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海印道场十重行愿常徧礼忏仪卷第二十六
第二十六晌
第九法界逝多林会依人证入成德分
一切恭敬敬礼无尽三宝。
是诸众等人各胡跪。严持香华。如法供养。愿此供海云。徧满十方界。雨百万亿天华云。雨百万亿天香云。雨百万亿天末香云。雨百万亿天拘苏摩华云。雨百万亿天波头摩华云。雨百万亿天优钵罗华云。雨百万亿天拘物头华云。雨百万亿天芬陀利华云。雨百万亿天曼陀罗华云。雨百万亿一切天华云。雨百万亿天衣云。雨百万亿天幢云。雨百万亿摩尼宝云。雨百万亿天幢云。雨百万亿天冠云。雨百万亿天庄严具云。雨百万亿天宝鬘云。雨百万亿天宝缨络云。雨百万亿天旃檀香云。雨百万亿天沉水香云。百万亿悦意音。赞叹供养。百万亿广大音。赞叹承事。百万亿甚深音。赞叹修行。百万亿众妙音。叹佛业果。百万亿微细音。叹如实理。百万亿无障碍真实音。叹佛本行。百万亿清净音。赞叹过去供养诸佛。百万亿法门音。赞叹佛最胜无畏。百万亿无量音。赞诸菩萨功德无尽。百万亿菩萨地音。赞叹开示一切菩萨地相应行。百万亿无断绝音。叹佛功德无有断绝。百万亿随顺音。赞叹称扬见佛之行。百万亿甚深法音。赞叹一切无碍智相应理。百万亿广大音。其音充满一切佛刹。百万亿无碍清净音。随其心乐。悉令欢喜。百万亿不住三界音。令其闻者。深入法性。百万亿欢喜音。令其闻者。心无障碍。深信恭敬。百万亿佛境界音。随所出声。悉能开示一切法义。百万亿陀罗尼音。善宣一切法句差別。决了如来秘密之藏。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作供养。帝网重重。诸佛菩萨贤圣海众。受此供养云。以为光明台。广于无边界。无量无尽。愿作佛事。
次奉施宝错
唵萨㗚末怛达遏怛啰得捺布桚铭遏萨摩𠹌啰悉癹啰捺萨麻英吽
宝错经云。有一总持。名无量种呪。皆能成就具大功能。总持曰。
唵悉麻啰悉麻啰眉麻捺悉葛啰麻曷令[口*(椔-田+夕)]干吽
次不空摩尼印呪
唵哑么遏布[口*(椔-田+夕)]麻祢巴能麻末𠷌呤怛达遏怛眉浪鸡矴萨慢怛不啰萨啰吽
梵音赞佛
直言赞佛
如来应正等觉心意识。俱不可得。但应以智无量故。知如来心。如来智慧。是一切世间出世间智所依。而如来智无所依。恒出一切世间出世间种种智慧。而如来智无有增减。譬如大海。其水潜流四天下地及八十亿诸小洲中。有穿凿者。无不得水。而彼大海不作分別。我出于水。佛智海水亦复如是。流入一切众生心中。若诸众生。观察境界。修智法门。则得智慧清净。智慧清净明了。而如来智平等无二。无有分別。但随众生心行异故。所得智慧。各各不同。
-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华藏世界海十身无碍本尊毗卢遮那佛
- 南无大慈大悲五百誓愿五浊救苦释迦牟尼佛
- 南无东方满月世界十二上愿五浊救苦药师琉璃光王佛
-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四十八愿五浊救苦阿弥陀佛
- 南无十方三世尽虗空界微尘刹土中大方广佛华严经圆满教海
-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主于行愿真理普贤菩萨摩诃萨
-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主于信解证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 南无大慈大悲五浊救苦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 南无大愿弘深五浊救苦出无佛世安慰人心常住琰魔罗界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 南无十方三世尽虗空界微尘刹土中十信菩萨十住菩萨十行菩萨十回向菩萨十地菩萨等觉菩萨徧法界刹海微尘数菩萨一切海众
-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末会中修证五相处五十五圣者
-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末会中圆器上根百城求法一生之内菩萨行圆为末世顿门修证轧范善财菩萨摩诃萨
- 南无十方三世尽虗空界微尘刹土中法身色身形相舍利宝塔寺宇一切佛事又于法藏及讲法处菩萨贤圣一切海众
- 南无大愿掼甲求生净土末浊夏国护持正法护法国师
- 至心归命礼大方广佛华严经华藏世界海本尊毗卢遮那佛
- 南无十身无碍毗卢遮那如来道场一切海众
-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入法界品法门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
次法界逝多林十住菩萨会
- 南无以十法句开發法界辅翼师主普贤菩萨
- 南无为显法界求智证理辅翼师主文殊菩萨
- 南无光𦦨幢菩萨
- 南无须弥幢菩萨
- 南无宝幢菩萨
- 南无无碍幢菩萨
- 南无华幢菩萨
- 南无离垢幢菩萨
- 南无日幢菩萨
- 南无妙幢菩萨
- 南无离尘幢菩萨
- 南无普光幢菩萨
- 南无地威力菩萨
- 南无宝威力菩萨
- 南无大威力菩萨
- 南无金刚智威力菩萨
- 南无离尘垢威力菩萨
- 南无正法日威力菩萨
- 南无功德山威力菩萨
- 南无智光影威力菩萨
- 南无普吉祥威力菩萨
- 南无地藏菩萨
- 南无虗空藏菩萨
- 南无莲华藏菩萨
- 南无宝藏菩萨
- 南无日藏菩萨
- 南无净德藏菩萨
- 南无法印藏菩萨
- 南无光明藏菩萨
- 南无脐藏菩萨
- 南无莲华德藏菩萨
- 南无善眼菩萨
- 南无净眼菩萨
- 南无离垢眼菩萨
- 南无无碍眼菩萨
- 南无普见眼菩萨
- 南无普观眼菩萨
- 南无青莲华眼菩萨
- 南无金刚眼菩萨
- 南无宝眼菩萨
- 南无虗空眼菩萨
- 南无喜眼菩萨
- 南无普眼菩萨
次法界逝多林十住百人会
- 南无天冠菩萨
- 南无普照法界智慧冠菩萨
- 南无道场冠菩萨
- 南无普照十方冠菩萨
- 南无一切佛藏冠菩萨
- 南无超出一切世间冠菩萨
- 南无普照冠菩萨
- 南无不可坏冠菩萨
- 南无持一切如来师子座冠菩萨
- 南无普照法界虗空冠菩萨
- 南无梵王髻菩萨
- 南无龙王髻菩萨
- 南无一切化佛光明髻菩萨
- 南无道场髻菩萨
- 南无一切愿海音宝王髻菩萨
- 南无一切佛光明摩尼髻菩萨
- 南无示现一切虗空平等相摩尼王庄严髻菩萨
- 南无示现一切如来神变摩尼王幢网垂覆髻菩萨
- 南无出一切佛转法轮音髻菩萨
- 南无说三世一切名字音髻菩萨
- 南无大光菩萨
- 南无离垢光菩萨
- 南无宝光菩萨
- 南无离尘光菩萨
- 南无𦦨光菩萨
- 南无法光菩萨
- 南无寂静光菩萨
- 南无日光菩萨
- 南无自在光菩萨
- 南无天光菩萨
- 南无福德幢菩萨
- 南无智慧幢菩萨
- 南无法幢菩萨
- 南无神通幢菩萨
- 南无光幢菩萨
- 南无华幢菩萨
- 南无摩尼幢菩萨
- 南无菩提幢菩萨
- 南无梵幢菩萨
- 南无普光幢菩萨
- 南无梵音菩萨
- 南无海音菩萨
- 南无大地音菩萨
- 南无世主音菩萨
- 南无山相击音菩萨
- 南无徧一切法界音菩萨
- 南无震一切法海雷音菩萨
- 南无降魔音菩萨
- 南无大悲方便云雷音菩萨
- 南无息一切世间苦安慰音菩萨
- 南无法上菩萨
- 南无胜上菩萨
- 南无智上菩萨
- 南无福德须弥上菩萨
- 南无功德珊瑚上菩萨
- 南无各称上菩萨
- 南无普光上菩萨
- 南无大慈上菩萨
- 南无智海上菩萨
- 南无佛种上菩萨
- 南无光胜菩萨
- 南无德胜菩萨
- 南无上胜菩萨
- 南无普明胜菩萨
- 南无法胜菩萨
- 南无月胜菩萨
- 南无虗空胜菩萨
- 南无宝胜菩萨
- 南无幢胜菩萨
- 南无智胜菩萨
- 南无娑罗自在王菩萨
- 南无法自在王菩萨
- 南无象自在王菩萨
- 南无梵自在王菩萨
- 南无山自在王菩萨
- 南无众自在王菩萨
- 南无速疾自在王菩萨
- 南无寂静自在王菩萨
- 南无不动自在王菩萨
- 南无势力自在王菩萨
- 南无最胜自在王菩萨
- 南无寂静音菩萨
- 南无无碍音菩萨
- 南无地震音菩萨
- 南无海震音菩萨
- 南无云音菩萨
- 南无法光音菩萨
- 南无虗空音菩萨
- 南无说一切众生善根音菩萨
- 南无示一切大愿音菩萨
- 南无道场音菩萨
- 南无须弥光觉菩萨
- 南无虗空觉菩萨
- 南无离染觉菩萨
- 南无无碍觉菩萨
- 南无善觉菩萨
- 南无普照三世觉菩萨
- 南无广大觉菩萨
- 南无普明觉菩萨
- 南无法界光明觉菩萨
- 南无如是等五百菩萨
- 南无五百声闻
- 南无如是等一切声闻众
二大众同请分
经云时诸菩萨大德声闻(至)如是等法愿皆为说。
三三昧现相分
经云尔时世尊知诸菩萨(至)宝网璎珞而为庄严云。
四远集僧众分
经云尔时东方过不可说(至)与其眷属结加趺坐。
经云南方过不可说(至)与其眷属结加趺坐。
经云西方过不可说(至)与其眷属结加趺坐。
经云北方过不可说(至)与其眷属结加趺坐。
经云东北方过不可说(至)与其眷属结加趺坐。
经云东南方过不可说(至)与其眷属结加趺坐。
经云西南方过不可说(至)与其眷属结加趺坐。
经云西北方过不可说(至)与其眷属结加趺坐。
经云下方过不可说(至)与其眷属结加趺坐。
经云上方过不可说(至)与其眷属结加趺坐。
经云如是十方一切菩萨(至)皆是如来威神之力。
五指失显得分(分二)
○初显未见人
经云于时上首诸大声(至)诸大声闻在逝多林。
第九本会中诸上大德声闻
- 南无智慧第一舍利弗尊者
- 南无神通第一目揵连尊者
- 南无头陀第一摩诃迦叶尊者
- 南无悟假和合离婆多尊者
- 南无解空第一须菩提尊者
- 南无天眼第一阿㝹楼䭾尊者
- 南无为欲求出阿难陀尊者
- 南无能知日月星宿劫宾那尊者
- 南无善巧出度迦旃延尊者
- 南无说法第一富楼那尊者
- 南无如是等诸大德声闻众
二显不见境
经云皆悉不见如来神力(至)悉不知见非其器故。
六偈颂赞德分
经云尔时毗卢遮那愿光明菩萨(至)普皆令满足。
○七普贤开發分
- 南无托事开显新旧海众依事契理辅翼教主海界逝多林普贤菩萨
- 南无等法界一切佛刹极微尘中诸佛出兴次第诸刹成坏次第能示现法句
- 南无等虗空一切佛刹中尽未来劫称赞如来功德音声能示现法句
- 南无等虗空界一切佛刹中如来出世能示现无量无边成正觉门法句
- 南无等虗空界一切佛刹中诸菩萨众会道场中坐能示现法句
- 南无于一切毛孔念念出现等三世一切佛变化身充满法界法句
- 南无能令一切身充满十方一切刹海平等显现法句
- 南无能令一切诸境界中普现三世诸佛神变法句
- 南无能令一切佛刹微尘中普现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佛种种神变经无量劫法句
- 南无能令一切毛孔出生三世一切诸佛大愿海音尽未来劫开發化导一切菩萨法句
- 南无能令佛师子座量同法界菩萨众会道场庄严等无差別尽未来劫转于种种微妙法轮法句
- 南无此十为首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句皆是如来智慧境界一切法句
○八毫光照盖分
经云尔时世尊欲令诸菩萨(至)大神变庄严云。
- 南无如是不可说佛刹微尘数菩萨蒙佛法光心大欢喜化现身云遍满十方法界一切新旧海众
○九文殊述德分
经云尔时文殊师利菩萨(至)莫不于此林中见。
- 南无如是文殊师利菩萨广大智海依正契理辅翼主伴法界逝多林文殊菩萨
○十大用无涯分
经云尔时彼诸菩萨(至)亦不离此逝多林如来之所。
- 南无如是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菩萨能逝多林毗卢遮那如来佛刹微尘数菩萨化现一切身云
次十二因缘忏悔
惟愿帝网无尽。佛法僧宝。毗卢遮那如来。普贤文殊。海会圣众。世出世神慈悲本愿。放大光明。炤于法会。证明护念。哀悯摄受。愿我及一切众生海。自从无始直至今时。业海无尽。帝网重重。不解十二因缘惑业罪报。發露忏悔。
夫十二因缘者。二乘三乘及別教一乘。悉皆现说。今依別圆二教。周遍含容十二缘起者。经云。世间受生皆繇著我。若离此著则无生处。复作是念。凡夫无智。执著于我。常求有无。不正思惟。起于妄行。行于邪道。罪行福行不动行。积集增长。于诸行中。植心种子。有漏有取。复起后有生及老死。所谓业为田。识为种。无明暗覆爱水为润。我慢溉灌。见网增长生名色芽。名色增长生五根。诸根相对生触。触对生受。受后希求生爱。爱增长生取。取增长生有。有生已于诸趣中起五蕴身名生。生已衰变为老。终殁为死。于老死时。生诸热恼。因热恼故。忧愁悲叹。众苦皆集。此因缘故集。无有集者任运而灭。亦无灭者不识缘起。今皆忏悔。
一有支相续观。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于第一义谛不了故名无明。所作业果是行依止。初心是识与识共生四取蕴为名色。名色增长为六处。根境识三事和合是触。触共生有受。于受染著是爱。爱增长是取。取所起有漏业后为有。从业起蕴为生。蕴熟为老。蕴坏为死。死时离別愚迷贪恋。心胸烦闷为愁。涕泗咨嗟为叹。在五根为苦。在意地为忧。忧苦转多为恼。如是但有苦树增长。无我无我所无作无受者。复作是念。若有作者。则有作事。若无作者。亦无所作。第一义中。俱不可得。不识缘起。今皆忏悔。
二摄归一心观。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三界所有。性是一心。如来于此分別演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何以故。随事贪欲与心共生。心是识。事是行。于行迷惑是无明。与无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长是六处。六处三分合为触。触共生是受。受无厌足是爱。爱摄不舍是取。彼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为老。老坏为死。不识缘起。今皆忏悔。
三自业差別观。佛子。此中无明有二种业。一令众生迷于所缘。二与行作生起因。行亦有二种业。一能生未来报。二与识作生起因。识亦有二种业。一令诸有相续。二与名色作生起因。名色亦有二种业。一互相助成。二与六处作生起因。六处亦有二种业。一各取自境界。二与触作生起因。触亦有二种业。一能触所缘。二与受作生起因。受亦有二种业。一能领受爱憎等事。二与爱作生起因。爱亦有二种业。一染著可爱事。二与取作生起因。取亦有二种业。一令诸烦恼相续。二与有作生起因。有亦有二种业。一能令于余趣中生。二与生作生起因。生亦有二种业。一能起诸蕴。二与老作生起因。老亦有二种业。一令诸根变异。二与死作生起因。死亦有二种业。一能坏诸行。二不觉知故。相续不绝。不识缘起。今皆忏悔。
四不相舍离观。佛子。此中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者。由无明乃至生为缘。令行乃至老死不断助成故。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者。由无明乃至生不为缘。令诸行乃至老死断灭。不助成故。不识缘起。今皆忏悔。
五三道不断观。佛子。此中无明爱取不断是烦恼道。行有不断是业道。余分不断是苦道。前后际分別灭三道。断如是三道。离我我所。但有生灭。犹如束芦。不识缘起。今皆忏悔。
六过去现在未来观。复次无明缘行者。是观过去识乃至受。是观现在爱乃至有。是观未来于是以后展转相续无明灭行灭者。是观待断。不识缘起。今皆忏悔。
七三苦聚集观。复次十二有支。名为三苦。此中无明行乃至六处是行苦。触受是苦苦。余是坏苦。无明灭行灭者是三苦断。不识缘起。今皆忏悔。
八因缘生灭观。复次无明缘行者。无明因缘。能生诸行。无明灭行灭者。以无无明。诸行亦无。余亦如是。不识缘起。今皆忏悔。
九生灭系缚观。又无明缘行者。是生系缚。无明灭行灭者。是灭系缚。余亦如是。不识缘起。今皆忏悔。
十无所有尽观。又无明缘行者。是随顺无所有观。无明灭行灭者。是随顺尽灭观。余亦如是。如是十种逆顺观。观诸缘起。不识缘起。今皆忏悔。
我等为无明所覆。不识十二缘起。轮转不能观修。今遇道场。方始觉知。归命毗卢遮那如来。及一切贤圣海众。烧香散华。不能观修。缘起一切业报。發露忏悔。不敢覆藏。由此因缘。我及法界众生海。不悟十二缘起一切罪业。悉愿清净。
次忏悔灭罪印呪
唵萨㗚末(二合)巴(引)巴眉悉普怛𭊁曷捺末日啰也莎曷(应诵三徧)
○(白)众等听说经中无常偈
大方广佛华严经海印道场十重行愿常徧礼忏仪卷第二十六
【经文资讯】《卍新续藏》第 74 册 No. 1470 华严经海印道场忏仪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1-10-0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卍新续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CBETA 扫瞄辨识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