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部金光明经卷第三

陀罗尼最净地品第六

是时师子相无碍光焰菩萨与无量亿众从座俱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顶礼佛足以种种华香宝幢幡盖以为供养而作是言「以几因缘得菩提心何者是菩提心世尊于菩提者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离菩提者菩提心亦不可得菩提者不可言说心者亦无色无相无事无业非可造作众生亦不可得亦不可知世尊云何诸法甚深之义而可得知

佛言「善男子菩提秘密事业造作不可得知离菩提菩提心亦不可得菩提者不可言说心亦无相众生亦不可得知何以故如意心亦如是如心菩提亦如是如心如菩提众生亦如是如众生一切三世法亦如是

佛言「善男子如是菩萨摩诃萨得名是心通一切法是说菩提菩提心菩提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心亦如是众生亦如是于如此中亦不可得何以故一切法无生故菩提不可得菩提名不可得众生众生名不可得声闻声闻名不可得缘觉缘觉名不可得菩萨菩萨名不可得佛名不可得行非行不可得行非行名不可得于一切寂静法中而得安住依一切功德善根而得發出是名初發菩提心

「譬如宝须弥山是名檀波罗蜜因

「第二發心譬如大地持一一法事故是名尸波罗蜜因譬如师子臆长毫兽王有大神力独步无畏无有战怖如是第三心说羼提波罗蜜因譬如风轮那罗延力勇壮速疾如是第四心不退转是名毘梨耶波罗蜜因譬如七宝楼观有四阶道清凉之风来吹四门如是第五心上种种功德法藏犹未满足是名禅波罗蜜因譬如日轮光耀炎盛如是第六心能破灭生死大暗故是名般若波罗蜜因譬如大富商主能令一切心愿满足如是第七心能令得度生死险恶道故能令得多功德宝故名方便胜智波罗蜜因譬如月净圆满如是第八心一切境界清净具足故是名愿波罗蜜因譬如转轮圣王主兵宝臣如意处分如是第九心善能庄严清净佛土功德普洽广利一切故是名力波罗蜜因譬如虚空及转轮圣王如是第十心于一切境界皆悉通达故于一切法自在至灌顶位故是名智波罗蜜因

佛言「善男子如是十种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因

佛言「善男子依五种法成就菩萨摩诃萨檀波罗蜜何者为五一者信根二者慈悲三者无求欲心四者摄受一切众生五者愿求一切智智善男子依是五法檀波罗蜜能得成就

佛言「善男子依是五法菩萨摩诃萨成就尸波罗蜜何者为五一者三业清净二者不为一切众生作烦恼因缘三者断诸恶道开善道门四者过于声闻缘觉之地五者一切功德愿满足故善男子依是五法尸波罗蜜能得成就

佛言「善男子依五法菩萨摩诃萨成就羼提波罗蜜何者为五一者伏贪嗔烦恼二者不惜身命不生安乐止息之观三者思惟往业四者为欲成熟一切众生功德善根發慈悲心五者为得甚深无生法忍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羼提波罗蜜

佛言「善男子依五法菩萨摩诃萨成就毘梨耶波罗蜜何等为五一者与诸烦恼不得共住二者福德未具不得安乐三者一切难行不生厌心四者为欲利益一切众生成就大慈悲摄受五者愿求不退转地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毘梨耶波罗蜜

佛言「善男子依五法成就菩萨摩诃萨禅那波罗蜜何等为五一者一切善法摄持不散二者解脱生死二处不著三者愿得神通为成就众生善根故四者發心洗浣法界为清净心故五者为断众生一切烦恼根故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禅那波罗蜜

佛言「善男子有五法菩萨摩诃萨成就般若波罗蜜云何为五一者一切诸佛菩萨聪慧大智供养亲近心无厌足二者诸佛如来说甚深法心常乐闻无有厌足三者真俗胜智四者见思烦恼如是胜智能分別断五者于世间五明之法皆悉通达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般若波罗蜜

佛言「善男子依五法菩萨摩诃萨成就方便胜智波罗蜜何者为五一者于一切众生意欲烦恼行心悉通达二者无量对治诸法之门心皆晓了三者大慈大悲入出自在四者于摩诃波罗蜜多能修行成熟满足悉皆愿求五者一切佛法了达摄受皆悉愿求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方便胜智波罗蜜

佛言「善男子又有五法菩萨摩诃萨成就愿波罗蜜何者为五一者于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不有不无心安乐住二者观一切诸法最妙一切垢清净心得安住三者过一切相心如如无作无行不异不动安心于如四者为利益众生事于俗谛中得安心住五者于奢摩他毘钵舍那同时能住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愿波罗蜜

佛言「善男子依此五法菩萨摩诃萨成就力波罗蜜何者为五一者一切众生心行险恶智力能解二者能令一切众生入于甚深之法三者一切众生往还生死随其因缘如是见知四者于一切众生三聚智力能分別知五者如理为种为熟为脱如是说法皆是智力故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力波罗蜜

佛言「善男子复有五法菩萨摩诃萨修行成就智波罗蜜何等为五一者于一切法分別善恶具足智能二者于黑白法远离摄受具足智能三者于生死涅槃不厌不喜具足智能四者大福德行大智慧行得度究竟具足智能五者一切诸佛不共法等及一切智智具足灌顶智能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智波罗蜜

佛言「善男子何者波罗蜜义行道胜利是波罗蜜义大甚深智满足是波罗蜜义非行法心不执著是波罗蜜义生死过失涅槃功德正觉正观是波罗蜜义愚人智人皆悉摄受是波罗蜜义能现种种珍妙法宝是波罗蜜义无碍解脱智满是波罗蜜义法界众生界正分別是波罗蜜义檀等及智能令至不退转地是波罗蜜义能令满足无生法忍是波罗蜜义一切众生功德善根能令成熟是波罗蜜义于菩提清凉道场佛慧十力四无畏不共法等成就是波罗蜜义生死涅槃皆是妄见能度无余是波罗蜜义济度一切是波罗蜜义一切外人来相诘难善能解释令其降伏是波罗蜜义能转十二行法轮是波罗蜜义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无异思惟是波罗蜜义

善男子初菩萨地是相前现三千大千世界无量无边种种宝物等藏皆悉盈满菩萨悉见

「善男子菩萨二地是相前现三千大千世界地平如掌无量无数种种妙色清净之宝庄严之具菩萨悉见

「善男子菩萨三地是相前现自身勇健铠仗庄严一切怨贼皆能摧伏菩萨悉见

「善男子菩萨四地是相前现四方风轮种种妙华悉皆散洒圆满地上菩萨悉见

「善男子菩萨五地是相前现如宝女人一切庄严其身顶上散多那华妙宝璎珞贯饰身首菩萨悉见

「善男子菩萨六地是相前现七宝华池有四阶道金沙遍满清净无秽八功德水皆悉盈满欝波罗花拘物头华分陀利华庄严其于华池所自身游戏快乐清净清凉无比菩萨悉见

「善男子菩萨七地是相前现左边右边应堕地狱以菩萨力故还得不堕无有损伤无有痛恼菩萨悉见

「善男子菩萨八地是相前现左边右边师子臆长毫兽王一切众兽悉皆怖畏菩萨悉见

「善男子菩萨九地是相前现转轮圣王无量亿众围绕供养顶上白盖——无量众宝之所庄严——以覆于上菩萨悉见

「善男子菩萨十地是相前现如来之身金色晃耀无量净光悉皆圆满无量亿梵王围绕恭敬供养转于无上微妙法轮菩萨悉见

「善男子云何初地而名欢喜得出世心昔所未得而今始得大事大用如意所愿悉皆成就大欢喜庆乐故是故初地名为欢喜

「一切微细之罪破戒过失皆清净故是故二地说名无垢地

「无量智慧光明三昧不可倾动无能摧伏闻持陀罗尼为作本故是故三地说名明地

「能烧烦恼以智慧火增长光明是修行道品依处所故是故四地说名焰地

「是修行方便胜智自在难得故见思烦恼不可伏故是故五地说名难胜地

「行法相续了了显现无相多思惟现前故是故六地说名现前地

「无漏无间无相思惟解脱三昧远修行故是地清净无障无碍是故七地说名远行地

「无相正思惟修自在诸烦恼行不能令是故八地说名不动地

「说一切种种法而得自在无患累故增长智慧自在无碍故是故九地说名善慧地

「法身如虚空智慧如大云能令遍满覆一切故是故第十名法云地

「初地欲行有相道是无明障碍生死怖畏是无明依二种麁心是初地障

「微细罪过因无明种种业行相因无明依二种麁心是二地障

「昔所未得胜利得故动因无明不具闻持陀罗尼因无明依二种麁心是三地障

「味禅定乐生爱著心因无明微妙净法爱因无明依二种麁心是四地障

「一意欲入涅槃思惟一意欲入生死思惟是涅槃思惟是生死思惟无明为因生死涅槃不平等思惟无明为因依二种麁心是五地障

「行法相续了了显现无明为因法相数数行至于心无明为因依二种麁心是六地障

「微细诸相或现不现无明一味熟思惟欲断未得方便无明依二种麁心是七地障

「于无相法多用功力无明执相自在难可得度无明依二种麁心是八地障

「说法无量名味句无量智慧分別无量未能摄持无明四无碍辩未得自在无明依二种麁心是九地障

「最大神通未得如意无明微妙秘密之藏修行未足无明依二种麁心是十地障

「一切境界微细智碍无明为因未来是碍不更生未得不更生智无明为因是如来地

善男子于初菩萨地行向檀波罗蜜于二地行向尸波罗蜜于三地行向羼提波罗蜜四地行向毘梨耶波罗蜜五地行向禅那波罗蜜六地行向般若波罗蜜七地行向方便胜智波罗蜜八地行向愿波罗蜜九地行向力波罗蜜十地行向智波罗蜜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初發心名妙宝起三摩提摄受得生

第二發心可爱住三摩提摄受得生第三發心难动三摩提摄受得生第四發心不退转三昧摄受得生第五發心宝华三昧摄受得生第六發心日圆光焰三昧摄受得生第七發心一切愿如意成就三昧摄受得生第八發心现在佛现前证住三昧摄受得生第九發心智藏三昧摄受得生第十發心首楞严摩伽三昧摄受得生

「善男子名诸菩萨摩诃萨十种發心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于此初地依功德力名陀罗尼得生

尔时世尊而说呪曰

怛姪他(天可切后九篇初他字悉同此音)(其一)富楼尼(念履切后九篇音尼字悉同此音)(其二)那罗弟(吴音呼弟)(其三)头吼头吼头吼(其四)(移我切)跋修履愈(其五)乌婆娑底(知履切)(其六)(移我切)跋旃杜鲁(其七)(吴音呼弟)愈多底(吴音呼底)(其八)多跋铎洛衫(霜舰切)(其九)但地(图卖切)波履诃岚(里含切)(其十)苟留(良吼切)(其十一)锁诃(虎可切后九篇末诃字悉同此音)(其十二)

「善男子是陀罗尼名过一恒河沙数诸佛为救护初地菩萨诵持此陀罗尼呪得度脱一切怖畏一切恶兽一切恶鬼人非人等灾横诸恼解脱五障不忘念初地

「善男子诸菩萨摩诃萨于此二地善安乐住名陀罗尼得生

「怛姪他(其一)欝坐(殊果切)(良纸切)(其二)脂履脂履(其三)欝竖罗(留我切)(其四)竖罗(留我切)(泥感切)(其五)禅斗禅斗欝坐(殊果切)(良纸切)(其六)吼柳吼柳(其七)锁诃(虎可切)(其八)

「善男子是陀罗尼名过二恒河沙数诸佛为救护二地菩萨诵持此陀罗尼呪得度脱一切怖畏一切恶兽一切恶鬼人非人等怨贼灾横诸恼解脱五障不忘念二地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于此三地难胜大力名陀罗尼得生

「怛姪他(其一)但杝(图买切)(其二)(方限切)(图买切)(其三)柯罗智(知尔切)(其四)高懒(急啭音呼此两字)(知尔切)(其五)枳由离(良纸切)(其六)但底(知履切)(良纸切)(其七)锁诃(其八)

「善男子是陀罗尼名过三恒河沙诸佛为救护三地菩萨诵持陀罗尼呪得度脱一切怖畏一切恶兽虎狼师子一切恶鬼人非人等怨贼灾横诸有恼害解脱五障不忘念三地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于此四地大利益难坏名陀罗尼得生

「怛姪他(其一)尸履尸履(其二)陀弥尼陀弥尼(其三)陀履陀履尼(其四)尸履尸履尼(其五)(防履切)(申我切)(留我切)婆细(吴音呼洒)(其六)波豕那(其七)盘陀诃(虎可切)(无死切)(吴音呼底)(其八)锁诃(虎可切)(其九)

「善男子是陀罗尼名过四恒河沙诸佛为救护四地菩萨诵持陀罗尼得度一切怖畏一切恶兽虎狼师子一切恶鬼人非人等怨贼灾横及诸毒害脱五障不忘念四地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于此五地种种功德庄严名陀罗尼得生

「怛姪他(其一)诃里诃里尼(其二)遮履遮履尼(其三)柯罗(留我切)摩尼(其四)僧柯罗(留我切)摩尼(其五)三婆诃沙尼(其六)(常琰切)婆诃尼(其七)(吴音呼悉)耽婆诃尼(其八)谟诃尼(其九)莎琰部吼陛(吴音呼陛)(其十)锁诃(虎可切)(其十一)

「善男子是陀罗尼名过五恒河沙诸佛为救护五地菩萨诵持陀罗尼得度一切怖畏一切毒害虎狼师子一切恶鬼人非人等怨贼灾横诸有恼害解脱五障不忘念五地

「善男子是菩萨摩诃萨于此六地圆智等名陀罗尼得生

「怛姪他(其一)毘头离(良纸切)毘头离(同上音)(其二)摩履尼(其三)柯履柯履(其四)(蜉必切)头诱诃底(吴音呼底)(其五)(良吼切)留留留(三字同上)(其六)周柳周柳(其七)杜鲁婆杜鲁婆(其八)(申我切)舍舍(两字同上音)(章我切)(其九)婆栗沙(使下切)(其十)(相脱切)(急啭音呼此两字)私底(知履切)(其十一)萨婆萨埵南(宁甘切)(其十二)悉迟(直梨切)(香家切)(其十三)(无丹切)多罗波杝(其十四)锁诃(虎可切)(其十五)

「善男子是陀罗尼名过六恒河沙诸佛为救护六地菩萨诵持陀罗尼得度一切怖畏一切毒害虎狼师子一切恶鬼人非人等怨贼灾横诸有恼害解脱五障不忘念六地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于此七地法胜行名陀罗尼得生

「怛姪他(其一)阇诃阇诃漏(良后切)(其二)阇诃阇诃阇诃漏(同前音)(其三)鞞柳枳鞞柳枳(其四)阿蜜多罗(留我切)伽诃尼(其五)婆力洒尼(其六)鞞柳耻枳(其七)婆柳婆底(其八)鞞提喜(诃履切)(其九)(防隣切)陀鞞履尼(其十)蜜栗怛底(知履切)(其十一)蒲呼酉蒲呼(其十二)锁诃(虎可切)(其十三)

「善男子是陀罗尼名过七恒河沙诸佛为救护七地菩萨诵持陀罗尼呪得度一切怖畏一切恶兽虎狼师子一切恶鬼人非人等怨贼毒害灾横解脱五障不忘念七地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于此八地无尽藏名陀罗尼得生

「怛姪他(其一)矢履(急啭音呼此两字)矢履(其二)尸履(小缓音呼此两字)(其三)(无死切)底寐(同上音)(其四)柯履柯履(其五)诃履诃履(其六)醯柳醯柳(其七)周柳周柳(其八)盘陀诃寐(无死切)(其九)锁诃(其十)

「善男子是陀罗尼名过八恒河沙诸佛为救护八地菩萨诵持陀罗尼得度一切怖畏一切恶兽虎狼师子一切恶鬼人非人等怨贼毒害灾横解脱五障不忘念八地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于此九地无量门名陀罗尼得生

「怛姪他(其一)诃履旃地履枳(其二)俱岚婆罗(留我切)(吴音呼弟他弟切)(其三)斗罗(同前音)(其四)拔咤拔咤死(其五)矢履矢履(其六)柯尸履(其七)柯比尸履(其八)(相脱切)活私底(知履切)(其九)萨婆萨埵南(宁甘切)(其十)锁诃(虎可切)(其十一)

「善男子是陀罗尼名过九恒河沙诸佛为救护九地菩萨诵持陀罗尼得度一切怖畏一切恶兽虎狼师子一切恶鬼人非人等怨贼毒害灾横解脱五障不忘念九地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于此十地破坏坚固金刚山名陀罗尼得生

「怛姪他(其一)悉提(吴音呼提)(吴音呼弟诃弟切后三醯字悉同此音)(其二)修悉提(同前音)(诃弟切)(其三)姥者祢(吴音呼弟年弟切后三祢字悉同此音)(其四)姥差(楚解切)(其五)毘目底(吴音呼底后四底字悉同此音)(其六)阿摩詈(吴音呼弟留弟切后五詈字悉同此音)(其七)毘摩詈(其八)涅摩詈(其九)(望恒切)伽詈(其十)喜懒若(如也切)(奇达切)(留达切急啭此音呼此两字)(吴音呼陛)(诃弟切)(其十一)剌那竭(奇达切)剌陛(吴音呼陛)(其十二)婆曼多跋渴(喜达切)(吴音呼弟)(其十三)萨婆赖他(听我切)娑陀呵(虎可切)(其十四)摩那死(其十五)摩诃摩那死(其十六)頞部吼底(其十七)頞哲部吼底(其十八)婆罗弟(同前音)(其十九)毘罗是(其二十)頞周底(其二十一)阿美里底(其二十二)阿罗是(其二十三)毘罗是(其二十四)婆蓝诃米(吴音呼弟无弟切)(其二十五)婆蓝摩须詈(其二十六)富楼祢(其二十七)楼那摩怒罗体(吴音呼体)(其二十八)锁诃(其二十九)

「善男子是陀罗尼灌顶吉祥句名过十恒河沙诸佛为救护十地菩萨诵持陀罗尼呪得度一切怖畏一切恶兽虎狼师子一切恶鬼人非人等怨贼毒害灾横解脱五障不忘念十地

是时师子相无碍光炎菩萨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顶礼佛足即以偈颂而赞叹佛

「敬礼无譬喻  说深无相义
众生失于见  世尊能济度
世尊佛眼故  无见一法相
无上尊法眼  见不思议义
不能生一法  亦不灭一法
为平等见故  尊至无上处
不损生死故  愿尊证涅槃
过二法见故  是故证寂静
世尊智一味  净品不净品
不分別界故  获无上清净
世尊无边身  不说一言字
一切弟子众  饱满法雨故
众生相思惟  一切种皆无
困苦诸众生  世尊普救济
无常  有我无我等
如是众多义  世尊慧无著
世间不一  譬如空谷响
不度亦不灭  唯佛能了知
法界无分別  是故无异乘
为度众生故  分別说三乘

是时大自在梵王于大会中从坐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希有难量是金光明经微妙之义究竟满足皆能成就一切佛法一切佛恩

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汝所说善男子若得听闻是金光明经一切菩萨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善男子是不退地菩萨成熟善根是第一印是金光明微妙经典——众经之王——故得听闻受持读诵何以故善男子若一切众生未种善根未成熟善根未亲近诸佛不得听闻是金光明经

「善男子是金光明经以听闻受持故是善男子善女人一切罪障悉能除灭极清净常得见佛不离世尊常闻妙法常听正法生不退地师子胜人而得亲近不相远离无尽无减海印出妙功德陀罗尼无尽无减众生意行言语通达陀罗尼无尽无减日圆无垢相光陀罗尼无尽无减满月相光陀罗尼无尽无减能伏一切惑事功德流陀罗尼无尽无减破坏坚固金刚山陀罗尼无尽无减说不可说义因缘藏陀罗尼无尽无减真实语言法则音声通达陀罗尼无尽无减虚空无垢心行印陀罗尼无尽无减无边佛身能显现陀罗尼

「善男子如是诸陀罗尼等得成就故菩萨摩诃萨于十方一切佛土诸化佛身说无上种种正法于法如如不动不去不来善能成熟一切众生善根亦不见一切众生可成熟者说种种诸法于诸言辞不动不去不住不来能现生灭向无生灭说诸行法无所去来一切法无异故

说是金光明经已三万亿菩萨摩诃萨得无生法忍无量诸菩萨不退菩提心无量无边比丘得法眼净无量众生發菩萨心

是时世尊而说偈言

「逆生死流道  甚深微难见
贪欲覆众生  愚冥暗不见

是时大会之众从座而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若有处处讲宣此金光明经是会大众皆悉往彼为作听众是说法师种种利益安乐无障身心泰然我等皆当尽心供养令诸听众安隐快乐是所国土无诸怨贼恐怖之难无饥馑畏无非人畏人民兴盛是说法处一切诸天人非人等及诸众生不得从上而过污漫说法之处何以故说法之处即是其塔善男子善女人应当以诸香华缯䌽幡盖供养是说法处我等为作救护利益消除一切障碍随其所须如意供给悉令具足

佛言「善男子如是汝等应当精勤修行如此经典法久住于世

合部金光明经卷第三

生死怖畏无明故是初地障

「碍微细罪过因无明种种业行相因无明故是二地障

「业所未得胜利得故动涌因无明故不具闻持陀罗尼因无明是二无明说三地障

「味禅定乐生爱著心无明作因是四地障

「一意欲入涅槃思惟一意欲入生死思惟是涅槃思惟是生死思惟无明为因生死涅槃不平等思惟无明为因是第五地障

「行法相续了了显现无明为因法相数数行至于心无明为因是第六地障

「微细诸相或现不现无明为因一味熟思惟欲断未得方便无明为因是七地障

「于无相法多用功力无明为因执相自在难可得度无明为因依二种麁心是八地障

「说法无量名味句无量智慧分別无量未能摄持无明为因四无碍辩未得自在无明为因依二种麁心是第九地障

「最大神通未得如意无明为因微妙秘密之藏修行未足无明为因依二种麁心是第十地障

「一切境界微细智碍无明为因未来是碍不更生未得不更生智无明为因是如来地障

哆姪他(天可后九句并同此)(一) 富楼(念履下抳并同此)(二) 那罗提(音弟)(三) 豆(平声)吼豆吼豆吼(四) 耶(移我切)跋修履瑜(五) 乌婆娑底(知履切)(六) 耶(同上)跋旃陀(上声)(七) 提(同上)瑜多底(八) 哆跋铎骆忏(霜𦡶切)(九) 檀地(途买切)波履诃岚(罗含切)(十) 苟留(良吼切)(十一) 莎(平声)(上声)(十二)

姪他(一)(殊果切)(音戾)(二)(平声)履旨履(三)欝社(去声)(四)社逻南(上声)(五)禅斗禅斗(六)坐离(同上)(七)吼柳吼柳(八)莎诃(九)

「哆姪他(一)(并同前音)(二)(六限切)(上声)(三)柯罗智(知尔切)(四)高懒(二合)(五)枳由(六)檀知(上声)(七)莎诃(八)

「哆姪他(一)尸利尸利(二)陀弥抳陀弥抳(三)陀履陀履抳(四)尸履尸履抳(五)陛舍(申俄切)逻婆细(音洒)(六)波豕那(七)盘陀(上声)(无死切)(八)莎诃(九)

「哆姪他(一)里诃里抳(二)遮履遮履(三)迦逻摩抳(四)僧迦逻摩抳(五)三婆诃沙抳(六)(常琰切)婆诃𢴧(七)悉耽婆诃抳(八)谟诃抳(九)琰部吼陛(十)莎诃(十一)

「哆姪(一) 毘头詈毘头詈(二) 摩履抳(三) 柯履柯履(四) 苾(浮必切)头诱诃底(五) 溜溜溜溜(啭音呼)(六) 周柳周柳(七) 杜鲁婆杜鲁婆(八) 遮(申俄切)遮遮(同上)(章我切)(九) 婆栗沙(使下切)(十) 萨(相脱切)(二合急呼)祇底(知履切)(十一) 萨婆萨埵南(十二) 悉迟遐(香家切)(十三) 曼(无丹切)多罗波拖(十四) 莎诃(十五)

「哆姪(一)阇诃阇诃漏(良后切)(二)阇诃阇诃阇诃漏(同上)(三)鞞柳枳鞞柳枳(四)阿蜜多逻伽诃多抳(五)婆力洒抳(六)鞞柳耻枳(七)婆柳波底(八)鞞提喜枳(九)频陀鞞履抳(十)蜜栗呾底枳(十一)蒲呼酉蒲呼(十二)莎诃(十三)

「哆姪他(一)死履(二合急呼)死履(二)始履(小缓呼)(三)(无死切)寐底(四)柯履柯履(五)诃履诃履(六)醯柳醯柳(七)周柳周柳(八)(平声)诃寐(同上)(九)莎诃(十)

「哆姪他(一) 诃履旃(徒可切)履枳(二) 俱岚婆逻梯(他弟切)(三) 斗逻死(四) 拔咤拔咤死(五) 死履死履(六) 柯死履(七) 柯补(音比)修履(八) 萨(相脱切)(二合)祇底(九) 萨婆萨埵南(平声)(十) 莎诃(十一)

「哆姪他(一) 悉提醯(诃弟切下三同)(二) 修悉提醯(三) 姥者祢(年弟切)(四) 姥差(楚解切)(同上)(五) 毘目底(六) 阿摩詈(留弟切下同)(七) 毘摩詈(八) 涅摩詈(九) 瞢(望恒切)伽詈(十) 喜懒若(如也切)(奇达切)(留达切二合急呼)(十一) 刺那竭刺陛醯(十二) 娑曼多跋竭提詈(十三) 萨跋刺他(听我切)娑陀(虎可切)(十四) 摩那死(十五) 摩诃摩那死(十六) 遏部吼底(十七) 遏哲部吼底(十八) 婆逻提(上声)(十九) 毘逻提(二十) 遏周底(二十一) 阿美里底(二十二) 阿逻是(二十三) 毘逻是(二十四) 婆览诃寐(忘己切)(二十五) 婆览摩须詈(二十六) 富娄祢(二十七) 富娄那摩怒逻体(二十八) 莎诃(二十九)


校注

无【大】〔-〕【宋】【元】【明】【宫】 者【大】〔-〕【元】【明】 依【大】佛言善男子依【圣】 王【大】〔-〕【宫】【圣】 一一【大】一切【元】【明】 毫【大】豪【宫】【圣】 上【大】生【宋】【元】【明】 名【大】*〔-〕【宫】* 熟【大】*就【圣】* 何等【大】*何者【元】【明】* 悲【大】〔-〕【宫】【圣】 聪慧【大】听慧【圣】 足【大】具足【圣】 知【大】智【明】 清凉【大】〔-〕【宋】【元】【明】【宫】【圣】 善【大】是善【宋】【元】【明】【宫】【圣】 物等【大】〔-〕【宋】【元】【明】【宫】【圣】 数【大】边【圣】 分【大】芬【宫】 池【大】地【宫】 清凉【大】清净【圣】 毫【大】豪【宫】【圣】 地【大】〔-〕【宋】【元】【明】【宫】 显现【大】显现故【宋】【元】【明】【宫】 现前【大】了了现前【宋】【元】【明】【宫】 无间【大】无闻【圣】 得【大】行【元】【明】 自在【大】自在故【宋】【元】【明】【宫】【圣】 动【大】动故【宋】【元】【明】【宫】【圣】 无碍【大】〔-〕【宋】【圣】 第十【大】第十地说【圣】 ((生死怖畏是如来地障))三百五十一字宋本宫本大异故別附卷末 无明【大】*无明故【圣】* 种麁【大】下同无明【元】【明】下同 涌【大】踊【圣】 因无明【大】无明作因【圣】 为【大】*为作【元】【明】* 无明【大】*无明为因【元】【明】【圣】* 熟【大】执【圣】 修【大】得【圣】 麁心【大】无名【元】【明】 十地【大】第十地【元】【明】 障【大】障碍【圣】 是【大】〔-〕【圣】 如【大】〔-〕【宫】 藏【大】上【宋】【元】【明】【宫】 摩伽【大】〔-〕【宫】 名【大】〔-〕【宋】【元】【明】【宫】【圣】 自此呪以下十呪与宋元明三本宫本圣本大异今以宋本元本宫本圣本对校明本別附卷末 cf. p. 377 救【大】〔-〕【宋】【宫】 河【大】〔-〕【宫】 脱【大】除【宫】 河【大】〔-〕【宫】 颂【大】诵【宋】【元】【明】【宫】 失于【大】妄想【宋】【元】【明】【宫】 无【大】不【元】【明】 极【大】持【宋】【元】【明】【宫】 说【大】诸【宫】 起【大】趣【圣】 法【大】〔-〕【宫】【圣】 ((生死如来地障))三百三十六字【宋】(374页注參照) 依二种麁心【大】*〔-〕【宫】* 此呪以下十呪明本也今以与宋本元本宫本圣本对校之cf. p. 375 (天可一)【大】〔-〕【宫】【圣】以下悉无夹注【圣】以下至第五咒无夹注【宫】 切【大】反【宋】【元】 〔后九句并同此一〕-【宋】以下至第五呪五句悉无夹注【宋】 后九句并同此【大】〔-〕【宋】以下至第五呪五句悉无夹注【宋】 一【大】〔-〕【宋】以下至第五呪五句悉无夹注【宋】 抳【大】泥【宫】 切【大】下同反【元】下同 音弟【大】弟音呼【元】 声【大】下同呼【元】下同 履【大】〔-〕【宋】【宫】【圣】 同上【大】弟音呼【元】 瑜【大】俞【宋】【宫】【圣】 哆【大】多【宫】【圣】 铎【大】〔-〕【宋】【宫】【圣】 多【大】哆【宋】【元】【宫】 姪【大】下同咥【宋】【宫】【圣】下同 坐【大】阇祸【宋】【宫】阇福【圣】 离【大】戾【宋】【宫】【圣】 逻【大】*罗【宋】【宫】【圣】* 社逻【大】〔-〕【宋】【宫】【圣】 坐【大】社祸【宋】【宫】社福【圣】 地【大】陀【宋】【宫】【圣】 詈【大】*离【圣】* 檀知【大】但底【圣】 莎【大】锁【圣】 音洒【大】洒音呼【元】 诃【大】〔-〕【宋】【宫】【圣】 寐【大】〔-〕【宋】【宫】【圣】 里【大】*履【圣】* 尼【大】〔-〕【宋】【宫】 剡【大】烦【圣】 琰【大】堛【宫】 他【大】下同咃【宋】【宫】下同 (一)【大】〔-〕【宫】以下无夹注但第六句有夹注【宫】 〔呼六〕来注-【宋】【宫】以下至第九呪第一句悉无夹注【宋】 呼【大】〔-〕【宋】【宫】以下至第九呪第一句悉无夹注【宋】 六【大】〔-〕【宋】【宫】以下至第九呪第一句悉无夹注【宋】 栗沙【大】娑【宋】【宫】【圣】 祇【大】私【宋】【宫】【圣】 埵【大】埵悉【宋】【宫】【圣】 悉迟遐【大】弥【宋】【宫】【圣】 他【大】下同咃【圣】下同 (一)【大】〔-〕【宫】以下二呪无夹注 呾【大】咀【宋】【宫】【圣】 蒲呼酉蒲呼酉【大】【宋】【宫】【圣】 尼【大】始履【宋】【宫】【圣】 寐底【大】〔-〕【宋】【宫】【圣】 诃【大】〔-〕【宋】【宫】【圣】 (一)【大】〔-〕【宫】以下无夹注【宫】 履【大】底(六履反)【宋】【宫】 柁【大】地【宋】【宫】【圣】 徒可切【大】〔-〕【宋】【宫】以下至次呪二十四句悉无夹注【宋】【宫】【圣】 音比【大】比音呼【元】 祇【大】私【宋】【宫】【圣】 (一)【大】〔-〕【宫】以下无夹注但有第二十五句夹注 者【大】差【宫】 竭【大】伽【宋】【宫】【圣】 刺【大】*赖【宋】【宫】【圣】* 醯【大】*〔-〕【宋】【宫】【圣】* 何【大】〔-〕【宋】【宫】【圣】 刺【大】*剌【宫】*=赖【圣】以下同 竭刺【大】伽赖【宋】【宫】 娑【大】婆【宫】【圣】 竭【大】陀【宋】【宫】【圣】 呵【大】抳【宋】【宫】【圣】 祢【大】〔-〕【宋】【宫】【圣】 切【大】反【宋】【元】【宫】 二十五【大】〔-〕【宋】【宫】以下每句无记数【宋】 摩须詈【大】诃未【宋】【宫】【圣】
[A1] 正【CB】【丽-CB】生【大】(cf. K09n0128_p1384a07)
[A2] 梨【CB】【丽-CB】黎【大】(cf. K09n0128_p1385b18)
[A3] 埵【CB】【丽-CB】捶【大】(cf. K09n0128_p1386c14; T16n0664_p0377c23)
[A4] 音【CB】【丽-CB】切【大】(cf. K09n0128_p1387a16)
[A5] 剌【CB】【丽-CB】刺【大】(cf. K09n0128_p1387b20)
[A6] 剌【CB】【丽-CB】刺【大】(cf. K09n0128_p1387b21)
[A7] 剌【CB】【丽-CB】刺【大】(cf. K09n0128_p1387b21)
[A8] 楼【CB】【丽-CB】栖【大】(cf. K09n0128_p1387c06; T16n0664_p0378a23)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合部金光明经(卷3)
关闭
合部金光明经(卷3)
关闭
合部金光明经(卷3)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