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阿育王山续志卷第十四

明州阿育王舍利塔图赞(有序)

释迦如来于尸罗𩀱树间入大湼槃茶毘得舍利无数人间天上龙宫三分供养有阿育王以大神力役诸鬼神碎七宝末成八万四千塔盛如来舍利流布四洲时有耶舍尊者于指间放八万四千光明天龙夜叉随光所到处皆八吉祥六殊胜地乃安一塔震旦凡一十有九所阿育其一也其座非石非木非金非铁高尺有四寸凡五层窗开四靣宝磬处中舍利如珠悬下(冋)于康熙己酉之冬道经四明特过鄮山瞻礼礼毕围绕三帀忽见大如菽光如灯微红黄色敬心益䖍光成五䌽相从者所见各各不一合十拜別归途再瞻礼则舍利青色而微较前更异寺僧乞纪其事而并绘是图因冗次未就倐忽六载今法钟和尚主其席向与(冋)为方外交驰书来欲了此公案乃斋戒沐浴焚香敬写所见之图赘之以赞曰

如来舍利 八万四千
人间天上 遍满流传 毫端现瑞 五采光鲜 众见不一 各具识田
如谷传响 如月印川 我今瞻礼 宝相庄严
天龙呵䕶 亿万斯年

康熙甲寅之夏至日晋陵庄冋生题

游天童道经育王

古寺饶长烟 隔岭见苍莾 舍利传阿育 西晋迹乃昉
明星睹雪山 悬珠来罔象 人言一尺塔 光明弥百丈
宝峰聚楞伽 空谷走魍魉 利賔与大权 俨立同供养
溪水皆西流 汤汤出尘坱 天童似儿孙 群峰作儿襁
松杉如此屋 更出群峰上 山僧导我前 楖栗一条杖
云令龙象伏 斯言何滉𣾘 天荒破义兴 密公更雄长
妙音胡寂然 使我失瞻仰 风雨宿山房 夜闻钟磬响
忽洗百年愁 琉璃见精爽 皎月忽一轮 林杪寄真赏

阿育王寺

古称殊胜地 常放吉祥光 法鼓分明系 佛身何处藏
泉声留妙喜 阁记载奎章 感昔穹碑在 杖藜步夕阳

草堂(泰不华书鄮峰草堂额)

草堂依鄮峰 篆额乃元人 以一招提境 而分上下隣
钟闻当静夜 屐过自清晨 差喜僧房僻 投贤亦养神

宿舍利塔下寻古碑

高文落千春 得寿及山骨 烱烱古塔下 佛珠为日月
老松愿承葢 埜苔不敢发 前潭有蛰龙 霡雨频浣刷
幽气巢巨灵 风霆看出没 余适寻山门 旧基瓦难垈
支解叹佛身 诸天坐茆𫈵 昔时鹤翎花 劖根鬼火屈
独见尺草中 卧立有碑碣 肃若对古人 束带先上谒
读字先以手 断处终暂阙 同游幸异才 精感足互發
眎毕久立烟 三叹生悲𠰸 百年各有生 曾供石几阅

鄮峰草堂

此亦梵㞐耳 其名曰草堂 老僧无衲气 处士同行藏
半扉辨客履 引我坐藜床 詶客呐言词 坐久喜其惷
自云山寺瘠 脱粟不满𤬪 乌鼠念僧贫 留果充糇粮
旧栽扶老竹 新业藕花塘 左有泉一潭 木石养幽香
绿烟常不散 盥肺汲鸯浆 劝客且坐此 夜受星气凉

同董晓山周方人登阿育王寺塔

霜晴白日高 山影肃舍利 新松三尺强 游云无拘忌
古殿委荒榛 叹息飞白字(寺有萧子云飞白字余尝见之今失诸火) 曾塔失威仪 孤空但一气
兴废理不齐 焉测真宰意
振衣登绝顶 昔游今复记 玉几如故人 堇山亦昆季
田畴草色寒 鸟声落平地 茫茫大化中 容我一俯视

陪𡵆公访嵩岩上人题塔(二首)

寺残留古塔 登眺喜同君 风细闻樵语 天空雁群
夕阳闲啜茗 高卧欲招云 野火烧龙象 山僧何所云
昨日迎君屐 天寒到草庐 山厨蔬芋薄 野味雪霜余
茶灶添新火 梅花慰索居 欲知別后意 试读古人书

过育王赠法钟禅师

石芝地僻相知少 玉几时过未厌频 塔影半峰横落照 钟声十里听行人
松堂雨霁月当户 妙喜泉香花及春
最喜金轮疏正脉 阮咸同病不知贫

寄育王嵩岩和尚

月华皎如雪 松色青于云 层霄坠霜叶 幽响空阶闻
鸿雁西北来 飞鸣各有群 一步一回顾 饮啄沧江𣸣
忆昔秦淮归 匆匆逢逆旅 彼此若断蓬 飘飘不知处
大火方西流 家家弄机杼 坐斯百忧中 孤寒独延伫
愿言室中灯 分光照愁绪

新纂鄞县志

距县五十里阿育王山下昔周厉王时东天竺国有阿育王造塔八万四千贮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分布四洲遇八吉祥六殊胜地乃安一塔晋太康三年并州刘萨诃弋猎为生病濒死见梵僧谓之曰「汝罪重应入地狱宜往会稽有阿育王宝塔处顶礼得免」既苏出家名曰慧达徧求山泽忽闻此处地下钟声至心䖍礼有塔从地涌出光明腾耀高一尺四寸广七寸非金非石四靣窗虚内悬宝磬中缀舍利变现不可殚述此八万四千塔之一也安帝义熙元年始构塔亭岁度二七僧守之宋元嘉二年文帝勅沙门道祐创增佛宇掘地得金合盛三舍利佛爪佛发诏建浮图三级函焉十二年昙摩密多建塔寺梁天监十五年华阳真人陶贞白先生宏景诣塔誓受五大戒普通三年武帝命建殿堂赐「阿育王寺」额萧子云手书飞白由是山亦以「阿育王」名大同六年帝令其孙越州守岳阳王𧦴改浮图五层绘藏帝及昭明太子像赐金五百两造铜佛五百躯写经论五百卷铸铁鼎以镇四角寻蠲复其赋调给兵设营防衞陈宣帝度僧守塔如义熙数唐中宗遣使赐金下诏䕶持咸通间又度僧守之周显德五年寺灾宋初重建太宗尝命通慧大师赞宁奉舍利入禁中供养大中祥符元年赐「广利」额熙宁三年大觉禅师怀琏居之建宸奎阁藏仁宗偈颂御书五十三轴(有真书飞白梵书三体)御书团扇三柄英宗手诏一道知杭州军州苏轼撰记高宗赐塔号曰「佛顶光明」尝迎至禁庭孝宗亦奉迎入大内御书「妙胜之殿」赐本寺皇子判府魏王恺造金塔一座奉安宝塔大慧禅师宗杲住持卓锡有泉曰「妙喜」张九成作铭其「普香世界」额则张秘阁即之所书也元至正十年住持悟光建承恩阁学士黄溍为记二十四年住持元舆重建下塔司农少卿危素撰记明洪武十五年定为「育王禅寺」称天下禅宗五山之第五住持崇裕修复塔寺庄田翰林承㫖宋为记永乐十四年殿住持宗正重建宏治住持广福重建玉几松堂少司空李堂记之正德十二年福又修上塔堂又为之记嘉靖四年山门毁福更重建考功郎丰坊记万 间住持传瓶重建佛殿十九年真如轩有灵菊之异改轩名曰「灵菊」大司成戴洵为记崇祯间邑侯王章撰〈舍利殿记〉住持正理重修国朝顺治五年住持行雪徙殿为西向未几毁康熙十八年住持海觉重修舍利殿寺之东有鄮峰草堂元泰不华篆额去里许由大权洞而入有刘萨诃塔院院之南有堕星石石上隐隐有袈裟文相传随塔而堕云

呈法公 

山寺深秋月 清光透碧潭 天空灵鸟下 人静毒龙叅
内热思仙藕 情多寄雪柑 太行知失路 望尔指京南

冐雨过鄮峰访法公留宿山房

不到松堂三十年 金沙玉几尚依然 因沾法雨留春屐 更借禅床稳客眠
归路未从来路得 入山已胜出山缘
远公不禁陶公酒 欲向池边种白莲

赋得阿育王舍利宝塔

鄮山壁立𩀱芙蓉 极目扶桑海日红 会稽东来行不断 苍茫万里生秋风
昔时育王降竺国 捶碎宝玉琉璃空
摩娑一夕驱神力 刻画万变烦鬼工 深碧似石亦非石 古今耳目多盲聋
白毫广相徧大千 独留精气凌苍穹
青山何处不藏骨 如斯幻化不可穷
玉几云横插天汉 星辰丹碧临珠宫 崖生芝草千岩秀 泉涌金沙万壑通
茫茫群山烟雾裡 俯看秋色青蒙蒙
金峩雪窦指顾间 太白侍𩀱童
山深叶落迷行迹 磬声敲出白云中 我无旷怀翻百忧 缘溪著屐叩远公
挥麈一一谈宏箸 如以寒氷语夏虫
老松顶秃枝坠地 欲放不放光朦胧

家弟维贤瞻在文国过玉几松堂止静余不及从得排句十二韵

寂寂茆堂俯夕阴 离离花径寄微吟 青山到处望中远 长日思来別后深
春色漂零知几处 浮云来去亦何心
只愁琢石终非玉 强为炊沙未得金 池上潜鳞思纵壑 枝头倦羽爱投林
宗风畅出无南北 山水苍茫自古今
偶喜闲身观去住 重逢胜地记登临
尔时雨过松杉色 尽日风还钟磬音 瓢水饮时知冷煗 莲花漏断梦浮沉
舟离古渡愁难越 麈拂芒鞋足不禁
野簌麄疎宜入馔 溪茶香洁又频斟
何人净扫孤峰石 置我闲弹一曲琴

礼舍利(集天竺语)

佛塔一手掌 舍利晶光芒 沉水香和合 制自阿育王
末世作福田 救苦腾神光 露盘如枣叶 五浊施清凉

阿育王礼迦文舍利塔 

塔样古而奇 高不满一笏 中虚𣹢舍利 外质非木铁
仁王勅力士 鎚𢭏众香末 其八万四千 神工一夜讫
缅昔菩提塲 灵光照衣𥿈 倾写八斛珠 天龙互分夺
周哉我佛心 远布真丹国 遂因刘萨诃 平地忽涌出
不夏缀碧瓜 未秋𡸁朱橘 或看凤凰卵 又变玻璃月
智者领复怡狂者反自慝 病者霍然起 枯者勃然茁
嗟嗟三界生 愚痴难解脱 大海一浮沤 获睹此奇特
余来偿夙愿 戊寅之人日 足履八吉祥 手炷栴檀𭽽
睨而窥塔户 圆吐摩尼活 似定𨚫不定 欲缀那可缀
回首蔚蓝天 紫云䨱山额

放光松

旷观天地间 无如此松好 亭亭长百围 清露滴昏晓
形同麈尾𡸁 群枝帀地扫 磥砢节森森 挺特若龙爪
狂风西北来 涛声生树杪 卷舒自有情 岁寒终始保
舍利曾分真 光腾烛海岛 欲放而不放 其光彻四表
大者如车轮 小者如鹑𪁀 仿佛清秋时 众星罗月皎
磊落悬玻璃 參差缀玛瑙 或看火齐明 又同日初照
睹者叹奇哉 异论各纷扰 如旱得甘霖 如贫获至寳
忧者快然欣 壅者剨然剖 吁嗟斯辈人 识见何其小
我佛万德尊 畧示一尘藐

约谢子维贤同游阿育(予因事入白峰谢见候屡日不值及予至寺谢已先还慨然有赋兼呈法公 )

喜雨题诗古寺中 海天萧飒万山空 秋风竹径来求仲 春草池塘忆谢公
卷幔牵萝惊户碧 临堦滴叶妬鱼红
谁将清磬敲残暑 愁见平皐落暮鸿

春日礼育王舍利诗以志胜

四十九年不说说 一朝随愿示寰中 须知有感光斯现 能到无心象亦空
仰靣晶莹难指月 当机璀璨快如风
由来此地称多宝 漫把王宫比梵宫

秋远和尚继席育王里言奉寄

每叹乾坤几陆沈 尚留吾道在山林 人间不尽千秋业 世外初传一片心
钟鼓声闻新法座 薜萝春老旧知音
相逢莫道来何晚 飞锡峰头待鹤临

送法老和尚还扫花居

玉几松堂古 高贤卓锡居 𩀱瞳秋水碧 相识廿年余
昔时曾嘱我 层云坐叠砠 抱膝不如转 至今犹踟躇
临平湖岸左 诛茅好结庐 睽违五裘葛 顽石犹如初
杖履今还山 湖云满衣裾 见靣各欢喜 步趋多安舒
如何才信宿 又报乘蓝舆 草草一幅纸 忙忙随手书
钱塘潮汐稳 时时望𩀱鱼

育王移山梅一本于树滋堂雨中分赋(二首)

玉堂疎影至 移植向珠宫 花發元无异 根深自不同
离披承朔雪 剪拂待春风 听尽支公法 香浮细雨中
著书时掩户 庭草不须删 老翰抽春思 苍苔古颜
角吹千片落 鸟立一枝闲 坐使成阴日 无忘是故山

寄法公和尚(二首)

公案当机等夙尘 不须一一又重陈 频年𨚫病终无术 今夜伤秋只此身
笼有參苓甘得苦 性同姜桂老逾辛
绳床竹簟支清梦 何日溪头采白苹
松菊犹存昼掩扉 绳床枯坐自如如 尘容此日看将老 夙习频年苦未除
望远只因山有石 音疎不为水无鱼
携笻且过通宵话 待剪莼丝雨后蔬

呈法公

讲席依松桧 经年尽掩关 山高门自峻 僧定客俱闲
城市传龙钵 氷霜暎玉颜 春深理𩀱屐 谿上听潺湲

游育王赠东堂法老和尚(用丰考功原韵)

阁雨山云湿不流 招寻古寺坐初秋 千峰树色香台绕 万里烟岚卧阁收
碑碣依然题魏晋 林泉何处问巢由
虎溪会有高人住 未卜他年白社休

重晤法和尚于蛟城(二首)

乌飞兔走几升沈 一坐烟霞岁月深 千载名山传舍利 老人南极照祗林
龙藏钵里施慈雨 鸟向枝头说梵音
正值芳菲时节好 春风花柳印禅心
一天春色满沧洲 寂歴空山作卧游 古殿罘罳悬丽日 百年身世等虚舟
苍茫水接扶桑外 缥缈峰高故国秋
吴起烽烟人自老 寸心早被白云留

法公自都门归鄮峰𨚫寄

阿育王寺瞻仰舍利

智珠一个中分 妙胜之宫寳气殷 静比天心涵夜籁 烂如初日照晴云
大千界内几摩荡 五十年来始见闻
迸出侬光许谒佛 佛光何处不缤纷

寄育王法老和尚

芒鞋竹簥漫追寻 丈室清宵许细吟 坐有名书不用笈 山无俗客自然深
雨花错落天香界 珠月圆明古佛心
別际斯须还握手 虎溪千载一知音

雨中过鄮山宿玉几松堂

舟停谷口借笻扶 为叩支公讲席孤 满壑寒云迷折屐 一湾流水入香㕑
客依木榻心俱寂 僧定茆庐偈亦无
雨细花深归未得 杜鹃何事又相呼

怀秋远和尚

登峰已震青狮吼 戞竹还闻丹凤鸣 一壑溪云盘玉案 三更茶火落松声
人如瘦菊经秋韵 诗比幽兰入梦清
惭愧论庄非逸少 让将支遁独成名

过育王晤远公和尚(二首)

古来名胜地 多半属高僧 人静风斯上 山空道自矜
金沙澄一片 玉几碧千层 別有悠然处 传心不用灯
得共高人语 兼尝新笋羹 淡交当世外 別久觉情生
古殿云栖白 四山雨过青 长松千百树 谡谡落涛声

过鄮峰呈远公和尚

群峰众壑卫珠宫 玉女金童法座中 时许毒龙来听鼓 更看顽石自闻钟
浮图夜气连云白 舍利晨光带日红
谁谓无生难可叩 清泉一勺使心空
风流曾许挹支公 此夕看山叶未红 携手过溪明月下 依然三笑一堂中
重看玉几鹤飞来 一道松风万丈开 𨚫笑陶公挥不去 也随群屐印苍苔

春日再访远公

卓锡名山二十年 曹溪滴水有真传 光从舍利珠中见 人结春风世外缘
煮栗烹茶清客供 栽兰种竹小窓前
殷勤握手临岐別 玉几金沙夕照天

山居得秋远和尚书漫赋(二首)

住山人境绝 禅客远招呼 倚几人如玉 放光松有珠
索书兔颕脱 覔句龟肠枯 何以酬高德 真成我失吾
好报远公知 秋来得疾奇 老庄读愈放 沮溺近难师
断续风蝉咽 飘零霜叶稀 枕中合璧在 驱竖问良医

游阿育王寺

舍利庄严殿 山崖半岭通 门阑千嶂木 篱绕一溪风
古塔凌深雾 残碑炤晚虹 老僧茶话久 炉烬拨灰红

秋杪从天童过宿育王用欧阳公忆滁州幽谷韵呈秋远和尚

舍舟望近育王峰 靣醉村醪映夕红 未暇敲门通竹径 先来选石坐松风
今宵梦断清关路 往日诗留白发翁(余初谒法公公出示近稿遂尔信宿)
十八里寻枫柏色 江南应入畵图中

前题

又离太白几重峰 寒夜围炉拨火红 好客难回谢傅屐(蛟川谢氏诸公方出山 )高僧別具晋人风
雪堂晚步携禅衲 石鼎联吟恕病翁(公以病后不能久坐)
不是情深思访戴(次日订访谢北溟 )肯抛红叶满山中

前题

秋老晴光灿碧峰 到来星聚一灯红 自怜病骨归舟客 又挹清芬入座风
栖息尚无瓢挂地 支持頼有𩬆頺翁
收藏恰共当今日 冷沸松涛夜壑中

玉几峰(三首)

当轩青玉案 琢出自天然 不羡雕镂巧 深期朴厚全
平怀容木石 舒卷任云烟 诰牍何年事 千秋启圣贤

仙人书

何年仙子笔 名姓竟翛然 或作楷书法 还疑艸圣传
似非狂李白 应拟醉张颠 墨妙超神化 为龙飞上天

般若塔

窣堵居峰顶 登临眼更宽 海舟浮若芥 江树蔼如攒
吴会云中隐 荆湘水泽寒 遥瞻天竺远 指度桑乾

放光松歌

放光松 尔从舍利出世现神通 典午讫今千二百载余 桑海变故 撇如电火一睫红
尔独岩阿藏首尾 侧身倒地 不与徂徕百尺争奇雄
纵有匠石过弗顾 岂因佛力呵䕶不敢攻
佛顶光明今杳矣 留尔长镇兹山 弗作世眼玩好供
百年之内 自有济世贤圣逢
吁 嗟乎 放光松

送秋公法姪和尚归鄮峰

却微尘肃小楼 翦蔬麄粝为君 出门宿雨收山脚 一路嗁莺坐树头
九曲明珠无异颣 五文锦绣莫轻投
松堂老叟如相问 报道催畊又饭牛

过育王呈秋远和尚(二首)

百尺虬龙匝地𡸁 我来春老坐成痴 看花枝上初黄候 落日山头正淡时
领畧四时都有态 揣摩廿载竟无诗
羡公朝夕蒲团对 定有人间绝妙辞
斗室窗开峭壁临 海棠娇媚衬池阴 空山寂寂鼓钟静 好鸟交交花木深
月白风清千古乐 鸢飞鱼跃一生心
梦魂久恋眠窝稳 几得烹茶共苦吟

小育王感怀(三首)

春风几度碧峰前 伫立荒台思悄然 数里钟声沉磵壑 半空楼阁入寒烟
松门石马非当日 谷口闲云似旧年
遥见圣朝多雨露 何时宸眷及林泉

七佛潭

曾闻善世浴寒流 径转斜阳讯所由 浅碧一泓余往迹 俱胝七佛窅难求
风囘岸谷吟黄叶 月冷松杉照石楼
怅望普通年外事 峩峩塔影在峰头

袈裟石

亲承密记觐迦文 灵塔东安息世纷 风雨不追湘燕队 烟霞肯混白羊群
定心自许同磐石 道力谁疑欲堕云
应是流沙飞渡促 水田衣湿晒晴曛

春日过鄮峰同省斋和尚斯敏法姪坐雨兼怀秋远法姪

五年不见干戈后 相对须眉老岁华 夜雨半床听玉几 春泉一鼎试金沙
留题且倩乌丝帋 有约还来蚕豆花
䟦烛二更同小阮 翻思秋远隔天涯

寄育王嵩来上人(二首)

交必真禅日喜𣸸 从儒学佛得才兼 萦龙妙墨从心正 吐凤佳吟信口占
如此天资深足重 敢将学力进尤严
请看何处开图畵 峰有云阑露翠尖
插藜望望拂苍髯 神往名蓝迹又淹 山水相期缘自合 应酬不了老何堪
春过可惜忘寻隐 夏至其如畏触炎
今订木樨香里待 扫将玉几阐楞严

从天童过育王依韵奉酬嵩来上人

白云深处踏青莎 鄮岭邀人携杖过 只爱育王山色好 得瞻舍利宝光多
踈篱繁蕋开罂粟 斗室浓阴挂薜萝
极感皎然贶新句 楚伧偏未解骚歌

赠嵩来上人

造物无穷期 吾生有涯涘 安得素心人 落落乾坤里
自与吾师游 往复无倦已 尘缘都弃捐 百里如尺咫
吾师方妙年 薪传接宗㫖 一坞白云深 三乘演无始
澹寂寄高真 名言扫糠粃 不独透元关 而且贯经史
挥毫吐云烟 价贵洛阳纸 四明多才人 气谊芬兰芷
相赏在性情 吾道原如此 我今聆清谈 拂座春风起
愿言订同心 长松共徙倚

嵩公以诗见赠次韵奉答

漫说吾儒一亩宫 松篁不欠此林中 交游聚首堇山雨 畊读传家古邑风
潦到襟怀随世別 蹉跎岁月与谁同
青尊犹自余千日 白发奚须较五穷 剑气无从瞻北斗 歌声有待学南翁
欣叨方外饶佳句 莲社初开杖履通

偕董天池(不磷)游阿育王寺宿嵩公房

城市苦尘氛 名蓝生远念 言游阿育王 解榜春流赡
及岸行行日渐斜 三人迤𨓦踏晴沙 绀殿依稀云际出 高僧入定纷天花
赞公禅房何窈窕 谋面不愁佳话少
朗哦成帙快新诗 声在万山松树杪
午膳欣叅白版师 出釜茶香新绿绕 淹留十载不为多 归去杜鹃呼奈何

玉几松堂同李东门看雨

看云直上最高岑 雨脚追人自远林 便恐虬松真欲化 岂知霖雨本无心
频移客座侵簷浅 忽隔山门涌水深
夜卧清凉极乐国 放光有树不须寻

前题

共凭玉几望幽岑 云满前村风满林 疾雨四檐消暑气 飞泉百道活禅心
乍看但觉天将合 久坐浑疑夜已深
我若迟来公早出 定教魂梦两相寻

鄮峰草堂(二首)

苍苔路澁草堂偏 幽胜还能似辋川 绕屋已培新竹树 近园重赎旧山田(其时倾废殆尽山园竹𣗳尽易他主仅存老屋败垣好事者请余摄其院事重为修葺)
秋来月色生峰顶 坐久花阴到槛前
小阁低床灯火里 一帘清影夜深禅
闲身随处足生涯 別有东庐又是家 藜榻暖铺香穤草 蒙泉秋养水芝花(水芝荷也)
买山兼爱云藏石 种竹还期笋出芽
乱石门墻行路窄 薜萝青挽旧袈裟

校注

编按为避清高宗弘历讳改「弘治」为「宏治」 底本此篇文字脱落
[A1] 圮【CB】圯【志汇】
[A2] 麈【CB】尘【志汇】
[A3] 净【CB】凈【志汇】
[A4] 羡【CB】羡【志汇】
[A5] 却【CB】郤【志汇】
[A6] 羡【CB】羡【志汇】
[A7] 徙【CB】徒【志汇】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明州阿育王山续志(卷14)
关闭
明州阿育王山续志(卷14)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