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陀罗尼集经卷第(金刚部卷上)

佛说金刚藏大威神力三昧法印呪品第一(印有五十呪有三十二赞文有一十印十一呪是主余者伴)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毘富罗山与阿僧祇诸大菩萨摩诃萨众并及无数诸阿罗汉天龙八部前后围绕俱共会说陀罗尼印秘密法藏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金刚藏在大众中即从座起五体投地顶礼佛足礼佛足已前白佛言「世尊我有眷属十四部众一一眷属各有无量徒众相随现在会中为我驱使从昔已来曾持呪法深奥明了严秘清净是故而共赞成我法称我名为摩诃跋折罗波尼啰阇以是名故称为上首我等亦愿坚成助护佛之正法是诸眷属在我左右行列威侍说诸方便多所利益为欲降伏一切诸魔恶鬼神故唯愿世尊证明我众听许我称眷属名字方敢称名

尔时世尊告金刚藏「善哉善哉汝今愍念诸众生故称其名字我亦印可汝今随意称其名字

时金刚藏蒙佛听许称其名曰「跋折啰苏摩诃跋折啰苏皤(二合)私地(二合)迦啰跋折啰苏婆(去音)跋折啰迦尼矩𠰷驮跋折啰阿蜜哩多军茶利跋折啰乌𫇴沙摩跋折啰咤诃娑是菩萨等皆居我左跋折啰摩么鸡跋折啰𠰷醯多木企(平音)跋折啰商迦罗跋折啰鸯俱尸跋折啰母瑟低跋折啰施迦啰跋折啰尼蓝婆罗达啰是菩萨等皆居我右

「是诸会中——若天若人及诸魔王并鬼神等——闻是我称金刚名字各各无色皆悉默然心怀恐怖忧愁不快惧有大事恐失性命

时金刚等遥知彼意虑在会中而生轻慢鬼神暴乱不遵敬法又恐谤毁堕于三途受诸苦恼而告彼言「我有密意具诸法相佛已知之助成印可非是汝等所知境界是故称云秘密法藏大陀啰尼神呪法印利益无量如佛所证

时佛赞言「善哉善哉

尔时金刚菩萨众等蒙佛赞成欢喜踊跃顶礼佛足绕佛三匝告彼一切魔鬼等言「我等今以法成幸蒙十方一切诸佛同时印可利益一切汝等今者莫惊𭟘莫起恶念在此会中若天若人若有沙门若婆罗门若诸人王若天帝释并及八部鬼神部众人非人等若善男子善女人及诸外道仙人众等悉皆谛听我今上佛难思议深秘密法藏可贵教法汝等皆当信受共护是经即是同于诸佛大乘妙藏希有之法即是成就陀罗尼印神呪法门如来慈悲设诸方便救护一切众生之类汝等若有故生违逆而不随顺我正法者破汝等头而作七分如阿梨树枝大众人民闻佛所说应皆欢喜信受奉行

画金刚藏菩萨像法

「一切金刚藏菩萨像通身黄色而以左脚偏加斜垂右脚欲似下座而复起形在于百宝莲华座上如令斜身面向右视而坐头戴七宝庄严华冠身有重光其像背倚宝绣枕上其像左手屈臂覆左髀上右手屈臂在右膝上以手大指头指相捻而屈中指及无名指在于掌中小指直竖其像颈下有宝珠璎珞像两臂腕各著宝钏以单素白褺络其膊上兼二色縚附其褺上复以宝縚系脐腰上其縚当肚结縚之上作一黄色圆如钱大以朝霞锦缦其胯上著黄白色华褺之裙其裙青里脚踁映露宝縚为带以系其腰

「像左右厢各有一大侍者菩萨立莲华上通身黄色以朝霞锦缦于腰连覆膝上总同头戴七宝华冠其左厢侍者菩萨唯以左手屈臂近右乳房把于白拂拂头正当临左膊上右手申臂少曲在髀手指少臂腕有钏其右厢侍者菩萨华冠衣服与其左厢菩萨一种唯以左手屈臂近左乳房把跋折啰右手屈臂向上腰间仰手手把白拂散悬其拂拂头垂下

「其像左厢近像髀侧有一菩萨通身碧色于其头上出三股跋折啰形其跋折啰下有绯缦其头上次下复有黄缦缠头唯出面眼其眼睛角如带少赤似斜看视其像形状如嗔怒相以两手臂相交叉著以右押左附入腋间其脚偏交侧坐竖左脚髀其髀间出一赤蛇绞肚及脚髀间出头向左臂肘看映像身其像身坐赤莲华上

「其像左右厢各有四菩萨上下皆坐而作威仪助金刚藏降伏一切

「次左上一菩萨通身黄色头戴华冠耳有白环其像顶后有圆赤光以华白褺绞其右臂向后而出左腋间上绞络其膊右手屈臂在右髀上以大母指头指相捻中指无名指屈在掌中小指直竖左手屈臂横在左脚髀𭧔覆手把一物物作绿色其物向上头少渐尖向下渐麁方而且圆(如唐靴箄)中心一道青色竖头向其身上著朝霞裙偏加而坐赤莲华上

「次下一菩萨通身黄色头戴华冠作青圆光其像两耳各有宝珰赤裹唇白穿在耳中以华白褺袜绞肚上右手屈臂以大母指头指相捻余三指散以手覆在右乳房上左手屈臂正当押在左髀膝间仰承把前菩萨手中所把似靴箄者著朝霞裙跏而坐青莲华上

「次下有二菩萨前后竝坐后一菩萨通身黄色头有少许作青圆光耳有白环头戴鬘华其乳房大以华白褺横袜嬭上右手屈臂以大母指头指相捻三指握拳左手屈臂舒展手掌把前菩萨手中所把似靴箄者著华黄褺裙双膝跪坐赤莲华上

「次前一菩萨通身黄色回面向左状似共后菩萨语形头有金线一道绞髻作赤圆光左一耳中穿一宝珰状如瓦桶赤裹白唇作赤圆光右手屈臂近乳房侧屈其中指及无名指在于掌中大指头指小指散竖仰其手掌左手屈臂以手仰在于左膝上还承把前菩萨手中似靴箄者其箄向身头傍偏有似作钩形向外少曲臂腕有钏身著朝霞裙偏跏而坐紫莲华上

「其像厢上一菩萨通身黄色其头髻上以少赤色绞之向后作赤圆光耳有一双赤色宝物短小如插在耳中其物两头各有白点以绿色褺络其膊上著华白褺裙映出腰间少许朝霞左手屈臂在左膝上仰掌向身以大指食指两指竖挟一跋折啰仰其手掌右手屈臂舒掌才近左髀脚胫之间交脚而坐赤莲华上

「次下菩萨通身红色头戴花冠作青圆光耳有白环形貌肥满身著间䌽色褺缦跨又从右腋下及膊上有一道间褺向后而出绞左臂肘间右手屈臂在右膝上手掌向身以大指头指挟一只箭羽向上竖左手屈臂近其肚上手把一块黄色宝物两脚相拄恭身而坐赤莲华上

「次下有二菩萨前后并坐后一菩萨通身黄色头上有金华冠作青圆光耳有白环以华白褺络其膊上右手屈臂在右膝上舒掌向外以手把前菩萨手中所把似靴箄者右手屈臂向前竖之屈无名指竖其大指头指小指其身上著黄华褺裙胡跪而坐赤莲华上

「次前一菩萨通身黄色头有少许黄菊华冠右一耳中有白宝环回面向后状似共后菩萨语形中乳房大以轻白褺络其膊上右手屈臂引向外边把一黄物其所把物状似断绳其物两头有小菊华相连成绦俱垂向下左手屈臂在于心上手掌向外以大母指头指相捻中指无名两指皆屈小指直竖著朝霞裙交脚而坐青莲华上

「其像侧相布以绿地像上侧相两边画著须陀会天在青云间各以华鬘两手垂把来趣像上而作供养其像两边有贝多树及山形等其像华坐下著宝池

「次右厢著一小童子头戴华冠通身黄色以杂䌽褺间色缦跨峻跪而坐将以华鬘来助供养

金刚啰阇一切见法印呪第一

「仰右手掌以捺左手掌背即以右大指逆叉左小指下以左大指叉右小指上手背相著余三指皆直申博手背呪曰

「『唵(一) 跋折𡀔(二) 波婆(去音)(三) 莎诃(四)

「是法印呪若作金刚法先以此法而作供养一切金刚皆生欢喜

金刚藏大心法印呪第二

「反钩二无名指在掌中右押左合掌二中指二小指直竖头相拄小曲开二头指二大指直竖竝著呪曰

「『那(上音)(上音)(上音)怛那(二合)跢啰(二合)夜耶(一) 那谟室旃(二合)跋折啰波拏曳(二) 摩诃药叉斯那波多曳(三) 唵(四) 跋折啰战茶(五) 萨婆突瑟咤(二合)安驮迦(上音)(六) 诃(上音)那驮诃钵者(二合上音)(七) 唬呜𤙖(八) 泮泮泮泮(九)

「是法印呪名金刚藏大心法印呪一切皆用

「若人欲作金刚法者先作此印诵呪护身一切无畏

「若治一切鬼病时气马等患疫病之时于城门外作大水坛坛中心著一大水罇——受四五升许——满盛净水以此印呪一百八遍其坛四角安四盘食于坛四边散种种花其坛左右各安一柱柱上横延绳子一条于其绳上悬青柳枝于左柱边布著一座呪师坐上诵呪坛中饮食尽擎弃却将其水罇移著柱下驱患牛马过于坛中心呪师取其柳枝呪以柳枝取其罇中水次第洒其牛马身上其病即愈

金刚藏结界法印呪第三

「仰两手以四指相钩仍以右钩左即以大指各捻自无名指甲上呪曰

「『唵(一) 枳唎枳唎(二) 跋折啰药叉(三) 盘陀盘陀(四) 𤙖(五) (上)(六)

「是法印呪若作金刚法当作此印呪结界护持然后作法一切无畏若以是呪印或呪灰白芥子等皆须以印印拄呪之三遍七遍并皆得用若于四方及之上下所有一切诸恶鬼神悉散出去后作前印更重结界起立正面向东从身左边以左脚头在前竖著次以右脚横博左跟如丁字形而行右转每至一会一匝头时及之门户皆作金刚大嗔形势怒眼䶧齿面作嗔色如是三匝后用军荼利大身法重结其界是法成就

金刚藏法身法印第四(亦名五股印也)

「反钩二无名指在掌中右押左合掌以二中指二小指直竖头相二头指小曲附中指侧二大指直竖并著头指来去(呪同前护身呪)

「是一法印若有人受持金刚法者日日洗浴著新净衣而作此印诵前护身呪在于佛前供养一切诸佛菩萨诸佛菩萨常生欢喜感得十方一切金刚常来加护助行者力

金刚藏心法印呪第五

「反叉左右头指已下四指在掌中左大指直申右大指屈入掌中合腕呪曰

「『唵(一) 跋折啰直迦(二) 三摩咩鸠鲁(轻呼)(三) 莎诃(四)

「是法印呪若欲作一切金刚法者先请金刚安置坐竟即作此印诵呪后作金刚法者皆得有验

金刚藏散华法印呪第六

「两腕侧并二大指各捻二小指甲上以二无名指侧头相拄二中指头指各直向前磔竖不相近呪曰

「『唵(一) 跋折(二) 波婆(去音)(三) 莎诃(四)

「是法印呪若欲供养金刚无香华时当作此印而诵呪者一切金刚皆悉欢喜

金刚藏吉唎法印呪第七(亦名须婆印呪唐云印王)

「反叉后二指于掌中竖二中指头相拄两头指各屈在中指背离中指一分许不著并二大指各捻中指中节上头指来去呪曰

「『唵(一) 苏雄(二合去音)(上音)(二) 苏雄(二合去音)(上音)(三) 呜𤙖吽吽吽(四) 泮泮泮泮(五) 莎诃(六)

「是法印呪若能日日在于佛前及道场所而作此印诵呪之时常得一切金刚欢喜

「若供养發遣一切佛菩萨已呪师即以右手大指与无名指捻取少灰呪之七遍用点顶上及左右膊眉间发际等上名作护身一切无畏一切鬼神不得近人又以此印治一切鬼病若欲卧时洗手漱口即用此印呪三七遍护身卧者夜卧之处一切不畏

「若人夜梦共女交通失不净者取五色线而作呪索一呪一结如是结满一百八结著新净衣用前呪索系其腰上护身诵呪而卧眠者即无此事

「又用此法而作结界

「又作此法一切欢喜

金刚藏呪王印呪第八

「反叉后二指在掌中并竖二中指头相拄小曲二头指各在二中指背头当中指第三节莫著少许并二大指头捻中指第二节头指来去呪曰

「『唵(一) 苏皤(二合)悉地(二合)迦啰(二) 啰(上音)(初沙反)(三) 莎诃(四)

「若呪师日日作一切供养法时發遣已竟以右手大指无名指捻灰少呪七遍已如前点顶左膊右膊心上颈下眉间发际而护身者一切无畏

金刚藏大身法印呪第九

「左右二手总反叉后四指在掌中以二大指屈入掌中露节背二肘向下相拄呪曰

「『那(上音)(上音)跋折啰西(上音)(若冶反下同)(一) 萨婆帝哩(二合)卢迦(吉阿反)奢阇(二合)若耶(二) 钵罗涉筏(二合)唎多奢(二合)若耶(三) 跋折啰迦那迦(四) 目底伽稜(轻呼)吉唎(二合)(五) 设唎(二合)(去音)(六) 摩诃婆罗(去音)(七) 摩诃毘陀(地夜反)(八) 翳醯翳醯(九) 紧之啰也栖(十) 婆伽婆(上音)(十一) 跋折啰跋尼必唎(二合)(十二) 摩诃跋折啰娑儞醯(十三) 阿那(去音)夜阿那(去音)(十四) 伽罗曳囊卑迭(十五) 羝登(大登反)揭罗詌(十六) 阿那(去音)夜阿那(去音)(十七) 试揭㘕(二合下同)试揭㘕(十八) 曳迟提(去音)(十九) 那(去音)(二十) 药叉(二十一) 乾闼婆(二十二) 阿素啰(二十三) 迦噜荼(二十四) 紧那(上音)(二合)(二十五) 摩睺啰伽(二十六) 啰刹(二十七) 毘舍遮(二十八) 鸠槃茶(二十九) 忧摩陀(三十) 阿婆三磨(二合)(三十一) 毘那夜迦(三十二) 布单那(三十三) 夜多啰(二合)悉铁(二合)(三十四) 夜多啰(二合)怛那(二合)怛杜卑(三十五) 阿那(去音)夜阿那(去音)(三十六) 施揭㘕施揭㘕(二合上下皆同)(三十七) 俱卢俱卢(三十八) 末卢都卢(三十九) 讫(二合)(二合)讫柳(二合)嘘拏(二合)(四十) 摩他摩他(四十一) 钵他钵他(四十二) 跛陀跛陀(四十三) 驮(重呼)摩驮(重呼)(四十四) 富罗富罗(四十五) 娑(上音)(上音)娑陀(四十六) 稜(轻呼)伽稜(同上)(四十七) 阿比舍阿比舍(四十八) 跋折啰西(上音)(尼遮反)(四十九) 阿知若(二合)波夜提(五十) 莎诃(五十一)

「是法印大呪通一切用

「若有人能日日洗浴入道场内佛菩萨前作印诵呪供养之时是人感得一切诸天及诸魔王及鬼神等若闻是呪一切皆發菩提之心慈悲柔善不生恶念是诸金刚威神力故亦通疗治一切鬼病一切诸佛菩萨等众皆大欢喜

「又若病人口中血出若妇人身月水不绝日日数来印粳米呪洗取其汁汁中和蜜与妇女服即得除愈呪之三遍

金刚藏头法印第十(诵前大呪)

「反钩二无名指在掌中右押左合掌以二中指二小指竖头相拄屈二头指头以押二大指甲

「是一法印若有人患头痛者应作此印诵前呪打头痛即差

金刚藏顶法印第十一(诵前大呪)

「准前头印唯改二头指捻著二中指背上第三节

「是一法印若人欲步远道行者先私房中作此印已诵前大呪二十一遍即以此印摩自脚底然后行者脚即不痛若骑马去者亦依前法印摩马脚然后行者马脚不痛

「又若在道及一切处欲吃食时先以椀中满盛净水兼著少食搅水食呪泮与鬼等一切众生悉令饱满数数诵呪然后去者一切水陆道路中贼禽兽等难即无所畏

金刚藏口法印第十二(诵前大呪)

「准前顶印上唯改于二虎口中各出二无名指头二大指并小屈头二头指相离复勿著于大指头

「作此印已以左脚指头向前右脚指头向右斜身而立(如唐丁字)即举此印当右乳上莫令著乳向左斜开口又大张眼大杀怒形如金刚面

「是一法印可用降伏一切天魔及诸外道一切大力鬼神见者皆生一时散灭亦可疗治一切鬼神病者大验

「若十月十三日腊月十五日于净室中庄严道场而作水坛悬诸幡盖于坛中心著一水罐满盛净水中著五谷青柏竹叶塞其罐口以绢片束然后安金刚像结界护身复安火𬬻取薰陆香沈水香安悉香三种𢭏和为大如小枣一千八个至日午时呪师洗浴著新净衣入于道场结界护身请金刚王安置坛中种种供养于火𬬻中画作华座于华座上请金刚王安置座已取上香丸一丸一呪投火中烧如是烧尽一千八丸金刚像上金刚王现问行者言『汝欲何法』是时行者即把香𬬻随意答者即得大验

金刚藏降魔法

金刚藏跋折啰法印呪第十三

「先以右手大指捻小指无名指中指等甲上左手亦然相环竖二头指呪曰

「『唵(一) 𮓤𮓤(二) (三)

「是法印呪疗一切鬼病用之大验

金刚藏缚法印第十四(诵前大呪)

「准前顶印唯改二头指向中指后绞头相捻著

「是一法印若疗病时用此印缚一切鬼神诵前大呪鬼病即差

金刚藏箭法印呪第十五

「左右头指相逆钩之以中指已下三指握大指为以右腕背押左腕上其两头指头形如箭跪地呪曰

「『摩婆鸡那(去音)悉底(二合)羝跛范(布荫反)(一) 跋折啰波(去音)(二) 阿罗詌(三) 跢姪他(四) 𬽾卑呬(喜伊反下同)(五) 都呬尼(六) 跋啰摩(去音)(七) 富啰末唎(八) 阿咤(九) 末咤(十) 摩咤尼(十一) 都啰都啰(十二) 都咤都智尼(十三) 莎诃(十四)

「是法印呪若人患一切鬼病作此印已左膝跪地印当痛处呪师心中作破鬼想与其诵呪皆悉除差

金刚藏矟法印呪第十六

「屈右手无名指小指以大指押甲上中指头指直竖左手亦尔屈右臂手腕覆当胸上横著左臂直申向一如执矟形呪曰

「『唵(一) 帝哩(二合)布啰(二) 那舍尼(三) 莎诃(四)

「是法印呪若人患神鬼等病者用结此印即起以左脚斜立如捉矟形心作破鬼想至心诵呪鬼病即差

金刚藏刀法印第十七(诵前矟呪)

「准前矟印上唯改左手屈臂向身当胸上横著指头向右肩右手申臂向上腕向前立地

「是一法印若人患鬼神等病当结此印即起立以右脚斜立似向病儿斫之即差

金刚藏可咤(二合)傍伽印呪第十八(亦名期克一切鬼印呪上可字全咤字半音)

「以左右二手后三指俱把卷以大指押中指节上头指直竖以左手印中立著跋折啰屈肘覆掌当心上横著以右手侧直竖之当右肩外起立乃左脚向左曲膝立之右脚直立溢身面向左呪曰

「『那(上音)(上音)(上音)怛那(二合)跢啰(二合)夜耶(一) 那谟(上同)室旃(二合)茶跋折啰波拏曳(二) 摩诃药叉斯那波跢曳(三) 跢姪他(四) 唵(五) 加咤加咤(六) 摩咤摩咤(七) 盘阇盘阇(八) 吉唎(二合)咤吉唎(二合)(九) 阿比舍阿比舍(十) 者啰者啰(十一) 朱摩(去音)耶朱摩(去音)(十二) 朱㘕讫柳(二合)嘘拏(二合)(十三) 莎诃(十四)

「是法印呪若人患鬼神病者当作此印以起嗔色当病人前立诵呪者是诸为病鬼神等类悉皆散走

「又呪钵时取一净铜椀满盛净灰呪三七遍令一小儿净洗浴已著新净衣峻坐其上当令两手牢捺椀唇呪师右手把香𬬻烧安悉香呪之弹指如是数数诵呪弹指更加诃之

「若欲捉贼随所疑人坐钵四边若钵至身更呪不去当知此人即是贼也如其身无以意标记贼坐之处所呪之钵随意住处知即是贼若总不知处随钵至处知即是贼

金刚藏眷属法印呪品第二(丹无第二)

金刚摩磨(去音)鸡法印呪第十九(名金刚母丹第一)

「以二无名指头指各右押左屈在掌中二小指各并直竖头相拄以二大指齐并竖之令与头指相著大指来去呪曰

「『唵(一) 孤兰怛哩(二) 盘陀盘陀(三) 莎诃(四)

「是法印呪名为金刚母法若作金刚法乃至欲作军茶利等金刚法者先请此母安置供养即得一切金刚欢喜行法有验

摩磨鸡法幢印第二十(丹第二不见呪)

「左右中指以下三指屈在掌中左头指少曲竖右头指大曲竖头离大指二分许并竖二大指

摩磨鸡戟印第二十一(丹第三不见呪)

「左右头指中指小指反叉在掌右押左曲竖二无名指头相拄二大指向外相叉右押左合腕

金刚母瑟羝法印呪第二十二(丹第四亦名金刚儿法亦名使者亦名摩帝那法)

「以两手相背以右腕押左腕以头指中指无名指各押大指为两手俱同以二小指逆相拓绞呪曰

「『那(上音)(上音)(上音)怛那(二合)跢啰(二合)夜耶(一) 那(上音)(上音)室旃(二合)茶跋折啰波拏曳(二) 摩诃药叉栖那波跢曳(三) 摩羝跋折唎(四) 跋折唎尼(五) 跋折啰嚟(六) 三摩(去音)(七) 三摩(去音)(八) 毘离毘离(九) 支离支离(十) 主噜主噜(十一) 加咤加咤(十二) 那(上音)(上音)苏都(二合)(十三) 摩诃社地阿目剑迷(十四) 羯网俱(上音)𠰷(十五) 诃(上音)那诃(上音)(十六) 驮(去音)诃驮(去音)(十七) 般者般者(十八) 跋折啰驮(去音)(十九) 跋折哩尼(二十) 虎噜虎噜(二十一) 悉陀室旃(二合)(二十二) 跋折啰傍(去音)(二十三) 啰(上音)怛若(二合)波夜提(二十四) 莎诃(二十五)

「是法印呪名为金刚儿法若有人能日日诵是呪满十万遍者当于道场作四肘水坛其坛无门于坛中心作一华座安母瑟羝金刚著五水罐四角各一中心一罐其罐口中皆以柏叶梨枝塞之以生绢三尺束其柏叶唯烧安悉香然十盏灯种种饮食共盛十盘坛西面外如近南边安著火𬬻胡麻稻谷华相和烧之供养

「请母瑟羝安置座已呪师手把胡麻等物诵呪一遍一投火中如是数满一千八遍即得灵验一切鬼病亦悉除愈如不差者三日作法第三日夜缚三草其草篆中多插松明与作大法种种法尽将其病人至于宽处面向西坐呪师把草以拄取火急急诵呪呪声莫绝把火右绕病人三匝令病人举头看呪师呪师两手把火面作嗔色至心诵呪以草火略病人头上窜过后更续拄火度与呪师呪师把取依前绕窜尽三草竟其病当时决定即差与作护身

「若是鬼神病无不差者如不差者即是业报也

金刚商迦罗大心法印呪第二十三(丹第五是金刚藏大女法印有十呪有四)

「反叉两手中指以下三指在掌中右押左并竖二大指附著右中指上以二头指双屈中节头相去一分许不相到又去二大指亦一分许不相著头指合腕大指来去呪曰

「『那(上音)谟啰(上音)怛那(二合)跢啰(二合)夜耶(一) 那(上音)(上音)室旃(二合)茶跋折啰波拏曳(二) 摩诃药叉(初沙反下同)栖那波跢曳(三) 那(上音)谟跋折啰商迦罗(去音)(四) 拔折啰波尼(去音)(五) 磨(去音)怛𠼝(二合)怛写那无悉讫(三合)(六) 一昙阿毘舍南(七) 跛啰(二合)薄叉咩(长音)(八) 曳那毘勤叉(九) 阿毘室哩(二合)(十) 跛罗耆婆(十一) 醯(上音)哩跋折(十二) 徙哩跋折𠼝(十三) 阿那(去音)夜跋折𠼝(十四) 悉怖(二合)咤耶拔折𠼝那(十五) 啰(上音)叉啰(上音)(十六) 么么(十七)(自名) 阿谟迦(上音)(十八)(他名) 徙殿睹曼跢啰(二合)跛陀(十九) 莎诃(二十)

「是法印呪名为金刚藏大女心法若有人能受持者可于佛前日日烧香供养诵呪满十万遍得种种利益亦能除灭一切诸病悉皆有验

又商迦罗心法呪第二十四(丹第六用前印)

「呪曰

「『唵(一) 拔折啰(二) 跋折唎儞(三) 婆伽婆(去音)(四) 跛折啰商迦礼醯(上音)(五) 盘陀盘陀(六) 僧伽咤耶(七) 跋多啰啰(上音)(八) 莎诃(九)

「是一法呪若人欲作商迦罗法及疗病者日日供养烧安悉香亦著饼果种种盛盘至夜然灯于道场中即作身印应当至心诵此呪满一百万遍其法即成

「后但欲用举心作印诵呪即来若不遣去终不去离若欲發遣须诵此呪發遣即知大大有验

商迦罗小心法印呪第二十五(丹第七)

「仰右手四指屈密相著以大指近头指相附一如盛水不漏呪曰

「『唵折跋啰商迦(上音)(二) 诃(上音)(上音)(上音)(上音)(三) 盘陀盘陀(四) 讫(二合)嘘拏(二合)讫柳(二合)嘘拏(二合)(五) 𤙖(六) 泮泮(七) 莎诃(八)

「是法印呪若有人卒得鬼病不知好恶痛痒之处以印盛水诵呪七遍已泮打病人面及心上但有痛处皆得除愈其人便得苏息平复如故大大有验

商迦罗法身印第二十六(丹第八诵前小心呪)

「反叉两手中指无名指小指右押左在掌中竝竖二大指又屈二头指中节头相拄以押二大指头合腕大指来去

「是一法印若人欲作商迦罗法先作此印诵前小心呪以印护身然后方作余法无畏亦得诸验

商迦罗头法印第二十七(丹第九从此以后五印皆诵前大心呪若作坛时即诵后大呪有验)

「准前身印上唯改二头指头右押左侧著左大指上合腕

「是一法印若有人病头痛者作此法印印其痛处数数呪之后用柳枝打病即差

商迦罗锁法印第二十八(丹第十)

「准前身印上唯改各屈二头指甲背相著即于二大指背上著之合腕

「是一法印若有人被鬼神著者作此法印诵呪锁著一切鬼神其病即差

商迦罗疗病法印第二十九(丹第十一)

「准前身印上唯改各屈二头指甲相著又以二大指竝押于二头指侧上合腕

「是一法印若有人患一切鬼病即作此印诵呪疗之其病速差

商迦罗缚一切鬼法印第三十(丹第十二)

「准前身印上唯改申二中指头相著二大指竝竖二头指各屈中节头相拄以押大指头上合腕

「是一法印若有人患心腹刺痛以此法印至心系念印其痛处一心诵呪一切鬼神皆死病差

商迦罗大结界法印第三十一(丹第十三)

「准前身印上唯改开头指小曲竖之如牛角形

「是一法印若有作坛供养疗病手结是印从坛西门却退而行即以此印抱于左膝一脚绕坛行至一角即旋一匝四角皆然次入坛中心以头指相拄作印印坛中诵小心呪七遍已后作军茶利法一切无畏

商迦罗羂索法印第三十二(丹第十四诵前小心呪)

「准前结界印上唯改各屈二头指其头各入于大指内根底合腕

金刚商迦罗大呪第三十三(丹第十五)

呪曰

「『那(上音)(上音)(上音)怛那(二合)跢啰(二合)夜耶(一) 那(上音)(上音)室旃(二合)茶跋折啰波拏曳(二) 摩诃药叉栖那波跢曳(三) 那(上音)(上音)跋折啰商迦罗(去音)(四) 迟泮多跢耶(五) 摩诃婆罗(去音)(六) 毘陀(地耶反)啰阇(上音)(七) 婆(二合)罗涉婆(二合)哩多(八) 摩诃迦利曳(九) 赞檀那陀摩迦露摩(上音)(十) 难地鸡湿婆(二合)(十一) 商俱咤(二合)羯剌那(十二) 比(二合)耶曳(十三) 毘陵岐唎致么(十四) 奴知(二合)若跢曳(十五) 提婆(十六) 那(去音)(十七) 药叉(十八) 乾闼婆(十九) 阿素啰(二十) 伽𡀔罗(二十一) 紧那(去音)(二十二) 摩休啰(上音)(二十三) 𠼝师伽(去音)(二十四) 布自多(去音)(二十五) 阿徙母娑罗(二十六) 跋折啰婆(去音)罗首波赊(二十七) 苛咤(二合)谤伽(二十八) 姪唎(二合)首罗(二十九) 赊吉羝(二合)(三十) 佉頞伽(二合)波赊(三十一) 婆啰(二合)输诃(上音)悉多(二合去)(三十二) 婆衍那伽(去音)(三十三) 姪哩(二合)儞跢啰曳(三十四) 遮咄波多啰(二合去)(三十五) 遮咄邓瑟咤(二合)咤咤曳(三十六) 乌噜陀鸡师曳(三十七) 婆罗涉婆哩(二合)(三十八) 儞多罗曳(三十九) 尸皤(二合)(去音)那婆私儞曳(四十) 迦婆罗诃悉陀(二合去)(四十一) 部多闭𭈖(二合)(四十二) 茶枳尼毘𠼝(二合)夜曳(四十三) 夜摩婆岐儞曳(四十四) 伽迦(上音)那昨𠼝儞曳(四十五) 期罗于瑳迟迦曳(四十六)(去音) 啰𠰷迟啰(四十七) 婆娑奴立多(上音)(四十八) 伽怛唎(二合)(四十九) 那(去音)啰那(去音)(五十) 波首摩醯(去音)(五十一) 婆娑(长引)悉痴(痴阿反二合)末侘(茶诃反)(五十二) 斫迦唎(二合)(五十三) 迦婆罗诃悉陀(二合去)(五十四) 思蝇(二合)(五十五) 毘耶(二合)(二合)(五十六) 地比迦(五十七) 摩利谢噜噜迦(五十八) 婆休毘比陀(五十九) 羯唎多(六十) 部多波罗诃悉多(二合)(六十一) 咤诃婆那陀(去音)(六十二) 摩达唎(二合)伽那(六十三) 布自多(去音)(六十四) 那么悉羝(六十五) (去音)醯翳(去音)(六十六) 婆伽婆(去音)(六十七) 跋折啰谤儞摩羝那(六十八) 跋折啰写那摩羝那(六十九) 跋折啰设儞摩羝那(七十) 跋折啰央俱(去音)施摩羝那(七十一) 跋折啰谤尼摩羝那(七十二) 跋折啰商迦啰耶毘知耶(二合)摩羝那(七十三) 跋折啰商迦罗毘知耶(二合)啰阇摩羝那(七十四) 登施摩(二合)(七十五) 三么焰婆伽婆(去音)(七十六) 萨多陀吉唎(七十七) 倍娑量怛他伽(上音)(七十八) 娑弥辈(七十九) 提婆(八十) 那(去音)(八十一) 药叉(八十二) 乾闼婆(八十三) 阿素啰(八十四) 伽𡀔罗(八十五) 紧那(上音)(八十六) 摩休啰(上音)(八十七) 悉驮毘知耶(二合)陀啰(八十八) 三摩婆曳(八十九) 担三摩罗醯(九十) 羝那萨羝(九十一) 羝那三摩曳那(上音)(九十二) 婆伽婆帝(九十三) 伽罗赊(九十四) 伽罗赊(九十五) 伽罗赊(九十六) 羯咤(九十七) 羯咤(九十八) 羯咤(九十九) 么咤(一百) 么咤(一百一) 么咤(一百二) (一百三) 泮(一百四) 泮(一百五) 跋折啰商迦罗耶(一百六) 莎诃(一百七) 素跋折啰商迦罗耶(一百八) 莎诃(一百九) 迦利曳(一百十) 莎诃(一百十一) 摩诃迦利曳(一百十二) 莎诃(一百十三) 迦唎迦唎(一百十四) 摩诃迦唎曳(一百十五) 莎诃(一百十六) 摩利曳(一百十七) 莎诃(一百十八) 摩诃摩利曳(一百十九) 莎诃(一百二十) 摩利摩利(一百二十一) 摩诃摩利曳(一百二十二) 莎诃(一百二十三) 翳(去音)醯翳(去音)(一百二十四) 婆伽婆(去音)(一百二十五) 跋折啰商迦礼(一百二十六) 施迦㘕(一百二十七) 伊昙咩(一百二十八) 羯网俱噜(一百二十九) 跋折啰商迦罗(一百三十) 阿知若(若冶反二合)波夜底(一百三十一) 莎诃(一百三十二句)

「是大法呪用前五印作法受持即得成办

「若诸持戒行者能發慈悲怜愍一切广为救护可立道场日日洗浴著新净衣对佛菩萨前设弘誓愿『愿我救度一切众生及能拔除自身苦恼』启白已竟烧安悉香及著华油灯种种供养以至诚心七日七夜诵此大呪及以时时作前五印数数忏悔日满以后即记遍数要数满足十万遍掐珠为记遍数满已然后取日作受法坛供养作法竟于后即得种种有验

「商迦罗受法坛

若人欲得跋折啰商迦罗验者先日日作种种供养烧安悉香请商迦罗安置坐竟当诵心呪满十万遍發愿救护一切众生然后豫觅清净之处置立道场一如上法其法当取月十五日香汤洗浴著新净衣于道场所悬诸幡盖及供养具香等物备办已竟其道场中作四肘坛用白黑三色作之坛中心安商迦罗像若无像者作印请唤商迦罗坐莲华座上安置亦得或于地上画著亦得东方画著跋折罗形北方画著铁连锁形南方画著可咤谤伽印形

「其印形者画作人面形其面头上画著跋折啰形立著头上勿作其身形代其身者画作杖形其杖头上著彼面形作其杖形如锡杖茎其面头上画作头发散垂下之右耳画著金钏形如坛法上火天神面上著金钏似细腰鼓

「西方安呪师座于其坛上安八盘食种种上味饮食共盛灯十二盏水罐九口其罐各別满盛净水用青柏叶梨枝竹叶塞其罐口各以三尺生绢系枝其坛中心著一水罐四门四角各著一罐坛西门南安一火𬬻俱木柴取两三(唐云谷木)胡麻粳米酥蜜相和用前心呪一百八遍亦用此呪呪安悉香一百八遍拟烧供养

「种种办已月十五日呪师更以香汤洗浴著新净衣入道场中作印护身结界已竟烧香發愿法事已讫作印诵呪请商迦罗金刚安置即以种种香华供养作供养竟更请商迦罗坐火𬬻中呪师心想于火𬬻中有大莲华商迦罗身坐莲华上作是想已取前所呪胡麻粳米酥蜜食等于火𬬻中然颇俱柴少分取前所和胡麻等物一呪一烧如是烧呪一百八遍又呪安悉香一呪一烧如是烧满一百八遍后烧酥蜜一呪一烧一百八遍如是香华香水等物种种饮食供养已竟

「其道场西去坛可有三四步地作一水坛其坛之上著一床子令受法人坐床子上即擎水罐灌其顶上令受法人心口發愿『愿我弟子某甲当行商迦罗金刚法救护一切众生之类愿诸金刚皆赐弟子某甲种种信验』發是愿已即与护身著新净衣将入道场三礼佛讫更与护身作印诵呪發遣已竟从此以后种种用之皆得効验

「若欲疗病犹如猛火烧于乾草若汤沃雪有如是力

「呪师若欲治病者于病人边作二肘水坛呪白芥子散于十方结界坛中心著一盘饼食著一钵饭一钵净水病人于坛西门边住面向东坐呪师手把白芥子呪三七遍以打病人头上然后火烧白芥子并呪三七遍已更诵大呪以柳枝打病人者其病即差若一日不差三日作法决定即差(从此以下央俱施法)

金刚央俱施法身印呪第三十四(丹第十六名金刚藏小女法有七印唯有二呪)

「反叉二无名指二小指在于掌中竖二中指头相拄以二头指㧙在二中指背后当第三节下头相拄并二大指各附中指上合腕大指来去呪曰

「『那(上音)(上音)(上音)怛那(二合)跢啰(二合)夜耶(一) 那(上音)(上音)室旃(二合)茶跋折啰波拏曳(二) 摩诃药叉栖那波跢曳(三) 唵(四) 跋折啰央俱施(五) 阿迦(上音)(六) 毘迦(上音)(七) 阿迦𠼝沙(上音)(八) 跋折啰央俱施(九) 莎诃(十)

「是法印呪名为金刚王小女法身印呪若人欲作央俱施法事供养者先以此印诵呪护身及结界已又作是印即诵此呪请央俱施坐种种供养即得一切金刚欢喜

央俱施口法印第三十五(丹第十七诵后大呪)

「以左右小指内双直竖右无名指㧙在左无名及中指背已即向头指中指岐间入又以左无名指从右中指无名指岐间出之即入食指中指间二中指直竖头相拄二食指各屈钩无名指头并二大指直竖头相拄与二小指相离半寸许

「是一法印制伏一切鬼神言语妄说谄曲作此印已诵后大呪更不敢语神病即差

央俱施牙法印第三十六(丹第十八亦名急缚鬼印)

「竝竖二小指头相著反叉二无名指在于掌中右押左头向虎口出竝竖二中指头相著各㧙二头指在中指背上头当第三节捻之竝竖二大指合腕

「是一法印有人病患所有痛处当作此印诵后大呪以印痛处其病即差

央俱施钩法印第三十七(丹第十九诵前心呪)

「屈左右二小指于掌内以大指押其甲上直申中指才屈头指附中指侧上举臂当眼耳中间指头横著向前勿著面

「是一法印若有鬼神难调屈伏不受追唤者当立地作印诵前心呪七遍追唤应声而至到已任为別法示语降伏事了然后發遣

「持法之人必须解此其法印呪于师大要

央俱施索法印第三十八(丹第二十诵后大呪)

「二手掌相背著以二无名指相交申之如绳二中指亦尔二小指各屈如钩又各屈二大指更屈二头指各钩二大指上状如钩形

「是一法印若有鬼神心生违逆不从佛法者先应用前钩印唤来来已即当作此印法诵后大呪缚之勘问鬼神皆伏不敢纵暴是法大验

央俱施口印第三十九(丹第二十一亦名解放印)

「以二小指内双直竖右无名指㧙左无名指中指背向头指中指岐间入左无名指从右中指无名指间出之入食指中指岐间入二中指直竖头相拄二食指各屈钩无名指头竝二大指直竖头相拄与小指离半寸许(是印与前不空羂索口印无別)

「是一法印欲解放其前所缚鬼用前心呪放之

央俱施疗病法印大呪第四十(丹第二十二亦名缚鬼印诵后大呪)

「准前身印唯改二头指各当中指第二节前文著之又各屈二大指头入掌中合腕

「是一法印若欲降伏一切鬼神及欲疗治一切病者当作此印印其病处诵后大呪七遍即差

「央俱施大呪呪曰

「『(上音)(上音)(上音)怛那(二合)跢啰(二合)夜耶(一) 那谟(同上)室旃(二合)茶跋折啰波拏曳(二) 摩诃药叉栖那波跢曳(三) 唵(四) 跋折啰央俱施(五) 迦比罗鸡施(六) 跢智跢智(七) 遮智遮智(八) 麁智母智儞(九) 迦𠰷迦(上音)(十) 摩𠰷迦(上音)(十一) 武知跋折唎(十二) 摩诃毘住噜例(十三) 豆鸠豆鸠(十四) 素武素武(十五) 素噜素噜(十六) 娑啰娑啰(十七) 毘娑啰毘娑啰(十八) 呜𤙖呜𤙖(十九) 呜𤙖呜𤙖(二十) 泮泮泮泮(二十一) 欝住呼(二合)迟羝(二十二) 诃罗诃罗(二十三) 凭(比应反)(去音)(二十四) 遮智毘遮智(二十五) 娑婆(去音)(二十六) 毘(去音)例萨婆地婆那(去音)(二十七) 波啰(二合)诃啰(去音)(二十八) 么夜三么地(二十九) 𠼝地(二合)陀翼计(二合下同)(三十) 素狼(去音)计冶(二合)(三十一) 俱狼(去音)(二合)(三十二) 跋折啰胡泥(上音)(三十三) 跋折啰迟唎驮娑(上音)罗波罗诃啰(上音)(若冶反)(三十四) 啰(上音)怛那(二合)跢啰(二合)夜地(三十五) 羯啰(二合)磨致唎(二合)𭝂(三十六) 跋折啰陀(去音)(三十七) 毘湿婆(二合)(上音)(三十八) 阿跋啰智诃(上音)(上音)(三十九) 跋啰摩啰(二合)(去音)(四十) 跋折啰央俱施(四十一) 阿怛若(二合)波夜底(四十二) 莎诃(四十三)

「是大法呪异常操烈不可卒诵疗病至验

「若有人能受持者必须净身护持戒行至染著远离尘俗及诸秽污一切杂若能如是护持行者当于日日香汤洗浴著新净入道场中烧安悉香及种种物饮食供养结界护身七日七夜诵是呪满十万遍已然后更入金刚受法坛竟

「于后用法疗病之当立水坛烧安悉香多少饮食而供养已作印诵呪疗病即差

「若呪师向鬼病人边正到之时鬼避去者呪师即立地作前央俱施身印唤其鬼神近著治之其病即差

「金刚藏随心法印(印有十呪有四)

金刚随心身法印呪第四十一(丹第二十三)

「竖右手从中指以下三指直竖并相著屈头指上节附著中指上节又以大指屈押中指下节文头指来去呪曰

「『唵(一) 枳唎枳唎(二) 跋折啰摩罗(去音)(三) 鸡利系罗(去音)(四) 莎诃(五)

「是法印呪若欲作大法请随心金刚先作此印并诵此呪请坐供养即得一切金刚欢喜后用诸法悉皆有验

金刚随心掷鬼法印第四十(丹第二十四诵前小心呪)

「以左手无名指共大指相捻向上掷手即成掷印

金刚随心轮法印第四十三(丹第二十五诵前小心呪)

「平右手掌向下摩病人头上即成轮印

金刚随心矟法印第四十四(丹第二十六诵前小心呪)

「以右手小指直竖余三指屈向掌以大指押上

金刚随心降魔法印第四十五(丹第二十七诵前小心呪)

「以右手押左手背仍以右大指向左小指下左大指向右小指上皆上下相叉

「是四法印皆诵前小心呪悉能降伏一切诸魔一切大毒恶鬼神等亦能摧碎百千万亿野叉罗刹及行病鬼并诸外道劳度叉等皆悉退散

「若有病者以印作法诵呪印病即当除差

金刚随心缚鬼法印呪第四十六(丹第二十八)

「以左右手后二指向内相叉押左竖二中指头相拄以二食指㧙在中指背相掩以二大指附著二中指下节文呪曰

「『唵(一) 跋折啰但(二) 陀啰尼车夜多(三) 湿闭(二合)(四) 呼卢呼卢(五) 曼怛啰(二合)跛陀(六) 莎诃(七)

「是法印呪若有病者当用此印诵呪缚鬼已次更呪白芥子一呪一烧如是烧满一百八遍一切鬼神皆悉退散更无住者病即除差

金刚随心大法身印呪第四十七(丹第二十九)

「先以右手把左臂肘后复以左手把右臂肘后已起立举印安头上勿令著头并脚齐指端身呪曰

「『那(上音)(上音)(上音)怛那(二合)跢啰(二合)夜耶(一) 那谟(同上)室旃(二合)茶跋折啰波拏曳(二) 摩诃药叉栖那波跢曳(三) 跢姪他(四) 只跢啰(二合)(五) 只跢啰(二合)(六) 迦比啰氷伽(去音)(七) 忽𠰷(二合下同)跛娑皤嚟拏(上音)(八) 忽𠰷扑拏阿伽(上音)(九) 莎诃(十) 跢姪他(十一) 娑(上音)(上音)娑罗(十二) 徙唎徙唎(十三) 素噜素噜(十四) 诃(上音)(上音)诃啰(十五) 醯唎醯唎(十六) 虎噜虎噜(十七) 跛啰(上音)跛啰(上音)(十八) 比哩比哩(十九) 布噜布噜(二十) 么啰(上音)么啰(上音)(二十一) 蜜哩蜜哩(二十二) 姥噜姥噜(二十三) 者啰(上音)者啰(上音)(二十四) 只哩只哩(二十五) 主噜主噜(二十六) 冶啰(上音)冶啰(上音)(二十七) 逸哩逸哩(二十八) 愈噜愈噜(二十九) 伽啰伽啰(三十) 祇(去音)哩祇(去音)(三十一) 瞿(去音)噜瞿(去音)(三十二) 迦(上音)(去音)(上音)(上音)(三十三) 枳哩枳哩(三十四) 矩噜矩噜(三十五) 跢啰(上音)跢啰(上音)(三十六) 底哩底哩(三十七) 睹噜睹噜(三十八) 罗(上音)(上音)(上音)(上音)(三十九) 诃(上音)那诃(上音)(四十) 驮(去音)(上音)(去音)(上音)(四十一) 跛者跛者(四十二) 讫(二合)嘘拏(二合)讫柳(二合)嘘拏(二合)(四十三) 跢么跢么(四十四) 嗔驮嗔驮(四十五) 么他(上音)么他(上音)(四十六) 频驮频驮(四十七) 制厌(二合)婆制厌(二合)(四十八) 盘阇盘阇(四十九) 盘驮盘驮(五十) 么唎驮么唎驮(五十一) 跛(二合)么唎驮跛啰(二合)么唎驮(五十二) 唠驮啰(上音)唠驮啰(上音)(五十三) 诃(上音)那诃(上音)(五十四) 萨婆比知那(上二合)毘那药迦𤙖(二合)(五十五) 婆(上音)施迦噜迷(五十六) 萨婆悉怛哩(二合)(五十七) 补噜(二合)(上音)(五十八) 跢啰(二合)(上音)(五十九) 陀唎迦(去音)那𤙖(二合)(六十) 虎噜虎噜(六十一) 徙驮室旃(二合)荼皤阇啰达(去音)(上音)(六十二) 跋阇啰波拏曳(六十三) 罗(上音)肾若(若冶反)波夜底(六十四) 莎诃(六十五)

「是法印大呪能伏一切——若天若龙若诸外道若神若鬼若药叉若罗刹若乾闼婆鸠槃荼等种种杂类为不善者及与人作病患鬼神为障难者闻是呪声皆悉倒地闷绝而死虽有苏者远走他境不敢侵暴作诸留难

「一切之法起心作者立皆成办诵呪之时必须当作后大身印与嗔色为此悉能摧伏一切大有灵验

「若人欲得受持此呪应当诣于舍利塔前以好香花供养金刚日月蚀时当诵此呪乃至日月还放复生方可休息其法即成一切所求疾得称遂

「若欲作法烧安悉香种种妙花饮食供养庄严坛法如下所说

金刚随心疗一切难伏鬼病大法身印第四十八(诵前大呪)

「先以左右手各屈头指已下四指卷入掌中竖二大指已起立举右手印努向头上以向下打一切鬼势以左臂覆正当心上莫令著心又以左脚直努而斜以右脚屈膝溢身向右努之面向左看而努两眼

「是一法印若作伏除一切天中飞行大魔罗刹鬼神及有上下四方住者作此一法一切皆灭无能成办作障碍事

「治病处用作是法时呪声莫绝仍起嗔色一切有验

金刚大嗔结界法身印第四十九(丹第三十一诵前大呪)

「先以左右手中指以下三指向外相叉令指博著手竖二头指屈二大指努勿著头指已起立举印向右膊上而斜努左脚屈右膝才溢身向右作大嗔面

「是大法身印名大嗔法若坛结界用护其处一切诸鬼神天魔等众皆悉倒地各当散走而出境外

金刚随心大嗔法身印第五十(丹第三十二诵前大呪)

「先以左右手从中指以下三指皆向外相叉令指皆著手背又以二头指向里相叉押左竝二大指各附二头指上已起立举印在右膊上斜努左脚屈右脚膝努溢身向右面向左视怒眼

「是大法身印悉能摧伏一切恶魔鬼神等难亦用治病若以此法降伏一切鬼神天魔皆自被缚靖自死身为微尘

「是三法印皆共同诵前大呪已通一切用种种法事悉皆有验

金刚藏密号法印呪第五十一(丹第三十三)

「以右手叉腰四指向前母指向后屈左肘在左膊上已屈中指无名指在掌中又竖大指头指小指已侧头向左边顾眄瞻视已便作一声状如弹舌在于颊里作一声已即宽步大行右绕坛外诵赞呪文呪曰

「『室哩(二合)智跋折啰谤尼婆罗(上音)(一) 摩诃毘知耶(二合)啰阇(二) 波啰(二合)殿(殿烂反)多罗(三) 摩诃战茶毘知耶(二合)啰阇(四) (去音)醯翳(去音)(五) 婆伽畔(六) 试伽𪢠(上音)(七)

「是法印赞呪若作一切坛法之时种种安置已当作此法密号一切金刚其法每须三回作声三度宽步绕坛诵赞感得十方一切金刚一时来到助成其法种种作者皆当有验

金刚随心大恶都身印第五十二(丹第三十四)

「右手小指入左手小指无名指岐从后而入右无名指在掌内直出左手中指无名指岐又捉其二大指竝押中指侧

「此印降伏八部一切所有诸鬼神等都缚八部诸大恶鬼都摄一千六百诸金刚印

都身印第五十三(丹第三十五)

「右手无名指入左手无名指背右中指小指在下列左腕右手头指相拄左手小指头右手中指共左手头指相钩右手小指共左手头指相钩左大指入右小指无名指岐右大指押左头指第二节背下

「此印总缚一切诸鬼又摄六百诸小印等

身印第五十四(丹第三十六)

「右手中指入左手无名指背横出列左腕右手头指拄左手小指右手大指拄左手头指右手无名指小指向左手掌中及出左大指向外掌出

「此印总摄八百小印此印亦用缚一切鬼

又召请随心印第五十五(丹第三十七)

「以右手掌押左手背向下相叉左手五指来去

棒印第五十六(丹第三十八)

「反叉二小指在掌中无名头指相叉右押左合腕二大指竝押二头指上

捉疰印第五十七(丹第三十九)

「右手四指把大指押上左手亦尔右捉矛助左手捉痛处(大恶都身印以下六印与大隋大业八年十二月八日三藏昙摩岌多于洛阳上林苑译印文异同)

金刚藏受法坛

「若有沙门若婆罗门善男子等专心爱乐我是秘密法藏神呪功德之时可于十月十三日或复腊月十五日清净之处或于露地或在室中当净修理其地——如上所说佛菩萨法一种无別

「庄严道场悬诸幡盖种种宝物庄严之具具办种种华香之类于道场中作方四肘五色法坛

「其坛四角四门各著一口新净水罐其坛中心作莲华座其坛中心亦著一罐其火𬬻边亦一水罐其五罐等各满盛净水兼著五谷于其罐口各以柏叶梨枝塞之仍各生绢三尺系上迎金刚像

「安著中心水罐之后若无画像作印法请金刚安置亦得无咎次第安置四十九灯五十盘中盛种种食又以薰陆香沈水香安悉香是三种𢭏共和为丸大如小枣一千八丸及烧胡麻粳米酥蜜乳酪等物

「其坛西门南置火𬬻其𬬻入地作之四面各一肘深一肘其火𬬻中画作莲华

「种种办讫香汤洗浴著新净衣入道场中作印护身结界毕已作印召请金刚菩萨安置坐竟先作华香法事供养次作诸法印呪供养次烧胡麻粳米酥蜜相和供养一如上法然后取前香丸用大心呪一一各別呪七遍已投火中烧如是烧尽一千八丸

「当尔之时金刚像上现金刚藏王菩萨之身问行者言『汝欲何法』是时行者即把香𬬻随意报答时金刚藏王满其愿已忽然不现行者当时即得其验

「供养毕已次第取其坛中水罐出道场外诣水坛上次第灌其受法人顶各灌顶已著新净衣引入道场顶礼佛已与作护身一如上法發遣金刚藏王菩萨扫除处所残食散施一切众生

尔时佛告金刚藏等菩萨摩诃萨众言「汝等眷属今献诸呪微妙甚深希有秘密法藏得有如是利益之事我亦从昔已来曾学是法皆得成就汝等亦须坚持梵行常无退转得无生法忍归佛法僧恒巡六道而作护念劝發菩提莫辞劳惮由是汝等誓愿力故我等赞成一切欢喜

时诸大众闻佛印可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佛说陀罗尼集经卷第


校注

七【大】八【明】【甲】 部【大】〔-〕【宋】【宫】 神【大】〔-〕【宫】 七【大】一【宋】【元】【宫】四【明】【甲】 三【大】二【宋】【元】【明】【甲】 (赞文伴)十五字【大】〔-〕【明】【甲】 八【大】〔-〕【宋】【元】 赞【大】*赞【元】【明】*【甲】 罗【大】啰【宋】【元】【明】【宫】【甲】 坚【大】树【宋】【元】【明】【宫】【甲】 唯【大】惟【宋】【元】【明】【甲】【乙】 音【大】下同声【明】【甲】下同 茶【大】下同荼【甲】【乙】下同 𫇴【大】枢【宋】【元】【明】【甲】 啰【大】罗【宋】【元】【明】【甲】 𭟘【大】怕【宋】【元】【明】【宫】【甲】 斜【大】*邪【宋】【宫】* 璎珞【大】缨络【宋】 膊【大】*髆【甲】*髀【乙】* 脐【大】齐【宋】【元】【明】【甲】 缦【大】*鞔【宋】【宫】* 跨【大】*胯【宋】*【元】*【明】*【甲】【乙】 卷【大】拳【宋】【元】【明】【宫】【甲】 厢【大】*相【宫】* 厢【大】相【宋】 缦缦【大】袜袜【元】【明】鞔缦【宋】【宫】 脐【大】〔-〕【宋】齐【元】【明】【甲】 押【大】*压【宋】【元】【明】【宫】【甲】* 绞【大】*缴【元】【明】【甲】* 褺【大】下同㲲【甲】下同 箄【大】篦【宋】【元】【明】【宫】【甲】 袜【大】鞔【宋】【宫】 箄【大】*篦【宋】【元】【明】【甲】* 跏【大】*加【宋】*【元】*【明】* 袜嬭【大】袜乳【宋】【元】【明】【甲】帞乳【宫】 共【大】其【乙】 左【大】右【甲】 厢【大】*相【宋】【宫】* 櫡【大】箸【宋】【元】【明】【】【甲】【乙】 间【大】𦅘【宫】 恭【大】躬【元】【明】 右【大】左【宋】【元】【明】 中【大】其【宋】【元】【明】【宫】【甲】 相【大】厢【明】【甲】 童【大】僮【宋】 大【大】手【明】 法【大】治【宫】 跋【大】拔【宋】【元】【明】【甲】 思【大】恩【元】【明】【甲】【乙】 泮泮泮泮【大】㧊㧊㧊㧊【宋】【元】【宫】泼泼泼泼【明】【甲】 罇【大】*罐【宋】【元】【明】【宫】【甲】* 盛【大】宬【宋】【元】 诃【大】莎诃【明】【甲】 上【大】上声【明】【甲】上音【乙】 博【大】搏【宋】【甲】【乙】 䶧【大】𫜪【宋】【元】【宫】【甲】【乙】 拄【大】柱【宋】 同【大】用【宋】【元】【明】【宫】【甲】 洗【大】洒【宋】【元】【明】【宫】 咩【大】羊【元】【明】【宫】【甲】 四【大】*〔-〕【宋】【宫】* 不【大】而不【宋】【元】【明】【宫】【甲】 路【大】𡀔【宋】【元】【明】【甲】 四【大】〔-〕【宋】【元】【明】【宫】【甲】 唎【大】利【宋】【元】【明】【宫】【甲】 唐【大】此【明】 𤙖【大】吽【宋】【元】【明】【甲】【乙】 泮泮泮泮【大】㧊㧊㧊㧊【宋】【宫】泼泼泼泼【元】【明】【甲】 六【大】〔-〕【宋】【元】【明】【宫】【甲】 竟【大】意【元】【明】 洗【大】*洒【宋】【元】【明】【宫】* 背【大】皆【元】 反【大】下同切【明】【甲】下同 许【大】少【宋】【元】【明】【甲】 暗【大】阇【宋】【明】【甲】 翳【大】*瞖【宋】【元】【明】【甲】* 跋【大】跛【宋】【明】【甲】 囊【大】囊(合冶反)【宋】【元】【宫】囊合冶切【明】囊尔冶切【甲】囊尔冶反【乙】 羝【大】𮊭【宋】 大【大】太【宋】【元】 娑【大】婆【宋】【元】【明】 柳【大】*抑【明】【宫】* 拏【大】*挐【宋】【元】【甲】* 陀上音娑【大】陀娑上音【宋】【元】【明】【甲】 女【大】人【明】【甲】 唯【大】*惟【宋】* 盛【大】宬【宋】【元】 泮【大】㧊【宋】泼【元】【明】【甲】 向【大】〔-〕【宋】【元】【明】【宫】【甲】 【CB】【丽-CB】𭟑【大】忙怕【宋】【明】【甲】恾怕【元】 幡【大】幡【甲】【乙】 丸【大】丸丸【宋】【元】【明】【甲】 阇【大】暗【宋】【元】【明】【甲】 唯【大】*惟【宋】【宫】* 大【大】大身【宋】【元】【明】【宫】【甲】 卷【大】*拳【宋】【元】【明】【宫】【甲】*惓【乙】 筈【大】栝【宋】【元】【明】【甲】 𬽾【大】目企【宫】自儞【甲】 唎【大】*利【宋】【宫】* 左【大】右【考偽-甲】 押【大】压【宋】【元】【明】【甲】 溢【大】回【宋】【元】【明】【宫】【甲】 上同【大】同上【宋】【元】【明】【宫】【甲】 啰【大】*罗【宋】【元】【明】【甲】* 丹无第二【大】〔-〕【宋】【明】【宫】【甲】【乙】 丹第一【大】〔-〕【宋】【元】【明】【宫】【甲】【乙】 指【大】指二中指【甲】【乙】 令【大】〔-〕【宋】【元】【明】【宫】【甲】 四【大】〔-〕【宋】【元】【明】【宫】【甲】 丹第二【大】〔-〕【宋】【明】【甲】【乙】 印【大】印呪【宋】【元】【宫】 丹第三【大】〔-〕【宋】【元】【明】【甲】【乙】 不见呪【大】〔-〕【明】【甲】【乙】 丹第四【大】〔-〕【宋】【元】【明】【甲】【乙】 法【大】印【宋】【元】【明】【甲】 卷【大】拳【宋】【元】【明】【甲】【乙】 社【大】杜【宋】【元】【明】【宫】【甲】 著【大】者【宫】 篆【大】*炬【宋】【元】【明】【宫】【甲】* 草【大】炬【宋】【元】【明】【宫】【甲】 丹第五【大】〔-〕【宋】【元】【明】【宫】【甲】 是【大】〔-〕【宋】【元】【明】【宫】【甲】【乙】 谟【大】谟(上音)【宋】【元】谟上声【明】【甲】 初【大】去【宋】【元】【明】【宫】【甲】 拔【大】*跋【宋】【元】【明】【甲】* 梨【大】唎【宋】【元】【明】【甲】 三【大】二【元】【明】【甲】 勤【大】嘞【宋】【元】【明】【宫】【甲】 梨【大】𠼝【元】【甲】 徙【大】徒【宋】 殿【大】殿(殿慢反下同)【宋】【元】【宫】殿(殿慢切下同)【明】【甲】 丹第六【大】〔-〕【宋】【元】【明】【宫】【甲】【乙】 跛【大】跋【宋】【元】【明】【甲】 跋【大】跛【宋】【明】【甲】 丹第七【大】〔-〕【宋】【元】【明】【宫】【甲】【乙】 折跋【大】跋折【宋】【元】【明】【甲】 柳【大】*抑【元】【明】【宫】* 泮泮【大】㧊㧊【宋】【宫】泼泼【元】【明】【甲】 泮【大】*㧊【宋】泼【元】【明】【甲】* 丹第八【大】〔-〕【宋】【元】【明】【宫】【甲】【乙】 丹第九【大】〔-〕【宋】【元】【明】【宫】【甲】【乙】 丹第十【大】〔-〕【宋】【元】【明】【宫】【甲】【乙】 丹第十一【大】〔-〕【宋】【元】【明】【宫】【甲】【乙】 丹第十二【大】〔-〕【宋】【元】【明】【宫】【甲】【乙】 痛【大】病【宫】 丹第十三【大】〔-〕【宋】【元】【明】【甲】【乙】 相【大】〔-〕【宋】【元】【明】【甲】 心【大】心心【宫】 (呪七上音)九十九字【大】〔-〕【宫】 丹第十四【大】〔-〕【宋】【元】【明】【甲】【乙】 丹第十五【大】〔-〕【宋】【元】【明】 耶【大】邪【宋】【元】【明】【宫】【甲】 二合【大】〔-〕【宋】【元】【明】【宫】【甲】 赞【大】赞【元】【明】【甲】 唎【大】𠼝【宋】【元】【明】【甲】 自【大】*目【宫】* 娑【大】婆【宋】【元】【明】 苛【大】可【宋】【元】【明】【宫】【甲】 婆【大】波【宋】【元】【明】【甲】 去【大】〔-〕【宋】【元】【明】【宫】【甲】 二【大】三【宫】 去音【大】〔-〕【宋】【元】【明】【宫】【甲】 伽【大】迦【甲】 迦【大】迦(去音)【宋】【元】【明】迦去声【甲】 (去音)【大】〔-〕【宋】【元】【明】【甲】 啰【大】那去音啰【宋】【元】【明】【宫】【甲】【乙】 二【大】一【元】 去【大】上【宋】【元】【明】【宫】【甲】 长【大】长声【甲】长音【乙】 羯【大】羯啰【宋】【元】【明】【宫】【甲】 婆【大】娑【宋】【元】【明】【宫】【甲】 翳【大】*瞖【甲】* 罗【大】〔-〕【宋】【元】【明】【宫】【甲】 么【大】摩【宋】【元】【明】【甲】 担【大】誓【宋】【宫】 担【大】誓【宋】【元】【明】 那【大】〔-〕【宋】 一【大】〔-〕【宫】 一百【大】〔-〕【宋】【元】【明】【宫】【甲】 泮【大】*㧊【宋】【宫】*泼【元】【明】【甲】* 九【大】〔-〕【元】 十【大】*一十【宋】【元】【宫】* 十【大】*一十【元】*【元】 唎【大】*利【宋】【元】【明】【宫】【甲】* 唎【大】利【元】【明】【甲】 句【大】〔-〕【宋】【元】【明】【甲】 洗【大】洒【明】【宫】 (若人竟其)百一字【大】〔-〕【宫】 月【大】腊月【宋】【元】【明】【甲】【乙】 洗【大】洒【宋】【元】【明】 罗【大】啰【明】【甲】 俱【大】俱(此云谷木)【明】【甲】 朿【大】束【宋】【元】【明】【甲】 唐云谷木【大】〔-〕【明】【甲】 酥【大】*苏【宋】【宫】* 想【大】相【宋】【元】【明】【宫】 丹第十六【大】〔-〕【宋】【元】【明】【宫】【甲】【乙】 唯【大】惟【宋】【元】【明】【宫】【甲】【乙】 㧙【大】*苾【宋】【宫】* 𠼝【大】嚟【宋】【元】【明】【甲】 那【大】耶【甲】 王【大】上【宋】藏【元】【明】【甲】 丹第十七【大】〔-〕【宋】【元】【明】【宫】【甲】【乙】 丹第十八【大】〔-〕【宋】【元】【明】【宫】【甲】【乙】 丹第十九【大】〔-〕【宋】【元】【明】【宫】【甲】【乙】 心【大】大【乙】 右二【大】〔-〕【宋】【元】【明】【甲】 丹第二十【大】〔-〕【宋】【元】【明】【宫】【甲】【乙】 大【大】心【乙】 丹第二十一【大】〔-〕【宋】【元】【明】【宫】【甲】【乙】 入【大】从【考偽-甲】 丹第二十二【大】〔-〕【宋】【元】【明】【甲】【乙】 唯【大】惟【宋】 (那上素武)百十五字【大】〔-〕【宫】 𠰷【大】*卢【宋】【元】【明】【甲】* 七【大】二【元】 泮【大】*㧊【宋】【宫】*泼【元】【明】【甲】* 狄【大】秋【宋】【元】【明】【宫】【甲】【乙】 治【大】冶【宋】【明】【宫】【甲】【乙】 治【大】冶【宋】【元】【明】【甲】【乙】 罗【大】啰【宋】【元】【明】【甲】 卒【大】平【宫】 至【大】生【宋】【元】【明】【宫】【甲】 思【大】恶【宋】【元】【明】【宫】【甲】 洗【大】*洒【宋】*【元】*【明】* 衣入【大】依大【宋】 时【大】〔-〕【宋】【元】【明】【甲】 呪【大】呪品【明】呪品第三【甲】 印有十一呪有四【大】〔-〕【明】【甲】 一【大】〔-〕【宫】 丹第二十三【大】〔-〕【宋】【元】【明】【宫】【甲】【乙】 二【大】二唵一枳唎枳唎二跋折啰摩罗去音耶三鸡利系罗去音耶四莎诃五福安缪公衍同勇舍三片是法印呪若欲作大法请随心金刚先作此印并诵此呪请坐供养即得一切金刚欢喜后用诸法悉皆有验金刚随心掷鬼法印第四十一诵前小心呪【宫】 (丹第呪)十字【大】〔-〕【宋】【元】【明】【宫】【甲】【乙】 丹第二十五【大】〔-〕【宋】【元】【明】【宫】【甲】【乙】 丹第二十六【大】〔-〕【宋】【元】【明】【宫】【甲】【乙】 印【大】〔-〕【宋】【元】 丹第二十七【大】〔-〕【宋】【元】【明】【宫】【甲】【乙】 皆【大】背【宋】【元】【明】 野【大】夜【宋】【元】【明】【甲】 丹第二十八【大】〔-〕【宫】【甲】【乙】 押【大】压【宋】【明】【甲】 㧙【大】苾【宋】 相【大】指【元】【明】 地【大】他【宫】 怛【大】陀【宋】【元】【明】【宫】【甲】 丹第二十九【大】〔-〕【宋】【元】【明】【宫】【甲】【乙】 二【大】三【宫】 罗【大】*啰【宋】【元】【明】【甲】* 上音【大】〔-〕【宋】【元】【明】【甲】 去【大】上【宋】【元】【明】【宫】【甲】 上音【大】〔-〕【宋】【元】【宫】【甲】 睹【大】都【宋】【元】 柳【大】*抑【元】【明】* 盘【大】*槃【宋】【元】【明】【甲】* 盘【大】槃【宋】【元】【明】【宫】【甲】 啰【大】罗【宋】【元】【明】【宫】【甲】 上【大】上声【甲】上音【乙】 与【大】兴【宋】【元】【明】【宫】【甲】【乙】 卷【大】拳【宋】【元】【明】【宫】【甲】【乙】 努【大】*怒【甲】【乙】* 以【大】似【宋】【元】【明】【宫】【甲】 溢【大】*回【宋】【元】【明】【宫】【甲】【乙】* 努【大】怒【宋】【元】【明】【宫】【甲】【乙】 丹第三十一【大】〔-〕【宋】【元】【明】【宫】【甲】【乙】 指【大】指以下三指【宫】 背【大】皆【元】【明】 溢【大】*回【宋】【元】【明】【甲】* 若【大】若作【宋】【元】【明】【宫】【甲】【乙】 大【大】大大【宋】【元】【明】【甲】 丹第三十二【大】〔-〕【宋】【元】【明】【宫】【甲】【乙】 又【大】叉【宫】 押【大】*压【宋】【元】【明】【甲】* 靖【大】请【宋】【元】【明】【宫】【甲】 丹第三十三【大】〔-〕【宋】【元】【明】【宫】【甲】【乙】 翳【大】*瞖【宋】【元】【明】【宫】【甲】* 𪢠【大】𪢌【宋】【元】【明】【甲】【乙】 丹第三十四【大】〔-〕【宋】【元】【明】【宫】【甲】【乙】 所【大】〔-〕【宋】【元】【明】 丹第三十五【大】〔-〕【宋】【元】【明】【宫】【甲】【乙】 头【大】无名【考偽-甲】 丹第三十六【大】〔-〕【宋】【元】【明】【宫】【甲】【乙】 入【大】从【考偽-甲】 列【大】戾【宋】【元】【明】【甲】【宫】 丹第三十七【大】〔-〕【宋】【元】【明】【宫】【甲】【乙】 棒【大】棓【宋】【元】【明】【宫】【甲】【乙】 丹第三十八【大】〔-〕【宋】【元】【明】【宫】【甲】【乙】 丹第三十九【大】〔-〕【宋】【元】【明】【宫】【甲】【乙】 卷【大】拳【宋】【元】【明】【甲】 隋【大】随【宋】【元】【宫】 岌【大】笈【宋】【元】【明】【甲】 同【大】同也【宋】【元】【明】【甲】 又【大】叉【宫】 酥【大】*苏【宋】* (其𬬻肘)十四字【大】〔-〕【宋】【宫】 洗【大】洒【宋】【元】【明】【宫】 王【大】〔-〕【宋】【元】【明】【甲】 藏【大】〔-〕【宋】【元】【明】【甲】 藏王菩萨【大】〔-〕【宋】【元】【明】【宫】【甲】 赞【大】赞【元】【明】【甲】 佛说【大】〔-〕【宋】 七【大】七金刚卷上【宋】七金刚部卷上【元】【宫】八【明】【甲】 甲乙二本奥书曰时贞享三捻岁在丙寅季夏之二十八乌在武都西隅多闻院里授徒之暇训点于傍而示后生愿诸大慧执金刚焕炳炎明照十方实智刀并权巧索四魔三毒一时亡金刚乘小比丘净严钦题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陀罗尼集经(卷7)
关闭
陀罗尼集经(卷7)
关闭
陀罗尼集经(卷7)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