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泥洹经卷第六

问菩萨品第十七

迦叶菩萨白佛言「何等为菩萨摩诃萨

佛告迦叶「已發意者及未發意是等一切悉为菩萨善男子譬如冬日苏油凝结无有津泽如是修习一切契经诸余三昧發心望果而求菩提是辈名为未發道意不能速成菩萨之道所以者何无勤方便如冬日故又善男子如春时日其热猛烈一切苏油悉皆津泽其余氷结一切镕销湖池诸水亦复消竭如是迦叶若善男子善女人内道外道若有至心及名闻利养听此《方等大般泥洹》戢心历耳有發菩提未發心者如斯之等一切身中悉皆津泽为菩提因是故我说是善男子善女人悉为菩萨如是《方等般泥洹经》功德积聚觉慧无尽是故我说名为春所以者何开發如来常住法故复次善男子譬如日月光明照曜诸余光明悉不复现如是《大乘般泥洹经》光明照曜诸余契经及诸三昧功德光明悉不复现是故善男子善女人闻是《方等大般泥洹》虽未能發无上道心泥洹日光已入身中为菩提因是故名为大般泥洹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一切众生必有菩提因缘入身中者以何等故世尊说犯四堕法作无间罪诽谤经法及一阐提于正法中作毒刺耶如佛所言若未發意有菩提因者有何差別彼四种人应无恶罪

佛告迦叶「除一阐提诸余众生其有闻此《大般泥洹》方等契经菩提因者当知是等已曾供养无量诸佛得闻此经其余诸罪无能为也所以者何此摩诃衍大方便力开發一切如来性故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未發心者无有乐向闻则背舍何由得为菩提之因

佛告迦叶「未發意者虽不乐向而背舍去犹忆此经心不忘失卧则梦中见大鬼神现恐怖相『咄善男子当念菩提若不乐向我当杀汝』彼即惊怖便念菩提乃至觉已心犹续念又复彼人命终之后堕泥犁中见其罪报亦复忆念堕饿鬼中及生天上亦皆忆念于彼能發菩提之心于此《大乘般泥洹经》不乐之心从是永灭如是则为菩提之因如是为因如是为缘即立菩提

「复次善男子如虚空中兴大云雨雨于大地枯木山石及诸高其水不住流澍下田陂池悉满众生受用此摩诃衍大乘法雨雨一阐提如雨木石高源之地不受菩提因缘津泽

「复次善男子譬如种子熬令乾焦虽复时雨百千万劫不能令生一阐提辈亦复如是于此《方等般泥洹经》虽百千劫闻终不能發菩提萌所以者何如焦谷种善根灭故

「复次善男子譬如明珠著浊水中水即澄清投之淤泥不能令清此《摩诃衍般泥洹经》亦复如是著诸众生五无间罪犯四堕法浊水之中犹可澄清發菩提心投一阐提淤泥之中百千万岁不能令清起菩提因所以者何无善根故

「复次善男子譬如药树名曰药王无所不治根茎华叶若汁若香或有人服或复涂身或但闻香意乐不乐其病悉除唯除必死之病不能令差如是善男子此《摩诃衍般泥洹经》一切众生恶业重病悉能疗治若四堕法无间罪业及诸外道不乐菩提闻斯方等一经耳者为菩提因所以者何此《摩诃衍般泥洹经》一切诸恶无不治故唯除一阐提所以者何无菩提因故犹如人身有伤坏处苪药得行除众疾病若不伤坏苪药不行一阐提辈亦复如是不可伤坏受菩提因

「复次善男子譬如金刚能坏众宝而力不能坏白羊角是《摩诃衍般泥洹经》成就一切诸恶之法皆能破坏立菩提因唯不能破一阐提恶起菩提因

「复次善男子譬如诸树断其枝干寻生如故如是众生作诸罪业闻《摩诃衍般泥洹经》生菩提因如多罗树断则不生一阐提辈亦复如是终不能生菩提柯叶

「复次善男子譬如空中兴大云雨而彼雨渧不住空中此《摩诃衍般泥洹经》普雨法雨于一阐提雨则不住

「不修真实亦不来  彼究竟处莫能见
谓彼诸恶不善业  则为世间大鄙

「其善修者谓修菩提不来者若自不修终不自得真实者微密胜业如是胜业于谁不来谓一阐提永离善心名一阐提诸增上慢一阐提辈以何为本诽谤经法不善之业以是为本诽谤经法凶逆暴害当知是等智者所畏譬如险道多诸盗贼暴慢愚夫不知恐畏肆意直往为贼所害大力法王游行此路无有恐畏不见究竟处者永不见彼一阐提辈究竟恶业亦不见彼无量生死究竟之处我略说彼诸恶积聚具闻者甚可怖畏假令一切众生一时發意成无上道此诸正觉犹不见彼一阐提辈诸恶究竟成正觉时复于何等不见究竟一切众生破坏生死皆成佛道不见诸佛无余泥洹无常灭尽如灯火谓彼诸恶业世间大鄙陋者一阐提辈永离菩提因缘功德斯等名为世间鄙陋于此大乘最后觉悟得为佛名是亦鄙陋诸佛法尔

「已作恶业者  如萨阇乳酪
愚者轻被烧  如灰覆火上

「有似阿罗汉一阐提而行恶业似一阐提阿罗汉而行慈心有似阿罗汉一阐提者是诸众生诽谤方等似一阐提阿罗汉者毁呰声闻广说方等语众生言『我与汝等俱是菩萨所以者何一切皆有如来性故』然彼众生谓一阐提而言『如来授我等汝亦如是我与汝等皆当俱离无量烦恼众魔恶业如坏水瓶于此契经必成菩提勿复生疑譬如烈士奉王使令至他国中称叹王德宁失身命要不移易我等今日亦复如是如来记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等要当不惜身命于凡愚中广说此经』是名似一阐提摩诃萨也若阿练若愚痴无智状似阿罗汉而诽谤方等愚𫘤凡夫谓真阿罗汉谓是大士是恶比丘示现空闲阿练若处而自处置似真阿罗汉于阿练若行永不随顺而作异说起四因缘言方等经皆是魔说言摩诃衍者是诸黠慧正法刺剑诸佛世尊皆当无常而说常住当知是为毁灭正法破僧之相作是说者名一阐提是故说言

「已作恶业者  如萨阇乳酪
愚者轻被烧  如灰覆火上

「如是善男子当知《方等般泥洹经》诸佛如来决定之说摩诃衍者最为无上如摩尼珠明净离垢复次善男子譬如莲华日光照已无不开敷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此《摩诃衍般泥洹经》一闻经耳若未發意不乐菩提是等必为菩提之因彼一阐提于如来性所以永绝斯由诽谤作大恶业如彼蚕虫绵网自缠而无出处一阐提辈亦复如是于如来性不能开發起菩提因乃至一切极生死际

「复次善男子如优钵罗钵昙摩牟头分陀利生淤泥中而不为彼淤泥所污若有众生修《摩诃衍般泥洹经》亦复如是不为烦恼之所污染所以者何如来之性不受染故

「复次善男子譬如国土清凉风起一切众生身诸毛孔遇斯风者热恼悉除如是善男子此《摩诃衍般泥洹经》甘露法味一切众生无不蒙润發菩提因除一阐提

「复次善男子譬如良医解八种术一切诸病皆悉能治唯除阿萨阇病如是善男子一切契经及诸三昧能治一切婬怒痴等诸烦恼病而不能治犯四重禁无间罪业善男子复有良医过八种术一切众生诸有疾病命行未尽悉能疗治唯命行尽不能令差此《摩诃衍般泥洹经》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诸烦恼患乃至不乐菩提未發心者悉皆能治令發菩提唯除一阐提辈

「复次善男子譬如盲人不见五色良医能治令目开明唯不能疗彼生盲者此《摩诃衍般泥洹经》亦复如是一切众生声闻缘觉不乐菩提未發心者悉皆疗治令开慧眼發菩提心唯除生盲一阐提辈

「复次善男子譬如良医过八种术一切众生有疾病者书其呪术著于身上能令诸病悉得除愈此《摩诃衍般泥洹经》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诸烦恼患不乐菩提未發意者及四重禁无间罪业皆能除灭安立菩提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犯四重禁及无间罪截多罗树及不乐菩提未發心者云何能令發菩提因

佛告迦叶「是诸众生若于梦中若命终时堕泥犁中而生悔心『哀哉我等毁犯正法自招此罪』而生誓心于此得免生余处者在在处处要当發心为菩萨道是《摩诃衍般泥洹经》威神力故是等众生生天人中必得發心为菩提因是故我说犯四重禁及无间业皆得發心为菩提因

「复次善男子譬如良医合和诸药名阿伽陀如此良药在所著处一切诸毒皆悉消歇唯除一种增上毒蛇不能消伏此《摩诃衍般泥洹经》亦复如是一切憍慢四种毒蛇犯四重禁及无间业不乐菩提未發意者皆悉安立于菩提道所以者何此《摩诃衍般泥洹经》最为无上第一良药故唯除增上毒蛇一阐提辈

「复次善男子譬如良医合和诸药以涂其鼓若有众生鬪战被疮闻彼鼓声一切悉愈唯除命尽必应死者此《摩诃衍般泥洹经》法鼓音声亦复如是一切众生闻其音婬怒痴箭不乐菩提未發意者犯四堕法及无间罪一切除愈唯除一阐提辈

「复次善男子譬如夜暗阎浮提人一切家业皆悉休废日光出已其诸人民得修家事如是众生闻诸契经及诸三昧犹如夜暗闻此《大乘般泥洹经》微密之教犹如日出见诸正法如彼田夫遇夏时雨摩诃衍经无量众生皆悉受决现如来性八千声闻于《法华经》得受记唯除冬氷一阐提辈

「复次善男子犹如有人为非人所持若被恶毒而得良医或遣呪术或遣呪药彼患即消如是善男子此《摩诃衍般泥洹经》若比丘比丘尼乃至外道在在处处若书经卷为人演说其有众生若读若闻斯等皆为菩提之因不乐菩提未發道意及四重禁五无间罪诸邪恶毒皆悉消灭唯除一阐提

「复次善男子犹如大王身中有虫密食其肉而王未觉时有良医知其病相语彼王言『身中有患应疾治之』时王不信不欲令治其师畏怖不敢与药密加呪术令虫自落王见病已乃信师语厚相待遇诸众生等亦复如是闻《摩诃衍般泥洹经》不乐菩提及未發意诸佛菩萨方便为说虽不即受而于梦中若命终时便自觉悟發菩提因除一阐提

「复次善男子譬如良医善教其子学八种术上要秘方隐而未授知八种术善通达已然后悉教上要秘方如来应供等正觉亦复如是教法王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先学灭除无量烦恼于身修习不坚固众苦积聚无常变坏空无我所又复教学九部契经令善通利然后教学此《摩诃衍般泥洹经》令知众生有如来性是常住法悉發无上菩提之因除一阐提如是善男子此《摩诃衍般泥洹经》无量无数不可思议当知此经无上之术良医秘要

「复次善男子譬如船师乘船度人到彼岸已还度余人诸佛如来亦复如是乘摩诃衍般泥洹船随彼众生应受化者而济度之般泥洹已复于余处度诸众生是故如来名大船师是故如来为常住法为度人故现有出没

「复次善男子如人乘船欲度大海若得利风速到彼岸若不得风或经年岁或能溺死如是众生得摩诃衍般泥洹风速度生死到菩提岸若不得者永溺生死轮回苦海

「复次善男子如人入海遇值波浪计无济理端坐待死忽遇风王吹到一国不觉暗至欣庆无量生奇特想如是此《摩诃衍般泥洹经》为大风王众生不知而不乐向發菩提心般泥洹风密吹令至菩提境界方知真实生奇特想

「复次善男子如蛇脱皮更游余处而实不死如是善男子如来泥洹舍彼故身如脱皮去是故如来名为善逝舍毒药树方便之身或复于余阎浮提方便现化是故善男子当知如来是常住法

「复次善男子譬如金师得好真金随意能造诸庄严具种种器服诸佛如来亦复如是随彼受化于二十五有悉能现身而度脱之是故如来名无量身亦名常住

「复次善男子如庵罗树及阎浮树于三时变有时茂叶有时华果有时衰落非为彼树枯而更生如是善男子如来应供等正觉方便之身为教化故亦三时现示有出生成佛现般泥洹其实常存而不灭尽善男子如来密身其如此也如来密口方便密教亦复难知方便密教善男子譬如大王命诸群臣亦有如是隐密之教如有时言持先陀婆来而先陀婆一名四实二者澡槃三者四者是四种物皆名先陀婆若王食时命其左右索先陀婆诸臣应知王必索盐若王食已索先陀婆诸臣应知必索澡槃欲诣林园索先陀婆诸臣应知王必索马临阵鬪时索先陀婆诸臣应知必索利剑王有如是隐覆之言诸臣亦应知其旨趣如是善男子此摩诃衍隐密之教亦有四种如说无常其诸善男子应知如来生阎浮提当现泥洹是摩诃衍修无常想当如来说正法灭其诸弟子应作是知如来说苦此摩诃衍修行苦想如来说身为众患器又言僧宝亦当归灭其诸弟子应作是知佛说无我此摩诃衍修无我想若说无想空无所有及解脱者其诸弟子应作是知此摩诃衍说二十五有而得解是故说空众苦悉灭说无所有极乐无想无常变易所不能坏是故名为常住非变易法当知解脱即是如来其如来者即如来性一切众生身中悉有如是知者是我弟子善解如来微密之教

「复次善男子譬如天旱药草香华甘果树木皆悉萎悴不成果实诸余一切水陆草木亦皆枯乾而无光泽又于来年复难生长如是善男子此《摩诃衍般泥洹经》我灭度后其诸弟子如旱天华果不能成实如被贼城亡失真宝守糠𫞷聚众恶比丘既失宝已抄略撰集不善解义宽纵慢堕哀哉大险当来之世甚可怖畏快哉大利当来众生此《摩诃衍般泥洹经》得闻其耳随所闻经受持讽诵解其义趣广为人说因斯当得真实菩提

「复次善男子如有国土城邑聚落有卖乳者或持水杂欺诳他人而求财物其贩乳者亦复如是以水杂卖展转相欺人买食之无有乳味如是善男子我泥洹后正法未灭八十余年此《摩诃衍般泥洹经》于阎浮提流行于世诸恶比丘宽纵懈怠众魔伴党坏乱正法自造经论偈赞颂叹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抄略增损为利养故欲多畜积非法财物坏乱正味令法薄淡加复邪说文字不正误受学者亦不尊重供养恭敬内怀邪谄为利养故现乐法相此《摩诃衍般泥洹经》当于尔时为斯等辈之所毁辱

「复次迦叶以斯义故善男子善女人于《摩诃衍般泥洹经》当勤方便立丈夫志所以者何如来性者丈夫法故女人志者于一切法多生染著力不堪任發摩诃衍深经妙味善男子譬如蚊蚋身出津泽不能令此大地润洽其女人法犹如大地多诸渴爱譬如大海一切天雨百川众流皆归于海而彼大海未曾满足女人之法亦复如是贪受五欲而无厌足是故迦叶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得方便离女人法当勤修习此《摩诃衍般泥洹经》所以者何此《摩诃衍般泥洹经》说如来性丈夫法故若有众生不知自身有如来性世间虽称名为男子我说此辈是女人也若有女人能知自身有如来性世间虽称名曰女人我说此等为男子也如是善男子此《摩诃衍般泥洹经》无量无边功德积聚广说众生有如来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得疾成如来性者当勤方便修习此经

迦叶菩萨白佛言「善哉世尊我今修习《般泥洹经》始知自身有如来性今乃决定是男子也

佛告迦叶「善哉善哉善男子当勤方便学此深法如蜂采华尽深法味譬如迦叶蚊虫津泽不能令此大地沾洽如是善男子当来之世众恶比丘坏乱经法无数无量如高旱地非此《大乘般泥洹经》所能津润所以者何当知正法灭尽衰相现故

「复次善男子譬如夏末冬初秋雨连澍温泽潜伏如是善男子此《摩诃衍般泥洹经》我般泥洹后正法衰灭于时此经流布南方为彼众邪异说非法云雨之所漂没时彼南方护法菩萨当持此契经来诣罽宾潜伏地中及诸一切摩诃衍方等契经于此而没哀哉是时法灭尽相非法云雨盈满世间修习如来恩泽法雨护法菩萨人中之雄皆悉潜隐

尔时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诸佛如来声闻缘觉性无差別唯愿广说令一切众生皆得开解

佛告迦叶「譬如有人多养乳牛青黄赤白各別为群欲祠天时集一切牛𤚲其乳著一器中同一珂色如是善男子诸佛如来声闻缘觉其性清净皆同一色所以者何同漏尽故譬如金师取其金鑛种种异色镕精炼纯一金色所以者何无量无数麁鑛烦恼皆消灭故是故当信此《摩诃衍般泥洹经》一切众生皆有真实如来之性悉同一色

迦叶菩萨白佛言「如世尊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无差別』于此未了且置众生如世尊说『声闻缘觉及诸菩萨不得大般泥洹唯有如来得此大般泥洹』是故当知非声闻缘觉及诸菩萨同如来也若无差別云何世尊独于无量阿僧祇劫修行方便积累功德

佛告迦叶「我先所说是则如来方便密教言诸声闻不得泥洹是故当知一切皆以此《大般泥洹经》而般泥洹唯佛境界是故此经名大般泥洹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是则为异如佛所说声闻缘觉及诸菩萨皆当悉归如来泥洹犹如百川归于大海常住之法

佛告迦叶「我最常也

迦叶白佛「云何世尊如来之性不异异耶

佛言「有异

迦叶白佛「云何为异

佛告迦叶「譬如牛乳一切声闻如来之性亦复如是犹如成酪一切缘觉如来之性亦复如是犹如成菩萨摩诃萨如来之性亦复如是犹如醍醐诸佛如来其性亦然如是善男子此摩诃衍般泥洹经四种差別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一切众生其性云何

佛告迦叶「如乳未成与水血合无量烦恼覆蔽如来真实之性

迦叶菩萨白佛言「如世尊说『拘夷城有旃陀罗名曰欢喜当成佛道』于此世界千佛之数世尊记別一發念顷便成佛道以何等故世尊不记尊者舍利弗揵连等速成佛道

佛告迦叶「或有声闻及辟支佛诸菩萨等不發速愿护持正法有速愿者斯等發愿有差降故因菩提力世尊记別速成佛道复次善男子譬如商人载摩尼宝道路由野人聚落唱卖珍宝诸野人辈闻声来看见宝不识即便大笑谓为塼石如是善男子如来记別诸声闻等当成佛道得最胜处当来之世有诸比丘宽纵懈怠不识真宝犹如野人疾病困苦贫穷出家信心浅薄邪命谄曲若闻如来授声闻决即便大笑当知是辈为沙门像非真沙门是故善男子或有發愿速持正法又复不發速持愿者是故如来随其迟速而授彼记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当得不坏眷属

佛告迦叶「勤修方便护持正法是为菩萨摩诃萨人中之雄不坏眷属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何等众生不知六味

佛告迦叶「不知三宝始终长存是等众生不知六味如人口爽不知甜苦辛酢醎淡六味差別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愚痴无智不知三宝是长存法是故名为不知味者

「复次善男子其诸众生不知如来是常住法我说斯等名为生盲肉眼众生知如来性是常住者我说是等名为天眼若有众生闻摩诃衍能信乐者我说是等亦名天眼正使众生有天眼者不知如来是常住法我说斯等名为肉眼所以者何如来之性常住真实而彼不能勤修习故

「复次善男子当知如来为一切众生而作父母所以者何一切众生种种形类悉能化现同其境界而为说法一音说法彼彼异类各自得解叹言『善哉如来以我音声说法

「复次善男子如人生子始十六月言语不正而彼父母欲教其语先同其音渐渐教学当知父母非实不正诸佛如来亦复如是为教化故同彼形类音声语言然其如来不实同彼方便示现随顺世间

大般泥洹经随喜品第十八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色光普照四众光明照已纯陀长者便疾奉施如来大众最后供养尔时纯陀与诸眷属得大欢喜举声叹曰「哀哉希有养如来难复再遇」即以种种众宝之钵盛上味饭持来向佛当于尔时有大威神天而遮其前谓纯陀言「勿便供愿令我等复得须臾瞻睹如来」尔时世尊复放光明照彼天子时彼天神承佛圣旨听纯陀前尔时天人及诸众生种种杂类各异音声内怀悲感哀声动地与纯陀俱供佛及僧奉施最后檀波罗蜜

尔时世尊欲令比丘比丘尼及诸众会知时到故复放光明悉照众会时诸比丘知时已至各整威仪执持应器如受施法纯陀长者为佛及僧布置种种众宝床座悬缯幡盖香华璎珞尔时三千大千世界庄严殊妙犹如西方极乐国土纯陀长者住于佛前忧悲怅怏重白佛言「唯愿世尊犹可哀愍住寿一劫若过一劫

佛告纯陀「汝欲令我久住世者宜知是时当疾供设最后檀波罗蜜

纯陀白佛「唯然世尊

尔时一切众生异类天人菩萨同声唱言「奇哉纯陀为最后施奇哉纯陀为极大施然今我等所设供具于兹便成无用之物」各各叹恨愁忧苦恼

尔时世尊自身毛孔一一皆出无量化佛一皆有比丘眷属应彼一切令得供养时诸众生皆大欢喜尔时纯陀所设供具承佛威神诸来大会皆得充足纯陀欢喜而自念言「今日如来一切大众皆悉受我最后供养然后如来当般泥洹」其余众生亦作是念「今日如来与诸大众受我最后饭食供养然后泥洹不受余请」是时坚固林侧其地狭小以佛神力故如针锋处皆有无量诸佛及其眷属于中坐食

尔时天人阿修罗众皆大悲叹而作是言「今日如来受我最后饭食供养当般泥洹我等复当何所奉事哀哉我等孤无荫护

尔时世尊即为一切而说偈言

「汝等莫悲叹  诸佛法应尔
虽曰为泥洹  亦未究竟尽
如来常住法  永处最安
诸有狐疑者  谛听我今说
已离食想  身无饥渴患
我今当为汝  说其随喜
令一切众生  得安隐快乐
诸佛如来性  真实常住法
今汝等闻已  当勤方便修
如乌及鵄鸟  其性甚相违
能令同群游  止宿相娱乐
如来视一切  犹若罗睺罗
应当舍慈悲  永入于泥洹
能令盛毒蛇  兔罗同其穴
如来舍慈悲  永入于泥洹
令伊兰树  同百叶华香
如来舍慈悲  永入于泥洹
能令迦留果  味同耽摩罗
如来舍慈悲  永入于泥洹
能令一阐提  悉成平等觉
如来舍慈悲  永入于泥洹
若一切众生  一时成佛道
如来舍慈悲  永入于泥洹
假使蚊蚋水  浸坏此大地
百川皆流溢  大海悉盈满
如来舍慈悲  永入于泥洹
汝等诸众生  深乐正法故
谓如来永灭  忧悲而愁叹
从今于如来  莫念非常想
当知如来性  长存不变易
法僧亦复然  皆非磨灭法

「如是善男子此三法者常住不变真谛之言一切众生遭诸恐怖此真谛说能令安隐欲度一切险难旷野此真谛说能令得度此真谛说能令枯树更生华叶若此四众闻是三法常住随喜说者设未發意不乐向者斯等皆为菩提之因三法常住为如来最妙随喜诚谛之说若比丘比丘尼能为一切众生解说三法常住当知是等堪受一切罗汉供养若异此者则不堪受乃至一切旃陀罗等乐闻如来随喜说者亦复得离诸忧恐怖

尔时天人阿修罗等闻说如来为常住法心得欢喜心得柔心得真实心离阴盖心得清净颜貌怡悦如莲华敷散诸天华烧众名香鼓天伎乐供养如来及比丘僧

尔时世尊告迦叶言「善男子汝见何等希有之事

迦叶菩萨白佛言「唯然世尊我见奇特未曾有事见一切诸天人民阿修罗等设供具者各得如来与诸大众受其饮食又见是中其地狭小容诸如来大众床座一针锋处乃有无量诸佛眷属而受供食说随喜偈彼诸众生各不相知而谓如来独受我请而今世尊与诸大众哀愍纯陀受彼最后檀波罗蜜佛神力故令此大众皆得满足然其世尊实不揣食唯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等人中之雄能知如来方便现化为此奇特未曾有事声闻缘觉所不能知甚奇世尊无数无量如来常

尔时世尊告纯陀言「汝见奇特未曾有不

纯陀白佛「唯然已见向见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如是如来无量无数与诸菩萨眷属围绕今见世尊真实之身独处大众犹如药树与诸菩萨前后围绕

佛告纯陀「向者诸佛皆是现化哀愍安乐一切众生开其意故令彼功德不可得尽作此现化而诸众生悉不能知唯诸菩萨成就无量菩萨功德人中之雄能知如来方便现化汝今纯陀亦复成就菩萨功德十地之行

纯陀白「如是世尊我等皆当修习菩萨一切随喜

佛告纯陀「莫随贪果如余契经

纯陀白佛「诸余契经为非经耶

佛告纯陀「彼说有余

纯陀白佛言「其义云何

佛告纯陀「如我所说

「一切叹布施  无有呵施者
施犯戒福少  施持戒福增

「我说是契经虽叹一切施而施有差降施犯戒者无毫厘福布施持戒获其大果不必悉同

纯陀白佛「云何世尊而说斯偈一切赞叹布施功德

佛告纯陀「除一种人叹一切施

纯陀白佛「除何等人叹一切施

佛告纯陀「除一阐提犯戒谤法叹一切施

纯陀白佛「何等名为一阐提

佛告纯陀「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诽谤经法口说恶言永不改悔于诸经法心无归依如是等人向一阐提道若复众生犯四重禁作无间罪不自改悔而无惭耻彼于正法永无护惜不与护法之人以为知识于诸善事未曾赞叹若复邪见无佛法僧我说斯等向一阐提道除斯等类叹一切施

纯陀白佛「何名犯戒

佛告纯陀「犯四重禁五无间业诽谤正法

纯陀白佛言「如此重罪有差降耶

佛言「有差降彼虽犯戒尚服法衣而生惭愧『咄哉我今犯斯重罪何其怪哉造斯大苦』而怀恐怖生护法心我当赞叹护诸法者当复降伏诸非法者于方等经诸禅三昧方便勤修若如是者我说斯等为不犯戒所以者何如日光出微尘障翳皆悉不现如是修习此摩诃衍契经日光无数无量众罪积聚皆悉消灭是故此经说护法者得大果报若不尔者是则名为最大犯戒若施此等无毫厘福

「复次善男子犯四重禁能知真实如来之性兴护法心若施此等所以得大果报者何譬如有女人国土荒乱将一婴儿欲至他国道遇大水泛涱流漫携儿而度水流漂急不舍其儿母子俱然彼女人曾作大恶以护子功德命终生天如是善男子犯四重禁五无间业深自悔责兴护法心本作不善获恶之业以护法故得为福田堪受信施护法功德亦得大果

纯陀白佛言「世尊若一阐提还生信心悔过三尊若人施与得大果不

佛告纯陀「莫作是语譬如有人食庵罗果并取其核坏而食之持彼空核种著地中虽复溉灌终不得生彼一阐提亦复如是坏善种子欲令改悔生其善心无有是处是故名为一阐提也布施持戒得大果者果亦不同所以者何布施声闻及辟支佛所得果报皆有差別唯施如来获最上果是故说言非一切施得大果报

纯陀白佛言「何故世尊而说此偈

佛告纯陀「有因有缘时王舍城有不信优婆塞奉事尼揵而来问我布施之义我摄彼故为说斯偈当知如来方便密说为菩萨故非是一切悉能了知是故菩萨人中之雄当于如来有余说中分別其义降伏一切诸犯戒人如除稊稗害善苗者复次善男子如我所说偈

「一切江河必回曲  一切丛林必树木
一切女人必谄偽  一切大力必安乐

尔时文殊师利即从坐起整衣服为佛作礼而说偈言

「非一切河必回曲  非一切林必树木
非悉女人心谄偽  非为大力悉安乐

「如是世尊略说法门非决定说所以者何此三千世界中阎浮提外余阎浮提有正直河其直如绳从其西海直至东海如《方等》《阿含》中说是则如来有余之说一切丛林必树木亦有余说所以者何林有二种亦有金银琉璃宝树之林一切女人必谄偽者亦有余说有诸女人持戒清净其心质直一切大力必安乐亦有余说如来法王最为大力名为安乐转轮圣王及诸天神亦名大力而不安乐是故当知非一切大力皆为安乐唯有常住非变易法大力泥洹安隐快乐譬如良医与彼病者醍醐令服时彼病者请良医言『更与我药我堪食之』良师答言『但食尔许消已更食若顿食不消或能杀人』时彼良师实哀病者恐其死故如是如来慈哀愍伤欲灭波斯匿王大臣夫人高慢心故说此偈言

「一切江河必回曲  一切丛林必树木
一切女人必谄偽  一切大力必安乐

「当知世尊言无漏失如此大地可令反覆如来之言终无有失是故一切有余无余皆是如来摄众生故

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哀愍一切诸众生故广说如来有余无余

尔时文殊师利复于佛前而说偈言

「于他善随顺  不观作不作
但自观身行  谛视善不善

「如是世尊说此正法亦复非为究竟之说所以者何众邪外道皆向泥犁然佛世尊教诸弟子皆向泥洹若生天上此则名为毁誉之说如是种种不随顺说云何世尊偈中说言『于他善随顺』」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我所以说善随顺者有因有缘时阿阇世王害父王已来诣我所而问我言『云何世尊为一切智非一切智耶若一切智者提婆达多于百千生中于如来所常怀恶心云何听使而得出家』我即为彼而说此偈于他善随顺彼阿阇世王有害父罪而不自觉如来欲使自省己过令其罪轻是故说言『但自观身行谛视善不善』汝今云何见不随顺若有持戒修行慈心而观彼过是则诸佛如来之法欲令己身及诸众生悉皆安乐是以应观他作不作己身亦然常作是观是我弟子

尔时世尊复语文殊师利言「如我说偈

「一切皆惧死  莫不畏杖痛
恕己可为譬  勿杀勿行杖

尔时文殊师利复于佛前而说偈言

「非一切惧死  一切畏杖痛
亦不悉喻己  而恕彼众生

「如是世尊略说法门亦非究竟所以者何如阿罗汉转轮圣王玉女象马大臣之宝若诸天人及余众生能加害者无有是处勇士烈女野马兽王持戒比丘虽有对至而不恐怖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是则有余说又复不可以己喻彼所以者何阿罗汉以己喻彼则为命想若命想者此非上士计命想者愚夫邪见向恶趣门又复罗汉我及众生空无所有谁死谁杀起害想者无有是处而彼所说我为喻者为有我喻为无我喻若是我喻则为下劣若无我喻是阿罗汉无有譬喻然佛世尊不以无因而妄说法有王舍城大猎师主杀生供施请佛及僧唯愿哀受然佛世尊未曾食肉等视一切如罗睺罗即为猎师而说此偈

「当观长寿者  不害众生故
一切皆惧死  莫不畏杖痛
恕己可为喻  勿杀勿行杖

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人中之仙安慰众生善说如来方便密教

尔时文殊师利复说偈言

「恭敬于父母  增加其供养
缘斯孝道故  死堕无择狱

「世尊此偈说无明恩爱以为父母众生随顺令其增长造诸恶业死即当堕无择地狱

尔时世尊复告文殊师利「如我所说偈

「一切因他势力苦  一切己力自在乐
一切憍慢势暴害  一切贤善人所爱

文殊师利复说偈言

「非一切因他力苦  亦非己力自在乐
非一切慢势暴害  非一切贤人所爱

「此是世尊略现法门非究竟说所以者何如庶民子从师而学俯仰进止悉由于师道艺既成永得安乐如王者子己力自在不随他教愚暗常苦所以如来说此偈者其诸众生为魔所持不得自在如来为彼而说此偈是故当知非为一切他力故苦非一切己力故乐一切憍慢势暴害者此亦有余说非一切慢为尽暴害犹如有人憍慢傲俗出家学道或计福德持戒清净当知是等虽为憍慢非为暴害一切贤善人所爱者亦有余说如内法中犯四重禁能自克励执持威仪虽修贤行以破正业人所不爱何因世尊而说此偈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诸佛如来不以无因而妄说法时王舍城有拘隣女名须跋陀罗恶厌世俗来诣佛所欲求出家女人之法不得自在制由男子自归三宝佛知其意亦知是时而说此偈一切由他势力苦善哉善哉文殊师利人中之仙能问如来方便密教

文殊师利复说偈言

「一切众生类  皆依饮食存
一切诸婴儿  悉无悋惜心
一切诸世  揣食增其病
一切行法者  同止得安乐

「如是世尊今受纯陀饭食供养将无增患

尔时世尊复为文殊师利而说偈言

「非一切众生  皆依饮食存
非一切婴儿  悉无悋惜心
非一切世间  揣食增其
非一切行法  同止得安乐

「汝文殊师利所得病者我当得病诸阿罗汉及辟支佛菩萨如来悉不揣食此则诸佛如来定法若言罗汉及辟支佛菩萨如来曾揣食者坏大士义而受众生百千布施赞叹一切布施功德欲济众生度三恶道无边苦海虽不揣食而常叹施欲令众生成檀波罗端坐树下六年苦行谓不食而形瘦耶勿谓如来众生同数如来已度爱欲诸流不同世人境界行处如来境界不可思议声闻弟子亦复如是言揣食者是有余说一切婴儿离悭惜者亦有余说乃有无量永离悭心无动快乐一切揣食增其病者亦有余说外来之病剑刺疮疣其数无量一切行法同止安乐者亦是如来有余之说其法多种亦有修习世俗善法身口意业种种净法种种信心而共同止不相随顺是故当知诸佛如来不以无因缘故违义而说以教化故方便说法时有半头梵志与诸同止修天祠斋法来诣佛所为降伏彼令舍异见而说此偈

尔时迦叶菩萨白佛言「云何世尊诸余契经皆是如来有余说耶

佛言「不也善男子若有众生功德成就善解深法如来为说常住安乐无余之法诸余众生乐闻法者如来为彼或有余说或无余说

迦叶菩萨即大欢喜白佛言「奇哉世尊等视众生犹如一子

佛告迦叶「善哉善男子应当如是谛解深法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唯愿如来说此《方等般泥洹经》所得功德

佛告迦叶「此《摩诃衍般泥洹经》闻其名者所得功德非是声闻及辟支佛能究竟说此《摩诃衍般泥洹经》所生功德不可思议唯是诸佛如来境界

尔时诸天世人及阿修罗即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如来天中天  甚深难思议
如来之所说  方等泥洹经
出生诸功德  亦不可思议
正法难思议  僧宝亦复然
唯愿天中天  哀愍小留住
上座尊迦叶  眷属须臾至
尊者阿难陀  多闻大仙士
及摩竭提  国王阿阇世
斯等于如来  最亲密弟子
彼诸正士等  必怀疑惑想
如来为泥洹  为当长存世
此等心怀疑  于何而取定
愿哀须臾住  待至为决疑

尔时世尊为诸大众而说偈言

「诸怀疑惑者  汝等勿忧虑
我法生长子  上座大迦叶
阿难多闻士  是等须臾至
要令彼见我  我当般泥洹
如斯智慧士  观如来双足
彼自知我身  常无常真实

尔时一切大众眷属供养如来天缯华盖烧众名香作天伎乐其数无量不可为喻供养佛已万恒河沙诸众生等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住于菩萨最初住地纯陀长者欢喜踊跃菩提甘露以灌其顶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迦叶菩萨纯陀菩萨「汝善男子自修其心慎莫放逸我今背疾举身皆痛欲须燕卧汝文殊师利当为一切四众说法如来正法今付嘱汝乃至上座摩诃迦叶及阿难汝当广说」于是世尊化众生故现身有疾右脇著地系念明

大般泥洹经卷第六


校注

法显【大】法显共天竺沙门法贤【宫】 是【大】〔-〕【圣】 悉【大】名【宫】【圣】 冬日苏油【大】寒月酥油皆悉【三】【宫】寒月苏油皆悉【圣】 余三昧【大】三摩提【宋】【元】【明】【宫】余三摩提【圣】 无【大】不【宋】【元】【明】【宫】【圣】 冬【大】寒天【宋】【元】【明】【宫】【圣】 一切【大】〔-〕【宋】 苏【大】酥【宋】【元】【明】【宫】 镕销【大】镕消【宋】【元】【明】【宫】融消【圣】 诸【大】海【宋】【元】【明】【宫】【圣】 悉皆津泽【大】皆有津泽浸入身中【三】【宫】皆有津泽侵入身中【圣】 悉【大】名【宋】【元】【明】【宫】 泽【大】日【宋】【元】【明】【宫】 明【大】明乃至萤火【宋】【元】【明】【宫】【圣】 (能發光)十字【大】發心菩提道因【宋】【元】【明】【宫】【圣】 已【大】以【圣】 为菩提因【大】〔-〕【圣】 必【大】要当必【宋】【元】【明】【宫】【圣】 因缘【大】津泽【宋】【元】【明】【宫】【圣】 因【大】心【宋】【元】【明】【宫】【圣】 菩提【大】开觉【宋】【元】【明】【宫】【圣】 故得闻此经【大】闻此大乘契经所致【宋】【元】【明】【宫】【圣】 背【大】皆【元】 卧则【大】则卧【宋】【元】【明】【宫】 (如是因)八字【大】〔-〕【宋】【元】【明】【宫】 (则为因)六字【大】〔-〕【圣】 即【大】则【宋】【元】【明】【宫】【圣】 源【大】*原【宋】【元】【明】【宫】【圣】* 流澍【大】流注【宋】【元】【明】【宫】注流注【圣】 劫【大】〔-〕【宫】【圣】 牙【大】芽【宋】【元】【明】【宫】 法【大】地【宫】 唯【大】下同惟【宋】【元】【明】【宫】下同 苪【大】*𣳦【元】【明】* 起【大】立【宋】【元】【明】【宫】【圣】 渧【大】滴【宋】【元】【明】【宫】 陋【大】漏【圣】 于【大】是【宋】【元】【明】【宫】【圣】 多诸盗贼暴慢【大】中有贼盗【宋】【元】【明】【宫】【圣】 不【大】直往不【宋】【元】【明】【宫】【圣】 肆意直往为【大】为彼憍慢恶【宋】【元】【明】【宫】【圣】 具【大】其【宋】【元】【明】【宫】 (破坏佛)十二字【大】皆成佛道破坏生死乃至永灭【宋】【元】【明】【宫】【圣】 灭【大】灭是不可见【宋】【元】【明】【宫】【圣】 谓【大】诸谓【圣】 大【大】〔-〕【宋】【元】【明】【宫】【圣】 于【大】言于【宋】【元】【明】【宫】【圣】 大【大】〔-〕【宋】【元】【明】【宫】 阿【大】〔-〕【宋】【元】【明】【宫】 阿【大】*〔-〕【宋】【元】【明】【宫】【圣】* 决【大】法【明】 烈【大】列【圣】 奉王使令【大】赍王使命【宋】【元】【明】【宫】【圣】 示【大】是【明】 者【大】〔-〕【宋】【元】【明】【宫】【圣】 刺剑【大】剑刺【宋】【元】【明】【宫】【圣】 (已作酪)十字【大】如萨阇投乳即凝浊成酪【宋】【元】【明】【宫】【圣】 牟头【大】牟尼【元】【明】【宫】手尼陀【圣】 淤【大】于【宋】【元】【明】【宫】 热恼悉除【大】皆除热恼【宋】【元】【明】【宫】【圣】 唯【大】下同惟【宫】下同 目【大】自【圣】 截【大】灭【圣】 提【大】萨【宋】【元】【明】【宫】【圣】 良药【大】药果【宫】 声【大】者【宋】【元】【明】【宫】【圣】 时雨【大】雨时【宋】【元】【明】【宫】【圣】 別【大】*莂【明】*【圣】 为【大】若为【宋】【元】【明】【宫】 演【大】〔-〕【宋】【元】【明】【宫】【圣】 辈【大】〔-〕【宋】【元】【明】【宫】 想【大】相【圣】 遇【大】遭【宋】【元】【明】【宫】速【圣】 提【大】提界【宋】【元】【明】【宫】 叶【大】盛【宋】【元】【明】【宫】 (华果落)六字【大】彫衰有时彼树凉荫菓实【圣】 成佛【大】〔-〕【宋】【元】【明】【宫】【圣】 (方便知)八字【大】说方便教亦复如是言其苦者当知如来【宋】【元】【明】【宫】【圣】 者【大】〔-〕【宋】【元】【明】【宫】【圣】 命【大】令【宋】【元】【明】【宫】 者【大】*名【宋】【元】【明】【宫】*【圣】 林园【大】园林【宋】【元】【明】【宫】 旨【大】自【圣】 善男子【大】弟子【宋】【元】【明】【宫】 当【大】常【宫】 佛【大】今日如来现【宋】【元】【明】【宫】【圣】 脱【大】脱众苦悉灭【宋】【元】【明】【宫】【圣】 众苦悉灭说【大】若苦灭者则【宋】【元】【明】【宫】【圣】 身中【大】其身【宋】【元】【明】【宫】【圣】 如被贼城亡=亦如贼城忘【宋】【元】【明】【宫】【圣】文中忘宋本宫本圣本作妄 宝【大】实【圣】 赞颂【大】颂赞【宋】【元】【明】【宫】【圣】 误【大】设【宋】【元】【明】【宫】 此【大】〔-〕【宋】【元】【明】【宫】 以下至本段二十五行目一器中同一珂色梵语断片Hoernle,Manuscript-Remains.p.93. 泽【大】液【宋】【元】【明】【宫】 澍【大】注【宋】【元】【明】【宫】【圣】 𤚲【大】搆【圣】 销【大】消【宋】【元】【宫】【圣】 镕【大】融【圣】 炼【大】炼【宋】【元】【明】【宫】 衍【大】衍品【宋】【元】【明】【宫】 大般【大】〔-〕【宋】【元】【明】【宫】【圣】 声闻缘觉【大】诸声闻【宋】【元】【明】【宫】 诸菩萨【大】辟支佛【宋】【元】【明】【宫】【圣】 大【大】诃摩衍【宋】【元】【明】【宫】【圣】 唯佛境界【大】〔-〕【圣】 苏【大】酥【宋】【元】【明】【宫】 城【大】那竭国【宋】【元】【明】【宫】【圣】 別【大】*莂【圣】* 揵【大】*犍【明】* 经【大】迳【圣】 由【大】游【宋】【元】 塼【大】甎【宋】【元】【明】【宫】 当【大】当于【圣】 宝【大】实【宋】【元】【明】【宫】 养【大】饭【宋】【元】【明】【宫】【圣】 威【大】盛【圣】 养【大】食【宋】【元】【明】【宫】【圣】 璎【大】缨【圣】 一【大】一化佛【宋】【元】【明】【宫】 复当【大】当复【宋】【元】【明】【宫】 荫【大】癊【宋】【元】【明】【宫】 未【大】不【宋】【元】【明】【宫】【圣】 隐【大】乐【宋】【元】【明】【宫】【圣】 已【大】以【宋】【元】【明】【宫】【圣】 法【大】愿【宋】【元】【明】【宫】【圣】 鵄【大】枭【宋】【元】【明】【宫】【圣】 若【大】如【宋】【元】【明】【宫】 兔【大】㝹【宋】【元】【明】【宫】 令【大】为【宋】【元】【明】【宫】 浸【大】侵【宋】【元】【宫】 非【大】悲【圣】 说【大】言【宋】【元】【明】【宫】【圣】 是【大】是妙愿【宋】【元】【明】【宫】【圣】 为【大】名【宋】【元】【明】【宫】 软【大】濡【圣】 饮【大】饭【宋】【元】【明】【宫】 揣【大】抟【宫】 法【大】住【宋】【元】【明】【宫】 唯【大】惟【宋】【元】【宫】 亦复【大】亦复如是【宋】【元】【明】【宫】 佛【大】佛言【宋】【元】【明】【宫】 所说【大】说偈【圣】 犯戒谤法【大】〔-〕【宋】【元】【明】【宫】【圣】 差【大】〔-〕【圣】 护诸【大】诸护【宋】【元】【明】【宫】【圣】 譬【大】〔-〕【宋】【元】【明】【宫】 涱【大】涨【宋】【元】【明】【宫】 溺【大】没【宋】【元】【明】【宫】 大恶【大】恶业【宋】【元】【明】【宫】【圣】 获【大】诸【宋】【元】【明】【宫】【圣】 唯【大】下同惟【宋】【元】【明】【宫】下同 回曲【大】*曲回【圣】* 一切女人必谄偽【大】∞一切大力必安乐【元】 一切大力必安乐【大】∞一切女人必谄偽【元】 心【大】必【元】【明】 如【大】〔-〕【圣】 乐【大】乐者【宋】【元】【明】【宫】 请【大】语【宋】【元】【明】【宫】 树【大】林【圣】 反【大】返【宫】 王【大】〔-〕【宋】【元】【明】【宫】 中【大】〔-〕【宋】【元】【明】【宫】 勇士烈女【大】勇亡別女【圣】 阿【大】使【宋】【元】【明】【宫】【圣】 我【大】*己【宋】【元】【明】【宫】【圣】* 造【大】〔-〕【宋】【宫】 因【大】由【宋】【元】【明】【宫】 在【大】安【宋】【元】【明】【宫】 自在【大】必安【宋】【元】【明】【宫】 势暴害【大】为凶暴【宋】【元】【明】【宫】【圣】 不随他教【大】教不由人【宋】【元】【明】【宫】【圣】 非【大】非为【宋】【元】【明】【宫】 憍【大】〔-〕【宋】【元】【明】【宫】【圣】 暴害【大】*凶暴【宋】【元】【明】【宫】*【圣】 隣【大】怜【宋】【元】【明】 间【大】门【圣】 揣【大】*搏【宫】* 饭【大】饮【宋】【元】【明】【宫】 病【大】患【宋】【元】【明】【宫】 蜜【大】密【明】 谓【大】说【宋】【元】【明】【宫】 半【大】羊【宋】【元】【明】【宫】【圣】 斋【大】齐【圣】 一心同声以偈【大】同声说偈而叹【宋】【元】【明】【宫】【圣】 王【大】主【宋】【元】【明】【宫】 伎【大】妓【宫】 到【大】陀【宋】【元】【明】【宫】 系【大】系【宋】【元】【明】【宫】【圣】 想【大】相【宋】【元】【明】【宫】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佛说大般泥洹经(卷6)
关闭
佛说大般泥洹经(卷6)
关闭
佛说大般泥洹经(卷6)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