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行般若经卷第二

摩诃般若波罗蜜功德品第三

尔时诸因坻天诸梵天诸波那和提天诸伊沙天诸那提乾天同时三反作是称誉法「贤者须菩提所说法甚深怛萨阿竭皆从是生其有闻者若讽诵读有行者我辈恭敬视如怛萨阿竭我辈恭敬视菩萨摩诃萨持般若波罗蜜者

佛语诸天人「如是如是昔我于提和竭罗佛前逮得般若波罗蜜我便为提和竭罗佛所受决言『却后若当为人中之导悉当逮佛智慧却后无数阿僧祇劫汝当作佛号字释迦文天上天下于中最尊定世间法极明字为佛』」

诸天人同时白佛言「甚善菩萨摩诃萨天中天行般若波罗蜜自致到萨芸若

尔时佛在众会中央诸天中坐佛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今四部为证欲天阿会亘修天皆证知

佛语释提桓因「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其有学般若波罗蜜者其有持者其有诵者是善男子善女人魔若魔天终不能得其便拘翼善男子善女人若人若非人终不能得其便拘翼善男子善女人不得横死拘翼忉利天上诸天人其有行佛道者未得般若波罗未学者未诵者是辈天人皆往到善男子善女人所拘翼善男子善女人学般若波罗蜜者持者诵者若于空闲处若于僻隈处亦不恐亦不怖亦不畏

四天王白佛言「我辈自共护是善男子善女人学般若波罗蜜者持者诵者

梵摩三钵天及梵天诸天人俱白佛言「我辈自共护是善男子善女人学般若波罗蜜者持者诵者

释提桓因白佛言「我自护是善男子善女人学般若波罗蜜者持者诵者」释提桓因复白佛言「难及也有学般若波罗蜜者善男子善女人心无所动摇般若波罗蜜其受者为悉受六波罗蜜

佛言「如是拘翼其受般若波罗蜜者为悉受六波罗蜜复次拘翼般若波罗蜜学者持者诵者善男子善女人且听拘翼我说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当念听我所说

释提桓因从佛听言受教

佛语释提桓因「我法中有娆者有害者有乱者欲娆者欲害者欲乱者其人稍稍起恶意欲往未至中道亡欲娆者欲害者欲乱者其后所作终不谐何以故用是善男子善女人学般若波罗蜜故持故诵故其人稍稍赍恶未至便屈还其后所愿终不得拘翼善男子善女人所作为悉自见得学般若波罗蜜者持者诵者譬若拘翼有药名摩有蛇饥行索食道逢虫蛇欲啖虫摩舐药香即到虫所蛇闻药香即还去何以故药力所却蛇毒即歇药力所厌如是拘翼善男子善女人学般若波罗蜜者持者诵者其有欲害者便自般若波罗蜜威神所却般若波罗蜜力所厌也

佛言「设有谋作者从所来处便于彼间自断坏不复成四天王皆拥护是善男子善女人入般若波罗蜜者思惟者自在所为所语如甘露所语不轻嗔恚不生自贡高不生四天王皆是善男子善女人学般若波罗蜜者持者诵者所语无有异所语如甘露所语不轻嗔恚不起自贡高不生何以故用学般若波罗蜜故不受自嗔恚不受自贡高不受自可是善男子善女人心自生念『若有鬪诤起常当身远离』不喜是事面自惭自念『是曹恶者不可近』自念『我索佛道不可随嗔恚语疾使我逮得好心』善男子善女人所作为悉自见善般若波罗蜜学者持者诵者

释提桓因白佛言「般若波罗蜜能过诸恶上去自在所作无有与等者

佛语释提桓因「复次拘翼善男子善女人般若波罗蜜学者持者诵者或当过剧难之中终不恐不怖正使入军不被兵

佛言「我所语无有异拘翼如佛言无有能害者善男子善女人当是时若诵若持般若波罗蜜若念正使死来至若当于中死若怨家在其中欲共害者如佛所语无有异是善男子善女人终不于中横死正使在其中若有射者若兵向者不中其身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者极大祝人中之猛祝学是祝者是善男子善女人不自念恶亦不念他人恶都无所念善为人中之雄自致作佛为护人民蜎飞蠕动学是祝者疾成佛道

「复次拘翼般若波罗蜜书已虽不能学不能诵者当持其经卷若人若鬼神不能中害其有宿命之罪不可请譬若拘翼初得佛之处四面若有人直从一面来入若鬼神若禽兽无有能害者若鬼神若禽兽来娆人欲来害人终不能中何以故用佛得道处故佛威神所护过去当来今现在佛天中天皆为人中尊悉于其中作佛甫当复出索佛道者皆当于其中得佛道若有人入是处者不恐不怖无所畏惧般若波罗蜜者如是般若波罗蜜所止处一切诸天人民阿须鬼神皆为作礼恭敬护视用是故般若波罗蜜威神所护

释提桓因白佛言「若有天中天般若波罗蜜书者持经卷者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䌽华盖旗幡——若般泥洹后持佛舍利起塔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䌽华盖旗幡如是其福何所为多

佛言「我故问汝拘翼随所乐报我云何拘翼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萨芸若成是身出见怛萨阿竭从何法中学得阿耨多罗三耶三佛

释提桓因报佛言「怛萨阿竭从般若波罗蜜中学得阿耨多罗三耶三佛

佛语释提桓因「不用身舍利从萨芸若中得佛怛萨阿竭为出般若波罗蜜中如是拘翼萨芸若身从般若波罗蜜中出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萨芸若身萨芸若身生我作佛身从萨芸若得作佛身从萨芸若生我般泥洹后舍利供养如故若有拘翼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学持诵行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好华捣香泽香杂香缯䌽华盖旗幡——萨芸若则为供养以如是拘翼般若波罗蜜写已作是供养经卷善男子善女人从其法中得功德无比何以故萨芸若者则为供养已

释提桓因白佛言「如是阎浮利人不供养承事般若波罗蜜者是曹之人为不知其尊耶供养般若波罗蜜者其福尊无比般若波罗蜜者当取供养之

佛语释提桓因「云何拘翼阎浮利人中有几所人信佛信法信比丘

释提桓因白佛言「阎浮利人少所信佛信法信比丘僧者少少耳及行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至行佛道者复少少耳

佛言「如是拘翼少少耳人至有索佛道行求佛道者甚多至其然后作佛少少耳如是不可计阿僧祇人初行求佛道至其然后从其中出若一若两在阿惟越致地住耳如是拘翼是善男子善女人行求佛道会后成佛如是

佛言「善男子善女人学般若波罗蜜者持经者诵经者当为作礼承事恭敬何以故用晓般若波罗蜜中事故少有过去时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过去时菩萨行佛道者皆于般若波罗蜜中学成我时亦共在其中学怛萨阿竭般泥洹后诸菩萨摩诃萨悉当受是般若波罗蜜拘翼善男子善女人怛萨阿竭般泥洹后取舍利起七宝塔供养尽形寿自归作礼承事——持天华天捣香天泽香天杂香天缯天盖天幡如是于拘翼意云何善男子善女人作是供养其福宁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䌽华盖旗幡——得福多也

佛言「置是塔拘翼若复有阎浮利满中七宝塔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尽形寿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天华天捣香天泽香天杂香天缯天盖天幡云何拘翼是善男子善女人其福宁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䌽华盖旗幡——得福

佛言「置阎浮利所作事拘翼四天下七宝塔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尽形寿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天华天捣香天泽香天杂香天缯天盖天幡——其福宁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䌽华盖旗幡——得福多

佛言「置四天下塔拘翼譬如一天下复次一天下如是千天下四面皆满其中七宝塔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尽形寿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天华天捣香天泽香天杂香天缯天盖天幡云何拘翼其福宁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䌽华盖旗幡——得福多

佛言「复置千天下拘翼如是中二千天下四面皆满其中七宝塔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尽形寿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天华天捣香天泽香天杂香天缯天盖天幡云何拘翼其福宁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䌽华盖旗幡——得福多

佛言「复置是中二千天下拘翼若三千天下四面皆满其中七宝塔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尽形寿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天华天捣香天泽香天杂香天缯天盖天幡云何拘翼是善男子善女人其福宁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䌽华盖旗幡——得福多

佛言「复置是三千天下七宝塔拘翼若三千大国土中萨和萨皆使得人道了了皆作人已令人人作七宝塔是辈人尽形寿供养持诸伎乐诸华诸捣香诸泽香诸杂香干百种香诸缯诸盖诸幡复持天华天捣香天泽香天杂香天缯天盖天幡如是等萨和萨及三千大国土中萨和萨悉起是七宝塔是伎乐供养云何拘翼其功德福祐宁多不

释提桓因言「作是供养者其福祐功德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䌽华盖旗幡——得福多

释提桓因白佛言「如是天中天极安隐般若波罗蜜天中天自归作礼承事供养过去当来今现在佛天中天萨芸若则为供养作礼承事自归为悉供养至

佛言置是三千大国土中七宝塔复如一恒边沙佛国一一萨和萨悉起作七宝塔皆供养一劫复过一劫皆持天华天捣香天泽香天杂香天缯天盖天幡都卢天上天下诸伎乐持供养如是拘翼其福祐功德宁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䌽华盖旗幡——得福多

佛语释提桓「如是拘翼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从法中得福极多不可复计不可复议不可复称不可复量不可复极何以故从般若波罗蜜中出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萨芸若如是拘翼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䌽华盖旗幡如是拘翼功德所福祐所致及前世功德所致佛福祐所致

佛言「百倍恒边沙佛国中萨和萨皆起七宝塔不在计中千倍不在计中百千倍不在计中万亿倍不在计中无数倍不在般若波罗蜜供养计中

尔时四万天人与释提桓因共来大会诸天人谓释提桓因言「尊者当取般若波罗蜜当讽诵般若波罗蜜

佛语释提桓因「当学拘翼般若波罗蜜当持经当讽诵何以故阿须伦心中作是生念『欲与忉利天共鬪』阿须伦即起兵上天是时拘翼当诵念般若波罗蜜阿须伦兵众即还去

释提桓因因白佛言「极大祝天中天般若波罗蜜极尊祝般若波罗蜜无有辈祝般若波罗蜜

佛言「如是拘翼极大祝般若波罗蜜极尊祝般若波罗蜜无有辈祝般若波罗蜜拘翼持是祝者过去诸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皆从是祝自致作佛甫当来诸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皆学是祝自致作佛今现在十方诸佛皆起是祝自致作佛拘翼是祝故出十诫功德照明于天下四禅四谛四神足般遮旬照明于世间菩萨摩诃萨从般若波罗蜜中生十诫功德世间悉遍至四禅四谛四神足般遮旬悉照明于世间今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未出世间时菩萨悉照明四禅四谛四神足般遮旬譬如月盛满时拘翼从空中出照明于星宿如是拘翼菩萨行功德盛满亦如是怛萨阿竭未出世间时菩萨为出照明菩萨摩诃萨皆从沤惒拘舍罗般若波罗蜜中出当作是知

「复次拘翼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持般若波罗蜜学诵者为至德悉具足

释提桓因问佛言「天中天何谓至德悉具足

佛言「其人终不中毒死不于水中溺死不为兵刃所中死若时有县官起若横为县官所侵当诵念般若波罗蜜若坐若经行时县官终不能危何以故般若波罗蜜所拥护故若复有余事悉当诵念般若波罗蜜往至彼间若王所若太子傍臣所便与共好语与共谈言与共笑欢喜何以故用学般若波罗蜜故念善思善一切人民蜎飞蠕动令其善等心闵伤慈哀用是故人见之悉起立拘翼若有索方便者不能危害

尔时有异道人遥见佛大会稍前行欲坏乱坐稍来至佛所释提桓因作是念「当云何尽我寿常在佛边受诵般若波罗蜜异道人欲乱我断是法」释提桓因从佛所闻般若波罗蜜即受诵彼异道人即遥远远绕佛一匝便从彼间道径去

舍利弗作是念「是中云何令异道人从彼间道径便去

舍利弗心所念佛即知佛语舍利弗「释提桓因念般若波罗蜜如是异道人便还去异道人无有善意来都卢持恶意来故是弊魔便作是念『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与四部弟子共坐欲天梵天及诸天人悉复在其中会无有异人悉菩萨摩诃萨受决者会当为人中之将自致成作佛我当行欲坏乱之』弊魔乘一辕之车驾四马稍稍前行至佛所释提桓因作是念『弊魔乘四马之车来欲到佛所是弊魔车马无异非国王洴沙四马车不类亦非国王波斯匿四马车不类亦非释种四马车不类亦非堕舍利四马车不类是弊魔所作昼夜弊魔常索佛便常乱世间人』释提桓因常作是愿『我会当念般若波罗蜜常念常持心讽诵究竟』释提桓因心中诵念般若波罗蜜且欲究竟弊魔便复道还去

忉利迦翼天人持天华飞在空中立便散佛上及散四面「般若波罗蜜断绝甚久阎浮利人乃得闻乃得见」便复持天华若干种四面散佛上

佛言「其有行般若波罗蜜者守般若波罗蜜者亦不为魔及魔官属所得便

释提桓因白佛言「是辈人其福祐功德不小闻般若波罗蜜者何况乃学持诵念学已持已诵已取学如是用是法住其人前世时见佛般若波罗蜜耳闻何况乃学持诵学已持已诵已行如中事如是法住具足则为供养怛萨阿竭已是人如是何以故萨芸若从是行般若波罗蜜譬如天中天欲得极大宝者当从大海索之欲得萨芸若珍宝成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者当从般若波罗蜜中索之

佛言「如是从其中出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萨芸若

阿难白佛言「无有说檀波罗蜜者亦不说尸波罗蜜亦不说羼提波罗蜜亦不说惟逮波罗蜜亦不说禅波罗蜜亦无有说是名者但共说般若波罗蜜何以故天中天

佛语阿难「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中最尊云何阿难不作布施当何缘为檀波罗蜜萨芸若不作戒当何缘为尸波罗蜜作忍辱当何缘为羼提波罗蜜不作精进当何缘为惟逮波罗蜜不作一心当何缘为禅波罗蜜不作智慧当何缘为般若波罗蜜萨芸若

阿难言「如是天中天不行布施不为檀波罗蜜萨芸若不行戒不为尸波罗蜜不行忍辱不为羼提波罗蜜不行精进不为惟逮波罗蜜不行一心不为禅波罗蜜不行智慧不为般若波罗蜜萨芸若为非般若波罗蜜

佛言「如是阿难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中最尊譬如极大地种散其中同时俱出其生大株如是阿难般若波罗蜜者是地五波罗蜜者是种从其中生萨芸若者从般若波罗蜜成如是阿难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中极大尊自在所教

释提桓因白佛言「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所说善男子善女人功德未竟学般若波罗蜜者持者诵者云何

佛语释提桓因「我不说行者功德未竟我自说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者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䌽华盖旗幡——我说是供养功德耳

释提桓因白佛言「我身自护视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者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䌽华盖旗幡——护是供养功德耳

佛语释提桓因「善男子善女人诵般若波罗蜜者若干千天人到经师所听法不解于法中诸天人适欲问法师天神语用慈于法中故其人即自了知诸天所不解者便自解善男子善女人所作功德悉自见知

「复次拘翼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于四部弟子中说时其心都卢无所难若有形者若欲试者终不畏何以故般若波罗蜜所拥护故其所欲形试者便自去

「我了不见人当般若波罗蜜者人亦不见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所厌伏善男子善女人无有敢轻者心亦不恐不怖惧亦无所畏善男子善女人所作功德悉自了见

「复次拘翼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皆重若沙门道人皆哀若知识兄弟外家宗亲皆尊贵敬爱之或时说恶事者中正法为解之是善男子善女人所作功德悉自见之

「复次拘翼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持经卷者天上四天王天上诸天人索佛道者往到彼所问讯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绕竟以去忉利天上诸天人索佛道者往到彼所问讯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绕竟已去盐天上诸天人索佛道者往到彼所问讯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绕竟已去善男子善女人心当作是知『十方无央数佛国诸天人诸龙阿须伦诸阅叉鬼神迦楼罗鬼神甄陀罗鬼神乾陀罗鬼神摩睺勒鬼神诸人诸非人都卢赐来到是间问讯法师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绕竟各自去皆赐功德无异兜术陀天上诸天人索佛道者往到彼所问讯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绕竟以去尼摩罗提罗怜耨天上诸天人索佛道者往到彼所问讯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绕竟已去波罗尼蜜和邪拔致天上诸天人索佛道者往到彼所问讯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绕竟已去梵天上诸天人索佛道者梵迦夷天梵弗还天梵波𤸱天摩呵梵天卢天波利陀天𤸱波摩那天阿会亘修天呵天波栗多修呵天阿波摩修天修乾天惟呵天波栗惟呵天阿波修天惟于潘天阿惟潘天阿陀波天䠠天须䠠祇耨天阿迦腻咤天等天上诸天人皆往到彼所问讯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绕竟已各自去及诸阿迦腻咤天尚悉来下在诸天辈中何况拘翼三千大国土诸欲天人诸色天人悉来问讯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绕已毕竟各各自去

「是彼善男子善女人彼所止处当完坚无有娆者除其宿罪不请余不能动善男子善女人其功德悉受得是时诸天人来当知之

释提桓因言「云何天中天善男子善女人当作是了知诸天人来到是间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承事

佛言「善男子善女人当作是知『诸天人来受般若波罗蜜作礼承事』何用知诸天人来时或时善男子善女人欢喜踊跃意喜时知诸天人来以知当舍去若天若龙若阅叉鬼神若甄陀罗鬼神来到彼间

「复次拘翼善男子善女人闻鬼神香以为曾善男子善女人小鬼神当避起去大鬼神来前

「复次拘翼善男子善女人常当净洁身体用净洁身体故鬼神皆大欢喜小天见大天来到避去大尊天威神巍巍其光重明稍稍安徐往是天人至师经所入至经所已善男子善女人则踊跃欢喜所止处悉当净洁住善男子善女人病终不著身所止处常安隐未常有恶梦梦中不见余但见佛但见塔但闻般若波罗蜜但见诸弟子但见极过度但见佛坐但见自然法轮但见且欲成佛时但见诸佛成得佛已但见新自然法轮但见若干菩萨但见六波罗蜜种种解但见当作佛但见余佛国但见了了佛尊法无有与等者但见某方某国土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若干百弟子若干千弟子若干万弟子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在其中说法

「拘翼善男子善女人梦如是见已安隐觉身体净洁且轻不欲复思食身自软美饱

「拘翼譬如比丘得禅从禅觉软心不大思食自软美饱如是拘翼善男子善女人觉已不大思食自想身软美饱何以故拘翼鬼神不敢近气故欲取佛者其功德悉自见欲取佛者当学般若波罗蜜当持当诵正使不学不持不诵善男子善女人但书写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䌽华盖旗幡

「复次拘翼或时阎浮利地上怛萨阿竭舍利满其中施与般若波罗蜜书已举施与欲取何所

释提桓因言「宁取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我不敢不敬舍利天中天从中出舍利供养般若波罗蜜中出舍利从中得供养如我有时与诸天共于天上坐持异特座乃至自我座敢有天人来至我所承事我我未及至座所我不坐上时诸天人皆为我坐作礼绕竟已便去是坐尊释提桓因于是间坐受法忉利天上诸天人为作礼如是天中天般若波罗蜜出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舍利萨芸若之智慧从中出生身用是故天中天两分之中取般若波罗蜜除是阎浮利地上满其中怛萨阿竭舍利正使天中天三千大国土满其中舍利为一分般若波罗蜜经为二分我从二分中取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从中出舍利供养所致譬如负债人天中天与王相随出入王甚敬重之无有问者亦无所畏何以故在王边有威力故天中天从般若波罗蜜中出舍利从中出供养是经天中天如王般若波罗蜜譬如是王雄猛得供养怛萨阿竭舍利从萨芸若中出生得供养如是天中天萨芸若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从般若波罗蜜中出生当作是知两分中我取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受持者譬如无价摩尼珠天中天有是宝无有与等者若持有所著所著处者鬼神不得其便不为鬼神所中害若男子若女人持摩尼珠著其身上鬼神即走去若中热持摩尼珠著身上其热即除去若中风持摩尼珠著身上其风不增即除去若中寒持摩尼珠著身上其寒不复增即除去夜时持摩尼珠著冥中即时明热时持摩尼珠所著处即为凉寒时持摩尼珠所著处即为热至处毒皆不行余他辈亦尔中有为蛇所啮者若男子若女人持摩尼珠示之见摩尼珠毒即去如是天中天摩尼珠极尊若有人病——若目痛若目冥——持摩尼珠近眼眼病即除愈如是天中天摩尼珠德巍巍自在持著何所著水中水便随作摩尼珠色持缯裹著水中便如摩尼珠色正使持若干种缯裹著水中水便如摩尼珠色水浊即为清摩尼珠德无有比

阿难问释提桓因「云何拘翼天上亦有摩尼珠阎浮利地上亦有摩尼珠

释提桓因语阿难言「天上亦有摩尼珠阎浮利地上亦有摩尼珠不足言如我所说异阎浮利地上宝轻耳不如彼珠德尊十倍百倍千倍万倍亿亿万倍我所语摩尼珠者有所著若箧中若函中其光明倍彻出正使举珠出去余处续明如故般若波罗蜜萨芸若之德至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般泥洹去舍利供养如故萨芸若舍利遍分布天下供养如故

「复次阿难十方无央数佛国现在诸佛欲见者善男子善女人当行般若波罗蜜当守般若波罗蜜

佛语释提桓因「如是拘翼过去时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皆从般若波罗蜜中出为人中之将自致成作佛如是出生甫当来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悉从般若波罗蜜中出为人中之将自致成作佛复如十方无央数佛国今现在诸佛亦从般若波罗蜜中出为人中之将自致成作佛

释提桓因白佛言「摩诃波罗蜜天中天一切人民蜎飞蠕动之类心所念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从般若波罗蜜悉了知

佛言「用是故菩萨摩诃萨昼夜行般若波罗蜜

释提桓因「但行般若波罗蜜不行余波罗蜜耶

佛言「都卢六波罗蜜皆行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于菩萨摩诃萨最尊菩萨与布施般若波罗蜜出上持戒忍辱精进一心分布诸经教人不及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也拘翼譬如阎浮利地上种种好树若色种种各异叶叶各异华华各异实实各异种种枝棭其影无有异其影如一影相类如是拘翼五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般若波罗蜜出萨芸若种种展转相得无有异

释提桓因白佛言「极大尊德般若波罗蜜天中天不可计德般若波罗蜜天中天无有极与等者般若波罗蜜天中天若有书般若波罗蜜者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缯䌽华盖旗幡——若有书经与他人者其福何所为多者

佛言「我故问若拘翼自恣说云何若有怛萨阿竭舍利自供养复分布与他人令供养若复有舍利自供养亦不分与他人其福何所多者

释提桓因言「天中天善男子善女人自供养舍利复分布与他人其福大多

佛言「如是拘翼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䌽华盖旗幡——复分布与他人其福大多

「复次拘翼法师所至到处辄说经法其德其福甚大多大多

「复次拘翼阎浮利人若善男子善女人皆令持十戒云何拘翼其福宁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者持经卷与他人使书若为读之其福倍益多

「复次拘翼置四天下诸小国土中国土千国土二千国土三千大国土如恒边沙佛国人善男子善女人皆令持十戒云何拘翼其福宁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者持经卷与他人使书若为读其福倍益多

「复次拘翼阎浮利人善男子善女人皆令行四禅四谛四神足及行般遮旬云何拘翼其福宁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者持经卷与他人使书若为读其福倍益多

「复次拘翼置阎浮利四天下小国土中国土千国土二千国土三千大国如恒边沙佛国人善男子善女人皆令行四禅四谛四神足及行般遮旬皆令成云何拘翼其福宁转倍多不

释提桓因言「大甚多大甚多天中天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者持经卷与他人使书若为读其福转倍多

「复次拘翼持般若波罗蜜经卷授与他人使书若令学若自学其福甚倍多

「复次拘翼若有人自学般若波罗蜜解中慧其福甚倍多

释提桓因白佛言「天中天云何学般若波罗蜜学解中慧其福甚倍多释提桓因白佛言「天中天云何学般若波罗蜜解中慧

佛言「善男子善女人不晓学何以故有当来善男子善女人欲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喜乐学般若波罗蜜反得恶知识教枝棭般若波罗蜜

释提桓因问佛言「何等为枝棭般若波罗蜜

佛言「甫当来世比丘得般若波罗蜜欲学恶知识反教学色无常行色无常作是曹学行般若波罗蜜痛痒思想生死识学无常行识无常作是曹学行般若波罗蜜拘翼是为枝棭般若波罗蜜

佛言「行般若波罗蜜者不坏色无常视不坏痛痒思想生死识无常视何以故本无故拘翼般若波罗蜜当黠慧学其福倍益多

「复次拘翼置阎浮利地上三千大国土如恒边沙佛国人若善男子善女人皆令得须陀洹道云何拘翼其福宁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者持经卷与他人使书若令学若为读其福倍益多何以故须陀洹道皆从般若波罗蜜中出生故

「复次拘翼阎浮利人若善男子善女人皆教令得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皆令成就云何拘翼其福宁转倍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者持经卷与他人使书若令学若为读其福倍益多何以故萨芸若德成法德一切从般若波罗蜜中学成佛便出生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辟支佛道

「置阎浮拘翼置三千大国如恒边沙佛国中人若善男子善女人皆令得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辟支佛道云何拘翼其福宁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者持经卷与他人使书若令学若为读其福倍益多何以故皆从般若波罗蜜中学得成萨芸若成法德用是故得佛出生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辟支佛道用是故其福转倍

「复次拘翼阎浮利人都卢皆使行佛道信入佛道学佛道心已生若善男子善女人持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他人使书若令学若为说及至阿惟越致菩萨书经卷授与之其人当从是学深入般若波罗蜜中学智惠般若波罗蜜转增多守无有极智悉成就得其福转倍多置阎浮利拘翼三千大国土及如恒边沙佛国中人皆行阿耨多罗三耶三菩皆發意行佛道若善男子善女人持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他人使书若令学若为说及至阿惟越致菩萨书经卷授其人当从是学深入般若波罗蜜中学智慧般若波罗蜜转增多守无有极智悉成就得其福转倍多

「复次拘翼阎浮利人都卢皆行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皆發意求佛若善男子善女人持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他人使书为解说其中慧教令学及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持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使入黠慧中其福转倍多置阎浮利三千大国土及至恒边沙佛国中人皆行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皆發意求佛若善男子善女人持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他人使书令学入黠慧中若有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持般若波罗蜜经卷为书授与使学入黠慧中其福转倍多

「复次拘翼阎浮利人都卢皆令行阿惟越致菩萨阿耨多罗三耶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入般若波罗蜜中云何拘翼其福宁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言「从是辈中若有一菩萨出便作是言『我欲疾作佛』正使欲疾作佛若有人持般若波罗蜜经卷书授与者其福转倍多

「置阎浮利三千大国土乃至恒边沙佛国中人都卢皆令行阿惟越致菩萨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入般若波罗蜜中云何拘翼其福宁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言「若有一菩萨从其中出便作是言『我欲疾作佛』正使欲疾作佛若有人持般若波罗蜜经卷书授与者其福转倍多

释提桓因白佛言「如是天中天极安隐菩萨摩诃萨疾近佛般若波罗蜜若教人若授与人其福转倍多何以故天中天

佛言「其得般若波罗蜜疾近佛者近佛座

须菩提语释提桓因言「善哉善哉拘翼所为尊弟子菩萨摩诃萨作是受疾作佛为作者当如佛弟子从中出是辈人不索佛道者菩萨摩诃萨不当于其中学六波罗蜜不学是法不得作佛随法学疾作阿耨多罗三耶三佛在所问

道行般若经卷第二


校注

后汉译【大】卷之二【圣】 (摩诃蜜)七字【大】*〔-〕【宋】【元】【明】【宫】* 蜜【大】*蜜道行经【圣】* 那【大】耶【元】【明】 佛【大】佛道【宫】 受【大】授【圣】 定世【大】处其【宫】 法【大】法中【元】【明】 字【大】曰【元】【明】 到【大】〔-〕【宫】 天【大】王【宋】【元】【明】【宫】 蜜【大】蜜者【圣】 僻隈【大】避偎【宋】【宫】 梵天诸天【大】诸梵天【元】 中【大】者【明】 有【大】〔-〕【宫】 未【大】来【宋】【元】【明】【宫】 来未【大】往来【宋】【宫】意来【明】意来未【圣】 拘翼有药【大】有药拘翼【元】【明】 舐【大】*蚔【宋】【元】【明】【宫】*祇【圣】* 蛇【大】豸蛇【元】【明】 啖虫【大】啖之虫行到【元】【明】 香即到虫【大】〔-〕【元】【明】 还【大】走还【元】【明】 亡【大】消亡【元】【明】 王【大】土【宋】 护【大】拥护【圣】 疾【大】疾疾【圣】 不【大】不能【圣】 善【大】恶【宫】【圣】 也【大】*〔-〕【圣】* 譬【大】避【元】【明】 来【大】〔-〕【宋】【元】【明】【宫】 天【大】天子【宫】 伦【大】轮【宫】【圣】 者【大】天中天【圣】 若【大】若有【圣】 书【大】尽【宫】 僧【大】僧者【圣】 共【大】丘【宫】 甚多【大】世尊【圣】 蜜【大】蜜者【圣】 中【大】其中【宋】【元】【明】【宫】 是【大】〔-〕【宋】【元】【明】【宫】 多【大】多也【圣】 阎浮【大】阎浮提【圣】 四【大】中【圣】 置【大】置是【明】【圣】 干【大】千【明】 是【大】作【明】作是【圣】 置【大】复置【明】【圣】 土【大】土萨【宋】【元】【明】【宫】中萨【圣】 和萨【大】〔-〕【宋】【元】【明】【宫】【圣】 因【大】因言【圣】 〔致福福祐致佛〕十八字-【宫】 (致福福祐所致佛)十七字【大】〔-〕【宫】 佛【大】〔-〕【圣】 佛【大】〔-〕【宫】 卷【大】〔-〕【圣】 因【大】〔-〕【宋】【元】【明】【宫】【圣】 祝【大】*咒【圣】* 波罗蜜【大】波罗蜜佛言如是拘翼极大祝般若波罗蜜极尊祝般若波罗蜜无有辈祝无有辈祝般若波罗蜜如是【宋】【元】【明】波罗蜜佛言如是拘翼极大祝般若波罗蜜极尊祝般若波罗蜜无有辈祝般若波罗蜜如是祝【宫】波罗蜜是祝【圣】 甫【大】〔-〕【圣】 盛【大】成【圣】 沤惒罗【大】下同沤和拘舍罗【圣】下同 刃【大】刀【圣】 害【大】害也【圣】 往【大】住【宫】 谈【大】语【宋】【元】【明】【宫】 令【大】念【圣】 等【大】〔-〕【宋】【元】【明】【宫】 闵【大】愍【宋】【元】【明】【圣】 是【大】〔-〕【宋】【元】【明】【宫】 危【大】中【圣】 稍【大】〔-〕【宋】【元】【明】【宫】 行【大】〔-〕【宋】【元】【明】【宫】 远远【大】违【圣】 间【大】*闻【宫】* 是【大】〔-〕【宋】【元】【明】【宫】 便【大】〔-〕【宫】 成【大】〔-〕【圣】 欲【大】〔-〕【圣】 洴【大】蓱【圣】 斯【大】耶【宋】【元】【明】【宫】 堕【大】随【宋】【元】【明】【宫】【圣】 迦【大】拘【宋】【元】【明】【宫】 守【大】学【宋】【元】【明】【宫】 耳【大】取【圣】 者【大】者入耳中者【圣】 者【大】〔-〕【圣】 作【大】为【圣】 者【大】萨芸若者【圣】 善【大】是善【宋】【元】【明】【宫】 (我护耳)八字【大】〔-〕【圣】 护【大】获【宫】 功德耳【大】功德耳释提桓因白佛言我身自护视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者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䌽盖旗幡【宋】【元】 之【大】之言【宋】【元】【明】【宫】【圣】 说【大】说是法【宋】【元】【明】【宫】【圣】 欲若试=若欲诫【圣】 若欲【CB】【丽-CB】【圣】欲若【大】 试【大】诫【圣】 试【大】诫【圣】 云【大】言【宋】【元】【明】【宫】【圣】 心【大】其心【圣】 不【大】亦不【宋】【元】【明】【圣】 中正【大】忠政【宫】忠正【圣】 蜜【大】蜜者【圣】 阿【大】诸阿【圣】 迦楼【大】乾陀【圣】 甄【大】真【圣】 乾陀【大】迦留【宋】【元】【明】【宫】【圣】 摩【大】魔【宋】【元】 竟【大】竟已【圣】 以【大】*已【圣】* 尼【大】尸【宫】 怜【大】隣祗【圣】 尼蜜【大】蜜尼【圣】 邪【大】耶【宋】【元】【明】【宫】 还【大】逮【圣】 𤸱【大】产【宋】【元】【明】【宫】【圣】 卢【大】廅【宋】【元】【明】【宫】 𤸱【大】廅【宋】【元】【明】【宫】【圣】 呵【大】阿【元】 䠠【大】*帝【宋】【元】【明】【宫】* 腻【CB】【明】*贰【大】* 各【大】〔-〕【圣】 当【大】常当【圣】 了【大】〔-〕【宫】 陀【大】多【圣】 知【大】知己【宫】 师【大】〔-〕【宋】【元】【明】【宫】 病【大】疾【圣】 梦【大】〔-〕【宋】【元】【明】【宫】 软【大】*濡【宫】* 正【大】*政【宋】【宫】* 持【大】特【宋】【明】【宫】 特【大】床【宋】【元】【明】【宫】【圣】 乃至【大】及【圣】 上【大】座上【宋】【元】【明】【宫】【圣】 为【大】皆为【圣】 正【大】弗【宋】【元】【明】【宫】 为【大】〔-〕【宋】【元】【明】【宫】 二【大】一【圣】 若【大】若有【圣】 著【大】著身上【宋】【元】【明】【宫】 至【大】置【宋】【元】【明】【宫】【圣】 若【大】*善【宋】【元】【明】* 极尊【大】德极尊【圣】 著【大】若著【圣】 便【大】*续【宫】【圣】* 珠【大】〔-〕【宋】【元】【明】【宫】 问【大】即问【宋】【元】【明】【宫】 处【大】〔-〕【宋】【元】【明】【宫】 余【大】〔-〕【宫】【圣】 言【大】白佛言【宫】【圣】 最【大】中最【宋】【元】【明】【宫】【圣】 棭【大】*掖【宋】【元】【明】【宫】【圣】* 极【大】〔-〕【圣】 香【大】〔-〕【圣】 分【大】分布【圣】 所【大】所为【圣】 布【大】〔-〕【圣】 其福【大】甚大多【宫】 大多【大】甚大多【圣】 四谛【大】〔-〕【宫】 土【大】土大国土【宋】【元】【明】【宫】 得【大】德【宋】【元】【明】【宫】 (释提桓因解中慧)二十一字【大】〔-〕【宋】【元】【明】【宫】【圣】 教【大】教学【宋】【元】【明】【宫】【圣】 欲【大】〔-〕【宫】 学【大】学识【宋】【元】【明】【宫】 黠【大】*点【圣】* 大【大】*大千【圣】* 利【大】利人【宋】【元】【明】【宫】 土【大】〔-〕【圣】 多【大】多得【圣】 信【大】〔-〕【圣】 已【大】以【宋】【元】【明】【宫】 惠【大】慧【宋】【元】【明】【宫】【圣】 与【大】与之【宋】【元】【明】【宫】 〔-〕【CB】【丽-CB】【圣】慧【大】 及【大】*乃【宋】*【元】*【明】* 与【大】与人【圣】 者【大】〔-〕【圣】 若有【大】有若【宫】 菩【大】佛【圣】 便【大】使【宫】 乃【大】及【圣】 佛【大】作佛【宫】【圣】 所【大】所作【宋】【元】【明】【宫】 为作【大】作为【明】【圣】 经【大】波罗蜜经【宋】【元】【明】【宫】【圣】
[A1] 说【CB】【丽-CB】脱【大】(cf. K05n0006_p0691c16)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道行般若经(卷2)
关闭
道行般若经(卷2)
关闭
道行般若经(卷2)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