(庆喜幢)系帕思巴的伯父。精通五明学处,故称「班抵达」。 藏文本「金光明最胜大乘经」据「布顿目录」中所载为西藏译师廓.却珠(法成)从汉文译为藏文。 唐王的公主藏文未写明王和公主的名,按「唐书」除文成公主外,只记载:唐中宗神龙元年,赞普祖母遣其使大臣悉薰然来献方物为其孙请婚。中宗以所养雍王宗礼女为金城公主许嫁之。景龙三年又遣大臣尚赞吐来迎女。详见「旧唐书.西藏传」。 情器世间即「有情世间」和「器世间」。「有情世间」包括能依——有灵识的一切众生。「器世间」包括所依——刹土、大地等。 天生智镜谓随生而来的无染莹洁如镜之智(有天赋之意)。【经文资讯】《大藏经补编》第 11 册 No. 75 西藏王臣护法记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7-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藏经补编》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二)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