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部金光明经卷第四
赞叹品第七
尔时,佛告地神坚牢善女天:「过去有王名金龙尊,常以赞叹赞叹去、来、现在诸佛:
金光明经空品第八
金光明经依空满愿品第九
是时,如意宝光耀善女天于大众中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以偈白佛:
佛言:「善女天!依于法界行菩提法、修平等行。善女天!云何依于法界行菩提法、修平等行?善女天!五阴能现法界、法界是五阴,五阴亦不可说、非五阴亦不可说。何以故?若五阴是法界则是断见、若离五阴即是常见,离于二边、不著二边,不可见过,所见无名、无相,是则名为说于法界。
「善女天!云何五阴能现法界?善女天!如是五阴不从因缘生。何以故?若从因缘生,已生故得生、未生故得生?若已得生,何因缘生?若已生,不从因缘生。若未生时,不可得生。何以故?未生诸法则是不有,无名、无相,非算数譬喻之所能知、非因缘所生。
「善女天!譬如鼓声,依木、依皮、依捊、依人工等故得出声。是鼓声空,过去亦空、未来亦空、现在亦空。何以故?是鼓音声不从木生、不从皮生、不从捊生、不从人工生,是声不于三世生,是则不生。若不可得生则不可灭;若不可灭,无所从来;若无所从来,亦无处去;若无处去,不常、不断;若不常、不断,则不一、不异。何以故?若一,不异法界,若尔者,凡夫人则见真谛,得于无上安乐涅槃;是义不然,是故不一。若言其异者,一切诸佛菩萨行相即是执著,未得解脱烦恼系缚则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一切圣人于行、非行法中同智慧行,是故不异。
「是故,五阴非有,不从因缘生、非不有五阴。不过圣境界故,非言语之所能及,无名、无相,无因、无缘,无有境界、无有譬喻,始终寂静、本来自空。是故,五阴能现法界。
「善女天!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真异、俗异,如是难可思量,于圣凡境界不异思惟,不舍于俗、不舍于真,依于法界行菩提行。」
尔时,世尊作是语已,时善女天踊跃欢喜,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一心顶礼,而白佛言:「世尊!如上所说,菩提正行我今当学。」
是时,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于大众中问如意宝光耀善女天:「此菩提行难可修行,汝心云何于此菩提行而得自在?」
时善女天答梵王言:「大梵王!若佛所说是真甚深,一切凡夫不得其味,是圣境界微妙难知。若使我心依于此法得安乐住,是真实语者,愿令一切五浊恶世无量无边众生皆得金色、三十二相,非男、非女,坐宝莲华受无量快乐,雨天妙华,天诸音乐不鼓自鸣,一切供养皆悉具足。」
是时善女天说是语已,一切五浊恶世所有众生皆悉金色,具足三十二相,非男、非女,坐宝莲华受无量快乐。犹如他化自在天宫,无诸恶道,宝树行列,七宝莲华遍满世界,雨众七宝、上妙天华,作天伎乐。
如意宝光耀善女天即转女形作梵天身。
时大梵天王问如意宝光耀菩萨言:「汝昔以何行菩提行?」
菩萨答言:「梵王!若水中月能行菩提行者,我亦已行菩提之行;若梦见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若焰、露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若声响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
时大梵王闻此说已语菩萨言:「汝依何等而说此语?」
答言:「梵王!无有一法而有实相,因果相成故。」
梵王又白菩萨言:「若如此者,诸凡夫人皆悉应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菩萨答言:「以何思惟而作是说?梵王!愚痴人异、智慧人异,菩提异、非菩提异,解脱异、非解脱异。梵王!如是,诸法平等无异。于此法界如如不异,无有中间而可执持,无增、无减。
「梵王!譬如幻师善巧幻术,及幻弟子于四衢道取诸土沙、草木、叶等聚在一处,作种种幻术,使人睹见象众、马众、车众、军众、七宝之聚、种种仓库。若有众生愚痴无智、不能思惟、不知幻本,若见若闻作是思惟:『如我所见,象、马众等谓是真实,如见、如闻。』随能随力各执所见,自言是实、于他非真,后不重思惟。有智之人则能思惟了于幻本,若见若闻作是思惟:『如我所见,象、马等众非是真实,惟有幻事惑人眼目。是处说名象、马等众及诸库仓,惟有名字、无有实体。如我所见、如我所闻。』随能随力不执所见、自言是实、于他非真、后不重思惟。是诸智人随说世语,皆欲令他知实义故,如见如闻思惟则不如是。
「如是,梵王!若有众生——愚痴凡夫未得出世圣智慧故——未知一切诸法如如不可言说,是诸凡愚若见若闻行、非行法,作是思惟:『实有如是诸法,如我所见、如我所闻。』是诸凡夫人如见、如闻,随能随力执著所见,自言是实、于他非真,后不重思惟。若有众生——非凡夫人,已见第一义谛,得出世圣慧——知一切法如如不可言说,是诸圣人若见若闻行法、非行法,随能随力不执著所见、自言是实、于他非真、后不重思惟。『无实行法、无实非行法,如我所见、如我所闻,惟妄思惟行、非行相、或人智慧。是处说名行、非行法,惟有名字,无有实体。如我所见、如我所闻。』随能随力不执所见、自言是实、于他非真、后不重思惟。是诸圣人如世语言随顺其说,为欲令他知真实义。如是,梵王!是诸圣人圣智见故,不可言法如如摄行、非行法,是法如如,为他证知故说种种名。」
时大梵王问如意宝光耀菩萨言:「有几众生能解能通如是微妙甚深正法?」
菩萨答言:「梵王!凡是若干众幻化人心数,若干众生能解能通是甚深法。」
梵王又言:「此幻化人即是不有,如是心数从何而得?」
菩萨答言:「梵王!如是法界不有、不无,如是众生能解能通是甚深义。」
是时梵王白佛言:「世尊!是如意宝光耀菩萨不可思议,通达如是甚深之义。」
佛言:「如是,如是。梵王!如汝所言。何以故?是如意宝光耀菩萨已教梵王学观无生忍法。」
于是大梵天王与诸梵众从坐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顶礼如意宝光耀菩萨足,说如是言:「希有,希有。我等今日得见大师、得闻正法。」
尔时,世尊于一切法通达无碍,告梵王言:「是如意宝光耀菩萨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号曰德宝焰吉上藏如来、应供、正遍知,说是金光明微妙经典,三千亿菩萨得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八千亿天子得无垢净于法成就清净法眼、无量无数国王臣民得法眼净。」
五十亿比丘行菩提行欲退菩提心,闻如意宝光耀菩萨说法,得坚固不可思议满足之愿,更复还發菩提之心,各自脱衣供养菩萨,重發无上胜进心。發无上胜进心已:「愿令我等功德善根悉皆不退,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是比丘依此功德修行,过九十大劫当得成就,是诸比丘出于生死,佛为授记:『过三十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难胜光王,其国名曰无垢光,同时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同一号,名曰愿庄严间厕王佛。』」
尔时,佛告梵王:「是金光明经,正闻正听有大神力。梵王!百千大劫行六波罗蜜无有方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已得听闻是金光明经,书写半月、半月一过转读,是善功德聚于前功德,百千分不及一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梵王!是故,我今当令修学、受持、为他广说。何以故?如是甚深微妙经典,我行菩萨道时如于战阵不惜身命,得通此经、受持、读诵、为他解说。
「梵王!譬如转轮圣王,若王在世七宝不灭;王若过世,一切七宝自然而尽。梵王!是金光明微妙经典若现在世,大正法宝皆悉不灭。是故,当依金光明经,听闻、读诵、受持、为他解说、令他书写,于功德中行精进波罗蜜,不惜寿命、不惮疲劳,我诸弟子应当如是精勤修学。」
是时,天主大梵天王与无量梵众、帝释四王及夜叉众俱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等一切为守护流通是金光明微妙经典,说法法师若有诸难,我当除却,令具诸善、色味满足、辩才无碍、身心开泰,时会之众皆令快乐;是处国土若饥馑、怨贼、非人之畏,我等禳却,使其人民丰盛欢逸,皆是我等四王恩力;若有供养是经卷者,我亦当为作大拥护,如佛不异。」
合部金光明经卷第四
校注
赞叹【大】,〔-〕【宋】【元】【明】【宫】 杨【大】,扬【宋】【元】【明】【宫】 集【大】,习【元】【明】 渧【大】,滴【宋】【元】【明】【宫】 声【大】,义【宋】【元】【明】【宫】 授【大】*,受【宋】【元】【明】【宫】* 莂【大】,別【宋】【宫】 无量余经【大】,尔时佛为地神坚牢善女天菩萨复说偈言。我定昔来。为诸菩萨无量余经【宋】【明】【宫】 受【大】,爱【宫】 天人【大】,人天【元】【明】 三有【大】,诸有【元】【明】 性【大】,相【明】 忧【大】,愁【宋】【元】【明】【宫】 和合【大】,合和【宫】 集【大】,习【宋】【元】【明】【宫】 男女【大】,妻子【宋】【元】【明】 种种异物【大】,种种异物欢喜布施。心无悔悋。观法性空。是无上智【宋】【明】【宫】 惟【大】下同,唯【宋】【元】【明】【宫】下同 是【大】,即是【宋】【元】【明】【宫】 五阴【大】,是【宋】【宫】 亦【大】,〔-〕【元】【明】 已【大】,已生【元】【明】 何【大】,何用【元】【明】 捊【大】*,桴【宋】【元】【明】【宫】* 可得【大】,〔-〕【宋】【宫】 则【大】,〔-〕【宋】【宫】 可【大】,可得【宋】【元】【明】【宫】 一【大】,不一【宋】【元】【明】 则【大】,所【宫】 非有【大】,非有非无【宋】【元】【宫】 生【大】,生故【宋】【元】【宫】 使【大】,复【宋】【元】【明】【宫】 坐宝莲华【大】,皆于地上坐宝莲华亦在水中【宋】【宫】 雨【大】,复于空中雨【宋】 是【大】,〔-〕【宋】【元】【明】【宫】 愚【CB】【丽-CB】【宫】,惑【大】 各执【大】,执著【宋】【元】【明】【宫】 自【大】,而【宋】【元】【明】【宫】 实【大】,于【宫】 则不【大】,不亦【宋】【宫】 如是【大】,〔-〕【宋】【元】【明】【宫】 人【大】,〔-〕【宋】【元】【明】【宫】 得【大】,〔-〕【宋】【元】【明】【宫】 或【大】,惑【宋】【元】【明】 坚固【大】,见【宫】 还【大】,续【宋】【元】【明】【宫】 百【大】,百分【元】【明】 乃至【大】,〔-〕【宋】【元】【明】【宫】 寿命【大】,身命【元】【明】 应【大】,悉皆应【宋】【元】【明】【宫】 精勤【大】,〔-〕【宫】 天主【大】,〔-〕【宋】【元】【明】【宫】 禳【大】,攘【宋】【元】【明】【宫】【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16 册 No. 664 合部金光明经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7-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维习安大德提供之高丽藏 CD 经文,北美某大德提供,毛佩君、廖予安、廖予慈大德提供新式标点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