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道场法轮宝忏卷第六

一心奉请瑜伽师地论(拜观同上)

弥勒菩萨说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本地分第一一五识身相应地二意地三有寻有伺地四无寻惟伺地五无寻无伺地六三摩呬多地七非三摩呬多地八有心地九无心地十闻所成地十一思所成地十二修所成地十三声闻地十四独觉地十五菩萨地十六有余依地十七无余依地如是略说十七名为瑜伽师地后有三分摄决择分摄释分摄事分

一心奉请菩萨地持经(拜观同上)

北凉中天竺沙门昙无谶译

即瑜伽本地分中第十五菩萨地异译缺第四持

一心奉请决定藏经(拜观同上)

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

瑜伽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异译

一心奉请王法正理论(拜观同上)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瑜伽决择分中寻伺地別出

一心奉请显扬圣教论(拜观同上)

无著菩萨造玄奘译

摄事品摄净义品成善巧品成无常品成苦品成空品成无性品成现观品成瑜伽品成不思议品摄胜决择品

一心奉请显扬圣教论颂(拜观同上)

玄奘译

一心奉请大乘阿毗达磨集论(拜观同上)

无著菩萨造玄奘译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谓蕴界处 摄品第二十一种种类分位一分具分更互胜义 相应品第三有六种不相离和合集聚俱有作事同行 成就品第四有三种种子自在现行 决择分中谛品第一四圣谛 法品第二十二分教 得品第三一建立补特伽罗有七种二建立现观有十种 论议品第四有七种义释分別显示等论摄论轨秘密

一心奉请大乘阿毗达磨襍集论(拜观同上)

安慧菩萨集玄奘译

一心奉请辩中边论颂(拜观同上)

陀菩萨说玄奘译

辩相品辩障品辩真实品辩修对治品辩修分位品辩得果品辩无上乘品

一心奉请辩中边论(拜观同上)

天亲菩萨造论释前颂

一心奉请中边分別论(拜观同上)

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

与上同本

一心奉请摄大乘论本(拜观同上)

无著菩萨造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总标纲要分第一标十相 胜殊胜语 所知依分第二明阿赖耶识及意 所知相分第三明三性相一依他起相二徧计所执相三圆成实相 入所知相分第四明三种练磨其心及四寻思四如实徧智 彼入因果分第五明六种波罗蜜 彼修差別分第六明菩萨欢喜等十地也 增上戒学分第七明三聚戒 增上心学分第八明六种差別一所缘二种种三对治四堪能五引發六作业 增上慧学分第九明无分別智离五种相 果断分第十明转依有六种 彼果智分第十一明佛三身

一心奉请摄大乘论(拜观同上)

元魏北天竺沙门佛陀扇多译

与唐本同而不分品

一心奉请摄二乘论(拜观同上)

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

亦与上同分作十品

一心奉请棱伽经唯识论(拜观同上)

一名破色心论天亲菩萨造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一立义二引证三譬喻及释种种外难成立唯识道理

一心奉请大乘唯识论(拜观同上)

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

与棱伽唯识略为大同

一心奉请唯识二十论(拜观同上)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一心奉请唯识三十论(拜观同上)

世亲菩萨造玄奘译

即成唯论本颂也

一心奉请大乘成业论及业成就论(拜观同上)

世亲菩萨造玄奘译第二元魏乌苌国沙门毗目智仙译

明身语意及有表无表业是实非实唯依思立及由异熟识受熏持种而得成就

第二同

一心奉请大乘五蕴论(拜观同上)

世亲菩萨造玄奘译

明五蕴摄九十四法及十二处十八界总摄百法对治三种我执谓一性我执受者我执作者我执如其次第以蕴处界治之

一心奉请因明正理门论本及因明正理门论(拜观同上)

西域龙树菩萨造玄奘译第二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为欲简持能立能破义中真实故造斯论 第二同

一心奉请因明入正理论(拜观同上)

商羯罗主菩萨造玄奘译

明真能立真能破真现量真比量及似能立等共八门以辩悟他自悟二益

一心奉请大乘百法明本论(拜观同上)

天亲菩萨造玄奘译

瑜伽本事分中略录名数

一心奉请观所缘缘论(拜观同上)

陈那菩萨造玄奘译

一心奉请无相思尘论(拜观同上)

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

与观所缘缘同

一心奉请无相论(拜观同上)

真谛译

为显法空故说诸法无自性品谓依三性说三无性此出无性论中

一心奉请显识论显识品(拜观同上)

真谛译

明三界但有二种识一者显识即是本识二者分別识即是意识显识起分別分別起熏习熏习起显识故生死流转又云一执著分別性熏习增长阿赖耶识二观习真实性熏习损阿赖耶识

一心奉请转识论(拜观同上)

真谛译

明转识有二种一转为众生二转为法此二实无但是识转作二相貌次明能缘有三种一果报识即阿梨耶二执识即阿陀那三尘识即六识及明相应心所等

一心奉请大乘起信论(拜观同上)

马鸣菩萨造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

一作因分明造论因缘有八种 二立义分有二一有法谓一切众生心二法谓体相用三大 三解释分有三一显示实义依于一心有真如生灭二门二对治邪执治人法二种我见三分別修行正道相信成就發心解行發心证發心 四修信分谓有四种信真如及三宝修五门行能成此信一施二戒三忍四精进五止观又明求生净土得不退转 五利益分

一心奉请大乘起信论(拜观同上)

萧梁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

与上略同

一心奉请大宗地玄文本论(拜观同上)

马鸣菩萨造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

归依德处无边大决择分第一 归依德处因缘大决择分第二此二是序分也 一种金刚道路大决择分第三明五种本位一者无超次第渐转位谓五十一位如次无超转一中具一切名为渐转位二者无余究竟总持位五十一位中随其先得入摄一切一切名无余究竟回向则信心信心则佛地佛地则十地究竟有何次三者周遍圆满广大位五十一种位无前后一时俱转俱行故名周遍圆满四者一切诸法俱非位诸无量无边一切种种位皆悉非建立名俱非位地五者一切诸法俱是位一切种种法无非金刚身以一身义故名为俱是位 金刚宝轮山王大决择分第四乃至大不可思议重重不可称量阿说本王大决择分第三十六以上三十四分正名玄文本论 较量功德赞叹信行现示利益大决择分第三十七 较量过患诃责诽谤现示罪业大决择分第三十八 现示本因决定证成除疑生信大决择分第三十九 劝持流通發大愿海大决择分第四十此四分皆是流通

一心奉请十二门论(拜观同上)

龙树菩萨造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观因缘门第一 观有果无果门第二 观缘门第三 观相门第四 观有相无相门第五 观一异门第六 观有无门第七 观性门第八 观因果门第九 观作者门第十 观三时门第十一 观生门第十二 以此诸门得入空义

一心奉请菩提心离相论(拜观同上)

龙树造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由大悲为体达蕴处界等诸相唯心所现成就第一空义则能以众生为所缘境现种种相说种种法皆真实义

一心奉请菩提资粮论(拜观同上)

圣者龙树本比丘自在释随南天竺沙门达摩笈多译

明般若波罗蜜为菩提初资粮乃至第十度四无量心五悔胜行勿于他菩提起嗔心勿谤所未解甚深经善修三解脱门应勤精进持戒习定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种三十二大人相业及诸种种菩萨行等

一心奉请發菩提心论(拜观同上)

天亲菩萨造姚秦三藏沙门鸠摩罗什译

劝發品 發心品 愿誓品 檀那波罗蜜品 尸波罗蜜品 羼提波罗蜜品 毗离耶波罗蜜品 禅波罗蜜品 般若波罗蜜品 如实法门品 空无相品 功德持品

一心奉请广释菩提心论(拜观同上)

莲华戒菩萨造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引诸经以明大悲为本慧及方便一切时常行及明闻思修三慧

一心奉请菩提心观释(拜观同上)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略释菩提心非性非相无生无灭非觉非无觉等

一心奉请大乘法界无差別论及大乘法界无差別论(拜观同上)

坚慧菩萨造唐于阗国沙门提云般若译二本同第二亦名如来藏论

明菩提心略说有十二种义

一心奉请壹输卢迦论(拜观同上)

龙树菩萨造元魏中天竺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明一切法无常自体空自体空不离无常非离诸行而有无常

一心奉请十颂如理论(拜观同上)

龙树菩萨造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明诸法离有无二边不可说有性不可说无性等

一心奉请大乘二十颂论(拜观同上)

龙树造施护译

略明第一义无生随转而无性义

一心奉请大乘破有论(拜观同上)

龙树造施护译

略说诸法无生从分別起

一心奉请方便心论(拜观同上)

龙树造后魏西域沙门吉迦夜与昙曜译

明造论品第一此论分別有八种义一譬喻二随所执三语善四言失五知因六应时语七似因非因八随语难 明负处第二 辨正论品第三 相应品第四问答相应二十种

一心奉请回诤论(拜观同上)

后魏乌苌国沙门毗目智仙等译

先说外人难一切法无体则语言亦无体如何能遮一切法次申正义一切法因缘生语言亦因缘生同皆无体如以幻人还遮幻人若人信于空彼人信一切若人不信空彼不信一切

一心奉请中论(拜观同上)

龙树菩萨造青目菩萨释五百偈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破因缘品 破去来品 破六情品 破五蕴品 破六种品 破染染者品 观三相品 破作作者品 破本住品 破然可然品 破本际品 破苦品 破行品 破合品 观有无品 观缚解品 观业品 观法品 观时品 观因果品 观成败品 观如来品 观颠倒品 观四谛品 观涅槃品 观十二因缘品 观邪见品

一心奉请般若灯论(拜观同上)

唐中天竺沙门波罗颇迦罗蜜多罗译

分別明菩萨释龙树五百偈详于青目

一心奉请大乘中观释论(拜观同上)

安慧菩萨造宋译经院沙门惟净等译

仅释十三品

一心奉请顺中论(拜观同上)

龙胜菩萨造阿僧佉解未解者別为此部阿僧佉即无著也元魏中天竺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论义入大般若波罗蜜经初品法门

一心奉请百字论(拜观同上)

提婆菩萨造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流支译

破我见等一切诸法各有自相

一心奉请百论(拜观同上)

提婆菩萨造婆薮开士释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舍罪福品 破神品 破一品 破异品 破情品 破尘品 破因中有果品 破因中无果品 破常品 破空品

一心奉请广百论本(拜观同上)

圣天菩萨造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破常品 破我品 破时品 破见品 破根境品 破边执品 破有为相品 教诫弟子品 皆五言偈

一心奉请十八空论(拜观同上)

亦作十六亦作十四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

为显人法二无我是一切法通相今约诸法种类不同开为十八

一心奉请取因假设论(拜观同上)

陈那菩萨造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说佛化众生但依假施设事而宣法要

一心奉请观总相论颂(拜观同上)

陈那造义净译

一心奉请掌中论(拜观同上)

陈那造义净译

论三界但有假名实无外境如绳作蛇想见绳知蛇无

一心奉请解拳论(拜观同上)

陈那造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

一心奉请入大乘论(拜观同上)

坚意菩萨造北凉沙门释道泰译

义品第一明大乘方为具足三藏得成大果 饥论空品第二明十地成就福智果智及明佛生罗睺罗是化非实 顺修诸行品第三明佛法身在净居受职成道非阎浮提成佛及明应礼初發心菩萨

一心奉请佛性论(拜观同上)

天亲菩萨造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

第一缘起分如来为除五种过失生五功德故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第二破执分内有破小乘品破外道品破大乘见品 第三显体分内有三因如品三性品如来藏品 第四辨相分内有自体相品明因品显果品事能品总摄品分別品阶位品遍满品无变异品无差別品

一心奉请究竟一乘宝性论(拜观同上)

元魏中天竺沙门勒那摩提译

教化品 佛宝品 法宝品 僧宝品 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品 无量烦恼所缠品 为何义说法品 身转清净成菩提品 如来功德品 自然不休息佛业品 较量信功德品 初一卷是论本偈经次四卷如次论释

一心奉请大乘宝要义论(拜观同上)

宋中印土沙门法护等译

集诸经论菩萨發心修行功德

一心奉请大乘集菩萨学论(拜观同上)

法称菩萨造法护等译

集布施学品 护持正法戒品 护法师品 空品 集离南戒学品 护身品 护受用福品 清净品 忍辱品 精进波罗蜜品 说阿兰若品 治心品内有禅定波罗蜜多 念处品 自性清净品 正念受用品 增长胜力品 恭敬作礼品 念三宝品

一心奉请大乘相论(拜观同上)

觉吉祥智菩萨造施护译

释蕴处界缘生波罗蜜十地十八空三十七助道四谛四禅四无量四等至八解脱六神通三解脱门陀罗尼无所畏无碍解大慈大悲不共法声闻果了知一切相真如实际无相法界

一心奉请集诸法宝最上义论(拜观同上)

善寂菩萨造施护译

诸法从缘生不离识 菩提无所得刹那王所即菩提相菩提中无所安立若执无因不集诸福起染著感恶趣智者如实信解尊重恭敬即得最上福聚

一心奉请六明教授习定论(拜观同上)

菩著菩萨本世亲菩萨释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明修定须师资圆满所缘圆满作意圆满依有寻有伺等三定能获福得果

一心奉请大乘庄严经论(拜观同上)

无著菩萨造唐中天竺沙门波罗颇迦罗蜜多罗译

缘起品 成宗品以一因成立大乘真是佛说 归依品明大乘归依有四种大义一切遍勇猛得果不及 种性品有九有体最胜自性相貌品类过恶功德金喻宝喻 發心品發心有四种大勇猛大方便大利益大出离大有四差別信行發心净依發心报得發心无障發心大悲为根利物为依止大乘法为所信种智为所缘以胜欲为所乘以大护为所住大护谓戒也以受障为难以增善为功德以福智为自性以习诸度为出离以地满为究竟 二利品 真实品明第一义相 神通品 成熟品 菩提品明得一切种智 明信品 述求品 宏法品 随修品 教授品 业伴品明菩萨起业以方便为伴 度摄品 供养品 亲近品 梵住品明慈悲喜舍 觉分品 功德品 行住品 敬佛品

一心奉请大庄严经论(拜观同上)

马鸣菩萨造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广集种种善恶因缘令人返邪归正

一心奉请菩萨本生鬘经(拜观同上)

宋译经院沙门慧绚绍德等译

前四卷胜勇护国尊者集如来事迹十四条后十二卷是寂变胜天论菩萨施行庄严尊者护国本生之义三十四段

一心奉请大丈夫论(拜观同上)

提婆罗菩萨造北凉沙门释道泰译

共有二十九品广说悲心行施相貌功德

一心奉请提婆菩萨破棱伽经中外道小乘四宗论(拜观同上)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先列僧佉计一毗世计异尼犍子计俱若提子计不俱次一一破之

一心奉请提婆菩萨释棱伽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拜观同上)

菩提留支译

先明所计涅槃有二十种如来为遮是等邪见故说涅槃因果正义次列其名一一问答示相

一心奉请大乘掌珍论(拜观同上)

清辩菩萨造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广释真性有为空四句义破诸异执显真胜义

一心奉请如实论(拜观同上)

天亲菩萨造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

反质难中无道理难品 道理难品 堕负处品有二十二

一心奉请手杖论(拜观同上)

尊者释迦称造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破世异执有新生有情

一心奉请宝行王正论(拜观同上)

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

安乐解脱品十善名安乐惑尽名解脱 襍品第二明十恶过患广诃女身不净叹佛三十二相 菩提资粮品第三明相好六通等因 正教王品第四 出家正行品第五说出家者应舍麤惑修七圣财及说十地大意并教發愿方法

一心奉请佛说法集名数经(拜观同上)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集世出世二法名数

一心奉请惟日襍难经(拜观同上)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

大意说如来二乘功德差別

一心奉请五门禅经要用法(拜观同上)

大禅师佛陀蜜多所撰刘宋罽宾国沙门昙摩蜜多译

一安般二不净三慈心四观缘五念佛

一心奉请坐禅三昧法门经(拜观同上)

僧伽罗刹造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第一治婬欲 次嗔恚 三愚痴 四思觉 五等分及重罪人 明四禅四空四等五通法 四念止法 大乘念佛等法

一心奉请禅法要解经(拜观同上)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初不净观次净观除五葢修初二三四禅修四无量修四空修四谛初习有十事心专正质直惭愧不放逸远离少欲知足心不系著不乐世乐忍辱修四如意足五神通

一心奉请思惟要略法(拜观同上)

鸠摩罗什译

先明形轻微心病深重次四无量观白骨观观佛三昧法身观十方诸佛观观无量寿观实相法华三昧观

一心奉请菩萨诃色欲法(拜观同上)

鸠摩罗什译

谓是世间枷锁重患衰祸舍之复念如出狱思入等凡夫为色仆弃之如破枷脱销等女人言蜜心毒如龙渊师窟不可近败国乱家灭人慧明如高罗蜜网等智者知而远恶而秽之

一心奉请禅要诃欲经(拜观同上)

失译师名

即前不净观一章

一心奉请小道地经(拜观同上)

后汉西域沙门支曜译

说道人求息及求向佛道法

一心奉请修行道地经(拜观同上)

天竺沙门众护撰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集散品 五阴本品 五阴相品 分別五阴品 五阴成败品 慈品 除恐怖品 分別行相品 劝意品 离颠倒品 晓了食品 伏胜诸根品 忍辱品 弃加恶品 天眼见始终品 天耳品 念往世品 知人心念品 地狱品 劝悦品 行空品 神足品 数息品 观品 学地品 无学地品 无学品 弟子三品 修行品 缘觉品 菩萨品

一心奉请道地经(拜观同上)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

从修行道地经略出

一心奉请众经撰襍譬喻(拜观同上)

比丘道略集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一心奉请旧襍譬喻经(拜观同上)

西土圣贤集吴沙竺天门康僧会译

一心奉请襍譬喻经(拜观同上)

失译人名出后汉录

一心奉请襍譬喻经(拜观同上)

后汉月支国沙门支娄迦谶译

一心奉请菩提行经(拜观同上)

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

一心奉请赞法界颂(拜观同上)

圣龙树菩萨造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一心奉请佛三身赞(拜观同上)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一心奉请佛一百八名赞(拜观同上)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一心奉请一百五十赞佛颂(拜观同上)

尊者摩咥利制咤造唐沙门义净译

一心奉请佛吉祥德赞(拜观同上)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一心奉请圣观自在菩萨功德赞(拜观同上)

西方贤圣集施护译

一心奉请赞观世音菩萨颂(拜观同上)

唐佛授记寺翻经沙门释慧智译

一心奉请圣者文殊师利發菩提心愿文(拜观同上)

元甘泉马蹄山沙门释智慧译

一心奉请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赞佛法身礼(拜观同上)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一心奉请百千颂大集经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拜观同上)

大广智不空译赞法身法界菩提涅槃十地等妙功德

一心奉请广發大愿颂(拜观同上)

以上西土宗论

水陆道场法轮宝忏卷第六


校注

陀疑勒
[A1] 倒【CB】到【卍续】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卷6)
关闭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卷6)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