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颂古聮珠通集卷第四 鸡四
- 东土初祖旁出
- 四祖旁出
- 牛头融(一则)
- 鹤林素(一则)
- 国一(二则)
- 鸟窠(二则)
- 五祖旁出
- 蒙山明(一则)
- 破灶堕(二则)
- 六祖旁出
- 智隍(一则)
- 忠国师(十一则)
- 永嘉觉(一则)
- 六祖下一世
- 南岳让(四则)
- 清源思(六则)
- 六祖下二世
- 马祖一(九则)
- 石头迁(三则)
- 终南政(一则)
波罗提尊者(西天无相宗首)囙异见王问何者是佛者曰见性是佛王曰师见性否曰我见佛性王曰性在何处曰性在作用王曰是何作用我今不见曰今见作用王自不见王曰于我有否曰王若作用无有不是王若不用体亦难见王曰若当用时几处出现曰若出现时当有其八王曰其八出现当为我说者即说偈曰在胎为身处世名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徧现俱该沙界[(冰-水+〡)*ㄆ]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䰟。
金陵牛头山第一世法融禅师幽栖石室有百鸟衔花之异唐贞观中四祖遥观气象知有奇人躬自寻访见师端坐祖问曰在此作什么师曰观心祖曰观是何人心是何物师无对作礼问曰大德高栖何所祖曰贫道不决所止师曰还识道信禅师不曰何以问他师曰向德滋久冀一礼谒祖曰即贫道是也师曰因何降此祖曰特来相访莫更有宴息处否师引至庵所唯见虎狼之类祖举两手作怖势师曰犹有这个在祖曰适来见什么师无语祖于师坐石书一佛字师睹之竦然祖曰犹有这个在师未晓乃请说法祖曰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緫在心源师领悟祖曰吾受三祖𭎸教法门今付于汝汝受吾言只住此山后有五人绍汝玄化百鸟不复㗸花号懒融。
僧问南泉牛头未见四祖为什百鸟𠾑花献泉曰为渠步步踏佛阶梯曰见后为什不来泉曰直饶不来犹较王老师一线道。
又赵州因僧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州曰饱柴饱水见后如何曰饱柴饱水。
颂曰。
润州鹤林玄素禅师(嗣牛头威)有僧敲门师云谁僧云是僧师云莫道是僧佛来也不着僧云为甚么不着师云无栖泊处。
颂曰。
杭州径山国一道钦禅师(嗣鹤林素)因马祖遣人送书到书中作一圆相师發缄见遂于圆相中着一画却封回 忠国师闻得乃曰钦师犹被马师惑。
颂曰。
国一因唐代宗诏至阙下亲加礼敬一日师在大内见帝来乃起立帝云师何以起师云檀越何得向四威仪中见贫道。
杭州鸟窠道林禅师(嗣国一)初诣长安西明寺学华严唐代宗诏国一禅师至阙乃谒之得法归于西湖秦望山有长松枝叶繁茂盘屈如盖遂栖止其上故以为名有侍者会通乃唐德宗六宫使弃官从师落发伏勤数年未蒙印授一日告辞师曰往甚处通曰往诸方学佛法去师曰若是佛法老僧亦有少许曰如何是和尚佛法师拈起布毛吹一吹通于言下大悟更不复他游乃居左右后开法为的嗣或号布毛侍者。
颂曰。
鸟窠因白居易侍郎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曰三嵗孩儿也解恁么道师曰三嵗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
颂曰。
袁州蒙山道明禅师(嗣五祖)因趂卢行者至大𢈔岭者见师至即掷衣钵于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争耶任将去师遂举之如山不动踟蹰悚栗乃曰我来求法非为衣耶愿行者开示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阿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师当下大悟徧体汁流泣礼问曰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別有意旨不曰今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自己面目密却在汝边师云某甲虽在黄梅随众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授入处如人饮水冷煖自知今行者即是某甲师也曰汝若如是则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
颂曰。
嵩岳破灶堕和尚(嗣嵩岳安国师)因嵩山坞有庙甚灵殿中唯安一灶远近不辍祭祀烹杀物命甚多师以杖敲灶三下云咄此灶只是泥瓦合成圣从何来灵从何起恁么烹宰物命又打三下灶乃倾破堕落须㬰有青衣峩冠设拜曰我本此庙灶神久受业报今蒙师说无生法得脱此处生天特来致谢师曰是汝本有之性非吾强言神再拜而没后僧问师某甲久侍左右未蒙方便灶神得何宗旨便乃生天师曰我只向伊道是泥瓦合成別也无道理为伊僧伫思师曰会么曰不会师曰本有之性为什么不会僧作礼师曰堕也堕也破也破也后有僧举白安国师国师叹曰此子会尽物我一如。
颂曰。
破灶堕因僧问如何是大修行底人师曰担枷带鎻如何是大作业底人师曰修禅入定。
颂曰。
河北智隍禅师(嗣六祖)始參五祖循乎渐行后结庵长坐二十余载不见惰容及遇六祖门人䇿禅师激心勤求法要徃參六祖祖愍其远来便垂开示师于言下豁然契悟前二十年所得心都无影响。
颂曰。
西京光宅寺慧忠国师(嗣六祖)居南阳白崖山党子谷四十载不下山唐肃宗诏赴京待以师礼问师得何法(或曰师在曹溪得何法)师曰陛下还见空中一片云么曰见师曰钉钉着悬挂着。
颂曰。
忠国师因肃宗问如何是十身调御师乃起立曰还会么曰不会师曰与老僧过净瓶来。
颂曰。
国师因肃宗又问曰如何是无诤三昧(今讹作如何是十身调御)师曰檀越踏毘卢顶上行曰此意如何师曰莫认自己清净法身又问师师都不视之曰朕是大唐天子师何以殊不顾视师曰还见虗空么曰见师曰他还眨眼视陛下否。
颂曰。
国师因代宗命试验西天大耳三藏师问曰汝得他心通邪曰不敢师曰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却去西川看竞渡良久再问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却在天津桥上看弄猢孙师良久复问汝道老僧只今在甚么处藏罔测师叱曰这野狐精他心通在什么处藏无对。
颂曰。
国师一日唤侍者者应诺如是三召皆应诺师曰将谓吾孤负汝却是汝孤负吾。
颂曰。
国师因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文殊堂里万菩萨曰不会师曰大悲千手眼。
颂曰。
国师因耽源问百年后有人问极则事作么生师曰幸自可怜生刚要个护身符子作么。
颂曰。
国师化缘将毕乃辝唐代宗帝曰师灭度后弟子将何所记师曰告檀越造取一所无缝塔曰就师请取塔样师良久曰会么曰不会师曰贫道去后有侍者应真却知此事师迁化已后帝诏应真问此意如何真述偈湘之南潭之北中有黄金充一国无影𡬾下合同船琉璃殿上无知识应真后住躭源山。
颂曰。
国师曰语渐也返常合道论顿也不㽞朕迹。
颂曰。
忠国师因丹霞来才展坐具师曰不用不用霞退后三步师曰如是如是霞进前三步师曰不是不是霞绕禅床一匝而出师曰去圣时遥人多懈怠三十年后讨个师僧也难得。
国师问紫璘供奉甚处来曰城南来师曰城南草作何色曰作黄色师乃问童子城南草作何色童曰作黄色师曰秪这童子亦可帘前赐紫对御谈玄。
颂曰。
永嘉真觉玄觉禅师(嗣六祖)精天台止观圆妙法门四威仪中常冥禅观后因左溪朗激励与东阳䇿同诣曹溪初到振锡携瓶绕祖三匝祖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师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祖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师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祖曰如是如是时大众无不愕然师方具威仪參礼须㬰告辤祖曰返太速乎师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祖曰谁知非动师曰仁者自生分別祖曰汝甚得无生之意师曰无生岂有意耶祖曰无意谁当分別师曰分別亦非意祖叹曰善㦲善㦲㽞一宿时谓一宿觉。
颂曰。
南岳怀让禅师(嗣六祖)初往曹溪參六祖祖问什处来师曰嵩山来曰什么物恁么来师曰说似一物即不中曰还可修证否师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曰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
颂曰。
让和尚居南岳时马祖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知是法噐徃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曰图作佛师一日乃取一甎于彼庵前磨曰磨此何为师曰磨作镜曰磨甎岂得成镜师曰坐禅岂得成佛曰如何即是师曰如人驾车车若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于是悟旨于言下遂印心传法符西祖谶马驹[跍-十+水]杀天下人之语南宗阐于江西。
颂曰。
让和尚因僧问如镜铸像像成后镜明向什么处去师曰如大德为童子时相貌何在曰只如像成后为什么不鉴照师曰虽然不鉴照谩他一点不得。
颂曰。
颂曰。
吉州清源行思禅师(嗣六祖)初叅六祖问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祖曰汝曾作什么来师曰圣谛亦不为祖曰落何阶级师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祖深噐之。
颂曰。
清源既得法往吉州清源山静居寺六祖将示灭有沙弥希迁(即南岳石头和尚)问曰和尚百年后希迁未审当依附何人祖曰寻思去及祖顺世迁每于静处端坐寂若忘生第一座问曰汝师已逝空座奚为迁曰我禀遗诫故寻恩尔座曰汝有师兄行恩和尚今住吉州汝因缘在彼师言甚直汝自迷耳迁闻语便辝祖龛直诣静居。
颂曰。
清源因石头问和尚出岭多少时师曰我却不知汝早晚离曹溪曰希迁不从曹溪来师曰我亦知汝去处也曰和尚幸是大人莫造次。
颂曰。
颂曰。
清源令石头持书与南岳护和尚曰汝达书了速回吾有𨱄斧子与汝住山头至彼未呈书便问不慕诸圣不重己灵时如何岳曰子问太高生何不向下问曰宁可永刦沉沦不慕诸圣觧脱岳便休头回至静居师问曰子去未久送书达否曰信亦不通书亦不达师曰作么生头举前话了却曰發时蒙和尚许斧子便请取师垂一足头礼拜寻辝徃南岳。
颂曰。
清源因僧间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庐陵米作么价。
颂曰。
颂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