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三十四

天衣观音大士赞

稽首大悲主圆满具足尊晏坐法界空皎若星中月普应众生心如月临众水众生日用中不知大士力欲现微妙身故借画工手画工与大士同入不思议影现一毫端如春在百花于最微妙中全体一齐现庄严极妙丽璎珞百宝光天衣覆其身如薄雾笼月宛在白毫中睹此希有相故我一瞻依顿入寂灭海是知求者心清净如止水感此微妙身随念悉成就以此愿所生同证金刚体常住照世闲解脱一切缚

草衣观音大士赞

大士无相胡为示俗草衣蒲团随意具足须发抓搔不是不剪故意留之刺俗人眼大士非俗俗在观者如空中花瞖之过也能除我见大士即我既随类应有何不可又如痛处痛者自知若知大士真俗皆非

海潮观音大士赞

森罗普印性海湛然境风一击波浪滔天圆满法身端然常住于波浪中光明弥露是故众生识浪作恶法身潜为见闻知觉是故智者于见闻中一念返观业海顿空大士救苦匪从外来自心显现不假安排既唯自心何用外寻但闻闻性名观世音

海月观音赞(海中一月大士坐于满月之中)

惟我大士圆通妙应入生死海如月普印清净光中法身湛然烦恼波浪一任滔天烦恼愈盛法身益显故于众生随顺不远如水涵月月不离水光光相照原无彼此我观大士不离此心故求之者如响应声常光不昧死生不隔寂灭现前自然超越

空海大士赞

生死若海世界如空一片身心放舍此中空水混融波涛不恶此唯我师是真解脱

现天大将军身赞

诸佛所证圆通门实从众生六根入六根一际有浅深独有耳根最圆满大士故从耳门入根尘两忘观亦舍生灭灭已寂灭现一念与佛众生等法身平等无不融十法界身一齐现但随所愿即得见犹如空谷答众响是知天大将军身求者有心即应手一身即具一切身如海水具百川味智者能离色相观一切根尘俱寂灭

降伏六魔大士赞

我观大士不思议常在生死苦海中身心普入诸有情降伏魔冤利含识诸魔不止八万余都以六根为橐籥六门寂灭妙用全即是大士威神力魔与大士本不二犹如虗空与日光若空与光有差別大士即为魔所摄是故礼拜及称名不思议力应念现苍崖翠竹等法身如如不动真解脱

降十二魔大士赞

佛未出世魔界空佛一出世魔即有佛魔本自无差別但从众生颠倒见根尘对待魔垒封心境两忘魔队灭是故观音妙智力降魔但只净根尘六门洞逮法界空佛魔一时俱不现我今顶礼不思议愿以无畏施众生令我顿入圆通门常使诸魔为法侣魔能随念建法幢始感大士威神力

圆通大士赞

惟大士身无处不在故大士心圆通无碍十方众生原非分外色里胶青水中土块既无彼此难分疆界所以应求如此便快

刺绣大士赞(有引)

嘉禾夏母范氏年五十二持斋三十五年日夜诵金刚经偶患瘘疾苦剧妇冯氏性至孝愿以身代刺绣观音大士三年无懈成二十余幅母疾果愈步履胜常妇竟病且死母思妇言笑如生其子锡书乞为之赞赞曰

以无缘慈其身普徧入众生心如针引线媳代姑病刺大士身随手而应若影与形姑病既愈其媳亦死足见体同原无彼此媳托大士死亦不灭丝丝缕缕出广长舌

法身本无形形随众生有众生妄想兴法身即出现故此有心人不忆念別事专注妙法身皎洁如光素乃以观念针牵引妄想丝念念透法身丝丝成妙相精诚入微细毫发无渗漏俨于一真地幻出无相身圆满清净心成就圆通根是故我瞻依顿入不思议

绣渡海大士赞

三毒海中波涛正恶顶𩕳上行全不湿脚入众生心无处不徧从妄想丝法身出现念念不空心心要透普门示现自然成就

千手大悲菩萨赞(有引)

古娄居士正法以夙习缘一心顶礼千手大悲菩萨心持神呪精勤有年冀仗威神一生取办因思诸佛菩萨救护众生原无定法如溺大海随得何物依凭必登彼岸又如雪山众草无不是药是知众生有能愿出生死者不论參禅念佛持呪诵经苟能的信自心坚强不退未有不出生死者况恃大士同体大悲加持之力及神呪力岂不一生取办乎居士来參匡山请益老人无法可说乃为作此赞贻之若了明暗不二之旨则圣凡路绝生死情枯则日用头头通身毛孔皆大士手眼光明赫奕时也居士应如是观一心具足不假外也赞曰

众生烦恼八万四千以黑暗故六道周旋在大士身变成手眼毛孔光明随黑暗转是故众生有苦必呼随呼而应其暗顿无众生大士原非两般明来暗去应念现前诸有智者但求诸凡圣二途本无彼此如灯破暗两不相到以无二故乃见其妙能如是观大士即礼拜持名如水入水但从众苦极处一提光明照耀日夜无亏

四臂观音大士赞

通身手眼何只有四于无尽中聊尔如是宝杵空魔真经无字总是神通不思议事

礼空中如来大士赞

空中如来从何出现恰与大士当头觌面自蚤成佛何必礼他将他显毕竟如何示现不一礼念不二普现色身真不思议

火光三昧大士赞

般若光明如大火聚大士此中入清凉地众生烦恼乃般若光是故大士妙应无方

宝掌菩萨赞

问师是谁自称宝掌伸手摩空忽然作响空响何闻手摩何触倘遇毒龙一时难缩

准提菩萨赞

我闻诸佛出生处本从微妙秘密印密印即是诸佛心散入众生妄想梦梦想若破诸佛现犹如寒空见日光若破众生烦恼云现仗如来密呪力持呪即持诸佛心我心原是秘密呪三缘会合本不二是故一念悉具足但能日用常现前如子得母不舍离佛心既入持呪心不用求佛自解脱

日光菩萨赞(有引)

曲阿邑东之观音山广福寺者有宋神僧号日光菩萨所建也菩萨初示逆行比丘不捡戒律时人眇之且责以建立道场乃处处现身一时募化寻其迹者犹然未出山门也四方感而异之遂成宝坊临终自露其名至今号为日光菩萨寺废住持通溙新之立相安奉请余赞曰

惟日在天光明朗耀山川幽谷无处不照垢不能浊晴不能昏如水中影似影中痕心在众生至神至灵与佛无二况比丘僧莲出淤泥香洁不染摩尼处秽光明不减是故至人超乎垢尽不处形骸岂拘凡圣破坏威仪示同游戏肉眼著相不知谁是不出户庭身徧十方本无去来如日之光即生盲人赖以成事色相庄严犹是唾涕其迹如空其应如风随处示现不约而同一日千古一心万劫是故大士其神不竭

维摩大士游戏园林赞

不见净土故不爱住不见秽土故不厌居僧俗相状是实是虗男女杂遝是有是无口大如空舌大如口不会说法以默遮丑身不是病以病病身苟非借用可笑杀人文殊未至安排等待及至到来一场败坏千古被瞒见者图度不是世尊大难摸索三十二人都被掉弄幸有文殊闲撕打閧我不识渠渠不识我且待弥勒下生勘破方才散伙

陈如尊者赞

象王游行象子随至声气相求缘会而聚以冤最重为道至亲如车合辙是必有因

三十三祖道影赞

初祖摩诃迦叶尊者

金色之形金刚为心奉持慧命常转法轮世尊拈华破颜一笑至今令人思议不到

二祖阿难尊者

多闻如海饮缩法流诸佛出没不离舌头鼓簧法化节拍成令是故我师为偏中正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

般若灵根夙生已证故师将出瑞草先应以心印心如火投火狭路相逢定没处躲

四祖优波毱多尊者

一人心空魔宫震动握金刚锋谁敢轻弄若肯回光狂心顿歇礼拜归依诸罪消灭

五祖那提多迦尊者

已悟本心如日照夜示生死梦光明超越师法本无我心不有如空合空舌不出口

六祖弥迦尊者

都因此来不为別事闹市相逢自示其器县见未然蚤知今日当行买卖不论价值

七祖婆须蜜尊者

从熟路来忽逢亲友一言论义顿知未有乞甘露味示虗空法若谓有得落七落八

八祖佛陀难提尊者

不是不言言之不及不是不行本无踪迹今遇其人乃可开口从此便行不堕窠臼

九祖伏䭾蜜多尊者

住母胎中经六十年只待师来方遂前缘顶上光明原是本有一刮便透如狮子吼

十祖脇尊者

指地变金随手而现圣人即至何等快便似乎空谷应声答响是知我心本无来往

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

佛不识佛眼不见眼更向他觅故遭检点将谓浑全蚤被解破猛省将来方知话堕

十二祖马鸣大士

马之悲鸣故自有因地涌女子原非其人魔本非魔佛亦非佛正眼看来竟是何物

十三祖迦毗摩罗尊者

从异中来得正知见路逢毒蛇慈悲心现更问毒龙都要调服眼见心知如响出谷

十四祖龙树尊者

龙中化龙以毒攻毒尊者妙手一言调伏佛性三昧体若虗空百千法门尽入其中

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

以针投钵妙契亡言示佛性义满月现前至长者家将针引綫假他因缘己方便

十六祖罗睺多尊者

寻流得源水穷山尽忽见其人知其为圣香饭擎来分坐供食大众同饮甘露如蜜

十七祖僧伽难提尊者

不乐王宫天开一路直抵穷源不知其故紫云之下圣者所依果得童子会诸佛机

十八祖伽耶舍多尊者

七日而生不堕诸阴其体香洁本来清净扣门一语答无者谁猛然唤醒当下知归

十九祖鸠摩罗多尊者

既生天上不应起爱一念未忘便不自在以般若力复升梵世故来传灯是其家事

二十祖阇夜多尊者

无生本具不用求真遇缘而發如花逢春求之太急去道转远当下知归就路而返

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尊者

明暗同体圣凡一路来处幽微莫知其故熟处难忘更求伴侣忽尔相逢肯心自许

二十二祖摩拏罗尊者

从受记来不为別事同类相从缘会必遇嗟彼蜚鸣既久一言之言顿知本有

二十三祖勒那尊者

从须弥顶持金环来嗟彼其情可哀得狮子儿作大哮吼有气贯天试验其后

二十四祖师子比丘

相见索珠开手便有以先所付別来不久知有夙欠特来奉酬将头临刃白乳横流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

秉般若剑握如意珠虽云暂到此行不虗偶遇恶人恰得好伴因邪打正两得其便

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尊者

从刹利种续传灯𦦨真嗣不明几乎失陷从闹市中忽逢故人圅葢相合乃得其真

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

莫谓无因相逢便见来处自然不假方便今因其珠乃得其人开池得月买石饶云

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大师

师心甚急其来太早一语不投此心不了冷坐少林幸得神光一臂堕落其道永昌

二十九祖慧可大师

航海特来多少苦心大唐国里祇得一人觅不可得如水任器以此传家是为第二

三十祖僧灿大师

通身是病不知来处忽逢医王猛省其故心空骨刚且便行脚遇有力者一担付托

三十一祖道信大师

少年出家利根捷疾六十余年脇不至席学侣云臻何待小儿以有夙约观者不知

三十二祖弘忍大师

来历不明出身恰好一件未完两家都了破头山中黄梅路上往来自由具大人相

三十三祖慧能大师

樵斧才抛以石坠腰灵根久植从此抽条源出曹溪横流大地直至如今无处不是

十八尊者赞(有引)

昔李龙眠白描十八尊者精妙入神观者目炫独赵松雪倣之逼真近代歙人丁南羽画诸祖道影不让古人而白描亦称擅美余尝请作厉揭图竟未能得顷在五羊南海侯约我王君出此卷索赞展之光明夺目神情超越如坐莲华藏中听如来说自性法门时也诘其作者乃黄梅伯羽汪生敬焚香稽首总为之赞曰

清净界中出生众妙大地山河总归圆照鳞介羽毛普现三昧何独应真为希有事诸阿罗汉皆幻化身见之不识岂得其真游戏神通咳唾掉臂俛仰屈信皆成佛事师子嚬呻凝神壁观林下水边生涯无算搦拳手酸降龙费力但歇妄心自然閴寂抱膝凝眸看他作怪不若持珠念佛自在坦腹熙怡贝叶在掌挥麈默谈敲空作响听之如聋说者似哑不比寻常之乎者也倦倚长松瞌睡打盹伸手从空忽然提醒骨瘦眉长腰曲脚直动步全凭荷负之力晏坐林闲心闲不过偶尔看经便成话堕钵盂一具莲华七轴即此是宝何须別物自受用处唯此而天龙恭敬不以为喜由人爱憎任他束缚一味随缘自性解脱只在毫端现此神力水底鱼踪空中鸟迹镜像空花乾城水月作如是观妙不可说

业识不枯飘流毒海鱼鼈蛟龙夜叉鬼怪可笑尔辈一味驾空不敢类堕谓是神通苦被佛呵怕见摩诘幸尔此闲躲过黄檗渺渺长波滔滔巨浪不肯放身是何模样己占乾教他下水纵是便宜能得几几虽云游戏终成虗诳唤不回头倍增惆怅看尔鬬到龙华会中将甚鼻孔见我本师和尚

又次依第合赞

人持一经俱在目前道路各別养家一般踞地而坐两眼瞠空有何所见树此门风悬崖之下以杌为几香篆腾空如云作雨骨瘦如柴精神已竭还要看经此心不歇背痒难抓聊假一手在恰好处妙不容口有何神通龙藏在缾手松放出任其飞腾猛虎踞地威不可触用尽神力如猫捕鼠经非文字当人不少莫道眼困昏沉不好耳中作声似有一物及乎取之拏掇不出明月当空抱膝而坐如是清闲何等快活眉长累坠时时遮眼老手无力翻费撩卷肚大难遮甚是褦襶只须放下方得轻快破衲蓝衫费心连补一针一綫十分辛苦手持明镜自照其丑忽遇狮子一声号吼同行渡水脚跟到底何必又要累人累鬼

又园林游戏图合赞

吾师神通己有限全仗大家团头聚面龙不可挠赖此一钵不是者些缩手缩脚手掐数珠假此念佛己从人转见忽突持一瓣香供养者谁有为功德不若无为擎拳合掌递相恭敬临镜见头空响谷应手执如意非无意手观未执时本来何有猛地回头为何顾伫待伴同行便非大步军持之中不见倾注想是玻瓈内盛甘露少不努力老不歇心拨起眉毛还要看经以我观来都成漏逗虽会腾云未离窠臼前者已去后者未来趁步不上未免罣怀急走不动恐天落雨先戴篛笠又添辛苦贝叶无文真经无字只解口持不知心悟为他有尘故持白拂彼净此污两皆不足擎拳合掌同行独往看他如意好借白羽扇头皎洁如雪已断烦恼如何又热为问钵盂有无斋饭若遇肚饥施主便办猛虎爪牙大开血口幸遇我师驯伏而走一卷真经有无量义未展开时已见谛种种游戏皆成虗诳试看虗空是何模样

又渡海图赞

苦海无边恶浪拍天横身直过谁敢当先惟诸尊者神通自在拌命不顾往而不害以我空故无害我者内外无物故无可舍视渊如陵履险若平随心而至寓目不惊纵有蛟龙夜叉鬼怪皆为我用以绝对待是知至人处生死中不与物忤物无不容由是观之法本寂灭但不生心称为妙绝

又各随其状而赞之

一右手擎金刚塔左手竖掌如作观想

以金刚塔聊表此心竖掌谛观想念甚深

二老病据梧童子𢭏药

此身不有病从何生对证之药不知何名

三手执如意安然晏坐

手执如意如意累手默然自观毕竟何有

四擎钵伸空若有所乘

本来无物向空妄求求无所得岂不含羞

五六老清癯若不胜衣倚赖少年扶曳而行

老瘦难行自宜休息何苦累他拖曳费力

七手持贝叶迅疾而行回顾老者若有所待

独行快便替人著急手中贝叶几乎打失

八九老前行扶仗童子少持香相随作供旁有鬼若归依状

步履艰难所赖童子此一炷香非为山鬼

十飞锡陵空惊起山神尊者徐行回头顾盼

飞锡陵空山神惊起吾师且住法幢在此

十一降龙

因龙性猛师乃现麤但调其性不为其珠

十二老迈无力手抚孤松

一生行脚于今老矣身若枯松心如止水

十三伏虎

猛虎在山威振林木吾师道高自然驯伏

十四看经

真经无文牛皮遮眼若钻不透终难放胆

十五自在安禅猕猴献果

寂然澹泊胸中无物猕猴最狂亦知归服

十六朝阳补衲十七坦腹相对笑视而

针綫工夫固是绵密大眼看来终是费力

十八端然禅定

大休歇处安闲自在冷眼看他都是揑怪

可笑此僧奈闲不住两手捉摩不知何故

佛戒威仪端严潇洒张拳舞脚甚是不雅

枯坐壁观是渠本分如此欠伸想是心闷

雄猛到此弓折箭尽犹张空拳徒劳發愤

袈裟著身本来自在又假按摩似为揑怪

伸手缩脚左捞右摸原有一物竟捉不著

乞食街头失却一物寻觅不见搥胸顿足

不爱打眠去弄石头傥磕破手惹一场愁

反手搥背想是脊痛少年不觉老来沉重

挺挺孤松是僧榜样如此儿戏是何相状

双手抱头老大龙钟不是偏风便是耳聋

尊者容仪甚为雅肃但露脚跟者些不足

瞌睡起来梦境未撇两眼睁睁望空著楔

是谁赶渠恶气满肚忙忙急走恐怕捉住

不善经行平地吃跌纵跳起来已成败阙

四肢如拳百骸似绵想遇天寒冻饿使然

请问尊者耆年几何但看两眉世上不多

本来安稳自讨事做如浪中船是谁之过

一对经卷炉香兀然端坐

兀尔忘缘无思无虑经卷炉香是闲家具

二看经

持一卷经贵图遮眼牛皮若透将长补短

三横担拄杖而行

拄杖横担独行独步但蓦直去何须回顾

四倚仗观瀑布

倚杖闲看千丈瀑布问从何来不知其故

五抚麋鹿坐观蛱蜨

麋鹿忘机闲来伴坐蛱蜨蘧蘧热梦未破

六手执如意坦腹而坐

坦腹颓然百无所有可惜未忘执如意手

七手执经卷而行

既登解脱无碍无罣手中者些翻成话𢺞

八坐桃花下回首看经

花下谛观想不为別要使人知空即是色

九伸手钵中捞月

钵中有水水中有月伸手捉拏毕竟不得

十遥空作礼

平地作礼目前无物莫认虗空是法身佛

十一降龙

云中之龙变化自在何故降他翻成揑怪

十二抚树观泉

独抚枯桩静观流水尽世闲人闲不过尔

十三仰观高山流水

流水高山知音者少吾师得之出入意表

十四䇿杖闲行

策杖闲行信步腾腾世闲少有此无事僧

十五骑虎而行

猛虎难驯见之者避吾师跨之视如儿戏

十六坐观水月

皓月寒潭光明彻底此中著脚翻成尘滓

十七以指点空

以手指空空中何有虽为点破似扬家丑

十八持杖坐磐石上

已到忘怀快活无那手中拄杖何不放下

又金画骑兽十八尊者游戏赞

三毒已除生死不系故得神通自在游戏猛兽狞龙各各驯伏信意乘之任其驰逐己忘机物亦忘我两得其忘如火入火十方游行往来无碍不相识者见之惊怪但瞒愚人难逃智眼若遇维摩定遭检点于虗空中妄生分別纵是金尘亦眼中屑

十六尊者应真图赞

欲行不行若有所思所思为谁吾师自知

拄杖横担腰包肩荷猛地回头恰是者个

跫然而立望之若遗遥空举手对面是谁

骨瘦如柴衣宽若袋不是忘形谁堪褦襶

钵中之水空中之龙拏云之手別显神通

兀然而坐半恨半思钵水湛然投针者谁

飘然若狂愕然若怒纵是无心也落顾伫

猛虎易驯迷心难解不是吾师几成败坏

骨瘦神疲眉长累极终日拨之手酸无力

怯寒㨣衲抱膝若思掉头不顾思之何为

物之在空与尔无竞无故索之岂称为圣

鞠躬低首合掌向空见法身故作礼真容

篛笠如空拄杖如龙逍遥物外顿脱樊笼

瓶本无物何来光怪自放自收无人管带

双手徒搏两脚急走虽为他忙却扬自丑

衲被蒙头冷眼偷视香烟起处只者便是

十四尊者赞

一衲被蒙头合掌低头

一衲蒙头诸缘坐透合掌稽首如是信受

二降伏狮子抱狮子儿引之奋迅

狮子奋迅大威猛力夺狮子儿岂不返掷

三卓锡擎拳独行独步

一锡撑空两拳搦骨法力无边称南无佛

四三人共坐如说法状

无舌而说无耳而听法音如雷无人肯信

五默然端坐

历劫妄想忙中不见正默坐时一齐出现

六禅定

衲被如空脊梁似铁坐断十方翻成点额

七擎钵

双手擎钵满盘托出汝试谛观此中何物

八大肚坦腹

肚大难遮脚长难缩尔自生嫌非关我错

九月下看经

月明如昼老眼不困起来诵经聊当解闷

十坐具敷坐

展开坐具略放一线不为坐禅和身打欠

十一布袋行脚

肩上郎当手中褦襶如此行脚可憎可怪

十二手持如意

手执如意如意累手身著袈裟聊遮其丑

十三持珠念佛

佛自念佛向何处躲以我求我于何不可

十四折芦渡江

苦海无涯脚跟难跕凭此一叶便到彼岸

苦海无际莲叶为舟倚他当命老不知羞

蕴空爱身心空有质如此颠倒莫道不识

手中如意脚跟芦叶忙忙碌碌几时休歇

怕海中怪踏金刚杵张拳努目如见老虎

空中放光脚下踏经笑人长短岂称为僧

蠡中测海枝头寻春觌面不见何名应真

倒海移山伸手缩脚自在神通谁人敢说

自蹋实地看他下水稳稳当当乖不过你

神龙之性原不可触先夺其珠故不敢忤

大海之中即得浅处念彼观音时来救护

快活不受被人拖带老老大大不会自在

衲被蒙头快活欲死任他神通总不如尔

十二尊者厉揭图赞

一揽衣渡水

行脚遇水路头差错没处回避直须要过

二能涉负不能涉者

胆大不怕胆小怕倒幸肯负戴两家都好

三四先登彼岸以杖接不能者

十分过九一步不及赖他拄杖甚是得力

已到彼岸复顾其伴极处一提何等方便

五既涉湿衣童子扭之

不知浅深信步奔行湿透衣裳返累別人

已到树下卸衣结束

衣衫络索泥水汩没虽是拖过翻劳结束

七跣坐树下作嚏解盹

费尽力气闲坐打盹鼻孔撩天一喷顿醒

八神疲力倦仰视盹者

神思虽疲两眼尚开看他昏者甚是痴獃

九系裙

正涉水时怕他缠身既脱又著枉费精神

十倚杖箕踞而坐

箕踞石上神精轩豁忘却疲劳十分快活

十一闲坐以如意

己痒处他人不知如意在手任我

十二倚杖危坐回看行者包裹衣钵

到休歇处何不放下累他包裹好没傝𠎷

补衲尊者赞

破落徧身从新要补针线工夫不辞辛苦

一领破衲百缀千补一针一劄甚是辛苦针针要透不透不休纵然补得只好蒙头

看经尊者

己不明却钻故纸清净界中翻成渣滓

生不识字强要看经耳聋眼花说与谁听梵䇲多年蛀虫钻透字脚不真都是漏逗

降龙尊者赞

多嗔之物捉拿不住一味慈悲观想凝注

骊龙正睡珠被师偷若值醒时怎肯甘休

伏虎尊者赞

恶性难调威猛无敌放舍全身费尽神力

爪牙已露猛气未逞不是吾师几惊市井

调狮尊者赞

法窟爪牙谁敢摩触吾师神通视为玩物

浮海尊者赞

业海无边滔滔不竭直登彼岸青莲一叶此身非身荷担锡杖空水连天无相之相空非有外水外无流谁能一喝截断两头踏破太虗踢翻沧海线断脚跟心无罣碍

渡江尊者赞

越无明流犹在半途妄想未断水上葫芦

截流而过自可超越何故又凭贝多一叶

芭蕉虗质虽是速朽不是借他几乎出丑

脚跟未稳瓦器不坚摇摇荡荡幸尔两全

独往便休何为回头若等个伴就不唧𠺕

贝叶在掌碧眼撑空高跨独步吾师犹龙

烧香尊者赞

老不歇心少不努力拨火烧香不放一息本来没事自寻忙如何到得无生国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三十四


校注

多上疑脱罗字 已下古本卷二十
[A1] 刺【CB】剌【卍续】
[A2] 已【CB】巳【卍续】
[A3] 刺【CB】剌【卍续】
[A4] 刺【CB】剌【卍续】
[A5] 刺【CB】剌【卍续】
[A6] 己【CB】已【卍续】
[A7] 己【CB】已【卍续】
[A8] 己【CB】已【卍续】
[A9] 已【CB】巳【卍续】
[A10] 已【CB】巳【卍续】
[A11] 己【CB】已【卍续】
[A12] 已【CB】巳【卍续】
[A13] 己【CB】已【卍续】
[A14] 已【CB】巳【卍续】
[A15] 己【CB】已【卍续】
[A16] 己【CB】已【卍续】
[A17] 已【CB】巳【卍续】
[A18] 已【CB】巳【卍续】
[A19] 已【CB】巳【卍续】
[A20] 已【CB】巳【卍续】
[A21] 已【CB】巳【卍续】
[A22] 但【CB】伹【卍续】
[A23] 已【CB】巳【卍续】
[A24] 已【CB】巳【卍续】
[A25] 己【CB】已【卍续】
[A26] 已【CB】巳【卍续】
[A27] 已【CB】巳【卍续】
[A28] 己【CB】已【卍续】
[A29] 己【CB】已【卍续】
[A30] 已【CB】巳【卍续】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34)
关闭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34)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