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掌珍论之真性有为空量
吕澂君因明纲要,依瑜伽宗出清辨量五过,判为似比;然此量加「自许」言简得成,可改作云:依我宗佛法真谛言:有为是空——宗;缘生故——因;如幻——喻。清辨简以「我宗」,谓我中观宗自许其真谛中诸法皆空,故有为与缘生及幻皆是空;复言「佛法真谛」,谓我宗唯许诸法皆空是佛法真谛;即夺小乘及瑜伽宗等但说佛法俗谛。
对瑜伽宗宗上「真性非空不空」,可设双关破之;诘云:「汝说非空不空,是遮是表」?若许前关,可出量违他顺自云:汝所说真性非空不空,即我所说空——宗;许遮词故——因;犹如「我所说空」——喻。依因明法,凡是遮词,但遮非彼,不立何义;清辨所说之空,同是遮词,故得为喻。
若许后关,可出法自相相违量云:汝所说非空不空,真性应非真性——宗;许表空与不空之二分故——因;如牛二角——喻。共许牛二角非真性,故得为喻。
然瑜伽宗不受后破,但受前破;以同清辨以非空不空是遮词非表词故。且瑜伽宗亦不受破,以说非空不空但遮世人执空为表,是故双遮空与不空;不遮清辨遮词之空,故两相成而不相破。要之、许为遮词,两俱无过;许为表词,两俱有过。
【经文资讯】《太虚大师全书》第 X07 册 No. TX07n0005 第五编 法性空慧学(第9卷-第16卷)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1-09-10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太虚大师全书》所编辑
【原始资料】印顺文教基金会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