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栢老人集卷之二十八
诗(七言绝)
登吴江华岩寺塔
汉武何须问劫灰。只今沧海旧尘埃。塔灯谁点吴江上。直得鱼龙睡眼开。
空堂夜坐
趺坐空堂如水清。灵机历历自超情。百年三万六千日。安得须臾此地行。
咏于三公观察十郎竹
秋风疎影摇窻冷。夜月清香引坐深。更爱诸君能抱节。不因霜露失初心。
吊鹤林寺松
从来说法有松涛。老衲无烦舌相劳。谁料一朝都伐尽。几回归鹤夜寻巢。
寄吴江诸法侣
吴江明月旧时同。万里迢迢向蜀中。寄语长桥流水道。莫催尘世白毛翁。
寄仲湻
去去峨眉万里余。掉头东海意何如。但将亲骨埋平地。到处青山好著书。
赠姚国宾
柱史归来一箧霜。其谁问疾到东昌。汾河片影巢陵月。千里关山不尽光。
悼大千老师
八功德水最清凉。饮者能消热恼狂。不二楼高云散尽。十千龙象益悲伤。
灵岩喜汪将军傅侍御至
却扫风尘进白云。空山流水静中闻。九重天上人多少。遍数那能及二君。
佛香院
佛香院里过清明。门外垂垂柳正青。怪底晓莺啼不断。广长舌相荡风轻。
宿东台
绝顶风高白日寒。云山重叠槛前看。夜深徙倚南楼柱。喜见沧溟涌玉团。
题玉女潭
仙肌香洁本无尘。未必临潭浴此身。自是山公嫌寂寞。装成幽胜引游人。
吊玄晏
桃红李白春光好。谁料东风夜半狂。玄晏先生非寂寞。菜根滋味古今长。
示姜士华
火宅焦烦岂久居。𩯭毛成雪费驱除。故山相去无多远。车大莲华衣裡珠。
示端雍
花落花开几度春。此身如梦亦如尘。晓来聚散东风急。红点苍苔色不新。
示傅公肃(四首)
江上芙蓉向晓风。雾华初染色偏浓。人闲乐事真堪笑。歌管楼台写镜中。
白发从来不怕人。侯王头上晓霜新。还家莫道关山远。一念回光冻地春。
日月升沈不解停。𩯭毛镜裡雪花明。何如掉臂风尘外。闲伴樵渔过此生。
逝水滔滔日夜鸣。浮生谁复解心惊。青山常在人频老。紫陌弦歌不可听。
示韩生
螺髻山中雪色寒。綉衣云外有弹冠。韩生也解闻钟磬。消尽声尘领八还。
寄铁庵居士
天雄山色武夷同。负约寻来入梦中。怪底维摩常抱疾。八行无鴈有谁通。
游海门二首
岳宗朝会古来闻。此日寻源到海门。寄语行边碣石上。图南还有北溟鲲。
青山结伴好忘机。春水桃花一色绯。鹏翼自怜风力细。殴鱼先向海东归。
避暑萧冈
利名不识有何亲。累杀世闲多少人。在处松泉堪避暑。肯将白足走风尘。
偶成(八首)
烟波堆里道场开。车马终难践碧苔。清梵竹篱关不住。磬声飞出水云来。
山头百畆钵盂田。闻道英檀据有年。此日云居得新主。彫胡食尽好垂怜。
襄江一水曲何多。两岸桃花色未酡。莫道春寒杨柳怯。乘风也解弄烟波。
建昌山水胜临川。纵使王维画不全。风大观成君试看。直将吹放小西天。
祖庭秋晚觉花空。祗树萧条鎻梵宫。幽鸟似怜无缝塔。几回肠断呌西风。
四顾乾坤一洞然。长江万里片帆悬。浔阳此去无多路。五老云开翠泼天。
野水去来六七里。小舟黑白两三人。雨余自是烟波润。归去清歌月色新。
朝来金凤卖红香。朵朵含羞挹露光。色更空生空更色。谩夸飞燕体轻扬。
闻磬
长堤短岸绝烟波。仿佛龙宫隐薜萝。风煖磬声飞欲断。遗闻谁解听渔歌。
夏日曲阿梵川偶成
三伏乾坤一甑同。静思水壑驾寒松。冻云便觉生毛孔。不若长斋绣佛容。
慈寿访劳盛主人不遇
千岩披月到风尘。一访那罗洞裡人。莫道过门余不入。香云腾处示全身。
过玉河观音寺
一径秋云到薜萝。隋唐陈迹问烟波。重来谁起祥公定。马上行吟五噫歌。
客东云居寺即事
轩冕松云调不同。那堪箫鼓襍疎钟。一声长啸出山去。野鹤从来无定踪。
显灵宫闻邢炼师语有感
仙源密迩蕋珠宫。云尽天坛月正中。松露鹤翻曾湿袖。相逢莫笑野烟浓。
过西云居寺有感
万里峨嵋去复来。古碑无字洗苍苔。琬公慧命谁将续。泪洒青山染刼灰。
南岳观音沼
流泉岂是世中声。妄想纷飞听不成。试把耳根暂拈却。云边別有路通明。
镜虗
镜裡虗空花上春。未生心处却投真。若教蜂蝶纷纷集。只恐东风解作嗔。
望普说殿
广长舌相覆虗空。佛与众生吞吐中。隔壁钏声生杀柄。清凉热恼辨雌雄。
尊者堂
双松盘据万峰腰。静夜微风学怒涛。龙象百千相次礼。卷帘喜见凤头高。
戒坛偶成
黄金不记筑为台。死马能牵乐毅来。绝壑筑坛传佛戒。大雄家具冻云雷。
结冬永慈寺赠芦芽主人妙公
莫测深林虎豹居。道高何事费驱除。危峰环列听禅观。流水潆洄学梵书。
悼寿禅堂师
宿草平兴共度关。只今灵骨葬空山。瓣香飞奠秋风裡。流水声中塔影寒。
芙蓉阁偶成
白犊溪头过小舟。布帆风急浪花浮。烟深不识归何处。时听歌声到画楼。
约王泰宇登茅山因未返赋此
处处东风弄柳条。行踪犹未上三茅。华阳洞口春将老。愁杀游人归路遥。
吴中夜泊
凉生苹藻动秋风。万里无云一镜空。今夜孤舟系何处。吴江清浅月明中。
吴氏废园(二首)
汾阳门第晋风流。缥缈湖山感胜游。今日松萝谁是主。断云残月鎻江楼。
筑成金屋贮婵娟。草魇花迷知几年。愁见向来歌舞地。古槐疎柳起寒烟。
寓匡山黄龙潭寄宾阳老禅
一庵高结翠微闲。千尺飞泉万仞山。月夜为谁歌白雪。遥闻清响落松关。
山中老人
青山回合路纡盘。流水松风六月寒。九十老翁忘昼夜。醒时只把梦时看。
葛洪山访泽上人
路当断㵎倚寒松。重叠峰峦拥梵宫。未过竹桥清磬歇。老禅扶杖笑相逢。
西沼晚泊
扁舟日暮泊孤村。何物吹空天上云。卧看月明照清浅。是谁遥指水晶纹。
忆山居
劳劳白足走风尘。才別青山秋复春。重叠云深岩畔屋。寂寥空鎻久无人。
访郑春寰不遇
湖州城裡风光別。一半人家烟浪中。惆怅仙公醉何处。柴门岑寂水云封。
赠天竺僧
十万程途数载通。沙头弹舌授降龙。五天到日头应白。月落斜西半夜钟。
大方禅伯上山
白云一片解深藏。家丑虽多慎播扬。松谷老禅真面目。太行山色自苍苍。
与邹南臯居士
孤松高倚大江头。日夕波涛荡去舟。野鹤几回翔欲下。风枝缥缈未能留。
过向城广福寺
万簇云山拥佛宫。璇题藻井草莱封。夕阳墟落向城北。几度钟声送晚风。
潭柘怀缪仲淳
谷口龙泉一片云。去来谁复见离群。夜深唯有沧溟月。无限清光不可分。
怀燕京诸居士
群籁消沈片月西。阿谁写出未生时。长安不在春光外。梦裡浮华几个知。
咏石乳泉
石乳高悬不记秋。半空珞珞泻寒流。遥知此去归沧海。大作云涛浴巨舟。
志梦
独惜无人万斛舟。风波恍惚卒难留。谁知岸上持竿者。几度斜阳泪湿裘。
示诸沙弥
赤心片片为诸人。痛棒难禁满腹嗔。只恐出门三十里。恨心竟作水中尘。
嘱芦沟桥资福寺住持本公
十年𢬵命死挨排。逆顺相逢莫动怀。待过隆冬春自到。千红万紫一齐开。
山居(二首)
独自经行未欲眠。夜凉明月照松泉。好茶一碗昏方歇。踏破虗空別有天。
白云无心道人心。流水无迹道人迹。心迹两忘齐有无。白云流水谁复识。
別陆太宰(有序)
余童时知太宰名。既脱白。始识于嘉善之大胜寺。今逆推之。凡易二十二寒暑矣。余尝见太宰。出处无常。得失參互。不可以凡情测也。如维摩以卧疾为广长舌。说不二法门。夫疾与不疾为二。死与生为二。荣与辱为二。老与少为二。凡与圣为二。了知疾即不疾。死即不死。荣即不荣。老即不老。凡即不凡。是谓不二法门。苟能入之。虽火聚刀山。皆清凉慈忍地。惟太宰久入是法门。故能于生死荣辱出处之际。纵横自在耳。余少太宰二十二年。辱太宰不以齿少贫病。托于道义之分。今将別而之晋阳。披晤未期。感而赋此。
春过丈室维摩疾。夏到维摩丈室安。此別不知何处去。浮生开口笑多难。
谢太初静主惠楞严集注
万叠寒云抱寂寥。日高犹自懒伸腰。楞严十轴谁相送。一炷名香笑裡刀。
自肯寮自讼
莫嫌奇特障灵泉。大用临机不现前。媿我毒心行未彻。赚他男女落廉纤。
般若泉
独坐苔龛万虑空。瀖然一脉泻层峰。从教龙象如云集。供佛浇花用不穷。
月夜登海藏楼怀江南诸法侣
头上青天四面山。一楼高耸翠微闲。空窗最爱无云夜。溢目清光只独看。
自肯寮
年来足迹遍江山。五顶清凉未欲还。却笑今朝心自肯。河沙龙象任跻攀。
为新剃可禅人字止台(有序)
昔人有言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马大师住山时。猎人石巩。逐鹿过其前。问曰。鹿何之。大师曰。汝一箭射几鹿。巩曰。一鹿。大师曰。吾则不然。巩曰。师射几鹿。曰一群。巩闻而骇之。大师乘其骇。而启廸之曰。汝能射鹿。何不自射。巩遂反弓自射曰。直无下手处。大师曰。这汉千刼无明。当下氷消去也。若然者。信知人易。而自知难。人能自知。如己眼见眼。苟非就中人。则石巩之无下手处。宁易言哉。禅人名常可。余字之曰。止台。以渠剃染清凉。诚无忘文殊老汉。并其受业和尚之德耳。虽然止台能自知。则台可止。台可止。斯恩不负。人寿几何。老而知反。脱不能于空闲寂寞之濵。氷枯雪老之地。以终其志。非夫也。止台勉之。
世上稀逢七十人。羡君老大出风尘。慧刀举处情根断。去住无忘五顶春。
云尽见石门山
此中山水如西子。手抱琵琶面半遮。若使风流潭看见。今朝云尽孰惊嗟。
悼栗庵居士
武夷不改旧山青。十卷楞严讲未成。惭媿自言还自食。但将一颂寄延陵。
悼王方麓先生
前生曾道是华严。习气临终果现前。释尾儒头难辨別。还同竹篦勘痴禅。
旴江舟中望从姑山
学得长生固是奇。身存影逐有谁知。何如只学无生好。我既无生死自离。
曾为紫栢巢中鷇。和好音声总不如。今日一编重举似。血痕沾洒透珊瑚。
满腹春工著处栽。含毫聊当一枝开。是谁管领无弦曲。双径迢迢庾岭梅。
丁卯秋日。阅刻紫柏集。弟子元广分预其役。每见当时拈似处。失声而泣。因成二绝句。漫缀于末。不自计其词之工拙也。