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志卷七

第九古今艺文(附)

文具载道传心承先启后之据则文之所在即圣贤佛菩萨道之所在否则纵令词义华美亦属无益于身心世道之闲言语矣旧志〈艺文门〉备载游山诸作今取其要者归于外护等各门而择其有关事实者数篇为此门赋与诗悉附焉然祇存十之三四以表圣境故志艺文

《译峨籁》自序

岁阅己未甲子己卯峨游者三所杂著汇成帙题曰《译峨籁》盖一家言也每思自有此山有前余游者有后余游者其有目击不过阴晴之变态祠宇之废兴而斯山真面目不随蓬海三浅高明广大伯仲昆仑所从来矣人具手眼领略各殊即余三游且不能比而强同固知山灵富蕴资取日新兹秋季入梦者更超宿赏陈子实庵津津卧游至欲竭力笔墨不令山有逋美且嘱余述所已经此何异逸少驰想余不惮𫌨缕显概先之以范纪窃附于逸少今昔之感又博采兹山艺文及余旧近稾未入前录者复汇是帙集众解以貌峨以庶几一得以无负陈子津津卧游之志忆昔癸酉春陈明卿先辈过余叩峨眉之胜为述移时促膝竟听不觉抚掌大叫曰「奇哉真宇内大观君赠我以峨眉我当酬君以雁宕」亦述移时临別仍订各驱副墨子卿以助卧游竟未果今遂能副实庵之命笔墨因缘秘阐有候亦斯山之有以神诏与题曰《译峨籁续集》续之靡穷不敢薄待后来更无一得者

志竹变

峨山竹品甚繁龙竹月竹千岁竹详方物矣有所谓紫竹者生三年而色全墨竹色如点漆俱可充器具桃枝竹皮滑而黄可簟亦可书筒太白桃竹书筒绮绣文是也椶竹干实有文理可杖濮竹节长孟竹以孟月苗萌凤尾竹画眉竹以形似簳小叶茸细娟媚筋竹坚韧锋之以桐油淬炼可代矛用笋欲箨时可揉作弩弦箭竹一名石竹中实若老藤小者可矢大者仍可扶老凡此产各有所至若斑竹慈竹苦竹冷竹束竹澹竹白夹竹类处处有之以故峨笋富于他山僧人乾之饼之以供饷遗崇祯元年之春峨山上下周遭竹大小各种一时俱䈙求一菉菁者不可得至次年枯笴盘根渐就腐朽人竞薪采几尽入望寒沙芜莽而已不复冀箨龙包丝直节返魂斯亦物理之有据者三年春斤斧未赦之区忽射地丛出自蜩腹蛇蚹至寻丈其兴也勃焉虽园亩移艺不若是之迅以齐抑有冥司之不介而孚与其幽岩邃谷所存枯竿尽浮筠矣再越岁蓊林还昔观僧复无怏怏饷遗之资黄杨戹闰岂亦此君阳九所罹不可逃之数耶征所闻志竹变

题喻广文《峨眉山志》

己卯之峨索山志旧著罕有存者有友人以喻广文《山志》脱稾见示搜罗博而未精考核详而不要去取臆而附会多前九卷得失參半犹可节取莫劣于〈山史〉一卷其言曰「自有天地已有此山于普贤何与愿以峨眉还峨眉普贤还普贤」倏而阳排阴又诡其说谓佛教原空一切普贤亦不愿人以此归之辨驳多端不越斯旨夫峨眉既不以普贤显亦何必黜普贤以显峨耶今有第宅氏甲则甲氏乙则乙昔曰天真皇人吾与之为天真皇人今曰普贤吾亦与之为普贤而峨眉自在初未尝易名曰「普贤山」也又何必坐普贤以独据信其说遇匡庐茅山焦山类将作何攻击耶至物产有昔无而今有或显于前而蔑没于后者何可胜纪如卞玉楚珩鲁璠玙以及刘寄奴丁公藤虞美人草诸属生植虽不识所始而名至今存未闻广文有所纠正今于菩萨石普贤茶普贤竹普贤綫之称谓欲一手以障道路口何恕古而苛今乎善乎侍御马讷斋如蛟有云「记游可也记峨眉不可也」而况乎仅驳普贤以志峨然峨眉当文献凋残后有以镜往昭来讨论什一则广文之用心勤而功亦未可尽泯矣书以贻见广文胡江石同年他时晤喻广文面订之同郡内江人名志祥己卯孟秋既望日

游峨眉山记

四大名山峨居其一其山高耸奇特曲折回环攀援而上约有百里余沿途琳宫琼观络绎不绝水从崖谷中千支百派而出澎湃汹涛如长虹如瀑布奇矫异常及至危巅峰峦叠翠扼要峥嵘令人目不暇赏东望则嘉阳陵云二川溶溶形如长带盘绕于山麓南则罗目马湖诸山郁郁葱葱回环拥护西则雪山挺峙半插云天嶙峋峻拔有迥乎其不可上之势北则锦城翠屏若隐若现令人慨然想见诸葛武侯之忠义杜子少陵之气节焉岂非宇宙间一大观哉且一日之内俄而阴云密布时而气爽天清佛光偕红日齐𪸩圣镫与明星并曜风从地起声吼如雷蒙雨连朝寒岩幽谷即炎天酷暑亦凛栗不能久留予聆前贤所传疑信參半今身历其境以所见印所闻洵不我欺也然吾因而感之夫峨山發脉昆仑其灵秀之气郁结磅礡诞生贤哲为王国桢者政不乏人而骚人逸士游览于兹睹此精英霞彩与夫百鸟之奇声杂出烟云之变化无穷其有裨于咏歌文章之妙者又不少矣他如仙侣高僧栖真洞府通玄彻奥白日飞升悟道參宗因成正觉稽古前代何时无之岂真有仙则名抑亦地灵人杰耳故其神化所洽广敷遐迩上自王公大人下及愚夫愚妇皆不惮登山涉水敬礼愿王即不肖之徒一诣灵台举平昔魑魅魍魉之狡习不知消归于何有是峨山灵秀之气因乎人之类而默启之而人亦各得其转圆之妙用以为身心之助山灵欤人心欤其理一而已矣人之登斯山者岂徒快游观而已哉乾隆戊子中秋

朝峨眉山记

诸作皆言游唯此言朝游则忽主而重宾朝则略境而尊德一字之间心志全彰功过自判欲培福慧者不可不注意焉此篇末后记伏虎寺现镫三夜为最希有之事因备录之以为朝山者鉴

大峨之胜甲天下余每泛舟平羌江上遥瞩云端咨嗟不克赴者廿载乙丑春自成都昭觉寺發足专礼普贤至嘉阳舍舟即陆望峨而趋顾骚人墨客往来言游四方缁素怀瓣香重茧远进则言朝余为老衲言朝不言游三月二日壬戌自嘉行出瞻峨门十五里渡雅江又十里许宿苏稽东坡亭故为苏颋读书处即眉山始祖后人建东坡亭于上今废有茅刹癸亥行四十里宿峨眉县东郭大佛寺甲子过邑城经十方院望西坡寺至了鸨楼有铜钟铜塔甚精工实名圣积寺昔禅僧宝公所建人呼为老宝楼因譌「了鸨」再进为会宗堂复二里关圣堂进抵伏虎寺山基于此楼阁四达殊壮丽憩乙丑丙寅二日故事登山者多倩篮舆约伴侣舆夫捷足上下迅速遇佳境目不再盼或欲寻幽则以险辞侣不同心行止龃龉多弗尽兴余力不能倩舆亦不欲倩适乏侣仅偕一侍僧二佣人戴轻笠衣短褐策杖蹑履而上缓急去留咸自由得以尽山之性情形体一木一石不轻失之三月七日丁卯自伏虎登陟初欲雨少顷霁过解脱桥上解脱坡或谓自山出者从此解脱险阻明曹能始先生曰「余乌知乎入解脱出解脱耶余则过于斯解脱尘劳才得登山耳」稍上为华严寺进为纯阳殿过五十三步昔蜀献王于此下车行因即所行步数名之俯瞰涧中有石如船名普贤船进为大峨石郭青螺先生大书「灵陵太妙之天」六字每字一碑左为神水出石穴中汇方池澄洁可爱陈希夷先生大书「福寿」二字吕洞宾真人大书「大峨」二字俱在石进数十武为歌凤台楚狂接舆故庐前数武道傍有石形类鷄公进为中峰寺古明果道场灭妖蟒于此又传黄帝于此问道广成子进为方广院俗呼龙神窟下数百武为双飞桥两虹并峙每桥各受一水急湍奔流溜入石渠数十丈声震山谷至前会合有石状如牛心砥柱中流因名牛心石近有竖碑更名洗心石者地极幽异此处分二道一上万年寺造顶一循谿入洪椿坪余徘徊于欲先往洪椿坪遇一僧谓曰「宜及晴明达顶睹佛光」余然之遂上古德林林木皆別传和尚手植以培风水如《法华经》字数每唱一字一礼拜始植一本誓勿翦伐老僧苦行如此明直指马公如蛟赋诗于石曰

郁葱佳树拂慈云 幻出槎枒避斧斤 老衲得知山是佛 令人同诵法华文

过林为白龙洞刹亦新洁稍上即万年寺寺之辅翼曰慈圣庵海会堂白衣殿其后殿曰雪螺结甎为之形如螺一名甎殿再后为新殿即古之白水寺此地稍宽衍诸刹若簇锦然余宿海会堂戊辰晨起睹佛牙炷香礼诸刹上观心坡山路纡徐至万年寺止山路陡峻自观心坡始一名顶心坡谓登壁之状足膝齐心也直上数千武才得隙地名息心所旧有庵今废缘山脊而上如行马鬣中宽者丈余狭仅数尺左右皆峻坂赖竹树蓊郁蔽行者目得无畏行十里许为初殿一说乃𬸦殿譌称又二十里许为莲华石有石如莲刹即在左以铁为瓦自此始复下数十武乃山脉断续处始再上号鹁鸽钻天蛇倒退其险可知此际踵无停步息无停喘佣者掖余如升天然上为洗象池相传普贤浴象于此又数十武为上象石再数里许为木皮殿盖以木为瓦云实名化城寺谓普贤于此设化城同大众三千人居之余穷日之力抵是暝色亦至遂宿寒甚拥𬬻而坐夜分乃寐己巳上梅子坡积雪深数尺进为雷洞坪悬岩万仞不可俯视相传雷伏洞下闻人语辄震旧有铁碑禁语今废岩下传有伏羲九老诸洞人迹罕至再进为接引殿遂上八十四盘俗呼「三倒拐」盘尽为太子坪回龙寺至此陡峻既讫纡徐达顶过沈香塔即勅赐护国草庵寺通天大师旧栖也阅老僧树树空昔僧入定其中进天门石巨石劈开如门深广丈许至七天桥谓峨山为七重天故名至此值浓雾咫尺不见人物寺僧留住拥𬬻火距顶仅数百武寓此有二便清流引厨所饮水优于绝顶风不甚猛遂因其留而留之庚午大雾竟日至夜雪降辛未晨起玉山照人湿甚不能出户有数僧持《楞严》相质为之解说是日晚霁壬申晴明上顶进香过天仙桥首诣光相寺礼普贤寺前为睹佛台倚栏俯眺无际右为金殿殿以铜成高二丈五尺广一丈四尺深一丈三尺重簷雕甍绣櫺锁窗中坐大士傍绕万佛渗以真金极人工之巧四隅列铜塔四座有铜碑纪事文字悉佳其碑可鉴须眉稍下数武为藏经楼前为铜瓦殿再前为锡瓦殿楞严阁卧云庵并列于光相寺之后藏经楼之右峨顶如箕形东为悬岩绝壁西为斜坂光相寺临岩而东面余刹皆西面是日烟云尽净西望瓦屋晒经象岭雪山诸峰如在几席实则相距或千里或数千里东望平畴渺茫山如垤川如白练或有云覆处如人有物盖足然自太子坪以上草木竹石与下界大异有桫椤花徧山谷红白相杂地多细石极洁无蛇虺蚊蚋蚁虫之属稍有秽物雷电辄扫除之洵称佛境自华严寺至顶盖一百二十里云午余有兜罗緜云布满岩前号「银色世界」云中隐隐现一圆相寺僧曰「此名水光尚非正光」仍归宿七天桥癸酉晨饭后复由天门石沈香塔至学士堂谒通天塔盖通天大师肉身存此趺坐塔内身皆贴金林中多静室为住静之僧所居左行二里许为净土庵傍有白龙池源泉清浅沙弥携铜盘盛水举手于石下取置盘中「白龙子」细视似蜥蜴是日各刹进香毕仍上光相寺人云「佛光曾三现」怅然而返甲戌天阴上光相寺默祷普贤祈三日内赐晴示光是日浓雾寒风谡谡遂于普贤座右禅定半晌少顷持笔楮向金殿侧露坐录铜碑文忘寒忘雾乙亥望日大晴诣光相礼普贤倚栏立或邀茗饮余却之必候睹光近午初现于岩石闪烁不定渐移虚空现兜罗緜云上其圆似镜红紫绿白数层僧鸣钟观者云集如堵惟见己影在光中举手动身无不相映并立者彼此不见其影谓之摄身光光上有白虹谓之金桥僧属贺谓「有候至旬余不遇光而去者」盖非有缘弗现云时没时现自巳至未各作礼而退余旋七天桥沙弥报光现于此往视较睹佛台之光大数倍中有小红镜外列五色七层金桥高布至酉始没志称「张无尽至清凉山佛光随之而现」余何人斯获此奇遇耶丙子下山宿海会堂丁丑憩双飞桥戊寅上后牛心寺昔孙思邈修真于此下壑循谿行十里许度三桥二以板一以石俱屋覆之谿尽上数百武为洪椿坪楼阁四达周帀攒簇如城者二结构工密境区奥僻盖以幽胜于峨有別是一天之意此刹为德心禅师开建法嗣接踵历廿载落成大众昔以千计今寥寥但律仪不废视他处惟谨己卯庚辰俱憩此辛巳仍出双飞桥循旧道遇微雨午余还伏虎寺盖三月廿一日也是夜僧报圣镫现余即观之空中隐跃得数十镫有数镫最明上下相承又有渐飞至寺前者伏虎圣镫罕现余不及于峰顶睹镫今补观于此尤属异数连现三夜余憩五日而后行

艺文(附)

慈竹赋

维竹称慈 几乎有知 九族敦敍 孝友威仪 是竹必滋 五服相残 骨肉携离 是竹必衰
苟自家而刑国 亦触类而增思 莽尊固护 檀栾栉比 如束之稠 如插之密 劲节中耸 攒根内实
声唯戛风 影不透日 类宗族之亲比 同朋友之造膝 至若暮岁穷律 霜凝雪霏
陶钧无發生之理 松柏有后凋之期 是竹也 丛篁劈开 牙笋怒长 紫箨连披 青筠纷上
有偕老之情 感馈亲之养 如受制于篱界 不旁侵于土壤 雨露之泽 谢尔众芳
细叶未吐 贞心已长 耻高标而迥出 斯褭曲而悠扬 匪趋时于律候 宁随韵于笙篁
保无用而以道自将 愧不才而与物俱昌 苟成阴于隙地 作盛景之清凉 重曰 夫緜緜瓜瓞兮 知有子母
邕邕鸿雁兮 如次弟兄 于家则疏附御侮 于国则磐石维城
田氏不分庭之荆 陈家则应天之星 莫不郁映棠棣 急难鹡鸰 斯竹也 共根连茹 一本千茎
年深转密 岁晚弥荣 一可以厚骨肉 一可以敦友生 于灵台而莫非尽性 彰慈孝而感通神灵

艺文(再附)

登峨眉山

蜀国多仙山 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 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 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 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 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 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 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 携手陵白日

听蜀僧弹琴

蜀僧抱绿绮 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 余音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宴入中京

我在巴东三峡时 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 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 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 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 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承高座 白玉麈尾谈重玄 我似浮云滞吴越 君逢圣主游丹阙
一振高名满帝都 归来还弄峨眉月

赠別郑练赴襄阳

戎马交驰际 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目 念此別惊神 地阔峨眉晚 山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 试觅姓庞人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

关内昔分袂 天边今转蓬 驱驰不可说 谈笑偶然同 道术曾留意 先生早击蒙 家家蓟子 处处识壶公
长啸峨眉北 潜行玉垒东 有时骑猛虎 虚室似仙童 发少何劳白 颜衰肯更红
望云悲𫐘轲 毕景羡冲融 丧乱形神役 凄凉信不通 悬旌要路口 倚剑短亭中
永作殊方客 残生一老翁 相哀骨可换 亦遣驭清风

漫成

江皋已仲春 花下复清晨 仰面贪看鸟 回头错应人 读书难字过 对酒满壶频 近识峨眉老 知余懒是真

子美避地西川咫尺峨眉未经屐齿一过识者以为千古缺陷今特录公诗及此山者三首亦见此老胸中倾倒极至但为戎马闲隔未遂右军汶岭之愿耳

望峨眉

寺南几十峰 峰翠晴可掬 朝从老僧饭 昨日岩口宿 锡杖倚枯松 绳床映深竹 东豀草堂路 来往行自熟
生事在云山 谁能复羁束

峨眉东脚临江听猨怀二室旧庐

峨眉烟翠新 昨夜风雨洗 分明峰头树 倒插秋江底 久別二室间 图他五斗米 哀猨不可听 北客欲流涕

江行夜宿龙吼滩临眺思峨眉隐者兼寄幕中诸公

官舍临江口 滩声人惯闻 水烟晴吐月 山火夜烧云 且欲寻方士 无心恋使君 异乡何可住 况复久离群

峨眉山

万仞白云端 经春雪未残 夏消江峡满 晴照蜀楼寒 造境知僧熟 归林认鹤难 会须朝阙去 祇有画图看

送卧云庵僧

下视白云时 山房盖树皮 垂枝松落子 侧顶鹤听棋 清净从沙劫 中终日未攲 金光明本行 同侍出峨眉

送峨僧归

师言结夏入巴峰 云水回头几万重 五月峨眉须近火 木皮岭上祇如冬

峨眉圣镫

莽莽空中稍稍镫 坐看迷浊变清澄 须知火尽烟无益 一夜阑边说向僧

赠伏虎僧

不知名利苦 念佛老岷峨 衲补云千片 香焚篆一窠 恋山人事少 怜客道心多 日日斋钟罢 高悬滤水罗

峨眉山

峨眉山西雪千里 北望成都如井底 春风日日吹不消 五月行人冻如螘

白水寺

但得身闲便是仙 眼前黑白漫纷然 请君试向岩中坐 一日真如五百年

寄眉峰

胶西高处望西川 兴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 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 好士今无六一贤
且待渊明赋归去 共将诗酒趁流年

送贾讷倅眉

当年入蜀叹空回 未见峨眉肯再来 童子遥知颂襦袴 使君先已洗樽罍 鹿头北望应逢雁 人日东郊尚有梅
我老不堪歌乐职 后生试觅子渊才

峰顶卧云庵

峰顶四时如大冬 芳花芳草春自融 苔痕新晞六月雪 石势旧偃千年松 云物为人布世界 日轮同我行虚空
浮生元自有超脱 地上可怜怒攓蓬

峨眉山

岩峦皆创见 草木半无名 翠削山山玉 光摇树树琼 岭云随客袂 谷响答僧声 清绝浑无寐 空山月正明

双飞桥

巨木架虹梁 横跨惊湍上 有如排世难 出力贵用壮 行人知宝地 非此欲何向 因怀济川功 作诗镵绝嶂

游峨杂咏(二首)

树倒因成路 林开忽见村 鸟音传木杪 梵语出云根 雪色连春夏 风声接晓昏 徘徊幽兴极 回首谢烦喧
文公太华游 惆怅无与共 翁从二三子 泉石恣披弄 草木被芳鲜 山岩若飞动 朝市足纷华 不入幽人梦

寄宝昙禅师(二首)

断岩知是再来身 今日还修未了因 借问山中何所有 清风明月最相亲
山中静阅岁华深 举世何人识此心 不独峨眉幻银色 从教大地变黄金

赠广济禅师

高僧飞锡去人间 弘誓何年不出山 有地尽成银色界 无心常似白云闲

送峨眉归云聪长老还山

山僧谈笑见天真 杯渡沧溟万里身 老爱林泉心自足 风流宁让虎谿人

峨眉高(一首)(奉蜀王令旨题峨山图)

峨眉高 高插天 百二十里烟云连 盘空鸟道千万折 奇峰朵朵开青莲 黄金狮座耸岌岌 白银象驾来翩翩
晨钟暮鼓何喧阗 风林水鸟皆谈玄 千岩阴雾见玉佛 六时天乐朝金仙
月轮挂树光团团 平羌影落秋波寒 目前胜景不可状 画图仿佛移岩峦
吾王此地受封国 大法付嘱从灵山 愿忆云山当日语 五十四州均花雨 花雨慈云满锦城 佛刹王宫同按堵
峨眉高 高万古

华严寺

栖身丹壑总忘归 水阁频登趣不稀 雨脚斜侵耕叟笠 苔花青帀定僧衣 山余积雪寒犹壮 岩堕流星晓更飞
卜筑吾将依此地 玉堂清梦任教违

白水寺(二首)

寺幽名白水 金碧绚中天 池面临三四 峰头对百千 断碑文字缺 重译贝多全 老衲忘尘事 栖云日晏眠
一琴随处住 半榻为僧分 林放到池月 风驱入户云 鹿眠行去见 鹤唳坐来闻 底事吟诗苦 翻令思纠纷

光相寺

楚客随丹梯 泝流三峡踰五谿 浙僧访佛祖 一锡陵空向西土 江尤儒生寻谪仙 相逢共上峨眉巅
峨眉山高气磅礡 万朵莲开青插天 天高地远望无极 海东日出扶桑赤
气冲衲衣举 光摇角巾明 眼底汪洋巨鼇动 耳边髣髴天鸡鸣 龙宫对月窟 曾闻谪仙游
霞光凝不散 履迹今尚留 千岩崩摧势欲堕 羽流缁侣參差坐 七宝岩留供佛镫 万松灶起烧丹火
风霆荡漾 云树模糊 虎豹接迹 猨猱鬬呼 星汉当头手可摘 灵芝甘露无时无
云漏日兮光一綫 金莲白象兮纷纷而来见 万籁动兮天乐和 仙之人兮夜经过
忽神惊而目眩 岂事幻而说破 睹谪仙而无有 杳凤管与鸾珂 尘心未断怀乡土 青鞋复蹋来时路
行行回首语青山 石室无锁门无关 重来有日当跻攀 肯效趦趄嗫嚅儌名势 坐令尘土彫朱颜

峰顶卧云庵(二首)

青霭红尘此地分 飞岩削壁迥人群 穆王马迹何曾至 望帝鹃声绝不闻 春夏未消千古雪 阴晴常见一谿云
支筇石上宁辞倦 采药名山喜共君
峰顶散朝阳 凭高眺渺茫 山岚银色界 宝气白毫光 天阙尘氛净 烟霄草木香 须知来此地 处处见空王

桫椤坪

采药峨眉大士家 鸟呼佛现共惊呀 灵光孕石千年雪 宝树敲云五色花 涛涌岚光开法界 日浮象影蹋恒沙
由来胜地多奇迹 乐奏天池两部蛙

入山

梦里寻山路不迷 瑶华珠树与云齐 黄金世界參龙藏 白玉光𪸩照虎谿

宿大峨峰顶(二首)

平生怀隐约 悟寐想南图 此日登临壮 春风兴不孤 诸天银色界 万里玉光铺 疑有仙人到 相随种白榆
太息大峨峰 巍巍独擅雄 谁骑六牙象 来坐七天中 雪压巫庐瘴 山吹于阗风 陵晨观日出 极目海云东

伏虎寺

为爱招提数过回 喜逢僧侣卧层堆 瑞分双壁仍前合 社结东林今又开 清引佛香时入院 法传心印独登台
维摩丈室窥如许 无著天亲次第来

赠灵岩寺僧

白业南州有秀师 远分新劄住峨眉 归途桑下无三宿 到日松间礼六时 云板放參山鹿过 鱼开静钵老龙知
思君结社仍留偈 更遣临岐別赋诗

伏虎寺

小桥支木度回谿 万竹青青有鸟啼 未到上方三界阔 已看幽壑万云低 短箫吹客疑鸣凤 破衲栖禅类木鸡
欲去又迟今夜月 满山空翠醒人迷

宿峰顶

元气开青碧 云𫐌落紫烟 笑登天九万 別有界三千 片月依簷度 群龙对客眠 坐深清净理 明日望寒川

解脱坡

登山常是爱新晴 竹杖芒鞋独野行 望外青苍皆佛寺 花开喧和有谿声 偶惊谷响闻猨啸 欲共僧闲定鹤盟
步入远门寻觉路 昙花引入赵州城

雨宿西坡寺

竹里潇潇雨 清凉入梦新 向来投老计 今作问禅人 野径休愁滑 山灵未洗尘 陵晨登绝顶 云海寄闲身

游灵岩寺

空堂烧柏子 共坐话无生 雷雨千岩化 风泉万树鸣 梦清人境绝 禅寂法心明 诸有皆成幻 浮云笑此行

峨山

西极坤维势壮哉 峨眉天半列崔嵬 虎从仄径溪边渡 人自层峦石罅来 树内有僧常在定 山头无凤亦登台
凭栏光相緜云里 神水灵岩辨劫灰

寄怀可闻和尚(二首)

天半峨眉路 孤筇忆旧游 云深春更冷 花散雨空留 僧老前朝话 人销浊世愁 几年幽壑梦 飞不到峰头
蜀栈连秦塞 边鸿阵久虚 谁寻莲社约 忽枉雪峰书 老较禅心切 贫嫌官况疎 欲抛妻子累 来傍远公居

大峨峰顶

一到绝顶上 泠然可御风 山川幻银海 天地见洪蒙 四海超然外 三生偶尔中 岩前有灵洞 呼出白髯翁

桫椤花

昨夜空王转法华 上方龙女散天葩 火齐晃䌽陵朝旭 玉树摇风薄晚霞 只合伊蒲充供佛 不随薝卜过山家
尘人那得拈微笑 银海茫茫五色遮

峰顶

杰阁平临北斗边 芙蓉片片褭寒烟 珠光近向镫轮转 谷响遥从塔铎传 静夜松涛千嶂合 崇朝雨色四天连
茫茫下界空回首 结社何年托白莲

双飞桥

天柱峰头水 惊飞树杪来 山中奔日月 地底激风雷 岚气千岩暝 秋声万壑豗 泠然心独赏 何处有尘埃

峨眉山

剑外名山聚 峨眉不可名 祇疑盘古雪 化作佛光明 我且歌凤去 谁当骑象行 兜罗空世界 说法了无声

白水寺

宝刹千年寺 深山四月花 客来凭短竹 僧供出胡麻 白水澄空界 青莲问法华 夜深寒月上 钟磬落恒沙

送清源师诗(为师请栴檀香佛像归山所镂甚精妙)

师从峨眉来 往返经几宿 兹山闻最高 几许到天竺 师行徧天下 无乃是神足 竦身入梵宫 镂此栴檀佛

峨眉山歌(为松谷上人作)

峨眉山上月 千里若为看 峨眉山上雪 万古逼人寒 山青如黛雪如粉 明月镜中何隐隐
双峰缥缈谁画眉 挂在长空不可尽 西域雪山绝嶙峋 此中应见西方人 普贤菩萨行具足 三千徒众皆应真
始信峨眉自惆怅 不作巫山神女身 八十四盘桫椤树 花开如绘复如素
一间板屋千重岭 正值行人问山路 登山路转难 投寺日已晚
古苔如发长 新松学盖偃 冰窟炊不成 雷洞眠难稳 真僧入定久 行脚乞食远 钵里龙形小 岩前鸟声啭
雨气沈如墨 云光疾似电 应有千化身 故作百宝现 桥梁宛虹架 楼台疑蜃变
大士皆骑象 星光尽散燕 奕奕九微镫 芬芬五色綫 人人为摄受 各各睹颜面
欲知色是空 色即空中灭 世事如幻影 讵必叹奇绝 依旧峨眉山 明月照清彻
君来白门秋 山月几圆缺 浩浩江水流 尚带峨眉雪

圣镫

旷望不辞夜 镫从上界传 流光时渡壑 燄影欲连天 祇讶繁星坠 还从法力圆 迷云开暗谷 处处见金仙

洪椿坪

溪行每迂回 不识山深浅 但见悬淙尽 忽复登绝𪩘 松竹互攒映 楼阁何𬊤𬊤 闻有西天僧 凿山度幽缅
云根破混沌 耳目旷舒展 从来集法侣 猛心研教典 设林舌吐花 静者意如茧
津梁未云倦 心迹堪双遣 迷悟吾何知 颇觉轻蝉冕

神水

一盂乳滴大峨胸 闻道泉源与楚通 未必千山同此窍 世间万法尽归宗

神水

泉声响应松风细 谷月穿岚对客明 坐到忘言僧又去 热肠一副似冰清

访通天国师

一住峰头四十年 茹芝饮水是真缘 客来晨磬诸天净 坐对明镫白日悬 绕户慈云浮贝叶 千山空翠响流泉
远公话到无生处 灭尽空华吐白莲

题八十八祖像

西方尊者东土师 我闻其语未临仪 大峨之半阿练若 八十八祖南羽写 禅悦精神眉聚端 救世婆心口角宽
妙真如性本常觉 圆陀陀底各珊珊 祖宗开创多神智 所愿儿孙能解事
丁子绝绘非等闲 生平尽在三名山 但遣白云固封钥 莫教一像走尘寰

解脱桥

灵卉饰丹梯 雪淙流活活 到此利名心 一回一解脱

梅子坡(有序)

始白云禅师道行偶渴索水不得望前坡有梅树拟此纍纍梅实可以回津至其地无一梅树而渴已止矣今建有茶庵后人援以名坡漫作一偈

既渴始求梅 非梅亦梅指 宁知舌本中 原自有梅子

峰顶

梵天色界幻瑶京 修月仙工琢不成 鸟鼠餐霞肠已换 昆虫卧雪体俱明 鲸钟音寂千岩答 宝塔光凝白日行
到此圣凡无二谛 何须海外问蓬瀛

光相台和旧游

瓦屋山无尽 诸番限此疆 七天通气冷 三殿引云长 枳术资僧业 烟云厚客装 携君观邃古 广乐远铿锵

睹光台

昔贤嗟未到 而我得奇观 不陟高寒处 安知天地宽 佛光随鸟现 优钵散花繁 大士因相契 无心可与安

登峨说

人情山水易为眩 今信峨眉名独擅 满空云海起蛟龙 万仞峰头看冠弁 攀跻逡巡愧巨虚 篮舆凭御作舟牵
绝顶一日几阴晴 彩霞尝结瞿昙面 城郭依稀大如掌 翠微隐约小于钿
山腰另贮一重天 晴走风雷人不见 极目齐州九点烟 坤维至此称永奠
闻师住山六十年 阅尽兴亡为余撰 曾记当年全盛时 琳宫贝阙山林徧 寇盗相寻劫乱仍 此山亦受烽烟煽
余闻此语倍心酸 世间名境直如电 君不见 白衣苍狗何渺茫
又不见 桑田沧海亦更变 至道无毁亦无名 良哉不型与不炼

宿峰顶眺望(二首)

陵烟达上方 花散雨微茫 涧助广长韵 谭滋禅悦香 留仙一夕枕 选佛七天场 海峤擎霞起 光明徧大荒
万象高寒外 喧豗子夜风 鲸音开半偈 虎啸霁长空 梵宇金轮满 法云篆绣工 怳然身与世 变现此山中

过万年寺怀紫芝禅师

武林忆附袁公骥 艳说峨眉老衲异 性中龙藏彻诸天 指下鷄丸成福地 我今信宿此精蓝 杖头白云向何处
水田百㲲净军持 五緉一笠随去住 寻胜或赴旧游缘 采真倍得瞿昙意
法嗣俱堪续一镫 白石泉流不断清 翦烛深话惊雷荚 秋圃还登玉版羹
紫芝眉宇应重睹 为拭十年牛马尘

虎谿赠可闻禅师

岚光四照最宜人 宝阁岧峣次第新 客向上方先问渡 僧超初地已无尘 偶拈花竹禅中韵 夙定风幡悟后身
愧我华颠名未净 灵山可许一逋臣

送张玉甲之官眉雅

岷峨凄怆百蛮秋 路折邛崃九坂愁 城里白云从地出 马前黑水向人流 松番将在看高卧 雪岭僧归话远游
欲问辟支诸佛土 贝多罗树即关头

登峨眉

山水平生癖 烟霞到处缘 峨眉垂老至 胜览让谁先 披衲辞公府 骑骡践野田 入谿青嶂合 上岭翠微穿
歌凤人何在 降龙迹久湮 一山称最胜 双玉挂飞泉 触石喧豗响 争流排挤遄
惊心观溅沫 骇目送潺湲 擘路洪椿去 幽林古德传 繁柯荫仄径 密叶罨生烟
奔走疲终日 欢呼息万年 于时方纪夏 坐此涤烦煎 墨勅先朝赐 朱函佛骨鲜
清供脱粟饭 老汉作家禅 旧事谭离乱 新恩赖贷蠲 坡高无马走 殿耸似螺旋
诘旦支筇出 危坡压屋悬 十梯方仰胁 百息始穷巅 回视联床处 依然柱杖前 喜欢初有地 苍秀迥无边
木磴经霜滑 行童任挽牵 云堂香寂寂 金界草芊芊 雷洞人缄口 梅坡鸟惮𬸣
沿岩凿路险 削木盖房坚 绝壁现还隐 修篁断复连 缓拖云脚重 倒挂日轮偏
太子坪初到 先生倦欲眠 围𬬻烧榾柮 鼾榻拥青氊 晓起冲浓雾 徐行致肃虔
桫椤繁似锦 杉树密还妍 最爱天门石 疑经鬼斧镌 晒经如斗拔 瓦屋似屏联
遂礼龙渊树 环观金薤篇 不辞三日苦 乃造七重天 大士元无住 凡夫自倒颠 朝山来路远 礼佛念头专
以眼观白象 将心测普贤 喟然长叹息 策杖再搜研 铁瓦邻铜殿 金绳护宝莲
登台轻世界 俯槛小山川 五岳皆培𪣻 三巴在几筵 方期旸杲杲 讵意雪翩翩
光相缘犹待 神镫愿未圆 奇观留后日 拙句染新笺

大峨神水

石以山为名 水从石窍生 暗通阿耨润 远入玉泉清 有客曾歌凤 无人解濯缨 谁教尘念冷 遥步向空明

万年寺

斋罢经行有数遭 仰瞻绀宇万年牢 法王座处瑠璃净 香象骑来璎珞高 汰尽河沙余白水 当空华月照秋毫
尘缘未得拨金篦 怅怅迷津叹二毛

老僧树

树以僧为心 僧将树作体 树且借僧生 僧岂依树死 僧树不相离 生死若相倚 久经春复秋 饱历风和雨
千年面目存 万古灵光起 不灭亦不生 老僧自知止

病中赠离指和尚

病废苦奄然 来求避世方 峨眉何处是 为我散清凉 险路巴山远 尘心旅梦长 皈依如不弃 瓶钵任徜徉

步题伏虎寺文峰回文韵

西岩叠翠耸高峰 谷邃回流坠叶红 题就白云飞叆叇 画成铺雪积虚空 栖乌夜起猨声远 落照晴留树影重
犀劈玉胎蟾挹润 溪澄蘸笔彩嵸巃

感贯之和尚(与虎臣太史同席于萝峰作而致感)

元亮何缘两荐馨 云岩觉到资多情 夜猨哀月犹三啸 晓磬鸣泉起九京 钵里杨枝开次第 庭前柏树语分明
静然歇灭还支遁 买得名山风日清

登峨眉

万叠凭虚上 尘坌悉可捐 穿云睇白水 侧足倚青天 幽咽泉声远 陆离树色鲜 光明彻下界 尽日坐危巅
直入万山去 身心好弃捐 乱峰疑拔地 层阁只窥天 松驳僧眉老 夏寒石发鲜
愿王无私照 岩月自娟娟

丁卯春觐旋泛锦江瞻眺峨眉

棹箨飞来自锦官 峨眉隐隐出云端 身经雪浪流光疾 心向琳宫世网宽 禹帝导江丹嶂豁 愿王说法彩霞盘
尘劳可许归莲座 化境神光饱一看

梦登峨山作望峨吟

欲乘五岳最高岑 偶到三峨意转深 名胜有缘天巧合 风尘无碍佛同心 桫椤灿烂空还色 梵刹𪸩煌雪作琛
若论圣凡真妙谛 山灵应笑我知音

天门石

灵根分劈自昆仑 并峙岩头狮象蹲 不是愿王开觉路 何由此处说天门

解脱坡

偶过山间寻胜迹 忽从坡上發深思 纵饶解脱虚空外 终是尘缘未了时

莲花社

莲岳曾经咏削成 如何僧社亦擅名 祇因菡萏峰头见 泰华虽高不与争

石船子

隐踞云谿障紫澜 高呼船子渡谿难 可知普济当年行 留得慈航待我看

佛光

鸟语初来报 云緜几度铺 佛从当面现 光向半空盱 色相何嫌有 声闻岂碍无 临皋徒复卧 残墨未能濡

佛灯

梵王栖息地 向夜宝灯悬 一点初疑叶 纷荧竟似莲 辟支成古供 胜迹赖今传 冉冉灵岩下 光明彻大千

赠与峨上人金陵请藏回山

万里归来道已东 千函贝叶一帆风 须知游戏仍三昧 方信灵修具六通 飞锡疑从天上落 昙花应向箧中穷
西川自此闻真谛 不惮时时谒志公

出胜峰门道中望圣积伏虎诸刹

策蹇穷高广衍中 云烟罨蔼隐花宫 好将一派符文水 洗却十年尘土胸 伏虎流淙声㶁㶁 骑羊往迹事
计程几顿登山顶 光相台前礼大雄

老僧树偈

四大身躯皆幻 毛发爪甲自长 老僧化去树生 僧树是一是两 本来一物不存 岂向无情滋养
蝉蜕已付槁木 肉皮不相痛痒 漫道树为僧荣 色空空色非相 啐 一脚趯倒虚空 打破沙锅自䁛

桫椤花

桫椤原是佛前花 开徧峨山烂若霞 不信佛身常住世 见花如见佛无差

登峨山

梵宫开胜地 绀殿结殊因 校饰兼三品 庄严化亿身 洗池神象浴 饮钵毒龙驯 不是灵山子 谁乘大愿轮

铜塔

(明万历陈皇后购青铜铸成计十五层每层内分五层每一层金佛数百尊共计万尊每层俱刻金字经卷诸经毕备峨眉山门一座山顶七座)

一塔陵霄会万灵 经传大藏又分身 劫来不碍无边法 各现慈悲度世人

巨钟

万金镕铸自何年 长作龙吟散晓烟 留镇三门开觉路 声声震醒世沈眠

过伏虎寺赠可闻和尚

灵山随地起 觉路自天开 客兴披云到 梵花促雨来 有僧翻贝叶 携我上莲台 正拟登峰去 偏留话劫灰

解脱坡

谁教伏虎接飞虹 天半峨眉路不穷 解脱欲归何处去 看来还在此山中

祇树林(旧名古德林)

万壑云空祇树林 霜天长见绿阴深 偶来一憩闻清籁 领略禅门自在心

铜殿

皇家崇胜事 法象得𪸩煌 玉局三霄诰 金宫百和香 塔镕大贝乘 钟吼老龙王 碑篆风霜古 规模起晋唐

还憩伏虎寺

浮沈宦海无归著 天半峨眉觉路宽 忽过山腰探伏虎 从登峰顶欲栖鸾 经声直向层霄彻 雪色长留群玉看
我亦前身缑岭客 凭谁指点得心安

千手佛

愿王法力果如何 指点迷津念普陀 人向莲台齐合掌 羡他益善是多多

铜塔

洪𬬻巧铸现精灵 寸寸金刚不坏身 十五浮图经万卷 功成还赖世间人

万年寺

风回萝磴散幽芬 几处勾留已夕曛 出岭暮钟邀客屐 洗关花雨静尘棼 四围烟绕山腰寺 一面窗收谷口云
白夜试寻明月畔 此中清景许谁分

桫椤花

老干何年种 空灵自作花 助妆应有雪 栖树已无鸦 艳冷穿云出 英繁带月斜 七重天上见 犹觉是飞霞

圣镫

烟锁高台望不分 流光冉冉破氤氲 萤飞乱点千岩火 星坠轻摇万壑云 祇合梵宫窥色相 未应人世照尘棼
我来峰顶穷奇幻 故把灵膏夜夜焚

大佛殿

巍巍大佛镇峨城 丈六金身慧眼明 放大毫光看世界 色空空色两无名

伏虎寺即事

无端牵惹果何因 百感纷纭乱性真 大道原从静里得 毒龙怕向闹中亲 一尘不染方为宝 万象归源即是珍
银色兜罗成世界 灵心返照属谁人

弥勒殿楼头访志灵和尚见壁诗依韵和之

层层叠叠万重山 识透禅机不许关 一点慧心常自照 源头活水非人间

赠伏虎寺瓶水禅师

劈开迷障作沙门 一信无隳是有根 六欲顿除抛幻海 七情净尽悟宗源 泥涂轩冕慧心远 补衲袈裟道念纯
征梦已知仍佛器(师先太夫人梦大士赐花瓶而生 )机关莫向俗人论

观心坡

心是菩提觉是路 澄观返照性流通 眼前高下非空境 常守灵珠不语中

息心所

观心坡上息心所 朵朵云飞意甚闲 天籁无声沈百虑 俗情多欲苦千般 放怀著眼看将去 特地返躬复转还
我语世人休妄恋 坡前回首自牢关

佛光

云成五色现奇光 形似尼珠不可方 更有一桩奇异事 人人影在个中藏

观圣镫

山南山北尽云烟 忽见圣镫飞万千 仰望峰峦同月耀 俯观岩壑胜金𬊤 合来朵朵朝莲座 分去飘飘向普贤
此是灵山真妙谛 阿谁领悟在机先

峨山顶(二首)

峰顶高千仞 嘉邛指顾中 侧身邻日月 倚杖破鸿蒙 玉垒寒光逼 羌江树色空 谪仙人去后 游兴有谁同
金气孤峰结 坤维独镇雄 崖松无岁月 人语逼苍穹 老雪凝千古 殷雷起半空 超然尘世外 直欲御天风

艺文僧诗

赠密印安民首座入峨眉中峰

休夸四分罢楞严 按下云头彻底參 莫学亮公亲马祖 还如德峤访龙潭 七年往返游昭觉 三载翱翔上碧岩
今日烦充第一座 百花丛里现优昙

圣镫

飞自峭崖东 飘来点点红 回翔分远近 掩映入空蒙 燄冷千年火 光摇半壁风 夜深人静后 挂满梵王宫

寄虎溪可闻

瓦砾石头皆放光 无偏无正绝商量 有时变作岩前虎 威距峨眉白象王

睹光台

觌面明明犹不识 驰求象外亦非真 白云几度空捞摸 杜宇频啼春草深

送华阳山人游峨眉

万里瞿塘杖挹春 峨眉天半一闲身 俯观沙界如枣叶 犹是游人眼上尘

观心坡

行人双眼幸圆明 下视阎浮等一尘 到此一步是一步 灼然何必更观心

卧云庵

七重天末号峨眉 树里老僧下榻迟 八十四盘行欲尽 青山涌出象王儿

过太子坪闻达和尚旧隐

杖藜午日蹈龙池 无限青山展笑眉 瓦上晒经乾也未 令人常忆达闻师

山居

云埋绝顶几经霜 懒与愿王较短长 秋至但观黄叶落 春来唯觉白花香 罢游猨止洞中卧 争食禽宣岭外狂
笃爱山居闲我老 从他尘世利名忙

双飞桥

寒响下高巅 孤桥断复连 龙分双涧壑 云散一谿烟 眺听声光外 徘徊翠影边 尘心从此尽 儗证四空禅

山居

九日柴门雨乱飞 禅心无住客来稀 西风不管黄花梦 林鸟山云各自归

洪椿坪

穿萝觅径入椿坪 楼殿层层鹤篆清 因共雨花看贝叶 漫随山色听谿声 慈镫冉冉金沙暎 宝月团团梵响沈
开士幽居成古刹 祇今龙象话三生

牛心寺避雨

幽径荒苔寂 千嶂古木横 云来迷洞口 雨过湿流莺 殿僻凉生远 谿深雾到轻 松阴聊对座 返照起新晴

古德林

近日生涯兴渐阑 了无个事足追欢 但将一柄竹笤帚 古德林中扫破烟

偶题

懒散疎狂一拙僧 年来老去百无能 虽然有个闲身在 吃饭穿衣似未曾

赠天峰禅师隐灵岩

荆秀蔚蓝巅 幽人避地偏 茶烹松吼渌 香蔼鹤腾烟 危坐消阴劫 清眠乐梵天 从教深立雪 无物与君传

宋王坪回文

西窗绿暎锦屏空 早挂残霞带日红 题笔䌽传新赋客 耀台灵绘巧图工 栖鸾凤处温山绕 出圣贤时协气通
畦半落星明月夜 谿清倒影现玲珑

峨眉早春

茅庐清净地幽深 景对晴峦数点新 疎壁尝留穿月径 垂杨偏送隔墙春 止居不过三间屋 坦率惟捐一点尘
慙愧谿山无个事 虚窗高卧一闲人

別乡友

多年未睹南来鴈 影落峨眉下翠微 三笑虎谿留不住 乘风又望海天飞

登峨

不到崇高处 安知壁岫悬 路颓山雾接 桥断野云连 秀目青松柏 清心冷涧泉 半轮秋夜月 千古照巴川

山居

山中长快活 久已远尘嚣 桃李开晴露 松筠拥翠条 云光群卉满 鸟语万峰饶 多少荣枯事 如何到寂寥

峨岭秋

西风瑟瑟暮云寒 归鴈高飞鬭羽翰 松吐清声迟洞壑 池含素影荡栏杆 虚窗挹取林峦瘦 午夜哦成星斗残
黄菊篱边秋意澹 空花不肯借人看

送友之峨眉绝顶

欲上峨眉顶 化城可憩心 千年冰度冷 五月火难禁 树老烟霞古 僧闲花木深 象王今说法 子去好知音

峨岭云

去则似无心 归来全不昧 补完万壑烟 澹点千山䨴 横洞锁龙眠 依僧息犬吠 恍如道者心 卓出名场内

山居次韵

抱拙林泉下 安贫任意闲 无弦琴易操 有韵句难删 雨过云初晓 梦回户未关 故人何处见 梁月转青山

登峨

陟彼清幽处 浮生万事捐 琳宫非色相 绀殿逼诸天 绝壁苔痕古 悬泉漱石鲜 遥瞻西岭雪 清净杳无边

怀峨

谒罢峨眉岭 常怀第一峰 台高常见月 山静独闻钟 古雪摇琼蝶 飞泉挂玉龙 何时重蹑屐 散步倚云松

伏虎寺

登峨先向虎溪游 策杖云深步更幽 一径钟声瞻玉殿 万杉烟色绕琼楼 石硚水隔红尘杳 台榭花飞绿树稠
入室幸聆空妙谛 缤纷华雨孰能酬

井络泉

蒙蒙雨润空山夕 浩浩泉声走白石 流向人间大有功 从教万物沾膏泽

隐峨自眺

最爱眉峰秀 偏烦车马过 层峦连瓦屋 众水合羌波 鹤迹余古雪 猨声出绿萝 旷观村廓里 烟雾晚来多

峨眉山志卷七终


校注

[A1] 兹【CB】玆【志汇】
[A2] 迎【CB】通【志汇】
[A3] 蓟【CB】苏【志汇】
[A4] 桩【CB】椿【志汇】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峨眉山志(卷7)
关闭
峨眉山志(卷7)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