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海印道场十重行愿常徧礼忏仪卷第二十三
第二十三晌
第六他化自在天宫会修因契果生解分
一切恭敬敬礼无尽三宝。
是诸众等人各胡跪。严持香华如法供养。愿此供海云。遍满十方界。阿僧祇宝音如来妙音普示世间。阿僧祇宝形其一一形皆放无量妙法光明。阿僧祇宝相其一一相悉超众相。阿僧祇宝威仪见者皆生菩萨喜乐。阿僧祇宝聚见者皆生智慧宝聚。阿僧祇宝安住见者皆生善住宝心。阿僧祇宝衣服其有著者生诸菩萨无比三昧。阿僧祇宝袈裟其有著者才始發心则得具见陀罗尼门。阿僧祇宝修习其有见者知一切宝皆是业果决定清净。阿僧祗宝无碍智见其有见者得了一切清净法眼。阿僧祇宝光藏其有见者则得成就大智慧藏。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作供养。帝网重重。诸佛菩萨。贤圣海众。受此供养云。以为光明台。广于无边界。无量无尽。愿作佛事。
次奉施宝错
唵萨㗚末怛达遏怛啰得捺布桚铭遏萨摩𠹌啰悉癹啰捺萨麻英吽
唵悉麻啰悉麻啰眉麻捺悉葛啰麻曷令[口*(椔-田+夕)]斡吽
次运心供养印呪(以二手金刚合掌。置于顶上。应诵此呪)
唵萨㗚末(二合)㗚达(二合)眉呜能遏(二合)矴(切身)悉發啰兮(慢)(引)遏遏捺竿莎(引)诃
直言赞佛
-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华藏世界海十身无碍本尊毗卢遮那佛
- 南无大慈大悲五百誓愿五浊救苦释迦牟尼佛
- 南无东方满月世界十二上愿五浊救苦药师琉璃光王佛
-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四十八愿五浊救苦阿弥陀佛
- 南无十方三世尽虗空界微尘刹土中大方广佛华严经圆满教海
-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主于行愿真理普贤菩萨摩诃萨
-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主于信解证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 南无大慈大悲五浊救苦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 南无大愿弘深五浊救苦出无佛世安慰人心常住琰魔罗界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 南无十方三世尽虗空界微尘刹土中十信菩萨十住菩萨十行菩萨十回向菩萨十地菩萨等觉菩萨徧法界刹海微尘数菩萨一切海众
-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末会中修证五相处五十五圣者
-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末会中圆器上根百城求法一生之内菩萨行圆为末世顿门修证轨范善财菩萨摩诃萨
- 南无十方三世尽虗空界微尘刹土中法身色身形相舍利宝塔寺宇一切佛事又于法藏及讲法处菩萨贤圣一切海众
- 南无大愿掼甲求生净土末浊夏国护持正法护国法师
- 至心归命礼大方广佛华严经华藏世界海本尊毗卢遮那佛
- 南无十身无碍毗卢遮那如来道场一切海众
-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十地品法门
次说十地法者。金刚藏为主一切菩萨海众
- 南无金刚藏菩萨
- 南无宝藏菩萨
- 南无莲华藏菩萨
- 南无德藏菩萨
- 南无莲华德藏菩萨
- 南无日藏菩萨
- 南无苏利耶藏菩萨
- 南无无垢月藏菩萨
- 南无于一切国土普现庄严藏菩萨
- 南无毗卢遮那智藏菩萨
- 南无妙德藏菩萨
- 南无旃檀德藏菩萨
- 南无华德藏菩萨
- 南无俱苏摩德藏菩萨
- 南无优钵罗德藏菩萨
- 南无天德藏菩萨
- 南无福德藏菩萨
- 南无无碍清净智德藏菩萨
- 南无功德藏菩萨
- 南无那罗延德藏菩萨
- 南无无垢藏菩萨
- 南无离垢藏菩萨
- 南无种种辩才庄严藏菩萨
- 南无大光明网藏菩萨
- 南无净威德光明王藏菩萨
- 南无金庄严大功德光明王藏菩萨
- 南无一切相庄严净德藏菩萨
- 南无金刚𦦨德相庄严藏菩萨
- 南无光明𦦨藏菩萨
- 南无星宿王光照藏菩萨
- 南无虗空无碍智藏菩萨
- 南无妙音无碍藏菩萨
- 南无陀罗尼功德持一切众生愿藏菩萨
- 南无海庄严藏菩萨
- 南无须弥德藏菩萨
- 南无净一切功德藏菩萨
- 南无如来藏菩萨
- 南无福德藏菩萨
- 南无解脱月菩萨
- 南无如是等无数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一切菩萨道场海众
经云尔时金刚藏菩萨承佛(至)法界智印善印故。
次加助佛
- 南无十方各过十亿佛刹微尘数世界外各有十亿微尘数世界加助一切金刚藏佛
次该摄果海十地法门
经云尔时十方诸佛各申右手(至)诸菩萨随证智。
- 南无欢喜地法门
- 南无离垢地法门
- 南无發光地法门
- 南无𦦨慧地法门
- 南无难胜地法门
- 南无现前地法门
- 南无远行地法门
- 南无不动地法门
- 南无善慧地法门
- 南无法云地法门
次请分(分二)
二三处五请(分三)
○一知默处疑请
经云是时一切菩萨众(至)如蜂念好蜜如渴思甘露。
○二法深难止受
经云尔时大智无所畏金刚藏菩萨(至)默然而不说。
○三众叹堪问请
经云尔时解脱月菩萨(至)承事无量佛能知此地义。
○四不堪有损止
经云尔时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至)我愍是等故不说。
○五双叹人法请
经云尔时解脱月菩萨(至)如是佛法依于地。
△二大众同请
经云尔时诸大菩萨众(至)成十力无碍善逝一切行。
次法界他化天宫证法诸佛
- 南无十方各十亿佛刹微尘数世界外有十亿佛刹微尘数同名金刚藏佛道场一切海众
次法界金刚藏本界佛
- 南无十方各十亿佛刹微尘数世界外有十亿佛刹微尘数金刚德世界金刚幢佛道场一切海众
次法界他化天宫证法菩萨
- 南无十方各十亿佛刹微尘数世界外有十亿佛刹微尘数金刚德世界中作证明者金刚藏菩萨一切海众
次法界十地菩萨
- 南无十方三世尽虗空界微尘刹土中欢喜地菩萨一切海众
- 南无十方三世尽虗空界微尘刹土中离垢地菩萨一切海众
- 南无十方三世尽虗空界微尘刹土中發光地菩萨一切海众
- 南无十方三世尽虗空界微尘刹土中燄慧地菩萨一切海众
- 南无十方三世尽虗空界微尘刹土中难胜地菩萨一切海众
- 南无十方三世尽虗空界微尘刹土中现前地菩萨一切海众
- 南无十方三世尽虗空界微尘刹土中远行地菩萨一切海众
- 南无十方三世尽虗空界微尘刹土中不动地菩萨一切海众
- 南无十方三世尽虗空界微尘刹土中善慧地菩萨一切海众
- 南无十方三世尽虗空界微尘刹土中法云地菩萨一切海众
- 至心归命礼大方广佛华严经华藏世界海本尊毗卢遮那佛
次邪魔外道违法忏悔
惟愿帝网无尽佛法僧宝。毗卢遮那如来。普贤文殊海会圣众。世出世神。慈悲本愿。放大光明。炤于法会。证明护念。哀悯摄受。愿我及一切众生海。自从无始。直至今时。业海无尽。帝网重重。怨魔外道。堕邪类中。如是罪业。發露忏悔。
大方等日藏经云。尔时世尊降诸魔故。在欲色二界中间大宝坊中。与大菩萨其数无量。为诸大众说虗空界出息入息甘露门已。默然而住。尔时欲界魔王波旬。悉见一切娑婆国土所有众生。及诸天宫合家眷属在佛身中。时魔波旬见已悲泣涕泪交流。心大懊恼。遍身汗出。啼哭失声。称怨大唤。或起或立。或坐或行。入出家居。东西狂走。频伸欠呿。怖惧慞惶。愤叹长嘘。喘息麤促。合眼张口。吐舌䑛身。露背现胸。伸臂缩脚。摇头动项。索手揩摩。种种施为。受大苦恼。乃至一切魔之眷属心内愁忧亦复如是。时魔波旬有一军主。名戒依止。见王身心如是煎逼。说偈问曰。
魔波旬答言。
尔时戒依止大魔军主即自念言。世间难摧。谓三种毒。一者天魔。二者恶龙。三者得定五通仙人。我今魔宫已被摧坏。唯龙境界牢固。今当为王约敕到彼龙宫。如是切勒早与瞿昙共相鬬战。时诸恶龙将欲飞空而不能去。时魔波旬及戒依止。化龙宫内。作诸蚊䖟蝇蛆毒虫死尸人粪臭处狼籍。充满其中。诸龙见已。悉生嗔忿。即出宫殿。至须弥下佉罗坻山大圣人处。请求救济。彼龙奋身如须弥山。既到彼已。其身皆小。犹如铜箸。各各自说我等欲往而不能动。即大忧愁。嗔忿停坐。时魔波旬见于诸龙。皆来入此牟尼处所。悉失势力。无复自在。不能毁坏沙门瞿昙。是时佛神力故。此娑婆界及十方佛土一切众生入佛身内。乃至时戒依止大魔军主。将领眷属。于阎浮提地上游行。尔时如来在众中坐。示现常身。安然不动。大魔军主见已念言。沙门瞿昙示现大身。今复本形。或能见我。大魔军众怖畏失力。无复神通。我今先当到瞿昙所。看彼道术。方便因缘。试共谈论。观其诈偽。对如来立。而说偈言。
尔时如来答戒依止大魔军主而说偈言。
时戒依止大魔军主闻此偈已。眼中泪出。如来世尊我大懊恼。我大惭愧。如大痴人。如迷如醉。如著鬼颠。我念过去。经一阿僧祇劫。大精进力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迦叶如来法中。有一比丘说声闻法。有大乘人说菩萨法。我于尔时。心错口恶。谤此说人言是魔语。或魔眷属。大乘人边说小乘过。如是恶口罪业因缘。我于彼死。魔界中生。受是身来。已经五十七亿千岁。世尊。我宁更历六百千年。受地狱苦。终不一念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何况退于四梵行。尔时戒依止菩萨念宿命力故。得顺法忍。由是我及一切众生如是罪业。今皆忏悔。
尔时魔王自观察已。见诸欲界一切宫殿皆悉空寂。欲界之中所有诸天人非人等。皆悉集在于瞿昙所而坐听法。惟有阿修罗。未到于彼。时魔波旬即以魔之神通境界。念四阿修罗王及其军众一切眷属。速来集在须弥山顶。然后相将共下。诣彼瞿昙沙门所。诈说美言。谦下赞叹。示作归依。求覔因缘。当以方便。令诸大众悉生怖畏。断其正信。又不令彼于瞿昙所生其尊敬。以是令彼沙门瞿昙厌患于世速入涅槃。如是魔王数数希望阿修罗众。然诸阿修罗为佛神力之所加故。茫然不知魔之希望。其魔即时恶意。于佛及一切阿修罗。便作是言。观瞿昙一人。于我境界已得解脱。不可追回。我于欲界悉得自在。此凡贱畜生阿修罗。不受我教。我当为其作大衰恼。令彼速舍所治宫殿。时魔波旬即将九百六十万类婆罗眷属男夫妇女童男童女大臣左右。以魔境界神通加持。作第一最胜五音妓乐。歌舞调戏。一切所有。令人多喜生著染者。悉具备之。尔时佛告大众。汝等一切守摄诸根。系心专念。莫令驰散。时魔波旬即自念言。沙门瞿昙。知我虗譌诈现威仪。羞愧默然。魔诸妇女诸根形貌。容状光色。皆悉枯悴。变成恶色。背偻跛躄。丑陋獘恶。所有男夫都不复能歌舞调戏。五音作乐。皆悉闭塞不能出声。却坐一面。听法而住。时魔波旬欲礼佛故。而往散华。所散之华。于四天下皆作华雨。当雨之时。于四阿修罗城邑宫殿。徧一切处。皆悉变作最极臭秽。及恶烟尘。灰土塳𡋯。处处盈满。蚊虻蛇蝎。诸恶毒蛇亦复悉满。忧愁恼乱不可爱乐。
尔时罗睺罗毗摩质多罗波罗陀䟦稚毗卢遮那四阿修罗王。及男夫妇女。童男童女。所有一切阿修罗众。皆悉云集。有以烧香供养礼佛而求请者。尔时魔王波旬而作是言。此诸阿修罗蒙佛恩福。我今亦令诸阿修罗得具足饶益安乐。佛告波旬。汝今不须作如是言。我今令其充足安乐。我诸阿修罗城邑宫殿转胜微妙。乐具悉有。还复如故。何以故。彼等四大阿修罗王是我亲旧如是。其余所有一切阿修罗等。于我得信。敬仰尊重。心生希有。
尔时弥勒菩萨即从座起。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既是释迦贵种。刹利大姓。迦毗卢城净饭王子。此四阿修罗畜生种类。极成卑下。世尊何故言与我亲。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于过去时第三十一劫。有佛出兴。号毗舍浮。彼佛常为四种说法。尔时有一大婆罗门。名弗沙邪若。已于过去无量佛所。种诸善根。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退转。深信具足。归依三宝。受持五戒。离诸放逸。时弗沙邪若有弟八人。一名弗沙金刚。二名弗沙那毗。三名弗沙阇梨。四名弗沙䟦摩。五名弗沙车帝。六名弗沙树遮。七名弗沙毗离。八名弗沙那提。时弗沙邪若婆罗门劝诸弟言。汝等贤首。今可归依佛法僧宝。受持五戒。离诸放逸。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时彼诸弟皆悉不肯归依三宝。乃至不肯發菩提心。时弗沙邪若数劝诸弟。经于多年。复问诸弟。汝等何故皆悉不肯归依三宝。乃至不肯發菩提心。竟有何意。何所愿求。时彼八弟即作是言。兄能千年修二威仪。唯行唯住不坐不卧。经七日夜。限食一抟。修此难行足满千年。然后我当归依三宝。受持五戒。离诸放逸。發无上菩提之心。弥勒。时弗沙邪若闻是语已。一心喜悦。即为八弟而立誓言。汝等若能归依三宝。乃至能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退转者。我今必当千年之中。不坐不卧。经七日夜。限食一抟。时毗舍浮佛。以弗沙邪若头陀功德故。赞言善哉善哉。汝今以此苦行威仪。行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故。于未来世过第三十一大劫已。有一大劫。名曰贤劫。贤劫中人寿命百岁。于彼成佛。号释迦牟尼如来。应正徧知。声震于世。汝当尔时与此八弟。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善男子。是弗沙邪若化其八弟及余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等诸婆罗门长者居士男子女人童男童女。皆成熟已。即于毗舍浮如来法中出家学道。弥勒。彼弗沙邪若婆罗门者。岂异人乎。莫作异观。我身是也。我于尔时。为欲成熟彼诸弟故。乃至于闲林中。住第一义谛。经五万年。成熟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天龙夜叉乃至人非人等。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尔时弗沙金刚者今罗睺罗阿修罗王是。弗沙那毗者今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是。弗沙阇黎者今波罗陀阿修罗王是。弗沙跋摩者今婆稚毗卢遮那阿修罗王是。弗沙车帝者今魔王波旬是。弗沙树遮者今汝弥勒是。弗沙毗离者今毗摩罗诘是。弗沙难提者今提婆达多是也。我昔为求菩提。为欲成熟魔波旬故。作如是等无量苦恼毛竖惊怖难行之事。是故今此魔王波旬以福德智慧二种庄严故。有如是神通威力。今于我所起杀害心。于正法幢起摧折心。于僧宝所起破坏心。于八圣道起断除心。于正法灯起毁灭心。于诸众生一切善法起隐没心。致留难心。作恐怖心。不怜悯心。违失之心。令诸众生退舍善道堕恶趣心。于龙众起惊怖心。于阿修罗宫起破坏心。复欲起坏大众集心。兴此恶意顾视而坐。若有众生为障碍故。娆乱他故。降伏他故。欺陵他故。求称誉故。求名闻故。依于五欲戏笑乐故。求富贵故。修行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不为解脱。不为信敬。不为离欲寂静。唯为自身五欲乐故。修行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为如是等诸结所缚。杂于愚痴。于欲界中。果报成熟为魔波旬。提婆达多亦复如是。此四阿修罗及余阿修罗等。亦于毗舍浮如来法中。憍逸自举。不勤修息。复怀疑惑。杂诸烦恼。修行世戒。以是因缘。今生下类苦恼畜生阿修罗道。是故彼等尚不能發世俗正见。何况能發无上善根。由此我及一切众生有如是罪。今皆忏悔。
又梵王大自在徧入等趣于邪道。彼三昔缘者。大自在因地经云。于过去世八万四千劫前。彼时有佛。成等正觉。出现世间。名功德海。有一大城。亦名功德海。有婆罗门。名曰寂静。有其二子。一名商迦。二名鲁支。渐次成长。聪明多智。俱厌生死。作礼父母而白父言。我欲入山于彼修道。父母不从。汝不得去。复白父言。须去修道。如是三白。即离父母入于山谷。于其山间草庵而住。去庵一十步外。有老婆罗门。修仙人之法。复有一人。亦相邻近而自修行。忽因节日。四人聚会。而复相问各自爱乐所求之事。鲁支问老婆罗门曰。汝修何行。求何果报。老婆罗门曰。我所修者。求梵天身天上千岁。问隣近修行者。汝修何行求何果报。彼自答云。我求三界之主天上千岁。商迦大仙而自告言。我求天上千岁世间爱敬。鲁支仙人具大智慧。而白彼言。汝等所求成就得世间果报。我今所求。为彼世间有色无色二足四足多足无足上中下等轮回众生皆令解脱。如是后时。彼前四人修行之人。来诣佛所。时老婆罗门。以白吉祥草华。供养于佛。作礼旋绕。而發愿言。以我此善为梵世主。五面端严。与无数众生施愿圆满。次一仙人以一铁片。用供养佛。复用香油涂佛足上。而發愿言。以我此善得那罗延天身。为三界主宰。次商迦仙人然灯三盏。施三条针。至心供养。而發愿言。献此三灯三针。愿具三眼得三股叉。于生生中恒行施愿。为世间主宰。得八自在。成就欲乐。心识聦利。尔时鲁支头髻殊妙。发长赤色。遂解头髻布于道路。告世尊言。愿佛慈悲。踏我发过。佛之两足。于三界中得未曾有。千辐网缦。有幢印幡印金刚杵印。如是印相。纹同绮画。妙善庄严。佛遂踏过。而發愿言。以我此善当得成佛。救诸轮回一切众生。如是四人各發愿后。其后老婆罗门所修众善。获梵王身。具五头面为三界主。用吉祥华布施。感手持天拂。若次修行者所修善根。得无边福。获那罗延天身。施铁供养。感手持轮宝。名曰妙现。能破一切修罗。第三商迦仙人由施三灯。感面生三目。施于三针。感得三钴叉。右旋绕世尊。得世间爱敬。八种自在。为其主宰。能生灭世间。第四鲁支者。布发供养。以愿方故。当得离欲。出过三界。成一切智智。号天中天。今皆忏悔。
又释论云。作障碍者。虽有无量。而不出四。一者魔。二者外道。三者鬼。四者神。是名为四。所言魔者。四种大魔三万二千眷属魔众。所言外道者。九十六种诸大外道九万三千外道眷属。所言鬼者。十种大鬼五万一千三百二种诸眷属鬼。所言神者。十五大神五万一千三百二种诸眷属神。又涅槃经云。有八十神。与世间为依赖恭敬之处。乃至有三界诸天。四王八部。杂类诸神。地水火风空神。山树河海饮食空泽草木等神。与诸人作祭祀供事归投之处。如是邪魔外道一切鬼神。皆障碍正法。令向非道。佛未出时。此等教化。迷惑有情。不知不觉。今皆忏悔。
上来大自在净梵徧入大波旬等。多劫已来。遇逢诸佛。發菩提心。多作供养。昔已曾修六度施戒等无量行门。惟忘本愿。及虽修行。与烦恼杂乱故。不得解脱。今皆忏悔。
圆觉经云。一切众生皆由妄想。执著我人众生寿命。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众。今皆忏悔。
又佛顶经云。由妄想执著色受想行识五蕴。彼迷蕴者。堕五十种舍那偏邪见中。不作圣心故。是善境界。若起圣解。受众邪也。迷惑不觉故。堕无间地狱中。今皆忏悔。
又般若经中。不解所知三智四种加行。所断百八种妄想。發起四十六种魔行所缠等。今皆忏悔。
又唯心诀云。不悟根本一心。虽则修行。执相偏见。如画无胶。亦如坏器。堕百二十种错谬中。今皆忏悔。
我等为无明所覆。不识冤魔外道鬼神邪见谬解罪因。今遇道场。乃能觉知。归命毗卢遮那如来。及一切贤圣海众。烧香散华。發露忏悔。不敢覆藏。由此因缘。我及法界众生海等。与正法相违。偏执邪宗一切罪业。悉愿清净。
次忏悔灭罪印呪
唵萨㗚末(二合)巴(引)巴眉悉普怛𭊁曷捺末日啰也莎曷(应诵三徧)
大方广佛华严经海印道场十重行愿常徧礼忏仪卷第二十三
校注
持疑错 经卷第三十四 已下原本为卷第二十三之二 经卷第三十六 已下原本为卷第二十三之三 经卷第三十九【经文资讯】《卍新续藏》第 74 册 No. 1470 华严经海印道场忏仪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1-10-0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卍新续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CBETA 扫瞄辨识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